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个性网名 > >正文
四虎最新地域网名贴吧(童丹枫|走近方孝孺)
发布时间:2023-11-20 10:00:10 admin 阅读:59
童丹枫|走近方孝孺
编者按:方孝孺(1357-1402),浙江宁海人。明代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世称“正学先生”,著有《逊志斋集》《方正学先生集》,被誉为“天下读书种子”。因辅佐建文帝实行建文新政,又被称为“帝师”。2022年6月25日是方孝孺罹难620周年,让我们一起品读方孝孺,感受风物之清嘉、文章之雄健、学术之醇正,让我们一起走近方孝孺,体悟先生之高义、殉国之可贵、天地之正气。现将此文于本平台首发,以示悼念。呜呼哀哉,伏惟尚飨。
走近方孝孺
文/童丹枫
一
1995年农历正月,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父亲的办公室不经意间瞥见了一摞油印的纸质资料。其中,有关于前童建村760周年的活动安排,以及童氏族人中的一位长者将要在庆典上致辞的讲话稿。那一阵阵熟悉的油墨味道,那一页页隽秀的工整字迹,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拜读之后,我不禁肃然起敬,从这份经过钢板、铁笔、蜡纸、油墨和油印机共同锻造出来的资料上,我才了解了这位骨鲠千秋的明代大儒方孝孺,尤其是他对我们前童人的教化与启蒙之功。
彼时我对于方孝孺这位宁海历史上的顶流大咖,认知非常有限,大多来源于口口相传,好些不过是民间故事。相较于部分同龄人,我是非常幸运的,尽管我也出生在1980年代初期的农村,但我还上过幼儿园,更加幸运的是,我的幼儿园就在前童的童氏宗祠,也称大祠堂。在母亲一边念叨着“七月秋风转,八月戴帽碗”的谚语,一边利利索索为我翻出件件长衣长裤的一个秋天,我正式走进大祠堂接受为期两年的幼儿教育,也初次走近方孝孺,感受正学之风的熏陶。
大祠堂位于前童老街的尽头,栋宇幢幢,森严巍峨,好似一座超级四合院。它由方孝孺亲自设计,从北向南依次为正厅、天井、东西厢和戏台,虽历经600年的风雨沧桑,但每一座古建与每一份构件,无不浸润着方孝孺的睦族之道、昭穆之制以及他对童氏族人的提掖与希冀。印象中两扇南大门长年紧闭,靠里堆砌着柴草、瓮缸、农具等杂物,所以平日出入基本上都是走西北角的小门。当年五六岁光景、亦步亦趋的我,穿过一条狭长逼仄、斑驳不堪的抄手游廊,眼前顿时豁然开朗。再跨过卵石铺就的天井,登上吱呀作响的戏台,便可抵达我们的教室了。教室其实就是戏台两侧的附属厢房,每逢戏曲演出,东侧是供演员服化道为主,西侧则是供乐队吹拉弹为主。而整个偌大的戏台,即为我们的大型室内活动场地了。大祠堂是我们儿时的天堂,正厅里大圆柱下的每一件磉盘、祖训碑上的每一个刻字,天井中残缺不齐的每一块卵石、生机盎然的每一株小草,戏台上雕梁画栋依稀可辨的每一处桁枋檩橼、斗拱雀替、门板楼梯,我们都曾尽情地摩挲、把玩,甚至极尽调皮捣蛋之能事。还有西厢形制古怪独具特色的八角楼,西南隅青砖围砌而成用于杀牲祭祀时沥血的弃坑,东厢承载着科举时代无数童生齐家治国梦想的文昌阁、聚书楼遗迹,戏台顶上绵延起伏盘旋而上的大藻井,正厅屋脊中间的双龙抢珠、两端的各种吻兽及中堂高悬的诸多匾额、牌位,我们都曾疑惑地观瞻、琢磨,不过自然还是无法“参透”其中蕴藏的深意。
平心而论,局限于36年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学前儿童教育理念,当时幼儿园并未充分运用好大祠堂这一象征中华传统儒家文化、宗族文化,且镌刻着方孝孺印记,得天独厚的文化圣殿和鲜活载体。一年两次重要祭祀、管理全族重大事务,序昭穆、崇功德,敬老尊贤、追远报本,耕读传家、诗礼名宗,无一不体现了优秀的文化传统和丰富的精神价值。倘使搁到现在,课程设置上适当穿插一些国风汉服(舞蹈、小品、讲故事)、国学启蒙(三字经、弟子规、方孝孺诗文节选),再结合一些国乐和书画作品欣赏以及戏台展演等环节,在现代传媒技术的影响下,在方孝孺气节、书画、文学作品的加持下,想来我们早已“破圈”而出亦未可知。同时,也必将更好地激发出垂髫之辈在此间对方孝孺元素和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共享感。
二
三
上高中的时候语文课本里读到《为了忘却的记念》,我是心存芥蒂的。其一是因为鲁迅在文中刻画左联五烈士之一柔石骨子里的忠厚、执著,先抑后扬,顺带提及了方孝孺的“迂”,分明是挤兑我顶礼膜拜的大神;其二则是因为由鲁迅首次从方孝孺、柔石等人身上提炼出来的“硬气”精神,被冠上了台州的标签,尽管后来了解到我们宁海是1958年由于行政区划调整才从临海等地析出归宁波管辖的,但当时确是挑战了我根深蒂固的地域情结。乃至读大学的时候,跟来自其它地区的同学无数次就这个“硬气”问题起过争执,可总归还是人家“注册”在先,惟有徒唤奈何。
600多年以来,历朝历代王侯将相、文人雅士乃至引车卖浆者流,留下了不少关于方孝孺的评述,尤其是对“靖难”一役中方孝孺拒绝为燕王朱棣草诏而被诛十族之事,素来褒贬不一。明仁宗曾下旨“诏从宽典”,陈继儒推崇为“第一忠臣”,汤显祖称赞其“天地正气”,胡适说他是“殉道之士”,郭沫若则评价“骨鲠千秋”,凡此种种,道尽了方孝孺为信仰、为思想、为主张而杀身成仁、苌弘化碧的亘古之典范。当然负面的声音也很多,“迂阔”“迂儒”“迂腐”等等抨击,不一而足。甚至到了今天,微博、知乎、百度贴吧上类似的文章仍然俯拾皆是。考1989年版《辞海》,“迂”者,一是远、迂曲,二是拘泥固执、不切实际也。我实在是难以苟同,加之当时年少气盛,谁提“迂”字就跟谁急。方孝孺怎么就拘泥固执了,怎么就不切实际了?纵观其一生:小韩子、孤凤凰,文以载道备受推崇;承周礼、睦宗族,乡村治理一时无两;明王道、致太平,辅佐惠帝广施仁政;反篡位、护宪法,威武不屈彪炳史册。一边是捍卫天道与理学,一边是践踏纲常和伦理;一方是维护制度与正统,一方是残暴杀戮和悖离。“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于是万分悲痛万般无奈的方孝孺在放大了十倍的恐怖面前,依然选择了以死明志。让我们在悲怆之余平复下来,还原历史语境、遵循历史维度,摒弃上帝视角、融入高峰体验,扪心自问一遍,方孝孺迂腐乎?
四
五
正学故里行
佳山佳水何其幸,毓秀钟灵参此境。
熠熠明珠散绮霞,悠悠云峤粲彪炳。
南枕盖苍北蜃海,西骞乌石东兰茝。
大儒故里物华新,绿野蓝湾春意骀。
廿里浮槎倒撑水,石门洄渌清且美。
危崖夹峙巨灵开,浅濑萦迂谢公跪。
奕世同宗旌桧柏,生潘死郭承苗脉。
幽禽野老话汾阳,芳树春醪呼太白。
汉迹唐砖音久绝,台门石碾痕难灭。
仙翁后裔属莘东,克绍箕裘妙融结。
艺术振兴滥觞地,乡村共富椽桁试。
川黔往返授真经,畎亩行藏秉高义。
陈戴庵前半月井,煦涵百世遮半面。
吴家山麓樟抱楝,影只形单还眷恋。
和平岙里和平寺,梵呗千年殊未竭。
定象联中续黉堂,图存救国共昭揭。
卧龙蟠兮茅山渡,鹭点樯烟怀羁旅。
探虎鼻兮释岗庵,黄卷青灯成翘楚。
烟墩山兮烽火台,互成犄角耀邦族。
谒草堂兮陵南谷,千载白云相伴宿。
惟读惟耕造化功,克勤克俭和光中。
读书种子今安在,依旧桃溪带和风。
东君又绿大佳何,涛涌潮来尽荡摩。
抽蓄雄图惊夭矫,两湾经济舞婆娑。
清歌一曲渔家傲,山海风情炫醉眸。
追昔抚今犹不足,且吟且啸恣遨游。
作者简介
童丹枫
□编辑:木子叶寒□图片:来自网络
□题词:储吉旺先生□LOGO题图尾签设计:野马
点击文末右下角的【在看】
谢谢您的支持!
人赞赏
中国社交二十年
大家好,你们可以叫我Hiro。我是一名社交创业者,欢迎大家与我讨论社交和互联网。
首图来源| pexels网站
来源|宏观互联网(ID:hulianwanghiro)
1995年8月初,清华学生ace用台湾大学椰林风情站的系统,在实验室的一台386/Linux上架设了BBS。8月8日,中国教育网第一个BBS“水木清华”正式开放,IP:166.111.1.11。
在这里,一个北京的小程序员,通过IP字段发现了同样在方正工作的暗恋对象。生活中羞涩的他在网络里却是如鱼得水,和女神天南海北聊得异常投缘,最终抱得美人归。
这就是周鸿祎和爱人胡欢在BBS上发生的故事。这篇中国社交二十年,便打算从这里说起。
01
BBS
社交媒体的蛮荒时代
1994年,中国大陆第一个互联网BBS——曙光站上线;1995年,马化腾在家搭建了慧多网深圳站点,起名Pony-soft;1996年,求伯君在珠海架设了“西线”BBS站,雷军在北京架设了“西点”;
同年,丁磊加入广州飞捷,架设了基于公网的BBS,并在上面认识了周卓林;汪延和李嵩波加入四通利方,利方在线成立,并先后开辟了“谈天说地”和“体育沙龙”版块。
彼时的BBS尚未普及,Telnet协议下的界面简陋、操作繁琐,但敏锐的嗅觉和对网络的渴望,让那些后来在互联网时代声名在外的大佬们纷纷聚集在这里,开拓了中国网络社交的蛮荒时代。
1997年,国足第六次冲击世界杯失败,最有希望的一届国家队折戟在通往法兰西的路上,无数球迷失望收场。几天后,痴迷足球的福州男人老榕,在四通利方的体育沙龙上义愤填膺地写下了那篇让所有球迷落泪的文章:《大连金州不相信眼泪》。
这篇帖子随后传遍全网,引起足球界和媒体界的广泛关注,并被《南方周末》于1997年11月14日整版转载,四通利方连同论坛版主的名字“Gooooooal”第一次登上报纸,他就是后来新浪网的第一位编辑,陈彤。
这篇文章让人们第一次感受到互联网空前的传播效应,十强赛、老榕、四通利方,这几个毫无关联的词语,却在1997年成为了中国网络论坛兴起的标志。
这一年,丁磊了创办网易。同年10月26日,一位刚刚过完生日的长沙青年在网易上挂了个论坛,功能很简单:一个TVGame资料的信息库,和一个TVGame同好灌水撒野的聊天室。
这位长沙青年本名田哲,沉默寡言不善交际,除了上网和电视游戏外别无爱好。他给自己取了个网名,叫Mop,意为“拖把”。这个网名直接催生了“猫扑”这一后来在网络世界影响深远的词汇。
1998年春天,毕业于南京动力交通学校计算机系的宅男刘琥,利用业余时间在家搭建了西祠胡同的原型,并于4月14日正式发布。华语地区第一个大型综合社区上线。
刘琥选择“响马”作为自己的网名,意为“拦路抢劫的强盗”,但在现实里,身为大学老师的响马为了维护西祠的服务器却不得不过着吃泡面的穷苦生活。他绝不会想到日后西祠会跨越地域,成为中文网络的一杆旗帜。
同年12月1日,四通利方与美国华渊合并,取名新浪。
而在海口,中山大学中文系毕业的邢明已经是股神级的人物,他有个很特别的网名“968”。这一年,968决定把自己在股市中挣到的钱,投入到网络论坛这个未知的行业中。1999年3月1日,天涯上线。
也许是创始人骨子里的文人气息,天涯吸引了大批网络写手,流传出《武林外传》、《明朝那些事》等畅销作品。那时候的天涯文化,几乎就等同于网络文化。天涯也迅速站上了网络社区的鄙视链顶端。
从此,“网民”成为了一个新兴群体、网络用语开始流传在大街小巷。今天我们耳熟能详的灌水、潜水、隔壁、菜鸟,以及早被扫进故纸堆的GG、PLMM、恐龙,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那时候,大家都一门心思扑在眼花缭乱的论坛内容和网恋上。968有一句名言:没网恋过的人没有网感。
02
IM
腾讯QQ的封神之路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随着互联网的崛起,以猫扑、天涯为代表的BBS逐渐开花结果,进而发展出了新浪、搜狐、网易三大门户网站。而另一边,远在深圳的Pony站长,即将带着他初生的QQ,走上中国社交的封神之路。
不知现在还有多少人记得QQ的原名:OICQ,即OpenICQ。
1996年,三个刚刚服完兵役的以色列青年发布了一款支持网络聊天的软件,起名ICQ,意为ISEEKYOU。不到一年时间,ICQ就成为世界上用户量最大的即时通信软件,并于1998年底被美国在线以4.07亿美元收购。此时,ICQ的用户数已经超过1000万。
目光回到中国,润迅的一名员工很早就注意到了ICQ这款软件,他就是慧多网深圳站的马站长。
当时马化腾已经萌生了创业的想法,曾经的慧多网网友、如今的网易创始人丁磊,通过开发邮箱系统成了小有名气的百万富翁,这给了他最直接的刺激。不过他并没有想做类似ICQ的软件,因为彼时已有PICQ和网际精灵等效仿者。
创业的冲动不断地催促着年轻气盛的Pony马,终于,按捺不住的他找到老同学张志东,说想要做一款“网络寻呼机”。虽然从现在看,那绝对是个糟糕的产品,但为了这个创意,马化腾和张志东又先后找来了许晨晔、陈一丹和曾李青。
自此,腾讯五虎集结完毕。现在,神话的诞生只差一个契机了。
很快,一次偶然的机会到来。广州电信公开向全社会招标类似ICQ的中文即时通信工具,马化腾五人决定试试看。由于时间紧迫,只来得及出了一个技术方案,它就是OICQ。
可惜,那次的中标者早已内定了飞华公司旗下的PCICQ。尽管如此,执着的马化腾依然决定把OICQ做出来。这大概就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吧。
1998年11月11日,腾讯公司注册成立,马化腾的“腾”,即时通讯的“讯”。1999年2月10日,OICQ正式发布,版本号99 betabuild0210。
说起来好笑,当时腾讯的目标是:第一年发展1000个用户,第二年争取3000~4000个,第三年达到1万个。然而,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仅仅9个月后OICQ的注册用户便突破了100万。
可惜现实是残酷的,腾讯的收入根本养不起这个“滴滴”叫的小精灵。由此引出的团队到处接活挣钱补贴家用、全体员工工资减半、开价300万出售腾讯、生死线上拿到IDG投资,又是另一个紧张的故事,在这里就不详细展开了。
时间来到2000年,OICQ席卷中国的同时,一纸诉状发到了刚刚成立3年的腾讯公司:ICQ的母公司美国在线起诉腾讯侵权,并要求收回OICQ.com和OICQ.net两个域名。
历史性的转折到来了,OICQ必须改名。但是,起个什么名字好呢?这一度让腾讯苦恼异常。
在当时,由于网络聊天软件以ICQ和OICQ最为著名,因此这类软件在业内被亲切地称为“QQ”。马化腾急中生智,决定将这个词据为己有。
2000年11月,QQ迭代历史上的经典版本QQ2000正式上线。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QQ的用户量很快突破1亿,在即时通讯这个领域一骑绝尘,后来微软的MSN大举来犯,也没能阻挡这只外表人畜无害的企鹅走上社交神坛。
至此,腾讯奠定了社交帝国的统治基础,在今后的日子里挟用户以战天下,可谓是神挡杀神,无坚不摧。
03
Blog
自媒体的破晓黎明
跨入新世纪,席卷全球的互联网泡沫和资本寒冬,让许多后来知名的网络公司命悬一线。
但是,正如尼采说的:“杀不死我的,只会让我更强大。”互联网这个新物种,注定要在新的千年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幸运的腾讯拿到投资后改名换姓重获新生,接下来,中国的互联网也进入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季节。
一方面,戴志康和他的Discuz给论坛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转折,各种地方论坛、软件论坛、小说论坛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另一方面,Blog漂洋过海来到中国,自媒体的雏形即将诞生。
2002年7月6日,已经小有名气的专栏作家方兴东发布了两篇文章:《向微软投降》和《微软为什么》。
这两篇文章如往常一样被刊登在了各大网站的推荐栏目上。但令他惊讶的是,短短两个小时,所有文章遭到微软的强势封杀。方兴东进入IT业以来,第一次在网络上失去话语权,这让他觉得可笑又可悲。
那一年,互联网开始回暖,搜狐率先宣布盈利。也是在那一年,方兴东知道了Blog,机会叩开了这位博客教父的大门,他意识到,博客对于中国的互联网来说将是一次巨大的改变。
于是方兴东和王俊秀一起发表了《中国博客宣言》,第一次将Blog翻译成博客,并将其称之为信息时代的麦哲伦。在宣言的最后,方兴东写道:“博客文化能引领中国向知识社会转型,博客关怀能开启一个负责的时代。”
2002年8月,博客中国成立。
同年,中科大大二学生郭晓雷用200多元单枪匹马架起了Blogbus;在杭州读大三的季华开发了Blogcn,随后胡之光加入,“中国博客网”诞生。
可惜的是,博客教父预言的新时代没能到来,开放性差,使得博客始终没有进入大众的视野。接下来,戏剧性的一个人登场了,她就是木子美。
2003年6月19日,一个名叫木子美的网络作家在博客中国创建了个人主页,8月某日,她在著名的《遗情书》中实名叙述了与广州著名摇滚乐手的“一夜情”故事。该篇被网友转载到西祠胡同,引起轩然大波。
11月11日,三大门户网站分别在头版头条推荐了关于木子美的文章,博客中国访问人数瞬间突破十万。方兴东自嘲说:“精英们知道博客是因为我,而大众们知道博客却是因为木子美。”
2003年底,天涯博客试行版推出,成为国内第一个将公共社区与个人博客相结合的网站。随后天涯陆续出现竹影青瞳、流氓燕等新的“木子美们”,博客就这样被印上了色情的胎记,以一种尴尬的方式流行起来。
两年后,新浪高调出手,于2005年9月8日推出Blog2.0公测版,借助名人效应在博客领域进行“圈地运动”,短短两个月用户数量突破百万。紧接着腾讯、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相继开火,门户博客全面爆发。
有了博客这支生力军的加入,论坛、社区和各类门户网站进一步发展,更多的新锐写手不断涌现,木子美逐渐被人遗忘,取而代之的是网络文学、新闻评论、知识分享,是更接近方兴东心目中的理想国。
自媒体的种子也在这段时间生根发芽。
而随着宽带入户,互联网也逐渐走进了平常百姓的生活。2003年12月3日,贴吧正式上线,成为了百度在社交领域的拳头产品;2005年3月6日,阿北创立豆瓣,全网文青们找到了自己的精神角落。
中国互联网全面进入Web2.0时代。
04
SNS
熟人社交全面爆发
web2.0时代以来,人们很快遇到了一个尴尬的局面:
一方面,互联网的内容生产几乎没有门槛,但缺乏内容的梳理和传播机制,大量信息被淹没;另一方面,互联网连接的人越来越多,但主流网站都以内容为中心,熟人关系在网络中的渗透遇到了阻碍。
此时的大洋彼岸,以六度空间理论为基础的社会化网络SNS,正在Friendster和Myspace的带领下发展的如日中天,哈佛校园也即将迎来Facebook的诞生。
在这样的背景下,另一个对创业充满强烈好奇的大男孩登场了,他就是王兴。
2003年冬天,在美国读博的王兴决定回国创业。他找来了两个人,清华保送中科院的本科室友王慧文,和计算机专业出身的中学同学赖斌强。三人一直都有朦胧的创业想法,王兴的回国成为了一个契机。
三个人就在清华附近的海丰园租了一套房子,开始第一个产品——社交网站“多多友”的开发。
也许是应了那句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多多友上线后并没有收到好的反响,接下来的一年里,他们又陆续尝试了好几款产品,全部以失败告终。
值得庆幸的是,2004年在中国起步的SNS都发展得不太理想,意味着王兴还有机会。
2005年,一股反思SNS的思潮在网上弥漫开来:中国人保守,不愿意把照片和真实姓名等信息发布在网上,SNS可能不适合中国。但王兴他们并不怀疑,因为1999年陈一舟的ChinaRen就是基于真实信息的社区网站,可惜ChinaRen在资本寒冬下卖给了搜狐,否则中国的Facebook也许早有定论了。
后来,在翻看多多友的数据时,王兴他们发现很多人会每周登陆一次,和朋友互相留个言、发个私信。他们隐约觉得,问题不在于用户愿不愿意留下真实姓名,而在于网站有没有东西让用户觉得留下真实姓名是有价值的。
那个东西就是熟人关系。2005年12月8日,模仿Facebook的校内网正式上线。
校内网没有QQ那么幸运,早期的用户都是团队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拉来的,门票抽奖、大巴车接送火车站、赞助学生拍摄DV。但和QQ一样的是,产品做对了。校内网的用户慢慢达到了1千、1万,竞争对手也蜂拥而来。
北大的底片网、复旦的饱蠹、人大eDorm、北航的looface、中山大学的亿友,李肇星的儿子哈佛归来做了dorm99、耶鲁MBA的张帆夫妇做了占座网、陈一舟做了5Q网。SNS一入校园,立刻像四溅的水花,爆发出和当年BBS一样的生命力。
和竞争者相比,校内网最大的特点就是使用了Facebook成熟的UI和交互。虽然一度背上抄袭的骂名,但省时省力,而且比起其他网站的盲目创新来说,对用户也更加友好。
有趣的是,也正是因为抄袭Facebook,校内网才进入了红杉资本的视线。
可惜,彼时的王兴还是个稚嫩的大男孩,商业模式的缺失和一时的心高气傲,使得校内网最终与红衫失之交臂。最后,校内网弹尽粮绝,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不得已卖身给了陈一舟的千橡集团。
2006年,校内网与5Q网强强联合,最终成功占领了校园市场。通过熟人关系的突破,SNS终究还是在中国找到了出路。
但是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另一边,开心网异军突起,通过白领圈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2008年3月,定位在白领圈的开心网成立,并在随后的两个月内上线了朋友买卖和争车位应用,类似朋友圈小游戏的社交裂变模式第一次出现在SNS网站上。短短一年时间,开心网的注册用户量就突破了1500万,直追校内网。
随着开心网平地而起,SNS开始走出校园,新浪朋友、搜狐白社会、淘宝淘江湖、阿里人脉通,一时间各路资源争先恐后地杀入这个赛道。2009年8月4日,近7000万注册用户的校内网,正式更名为大家所熟知的人人网,标志着中国的SNS网络进入鼎盛时期。
用关系链作为过滤机制,用feed流进行内容分发,人们的上网体验终于自博客时代以来又上了一个台阶。加上API接入的社交游戏等第三方应用,属于Facebook的胜利似乎已经近在眼前了。
然而,人人网们想要成为Facebook,还有最后一战要打,横亘在他们面前的是一条巨大的天堑,对面站着的是那只带着红围巾的憨厚企鹅,和它身后的腾讯帝国。
早在2005年4月,腾讯就推出了另一款社交产品,QQ空间。彼时的QQ空间还是一个blog气息浓厚的QQ附属品,但严格说来,这个企鹅家族的新成员身上,已然带着前所未有的SNS基因。它静静地蛰伏着,等待着一鸣惊人的出场。
2009年1月,QQ校友上线,腾讯以防御人人网的姿态向SNS迈出了试探性的一步;同年11月,腾讯买下qzone.com域名,QQ空间正式开启由个人主页向SNS网络的转型。
只是原以为会惊心动魄的战役,却打得毫无悬念。短短几个月内,QQ农场等空间应用迅速杀死开心网,QQ校友也在用户体量上压制人人网,SNS之战以令人咋舌的速度收官。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QQ庞大的关系网络,在这只企鹅面前,人人网只能俯首称臣。
2010年四季度,QQ空间用户超过4.8亿,2013年末,QQ空间被列为世界第三,中国第一的社交网站。
中国为什么出不了Facebook?因为有QQ。这几乎成为了后来互联网人的共识。
SNS大战看似草率的收尾,让腾讯再一次稳固了自己社交帝国的统治地位。但是,战争还远未结束,屹立不倒的腾讯帝国将继续迎接挑战,这一次,胜利却属于别人。
05
微博
网络传播的社会化时代
我们先把时间倒回2007年春天,在这篇社交二十年里,那个叫王兴的大男孩还有属于他的第二次出场。
校内网加入千橡集团后,王兴等人并不是那么如意,王慧文、赖斌强等人纷纷出走,王兴也在度过锁定期后离开了千橡。这一次,王兴找来在百度工作的学弟穆荣均,说他打算重新做一件事,绝不是为了某一天再把它卖掉。
王兴和穆荣均就这样开始了第二阶段的创业,他们将目光瞄向了Twitter。
在王兴眼里,Twitter这种轻便的模式,可能会重新定义互联网传播信息的方式。
2007年5月,饭否网上线。经过这些年的创业,王兴在业内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也认识了很多朋友,这些人都成了饭否的首批用户。同时,秉着自由、开放的精神,饭否网也赢得了一些博主和互联网深度用户的青睐。
当然,由于种种原因,海内网并没有像开心网那样进入SNS的第一梯队,而在忙碌海内网的一年里,饭否却悄然生长起来。
2008年,Twitter的热潮传到了中国,这种微博客的形态满足了用户随时随地进行记录和分享的需求,也比传统门户网站有着更直接的新闻获取和传播能力。饭否继承了这种发璞归真的简单交互,在接下来的一年里,爆发出了旺盛的生命力。
2009年,饭否网用户突破100万,越来越多的新闻从饭否上传播开来,例如湖北巴东邓玉娇事件、石首事件等,饭否开始有了社会舆论平台的雏形。这也给饭否带来巨大的压力,按照法律监管的要求,王兴他们不得不删掉很多敏感词。
令人惋惜的是,不懂政治的王兴依然小觑了舆论的威力。下半年,乌鲁木齐事件爆发,饭否则迎来了长达505天的关停。
王兴在社交领域的出演就此告一段落,接下来美团网的征程,又是另一个波澜壮阔的篇章。值得庆幸的是,在饭否停滞的一年多里,只有两个员工离开团队,其中一人便是张一鸣,而未来被新浪微博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今日头条,也都是后话了。
饭否虽然被和谐了,但微博这种短平快的模式却已经深入人心,2009年9月,新浪微博悄然上线,成为第一家开放微博服务的门户网站,并且再一次复制博客时代的名人策略,以令人吃惊的速度吸引了全网的注意力。
随后,各类门户网站微博、电子商务微博、SNS微博纷纷成立,连电视台、电信运营商也开始涉足微博业务,中国真正进入微博时代。
与此同时,远在硅谷的乔布斯一年之内发布了iPad和iPhone4两款产品,21世纪刚过10年,移动互联网突然到来了。
可惜这一次,腾讯似乎慢了一拍。
腾讯微博上线于2010年5月,比新浪微博整整晚了8个月。社交网络天生具有赢家通吃的特点,8个月的时间,已经足够曹国伟和陈彤确立新浪微博的统治地位了。
接下来的一年,也许是马化腾最痛苦的一年。腾讯微博焦头烂额地追赶新浪,不料一篇《狗日的腾讯》让腾讯陷入内忧外患、腹背受敌的境地,著名的3Q大战也就此拉开序幕。
2010年底,在和360大战打得头破血流之际,新浪微博宣布用户量达到1亿,并推出了具备通讯与媒体传播双重功能的新浪微群,直接向QQ群发起挑战。
正如打败QQ的,绝不会是另一个QQ,打败微博的,也绝不会是另一个微博。几乎所有人都意识到,腾讯对新浪的胜率十分渺茫。
社交帝国的未来一时间显得黯淡无光。
然而,谁也不会想到3Q大战竟是PC时代的血色绝响,在辽阔的互联网世界里,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到来,微博战场的失利,也没能影响腾讯的再次涅槃。
06
移动互联网的到来
2010年10月,一款名为“kik”的应用登陆AppStore和AndroidMarket,短短15天内就有超过100万人注册下载。这款通讯工具的登场,像极了当年的ICQ。
在这个领域,反应最快的是曾经的“西点站”站长,雷军。在经过金山的洗礼后,雷军已经是中国互联网界的传奇人物之一。他认为,摆在眼前的很可能是占领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极佳切入点。
短短37天后,小米发布了中国第一款模仿kik的产品——米聊。
“如果腾讯介入这个领域,那米聊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据内部消息,腾讯给了我们3个月的时间。”在米聊发布后的一次聚餐中,雷军如是说。
彼时的腾讯深陷3Q大战的泥潭不能自拔,“一直在模仿,从来不创新”的指责直接挑战了腾讯的产品信仰,对“弱连接社交”这样战略性平台的误判更是导致微博战场的全面溃败。而米聊的出现,则很可能是腾讯离死亡最近的一次。
现在,轮到那个被称为神的男人出场了。
1996年,网易开发的WebMail,让丁磊成为互联网产业里第一个赚到真金白银的创业者,同时直接刺激了马化腾的创业梦想。而几乎同一时间,一位毕业不到两年的研究生,独立编写了知名的邮件客户端Foxmail,他就是张小龙。
当时中国的联网速度慢,客户端反而比较快,Foxmail上线一年,中文版的使用人数就超过了400万,英文版的用户更是遍布20多个国家。张小龙因此成为华南地区的传奇,被视为继求伯君之后的第二代软件工程师的代表。
但与丁磊和马化腾不同的是,生性内向的他对商业并不感冒,因此一直没有成立自己的公司。1998年,Foxmail作价1200万卖身博大,张小龙辗转做了企业邮箱服务器;2005年,Foxmail在QQ防御MSN的战役中被腾讯收购,张小龙因此进入了QQ邮箱。但由于邮箱的盈利模式模糊不清,他的职业生涯依然不温不火。
2010年11月,在广州离群索居的张小龙注意到了kik,并在一个深夜发邮件给马化腾,建议由他的团队做一个类似的产品。这对他和腾讯而言,无疑是值得庆幸的。因为如果没有这个决定,少年成名的张小龙,或许便从此泯然众人,而腾讯也将彻底与移动时代失之交臂。
短短三年,张小龙几乎再造了一个腾讯。
07
重新起航
百花齐放的新篇章
另一方面,陌生人社交领域催生出更多细分市场:有主打颜值的探探、主打心灵匹配的soul、主打同志交友的blued、主打情侣互动的恋爱记,以及最近被称为“社交新贵”的子弹短信、爱情银行和数不清的00后社交产品们,这篇作为历史回顾的篇章就不再一一细数了。
主要参考资料:
1. 《腾讯传1998-2016》,作者:吴晓波;
2.《九败一胜:美团创始人王兴创业十年》,作者:李志刚;
3.《互联网周刊》:网络论坛激荡的十年,作者:张瑜;
4. 天涯十六年成长史,作者:Eric樊耀;
5. 方兴东:远去的博客江湖,作者:薛芳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3W立场」
和优秀的人一起成长
请务必注明「姓名+公司+合作需求」
【粉丝群】邀请
你怎么还没来呀?都已经10个群了!听说先入群的人,除了每天都有分享,不定时红包,每日福利,涨知识的线上课程,超有用的线上线下讲座,志同道合的朋友,还有……保密!你来就知道了
想今年脱单的赶紧扫码吧
四虎最新地域网名贴吧
清朝
如果李逵不带兵器,他在沂岭能徒手打死四虎吗?
李逵回家探母,接母亲上梁山。可路上老母亲被老虎吃了,李逵悲愤填膺,怒杀四虎。被乡亲们抬到庄上,李鬼的老婆认出李逵并报官,李逵被官府捉拿,幸运地被朱富,朱贵劫走,共上梁山详写李逵上梁山后,看到其他兄弟们纷纷回家去接父母同来山寨里快活,想起来自己当年在村里杀了人,逃跑在江湖上,多年不曾回家,不知道老母亲怎么样了。就急忙忙回家去接老娘。同乡人朱贵在他上路之前劝他路上不要喝酒,免得惹事。还有要走大路,因为小路上常有老虎出没。
李逵回到家,发现老娘已经因为思念他而双目失明。就骗她说自己已经做了官,要来带娘过上好日子,没想到这个时候哥哥李达正好回来。当年李逵打死了人,李达受了不少的连累,经常被打。现在见到李逵就像见到仇敌。告诉娘说李逵现在是反贼,不能让他带你走连累我们。但是李达没有李逵凶猛,打架打不过他,就跑掉去搬救兵来捉拿李逵。李逵留下一锭50两大银给做长工的哥哥息事宁人,背起老娘就顺小路跑了。没有听同乡朱贵的话走大路。
李逵慌不择路,走到天黑,娘说口渴得要死了,李逵就把娘放到山岭的一块大石头上,然后去找水。他在山脚小找到一条小溪,但是没有盛水的容器可以带给娘喝,就又越过几个山坡,找到一个破庙,把香炉从底座上砸下来去盛水给娘喝。但是走回去发现石头上不见了娘。地上有血迹。李逵顺着血迹追寻,发现一个洞里,2只小老虎再添一条人腿,明摆着是老娘的腿。李逵气得毛发倒竖,一口气杀了两个小老虎。
这时母老虎回窝了,但是她进洞的姿势很特别,屁股先进来,李逵就趁这个机会,一刀插进了母老虎的屁股,连刀把都插进去了,母老虎逃窜出去很快就死了。公老虎又回来了,看见李逵,一下就飞窜向李逵。李逵在他飞起的那一刻,用腰刀公老虎的身下一刀划过去,给公老虎开膛破肚,杀死了他。就这样,李逵一口气杀死一家大小四个老虎。
俗话说一山难容二虎,除非一公和一母,怎么可能四只在一起出来吃人,又怎么可能一起住在山洞里呢?老虎是一种领域性很强的动物,平时都是单只占据一定的领域,只是在发情期才匆匆相聚后马上分开,公虎是不会抚养受孕的母虎和幼虎的,所以一次见到四只老虎只可能在动物园里见到。所以李逵沂岭杀四虎,是不可能出现的。
施耐庵先生可能不了解老虎的习性,也可能是为了突出李逵的"黑莽夫"的形象刻意夸大。其实在名著《水浒传》中还有很多的错误地方,比如说地理问题,经常有绕路、地域位置的错误问题。
大家都知道《水浒传》中的李逵是一个忠义,豪迈之人。那正史中的李逵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正史里面确实是有一个李逵,下面,我给大家讲述下这个李逵的传奇故事。
这个李逵原本是密州(今山东诸城)乐将节级,“靖康奇祸”之后,北宋灭亡,康王赵构南渡,世道很乱,李逵有点小野心,想在乱世中做些事业。
李逵有两个很要好的朋友,他们是密州守衙节级杜彦、小节级吴顺。
不过,杜彦的野心比李逵还要大。
当时,康王赵构逃到了应天府称帝,已派开封人赵野来任密州知州,但杜彦装作不知道,他对李逵和吴顺两位小弟说:“方今盗贼纵横,一州生灵,岂可无主,请自为知州。”(语见《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十四)
李逵早有此意,和吴顺举手赞成。
三人一起到军营中串联起一大帮人,准备驱杀赵野。
赵野见机得快,鞋底抹油,溜了。
于是,杜彦就当仁不让地自称为知军州事,接管了密州。
但一日不除赵野,他就一日坐不安心。
他让李逵和吴顺带人去追捕赵野。
李逵和吴顺两人翻蹄亮掌,追着赵野打,一直追到张仓镇,才把赵野捉回。
杜彦对着被捆绑在堂下的赵野,倒打一耙,说:“尔为知州,自搬老小,欲向南去,不知一州生灵谁为其主。”(语见《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十四、《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十)
听了杜彦的话,赵野内心直骂娘——老子“自搬老小,欲向南去”还不是你给逼的?
但杜彦不容置辩,命人取来木驴,用长铁钉钉牢固定赵野的手足,推出谯门,一刀斩为了两段,又取其头,签于市,用一竹笠盖在上面。
可以说,杜彦凶残得近于灭绝人性。
但这还不算,杜彦又与李逵和吴顺一起瓜分了赵野的家产、奴仆、女眷。
杜彦以为,自己和可以李逵和吴顺三兄弟一起幸福地慢慢变老。
但是,建炎三年三月,盗贼宫仪围攻安邱县。安邱县的县令没办法了,派人向密州求救,许诺解围后奉上金银若干。
杜彦垂涎于金银,让李逵和吴顺带兵去救。
李逵和吴顺慑于宫仪的威名,摇手不从,推说:“仪众甚盛,未可与战。”(语见《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十四)
杜彦耐心劝说:“见敌不击,何以威众?”
李逵和吴顺死活不去,一副要去你自己去的屌样。
没办法,看在金银的份上,杜彦亲自出马。
在一个名为泼石桥的地方,杜彦被宫仪打得屁滚尿流,狼狈不堪地逃了回来。
李逵一点义气都没有,看见杜彦败了,认为实现自己野心的时候到了,残忍地杀死了杜彦,还学着杜彦杀赵野的手法,把杜彦的脑袋砍了下来,挂在城头示众。
拭擦干净刀上的血,李逵狞笑着接替了杜彦的位子,也称知军州事。
建炎三年五月,金兵继续南下。
这种情况下,宋高宗赵构大赦天下各路反政府武装,要他们一致对外,共同抗击金人。
宋高宗的敕书发给了宫仪,也发给了李逵。
发给李逵敕书是这样说的:“敕李逵等:朕惟胡虏凭陵,山东震扰,保此数州之地,皆由诸将之功。尔等夙著忠诚,各应委任,宜互倾於肝腑,以同奖於朝廷。速底成功,是为报国。”(见《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二十九、汪藻《浮溪集》卷十六)
宫仪非常忠义,率部与金兵展开多次血战,事迹可歌可泣!
但李逵和吴顺首鼠两端,持观望姿态。
建炎三年闰八月,宫仪退至密州城南八十里的常山王庙,向李逵和吴顺哥俩呼救。
随后,金兵也来了,向李逵和吴顺哥俩招降。
帮谁好呢?
李逵对吴顺说:“今南有宫仪,北有大金,安敢投拜?若能破宫仪,即日投拜;如不然,或宫仪破大金军,亦降宫仪。今孤城无援,唯强是从。”
结果,金兵在盘石河和九仙山两败宫仪,宫仪兵众尽溃,逃往海州。
得知宫仪兵败,李逵、吴顺没有一丝丝顾虑,没有一丝丝犹豫,高高兴兴地以密州献于金人(事见《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三十一、《宋史》卷二十五),做了可耻的汉奸。
在做汉奸的日子里,李逵和吴顺争着向主子献媚,李逵总是占上风。
最后,吴顺气不过,一刀就把李逵劈死了。
诺,正史里的李逵就是这么样的一个人,活着是垃圾,死了还污染空气。
baoyutv最新地域网名是什么2022
改成www.***.cn628×4+06×2=8×(406+28)=3×951=7395
与“请止步、本阁属禁区”相对的网名
勿留步、此地非禁区
百度贴吧,,霸道,超拽贴吧网名,中学用的求
楼主请吃我的翔
你知道“水浒传”中的李逵打虎是在现在的哪个地方打的虎吗?
提起打虎英雄,我们最先想到的都是武松景阳冈打虎。其实,在《水浒传》里,打虎英雄不止武松一人,除了他,黑旋风李逵也曾在沂岭打过老虎,并且一次就斩杀了四只老虎,包括两只成年老虎和两只幼虎,在数量上远远超过武松。而在名气上,李逵杀虎虽然比不上武松打虎,但从中我们也可以深切感受出李逵的豪迈气概。那么,李逵杀虎的沂岭在今天什么地方?要想解开这个疑问,我们还要从李逵的祖籍说起。
李逵祖籍关于李逵的祖籍,在他第一次出场时作者就借戴宗之口向我们进行了详细介绍,百回本《水浒传》第三十八回写道:
这个是小弟身边牢里一个小牢子,姓李名逵。祖籍是沂州沂水县百丈村人氏。本身一个异名,唤作黑旋风李逵。
根据考证,北宋时的沂水县隶属沂州琅琊郡,也就是今天的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至于百丈村,目前全国有多处分布,但在山东省并不存在,可能是小说家借用其它地方的村名进行虚构的,或者由于历史原因,村名已经改变,这一点需要进一步考证。
沂岭何在李逵自上梁山以后,一直挂念远在沂水县老家的母亲。为了能让母亲安享清福,李逵决定把她接到梁山上来住。关于李逵回家接母亲的时间,书中第四十三回写道:
李逵赶到董店东时,日已平西。径奔到家中,推开门,入进里面。
在家中耽搁不多时,李逵便背着母亲往回走。为了躲避庄客的纠缠,他们抄小路来到沂岭。此时,书中写道:
当下李逵背娘到岭下,天色已晚了……娘两个趁着星明月朗,一步步捱上岭来。
李逵到家时,日已平西,即太阳已经到地平线上了,当他们走到岭上时,星星已经出来,但还未至深夜,因此这段时间大概也就一个时辰(两个小时)左右,去掉耽搁的时间,大概路上花的时间约1.5小时。考虑到李逵身强力壮,加上逃避抓捕,走的可能比较快,我们按他们每小时走8公里计算,由此推算出沂岭距离李逵家不超过12公里。
旧址猜想根据书中线索,我们只能推测到以上这个程度。至于更具体的位置,我们也只能进行大致的猜测了。在今天的沂水县城,有一处东皋公园,里面坐落着李逵塑像,相传为李逵杀四虎的所在地。但根据书中的描写,此处的环境至少在今天并不适宜老虎生存。当然,沧海桑田,在遥远的北宋,有老虎出没也未可知。其实,《水浒传》只是一部小说,存在着虚构和艺术夸张,对于里面的地名,我们也不必进行细究。
关注传统文化,解读经典名著,我是三夢遊水,欢迎与我交流讨论,一起成长~
四虎最新地域网名贴吧
王大为打算打算分手的法国人稳定市场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