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100句牡丹亭最有名的一段是游园惊梦?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4-05-15 06:58:07 admin 阅读:59

导读牡丹亭最有名的一段 1、汤显祖牡丹亭原文全文 (1)、俩人随即做了真夫妻,一起来到京都,柳梦梅参加了进士考试。考完后柳梦梅来到淮扬,找到杜府时被杜巡抚盘问审讯,柳梦梅自称...

牡丹亭最有名的一段

1、汤显祖牡丹亭原文全文

(1)、俩人随即做了真夫妻,一起来到京都,柳梦梅参加了进士考试。考完后柳梦梅来到淮扬,找到杜府时被杜巡抚盘问审讯,柳梦梅自称是杜家女婿,杜巡抚怒不可遏,认为这儒生简直在说梦话,因他女儿三年前就死了,如何现在能复生,且又听说女儿杜丽娘的墓被这儒生发掘,因而判了他斩刑。

(2)、此曲紧紧贴合主人公情绪的当前状态和发展走向进行布景。首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写深闭幽闺的少女从未涉迹园林,这次乍进后园,只见百花盛开,万紫千红,艳丽眩目的春园物态,予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叩开了少女的心扉。

(3)、  而像这样诗情画意的句子,作品中比比皆是,个人最喜欢的一段,是{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这段话是杜丽娘游园时面对眼前无人欣赏的春景时发出的。它写景优美生动,如“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等句,分明就是一幅幽婉翠丽的风景画,作者正是通过这样一种手法,让一切景都变得立体起来,带有一种朦胧之美,既能现于人的眼前,更能醉进人的心里。然而这段曲词也绝非单纯高雅地写景,而是在景中交融着情。杜丽娘哀叹着心中的惋惜、愁闷与寂寞,让读者在看到一幕幕美妙的风光时,丝毫没有愉悦之情,而是对杜丽娘的怜悯和叹惋。这段词更像是杜丽娘内心深处抒怀言情的咏叹调,有着曲折迷离之意境,之所以值得反复诵读品味,便在于它于高雅之中又渗透着庸俗,力度适当。正如王骥德所说:“其才情在深浅、浓淡、雅俗之间,为独得三味。”总能使观众置身于剧本之中、剧场之内,神情却能畅游于剧场之外,达到曲径通幽之感。

(4)、《牡丹亭还魂记》(简称《牡丹亭》,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传奇(剧本),刊行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

(5)、杜丽娘:(步步娇)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我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6)、"偶然间心似缱,梅树边,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怨、便凄凄惨惨无人念,待打并香魂一片,守得个阴雨梅天《牡丹亭》"

(7)、本待要送春向池塘草萋,我且来散心到荼蘼架底,我待教寄身在蓬莱洞里。蹙金莲红绣鞋,荡湘裙呜环佩,转过那曲槛之西。《牡丹亭》

(8)、其戏剧作品《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其中《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

(9)、  在《惊梦》之中,便可以很好地体现出杜丽娘本身的性格。她是一名典型的富家千金,父亲身为太守,家世另多数人羡慕。而与她家境类似的同龄女孩,大都会依照父母之命,从小便受着礼教的束缚,遵循三纲五常,最终嫁给富家公子,后半辈子相夫教子,过着没有真正爱情的枯燥生活,直到死去。杜丽娘不一样,她敢于为自己的所爱而主动出击,对她来讲,显赫的家世并不使她感到欢愉。《惊梦》中,她说话这样一句话:“则为俺生小婵娟,挥名门一例,一例里神仙眷。甚良缘,把青春抛得远。”她认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与“自由青春”截然对立的,因此一切金银财富、珠光宝器,在她眼里都是虚无。她的青春、她的天性方才是最美好的事物。正如她叹道:“可知我一生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她热爱自己的青春,也深知生命的价值是与生俱来的,正如春天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一样。

(10)、唯一保存下来的陆英照片,摄于上海的一家照相馆

(11)、〔醉扶归〕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瑱。可知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12)、请一名女生同学朗读,注意表情,其他同学点评。

(13)、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求汤显祖《牡丹亭》中经典诗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14)、回头皆幻景,对面知是谁。——汤显祖《牡丹亭》

(15)、四季相续,光阴暗把流年度。休慕古,人生百岁如朝露。莫区区,莫区区,好天良夜且追游,清风明月休辜负。但落魄,一笑人间古今,圣朝难遇。《牡丹亭》

(16)、与岭南书生柳梦梅梦中幽会,醒后思念成疾。香消玉陨,后在柳梦梅、石道姑、胡判官、牡丹仙子等人、神的帮助下,还魂复生,并与柳生历经重重磨难终成眷属。

(17)、18岁那年,张允和跟同学的哥哥周有光相爱。两人好事将近,到了谈婚论嫁时,张家人也知道他们的事情,因为他们两家本来就熟悉,家长也都见过周有光,对他的印象很好。张允和的父亲是个非常开明的人,说:“婚姻让他们自由决定,父母不管。”,但周有光还是思虑了起来,因为家境并不优越的他不知如何给张允和安定的生活。便写了封信给她:

(18)、汤显祖在这部传奇作品中,描绘了杜丽娘与柳梦梅二人之间感人深切的生死爱情,这种至情至性的爱情演绎无不代表着汤显祖对人生与爱情的哲学思考与世情体验,而情深而亡的杜丽娘则成为汤显祖笔下至情理想的化身。

(19)、  在我看来,汤显祖将人的生命的完美实现作为一种理想和憧憬,并用艺术化的手法将其展现出来。他写出了个人的觉醒与大多数人的普遍欲求,推出了几代人为之奋斗的人生题旨。在此层面来看,《牡丹亭》远远超出它本身的文学意义和戏剧意义,上升到思想以及社会的高度,把一个女子的个人命运与社会时代进程联系起来。它呼唤男女平等,也把隐藏在封建礼教中的个人欲望提升到合理、令人崇敬的高度。所以说,汤显祖为世人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人生境界,使人们开始发现并敢于正视各自的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亘古不变,经久不衰。

(20)、这些都很好地体现了作者对理学的批判力量。作品呈现着光怪陆离的色彩,花神、土地、地府判官、鬼卒,与现实中的人物结构成了现实和精神的两重世界,深刻描绘了封建社会的本质。

2、牡丹亭最有名的一段是游园惊梦?

(1)、昆曲作为“百戏之祖”,在2001年成为“人类口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无声不歌,无动不舞”,身段优美、表演细腻、承载着六百年的风华精魂。

(2)、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朝飞暮倦,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3)、砧声又报一年秋。江水去悠悠。——汤显祖《牡丹亭》

(4)、有路难投,禁得这乱乱时候!走孤寒落叶知秋。为娇妻思岳丈,控听扬州。又谁料他困守淮扬,索奔前答救。

(5)、(简析):这是第十出《惊梦·皂罗袍》中杜丽娘的一段唱词,也是《牡丹亭》中最有名的一支曲子。在春香的安排下,杜丽娘来到她从未涉足的后花园。面对满园春色,她惊诧于满园春光,禁不住春心荡漾。“姹紫嫣红”和“断井残垣”撩起了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的哀伤。

(6)、白先勇大刀阔斧地动了《牡丹亭》,但灵魂没有变:水磨腔的优美、笛声的悠扬、唱词的韵味、表演的四功五法。诗意和精致,三个字:还是美。

(7)、  然而,丽娘踏青游园,既是对大自然生命勃兴的礼赞,同样也是对自身生命毁灭的哀悼之词,造成这一切悲哀的根源是什么呢?正是反人道、反人性的封建社会。恰如后来杜丽娘在梦中与书生柳梦梅邂逅一样,在花神的引导下,她在“非现实”的环境中彻底解放了“情”,这同样是《惊梦》一出中极富特色的地方。作者在此,将浪漫主义的精神寄托在花神身上,花神既为人间带来了无限的美好春光,又是真爱的引领者与见证者。可令人惋惜的是,丽娘居然只能以“梦境”这样的虚幻方式来实现与“情”的交融,这就是一种莫大的悲哀,更是她周身那个黑暗、腐败社会的最好写照、正如前文提到的,丽娘的“情”,是处于孤立状态的。

(8)、偶然间心似缱,梅树边,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怨、便凄凄惨惨无人念,待打并香魂一片,守得个阴雨梅天。

(9)、娇莺欲语,眼见春如许。寸草心,怎报的春光一二!《牡丹亭》

(10)、一九三七年,抗战爆发,沈从文和许多知识分子一样,随后南下,去了当时称为民族最后的文化血脉阵地的西南联大教书,而张兆和留在了北京,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两地分居的生活,琐碎的家务事代替了之前的风花雪月,浪漫缠绵。

(11)、而到了现在,面对一部经典,当然有不同的舞台呈现版本。

(12)、西风扬子津头树,望长淮渺渺愁予。——汤显祖《牡丹亭》

(13)、该剧描写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

(14)、嘌唱乃郑卫之音,靡靡悦人耳目,道统斥之,而我和徐渭一样,图乐不觉其雅。因此,老者唱来自然不堪听,这倒不是我亵渎大师,后来友人刻了一盘岳美堤的《琴挑》送我,方觉其妙。

(15)、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

(16)、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

(17)、我年将半,性喜书,牙签插架三万余。《牡丹亭》

(18)、主创:原著:(明)汤显祖总制作人:白先勇艺术总监:白先勇总监制:蔡丽新监制:陈嵘制作人:蔡少华艺术指导:汪世瑜、张继青     总导演:汪世瑜

(19)、简析:这是第四十二出《移镇 · 长拍》中的一段唱词。“城阙外画桥烟树”,景秀江南,秋风送爽,烟柳画桥,朦胧如画。杜宝移镇,才有杜母南下,丽娘遇母的情节发展。

(20)、自己的感情不知道是从什么开始的,发觉时已经深入骨髓了。

3、《牡丹亭》全诗

(1)、我年将半,性喜书,牙签插架三万余。《牡丹亭》

(2)、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 《离思五首》

(3)、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4)、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汤显祖《牡丹亭》

(5)、它通过女主角杜丽娘与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热情歌颂了杜丽娘的至情,歌颂了反道学、反礼教,追求爱情自由的斗争精神。

(6)、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牡丹亭》

(7)、于是下旨让这父子夫妻都相认,并着归第成亲。一段生而复死,死而复生的姻缘故事就这样以大团圆作了结局。

(8)、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朝飞暮倦,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牡丹亭》

(9)、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汤显祖《牡丹亭》

(10)、等到周有光成为语言大师,成为汉语拼音的创始人之张允和已经80余岁。她每天跟丈夫依然娇娇闹闹,遇到矛盾轻轻跺两下脚,周有光不得不投降。夫妻两人每天上午一道茶、下午一道咖啡,喝时把杯子高举碰一下,举案齐眉。更多精彩搜索关注往事钩沉话历史

(11)、《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改编于明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记》。《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他一生最得意之作,他曾言“吾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

(12)、河东旧族、柳氏名门最。论星宿,连张带鬼。几叶到寒儒,受雨打风吹。谩说书中能富贵,颜如玉,和黄金那里?贫薄把人灰,且养就这浩然之气。——汤显祖《牡丹亭》

(13)、-女子在诗中不会老去,但诗人自己却老去了-

(14)、但凡少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恨不知所踪,而纠结流离。《牡丹亭》

(15)、90多岁时,张充和依然在院子里种玫瑰,种牡丹,种梅花。身为汉学家的傅汉思曾经这样写道:“我的妻子体现着中国文化中那最美好精致的部分。”

(16)、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唐寅《一剪梅》

(17)、这位老师便是沈从文。在这次课上,有一个英语系的女生慕名前来听他的课,坐在人群的某个角落,她也许抬头看过这位胆怯可爱的老师,并会像其他同学一样笑了笑,这个皮肤黑黑却也清秀美丽的女生就是张兆和。

(18)、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

(19)、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20)、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

4、游园惊梦

(1)、  自此开始,丽娘便一发不可收拾,终于走出闺阁,踏入花园,与春天和自然拥抱。“情”在春光之下变得越发浓厚了。

(2)、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似这般,都付与了断瓦残垣——汤显祖《牡丹亭》

(3)、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我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4)、(绕地游)梦回莺转,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炷尽沉烟,抛残绣线,凭今春关情似去年?

(5)、(译文)这样繁花似锦的迷人春色无人赏识,都付予了破败的断井颓垣。这样美好的春天,宝贵的时光如何度过呢?使人欢心愉快的事究竟什么人家才有呢?雕梁画栋、飞阁流丹、碧瓦亭台,如云霞一般灿烂绚丽。和煦的春风,带着蒙蒙细雨,烟波浩渺的春水中浮动着画船,我这深闺女子太辜负这美好春光。(注释)姹紫嫣红:形容花的鲜艳美丽。断井颓垣:断了的井栏,倒了的短墙。这里是形容庭院的破旧冷落。赏心乐事:晋宋时期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这两句用此句意。奈何天:无可如何的意思。谁家:哪一家。后句意为自己家的庭院花园里没有赏心乐事。朝飞暮卷:唐代王勃《滕王阁诗》中有“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句,形容楼阁巍峨,景色开阔。翠轩:华美的亭台楼阁。画船:装饰华美的游船。锦屏人:被阻隔在深闺中的人。忒:过于。韶光:大好春光。

(6)、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蒲松龄《聊斋》

(7)、  《牡丹亭》是昆曲代表作,与之前的元杂剧相比,在体例上有了诸多的不同。很明显的一点,就是其剧本的篇幅大大增加。所以,想要全方位地细细赏析《牡丹亭》,将会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因此,在今天的文章中,我将以“一条主线法”,结合“游园、惊梦”这些最为经典的具体篇目,作为中心线,来对全剧的人物、语言、主题、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分析。

(8)、这是老生的唱工名剧,曲调苍凉悲壮,颇为感人。在昆曲盛行的时代,传播很广。所谓“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即指《千忠戮·惨睹》和这出戏而言。

(9)、忙处抛人闲处祝百计思量,没个为欢处。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玉茗堂前朝复暮,红烛迎人,俊得江山助。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汤显祖《牡丹亭》

(10)、行来春色三分雨,睡去巫山一片云。《牡丹亭》

(11)、最撩人春色是今年。少什么低就高来粉画垣,元来春必无处不飞悬。哎,睡荼蘼抓住裙衩线,恰便是花似人心好处牵!——汤显祖《牡丹亭》

(12)、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见。不提防沈鱼落雁鸟惊喧,只怕的羞花闭月花貌。

(13)、美得流泪的句子,经典!——汤显祖《牡丹亭》

(14)、顾传玠去世后张元和致力于弘扬昆曲,80多岁还客串了王颖导演的电影《喜福会》。一次,在扮演《长生殿-埋玉》的唐明皇时,张元和忽然出戏,潸然泪下:“原来我埋的不是杨玉环,而是顾传玠这块玉!”

(15)、二姐夫周有光说:“张充和的古文造诣比其她姐妹都高。”充和赴美后,先是任职于加州伯克利分校的东亚图书馆,其后在耶鲁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书法二十余年,课外兼授昆曲,成为颇有名望的学者。在耶鲁大学她教书法,穿旗袍,带女儿学昆曲,带着丈夫成了著名的汉学家。

(16)、一九四七年,在姐夫沈从文家里,张充和认识了当时北大西语系教授傅汉思。他是德裔美国人,对中国的文化很有兴趣,他们是一见钟情,相互吸引,相识七个月后,傅汉思和充和举行了中西合璧的婚礼,婚礼采用基督教形式,但按中国规矩,新郎新娘也在结婚证书上盖了章。一个多月后,充和随丈夫前往美国。她随身携带着一方古砚,几支毛笔和很少的行李。

(17)、天意秋初,金风微度,城阙外画桥烟树——汤显祖《牡丹亭》

(18)、汤氏年轻时代是张居正执政,张居正不喜朴实书生本色,要的是经济宏论或牛皮。汤秉性刚直,不愿攀附权门,不与张居正儿子结纳,“若道文章空使得,状元曾值几文来”。汤显祖懒于应酬,只是读书,“掷书万卷,作蠹鱼其中。每至丙夜,声琅琅不辍。家人笑之:老博士何以书之?曰:‘吾读吾书,不问博士与不博士也’”(邹愚公《临川汤先生传》)。此中的学问、抱负、生活情调,谁能理解?汤氏早写的《邯郸记》是更早的“官场现形记“,讽刺张居正死后一场空,“把人情世故都高谈尽,则要你世上人梦回时心自忖”(“合仙”尾声)。又作《南柯记》,其中四十四出《情尽》说,“不须看尽鱼龙戏,浮世纷纷蚁子群”,一切争权夺利者最后都是如此。

(19)、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

(20)、(川拨棹)你游花院,怎靠著梅树偃?一时间望眼连天,一时间望眼连天,忽忽地伤心自怜。知怎生情怅然,知怎生泪暗悬?

5、牡丹亭最美的十句话

(1)、近睹分明似俨(yǎn眼)然,远观自在若飞仙。——汤显祖《牡丹亭》

(2)、仅靠先柳宗元的仆人郭橐驼之后郭驼经营果园花圃供养,尽管生活窘迫,仍心志高远,坚持发奋苦读,既有报国之志,却又怀才不遇,后历经磨难,终于实现抱负,高中状元。

(3)、  总之,这是那些单纯通俗的东西所远远不能达到的效果,而一味地追求“雅”,却又不免会使作品流于空洞。因此,汤显祖不仅挥洒着他深厚的艺术功力,将各类文学体裁之长处集于一身,更重要的是,他将自己所有的文词都贯之以“情”的内核,同时对现实社会及笔下的每个人物都了熟于心,方能使作品中的语言富于变化、富于灵魂。当至美的言词融合以深度的思想内核,方能拥有“婉丽妖冶、语动刺人”的风格。若是仅有一副美丽的皮囊,却缺乏真实动人的内里,其结果顶多是一副空虚又花俏的躯壳而已。

(4)、她为情而死,为情而生。她的死,既是当时现实社会中青年女子追求爱情的真实结果,同时也是她的一种超越现实束缚的手段。谁能介绍一下《牡丹亭和西厢记》中的名句: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5)、皂罗袍是昆曲曲牌名。《牡丹亭》最出名的一段唱段《游园惊梦》就是用该曲牌演唱的。

(6)、台上基本上是一人一桌一椅一灯。在长达一个半小时的演出中,却把观众带进了艺术境界之中。由“传”字辈和张继青老师等教的这折《牡丹亭》,“幽深艳异之致,为古今诸曲所不能到”,可以说是我国传统戏曲中艺术表现手法的典范。如果演员缺乏足够的功力,是决不能胜任演出的。台下,观众沉浸于昆曲的美之中,唯恐曲终人去。昆曲是最能表现中国传统抒情的一种艺术,它把歌、舞、诗、戏合成那样精致的一种形式。西方一些歌剧似是有歌无舞,一味地唱,遗憾的是近来炒得很红的京剧《中国贵妃》倒有些像外国歌剧了。昆曲却能以最简单朴素的舞台,表现出最优美的情感。在现代全球商业文化几乎一统天下的情况下,苏州还是有这样传统文化的精品,实在是苏州人的骄傲。现在要继续保持这个地位,就得一代一代传下去。

(7)、直到这个九如巷张家最小的妹妹也仙去了,曲终人不散,愿合肥四姐妹此时已在天上相聚。

(8)、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从《牡丹亭》题词中的第一句话,便可以看出汤显祖的个人思想——至情。而对于杜丽娘这一带有作者本身强烈的主观色彩的艺术形象来说,便是“至情思想”的化身。

(9)、解放后,沈从文被北大学生贴大字报,被严厉批评,被老友疏离。他想不开,数度自杀;张兆和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辑,每个月只有微薄的收入,但她用微薄的工资资助了25个失学儿童;外面风大雨大,她只管悠闲侍弄花草,并按“品格”为它们排名。1969年初冬,张兆和已被下放到湖北挑粪,沈从文也即将下放改造。张允和来探望他,沈从文从口袋里掏出一封皱巴巴的信,面色十分羞涩而温柔,“三姐的第一封信——第一封”,接着哭了起来,快70岁的老头像一个小孩子哭得又伤心又快乐。

(10)、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怎奈何,如花美眷,终不敌,似水流年;很不知所踪,一笑而泯,又岂知,爱恨情仇,终难忘,刻骨铭心——汤显祖《牡丹亭》

(11)、艺术家好,商人也会变得灵气,不那么铜臭沾身,像19世纪末的巴黎,那些画商大多精通艺术。凡高的弟弟(也是画商)更是因其兄去世,悲伤而死,梅克夫人慷慨资助柴可夫斯基无需任何回报(除了作品);诗人里尔克可以无条件的居住在贵族提供的古堡去沉思他形而上的诗歌。昆曲也一样,正是由于文人参与,才使他变得雅正起来,出现了汤显祖的《牡丹亭》、阮大铖的《燕子笺》、洪升的《长生殿》、孔尚仁的《桃花扇》等等。而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文人的参与,才使得昆曲变得文化起来,它给文人以寄托,也给了艺人傲气的权利,其中的缘由却是看不见的颓废和凄凉。据张中行在《负暄琐话》中说,北昆名家韩世昌、白云生即使生活无着落,摆地滩卖纸烟也不愿唱京剧,因为嫌京剧唱词太俗,甘愿闲着,这种傲气是文化真正的意义,它令人绝望,也令人感动。

(12)、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汤显祖《牡丹亭》

(13)、她工诗词,年轻时曾请戏曲专家吴梅先生为她改词(吴梅先生是苏州人,为张家世交)。在重庆时,她也曾向沈尹默先生请教诗词。她还通音律,能度曲,善吹玉笛。1940年,她在重庆主演昆曲《游园惊梦》,文化界为之轰动,章士钊先生特赋七律一首志感,诸诗人纷纷唱和。

(14)、莺逢日暖歌声滑,人遇风情笑口开。——汤显祖《牡丹亭》

(15)、天下女子的多情,难道还有像杜丽娘那样的吗?梦见那位情人就得病,一病而迅即不起,以至亲手描绘自己的画像传于世以后就死了。死去三年了,又能在冥冥之中寻求到所梦的人而复生。

(16)、芭蕉叶上雨难留,芍药梢头风欲收。画意无明偏著眼,春光有路暗抬头。

(17)、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明代戏曲作家。与莎士比亚同时代,一在东方,一在西方,遥相呼应,都是剧坛泰斗。

(18)、最肯忘却古人诗,最不屑一顾是相思。 ——赵小源《相思》

(19)、从来雨中打秋月,更值风摇长明灯——汤显祖《牡丹亭》

(20)、此时书生柳梦梅赴京应试,途中感风寒,卧病住进梅花庵中。病愈后他在庵里与杜丽娘的游魂相遇,二人恩恩爱爱,如漆似胶地过起了夫妻生活。不久,此事为老道姑察觉,柳梦梅与她道破私情,和她秘议请人掘了杜丽娘坟墓,杜丽娘得以重见天日,并且复生如初。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116句六一儿童节给孩子的祝福语精选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