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136句王勃最著名的两首诗是什么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4-05-15 08:00:37 admin 阅读:59

导读王勃最著名的两首诗 1、王勃最著名十首诗 (1)、题目要求“两位诗人各自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需要分别对两首诗的含义、手法、情感进行分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意...

王勃最著名的两首诗

1、王勃最著名十首诗

(1)、题目要求“两位诗人各自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需要分别对两首诗的含义、手法、情感进行分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意思是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好像近在眼前,表达作者乐观豁达的心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意思是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夜郎以西!诗中意象“明月”,作者寄情于景,表达了对友人的忧虑、关切、同情和不舍。

(2)、三秦,陕西关中一带。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破秦入关,三分关中之地,封给秦降将,合称“三秦”。

(3)、王勃的思想人格交融儒、释、道多种文化因子。他直接继承了祖父王通的儒家思想,主张仁政,渴望功名,希望济世,虽然在宦海中几沉几浮,但最终难以割舍的依然还是何时济世和如何济世。从人格精神来看,王勃首先是儒家之狂者,他志向高远,勇于进取。

(4)、第一首便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在劝勉友人在离别时不要太过于悲伤,诗中写了送别时候周围的景色,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这首诗的用词气场宏大,用情之深堪称送别诗中的经典。

(5)、全诗立意新颖,构思奇巧,抓住了秋风凉爽、令人愉悦、无所不在的特点,以拟人化的手法,把风写得慷慨无私,独具性灵。

(6)、只要四海之内有一知己朋友,纵使远在天涯也如就在近邻。

(7)、第三四句又是重点突出了秋天山中的景色,从而进一步地渲染了这种悲伤,“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这两句犹如浑然天成一般,诗人也正是在山中感受到了落日后的悲伤,又看到山中的黄叶纷纷扬扬地从树枝上飘落下来,从而再次令他感伤不已,于是思乡起了故乡。

(8)、王勃,字子安,初唐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公元649年生于绛州龙门(今天的山西省河津县),另外还与骆宾王、卢邻照、杨炯并称为“初唐四杰”,他有很多的作品都是脍炙人口,另外还有一首流芳百世的经典美文《滕王阁序》,也是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成为了天下第一骈文。

(9)、这首诗应该是王勃除《滕王阁序》之外,最有名的一首诗了。

(10)、虽然王勃的诗歌只有几首比较出句,不过很显然他的仅仅是有了《滕王阁序》,便是足以在唐朝的文坛占据半壁江山。那么他也是写过一首很著名的《山中》,然而王维同样也过一首《山中》,两首诗都是别具一格,可以说是王勃和王维的巅峰对决,那么这两首诗你更喜欢哪一首呢?

(11)、这首诗与于王勃在长安任职期间(666-668),诗题一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杜少府,不详何人,有猜是杜甫的爷爷杜审言。之任,即赴任。蜀州,垂拱二年(686)才设置,其时王勃已死多年,故以“蜀川”为是,蜀川即西川,在今四川岷江流域。

(12)、不要因为我们就要离别两地,就像普通儿女一样泪湿衣襟。

(13)、①从诗中“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判断诗人共同的境遇“宦游人”;

(14)、第一首诗成功地运用对比手法,中间两联的上下两句分别构成对比,人与物对比,物与物对比,在回忆过去繁盛与热闹之中展现眼前的衰败与冷寂,艺术效果非常明显。

(1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涧叶才分色,山花不辨名。羁心何处尽,风急暮猿清。

(16)、最后一联接续上文,还是对友人的劝慰:不要在这些哭哭啼啼的小女儿姿态上浪费时间精力啦,你有官做是好事儿,有什么好感伤的呀?!

(17)、王勃和王维的这两首诗内容朴实,作者都强调友谊,同时又重视报国,把别离的伤感淹没在报国的豪情、与珍重的友情之中,却体现了一往无前的壮美。作品中没有衰飒之感,而用豪迈情调以壮行色。王勃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对比鲜明,得到了距离遥远而友谊长存的结论。

(18)、此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堪称送别诗中的不世经典,全诗仅仅四十个字,却纵横捭阖,变化无穷,仿佛在一张小小的画幅上,包容着无数的丘壑,有看不尽的风光,至今广泛流传。

(19)、第一二句便是直抒胸臆写到了自己对于故乡的思念,同时也交代了时间和地点,这样的一种描写,也令此诗显得更具有感染力,“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在这里诗人以“长江”、“滞”、“万里”、“归”等等一些看似很普通的名词,却是营造出了一种凄美的之感,从而也是把骨子里的那份思乡之情,以一种极为细腻的笔触描绘的淋漓尽致。

(20)、辽阔的三秦原野,拱卫着都城长安,从长安城的望楼上遥望蜀中,风烟茫茫,千里相连。

2、王勃最著名的两首诗是什么

(1)、此诗哲理深刻、意境开阔、格调高昂,是古代送别诗中的上上之品。

(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交时候的感情就格外真挚,这一点可以从颈联中看出: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作者在长安时所写。这位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送给他这首送别诗。

(4)、王勃的这首诗是一首很典型的五言绝句,同时也是一首伤感的思乡之作,由于诗人受到了排挤之后,他则是选择了到各地去游玩,为此在秋天到来之时,看到满山的黄叶,于是思念起了故乡,从而写下了这么一首令人悲伤的作品。

(5)、《郊兴》空园歌独酌,春日赋闲居。泽兰侵小径,河柳覆长渠。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山人不惜醉,唯畏绿尊虚。

(6)、首句就为全诗奠定了宏大雄浑的基调。“城阙辅三秦”,是说京城长安周围有三秦拱绕。城阙指长安,三秦则出自秦汉时期:项羽破秦后,将秦国地盘分为雍、塞、翟三国,又分封秦朝的三个降将在此称王,总称“三秦”。陕西人喜欢称故乡为“三秦大地”,也是出于此。

(7)、这两首诗以江、山、亭、月、夜为主要意象,描绘了江边月夜送别的情景,把送别的孤寂怅惘之情融化入景色的描写之中,句句透露着离别的伤感与痛苦,诗的妙处在于这融化的手法运用得浑然无迹,从而使诗篇见空灵蕴藉之美。

(8)、两行诗贯通起来是一句话,意思是:“在这即将分手的岔路口,不要同那小儿女一般挥泪告别啊!是对朋友的叮咛,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

(9)、送君千里,终有别。在即将分手的岔路口,好友的眼眶已然湿润。“快别像女孩子一样,流泪送别。看,只要我们彼此心里有着对方,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也如同近在咫尺啊。”

(10)、“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属“工对”中的“地名对”,极壮阔,极精整。

(11)、其中这首《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是王勃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采用了十分细腻的笔触,将自己对于即将离开的朋友的那种不舍还有悲伤的心情完全表达出来。虽然只是寥寥数语,却让人充分感受到王勃当时的悲痛。诗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充满了无限的伤感,体现出了王勃的真性情。

(12)、“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和你分别之所以有这么多感慨,也是因为你我同为宦游人,都是“长安漂”。王勃是少年天才,但他的仕途却并不顺利,宦游期间还犯了死罪,连累自己的父亲被贬为交趾令,自己也在渡海省亲的途中溺水身亡,让人叹息不已。

(13)、第一句写长安的城垣、宫阙被辽阔的三秦之地所“辅”(护持、拱卫),气势雄伟,点送别之地。

(14)、整个初唐时期的文坛王勃是一个另类的存在,他还在少年时代便是表现出了过人的才华,整个方面都表现得极为出色。其实除了那篇《滕王阁序》之外,王勃的很多经典的诗作,那也是不容错过,尤其是他的这两首经典的送别诗,同样也是经典名篇,也就是同样广为流传的《江亭夜月送别二首》,这两首诗相信对于很多人来说那都是不会陌生,诗人把那份送别之情,以一种极为深情的笔触描绘得感人肺腑,从而也令这两首诗成为了唐诗里的千古名篇。

(15)、天生我材必有用,意指上天生下我,一定有需要用到我的地方,需要我去完成。金钱用尽了,这些散失去的东西以后依然会归来。充分体现了李白的高度乐观,看透人生的性格,更深刻的体现他对人性道理的感悟。

(16)、王勃的一生十分短暂,就好像是一颗流星,虽然出现的时间很短,但是却将这个时代都照亮了。在王勃的一生中,作出了许多诗词,并且很多还都流传至今,让人们对此表示崇高的敬意。他对于中国的诗歌有着较大的贡献,而如今我们在学习中也接触到不少王勃的诗。

(17)、我们先来看一看第一首,那这首诗先是交代了送别时的时间,以及送别的地点,这样的一种描写,自然也令这首诗更具有感染力,“”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这开篇的第一二句写得极为伤感,长江下游送走了从巴南滚滚而来的流水,这些水滚缓缓地向东流去,远处的山峰却又是直入塞北的云层。诗人这样的一种描写方式,立马也是令这首诗显得别具一格,那种忧愁之感立马也是呼之欲出。

(18)、不过,王勃写过两首送别的七言绝句《秋江送别二首》。

(19)、此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在慰勉友人勿在离别之时悲哀。

(20)、“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两句诗,意味深远,是全诗中最重要的部分。它表现出诗人的宽阔胸怀和远大抱负,使真挚的友情得到升华。人们都有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叫做“知己”,他有时近在身旁,有时却远在天涯海角,但无论空间怎样的改变,时间如何的推移,友情应该是牢不可破的。而且,决不能狭隘地认为“知己”只有一个;世界上到处都有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同样都可以建立起深厚的友谊。抱着这样的认识和心情与朋友分别,那就不会感到孤独寂寥,相反地却是感到乐观进取,不管到了何处,都会觉得好像仍在与自己的老朋友在一起,促膝谈心,那样的快乐、幸福。

3、王勃经典名句

(1)、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返回长安后,求补得虢州参军。在参军任上,因私杀官奴二次被贬。

(2)、这是一首送别诗。朋友将远赴蜀州,离别之际,诗人以两人共同的境遇“  ①  ”宽解友人,并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劝慰鼓励友人。全诗既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的 ②  之情,也表现了诗人  ③  的人生态度。(3分)

(3)、优美洗练的语言,创造出了生动的形象、鲜明的意境,表达了真挚的情思。“兴象婉然,气骨苍然”,是这首诗的主要艺术特征。

(4)、今天我们在这里分别,但不要太过感伤,因为我们都是背井离乡,在外求官的人。

(5)、唐诗里关于送别的作品可谓是比比皆是,可是王勃的作品却又是极为特别,他不仅仅只是写送别时的那份依依不舍,更多的时候是写到了人们的心坎里去了,也正是这个原因,也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一种独特的韵味,往往可能只是那么寥寥数语,但是那一份细腻的情感,以及独特的的表达方式,那都是令他的作品有一种独特的气质。作为读者来说,只要细细地去品读他的作品,那一定是能够从中感受到诗人的一片深情,以及他对于友情真诚的描写,才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无限的忧愁。

(6)、此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堪称送别诗中的不世经典,全诗仅仅四十个字,却纵横捭阖,变化无穷,仿佛在一张小小的画幅上,包容着无数的丘壑,有看不尽的风光,至今广泛流传。

(7)、“子安,前面不远就是十里长亭,我们就此别过吧。”

(8)、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所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

(9)、王维是盛唐时期的杰出诗人,他曾是状元才子,也是京城里很多王公贵族的座上宾。诗人年轻时就胸怀青云之志,也曾去过边塞,希望早日建功立业。他的早期诗作中经常抒写报国志向和勇气,也有很多作品是赠送给奔赴远方的好友。这首诗就是一位姓张的判官要远赴河西,诗人赠诗送别。

(10)、王勃的《山中》所要表达的是一种思乡之苦,而王维的《山中》完全是纯写景,两首作品都是经典名篇,可谓是各有特色,千百年来高下难分。

(11)、第一二句则是完全在写山中的景色,短短的两句,也是写出了如诗如画的美丽秋景,“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在这两句诗中,王维同样也是以“荆溪”、“白石”、“天寒”、“红叶”这些普通的名词,再通过那么一组合却是写出了别具一格的深秋美景,读来也是朗朗上口。

(12)、第二首诗不同于一般的凭吊怀古诗,对于史事不着力显微阐幽,而能别寓兴意;不采取直抒胸臆或议论,而以歌妓的口吻自叹自哀,真情实感,分外动人。

(13)、清代学者黄叔灿在《唐诗笺注》中还称赞这首诗末句中的“寒”字之妙,指出:“一片离情,俱从此字托出。”这个“寒”字是一个画龙点睛的字。

(14)、后面的两句立马又是接了上来,以一种更为悲伤的口吻描写了骨子里的那份悲痛之感,”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在这么一个秋高气爽的明月夜里,我的内心其实是很孤独,也很是伤感,但即使是这样送别之时,我也不愿意流泪,谁见过离别之时人们会哭哭啼啼的呢?诗人在这里虽然这样写,可是却又最能够体现出那份悲痛的情绪来,也令此诗最加的伤感。

(15)、这首诗可谓家喻户晓,无论遣词造句还是整体意境风格都有很多值得讨论的地方,我们还是先一句一句看。

(16)、(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作者情感和人生态度,难度易。

(17)、这是王勃的一首赠别名作,它和一般送别诗充满伤感情调迥然不同,有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诗中第五六两句更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全诗抑扬顿挫,壮阔谨严,是五律的典型作品.

(18)、一般人写离别,总是悲悲切切,写生离如同死别;好一点的平平淡淡,写景也多落寞句。王勃的这一句却着实让人眼前一亮!是呀,大丈夫离别,何况还是奔赴前程,哪来的那么多感慨呢?高适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句子,可与此句并称。

(19)、第二句里的“五津”指岷江的五大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泛指“蜀川”,点杜少府即将宦游之地;而“风烟”、“望”,又把相隔千里的秦、蜀两地连在一起。

(20)、不过,王勃写过两首送别的七言绝句《秋江送别二首》,不知道你要找的是不是这两首。

4、王勃最著名的两句诗是什么

(1)、开头两句调子高昂,属对精严,韵味深沉,对偶不求工整,疏散。

(2)、这首诗附在名篇《滕王阁序》后,概括了序的内容。

(3)、毛泽东:“这个人高才博学,为文光昌流丽,反映当时封建盛世的社会动态,很可以读。这个人一生倒霉,到处受惩,在虢州几乎死掉一条命。所以他的为文,光昌流丽之外,还有牢愁满腹一方。”并且把他和贾谊、王弼、李贺、夏完淳等列在一起评点,“都是英俊天才,惜乎死得太早了。” 

(4)、胡应麟:王勃兴象宛然,气骨苍然,实首启盛、中妙境,五言绝亦抒写悲凉,洗尽流调,究其才力,自是唐人开山祖。 

(5)、在这两首诗中,诗人描写了歌妓的凄苦生活和悲惨命运,对终身被幽禁于深宫的歌妓的不幸流露出深深的同情和不平。

(6)、“哎,你这话就不对了,好男儿志在四方,不要做这些小儿女姿态。你我是知己,自然心意相通。”

(7)、现在正是秋天,何况这秋风送来阵阵寒风,在那寒风中还有片片黄叶被吹落,看到这一切我生出了更多的忧愁。

(8)、南朝的著名文学家江淹在《别赋》里写了各种各样的离别,都不免使人“黯然消魂”。

(9)、“在歧路”,点出题面上的那个“送”字。歧路者,岔路也,古人送行,常至大路分岔处分手,所以往往把临别称为“临歧”。

(10)、接下来诗人开始劝慰朋友,彼此都是宦游之人,早已看惯了生死离别,逢此离别之时,一定不要太悲伤。其实诗人境况与对方相似,抚慰朋友也是在鼓舞自己,不要陷入悲凉和愁闷的境遇中。

(11)、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12)、这首诗仅以四句来写乡思,却将乡愁抒发得淋漓尽致,突破了唐初宫廷绝句多借咏物寓干进之意的小格局。

(13)、一个人独自在外漂泊,这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那都是生出许多的忧愁,毕竟身边没有一个亲人,也没有一个朋友,所以王勃很伤感,也无比的孤独,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对于周围环境的描写,以此来表达内心的苦闷,还有对于故乡的思念之苦。

(14)、自长安遥望蜀川,视线为迷蒙的风烟所遮,微露伤别之意,已摄下文“离别”、“天涯”之魂。

(15)、曹植《赠白马王彪》有云:“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王勃的这两句诗,化用了曹植的诗意。

(16)、王勃送他的一位姓杜的好友去上任蜀州的少府,不知不觉间已来到城外。回望那长安城在三秦的护卫下显得如此无奈;遥望那蜀州的五大渡口,在风烟迷雾中竟是如此凄迷。好友此去,何日才能相会?离别的伤感,袭上王勃的心头。但想到为官的友人与自己,上任、调离,实在是平常之极的事,又何必徒伤别离。悲伤的情绪也去了不少。高兴地面对别离,只要我们彼此心中着对方,即使远隔千里,我们的心却紧帖在一起。念及此时,所有的离愁别绪似乎都已荡然无存。

(17)、此诗作于作者被废斥后客居巴蜀期间。抒发了作者久滞异地,渴望早日回乡的思想感情。

(18)、杜甫最霸气的一首诗,成后人文学创作的座右铭

(19)、远离分不开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

(20)、第二点,则是王勃面对离别的态度很能激励人心,他写得乐观开朗,绝少一般赠别诗的哀伤和缠绵悱恻,正符合我们弘扬正能量的需要。

5、王勃最有名的三首诗

(1)、黄叔灿在《唐诗笺注》中还称赞这首诗末句中的“寒”字之妙,指出:“一片离情,俱从此字托出。”这个“寒”字的确是一个画龙点睛的字,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着此一字而“境界全出”。但诗中的任何一个字,都不可能离开句和篇而孤立地起作用。这个“寒”字在句内还因“此夜”两字而注入离情,说明这不是通常因夜深感觉到的肤体寒冷,而是在这个特定的离别之夜独有的内心感受。而且,这首诗中可以拈出的透露离情的字眼,还不止一个“寒”字。

(2)、六句转而叙写西域之景,由近及远,描写精彩。莽莽黄沙、绵延不断,积雪未融、蓬草飞舞。“白雪、黄云”,颜色鲜明;“连、入”二字,更是炼字精准,展现出一幅阔大淼远的画面,既抒写了远赴河西的旅途艰辛,也将人物置于雄浑壮远的画面之中。

(3)、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4)、尾联更是令人赞不绝口,诗人希望友人不要像小儿女一样,因感伤离别而泪湿衣巾。今日的分别,是为了明日更好的相聚,诗人希望到那时,彼此都能事业有成,重逢时也可以共同举杯,畅叙深情厚谊。

(5)、开篇先点明送别地点和朋友将要赴任的地方,并展现了雄浑阔大的气势。三秦、五津,形成了一种对照,一个“望”字,紧密地将其联系起来,诗人站在长安遥望蜀地,心中充满惜别之意,更为后文抒写豪壮感情而蓄势。

(6)、从通篇的艺术构思来看,诗人采用了“兴法起结”的艺术手法。一下笔便借景兴情,结尾处又以景结情,把所要抒写的思想感情融入一个生动、开阔的画面中,让读者从画中品味。

(7)、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擅长五言律诗和五言绝句,在骈文方面文学成就极高,不过存世的作品放在今天来看,能达到传世之作的作品并不多。

(8)、三秦之地护卫着巍巍长安,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蜀川。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如近在比邻。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恋爱中的青年男女那样悲伤得泪湿衣巾。

(9)、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10)、这两句因此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

(11)、首联写景的恢宏大气是我记住的第一点,无论何时,这种能在10字之间辗转腾挪并且抓住主要特点的写景句都是一流的。

(12)、五津,指岷江自灌县至彭山的五个渡口。津,渡口。

(13)、最后两句意境开阔,格调激昂,以慷慨高歌为张判官壮行,可谓豪情凌云,也一反送别诗凄悲的基调,尽显年轻诗人的豁达襟怀。

(14)、五津:四川岷江古有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五个著名渡口,合称五津。此则泛指四川。

(15)、王勃是初唐四杰之他从小就能诗善文,被人称为神童,16岁就进士及第,只可惜英年早逝,令人叹息。这首诗是作者在长安时所写,当时一位姓杜的少府要去四川上任,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诗。

(16)、子安是初唐诗人王勃的字,看完上面的对话,大家应该已经猜到这一篇要讲的诗歌了吧?

(17)、全诗在空间、时间双重维度展开对滕王阁的吟咏,笔意纵横,穷形尽象,语言凝练,感慨遥深。气度高远,境界宏大,与《滕王阁序》真可谓双璧同辉,相得益彰。

(18)、清·周容《春酒堂诗话》:王子安《滕王阁》诗,俯仰自在,笔力所到,五十六字中,有千万言之势。

(19)、第一首诗最后用“谁见泣离群”一句来表达离情,写得比较平实浅露,缺乏含蓄深婉、一唱三叹的韵味,沈德潜也不得不指出其用意“未深”;而在写景方面,“山横塞北云”一句写的是千里外的虚拟景,没有做到与上下两句所写的当前实景水乳交融,形成一个完美和谐的特定境界,因而也不能与诗篇所要表达的离情互为表里,收到景与情会的艺术效果。

(20)、古代的许多送别诗,也大都表现了“黯然消魂”的情感。

(1)、雄伟的长安城有辅佐的三秦,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

(2)、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一作“随风”)直到夜郎西”,与本诗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的都是对朋友的深厚情谊。请你结合诗句内容,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各自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2分)

(3)、这是何等开阔的胸襟,何等超脱的情怀。空间上的距离永远隔不断心灵的联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将千古传颂。

(4)、半句写长安,下半句立刻跳转到蜀中,“风烟望五津”,蜀地多山多云,故有风烟朦胧之感,五津则是四川岷江从灌县到犍为这一段里的五个渡口,也是杜少府此去的必经之地。

(5)、郑振铎:“正如太阳神万千缕的光芒还未走在东方之前,东方是先已布满了黎明女神的玫瑰色的曙光了。”称赞王勃作盛唐诗歌的黎明女神。

(6)、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会立即删除!

(7)、颈联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尾联点出“送”的主题,而且继续劝勉、叮咛朋友,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

(8)、王维最洒脱的一首诗,最好的人生境界莫过于此

(9)、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四:唐初五言律,唯王勃“送送多穷路”、“城阙辅三秦”等,终篇不著景物,而兴象宛然,气骨苍然,实首启盛、中妙境。

(10)、“杜少府,此去可要做好父母官,保境安民啊。”

(11)、第二首首句写烟而曰“乱”烟,既是形容夜烟弥漫,也表达了诗人心情的迷乱。次句写月而曰“飞”月,既是说明时间的推移,也暗示诗人伫立凝望时产生的聚散匆匆之感。第三句写离亭掩而加了“寂寞”二字,既是写外界的景象,也是写内心的情怀。从整首诗看,诗人就是运用这样一些字眼把画面点活,把送别后的孤寂怅惘之情融化入景色的描写之中。而这首诗的妙处更在于这融化的手法运用得浑然无迹,从而使诗篇见空灵蕴藉之美。

(12)、王维的《山中》完全就是在写景,并没有另外的意思,不过他的这种抒情之作,非常的唯美。这也是王维诗作最具有魅力的一个地方,同样也是淡淡的几笔,便是把山中的美景描写得如诗如画。所以读他的诗也是让人会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立马能够感受到诗作中那种独特的美。

(13)、“子安兄就别拿我开玩笑了,此去蜀中路途千里,风烟缈缈,更没有一个朋友。相比之下,我还更想待在长安,至少还有几个同道中人相陪。”

(14)、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明快爽朗,语言清新高远,内容独树碑石。

(15)、而在艺术上达到了这一要求的,应当推第二首。在这诗中,诗人的离情不是用“泣离群”之类的话来直接表达的,而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来间接表达。诗人在江边送走行人后,环顾离亭,仰望明月,远眺江山,感怀此夜,就身边眼前的景色描绘出一幅画面优美、富有情味的江边月夜图。通首诗看来都是写景,而诗人送别后的留连顾望之状、凄凉寂寞之情,自然浮现纸上,是一首寓情于景、景中见情的佳作,兼有耐人寻味的深度和美感。

(16)、我之所以有依依惜别的情意,因为都是离家在外做官之人。

(17)、《仲春郊外》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青。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

(18)、最后两句又是写到了送别之后的一种心理变化,毕竟送别了自己的朋友,那份失落和孤独之感,却又是瞬间弥漫全身,”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远处那离亭的门全部都关闭了,使得这个世界显得更加的寂寞,也更加的伤感,在这么一个送别的夜晚,无论是远处的江面,还是更远处的大山,那都是显得比平时要更加的寂寞,也更加的孤独。

(19)、王勃的这一首,却一洗悲酸之态,意境开阔,音调爽朗,独标高格。

(20)、虽为送别诗,但全诗却无伤感之情,诗人的胸襟开朗,语句豪放清新,委婉亲切,表现了友人间真挚深厚的友情。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把前面淡淡的伤离情绪一笔荡开。

(2)、②送别诗表达的情感为不舍、依依惜别;“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3)、诗人还是担心对方顾及太多,依依不舍,于是便宕开一笔,纵然远隔天涯,也仿佛近在咫尺。诗人年纪轻轻,就有如此宽广胸襟,不禁令人刮目相看,颈联两句也从此成为千古名句。

(4)、咸亨元年(670年)重阳节,客居西蜀的王勃与友人一起登玄武山遥望故乡。时逢重阳佳节,又是客中送客,勾起了诗人浓郁的乡愁,于是作了这首诗。

(5)、摩诘先回忆早年的出塞生活,描绘了一个单车赴边、为国建功立业的英雄形象。判官虽然只是节度使的僚属,但也会有机会在边塞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心中梦想。

(6)、彼此离别的意味如何?为求官飘流在外的人,离乡背井,已有一重别绪,彼此在客居中话别,又多了一重别绪;其中真有无限凄恻。

(7)、答:                              

(8)、今天,隐娘分享10首王勃的诗作,一起来体会他诗作的风采吧!

(9)、唐诗中有很多抒写友情的优秀作品,在传统文化中,忠于友谊、勇于奉献的行为,都彰显了华夏民族宝贵的品格。唐代一些诗人不仅彼此间具有深厚情谊,而且还以形象的语言、诚挚的感情,将其谱写成不朽诗歌,后代读者阅读这些激动人心的诗篇,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审美趣味。

(10)、这不仅是王勃咏物诗的代表作,也是历代咏风诗中的佳作。此诗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以风喻人,借风咏怀,赞美风的高尚品格和勤奋精神,抒写了诗人普济天下苍生的情怀。

(11)、古代交通和行旅极不方便,同时还受到自然界各种因素的影响,朋友间的分别就会很伤心,重逢也特别兴奋,于是描写别后的思念,也成为日常表达友谊的主要方式。唐代的告别诗浩如烟海,而最能表现诗人豪迈进取心的,无疑是送别中彼此相互鼓励的诗作。下面介绍两首著名的送别诗,王勃与王维的对决,体现了一往无前的壮美。

(1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传世的佳句,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所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这两句因此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

(13)、王勃的诗文最出名的就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一首经典的送别诗,其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至今也是经典名句,此诗开合顿挫,意境旷达,情景交融之中展现高远意境。王勃另一首佳作《滕王阁诗》是《滕王阁序》的一部分,在描写情景方面有独到之处,不过若没有《滕王阁序》做背景,这首诗在唐朝诗词中地位依旧不高。

(14)、王进玉:“初唐四杰”的代表人物王勃,英年早逝,但仅一篇《滕王阁序》却让其名垂千古。

(15)、这首诗前二句以“望乡台”、“送客杯”作对仗,用他乡送客来衬托诗中人思乡的情怀;后二句用呼告语作咏叹,从北雁南飞着想,反衬北人久居南方思念故乡的苦闷。

(16)、颈联也是全诗最著名的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只要四海之内还有知己,那么就算相隔天涯也如比邻而居一般。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89句锦旗对教练的好处精选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