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文案短句 > >正文
小池古诗(《小池》古诗翻译古诗背诵趣图背古诗)
发布时间:2023-10-28 21:11:46 admin 阅读:59
1、这一课可能要分成两课时吧,没有合在一起的说课稿哦。
4、《小池》说课稿《小池》系新课标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的一首古诗,下面我就一年级学生学古诗的特征,古诗教学所应遵循的规律,来讲述自己对这首古诗处理、研究、设计的过程及体会。
5、说教材古诗《小池》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作品,描述了初夏小池的美丽、和谐、充满“爱”的景象。
6、它以泉眼、树阴、小荷、蜻蜓为意象,一动一静,动静结合,勾勒了一幅充满活力与和谐的画卷,表现了初夏的情趣,表达诗人喜爱小池,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7、除了“晴柔”这个词以外,本文浅显易懂,短小精悍,特别是“爱、惜、立”十分有趣,比较适合低年级学生的阅读,也是培养学生吟诵古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好材料,更是能在学生幼小的心田里播下民族文化的凭借。
8、这首诗应该让他们学什么呢?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学生学会诵读古诗,正确吟诵古诗,有学习古诗的兴趣才是最主要的。
9、所以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0、教学目标、理解诗的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情景,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11、认识4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朗读并背诵古诗。
12、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13、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的大意。
14、教学难点、读诗联想画面,感受诗歌清新自然的写作特点。
15、说教法、学法对于一首古诗,在一年级学生的教学,如果只停留在对学生进行繁冗枯燥的解说,那就大错特错了。
16、因为这种把诗的言语肢解为有关言语,捎带情理的空洞说教的教学,让学生对诗通过其特殊形式表现出的形趣、意趣、理趣、志趣等就始终缺乏真切的感受。
17、所以,本诗在教师的引导下,应该这样学、强调吟诵传情法。
18、前面已经讲述,诗歌学习缺少吟诵,就等于是鱼离开水一样。
19、诗歌应有的意境就会丧失全无。
20、所以教学中的朗读指导,以正确读—熟练读—感情读为途径,体会情趣读,从而使学生在吟诵中受到美的感染。
21、玩索养趣法。
22、古代诗人在字词的使用上十分讲究,力求完美。
23、本诗也不例外,抓住古诗中“惜、爱、立”,品味玩索,深挖细酎,让学生走进诗境,体验小池的情与爱,才能让学生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体会诗味诗情,感受作者对小池的喜爱。
24、想象展情法。
25、想象是审美的翅膀,凡是我们在艺术作品里发现为实的东西,并不是直接由眼睛,而是由想象力通过眼睛去发现美的。
26、因此,古诗教学中,我让学生想象还有哪些动物立上头。
27、不仅可以使学生积淀了语言,更重要能使学生获得小池不仅景色美,而且和谐美,也可以激发学生学古诗的兴趣。
28、相信学生在我的引领下,肯定会做到低声慢吟,欣赏入境,感悟美感,体会诗情,表达自己对诗韵的理解。
29、教室里也肯定会书声朗朗,诗声扬扬,情声激荡。
30、说教学过程、激趣引入。
31、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一首古诗《池上》谁还记得,指名背出,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在池塘里小孩偷采莲花的事情。
3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和小池塘有关的古诗,题目叫《小池》,板书题目。
33、 介绍作者、这首诗是唐朝的杨万里写的。
34、指导看图,初读课文 同学们小池指的是小荷花池,也叫小荷塘。
35、那么你们想象一下夏日的小荷塘都会有什么美丽的景象呢?学生自由想象并用语言描绘。
36、 我们一起看看课本插图,看看课文里的小池塘里都有什么?说一说图上画了什么景物。
37、试着夸一夸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
38、那么诗人是怎么描写这么美的小池的呢?大家自己去读读吧。
39、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朋友帮帮忙。
40、 学生自由读诗,学习生字。
41、 检查自读情况。
42、 (1)出示生字、“昔”认读那么老师给它加个竖心旁“惜”你还认识它吗?你还能给“昔”加什么偏旁? (2)同样方法学习“廷”和“蜓”。
43、 (3)指名读全诗,教师正音。
44、 全班齐读。
45、指导朗读,体会诗意 请一个同学朗读全诗,其他同学边听边看图,想想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 写泉眼诗人是怎样写的?泉眼的水是怎样流的?“惜”是什么意思?谁舍不得谁?谁能说说这行诗的意思? (1)指导读出舍不得的语气。
46、 (2)学生自由练读。
47、 (3)指名读。
48、 作者又是怎样写树阴的呢?读第二行,“树阴照水”怎样理解?晴柔刚才同学们学生字已经理解了,“爱晴柔”又怎样理解?谁喜欢晴天里柔和的风光呢?这行诗是什么意思? (1)指导读出喜欢的语气。
49、 (2)学生练读,男女比赛读。
50、 小结、这两行诗写了小池周围的景物--泉眼和树阴。
51、作者把泉眼和树阴写得像人一样懂得感情,其实是融进了作者自己的感情,知不知道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喜爱)请同学们把两行诗连起来读一读,读出舍不得和喜爱的语气。
52、 指名读,赛读。
53、 写"小荷"和"蜻蜓"作者又是怎样写的呢? 读四行。
54、这两行诗写的是小池里的景物。
55、“小荷”指什么?“才”在这儿是什么意思?嫩和荷叶刚露出什么?蜻蜓就怎样?哪为同学知道这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池塘?为什么?(初夏,因为只有夏季才有荷叶和蜻蜓,而荷叶刚刚露出尖尖的角,说明这是刚到夏天的时候)“早”和“才”诗人用得非常准确、生动。
56、有了这两个字我们读起来这两行诗眼前仿佛看见了什么?把这两行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57、怎样读才能表达出生动、有趣的情景呢? 指导朗读。
58、 把四行诗的意思连贯起来说一说,注意诗句中内容之间的联系。
59、(自己说,互相说,当众说) 总结、是啊,清清的泉水,茂密的大树,娇嫩的荷叶,可爱的蜻蜓够成了小池优美的风景。
60、难怪诗人要把这小池写下来,这里真是太美啦! 指名反复朗读,指导读出语气 全班朗读。
61、 有感情的朗读小诗。
62、总结、 小池只是大自然中的一个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还有美丽的景色呢。
63、这些美景正等待着小朋友去发现,去观赏,去赞美。
64、当然,大自然更期待你们去爱护万物,保护环境。
65、这样,美景才会越来越美,越来越多。
66、小结、你学会了什么?布置作业、默写古诗。
67、找一找杨万里的诗背一背。
68、说课后反思《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69、”因此运用各种有效的评价手段,能够达到激励、导向、调控作用。
70、在这节以诗歌诵读的古诗教学课堂,我努力以真诚的语言,温和的表情、期待的目光,宽容的态度,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当学生朗诵出现误差时我给予纠正安慰,当学生了解找不到方向时我给予尊重引导,当学生理解感悟呈现连珠妙语我给予表扬放大。
71、这样及时关注不同层次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及时予以鼓励、评价,以建构民主、互动、和谐的课堂,让课堂诗情飞扬!古诗《所见》说课稿教材分析、教材说明、《所见》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二册第13课。
72、它是一首充满儿童生活气息的五言绝句,写夏天中午所见到的情景。
73、诗的语言清新流畅,明白如话,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一句,写牧童悠然自得地骑在黄牛背上,他唱着牧歌,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
74、“骑黄牛”表现了牧童悠闲自在的神态。
75、勾画出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牧童行歌图”。
76、“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一句,写牧童行走间,忽然想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了唱歌,一声不响地站在树下,盯住鸣蝉。
77、“意欲捕鸣蝉”不是写诗人所见,而是诗人对牧童的机灵敏捷的动作、神态变化。
78、这句诗抓住牧童刹那间心理发展和动作变化这一细节,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幅“牧童捕蝉图”。
79、教学目标、①知识与能力、认识“所、牧、捕、蝉、闭、立樾”等生字,会写“童、闭、立、黄”等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80、②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合作、表演等方法读懂诗句的意思。
81、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感受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82、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真切喜欢这首诗,愿意主动诵读,激发向往大自然,并有在大自然中发现秘密的愿望。
83、教学重、难点、重点、①识字、写字教学。
84、②会背诵课文。
85、难点、感受牧童活泼、好奇的特征。
86、教学准备、音乐、图片、课件等学情分析、古诗短小浅显、琅琅上口,大多数学生在入学前已会背诵。
87、这首诗小学生应该喜欢,因为它生活气息浓郁,形象生动,语言充满机趣,且这些夏天里的故事、景致也是很多儿童所能经历,感受的,但由于它是古诗文,意蕴较为丰满,学生不易读懂。
88、因此,教师应巧妙地利用各种可能的手段加以引导。
89、另外,诗中出现的一些字,如“樾”、“意欲”等词理解难度较大,教师可作引导解释。
90、教法、学法反复诵读法经过千百年来大浪淘沙流传下来的古代诗歌都积淀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它可以通过反复诵读来感知、理解和体味。
91、通过诵读来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与诗人同欢同喜,感受诗歌的意蕴,使诗人的情感自然地辐射到诵读者的情感之中,换言之,诵读者的情感自觉地融入古诗的意境中。
92、这种自觉替代的情感反过来会进一步作用于诵读过程之中,诵读者脑海里呈现的画面,事物也会强化对诗人情感的理解和感悟。
93、情境教学法古诗的教学易使学生学得枯燥无味,也很难让学生在情感上与诗人产生共鸣。
94、教学时,我分别采用观察图片、聆听音乐、动作表演、语言渲染等多种方法来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儿童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让学生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地学古诗。
95、合作学习法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96、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造一种师生、生生平等的和谐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互相帮助,互相启发,充分发挥学生间的互补作用,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97、设计理念在学习内容上构建三个维度、即教材规定的内容。
98、教师选择的学习内容。
99、学生自行选择的学习内容。
100、三个维度之间在课上以教材内容学习为主,另两项内容作为延续。
101、在学习方法上注重合作学习,留出充分的时间,留出充分的空间,通过学生多角度的相互作用走进对文本的理解,以及情感的体验。
102、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继续阅读的欲望,也许是语文教学中教师最重要的任务,设置情境,促成互动,合理评价,在教师有效地参与下理解诗意,体会诗情,从而使学生产生对学习古诗的兴趣。
103、教学关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基础,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使每一堂课都成为学生学习祖国语言这壮丽诗篇中的最生动的诗行。
104、教学过程预设、一读感知、揭示课题。
105、(美丽的春天悄悄告别了我们,夏天来到了我们中间,凉爽的风吹来了,我们看见了一片小树林,“哪几个小朋友能把夏天的小树林搬到教室来。
106、)多名学生经过自行讨论,在黑板上画“初夏的小树林”图。
107、●引导学生创设诗歌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108、出示古诗。
109、在这幅美丽的画面上,有一首诗。
110、借助拼音,谁能读会它?(应该帮助学生读准字音并纠正字音,必要时教师范读或领读,并指导读出节奏)。
111、组成合作小组,互帮互助,看看哪一组读得最好?检查小组朗读情况。
112、●这一环节通过合作,引领学生走进诗中描绘的情境中,为解诗意、体诗情设下伏笔。
113、通过合作,借助拼音、读通、读熟诗歌。
114、、二读感悟自由读诗,结合图画想想还应该画上一些什么。
115、学生之间交流,并要求说出为什么要画上这些。
116、●儿童的认知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
117、让学生为诗配画,旨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意,请学生当“小画家”,容易激发学习兴趣。
118、学生在讨论该画些什么的过程中,很自然地理解了诗意,做法新颖,不落俗套。
119、教师范读,学生想像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120、课堂讨论自学中的疑难处,教师相机点拔。
121、●在这个阶段,通过学生之间有效地互动,教师的相应点技,以及不断地丰富画面,不正是理解诗意的过程吗?这里展示的过程,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122、讨论、交流、判断。
123、学生在过程之间得到发展。
124、、三读想像看着画同带着想象朗读全诗。
125、(指名读、小组赛读、齐读)想像一下,这牧童唱的会是什么样的歌。
126、用自己的表演把诗意表现出来。
127、有感情地朗读过首诗(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读)●体会诗情,对一年级的儿童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儿童的言语描绘也好,动作表演也好,无不是用他的生活经验来诠释、演绎动人的诗境,同时,兴趣也在这里涌动。
128、、四读成诵根据画面背诵这首诗(愿意背的齐背随着音乐)。
129、向好伙伴背诵这首诗(可加上动作)。
130、、写字指导让学生自己说出书写要点学生练习打开“学习包”这里有三首诗,你一定能回家读给爸爸妈妈听。
13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132、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33、唐·杜甫——《绝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134、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35、唐·张志和——《渔歌子》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136、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37、唐·杜牧——《清明》。
二、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译文1、这一课可能要分成两课时吧,没有合在一起的说课稿哦。
三、《小池》古诗翻译 古诗背诵 趣图背古诗1、画几座小山,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2、在山脚下画一条细长的溪流。。
3、为了更好的记忆可以在空中画几只飞翔的小鸟,并写出与古诗贴近的对话。古诗:泉眼无声惜细流,翻译:泉眼悄然无声是因为舍不得细细的流水。。
4、画一棵简单的柳树。。
5、画出它的倒影。。
6、在两棵树之间画一条没有闭合的小曲线。。
7、在曲线圈里用短竖线画出小草,线圈外用短横线画出水的波纹。为了帮助记忆可以画上太阳表示晴天,画上卡通的风婆婆。用对话的形式使古诗的内容更具体化。古诗:树阴照水爱晴柔。翻译: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与和风的轻柔。。
8、画两片简单的荷叶。。
9、画出河岸与“露着尖尖角的小荷花”,依旧用短横线表示水。古诗:小荷才露尖尖角,翻译: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
10、在第9步的基础上画一只小蜻蜓。古诗:早有蜻蜓立上头。翻译: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四、学前儿童古诗必背简单10首1、(#婴幼儿#导语)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古诗更是文化中的一绝,各类诗词不仅是诗人的生活经历,简短文字所赋予的内涵更体现了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
2、下面是考网分享的学前儿童古诗必背简单10首。
3、欢迎阅读参考!学前儿童古诗必背简单 咏雪 清代/郑燮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4、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5、译文 飘飞的雪花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6、成千上万数也数不清,飞入梅花丛中就消失不见。
7、创作背景 初到扬州的郑板桥,穷困潦倒暂住焦山别峰庵时,巧遇马曰琯马曰璐二人,之后结下深厚友谊。
8、之后在大雪纷飞的一日,郑板桥冒着风雪前往小玲珑山馆访问二人,正遇到一群读书人正在赏雪吟诗。
9、他们见郑板桥身着粗布衣,以为他不懂作诗,便故意为难。
10、哪知郑板桥不慌不忙、不动声色地吟出了这首诗。
11、赏析 诗的前两句是虚写,后两句是实写,虚实相映融铸出了清新的意境。
12、前三句看似平平常常,在低谷徘徊,然而到了结尾的第四句,却以动静相宜的深邃意境,一下子将全诗从低谷推向奇峰。
13、全诗几乎都是用数字堆砌起来的,从一至十至千至万至无数,却丝毫没有累赘之嫌,读之使人宛如置身于广袤天地大雪纷飞之中,但见一剪寒梅傲立雪中,斗寒吐妍,雪花融入了梅花,人也融入了这雪花和梅花中了。
14、学前儿童古诗必背简单 小池 朝代、宋朝|作者、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15、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6、古诗简介 《小池》是宋朝诗人杨万里的著名诗篇。
17、此诗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阴、小荷、蜻蜓的描写,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的感情。
18、翻译/译文 小泉无声像珍惜泉水淌着细流, 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19、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 早早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20、注释 ①泉眼、泉水的出口。
21、②惜、爱惜。
22、③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23、④小荷、指刚刚长出水面的嫩荷叶。
24、⑤尖尖角、还没有展开的嫩荷叶尖端。
25、⑥头、上方学前儿童古诗必背简单 静夜思 李白〔唐代〕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6、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7、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
28、我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29、注释 静夜思、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
30、床、今传五种说法。
31、一指井台。
32、已经有学者撰文考证过。
33、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程实将考证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刊物上,还和好友创作了《诗意图》。
34、二指井栏。
35、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最早的水井是木结构水井。
36、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
37、因此古代井栏又叫银床,说明井和床有关系,其关系的发生则是由于两者在形状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类同。
38、古代井栏专门有一个字来指称,即“韩”字。
39、《说文》释“韩”为“井垣也”,即井墙之意。
40、三“床”即“窗”的通假字。
41、本诗中的‘床’字,是争论和异议的焦点。
42、我们可以做一下基本推理。
43、本诗的写作背景是在一个明月夜,很可能是月圆前后,作者由看到月光,再看到明月,又引起思乡之情。
44、既然作者抬头看到了明月,那么作者不可能身处室内,在室内随便一抬头,是看不到月亮的。
45、因此我们断定,‘床’是室外的一件物什,至于具体是什么,很难考证。
46、从意义上讲,‘床’可能与‘窗’通假,而且在窗户前面是可能看到月亮的。
47、但是,参照宋代版本,‘举头望山月’,便可证实作者所言乃是室外的月亮。
48、从时间上讲,宋代版本比明代版本在对作者原意的忠诚度上,更加可靠。
49、四取本义,即坐卧的器具,《诗经·小雅·斯干》有“载寐之牀”,《易·剥牀·王犊注》亦有“在下而安者也。
50、”之说,讲得即是卧具。
51、五马未都等认为,床应解释为胡床。
52、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
53、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马扎功能类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类似物,两边腿可合起来。
54、现代人常为古代文献中或诗词中的“胡床”或“床”所误。
55、至迟在唐时,“床”仍然是“胡床”(即马扎,一种坐具)。
56、疑、好像。
57、举头、抬头。
58、学前儿童古诗必背简单 咏鹅 骆宾王〔唐代〕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59、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60、译文 “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
61、白色的身体漂浮在碧绿水面,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62、注释 曲项、弯着脖子。
63、歌、长鸣。
64、拨、划动。
65、鉴赏 《咏鹅》相传是骆宾王在七岁时写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咏物诗。
66、这首千古流传的诗歌,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而是以清新欢快的语言,抓住事物(鹅)的突出特征来进行描写。
67、写得自然、真切、传神。
68、开头的“鹅、鹅、鹅”不只是模拟鹅的叫声,而且把思维的那种跃动表现出来,融为一体。
69、小诗人用三个“鹅”字道出鹅由远至近的欢叫声,让人渐渐看清它“曲项”的外形和“向天歌”的得意神态,再写鹅在水中嬉戏时有声有色的情景。
70、表现小诗人细微入神的观察力。
71、小作者通过白描的手法,简单的略加勾勒,鹅的鲜明形象就脱颖而出。
72、“曲项向天歌。
7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74、”一幅可爱的动态的形象。
75、学前儿童古诗必背简单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唐代〕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76、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77、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78、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79、译文 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80、野火无法烧尽满地的野草,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81、远处芬芳的野草遮没了古道,阳光照耀下碧绿连荒城。
82、今天我又来送别老朋友,连繁茂的草儿也满怀离别之情。
83、注释 赋得、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
84、诗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字。
85、这是古代人学习作诗或文人聚会分题作诗或科举考试时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称为"赋得体"。
86、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87、一岁一枯荣、枯,枯萎。
88、荣,茂盛。
89、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90、远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浓郁的香气。
91、远芳、草香远播。
92、侵,侵占,长满。
93、远处芬芳的野草一直长到古老的驿道上。
94、晴翠、草原明丽翠绿。
95、王孙、本指贵族后代,此指远方的友人。
96、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
97、学前儿童古诗必背简单 古朗月行(节选) 李白〔唐代〕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98、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99、译文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称为白玉盘。
100、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101、注释 呼作、称为。
102、白玉盘、指晶莹剔透的白盘子。
103、疑、怀疑。
104、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105、出处、《穆天子传》卷“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
106、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
107、道里悠远,山川间之。
108、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109、’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
110、万民平均,吾顾见汝。
111、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112、’”《武帝内传》称王母为“玄都阿母”。
113、学前儿童古诗必背简单 所见 朝代、清朝|作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114、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15、古诗简介 《所见》是一首五言绝句,是清代文人袁枚所作。
116、本诗描绘了一幅林中牧童一派天真快乐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117、翻译/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 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118、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 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上。
119、注释 ⑴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120、⑵振、振荡。
121、回荡。
122、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123、⑶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124、⑷欲、想要。
125、⑸捕、捉。
126、⑹鸣、叫。
127、(7)立、站立学前儿童古诗必背简单 饮湖上初晴后雨 朝代、宋朝|作者、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128、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29、古诗简介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七言绝句,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
130、这首诗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描写概括品评。
131、翻译/译文 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显得美极了。
132、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美丽的。
133、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好,她总是美丽的。
134、注释 ①饮湖、在西湖上饮酒。
135、湖,指杭州西湖。
136、②初晴、起初开始放晴。
137、晴,一作“睛”。
138、③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139、④方好、正显得美。
140、⑤空濛、形容细雨迷茫的样子。
141、谢玄晖诗、“空濛如薄雾”。
142、濛,一作“蒙”。
143、⑥奇、美妙,与诗中“好”同义。
144、⑦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
145、⑧淡妆、淡雅朴素的妆饰。
146、⑨浓抹、浓艳华丽的打扮。
147、抹,涂脂抹粉。
148、⑩相宜、也显得十分美丽。
149、学前儿童古诗必背简单 赠汪伦 李白〔唐代〕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150、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51、译文 李白乘舟将要远行离去,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152、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153、注释 汪伦、李白的朋友。
154、将欲行、敦煌写本《唐人选唐诗》作“欲远行”。
155、踏歌、唐代民间流行的一种手拉手、两足踏地为节拍的歌舞形式,可以边走边唱。
156、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
157、《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
158、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159、不及、不如。
160、学前儿童古诗必背简单 江上渔者 朝代、宋朝|作者、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161、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62、古诗简介 《江上渔者》是宋代诗人范仲淹的一首五言绝句。
163、这首的小诗指出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鲈鱼味道的鲜美,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境与艰辛。
164、全诗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165、翻译/译文 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
166、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
167、注释 ①渔者、捕鱼的人。
168、②但、只 ③爱、喜欢 ④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
169、生长快,体大味美。
170、⑤君、你。
171、⑥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172、⑦出没、若隐若现。
173、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174、⑧风波、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