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心情说说 > >正文

韩信点兵歇后语(谚语、俗语、歇后语中的戏曲人物和典故)

发布时间:2023-11-14 16:39:06 admin 阅读:59

导读谚语、俗语、歇后语中的戏曲人物和典故 谚语、俗语、歇后语有不少取材于古典小说和民间传说,而这些古典小说、民间传说又有不少出现在戏曲舞台上,所以谚语、俗语、歇后语中就...

谚语、俗语、歇后语中的戏曲人物和典故

谚语、俗语、歇后语有不少取材于古典小说和民间传说,而这些古典小说、民间传说又有不少出现在戏曲舞台上,所以谚语、俗语、歇后语中就有不少与戏曲人物、典故有关。例如: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关公门前耍大刀。

孙悟空跳不出如来佛手心。

大意失荆州。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孔夫子搬家——都是书(输)

阿斗的江山——白送

安禄山起兵——反了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张飞穿针线——大眼瞪小眼

扶不起的阿斗

三国打个屁,都归司马懿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情人眼里出西施

兄弟不和邻里欺,将相不和邻国欺

人多出韩信,智多出孔明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关老爷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别把土地爷不当神仙

龙王爷跳海——回老家

阎罗王开店——鬼买

姜太公封神——漏了自己

阎王出告示——鬼话连篇

胡屠户的女婿——犯劲(范进)

黄盖挨板子——自讨的

华容道上放曹操——不忘旧情

黄忠上阵——老当益壮

贾宝玉出家——看破红尘

贾宝玉的通灵玉——命根子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赔了夫人又折兵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身在曹营心在汉

武大郎开店---高我者不用

程咬金三板斧

贾宝玉看《西厢记》——戏中有戏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包公断案——脸黑心不黑

狸猫换太子——以假充真

李逵扮新娘——装不像

李逵卖煤——人黑货也黑

李自成进北京——好景不长

廉颇拜见蔺相如——负荆请罪

秦桧杀岳飞——罪名莫须有

秦叔宝的黄骠马——来头不小

请来阎王压判官——以大欺小

王佐断臂——留一手

大丈夫能屈能伸(韩信的典故)

公道不公道,只有天知道(崇公道的念白)

八仙聚会——神聊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

说曹操,曹操就到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刘禅封安乐公——乐不思蜀

既生瑜,何生亮?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孙二娘开店——进不得

诸葛亮说周瑜——劝将不如激将

诸葛亮失街亭——用人不当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许褚战马超——赤膊上阵

歇后语韩信点兵

1、韩信点兵---多多益善。2、淮安民间传说着一则故事——“韩信点兵”,其次有成语“韩信点兵,多多益善”。韩信带1500名兵士打仗,战死四五百人,站3人一排,多出2人;站5人一排,多出4人;站7人一排,多出3人。韩信很快说出人数:1004。

韩信点兵歇后语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刘邦问韩信,我能带多少兵?韩信答“最多十万”,刘邦问那你能带多少,韩信答:多多益善,意思就是越多越好,刘邦正不高兴时,韩信说了句,大王不善将兵却善于将将(意思是你不善于带兵确善于带将)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典故是说什么?

典故:

据《史记》和《汉书》记载,韩信,淮阴(今江苏清江西南)人,善于带兵打仗.刘邦从实战中加深了对韩信的认识,经常同韩信探讨带兵打仗策略,同时评论诸位将军带兵能力.一次刘邦问韩信:“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如何?”曰:“臣多多益善耳”(《史记·淮阴侯列传》).这段对答说汉王问:“以你之见,我能带多少兵?”韩信答:“你最多带十万.”汉王又问:“那么,你能带多少兵?”韩信答:“我多多益善,”即越多越好.后来人们把这个典故归纳成“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汉五年(前201)五月,刘邦歼灭群雄,卒定天下,在洛阳(今河南洛阳)南宫大摆酒宴犒劳开国功臣.庆功宴上,汉王大加赞扬韩信的功劳:“连百万之军,战必胜,功必取,吾不如韩信”(《史记·高祖本纪》).刘邦也公认,自己带兵不如韩信.后来“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被人们简化为“多多益善”.现在,这句约定成俗的词组是指越多越好。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汉族,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

韩信点兵歇后语是什么

韩信点兵汉高祖刘邦曾问大将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兵?”韩信斜了刘邦一眼说:“你顶多能带十万兵吧!”汉高祖心中有三分不悦,心想:你竟敢小看我!“那你呢?”韩信傲气十足地说:“我呀,当然是多多益善啰!”刘邦心中又添了三分不高兴,勉强说:“将军如此大才,我很佩服。现在,我有一个小小的问题向将军请教,凭将军的大才,答起来一定不费吹灰之力的。”韩信满不在乎地说:“可以可以。”刘邦狡黠地一笑,传令叫来一小队士兵隔墙站队,刘邦发令:“每三人站成一排。”队站好后,小队长进来报告:“最后一排只有二人。”“刘邦又传令:“每五人站成一排。”小队长报告:“最后一排只有三人。”刘邦再传令:“每七人站成一排。”小队长报告:“最后一排只有二人。”刘邦转脸问韩信:“敢问将军,这队士兵有多少人?”韩信脱口而出:“二十三人。”刘邦大惊,心中的不快已增至十分,心想:“此人本事太大,我得想法找个岔子把他杀掉,免生后患。”一面则佯装笑脸夸了几句,并问:“你是怎样算的?”韩信说:“臣幼得黄石公传授《孙子算经》,这孙子乃鬼谷子的弟子,算经中载有此题之算法,口诀是: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开一枝,七子团圆正月半,除百零五便得知。”刘邦出的这道题,可用现代语言这样表述:“一个正整数,被3除时余2,被5除时余3,被7除时余2,如果这数不超过100,求这个数。”《孙子算经》中给出这类问题的解法:“三三数之剩二,则置一百四十;五五数之剩三,置六十三;七七数之剩二,置三十;并之得二百三十三,以二百一十减之,即得。凡三三数之剩一,则置七十;五五数之剩一,则置二十一;七七数之剩一,则置十五,一百六以上,以一百五减之,即得。”用现代语言说明这个解法就是:首先找出能被5与7整除而被3除余1的数70,被3与7整除而被5除余1的数21,被3与5整除而被7除余1的数15。所求数被3除余2,则取数70×2=140,140是被5与7整除而被3除余2的数。所求数被5除余3,则取数21×3=63,63是被3与7整除而被5除余3的数。所求数被7除余2,则取数15×2=30,30是被3与5整除而被7除余2的数。又,140+63+30=233,由于63与30都能被3整除,故233与140这两数被3除的余数相同,都是余2,同理233与63这两数被5除的余数相同,都是3,233与30被7除的余数相同,都是2。所以233是满足题目要求的一个数。而3、5、7的最小公倍数是105,故233加减105的整数倍后被3、5、7除的余数不会变,从而所得的数都能满足题目的要求。由于所求仅是一小队士兵的人数,这意味着人数不超过100,所以用233减去105的2倍得23即是所求。这个算法在我国有许多名称,如“韩信点兵”,“鬼谷算”,“隔墙算”,“剪管术”,“神奇妙算”等等,题目与解法都载于我国古代重要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一般认为这是三国或晋时的著作,比刘邦生活的年代要晚近五百年,算法口诀诗则载于明朝程大位的《算法统宗》,诗中数字隐含的口诀前面已经解释了。宋朝的数学家秦九韶把这个问题推广,并把解法称之为“大衍求一术”,这个解法传到西方后,被称为“孙子定理”或“中国剩余定理”。而韩信,则终于被刘邦的妻子吕后诛杀于未央宫。请你试一试,用刚才的方法解下面这题:一个数在200与400之间,它被3除余2,被7除余3,被8除余5,求该数。(解:112×2+120×3+105×5+168k,取k=-5得该数为269。)

韩信点兵歇后语及答案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关于“韩信点兵”“韩信点兵”的成语来源淮安民间传说:刘邦曾经问他:“你觉得我可以带兵多少?”韩信:“最多十万。”刘邦不解的问:“那你呢?”韩信自豪地说:“越多越好,多多益善嘛!”刘邦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那我不是打不过你?”韩信说:“不,主公是驾驭将军的人才,不是驾驭士兵的,而将士们是专门训练士兵的。”一、作为成语故事淮安民间传说着一则故事——“韩信点兵”,其次有成语“韩信点兵,多多益善”。韩信带1500名兵士打仗,战死四五百人,站3人一排,多出2人;站5人一排,多出4人;站7人一排,多出6人。韩信马上说出人数:1049。二、作为《孙子算经》题目的名称在一千多年前的《孙子算经》中,有这样一道算术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按照今天的话来说:一个数除以3余2,除以5余3,除以7余2,求这个数。这样的问题,也有人称为“韩信点兵”。它形成了一类问题,也就是初等数论中的解同余式。①有一个数,除以3余2,除以4余1,问这个数除以12余几?解:除以3余2的数有:2,5,8,11,14,17,20,23……它们除以12的余数是:2,5,8,11,2,5,8,11……除以4余1的数有:1,5,9,13,17,21,25,29……它们除以12的余数是:1,5,9,1,5,9……一个数除以12的余数是唯一的。上面两行余数中,只有5是共同的,因此这个数除以12的余数是5。如果我们把①的问题改变一下,不求被12除的余数,而是求这个数。很明显,满足条件的数是很多的,它是5+12×整数,整数可以取0,1,2,……,无穷无尽。事实上,我们首先找出5后,注意到12是3与4的最小公倍数,再加上12的整数倍,就都是满足条件的数。这样就是把“除以3余2,除以4余1”两个条件合并成“除以12余5”一个条件。《孙子算经》提出的问题有三个条件,我们可以先把两个条件合并成一个。然后再与第三个条件合并,就可找到答案。②一个数除以3余2,除以5余3,除以7余2,求符合条件的最小数。解:先列出除以3余2的数:2,5,8,11,14,17,20,23,26……再列出除以5余3的数:3,8,13,18,23,28……这两列数中,首先出现的公共数是8。3与5的最小公倍数是15。两个条件合并成一个就是8+15×整数,列出这一串数是8,23,38,……,再列出除以7余2的数2,9,16,23,30……就得出符合题目条件的最小数是23。事实上,我们已把题目中三个条件合并成一个:被105除余23。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云梦山鬼谷子  中国有一本数学古书《孙子算经》也有类似的问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答曰:“二十三。”术曰:“三三数剩一置几何?答曰:五乘七乘二得之七十。五五数剩一复置几何?答曰,三乘七得之二十一是也。七七数剩一又置几何?答曰,三乘五得之十五是也。三乘五乘七,又得一百零五。则可知已,又三三数之剩二,置一百四十,五五数之剩三,置六十三,七七数之剩二,置三十,并之,得二百三十三,以二百一十减之,即得。凡三三数之剩一,则置七十,五五数之剩一,则置二十一,七七数之剩一,则置十五,即得。”

韩信点兵歇后语

多多益善

韩信点兵-数学和编程解法对比-编程与趣味数学14

01 编程目标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相信大家对这句歇后语已经耳熟能详了。上节趣味数学,老师讲到了韩信分油的故事,本次课程,老师继续给大家分享汉代大将韩信点兵的故事,并用编程的方式来求解韩信点兵的数学难题,老师在此,希望大家在学习编程的同时,一定要打好数学知识:

02 数学趣味故事

我国汉代有一位大将,名叫韩信。兼有汉初三杰、兵家四圣、国士无双等等头衔,是辅佐刘邦建立汉朝的大军事家。他每次集合部队,都要求部下报三次数,第一次按1~3报数,第二次按1~5报数,第三次按1~7报数,每次报数后都要求最后一个人报告他报的数是几,这样韩信就知道一共到了多少人。他的这种巧妙算法,人们称为“鬼谷算”、“隔墙算”、“秦王暗点兵”等。

有一次,汉高祖刘邦问他:“你觉得我可以带兵多少?”韩信:“最多十万。”刘邦不解的问:“那你呢?”韩信自豪地说:“越多越好,多多益善嘛!”刘邦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那我不是打不过你?”韩信说:“不,主公是驾驭将军的人才,不是驾驭士兵的,而将士们是专门训练士兵的。”

这种问题在《孙子算经》中也有记载:“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余二,五五数之余三,七七数之余二,问物几何?”它的意思就是,有一些物品,如果3个3个的数,最后剩2个;如果5个5个的数,最后剩3个;如果7个7个的数,最后剩2个;求这些物品一共有多少?人们通常把这个问题叫作“孙子问题”,西方数学家把它称为“中国剩余定理”。现在,这个问题已成为世界数学史上著名的问题。

《孙子算经》中这个问题的算法是:

70×2+21×3+15×2=233

233-105-105=23

(1)被5、7整除,而被3除余1的最小正整数是70;

(2)被3、7整除,而被5除余1的最小正整数是21;

所以,这三个数与余数乘积的和是15×2+21×3+70×2,必然具有被3除余2,被5除余3,被7除余2的性质。

以上解法的道理在于:被3、5整除,而被7除余1的最小正整数是15,那么,被3、5整除,而被7除余2的最小正整数是15×2=30,即直接乘以余数即可。于是和数15×2+21×3+70×2,必具有被3除余2,被5除余3,被7除余2的性质。

但所得结果233(30+63+140=233)不一定是满足上述性质的最小正整数,故从它中减去3、5、7的最小公倍数105的若干倍,直至差小于105为止,即233-105-105=23。所以23就是被3除余2,被5除余3,被7除余2的最小正整数。

我国古算书中给出的上述四句歌诀,实际上是特殊情况下给出了一次同余式组解的定理。在1247年,秦九韶著《数书九章》,首创“大衍求一术”,给出了一次同余式组的一般求解方法。在西方数学著作中就将一次同余式组的求解定理称誉为“中国剩余定理”。

04编程求解

 

相比于繁琐的数学求解算法过程,编程求解的思路则显得非常简单,即,直接循环试错,直到找到最小满足的整数即可,这是计算机科学为人类文明进步带来的巨大变革。大家可以从中体会,数学求解和编程求解思路的差异和相通之处:

推荐文章:

趣味Scratch青少儿编程-2019年课程源代码总结

韩信点兵歇后语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韩信点兵歇后语

多多益善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遇见张爱玲(当亦舒遇见张爱玲,句句戳心,关于人生与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