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82句阳明心学感悟及心得学生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4-05-10 07:53:24 admin 阅读:59
阳明心学感悟及心得
1、阳明心学感悟及心得一句话怎么写
(1)、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2)、用修行的话讲就是“在状态”。什么叫在状态?就是内外一致的简单状态。心里第一反应是什么,就跟着它去了,不要再去做加工,不要再去做强化。内外一致的情况下,内外是通畅的。内外一致是面对真实的自己,是坦荡的状态,简单的状态。
(3)、记诵之广,适以长其敖也;知识之多,适以行其恶也;闻见之博,适以肆其辨也;辞章之富,适以饰其伪也。
(4)、“神”在受精卵发育的过程当中会不断注入到身体的各个部位,“神”随时都在。后天“神”会分散,大多数人的“神”会逐渐被耗散,所以导致很难有专注力。真正的专注力实际上是能够调动“神”,聚焦在某个事情上。
(5)、定期清点自身收获,每年记录下自己做的有价值的事情,可以为自己写年谱,不断修为自己。
(6)、 打个比方,盖房子要有承重梁,承重梁的设计和位置是整个房体中最重要最关键的部分,从重要性排序来讲,承重梁是最重要的,但在盖房子的顺序上,承重梁不会放在第一。
(7)、 一个阳明心学真人的责任在哪里?李老师教给我们,立高志、勤学经、改己过、责人善。这四句话,能给人带来多么大的启示啊?无以言表,用任何语言都是苍白的。虽然,人人达到这一境界可能会很难,但必须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因为今天听到的、学到的、知道的、得到的,都是知行合一的这一理念、原理、境界。感谢李老师!
(8)、 事上磨,用心做好每一件事,站高一个层次,不忙乱,不焦虑,坚信此心光明,万事可成!
(9)、勤奋不知道目的,谈不上用功,要明白为什么而学。
(10)、这也叫“格物”,王阳明重新解释了格物二字。格者正也,物者事也。我们要把我们每天做的种种事情,理解为格物,也就是正事。那什么叫正事,就是让我们所做的事情呈现“天理”。那什么叫天理?生命情感的本真。当我们听到阳明心学说“心即理”,这个理就是生命情感。让你所做的事情,都成为你生命情感真相的体现,这就是正事。但我们平时做事并非这样想,而是要把事情做好,以便实现我们的既定目标,产生一个更有利于我们的结果。
(11)、良知之外,别无知矣;故“致良知”是圣人教人第一义。
(12)、 事上磨_在生活中、工作中用心做好每一件事情!您会发现您的未来不是梦。
(13)、讲师:王海峰,男,陕西省阳明学会会长、终南阳明书院院长。曾经涉及领域:演讲、培训、营销、商业运营。目前主要研究对象:阳明心学。
(14)、在这种谦卑的态度下于是我们有了信仰,因为信仰的缘故我们才能安顿内心。
(15)、 祝聊城邮政心想事成!!谢谢李老师带给我们的精神大餐!
(16)、于是王阳明不断重复——本心自发见,我们要发现我们的本心。也是儒家主张“的“复性之工夫”,也是佛家主张的“戒、定、慧”。戒定慧也是情感,正如贪痴嗔一样。从贪痴嗔转变为戒定慧,那是生命情感的提升,这也是“工夫”。
(17)、自从收到刘老师的书以来,三本书分别在家放一本、在办公室放一本、在包里放一本,零碎时间就翻开多读上几页,读书的过程中真有“心情愉悦”的体会。
(18)、 收录进来的心得体悟,虽谈不上妙笔生花,却也不乏真知灼见;见解虽然精粗不但篇篇质朴纯净;文笔虽稍显稚嫩,但来自心底“诚”意,让人极易产生心理上的共鸣。
(19)、现如今,人与人交往,更多看重的是“三观”。到底何谓“三观”?即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阳明先生曾作过一首诗:
(20)、我们面对事情的时候都会有第一反应,这个第一反应就是“良知”,是自然的状态。但这个第一反应迅速被分别掩盖之后,我们就会陷在分别里处理问题。通常来讲,一个人没有经过练习之前,第一反应和分别之间几乎是没有间隔的。
2、阳明心学感悟及心得学生
(1)、 阳明心学并不是一堆空话,阳明心学实用性非常强,生活中随处可用。学习阳明心学,可以更好的认识自己,明确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并让自己变得有能力去实现梦想。
(2)、 老师的课充满了正能量,希望李老师的课唤醒我们的内心,唤醒我们的良知,打开我们的思路,让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都能做到知行合都能摆脱烦恼和担忧,做到游刃有余,潇洒自在!让我们心存光明,心想事成!
(3)、人生真正的敌人不是挫折,而是甘于平庸,平凡不是平庸,平凡同样可以做到不平庸。
(4)、他还提出,“人若复得良知,就可以达到,与天地万物同体超然自然自乐的人生境界 ”。这种体验哲学可以说是体验美学。
(5)、所谓人人都应收拾精神,做自作主张的大英雄。如何做到?首先要谦卑,把头放到地上——磕头,放弃小我。然后再有极高的自信,这个自信,就是我们的本心。
(6)、先生听完后说:“我并未让你放下工作来听我讲学,你的工作和生活亦是一场修行!”
(7)、要想活在良知的状态需要做功夫。没有一定的觉察力,是做不到让自己“在状态”的,也就不能活在良知的状态。大部分人是活在本能的状态里、大脑逻辑控制的状态里,活在自己的判断和认知里,甚至是按照社会对你的期许、活成一个社会认为应该的样子,或者活成家人期望的样子,也就是活成了别人眼中的自己。不停地压迫自己、压抑自己,然后用各种方法去调和自己的内外不一致。而真正的良知状态是自己内外一致,内外一致之后,状态才会越来越好。
(8)、致知二字,乃是孔门正法眼藏,异此而学,即谓之异端;离此而说,即谓之邪说;迷此而行,即谓之冥行。
(9)、心学能够跳出经学圈,以自己人生的切身体验与长期思考的思想碰撞后而产生。所以心学的形成,背景是朴实无华的、接地气的;心学的核心内容,能够以心立言,以心为本体,这个在哲学史上可称得上心学;审美体验的哲学观,给人以开创性思维研究哲学带来影响。
(10)、弄清楚自己的内心,便知道了生命的真相。而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是用大脑去认识的,这与我们从小到大的所接受的教育是关。先建立名相和概念,再从不同的维度去表达所认识的世界,然后再去积累一些经验、建立一些逻辑,这些所有的逻辑和经验,最终会形成我们对世界的判断。所以,我们对世界的反应,是先用脑子去判断的。遇到任何事情的时候,先会用脑子形成判断,然后再用这个判断来决定行为。越是学历高的人、越是学理工科的人,越容易倾向于去找确定性的答案。
(11)、 如何看一个事物,其实是代表了一个人内心的反向的。这也是识人辨人的一种境界,是所有管理者识人用人的一种境界。李老师教会我们的这个工具确实让人既学到了一种理念,也更具有一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其实,不仅仅如此,她也是考验我们每一个内心是否强大的标志,是磨练我们意志的标志,是验证我们胸怀的一种标志。我们在判断、在生活、在工作等等的方方面面,都要牢记这个工具,不做亏心事,不做负心人,做一事,成一事,也许这也是达到事上磨的一种途径。感谢李教授!
(12)、 这句话的意思是以“诚意”为主,去做“格物致知”的功夫,功夫始有下落,为善去恶无非是“诚意”的事。没有“诚意”,去做“格物致知”的功夫,就会支离破碎,得不到真知,离“至善”的本体就会越来越远。
(13)、把遮蔽我们的贪欲去掉,致良知就能看清这个世界。
(14)、事实上,“心即理”与修行、禅宗讲的“明心见性”是一样的道理。修行的根本是在修心,真正的修行就是去知道自己的“心”。以“心”为入口,不断与世界发生反应的时候,各种情绪起来的时候,“心”被“动”到的时候,去觉察“动”的背后是什么?借由一种方法把“动”的那些能量散掉,直到最后哪怕狂风暴雨来临时,心里依然能够平静如水,依然可以义无反顾地去经历人生的各种波澜壮阔,却可以做到心定如大海,鲜活而又不沾不染。真正的修行是明心见性,心明了,才能真正见“性”。
(15)、那人到底是往上升为“神圣”,还是往下坠落变成“恶魔”,根源在哪里?根源在于我们的生命情感。人生的种种实践,动力总是在生命情感。头脑只是概念判断逻辑推理,真正驱动的,是内心的情感。
(16)、线下课程时间:11月11日下午17:00~11月13日下午16:00结束
(17)、夫美质难得而易坏,至道难闻而易失,盛年难遇而易过,习俗难革而易流。
(18)、“致”即是功夫。“良知”是面对事情时的第一反应,但这个第一个反应很快就会被分别掩盖。首先,心里会产生分别,心里会判断喜欢不喜欢、高不高兴、舒服不舒服……;然后会进一步上升到大脑,大脑也会产生一系列的分别,比如对错、复杂简单、事情的代价大小、事情耗时长短、值不值得……。
(19)、不断建立对自己的觉察。我们现在大多数时候对自己的觉察力已经很弱,要靠仪器或医生告知才知道自己生了病。但如果我们足够敏感,就能够随时感知外界的变化。身体的防御机制和免疫系统是在工作的,从内到外是畅通的。所以我们要对身心在状态保持敏感,提升觉察。
(20)、在“行”的过程中,不论是遇到挫折还是取得成就,越是重大的事情,越有可能很多因素都可能超出了我们自己的控制。往往在事情的跌宕起伏当中,我们才能渐渐建立对事情更为准确的认知——复杂的事情往往没有简单的对和错。事情总结出来可能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决定事情发展的背后却包含着丰富的原理。
3、阳明心学感悟及心得世上成功道路
(1)、体,即良知之体,用,即良知之用,宁复有超然于体用之外者乎?
(2)、所谓的“心”,实际上要通过觉察力的训练,让我们意识到它的存在,不要去消耗它,而是借由一些功夫去补充它。睡眠对“神”的补充是所有人的基本功能,但是由于亚健康,很多人也会不同程度地丧失这种能力。还有人通过工作来补充“神”,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如同接通电源,烦心事都可以暂时被放下,也是某种意义上补充“神”的方式,这也正是“工作即是修行”的意义所在。通过做功夫,心脑合减少消耗,过程中也在补充“神”,反过来转化成物质层面的能量,力量会很大。
(3)、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
(4)、 叶企孙先生的人生经历也验证了阳明学的几个核心观点:心即理,存善念;致良知,恩世人;事上磨,终不悔;知行合终成大师。德行高尚,功高盖世,感人至深,高山仰止!!
(5)、当一个人拥有求知精神的时候,一定会想要去验证究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当你“知之真切”时,一定会去“行”,“行”是“知之真切”的自然发生,或者说两者是合二为一的。
(6)、王学以心(良知)立言。又以良知释心,心(良知)就构成了王学的基石。他认为“心即理”、“良知”是心之本体。这种“知”是不待虑而知,不得学而能的本然。
(7)、如何给孩子光明的前程?就是利益更多人。给孩子积下美德,就是赢在起跑线。
(8)、总结来讲,“致良知”意味着需要通过做功夫才能让自己活在良知的状态,而功夫的起点是“心即理”,要向内求,寻求内明。“内外一致、在状态”是知行合一的开始,长期的知行合才有可能“明心”,从而“致良知”。
(9)、天下之事,其得之不难,则其失之必易;其积之不久,则其发之必不宏。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10)、夫精藏则太和流,神守则天光发,累释则怡愉而静,机忘则心纯而一。四者,道之证也。
(11)、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良知越大,而不是权力越大,私欲越大,特权越大!世界因你而和谐,因人人而和平。我们要怀着利他的情怀,成就他人,成就企业,最终升华自己,良知促善行,知行一体!
(12)、“世界是心灵的化现”,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就会遇见什么样的人,就会遇到什么样的事儿。从学习的角度来讲,我们的心里有哪些能量和种子,必然就会遇到相应的事情来提供机会去化解。根本的解决方式就是要面对这些能量、种子的存在,然后借着机会把它们散掉。也就是说,当我们遇到任何事情的时候,心里只要一有情绪,只要感觉到心被动到,就先把注意力放回到自己身上。只要先解决这一步,先做到这一步,慢慢地就会有显著的效果。
(13)、关于“知行合一“的理解有很多,比如,说到做到,只有做到才是真的知道,再比如,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等等。
(14)、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泛海》)
(15)、有怎样的知就有怎样的行,浅知浅行,深知深行,错知错行,知变行变,真知才能真行。
(16)、分别如何产生?是我们心里所有的种子,从小到大所受的教育、父母的影响、所有自己在意的、不在意的等。人生中的所有经历,会形成大量分别的种子。
(17)、“良知”指的并不是慈善行为,而是活在本初真实的自己的状态。任何有了分别的状态,都不是第一反应,哪怕这种分别打着大义名分的旗号,哪怕这种分别是对于所谓正义价值观的追求,也都是执着。只有活在内外一致的状态里了,生命的层次才能借由功夫而不断升华,最后才有可能抵达究竟智慧。
(18)、 通过今天李老师一天的精彩授课,对人,对事,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首先,心即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学,心外无事;一切源自于内心,源自于内发,得先有想法,再有行动;第二:致良知。人是有良知的,我们要把良知贯彻到工作和生活学习中的过程中,按照自己的定盘针和为人处世的准则,利他的准则去做事、做人,只要努力,我们人人都可以是圣人;知行合一告诉我们:人的思想和行为是一体的,行随知变,要改变一个人要从改变其思想开始,思想是财富的源泉;所以,管理,一定要注意人本管理,努力的帮助人成为人;让人端正心态去做事,也更加说明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19)、真正做学问的人,想要活得明白的人,“知”的背后一定会慢慢走向“行”。
(20)、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心体明即是道明。
4、阳明心学感悟及心得阳明心德
(1)、正在我为取得一点点精进而高兴的时候,在北京工作的至亲因癌症住进了ICU病房,持续近一年的治疗时间里我往返陪了近两个月的床。那段时间心情很差,再加上工作上也不顺心,我也明白“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的道理,但确实是因心力交瘁而无法继续收束功夫。当时小雪同道让我分享学习体会,我也婉拒了。那段时间之后我也放下了收束身心的实修,只是像平常一样用逻辑和控制来事上磨。有一次孩子写作业到很晚还没写完,我又一次发火了,当时是没有感觉到气机涌动的,事后发现功夫好像又回到了原点。去年12月份,至亲离世,我调整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期间虽没实修,但一直没落下在群里跟着学习。直到今年3月份,趁着外出培训两个月的机会,我又重新开始了实修,静坐、读书、听音频,放下一段时间后,再拾起来,反而觉得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收获。
(2)、道在心中,路在脚下!正所谓-道正不怕路远!在两位大家长的带领下,我们携手并肩,共建美丽安然,共筑心灵家园!
(3)、 以前在听到“心”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人体内的那个心,那个昼夜不停跳动着为身体提供动力的心。在听到“心的力量”、“修心”这一类词的时候,总是当作那些烂大街的心灵鸡汤,对其不屑一顾。但在学习了阳明心学之后,我对“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4)、以上是我的几点体会,不当之处请同道们指正!感谢刘老师的正本清源!希望各地线下读书会能尽快开展起来,同道为鉴,相信当面的碰撞交流会有更大的收获!
(5)、这种“良知”与万物同体,即“天人合一”。正是这种“良知”,才感召人们去追求那种,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的圣人境界。
(6)、 每个人都有私欲,学习阳明心学,并不是为了消除私欲,而是不被自己的私欲所控制。只有能控制自己“心”的人,才是一个强者。我们要做“心”的主人,而不是“心”的奴隶。这是我对金老师所讲“心学”的理解。我不敢说阳明心学就是我所理解的这些,因为它太大、太深了!
(7)、陕西省阳明学会王海峰会长带您一起,追随一代“心学”宗师王阳明的脚步,体悟“知行合一”的智慧,探寻“万物一体”的玄机。
(8)、 虽然,到今天为止,才接触,应该说是第一次接触阳明心学,但是,今天的心灵确实是受到了一次洗礼,通过以上各位领导、同仁、同学的分享,可以得出一个真理:阳明心学就是阳明心学,不是她不存在,而是自己接触、感知的稍微有些晚而已,已经感知,就深深地被这门学科所打动,所折服。
(9)、“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没有“行”的“知”,要么可能是不求甚解,要么可能是仅仅停留在文字层面,很难经得住追问。生活总在经历,是不断经历人经历事的过程,只有不断去追问,才会对生命真相建立认识,那才是真正的知道,“知”本质上是对生命的理解。否则,只有“行”,而从不去追问,或许取得过成功,但这些成功多半是因为勇气,经验是散点的,是容易固化的,导致曾经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
(10)、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行道就是修身,修身就是行道,在修身中聚德,在聚德中内圣。
(11)、“心即理”强调的是追求学问最终是内求和内明。阅读一篇文章的时候,我们认识所有的字、词语、掌握了逻辑,串在一起便知道文章讲了什么。这些都是知识层面的知道,而真正的知道一定是内明。
(12)、生命由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共同组成的。我们把精神层面叫做“神”,物质层面叫做“身”。生命发生的时候,会由卵子和精子相结合形成受精卵,同时还有神的注入——精神层面的东西。物质层面来源于父精母血,比如说身体好坏、是否有遗传病,是由父母的基因决定的。
(13)、大多数人读书仅仅是涉猎大量的书,以为自己已经“知”,但是从来不去实践,最终很难发现自己其实是不“知”,或者说不是真正的“知”,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如果总是在实践,以为自己是实践专家,但是解释不清其中的原因和逻辑,并且对环境的变化完全不敏感。在这种情况下,看似自己“不知道自己知道”,最终也是不“知”道。
(14)、《禅海蠡测》中讲到死亡的过程,所谓的四大分离,其实就是神跟肉体的分离。所以,有神的注入的身体,它才叫生命。物质层面的肉体终究都会有衰败的一天,但如果我们持续关注精神层面的“神”,不断地去补充和升级,反过来会延缓物质层面的衰败。与此同时,“神”不会随着这辈子生命的终结而消失,它是可以持续不断的升级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稻盛和夫才会提到“我希望走的时候比来的时候灵魂能够更高贵一点。”
(15)、凡谋其力之所不及而强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为致良知。
(16)、 老师的《阳明心学与人本管理》感受颇深,特别是老师讲授的“知行合一”,让我受益匪浅。知行合一不是“言行一致”不是“说到做到”不是“少说多做”不是“勇于实践”也不是“知易行难”,老师的精彩讲解教会我们“知行合一”是认真做好眼前的每件事,思想与行为是一体的,让思想自觉引导行动自觉,让行动自觉深化思想自觉,只有把“知”和“行”在思想上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17)、 比如,两人发生了矛盾,事后一方主动向另一方道歉,体现了“诚”彰显了“诚意”;逢年过节,向长辈或尊者敬酒时先干为敬,并送上祝福的话,表达了“诚”送上了“诚意”。但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诚”和“诚意”的含义远远不止这些。
(18)、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19)、因为人需要认识到自己的有限和虚无。一个人如果没有根本的谦卑态度,那他就不会有信仰。什么是谦卑?并不是谦虚的美德,而是对人生存在的根本结构的领会。
(20)、所谓“心即理”,王阳明反复强调“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5、阳明心学感悟及心得800字
(1)、我们对自己的要求,永远要高于别人对我们的要求。
(2)、如果没有,那这件事情,产生了也会再消失。陆象山主张——“在人情事变上做工夫”。王阳明非常赞赏这句话,他说:除了人情事变再无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