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112句十句农谚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4-05-12 09:26:23 admin 阅读:59
10条农谚
1、30个农谚谚语
(1)、重阳无雨一冬晴。秋前北风雨,秋后北风晴。秋后北风田里干。
(2)、惊蛰雷响,白米便宜。二月初二雷,稻米家里堆。春分昼夜对半开。春分有雨病人稀。
(3)、(十二月顶看初下看十八。未惊蛰先耳真雷,四十九日乌。
(4)、再例如,在《便民图纂》中有这么一句谚语:“六月不热,五谷不结。”其意思是说,当到了六月(指农历六月)天气时,如果气温还不能够升高,那么,冬春季节种植的庄稼就很难结实了。其实,这句谚语中的说法是非常正确的,因为植物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需要有较高的温度提供“生长支持”,如果没有较高的温度提供“生长支持”,那么,植物就难以结实,所以这句谚语中的说法非常有道理。
(5)、三月田中水,贵如篓里油;田埂要扎紧,不让一滴流。开渠打坝,旱涝不怕。
(6)、七月风潮,胜如剪刀。麦怕锈,稻怕瘟。处暑不浇苗,(指施肥),到老无好稻。
(7)、头莳花,二莳豆,三莳种赤豆。好种出好苗。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谷雨前后,种瓜点豆。
(8)、日出燕脂红,不是雨来便是风。东藿日头西藿雨。
(9)、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它对于农业生产必然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在封建社会中,劳动人民被剥夺了读书识字的权利,他们的经验主要靠“父诏其子,兄诏其弟”的口头相传方式流传和继承下来,农谚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10)、麦花立夏前,早花立夏后(麦田里种的棉花叫麦花,光田里种的叫早花。
(11)、立夏前后连阴天,又生蜜虫(麦蚜)又生疸(锈病)。
(12)、麦收农时宝贵,一刻不得耽误,家中无一闲人。也正是因为农时宝贵,要抢收抢种,西府农谚里便有这一句:麦子发黄,绣女下床。连闺阁绣女都需要参与到麦收之中,可见麦收之忙。
(13)、西风煞雨脚。(秋天三朝靡露发西风,西风一吹日头旺。西风入夜静,掼稻人高兴。
(14)、早上发霞,等水烧茶,晚上发霞,干死克玛(青蛙)。
(15)、如今的麦收不似从前:有了收割机,农人圪蹴在地头的树下,几根烟的功夫麦子就收完装好,只剩下晾晒了。但莫误农时、抢收抢种的习惯还保留着,正像农谚里说的“谷雨前后,种瓜种豆”“麦子发黄,绣女下床”,该种立马种,该收即刻收,庄稼为重.
(16)、莳里锄头,胜过垩头(肥料。松土深一寸,等于上次粪。七月下雨斗量花。
(17)、今天,小编就来教大伙熟读十条在莞城流传的农谚语,只要记住TA们,“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没带伞出去玩啦!”
(18)、据研究表明,西周时期,盛行耦耕,即二人为一组,合力而耕。这样既省力,动作又快,是耕作方法的一个进步。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铁制农器的使用有始于西周的可能性。《国语·周语》云:“民之大事在农。”周人重视农耕的文化传统,上到统治阶级,下到庶民百姓,无不如此。为表明农业生产的重要地位,也为鼓舞周人的劳动热情和夺取丰收的信心,周天子每年都会带领臣子和庶民在天子的籍田里躬亲耕作,并有一套相应的礼仪,即“籍田礼”。看来,周人在发展农业的同时,便明白了尊重土地的道理。
(19)、1东霍霍(闪电),西霍霍,明朝仍旧干卜卜。
(20)、芒种芒种,割麦插秧两头忙。芒种芒种,样样要种。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2、十句农谚
(1)、那么,难道说所有的农谚都能够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吗?
(2)、红薯是一种怕冷的植物,温度低于8℃时植株就会枯萎死亡,因此我们应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收获完毕,采收过晚薯块易遭受冻害。
(3)、重阳节是我国汉族的一个传统节日,这个节日的形成与《易经》有关,《易经》中称,“六”为阴数,“九”为阳数,九月九日为“日月并阳”,故为“重阳”。基于《易经》中的这个观点,到了唐代时,农历的九月九日被正式定为了民间的一个节日,并一直沿袭至今。
(4)、早稻要抢,晚稻要养。白露三朝,中稻开刀。霜降到,割糯稻。
(5)、连树开花麦饭香。油菜籽,七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七成收。
(6)、日刹落雨。(日出是如有带状黑云遮住,则要有雨
(7)、麦拔节,蛾子来,麦怀胎,虫出来(指粘虫)。
(8)、潮汕就是汕头吗?潮汕就是潮州吗?潮汕究竟在哪里?
(9)、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辣椒在移栽时不要单株移栽,红薯在栽种时要单根薯苗扦插,这样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10)、壮秧产量高,瘦秧愁到老。壮秧三成收,瘦秧一半丢。苗好一半收。 丰收有个巧,一苗二肥三除草。松土深一寸,等于上趟粪。 春天早种,秋天早收。起早不忙,种早不荒。(冬)冷尾(春)暖头,春播早筹。 芒种芒种,样样要种。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人勤地不懒。 多一分功夫,多一分产量。精耕细作产量高,偷工减料一包草。 三分种,七分管。人勤地不懒。冬耕深一寸,赛过上回粪。 翻地过冬,虫死泥松。地冻头九耕,过迟要悔恨。 春打六九头,耕牛满地走。过了惊蛰,春耕不歇。 草除草芽,不除草爷。苗多欺草,草多欺苗。种田不拔草,到老啃野草。 瓜锄十遍,瓜上走;豆锄十遍,圆溜溜。 豆出齐就鎝草,不鎝草要长过头。发现枯心苗,齐根来剪掉。 惊蛰清田勤,虫死几万斤。冬季清除田边草,来年肥多害虫少。 若要病虫少,除尽田边草。秋草九子十三孙,秋前秋后要除净。 秋后不深耕,来年虫子生。丰收有个巧,一敲二肥三除草。 三耕六耙九锄田,一熟收成抵一年。三锄头,六铁鎝,一生一世总不发。 九九犁耙一齐出。三月天气暖洋洋,排家排户搭车棚。 稻麦草头轮流种,九成变成十成收。一年棉花一年稻,老老小小眉开眼笑。 瓜茬连瓜种,只有藤来不结瓜。种地不换茬,买马不看牙。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不修,有田也丢。 穷根变富根,冬来要深耕。小寒接大寒,勤进猪圈和牛粪。 一年难老一个人,一日能误一个春。误饭一顿,误工一日,误田一熟,误人一世。 秧田多拔一次稗,大田少弯百次腰。草除草芽,不除草爷。 苗多欺草,草多欺苗。种田不拔草,到老啃野草。 瓜锄十遍,瓜上走;豆锄十遍,圆溜溜。 黄豆出齐就鎝草,不鎝草要长过头。若要病虫少,除尽田边草。 惊蛰清田勤,虫死几万斤。冬季清除田边草,来年肥多害虫少。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庄稼百样巧,肥是无价宝。庄稼种得好,肥料不可少。 孩儿靠娘养,庄稼靠肥长。小囡无奶不胖,庄稼无肥不壮。 灶头无柴难烧饭,田里无肥难增粮。灯里有油火光亮,田里有肥多收粮。 多种一尺,不如多施一寸。人黄有病,苗黄缺粪。种田要胜人,肥足和人勤。 种田不要问,深耕多上粪。人靠饭饱,田靠肥足。床是病窝,草是虫窝。 千斤千斤,想得开心,没有肥料,只是听听。棉稻肥料足,扁担挑得两头曲。 种田三样宝,猪塮河泥红花草。种田无花巧,猪塮红花草。绿肥施得足,多收两担谷。 草籽薄薄摊,豆饼要上担。种到老,学到老,勿要忘记河泥稻。 呒肉勿请客,呒肥勿种麦。冬天施河泥,防冻又肥田。 冬天浇上百担泥,麦菜胜过盖条被。小寒大寒施腊肥,油菜小麦过冬齐。 种麦不上粪,种稻短了本。油菜三遍浇,产量一定高。 种豆撒上灰,豆荚结成堆。要得蚕豆肥,多施草木灰。 冷粪果木熟粪菜,生粪上地连根烂。人忌生水,菜忌生肥。 现在粪满缸,秋后粮满仓。冬积一担肥,秋收一担粮。 人补桂圆蜜枣,田补河泥水草。脚快手捞,样样好做肥料。 猪是家中宝,粪是田中金。冬天拾草根,春天就是宝。 一担河泥一担金,一担垃圾一担银。若要年成好,罱泥捞水草。 肥是农家宝,全靠施得巧。腊肥金,春肥银,春肥腊施银变金。 合理施肥料,谷担满满挑;肥料施不好,等于白甩掉。 施肥一大片,不如一条线。施绿肥,没啥巧,一层土。一层草,勤灌水,常翻倒。 千层万层,不如底脚一层度草(萺粟)。年里施肥浇条线,春里施肥浇个遍。 春肥一杓,不及腊肥一笃。底肥施得足,多收两石谷。 婴儿离不了爷娘,种田离不了河塘。 旱地靠沟,水田靠埂。两头出水是金田,一头出水是银田,呒处出水是死田。 一尺沟不通,万丈沟白送。夏熟一套沟,旱涝保丰收。 寒里开沟胜盖被,春里开沟通口气。 发苗先发根,深沟引深根。麦田开水沟,下雨不用愁。 若要油,二月沟里流。种好绿肥没有巧,只要排水做得好。
(11)、(棉田除草头时金锄头,二时银锄头,三时无用头。
(12)、宁愿田等秧,不愿秧等田。田等稻秧,稻谷满仓;稻秧等田,没米过年。
(13)、秋天好日头,棉花堆山头。好是好倒新女婿,苦是苦到拔花萁。
(14)、工蜂累,工蜂忙,采粉蜜,轮站岗,喂小蜂,造王浆。
(15)、初一雨,初二晴,初三雨,落半月。上半月,雨水看初下半月,阴晴看十八。
(16)、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鸡在高处鸣,雨止天要晴。
(17)、结语:农谚,仅仅是古人过往经验的总结,而经验是通过身体器官的“五感”从而获得的关于对事物的现象和联系的一个认识过程,它仅仅是人类认识的一个开端,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并不是科学结论。
(18)、四月芒种让人种,五月芒种抢来种。立春天寒,春季不寒;立春落雨,一春少雨。
(19)、串种时间要把关,低产麦田早,丰产麦田晚,一般麦收前十天。
(20)、春西北,晒被头;冬西北,必转晴。秋冬西北风,日日好天空。春发东风连夜雨。
3、十条农谚
(1)、二十四节气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也是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
(2)、后季稻是季节稻,错过季节穗头翘,轮到割稻一包气,斗米斗出笼糠粞。
(3)、要棉好,有三宝,捉虫施肥多除草。锄头勤鎝,棉花白如银。种棉不除草,冬天没棉袄。
(4)、寒露种蚕豆。蚕豆种在寒露里,一棵蚕豆一把荚。
(5)、1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雷打惊蛰后,低地好种豆。
(6)、若要庄稼好,施肥要足还要巧。苗黄灌粪水,苗黑撒草灰。
(7)、麦倒似地毯,绑竖大减产,等待三五日,就能见好转。
(8)、蔷薇花(指野蔷薇开种棉花。枣树发芽,好种棉花。清明谷雨紧相连,棉花播种正当时。
(9)、三月雨来绿油油,六月雨来好鎝花。早花多长铃,晚花多收柴。
(10)、初一落雨初二停,初三落雨落月半。雨浇上元灯,日晒清明坟。
(11)、话说,周原是一个宜农宜耕的好地方,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连野菜都是香甜的。《诗经》曾用“周原,堇荼如饴”的诗句赞美周原。正是有了这片沃土,周人的农事发展才有了一个更大的空间。《史记·周本纪》中记载,周族始祖弃被尧推举为农师。舜“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并且“世后稷”(世袭农官),负责管理华夏族的农事活动。
(12)、一年棉花两年闹,棉花要花隔年工(年前选好种子。生地种瓜,熟地种花)。
(13)、农谚虽好,可不要过于依赖哦!在雨水季节,小伙伴们还是应多留意天气预报,出门前记得带上防雨工具,免得被一场大雨淋得“措手不及”!
(14)、处暑不开黄花,收勿到好棉花。白露看花,秋分看谷。白露三朝,棉花上街。
(15)、人们在种植红薯时习惯于竖着插、水平插、横着插,其实红薯“倒着插”产量最高。
(16)、依据现代气象学统计,谷雨时节真正下雨的年份非常少,但是,在谷雨时节没有下雨的年份照样能够获得粮食大丰收。由此可见,“谷雨不雨,交回田主”这句有关气象方面的农谚就是不正确的。如果这句农谚不正确,那么,这句农谚对于指导农业生产就毫无意义。
(17)、1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小暑节气如果长江下游出现雷阵雨,那么黄梅天还将继续下去。南闪火开门,北闪有雨临。
(18)、红薯是一种喜钾作物,钾能促进淀粉、蛋白质、糖类的合成和运输,因此钾肥对红薯的产量影响最大。
(19)、1虹高日头低,明朝着蓑衣;虹低日头高,明日晒得背皮焦。
(20)、小暑刮南风,十冲干九冲;黄鳝问泥鳅,那里有陷洞。
4、20条农谚
(1)、10时雨时晴,几天几夜不停。朝有破紫云,午后雷雨临。
(2)、雨打黄梅头,四十五天无日头,雨打黄梅脚,车水车断黄牛脚。
(3)、栽菜要在小雪前,合理密植施基肥。种菜不捡苗,到大长不好。
(4)、农谚本身就产自田野间的农人口中,他们把耕种收获的农事经验、天气现象等进行总结,创作成一句句通俗易懂、便于流传的谚语,用来指导现实中的农业生产劳动。在信息通讯不发达的年代里,农谚是农人的重要助手。如今,许多农谚仍然具有借鉴意义,比如劝人勤劳的农谚,并不过时。
(5)、处暑里的水,谷仓里的米,千车万车(水稻田里的水,不及处暑一车水)。
(6)、早种三分收,晚种三分丢。经典农谚谚语大雪飞满天,来岁是丰年。
(7)、稻田要干耕,胜过浇趟粪。大雪整苗床,秧苗壮又壮。小麦出穗,正好落谷。 菜子头上一撮花,种稻人家话出车(油菜子头上还有点花的时候,要安排牛车稻水的事了)。 谷雨浸谷,立夏落秧。二月清明不忙落谷,三月清明抓紧插秧。清明前后忙落谷。 清明浸种,谷雨落谷。清明浸早稻,立夏插早秧。小满种晚稻,夏至插晚秧。 莳秧一日迟,十日也赶不上。立夏落谷芒种插秧。芽长一粒米,落谷最相宜。 不要问爹问娘,小麦出头好落秧。十成稻子九成扁秧,栽秧要栽蒲秧。 宁愿田等秧,不愿秧等田。田等稻秧,稻谷满仓;稻秧等田,没米过年。 秧好半熟稻,壮秧产量高。娘好囡好,秧好稻好。混水插秧,浅水耘田。 梅里莳秧,一夜生根。早种半天秧,多吃半年粮。十成收粮,九成靠秧。 栽秧栽得稀,耥稻笑嘻嘻。插秧水汪汪,补秧眼泪淌。 小暑补棵一斗米,大暑补棵一升米,立秋补棵补个屁。 后季稻是季节稻,错过季节穗头翘,轮到割稻一包气,斗米斗出笼糠粞。 过伏不栽稻,栽了收不到。小暑里莳秧,只捞点钱粮。小暑插老秧,过年卖老娘。 小暑里插秧,只好收点种子粮。秧长三寸,浇担水粪。插秧赛赶考,收麦如拾宝。 小满栽秧一两家,芒种插秧满天下。五月田,早种一夜高一拳。 小暑发棵,大暑发粗,立秋长穗。人(热得)往屋里钻,稻在田里窜。伏里雨多,谷里米多。 柴船(知了)叫,割早稻。稻怕胎里旱,还怕老来涝。处暑处暑,处处要水。 处暑里的雨,谷仓里的米。早晨一片金黄,傍晚绿苗成行(双季稻抢收抢种)。 七月风潮,胜如剪刀。麦怕锈,稻怕瘟。处暑不浇苗(指施肥),到老无好稻。 处暑里的水,谷仓里的米,千车万车(水稻田里的水),不及处暑一车(水)。 六月稻田拔棵草,冬至可以吃一饱。大暑不耙稻,收成勿会好。 大暑不耘稻,到老呒好稻。多耘一次稻,等于多下一次料(肥)。 六月南风里,稻管里生虫。若要发,靠手挖。立秋勿拔草,处暑勿长稻。稻耥黄秧,草耥芽。 秧田多拔一次稗,大田少弯百次腰。稻田不耥草成窝。耘耥拔草,胜过还债。 三耥九耘田,砻糠变白米。稻耘三遍谷满仓,棉锄七次白如霜。花靠锄头稻靠耥。 花靠锄头,稻靠拳头。(稻田)秋前(错失时机)拔稗,秋后拔坏(稗籽多)。 立秋不耥稻水,处暑不长稻穗。秋前不搁稻田,秋后就叫懊恼。 秋前不干稻田,秋后勿要怨天。伏天夜雨稻人参。伏里雨多,囤里米多。 白露三朝露,好稻满大路。早稻白露起收,晚稻留一步收。 寒露到,割籼稻,霜降到,割糯稻。稻秀只怕风来摆,麦秀只怕雨来淋。 后季稻怕寒露一朝霜。秋分晴到底,砻糠变成米。 白露白弥弥,秋分稻秀齐,寒露呒青稻,霜降一齐倒,立冬无竖稻。 人怕老来穷,稻怕寒露风。稻老要养,麦老要抢。稻种好,不及养谷老。 花要高低,稻要平。粒饱的谷穗必低头。麦倒一把麸,稻倒满仓谷。 早稻要抢,晚稻要养。白露三朝,中稻开刀。霜降到,割糯稻。 割青不割青,三天一百斤。精收细打,颗粒归仓:多掼掼,割稻饭;多抖抖,割稻酒。 一粒两粒不上秤,千粒万粒就成斤。一穗落一粒,一亩拾一簸。 一步漏一颗,拾起来煮烧一釜。 蔷薇花(指野蔷薇)开种棉花。枣树发芽,好种棉花。清明谷雨紧相连,棉花播种正当时。 谷雨早,立夏迟,枣树发芽正当时。清明种棉早,小满种棉迟,谷雨立夏正当时。 谷雨早,小满迟,立夏种花正当时。棉苗下得早,棉花长得好。 早花结好桃,晚种收花萁。谷雨前种棉花,要多三根丫。雨过种豆晴种棉,种菜最好连阴天。 麦花立夏前,早花立夏后(麦田里种的棉花叫麦花,光田里种的叫早花)。 一年棉花两年闹,棉花要花隔年工(年前选好种子)。生地种瓜,熟地种花。 只有白车水,没有白鎝花。棉花一出土,见草就要锄。夏至棉花根边草,胜过毒蛇根边啃。 开深沟,早鎝花,棉花长到一人高。黄梅雨前早鎝花。 鎝花要等黄梅炘(时),锄头落地长三寸。人勤地长苗,人懒地长草。 要棉好,有三宝,捉虫、施肥、多除草。锄头勤鎝,棉花白如银。种棉不除草,冬天没棉袄。 三月雨来绿油油,六月雨来好鎝花。早花多长铃,晚花多收柴。 夏至棉田锄三遍。胜过多施三次肥。脱花要等黄梅信,锄头落地长三寸。 (棉田除草)头时金锄头,二时银锄头,三时无用头。 七月小暑连大暑,棉田锄草莫失时。大暑开黄花(棉桃鲜花),四十五天捉白花(棉花)。 莳里锄头,胜过垩头(肥料)。松土深一寸,等于上次粪。七月下雨斗量花。 伏桃满腰(花袋装满棉花),秋桃盖顶(蒲包装满棉花)。 稳过七月(风潮),能过八月。七月稳(一般不施肥),八月狠(施肥) 处暑不开黄花,收勿到好棉花。白露看花,秋分看谷。白露三朝,棉花上街。 棉吐絮,不宜雨,还要严防白露连阴天。八月雷公公,十个铃子九个空。 寒露开花不结铃子。麦子只要棉花一白。若要(明年)花稻好,冰冻结得早。 腊雪盖上春,一步捉三斤(棉花)腊雪春烊(融),棉花藏到正梁…… 桃花开得好,棉花产量高。干鎝棉花湿鎝瓜,干干湿湿鎝芝麻。 中秋前后是白露,宜收棉花和番芋。白露秋分头,棉花才好收。 头莳棉花二莳豆,三莳只好种赤豆。大暑前小暑后,正好种绿豆。 花(卢都花)变花(棉花),四十五天好捉棉花。早花捉得早,早花捉得好。 秋天好日头,棉花堆山头。好是好倒新女婿,苦是苦到拔花萁。 黄豆最怕霜降早。麦到芒种稻谷到秋,寒露才把黄豆收。 头莳花,二莳豆,三莳种赤豆。好种出好苗。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谷雨前后,种瓜点豆。
(8)、红薯旺长会导致只长茎叶,而不结红薯,红薯的产量会严重降低,因此红薯在生长期一定要学会控旺。
(9)、周原土壤肥沃,水草丰美,引来了周部族,周人在这里留下了勤劳的务农作风。不信你看《诗经》中,就有周人开荒种地的描写,周人用作、屏、修等劳动程序,将各种树木杂草砍伐干净,开垦出种植庄稼的田地。周人使用石镰、石刀、蚌镰、镈等农具,进行农作物的耕种收割,并勤于开沟排出雨水、治理害虫,经常为庄稼除草。此外,周人还勤于种植葵、韭、瓜、葫等蔬菜,以及桃、枣、栗等果树。
(10)、鎝花要等黄梅炘(时,锄头落地长三寸。人勤地长苗,人懒地长草。
(11)、冷粪果木热粪菜,生粪上地连根坏。没粪不种豆,粪大萝卜粗。
(12)、白露白迷迷,秋分稻莠齐。寒露楼青稻,霜降一齐倒。
(13)、芒种芒种,样样要种。三月芒种雨,五月无干土,六月火燒屋。
(14)、大寒不寒,人畜病多。腊雪春垟,棉花藏到正梁。
(15)、处暑种高山,白露种平川,秋分种门外,寒露种河湾。
(16)、立夏前后天干燥,火龙往往少不了(火龙指红蜘蛛)。
(17)、夏至西北风,瓜菜落苏全烂光。东闪太阳红,西闪雨蓬蓬,北闪落大雨,南闪干松松。
(18)、1三月三月,一日剥皮,三日盖被。三月半,寒得勿会足百田岸。
(19)、梅里莳秧,一夜生根。早种半天秧,多吃半年粮。十成收粮,九成靠秧。
(20)、通过以上对两条谚语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农村地区流传的一部分谚语还是对农业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的。
5、20个农谚语
(1)、打麦的时候,要把在地里捆扎好的麦捆解开,平铺在打麦机旁边,经验丰富的农人把麦子塞进打麦机,饱满的麦粒从一旁溜下,麦草秆被远远地打出去。这时候三五个人把和着皮的麦粒扫在一起装袋,再由四五个人将打出的麦草堆成麦草垛子,接下来烧锅烧炕就靠这麦草垛了。
(2)、这些农业劳动场景的描写,让人看到了一个躬耕田野、吃苦耐劳的周部族,正因为周人勤劳有为,才能够在周原建设美丽家园,实现部族的崛起。在农耕时代,勤劳是一个部族得以崛起的优秀品质之一。
(3)、小雪就见雪,蚕豆少结荚。霜降蚕豆立冬麦。麦到小满日夜黄。
(4)、(湿度低于10%,气温高于20℃,风速大于米5/秒)。
(5)、麦怕清明连夜雨,稻怕寒露一朝霜。一寸麦不怕一尺水,一尺麦怕一寸水。
(6)、久晴怕夜阴,久雨怕夜星。天干莫望云头雨,天雨莫看晚上星。
(7)、天上跑台云,地上雨淋淋。西北起黑云,雷雨必来临。
(8)、九九不通沟,小麦十成收。八月寒露抢着种(小麦,九月寒露想着不急种)。
(9)、春分春分,麦苗起身。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谷雨麦挺直,立夏麦秀齐。
(10)、稳过七月(风潮,能过八月。七月稳(一般不施肥,八月狠施肥)。
(11)、春里的天,小囡的脸,一天变三变。春吹东风雨连绵,夏吹东风牛可歇。
(12)、如今,拾麦穗的场景依然能在西府农村见到,老人、妇女、小孩提着竹篮在割过的麦地里捡拾遗漏的麦穗。吃饭时候,如果见到小孩剩饭、倒饭,再溺爱孙儿的农人也会狠狠地将孩子教育一番,让他牢牢记住粮食糟蹋不得。“惜衣常好,惜饭常饱。”在西府人看来,懂得珍惜粮食的人不会饿肚子。太白县黄柏塬镇人武宗宽称当地的洋芋糍粑为“救命饭”,因为在过去,这种由土豆砸制而成的饭食曾数次救过村民。
(13)、八月十五(中秋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日出遇乌云,没雨就天阴。
(14)、当然,我们今天无需讨论农谚正确不正确的问题,我们今天所要说的是:网友心目中的困惑。
(15)、天色亮一亮,河水涨一丈。红云变黑云,必有大雨淋。
(16)、处暑里的雨,谷仓里的米。早晨一片金黄,傍晚绿苗成行(双季稻抢收抢种。
(17)、春寒雨若泉,冬寒雨不多。未过惊蛰(打雷,人吃狗食)。
(18)、麦田多敲敲,胜如下肥料。人冷盖被,麦冷盖泥。芒种忙,收麦芒。
(19)、树木成了林,沙窝不起尘,能防干热风,小麦高产稳。
(20)、鱼儿离水活不了,庄稼缺水长不好。春风不吹地不开,田里无水秧难栽。
(1)、风刮麦扑地,如若人工立,根断茎受损,籽粒变瘦秕。
(2)、以上所述,就是“不怕重阳十天雨”说法的来历。
(3)、白露三朝露,好稻满大路。早稻白露起收,晚稻留一步收。
(4)、例如,在封建社会时期,还没有同代的温度计、湿度计等仪器,农民就拿多年生树木的生长状态作为预告农事季节的依据,因为多年生树木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定的客观气候条件,于是产生了“要知五谷,先看五木”的农谚。
(5)、1立夏勿(不会下雨,犁耙倒挂起。五月端午晴,烂稻刮田膛。
(6)、风刮麦扑地,如若人工立,根断茎受损,籽粒变瘦秕。
(7)、 夏至两边豆,重阳两边麦。盐水把种浸,麦亩绿油油。田晒白,好种麦。 三麦不过立冬关,油菜不过小雪关。霜降蚕豆立冬麦,过了时节都不发。 秋分后,寒露前,草(头)籽落地。寒露落草(籽),死多活少。 寒露种麦,前十天不早,后十天不迟。寒露麦落泥,霜降麦头齐。 大麦不过寒露,小麦不过霜降。小雪不见青,冬天难分蘖。 年纪活到未见荒脱早花麦。冰断麦根,牵断磨绳。 冬发长产量,春发长看相。若要麦丰收,腊前三场雪。 春雪烂麦根。春天落雨麦生病。寒九湿三春,菜麦难生根。大寒三白,有益菜麦。 麦怕清明连夜雨,稻怕寒露一朝霜。一寸麦不怕一尺水,一尺麦怕一寸水。 麦田春肥一杓,不及腊肥一滴。小寒大寒施腊肥,油菜小麦过冬齐。 九九不通沟,小麦十成收。八月寒露抢着种(小麦),九月寒露想着(不急)种。 春分春分,麦苗起身。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谷雨麦挺直,立夏麦秀齐。 麦怕三月寒,棉怕八月连阴天。三月清明麦勿秀,二月清明麦秀齐。 三月沟底白,莎草变成麦。麦秀风来摆,稻秀雨来淋。 小满三天望麦黄。十月蚕,荚头短;十月蚕,骗小囡。清明芋,谷雨瓜。 (蚕豆)立冬不出洞,到老一根葱。小雪不见(蚕豆苗)叶,立夏勿生荚。 小雪就见雪,蚕豆少结荚。霜降蚕豆立冬麦。麦到小满日夜黄。 小满见三新(小麦、油菜、蚕豆要收获了)。小满小满,小麦油菜蚕豆满。 小暑两边沉赤豆,两暑中间种绿豆。绿豆要吹大暑风,过了大暑呒得收。 做瓦靠个坯,种豆靠把灰。若要番麦(玉米)长穗,不要叶子相打。 若要番麦结,不要叶挨叶。冬天压麦泥,胜过盖条被。 麦田多敲敲,胜如下肥料。人冷盖被,麦冷盖泥。芒种忙,收麦芒。 芒种夏至麦上场,家家户户一齐忙。元麦不过夏至。芒种忙割大麦,小麦夏至无一棵。 麦黄得(种)(黄)豆,豆黄(种)麦。元麦一起身,蚕豆小麦落脱魂(可收割了)。 连树开花麦饭香。油菜籽,七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七成收。 油菜籽,芒种收割忙。麦秀撑撑,四十五天上场。一到小满,蚕豆小麦饱满。 年老一岁,麦老一朝。小麦过小满,勿割自会断。麦子一熟不等人,耽误收割减收成。 龙口里夺粮,麦收如打仗。 立冬种完麦子,小雪种完菜籽。冬至菜花年大麦。 寒露种蚕豆。蚕豆种在寒露里,一棵蚕豆一把荚。 麦到芒种谷到秋,寒露才把黄豆收。立夏三天收菜籽。 若要菜秧大,勿等寒露过。秋分落好油菜秧,移栽过雪(小雪)要发僵。 栽菜要在小雪前,合理密植施基肥。种菜不捡苗,到大长不好。 (油菜)早种要瘟,迟种要冻,不瘟不冻,霜降立冬。要吃香菜油,埋没菜婆头。
(8)、我们在对待农谚时,一定要进行理性的分析,当我们觉得有些农谚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后,我们就应当传承下去,反之,当我们觉得有些农谚没有丝毫的科学道理后,我们就应当将之摈弃,否则,没有科学道理的农谚就会给我们造成误导了。
(9)、1天上豆英云,地上晒死人。(“豆蝇云”形容云很小,遮不住猛烈的阳光,晒得地上人们快要热死!
(10)、栽秧栽得稀,耥稻笑嘻嘻。插秧水汪汪,补秧眼泪淌。
(11)、好钢用在刀刃上,好肥用在攻穗上。麦追黄芽谷追节,玉米追的七个叶。冷田热底,增产无比。
(12)、在农业生产方面,在重阳节期间,北方地区的秋收已经接近尾声,而冬小麦还不需要播种,相对来说,重阳节期间的农活还是比较轻松的,人们即便是休息十天半月也不会耽误农作物的收获或者耕种,而正是基于这种原因,即便是在重阳节期间出现连阴雨天气,也不会耽误农时。当然了,如果在重阳节期间出现了连阴雨天气,田地里的墒情会更足,而足够的墒情对于未来的冬小麦播种则非常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