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文案短句 > >正文

诗句赏析(100句)

发布时间:2023-05-17 20:42:18 admin 阅读:59

导读一、诗句赏析 1、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 2、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3、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诗句赏析

1、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

2、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3、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从听觉写“三更雨”。“滴到明”,主人公听了一夜的雨声,定是整夜未成眠,可见离情之深,夜雨不像是落在梧桐叶上,倒更像是滴滴砸碎在人的心里,这比起“惊塞雁,起城乌”来,可以说是已经愁肠万断了。描写雨的诗句和赏析有哪些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5、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2006年5月20日,中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7、②用有关诗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及效果;

8、有时,或许爱情这东西“错、错、错”。

9、C.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10、语言特征:清丽洗练,清新自然、质朴

11、26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钱惟演

12、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⑸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唐〕戴叔伦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13、“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14、(例句)“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15、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16、你是否同意某人对这首诗的评价?为什么?请结合诗句说说你的理由。

17、春天的雨,一般是伴随着和风细细地滋润万物的。然而也有例外。

18、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

19、(编辑本段)赏析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

20、题目问道: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此问的解答就应从杜鹃的叫声入手,词中也提到了“声声只道不如归”,表达的是作者漂泊之外的思归之情。

二、中秋诗句经典古诗

1、初中试题库大(stkuda)

2、这首诗在景物描写上有何特色和作用?

3、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显宦身分(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

4、答题要点:①找出诗中的意象。②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图景画面。③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能用两个双音节形容词概括出来,如: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怆等。④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如欢快、愉悦、激动、哀伤、悲愤、沉痛,或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赞美之情、仰慕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并指出为什么。

5、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7、(及时巩固认字成果,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自主写字的水平和良好习惯。)

8、①《归园田居(其一)》通过对房屋、村舍、庭院等环境的描写,(或答“运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恬淡自然的乡村日常生活图景,抒发了回归田园的欣喜之情;②本诗通过对登高赋诗、相呼酌酒、归田务农、披衣言笑等典型活动的叙述,展现了与邻居共同生活、劳作的场面,抒发了躬耕生活的满足之情。

9、或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写景抒情诗和咏物言志诗(包括山水田园诗,隐逸诗等),往往表现诗人自己与众不同、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或者表达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伤感,或者表现其他或喜或悲或忧的复杂怀感,或者表现祖国山河的壮丽,表达对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10、根据《考试大纲》要求,高考古诗鉴赏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鉴赏,二是评价。鉴赏又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鉴赏其形象、其语言、其表达技巧。评价就是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内容。综观近几年高考试题,“古诗鉴赏的答题格式”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11、C(解析)C项,“两处均运用拟人修辞手法”错误,前一处“泛雪”使用的是比喻。

12、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13、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14、(解析)“山当日午回峰影”,写高山在正午时分峰影已经移动,山峰本是静态的,而诗人用一个“回”字,写出正午群峰影子随日移动的动态,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突出了山间的幽静和山行的情趣。

15、(赏析)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

16、综上所述,“闹”,“热闹,繁盛”之义,一方面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真景物真感情”,把春光表现得生动蓬勃,色彩鲜明,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欢愉。另一方面,点题,与开头对梨花、杏花、垂柳的生动描写相呼应。

17、(赏析)第四句鱼跳的“动”更衬托出前三句景物的“静”。

18、清明节的诗句——《长安清明》韦庄

19、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20、暧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三、优秀经典古诗词鉴赏

1、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3、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4、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5、“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野老:村野老人。倚杖:靠着拐杖。荆扉:柴门。这两句是说,老翁惦念着自家的孙儿,拄着拐杖在自家的柴门口等候。

6、②夸张:夸张就是为了突出和强调某种事物或事物的某种特征,借助于想象,对它进行夸大或缩小,以引人注目,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如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诗中的“三万里”“五千仞”“上摩天”“泪尽”都是夸张,正是这些夸张描写,把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对苟且偷安、不去收复失地的求和派的愤懑,以及对遗民遭受的苦难的深切同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7、(3)抒写自己悠闲舒适、不慕富贵的心境。

8、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同情人民的疾苦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9、(赏析)首联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江景物的特点。

10、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

11、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

12、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刘长卿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端隔水深。

13、③拟人:把物人格化,可以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更加丰富。如刘颁《新晴》:“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诗中将“南风”人格化,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久雨初晴后作者宁静恬适的心情,以及对南风“恶作剧”的亲切喜爱之情。

14、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15、蒸茗②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

16、这是首写农家生活的五律,重点描绘秋收前的片段。

17、古诗词的形象包括人的形象以及物的形象。那么,意象又是什么呢?简而言之,诗人在客观之物上加上主观之意,便创造出一定的意象。在古诗词的创作和发展中,有些事物所包含的主观感情被逐渐固化下来,用以表现特定的场景和寓意。在高考中,有一些意象是反复出现的。在此用一首小诗把高考中经常出现的意象进行总结,以助考生记忆,从而更好地解答诗词鉴赏题:

18、(解析)“儿童眠落叶”,意思是小孩子欢快地躺在厚厚的落叶堆里酣然入睡。“落叶”暗示季节是秋季。

19、⑵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0、思乡意境的感情基调是温馨、无奈、哀愁、悲凉。

四、古诗词鉴赏

1、(注释)①项斯,生逢唐末乱世,自觉怀才不遇,除做过小官丹徒县尉外,长期身居草野,很熟悉山野风光。②蒸茗:炒茶。缲丝:从泡在开水里的蚕茧中抽出丝。

2、“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尘网:尘世的罗网。“三十年”应该是“十三年”,他从开始作江州祭酒,到辞去彭泽县令,前后一共十三年。所以“一去三十年”是“一去十三年”之误。这两句是说,自己不得已出去做官,一去就是十三年。

3、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4、表达对山河沦落国破家亡的痛楚:陆游《示儿》

5、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6、“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住在郊野很少与人结交往来,偏僻的里巷少有车马来往。诗人“久在樊笼”之后,终于回归田园,他摆脱了仕官生活,极少有世俗的交际应酬,也极少有车马贵客——官场中人造访的情景,他总算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宁静。诗人透露出对宁静的乡居生活的喜悦。

7、即诗人提笔之际内心已有既定的情感活动,将情感含蓄于笔下的景物之中,让读者去感受、体会。

8、“秦地故人成远梦,楚天凉雨在孤舟”(李端《宿淮浦忆司空文明》)

9、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为什么?

10、出示“我会写”中的字:“炉、烟、流、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字形、结构,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出自己认为需要注意的地方,提醒大家。

11、赏析: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植物萌发生长的时侯。

12、钟声意象在古诗中的意义可分两个阶段来看。

13、(4)常用词语: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胡、羌、羯、夷、夜郎、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14、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15、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了一种…的氛围(意境)

16、李清照写此词时,正是国难家愁的时候。她的友人邀她去双溪游湖,那里正是赛舟热闹的时候,但她写这首词拒绝了。这两句以双溪舴艋舟的热闹反衬自己的孤寂荒凉的心境,又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形象的反映出自己的愁绪之大,连舟都无法载动,让读者深切的体会到她的凄凉无奈。与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又异曲同工之妙!

17、微点:因为好雨下在夜里,故诗人着重是从&#x听觉&#x上去描绘雨景的。雨细而不能骤,随夜色而逐渐隐没。它悄悄而来,默默无声,不为人们所觉察。

18、(概念)即景抒怀,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富有哲理性的思想。

19、这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做好事的人。如今用“好”赞美雨,已经会唤起关于做好事的人的联想。接下去,就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不是吗?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你看它多么“好”!第二联,进一步表现雨的“好”。雨之所以“好”,就好在适时,好在“润物”。春天的雨,一般是伴随着和风细细地滋润万物的。然而也有例外。有时候,它会伴随着冷风,由雨变成雪。

20、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五、千古绝句最美古诗文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2、这虽然是一首五言古诗,但中间两联对偶工整,如“黄叶”对“荒村”,“溪桥”对“古木”,“寒花”对“幽泉”。这种句式,可以看出它受律诗的影响。

3、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4、描写手法,如铺陈、渲染、烘托、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以小见大等;

5、C.宫怨诗,专写古代宫女嫔妃因其失宠而生怨情的诗歌,表达盼幸承欢、失宠被弃、孤寂善感、渴望爱情与自由的情感。

6、有的诗人还借助钟声思考“我向何处去”的重大命题。如刘禹锡的《元和甲午岁,诏书尽征江湘逐客,余自武陵赴京,宿于都亭,有怀续来诸君子》:“雷雨江湖起卧龙,武陵樵客蹑仙踪。十年楚水枫林下,今夜初闻长乐钟。”革新失败,一贬十载。奉诏还京,百感交集。宿于长安附近的驿站,听到皇宫中隐隐传出钟声,刘禹锡写下了这首诗。

7、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8、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9、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编辑本段)诗歌注释好雨:指春雨。

10、(3)常用手法比喻、夸张、用典、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对比衬托、动静结合、虚实相生。

11、(例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2、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13、乐哉今岁事,天末稻云黄。

14、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15、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16、“风格”是指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艺术素养等造成的不同的创作特色。如李白之诗清新飘逸,杜甫之诗沉郁顿挫,陶渊明之诗冲淡平和,王维之诗诗中有画,韩愈的诗深奥险怪,白居易的诗通俗鲜明。

17、www.buxike.com

18、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19、交流评价。(自评、同桌评、小组评)采取多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正确评价。

20、那一年,我家是一件大祭祀的值年③。这祭祀,说是三十多年才能轮到一回,所以很郑重;正月里供祖像,供品很多,祭器很讲究,拜的人也很多,祭器也很要防偷去。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小故事大全50字(100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