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文案短句 > >正文

名人名言长句(你最喜欢的名人格言是什么?为什么会是它,它对你一生有哪些影响?)

发布时间:2023-11-17 09:37:07 admin 阅读:59

导读你最喜欢的名人格言是什么?为什么会是它,它对你一生有哪些影响? 那众口流传的,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最是鼓励我的人生格言呀,人不是生儿知之,而是学而才懂。我希望人...

你最喜欢的名人格言是什么?为什么会是它,它对你一生有哪些影响?

那众口流传的,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最是鼓励我的人生格言呀,人不是生儿知之,而是学而才懂。我希望人们也按照这两句格言去做,做到成功吧!

求一些关于历史重要性的名言警句?

●只有传记是真实的历史。

——卡莱尔(英)《新闻评论》

●历史是胜利者的宣传。

——汤因比(英)《汤因比论汤因比》

●人类的具体历史,如果有的话,

那一定是所有人的历史,

也必然是人类的一切

希望、斗争和受难的历史。

——波普(英)《公开社会及其敌人》

●正如哲学是研究他人误解的学问,历史是研究他人错误的学问。

——菲利浦·古德利尔(英)《龙套与超人》

●历史是人类的过去的知识。

——亨利—伊雷内·马鲁(法)《历史如同知识》

●历史是由活着的人和为了活着的人而重建的死者的生活。

——雷蒙·阿隆(法)《历史哲学》

●历史是什么: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

——雨果(法)《笑面人》

世界读书日手抄报+读书名言、诗句集锦,书香伴我成长!

领取电子版请拉到文末

领取电子版请拉到文末

▲扫码关注教育好声音

后台回复:

世界读书日 即可领取

名人名言长句

1、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费尔巴哈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3、无论你在那儿工作,无论做什么事情,不要放弃学习。没有学习,你不会进步。——奥斯特洛夫斯基4、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高尔基5、读书有三种方法:一种是读而不懂,另一种是既读也懂,还有一种是读而懂得书上所没有的东西。——克尼雅日宁6、如果一个人把生活兴趣全部建立在爱情那样暴风雨般的感情冲动上,那是会令人失望的。——居里夫人7、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张潮8、书籍是最好的朋友。当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你都可以向它求助,它永远不会背弃你。——都德9、能赢得普遍尊敬的人,并不是由于他显赫的地位,而是由于始终如一的言行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列夫·托尔斯泰10、一生的生活是否幸福、平安、吉祥,则要看他的处世为人是否道德无亏,能否作社会的表率。因此,修身的教育,也成为他的学校工作的主要部分。——裴斯泰洛齐

名人名言长句

http://mrmy.joke9999.com/

朱子格言启示录:欲成大器,勤奋为本

引锥刺股,圆木警枕

◆ ◆ ◆

文|石禄生

编者按

最近,一组载有朱子格言的明清时期文化楹联惊现于世,引起了收藏界的广泛瞩目。朱熹的这篇格言短文读来可谓振聋发聩,极具文史和哲理价值。楹联所载朱子格言全篇共有十长句,涉及的历史人物多达二十人。本文为朱子格言解读第十讲,着重阐述短文第十句:“苏季子引锥刺股而自奋,司马光员木为枕以自警,吾人不可无此勤苦。”

01

世界名人堂级别的发明家爱迪生,曾经说过这么一句地球人都知道的名言:“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也就是说,所谓天才,只是一个有天赋的人努力的结果。

众所周知,爱迪生是近代人物。无独有偶,中国近代堪称民族灵魂的作家鲁迅先生也说过:“哪里有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

笔者之所以列举这两个人物及其名言,目的是要证明一件事:近代以来,大凡成就卓越的牛人都洞悉了一个真理,即勤奋刻苦才是成功的关键。更重要的是,爱迪生和鲁迅都愿意把这种成功的经验分享给世人,这一点是相当难得的。

那么,古代的牛人是否也知道勤奋刻苦的重要性呢?当然,他们也是明白无误的;但大多数古代名家都只是暗自努力、勤奋、刻苦,没有想过要把成功的秘诀公之于天下,让普通人受益。

当然,这只是调侃的话。不过古代人的确比较忽视或鲜有想法去总结“勤奋与成功”的规律与关系,或者说远没有形成“成功学“意义上的理论体系用于教导世人,这也是事实。

虽然历代史料中大量记载了谁谁谁勤奋刻苦,谁谁谁又成就非凡的事迹,但基本上都是分别孤立地记载两者情况,说谁勤奋主要是基于中华美德层面,说谁成就大或业绩高主要是出于敬仰,记录的笔触就是不捅破两者的因果关系。

相反,中国古代的史学家更热衷于赞叹像东方朔、骆宾王、方仲永、曹冲、曹植等这样的天才人物,褒扬的侧重点是“天才”,而不是勤奋与否。

应该说,朱熹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把“勤奋与成就”的因果关系看得比较清楚的一个人,或者说他是第一个有意识地去总结这种规律用于教导世人的大儒。

所以他在朱子格言中说:“苏季子引锥刺股而自奋,司马光员木为枕以自警,吾人不可无此勤苦。”别人都是在野史一样的材料中叙述“悬梁刺股”的故事,朱熹则直接把苏季子、司马光的勤奋事迹导入到了盛世格言的高度,有利于广泛传播,意义大不相同。

02

我们先来看看“苏季子引锥刺股而自奋”的故事。苏季子,就是战国时期的苏秦,如果有谁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的话,那么苏秦所做的事大家肯定熟悉:合纵六国,联盟抗秦。

没错,就是这个人,先后说服了燕、赵、韩、魏、齐、楚六国,结成合纵联盟,共同抵抗秦国的吞并野心。巅峰时期,苏秦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国长达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作为读书出身的人,苏秦的谋略成就,举世杰出。

苏秦

那么,苏秦作为一个文弱书生,一不能武,二没有显赫家世(他家是世代务农的),光凭借一张嘴就能游说六国,从而左右天下格局,到底靠的是什么?很显然,杰出的谋略思想,就是他的所有资本。而他的谋略,也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来源于他多年的勤奋苦读。这就不能不说到他的“引锥刺股”了。

想当初年轻的时候,苏秦也曾试过凭借肚子里的三分文采,四处寻求重用,无奈没人鸟他,回到家来连亲戚都嘲笑他。这使他深受刺激,同时也让他想明白了一件事:“我的学问还远远不够。”于是苏秦下定决心发愤图强、勤奋读书。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日夜苦读。

到了深夜的时候,为了防止自己睡着,他就准备了一把锥子放在书桌上,每到疲倦打盹的时候,就拿起锥子在大腿上刺一下,迫使自己振作起来继续苦读。这便是“苏季子引锥刺股以自奋”的由来。据此引申出来的成语“引锥刺股”,也在后世广为人知。

在拜师于著名兵法家鬼谷子的基础上,正是勤奋苦读的作风,让苏秦读遍天下奇书,学问突飞猛进,只需要引经据典,各种谋略就能自动在脑海里生成。

所以当他第二次周游列国的时候,各国君主都对他肃然起敬,他的谋略之辞不但有人听,还被报以热烈掌声。因此他得以说服齐、楚、燕、韩、赵、魏“合纵”抗秦,并手握六国相印,登上了人生巅峰,取得了令世人瞠目的成就。

其实,类似于“引锥刺股”这种形容并激励世人勤奋苦读的古成语还有不少,从历史典故的角度看,个个都是典范:

◆成语“悬梁刺股”:将战国苏秦和东汉孙敬,两个人的苦读故事合并起来说,效果颇为震撼。苏秦“引锥刺股”自不必多说,而孙敬则将一根绳索栓在房梁上,另一头系在头发上,每每夜读打盹,头皮被扯得生痛,所以能够保持清醒状态继续苦读。巧的是,孙敬后来也成了苏秦那样的谋略型的政治家、纵横家。

◆成语“凿壁偷光”: 说的是西汉学问大家匡衡,小时候因为家里贫穷,买不起油蜡,为了能够勤苦夜读,便凿穿了墙壁,借助邻居家的烛光读书。甚至为了多读书,匡衡还主动到大富人家去当仆人但不要报酬,只求读遍主人家丰富的藏书。

◆成语“囊萤映雪”:将东晋名臣车胤和晋末大臣孙康,两个人勤奋苦读的故事合并记录。囊指口袋,萤就是萤火虫。“囊萤”说的是车胤为了夜读,抓了萤火虫包起来,利用萤光阅读。“映雪”说的是孙康在冬日的夜里,利用院子外面雪地的反光,作为夜读照明之用。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比苏秦苦读更传奇的同类历史人物比比皆是,朱熹为什么重点提及苏秦而忽略其他人呢?依笔者之见,这正是朱熹的特别用意所在。

朱熹

首先,从“勤奋与成功”的因果关系层面出发,没有谁比苏秦更典型。苏秦在苦读之前,本来就是读书人出身,但周游列国没有人看得上他。直到他苦读一年多之后,思想、谋略、视野发生了质的变化,达到了谋略大家的境界,所以政治命运一飞冲天,成就抵达巅峰。

还有比苏秦更能说明“成功来自于勤奋”这一定律的吗?在朱熹的历史视野里,应该说找不出第二个。所以他首推苏秦。

其次,论个人成就,苏秦凭一己之力,改变了战国诸侯相争的历史格局,这种纵横天下的能力或功业,就谋臣一类的角色人物来说,可谓前无古人,其传奇度甚至超越了后来的韩信与萧何,比之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也毫不逊色。

诚然,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合纵”抗秦的联盟局面,只维持了十五年的战略平衡,后来因为六国内部起了纷争和内讧,以及齐国大夫们嫉妒苏秦受宠而派人刺伤了他,导致苏秦早早离世,因此六国合纵的格局终于分崩离析,这也为后来秦国各个击破六国创造了条件。

但是,不得不说,苏秦的合纵谋略思想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政治文化遗产,其成就可谓闪耀千秋。

合纵联合示意图

说到这里,有必要插播一段小常识,算是科普。历史上,苏秦和张仪都是鬼谷子的学生,他们都得到了鬼谷子的纵横思想之真传。所谓纵横思想,是合纵与连横的合称:

“合纵”的政治思想,其核心理论是联合多个弱国抵抗某个强国,以防止强国的兼并。苏秦就是“合纵”思想的代表人物。

而“连横”思想,其核心意图是,由发起国主动投靠某个强国作为靠山,然后攻击其他的一或若干个弱国,以达到扩展版图的目的。张仪就是“连横”思想的代表人物。

由此可见,合纵思想与连横思想是针锋相对的,苏秦和张仪作为师兄弟,由于谋略主张的分歧,两个人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死对头。这一点不赘述。

放眼当今世界,像阿拉伯联盟、东盟、亚非拉(第三世界)联合体等,它们在创立初始,都是“合纵”性质的结盟,目的是通过区域性的国家联合,共同抵御世界性的潜在的大国威胁;而像北约军事组织,则更接近于“连横”性质的结盟,创立初始,其核心思维就是以美国这个世界第一强国为龙头,联合遏制或对付前苏联。

当然了,在现今的国际政治格局下,合纵或连横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暗含变化。像联合国组织,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战役胜利后的产物,中、苏、美、法、英共同发起创立联合国的初衷是,采取“合纵”性质的策略,维护世界正义秩序,抵御潜在的法西斯主义势力。

联合国标志

但随着时间的演变,尤其是在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期间,联合国一度出现了“连横”趋势,即部分成员国家以美国为龙头,纠合军事力量,随意干涉或围攻个别弱小国家。

以上均为题外话,目的在于强调说明苏秦的合纵思想,远在战国时期是多么了不起,即便放在今天也是影响颇深。

在中国历史上,读书是一个人奋斗的主要途径,而在勤奋苦读的同类人当中,历史总是要给成就突出的人留下声名。朱子格言引经据典的出发点也是如此,因此说“苏季子引锥刺股而自奋。”

03

我们再看朱子格言列举的最后一个人物:“司马光员木为枕以自警。”这是司马光第二次出现在朱子格言里,第一次出现在“司马温公无语不可对人”。朱熹行文做如此安排,必有他的缘由。

司马光

前面我们说过,历史上留下记载的勤奋苦读的人比比皆是,这些人物的苦读经历,有两个特点:一是他们的“勤苦”仅限于读书,没有涉及工作或写作;二是他们的“勤苦”都是阶段性的,主要集中于少年读书时代,基本不可能延续到工作时期,取得功名以后若再如此勤奋苦读那就近乎神话了。

但司马光的情况完全不一样,他的“勤苦”是贯穿于一生的。从少年读书时代起,司马光就让家人给他锯了一根粗短的圆木,作为睡觉时的枕头使用。

为什么呢?酷爱读书如司马光,每晚夜读是必须的,但人的身体毕竟不是铁打的,日夜苦读,必然会疲倦犯困,如何克服呢?司马光不像苏秦或孙敬那样刻意虐待自己的身体,强迫自己不睡觉。他的办法是顺其自然,实在困了倒头就睡;但是他的枕头是圆木做的,特别硬,不舒服不说,还很容易滚动。

如此一来,司马光每每浅睡辄止:本来就睡得不舒服,加上随便翻个身,圆木一滚动,脑袋就跌落到床板上了,想不醒都不可能。

所以,司马光的圆木枕头,可以让他安心无忧地小睡片刻,养足精神,却又不至于让他睡过头去。浅睡休憩,提高了读书效率;圆木之警醒,保障了读书时间,做到了勤奋自律。这就是“司马光员木为枕以自警”的典故由来;其中“员”通“圆”。笔者以为,司马光保持勤苦的方法,比苏秦或孙敬要高明得多。

司马光以圆木为枕

此外,司马光勤奋刻苦的境界,本身比其他勤苦读书人要高得多。司马光的勤苦,是发自于内心的一种人格追求,具有高度的自律性和适应性,一旦形成习惯,终身受用;反之,其他的读书人,之所以选择勤苦,往往是出于功利性的考量:“我要出人头地。”所以不能持久,多为阶段性的勤苦。

这种情形跟如今的不少高考生相似,高考前夕,勤奋刻苦到极致,为考取好成绩奋力一搏;一旦考上大学,全身心就松懈了,从此不爱苦读书。由此可见,司马光式的勤苦堪称触及灵魂的人格境界,段位是很高的。

司马光

果不其然,司马光“以圆木为枕”的勤苦习惯,并没有因走上仕途而终止,甚至当他位居朝廷重臣之时,反而比年轻的时候更勤苦了。公元1071年,司马光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自请离京,退居洛阳,决口不论政事,转而潜心编著《资治通鉴》。

期间,司马光坚持以圆木为枕,为争取写作时间,每每通宵达旦地奋笔疾书。实在困了,就小憩片刻,圆木翻滚则警醒而起,继而伏案提笔。这样的日子,司马光坚持了十五年,直到他写完《资治通鉴》,时年六十六岁。

“司马光员木为枕以自警”,从少年时代延续到工作时期,再贯穿到老年岁月,他的勤苦作风早已成为根深蒂固的习惯,不再需要精神层面的自我激励才能坚持。这样的司马光,不仅让读书人推崇,更是让世人肃然起敬。在繁重的朝政事务间隙,还能完成《资治通鉴》这样的历史巨著,司马光无疑鉴证了“勤奋与成功”的关系定律。

这就不难理解了,朱熹为何不顾重复列举人物的行文瑕疵,也要把司马光的勤苦事例加入到朱子格言当中来,一是司马光的勤奋已经超越了读书人的局限,适用于普天之下的工作阶层;二是司马光的勤苦,超越了功利性的层级,上升到人格境界的高度。

作为以追求圣贤境界为目标的儒学文本,朱子格言没有理由忽视司马光“员木为枕以自警”的现象级典范之意义。

关于司马光的人物生平,在朱子格言第六讲中关于“司马温公无语不可对人”部分已做过诸多评述,本讲内容中不再赘述。

后记

《左传·宣公十二年》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勤劳与刻苦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是一个人、一个国家之所以安家兴邦或创造辉煌的根本大法。一个人如若沉溺于懒惰安逸,不图勤奋或刻苦,精神上不思进取,纵然有再全面的修为都是无望。

以数字喻之,则勤奋是1,其它的修身之道是后面的0。有1为根基,则每增加一个零,为人的正面效应就呈几何级增长;没有前面的1,后面增加再多的0,终究还是零。

这就是勤奋刻苦之于一个人修身的重要性或主导性。朱子格言将勤奋主题的句子和人物,列之于格言最后一句,某种意义上具有压轴或总结之意,体现了朱熹行文的结构性考量。一句“吾人不可无此勤苦”,向世间的儒家弟子和凡夫俗子道出了殷切的期望。

行文至此,朱子格言全篇十长句共十讲,全部阐述完毕。我们再来总结一下格言全文的主题结构,依次主张为人要“孝顺、恭逊、有志向、有度量、光明磊落、正直无邪、善忍耐或忍让、宽厚慎言、处世有原则、勤奋刻苦”,基本涵盖了一个有着君子之风的人所该有的素质或修养。

假设一个白纸一样的人,如果能够遵照朱子格言的标准去塑造自己,他将基本上成为一个完美的人,或者说是人格完整的人。由此可见,朱子格言极具普世规范价值,堪称儒学文化的传世珍宝。

朱熹格言楹联,抄录并制屏于明清时期,现收藏于福建品藏文化公司。格言全文如下:

虞舜能顺亲之心,曾参能养亲之志,吾人不可无此孝思。

大禹有昌言之拜,元公有吐握之勤,吾人不可无此恭逊。

王沂公生平志不在温饱,范文正少时志便任天下,吾人不可无此期许。

韩琦不责碎玉之胥,刘宽不叱飜羹之婢,吾人不可无此度量。

赵清献公无事不可告天,司马温公无语不可对人,吾人不可无此光明。

杨伯起却暮夜之金,罗一峯拒奔楼之女,吾人不可无此正大。

韩淮阴甘受胯下之辱,蔺相如谨避廉颇之威,吾人不可无此舍忍。

范纯仁不言人非,郭林宗不为危论,吾人不可无此浑厚。

刘忠定谨告诫一语,范忠宣遵忠恕二字,吾人不可无此服习。

苏季子引锥刺股而自奋,司马光员木为枕以自警,吾人不可无此勤苦。

文字:石禄生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本期编辑:煎粄

● 家和万事兴,至情至孝是根本

● 礼贤下士,为人恭逊才能受人拥戴

● 志存高远,大丈夫胸怀家国天下

● 以大度兼容,宰相肚里能撑船

● 无事不可告天,无语不可对人,光明磊落真君子

● 大丈夫处世,行得正、走得直、坐得端

● 小不忍则乱大谋,真正的勇者善于隐忍

● 朱子格言启示录:管住自己的嘴

● 朱子格言启示录:为人处世,不能没有原则

品藏天下,怀古惜今

块块荣匾豪门事,待追忆

件件华艺巨匠心,绽异彩

古曲今颂,天下品藏

品藏天下

长句改短句语言更有力

讲好听的写作故事,发好看的原创文章,教好用的笔耕经验

今天,分享一篇笔杆子的经验之谈,关于在机关文稿写作中长句和短句的使用问题。

在单位,我长期分管文字工作,审稿改稿是主责主业。我审改的机关文稿,涉及的文种文体很多,内容也很杂,其中不少稿子在语言表达上有一个通病——使用长句偏多,不注意使用短句。

什么是长句、短句?“百科词条”中给出的定义是:

长句是指结构复杂、词语较多的句子,短句是指结构简单、词语较少的句子。句子的长短是相对而言的,没有截然的界限。

那么,怎样衡量一个句子的结构是复杂还是简单呢?从句子类型看,复句往往比单句结构更复杂;从句子构成看,一个句子中所包含的成分特别是修饰成分越多,结构就越复杂。

今天,我在读书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判别长句的简易方法:

这个招数,让我想起了读小学的时候,语文老师教给我们的一段顺口溜: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的”字放在定语前,“地”前为状“得”后补。

这个例子,句子长是因状语长而造成的,改造的办法是把状语抽取出来,单独成句。另外,像原句这样把先后两批挂职博士的发言及领导的回应混作一堆,逻辑上是说不通的,应该分开来写。

修改:会上,5名第19批博士服务团成员代表分别作了发言,畅谈挂职体会、锻炼收获;第20批博士服务团成员代表在发言中表达了服务GX、锻炼自我的信心和决心。曾××听取发言后,对前一批挂职博士圆满完成任务表示祝贺和慰问,对他们所作的贡献表示充分肯定;同时,对21名博士服务团新成员的到来表示欢迎,勉励他们在挂职期间以实干笃定前行。

上面这个例子,状语比较复杂,涉及两类(个)行为主体,从字数多少来看,句式改造的效果不够明显。下面这个例子,改造的效果就明显多了。

原句:前几天,GX在××部第20批博士服务团行前培训会上作为优秀接收省份代表作了经验交流发言。

修改:前几天,××部专门召开第20批博士服务团行前培训会。会上,GX作为优秀接收省份代表,作了经验交流发言。

下面4组例子,长句改短句的改法也比较典型。

原句:村(社区)“两委”是党和国家组织体系中最基础的单元。

修改:在党和国家组织体系中,村(社区)“两委”是最基础的单元。

改法:把状语抽取出来,前置。

原句:县乡联合工作组在今年10月底前要逐个村“过筛子”,对每个村(社区)“两委”班子运行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研判。

修改:县乡要成立联合工作组,今年10月底前逐村(社区)“过筛子”,对每个“两委”班子的运行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研判。

改法:断句+分解动作,拆成并列分句。

原句:两者之间的关系,说到底就是德与才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相依相存,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修改:两者之间的关系,说到底就是德与才的关系。在干部身上,德与才相依相存、相辅相成,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改法:更换主语,把一句话变成两句。

原句:“七一”前夕,我到××干部学院参观了在那里常设的红色档案展。

修改:“七一”前夕,我到××干部学院调研,特地参观了在那里常设的红色档案展。

改法:分解动作,把状语变成并列分句。

说实话,长句改短句并不难,难的是养成能用短句就不用长句的自觉。当然,并不是说文章中所有的长句都要改造成短句,该用长句的时候还得用长句。一名合格的机关写手,应当根据不同的表达需要,灵活自如地选择使用长句和短句,做到当长则长、宜短则短,得心应手、恰到好处。

欢迎订阅

2021年《新闻与写作》

投稿请email至丨xwyxztg@126.com

订阅纸质刊物请致电丨010-85201321

商务与广告合作请致电丨010-85201320

你的一个“分享”

让我们之间的距离又近了一步

有哪些提升自己的精短名人名言?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2、开卷有益,掩卷有味。精短名人名言。——林语堂

3、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4、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5、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孔子

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精短名人名言。——孔子

7、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张载

8、重复是学习之母。——狄慈根

9、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陈寿

10、错误是智慧的课程。——怀特

11、生活便是寻求新知识——怀特

12、经验包含着学问——富兰克林

1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14、开卷有益,掩卷有味。——林语堂

15、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长句

1、书籍是最好的朋友。当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你都可以向它求助,它永远不会背弃你。——都德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3、读书以过目不忘为能,最是不济事。——郑板桥4、怀疑是知识之钥。——谚语5、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王豫6、当以读书通世事。——倪元璐7、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8、读书对于智慧,就象体操对于身体一样。——谚语9、了解一页书,胜于匆促地阅读一卷书。——麦考利10、读书补自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培根11、读书是最好的学习。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门科学。——普希金12、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颜之推13、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轲14、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葛洪15、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郑玄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17、如果我阅读得和别人一样多,我就知道得和别人一样少。——霍伯斯18、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夸美纽斯19、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科洛廖夫20、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21、学问是光明,愚昧是黑暗。念书吧!——契坷夫22、谬误百出的书可能是本有趣的书;而一点谬误都没有的书也许是本十分乏味的书。——哥尔斯密

感恩名人名言大全长句

感恩名人名言大全长句1、做人就像蜡烛一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以温暖。——肖楚女2、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王符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4、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5、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7、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泰戈尔8、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华罗庚9、每一种恩惠都有一枚倒钩,它将钩住吞食那份恩惠的嘴巴,施恩者想把他拖到哪里就得到那里。——堂恩10、忘恩比之说谎、虚荣、饶舌、酗酒或其它存在于脆弱的人心中的恶德还要厉害。——英国谚语11、卑鄙小人总是忘恩负义的:忘恩负义原本就是卑鄙的一部分。——雨果12、忘恩的人落在困难之中,是不能得救的。——希腊谚语13、如果一个人身受大恩而后来又和恩人反目的话,他要顾全自己的体面,一定比不相干的陌路人更加恶毒,他要证实对方罪过才能解释自己的无情无义。——萨克雷14、感谢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负义是恶习中最不好的。——英国谚语15、无知的人本想做点好事,结果却害人不轻;小喜鹊拔出妈妈的羽毛,还以为报答了养育之恩。——藏族谚语16、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灭。——苏联谚语17、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日本谚语18、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日本谚语19、养儿方知娘辛苦,养女方知谢娘恩。——日本谚语20、从小不知老娘亲,育儿才知报娘恩。——日本谚语21、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报母恩。——中国谚语22、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孟子23、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24、一日为师,终身为父。25、吃水不忘挖井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26、知恩图报,善莫大焉。27、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28、借得大江千斛水,研为翰墨颂师恩。29、投之以桃,报之以李。30、一父养十子,十子养一父。31、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情存如血。32、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33、一饭之恩,当永世不忘。34、鱼知水恩,乃幸福之源也。35、可怜天下父母心。36、知遇之恩当永生不忘。37、哀哀父母,生不养儿不知父母恩。38、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39、感谢命运,感谢人民,感谢思想,感谢一切我要感谢的人。——鲁迅40、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41、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华罗庚42、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报母恩。43、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44、不会宽容别人的人,就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45、心中常存感激,心路才能越走越宽。46、不要总是数着自己付出了多少,要记住从别人那得到了多少。47、精彩完美的人生,是怀着感激的人生。48、心存感激的人,整个世界都是光明的。49、学会怀抱感激,才会有人生的信念,生命的动力。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关于爱的名人名言名句大全(关于爱的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