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文案短句 > >正文
名人故事100字左右(历史人物故事大全100字?)
发布时间:2023-11-17 15:26:04 admin 阅读:59
历史人物故事大全100字?
中国历史人物小故事100篇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陈蕃愿扫除天下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原文: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3、班超投笔从戎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原文: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4、宗悫(què)乘风破浪宗悫,字元干,是南阳涅阳人。他的叔父宗炳,学问很好但不肯做官。宗悫小的时候,宗炳问他长大后志向是什么?他回答:“希望驾着大风刮散绵延万里的巨浪。”(宗炳说:“就算你不能大富大贵,也必然会光宗耀祖。”)有一次宗悫的哥哥宗泌结婚,结婚的当晚就遭到强盗打劫。当时宗悫才14岁,却挺身而出与强盗打斗,把十几个强盗打得四下溃散,根本进不了正屋。当时天下太平,有点名望的人都认为习文考取功名是正业。宗炳因为学问高,大家都喜欢跟着他读儒家经典。而宗悫因为任性而且爱好武艺,因此不被同乡称赞。原文: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炳曰:“汝若不富贵,必破我门户。”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与拒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艺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5、祖逖闻鸡起舞当初,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就起床舞剑。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咨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乱,而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这样就使戎狄之人钻了空子,祸害遍及中原。现在晋朝的遗民遭到摧残伤害后,大家都想着自强奋发,大王您确实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师,使像我一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闻风响应的人!”司马睿一直没有北伐的志向,他听了祖逖的话以后,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兵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募集。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说:“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复成功,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于是到淮阴驻扎,建造熔炉冶炼浇铸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继续前进。原文: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6、画家赵广不屈赵广是合肥人,本来是李伯时家里的书童。李伯时作画的时候就侍奉在左右,时间长了就擅长画画了,尤其擅长画马,几乎和李伯时所作的一样。建炎年间,他落在金兵手里。金兵听说他擅长画画,就让他画掳来的妇人。赵广毅然推辞作画,金兵用刀子威胁,没得逞,就将他的右手拇指砍去。而赵广其实是用左手作画的。局势平定以后,赵广只画观音大士。又过了几年,赵广死了,如今有地位的知识分子所藏的李伯时的观音画,大多是赵广的手笔。原文: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家小史,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画马。几能乱真,建炎中陷贼,贼闻其善画,使图所虏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而广平生适用左手。乱定,惟画观音大士而已。又数年,乃死,今士大夫所藏伯时观音,多广笔也。7、苏武牧羊北海上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天不死。匈奴以为神奇,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说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归汉。同时把他的部下及其随从人员常惠等分别安置到别的地方。苏武迁移到北海后,粮食运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实来吃。他拄着汉廷的符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原文: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陈胜年轻时,曾经被雇佣给人耕田种地,有一次,耕作中他忽然停下手来,走到田垄上,烦恼忿恨了许久,对伙伴们说:“要是谁将来富贵了,彼此都不要忘掉。”伙伴们笑着应声问道:“你是被雇佣来耕田的,哪里来的富贵呢?”陈胜叹息道:”唉,燕雀怎能知道天鹅的志向呢?”原文: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9、项羽志大才疏项籍年少时,读书没有成就,就离开读书去练剑,又无所成。项梁对他很生气。项籍说:“读书,只能够让人记住姓名而已。学剑,又只可以战胜一个人,不值得学。要学就要学能战胜千万人的知识。”于是项梁开始教项籍学习兵法,项籍很高兴;可是刚刚懂得了一点儿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学到底了。原文: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名人故事100字左右
歌德与一个评论家狭路相逢,评论家说:我从不给笨蛋让路!歌德立马让在一边,说:我正好相反。
关于名人读书的故事100字
读书是一架梯子,他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读书是一叶小舟,带你遨游汉字王国;读书是在品尝营养面包,它能让人充满了精神粮食。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关于名人读书的故事100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名人读书的故事100字篇一:叶天士拜师谦学叶天士自恃医术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有一次,叶天士的母亲病了,他束手无策,多亏薛雪不计前嫌,治好了他母亲的病。从此,叶天士明白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于是他寻访天下名医,虚心求教,终于成了真正的江南第一名医。
关于名人读书的故事100字篇二:张广厚吃书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觉得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处,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这篇论文共20多页,他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
因为经常的反复翻摸,洁白的书页上,留下一条明显的黑印。他的妻子对他开玩笑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是吃书。
关于名人读书的故事100字篇三:刘勰佛殿借读夜深了,佛殿里忽然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小和尚们吓坏了,以为里面有鬼,立刻报告给老和尚。于是,老和尚带领小和尚捉鬼,没想到“鬼”原来是一个叫刘勰穷孩子,他在借佛灯读书呢。刘勰经过刻苦学习,终于成了伟大的文学家。
关于名人读书的故事100字篇四:高尔基救书世界文豪高尔基对书感情独深,爱书如命。
有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书籍,其它的任何东西他都不考虑。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被烧死。
他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关于名人读书的故事100字篇五:鲁迅嚼辣椒驱寒夜读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关于名人读书的故事100字篇六:刻苦练习书法的“笔冢”唐代僧人怀素,字藏真,长沙人,是玄奘的弟子。他以狂草出名,继承张旭笔法,世称“颠张狂素。”怀素爱好草书,刻苦练习,自称得到了草书圣人张旭的书法奥妙。他把丢弃的笔堆积起来,埋在山下,称为“笔冢”。
关于名人读书的故事100字篇七:欧阳修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
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关于名人读书的故事100字篇八:毛姆的“乐趣”读书法名人励志故事简短100字
历史上的那些名人,他们之所以取得成功并流芳百世,都是因为他们具有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本文整理了几个励志故事,欢迎阅读。
头悬梁锥刺骨战国时苏秦,与魏人张仪同师鬼谷先生。他夜间读书,苦心钻研,困倦欲睡时,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血一直流到脚步上。
汉代孙敬好学,读书时,用绳子把头发系在屋梁上,以防止打瞌睡,来督促自己努力攻读。
孙康映雪夜读晋人孙康,家贫而酷爱读书。夜晚,虽有时间却买不起灯油,只好默默地回忆,消化白天学过知识。有年冬天,他半夜醒来,感到屋内并非漆黑无光,还能隐约约看到一些东西,原来是皑皑白雪反映所致,这给了他启发:何不借雪光来看书呢?于是雪夜,特别是月光映照下的雪夜,就成了孙康苦读的好时光。由于勤奋好学,他终于成为一个有名的学者,并当上了御史大夫。
沈括上山看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当读到这句诗时,沈括的的眉头凝成了一个结,"为什么我们这里花都开败了,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沈括约了几个小伙伴上山实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咋暖还寒,凉风袭来,冻得人瑟瑟发抖,沈括矛茅塞顿开,原来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来得比山下来得晚呀。凭借着这种求索精神和实证方法,长大以后的沈括写出了《梦溪笔谈》。
岳飞学艺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寒暑冬夏,苦练不缀,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抢,并率领王贵,汤显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国的爱国洪流中。
居里夫人几十年前,波兰有个叫玛妮雅的小姑娘,学习非常专心。不管周围怎么吵闹,都分散不了她的注意力。一次,玛妮雅在做功课,她姐姐和同学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游戏。玛妮雅就像没看见一样,在一旁专心地看书。
姐姐和同学想试探她一下。她们悄悄地在玛妮雅身后搭起几张凳子,只要玛妮雅一动,凳子就会倒下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玛妮雅读完了一本书,凳子仍然竖在那儿。从此姐姐和同学再也不逗她了,而且像玛妮雅一样专心读书,认真学习。玛妮雅长大以后,成为一个伟大的的科学家。她就是居里夫人。
数学名人小故事100字左右
1、华罗庚一九五三年,由著名科学家钱三强带科学院出国考察。团员有华罗庚、赵九章等许多人。华罗庚题出上联一则:”三强韩、赵、魏,”求对下联。这里的“三强”说明是战国时期韩、赵、魏三个战国,却又隐语着代表团团长钱三强同志的名字。隔了一会儿,华罗庚见大家还无下联,便将自己的下联揭出:“九章勾、股、弦。“《九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著作。可是,这里的“九章”又恰好是代表团另一位成员、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的名字。2、笛卡尔笛卡尔曾流落到瑞典,邂逅美丽的瑞典公主克里斯蒂娜。笛卡尔发现克里斯蒂娜公主聪明伶俐,便做起了公主的数学老师,于是两人完全沉浸在了数学的世界中。国王知道了这件事后,认为笛卡尔配不上自己的女儿,不但强行拆散他们,还没收了之后笛卡尔写给公主的所有信件。后来,笛卡尔染上黑死病,在临死前给公主寄去了最后一封信,信中只有一行字:R=A(1-SINΘ)。自然,国王和大臣们都看不懂这是什么意思,只好交还给公主。公主在纸上建立了极坐标系,用笔在上面描下方程的点,终于解开了这行字的秘密这就是美丽的心形线。看来,数学家也有自己的浪漫方式啊。3、塞凯赖什夫妇在一次数学聚会上,一位叫做爱丝特·克莱恩的美女同学提出了这么一个结论:在平面上随便画五个点,那么一定有四个点,它们构成一个凸四边形。塞凯赖什和埃尔德什等人想了好一会儿,没想到该怎么证明。于是,美女同学得意地宣布了她的证明:这五个点的凸包只可能是五边形、四边形和三角形。前两种情况都已经不用再讨论了,而对于第三种情况,把三角形内的两个点连成一条直线,则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中一定有两个顶点在这条直线的同一侧,这四个点便构成了一个凸四边形。众人大呼精彩。之后,埃尔德什和塞凯赖什仍然对这个问题念念不忘,于是尝试对其进行推广。最终,他们于1935年发表论文,成功地证明了一个更强的结论:对于任意一个正整数N≥3,总存在一个正整数M,使得只要平面上的点有M个,那么一定能从中找到一个凸N边形。埃尔德什把这个问题命名为了“幸福结局问题”。4、欧拉欧拉由于过度的工作,欧拉在二十八岁时得了眼病,并最终失明。欧拉完全失明以后,仍然凭着记忆和心算进行研究,直到逝世,竟达17年之久。欧拉的记忆力和心算能力是罕见的,他能够复述年青时代笔记的内容,心算并不限于简单的运算,高等数学一样可以用心算去完成。拉格朗从19岁起和欧拉通信,讨论等周问题的一般解法,这引起变分法的诞生。等周问题是欧拉多年来苦心考虑的问题,拉格朗日的解法,博得欧拉的热烈赞扬。1783年9月18日下午,欧拉为了庆祝他计算气球上升定律的成功,请朋友们吃饭,那时天王星刚发现不久,欧拉写出了计算天王星轨道的要领,还和他的孙子逗笑,喝完茶后,突然疾病发作,烟斗从手中落下,口里喃喃地说:“我死了。”欧拉终于“停止了生命和计算”。5、陈景润1977年,陈景润因病住进309医院,见到了从武汉军区刚派来医院进修的由昆。过去陈景润连女人名字的边都不沾,连句话都不说的人,此次年近半百的陈景润见到由昆,眼睛一亮,亲切地和由昆打招呼,话也多了。后来由昆被派到陈景润的病房当值班医生。这样,接触的机会多了,每次由昆一出现,陈景润都特别高兴。一天,陈景润关切地问由昆,家住在哪?有没有男朋友、有没有成家?由昆毫不设防,她便心直口快地说:“没有,没有,还早着呢。”以后,由昆也十分关心这位中国数学家,斗转星移,彼此产生了爱情。终于有一天,由昆对身边的数学家提出了疑问:“你是大数学家,有好多人崇拜你,你为什么偏偏选中我呢?”面对心爱的姑娘,陈景润急得满脸通红,他不会年轻人的山盟海誓,许久,陈景润才说出一句话:“我想过了,如果你不同意,我这一辈子就不结婚了。”正是这一句,使由昆不再犹豫,她坦然接受陈景润的感情,并且相依相扶,共同走过了16个春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华罗庚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景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数学家
名人自信小故事,一百字左右的
乞丐坐在画家工作间的马路对面。透过窗户,这位为他人画像的画家为这个屈服生活的压力、灵魂深处透出绝望的人画了一幅脸部肖像素描。他不拘泥于形似,而是做了几处重要的改动。他在乞丐浑浊的眼中加了几笔,使双眸闪现出追求梦想时的倨傲不羁;他拉紧了这个男子脸上松驰的肌肉,使之看上去充满钢铁般的意志和坚定的决心。当作品完成后,他把那个贫困潦倒的人叫了进来,让他看那幅画。乞丐并没有认出画上的人就是自己。“这是谁?”他问画家,后者笑而不语。接着乞丐好像看到画中人和自己有几分相像,犹豫着问道:“是我吗?这个人会是我吗?”“这就是我眼中的你。”画家回答道。乞丐挺直了腰杆,回应道:“如果这是您眼中的那个人,那他就是将来的我。”你身上存在着杰出的品质!不要再默不作声了。你应该直起奋进,竭尽所能,迈向成功
名人故事
儋州印象刘三姐——黄婉秋的故事
刘荆洪
一天,武汉一位朋友指着我的影集中的一张照片对我说:“这张照片中的三个人,好像有刘三姐的扮演者、著名表演艺术家黄婉秋与阿牛的扮演者何有才,是吗?”我说:“是的,有黄婉秋老师与何有才老师,照片中还有我呢。”我回顾了当时的情景。
难忘2012年7月28日——7月29日,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城市民族文化与旅游品牌研讨会在海南省儋州市举行。研讨会旨在通过讨论城市民族文化与旅游品牌,探讨“广西刘三姐旅游文化品牌”对“海南儋州调声”品牌发展的启发,探讨如何发掘儋州调声独特的文化魅力,促进海南经济、旅游、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参加碰头会的一位专家幽默地对黄婉秋与何有才说:“我真心祝福‘刘三姐’黄婉秋身体健康!祝福您与“阿牛哥”何有才恩爱百年!”我则说:“我十分喜欢看电影《刘三姐》,看了几遍都不嫌多,喜欢听《刘三姐》中的歌曲,虽然我不善于唱歌,也能够唱上几句。我觉得,刘三姐的歌好听,十分有韵味。老百姓十分喜爱,可谓喜闻乐见。有一年,我到桂林旅游,我看了实景舞台剧《印象刘三姐》,也见到了黄婉秋老师,这次,我是第二次见到黄婉秋老师与何有才先生。”论坛尾声时,一天下午,舞台上的儋州调声文艺演出,将论坛文化活动推向高潮。刘三姐、阿牛与他们的女儿、孙女,同台演出,三代刘三姐,演绎了天伦之乐的人间喜剧,赢得了观众热烈的阵阵掌声。
我心里十分激动,我十分敬重黄婉秋老师,当年,我在武汉,我知道,武汉的观众与全国观众一样,喜欢看电影《刘三姐》。再说,我一直在相关报刊社当编辑、记者,我从相关报刊上读过“刘三姐”与“阿牛”的故事,也就是黄婉秋与何有才的传奇故事,觉得十分感人。
1943年,黄婉秋出生于广西桂林,父亲是一名普通店员,母亲是家庭妇女。家中兄妹六人,黄婉秋排行第四。1956年,黄婉秋13岁的时候,考上了桂林桂剧团。后来在《刘三姐》汇演中,黄婉秋所在的剧团也有参与,她在其中担任刘三姐的C角。黄婉秋凭借出演电影《刘三姐》走红后,获得了很多荣誉,并且还调了工资,每个月可以拿到50多元的工资,那时候50多元绝对属于高薪了。
1960年,广西打造出了艺术精品《刘三姐》,当时几乎整个广西都在演《刘三姐》,包括彩调、桂剧等各个剧种,其中单单是扮演刘三姐的演员,就有45个人之多。而当时只有17岁的黄婉秋就是其中之一。后来长春电影制片厂准备将《刘三姐》搬上银幕,苏里导演专门来到广西,在45位扮演刘三姐的演员中,选择了三位演员作为电影《刘三姐》的女主角候选人。她们分别是傅锦华、尹羲和黄小曼,并前往长影试镜。而和她们一同前往长影的,还有黄婉秋,不过不是刘三姐的候选人,而是剧中女配角舟妹的扮演者。经过试镜,该影片相关负责人将傅锦华作为最初定下的人选,并且还专门拍了一段样片,后来觉得傅锦华唱歌时嘴太大了,不好看,所以建议换人。这个时候,有人建议选用杨丽坤,她刚刚主演完《五朵金花》而一路走红。但导演觉得《刘三姐》是广西的精品,所以演员最好还是在广西寻找,就这样,原定在电影中扮演舟妹的黄婉秋,因为年轻靓丽的形象,而进入导演苏里的视线。最终,确定黄婉秋出镜扮演女主角刘三姐,而傅锦华担任刘三姐的大部分配唱。结果,电影《刘三姐》一上映,就引起国内外的轰动,黄婉秋出人意外,从小配角的位置摇身一变,“捡漏”得来扮演刘三姐的主要角色,一跃成为当红电影明星。
随着《刘三姐》在影坛打响,引起全国亿万观众关注,黄婉秋青云直上,登上人生巅峰。风云突变,黄婉秋好像被爆发的山洪卷入一般,身不由己,又瞬间跌入低谷。关键时刻,爱情的种子在发芽,1966年,一个高大阳光的小伙子,进入黄婉秋所在的剧团,他向黄婉秋伸出了有力的大手。爱情的清泉悄悄地滋润着两个人的心田。1972年,那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年份,何有才23岁,黄婉秋29岁,相敬如宾,喜结连理。有人在泼凉水,本来,不是所有人都看好他们之间的姻缘,担心也有一定道理:何有才与黄婉秋年龄的差距如何弥补,何有才与黄婉秋之间地位差距如何平衡。
1982年,电影《刘三姐》重新搬上银幕,轰动效应席卷中国与喜爱刘三姐山歌的东南亚,大明星黄婉秋红极一时,炙手可热。黄婉秋应邀频繁出席各种文化活动,这个时候,何有才兴高采烈地背着相机,丝毫不嫉妒妻子的闪亮,认真地为妻子拍照。甚至,有演出需要的时候,黄婉秋兴高采烈地扮演刘三姐,何有才高高兴兴地扮演阿牛哥,银幕和舞台上的爱情,与生活中的爱情交织在一起,水乳交融。人们惊喜地看到,黄婉秋与何有才这对走过最艰难岁月的患难夫妻,相敬如宾,丝毫不因为刘三姐地位提升而改变,丝毫不因为两人年岁差异而变化,黄婉秋与何有才的情感不仅持之以恒,反而更加恩爱。他们从相识、相爱到现在,披星戴月,顶风冒雨,一同走过人生道路的四十多载春秋。
城市民族文化与旅游品牌研讨会的儋州调声论坛由搜狐焦点网、海南宏荣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海南德联房地产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联合承办。海南省委省政府、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儋州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海南省民营企业家协会、海南省非公有制经济促进会、海南旅游机构高层领导,国内知名城市旅游专家学者,著名艺术家,房地产业商、协会负责人,企业高管,中国房地产业行业精英,国内经济、旅游媒体代表等200多人出席了此次论坛。
搜狐焦点海南站的总经理陈蝶女士,负责主持座谈会的自由探讨环节,专家学者们,根据儋州调声的文化印象切入,探讨儋州调声作为城市文化品牌发展的优势,分析儋州调声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与阻力。针对儋州调声的发展问题,我建议说:“我认为,桂林的名片是刘三姐的山歌,儋州的名片是儋州调声。如何发展儋州调声呢,根据我到江浙一带考察发现的信息,千岛湖在打海瑞牌。千岛湖上面就有海瑞的纪念馆,很多食品以海瑞命名的。那么,我们在建设文化儋州时是不是一边打苏东坡的牌,一边打儋州调声牌,有些食品,我们能不能用儋州调声的名义进行包装。海南生产的书包、挎包、岛服、贝雕等,是否能够用儋州调声作为品牌。能不能编一些儋州调声的连环画小卡片,能不能够在儋州的旅游道路上宣传儋州调声。让人们一提起儋州调声,就想起海南儋州,一提起儋州调声,就想起海南旅游。”
主持人问:“刘荆洪教授,有人认为,刘三姐的广西山歌给人的感觉比较简洁,为什么这种看起来简洁的山歌,能够受全国观众喜爱?”我回答说:“我不是学声乐的,但我作为记者,采访过一些歌唱家,我认为,看起来简洁的山歌,往往是普遍流行的山歌,因为,这样的山歌容易模仿,并琅琅上口,老百姓喜闻乐见。”
主持人又问:“刘荆洪教授,有些感觉不单调的山歌,比方说,儋州调声,为什么不能够像《刘三姐》的山歌一样为广大观众接受?”我回答说:“我到广西桂林去,之所以激动,是因为《刘三姐》中的歌,我们听得懂,学得会。而海南儋州的儋州调声,广大游客难听懂,难学会,所以,儋州调声很难让中外广大游客接受。当然,儋州调声也有一定规律,可以掌握。有人说,儋州调声好听,却不好懂不好唱。但我认为,湖北乡村妇女容易学唱儋州调声,因为湖北乡村妇女喜欢唱山歌,唱的山歌韵味好像儋州调声一样。”
我接着对黄婉秋说:“我的专著《海南旅游文化》里面借鉴刘三姐的山歌,有对于儋州调声的描述。我认为,我们要认真挖掘儋州调声的文化内涵,一是需要文化自信。儋州调声对海南岛屿文化的贡献很大,我们要认识儋州调声的优势,需要文化自信。二是需要文化自省。例如,儋州调声是用儋州话方言演唱的,游客听不懂不容易普及,需要我们认识儋州调声的不足,需要文化自省。我们挖掘儋州调声的文化内涵,应该与时俱进,应该在传承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儋州调声只有让人人听得懂、唱得出,才能被广泛接受,才能够成为本地文化与旅游结合的新卖点。”
国家一级演员、电影《刘三姐》(1960年版)主演黄婉秋告诉我与记者,早在1962年她就听说过儋州调声:“当时田汉跟我们说,儋州调声是南国乐坛的奇葩。”黄婉秋认为:“《刘三姐》拍摄之前,广西山歌也跟儋州调声一样,非常单调。可是在刘三姐这个美丽的传说搬上银幕之后,广西的山歌乃至山水都广为人知。”黄婉秋建议,儋州调声,可以先创造一个精品剧本,有故事有情节,而不是简单的唱和跳。
海南大学形象研究室主任徐国定也认为,正是电影《刘三姐》和实景音乐剧《印象·刘三姐》把广西民歌抬上了大众舞台。他说,这两部作品不仅有民族文化的独特性,还通过一定的创新,具有了通俗性。比如,将歌词改成了普通话,舞美表现也进行了艺术化包装等。
主持人介绍说,说到黄婉秋,我想大家的脑海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刘三姐”这个美丽动人的形象吧?是的,正是因为电影《刘三姐》,使黄婉秋名声大噪,成为当时最红的电影明星,其影响力绝不亚于如今的当红小花赵丽颖。可是各位有所不知的是,其实“刘三姐”这个使黄婉秋一举成名的角色,当初还是她“捡漏”捡来的呢。
我对黄婉秋说:“儋州调声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和文化紧密结合,应该与旅游紧密结合的,还应该与经济紧密结合的,与地域的文化紧密结合,这就需要我们有文化自信。一定要把儋州调声当做宝贵的文化财富来进行发扬光大,形成全社会的共识。我去过海南的很多地方考察研究,感觉海南本土文化内涵丰富但挖掘不够。”
黄婉秋说:“我认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作品的民族性可以体现出艺术价值,儋州调声曲调的欢快,内容的幽默,还有对爱情的追求,向上的情调,能够反映海南的民俗文化,值得发扬光大。就像东北的有些小品,原来的内容不是那么健康,但是通过艺术家的改进,使它优秀的一面得到发扬,糟粕的一面去掉了,反过来就在全国形成了很大的影响。当然,媒体的宣传作用是关键,例如,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的推动作用。目前,我们对儋州调声进行保护,还没有很好的挖掘,海南一些舞蹈也是比较好的文艺形式,像黎族的山歌唱起来也很动听,是挖掘出来的。如果能用文学形式对儋州调声进行挖掘,如果能够在电影中用普通话演唱儋州调声,运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跟上新时代的文化潮流发展,在内容和形式的结合上多下一些功夫,这样的挖掘,就可以增加儋州调声的艺术影响力了。”
黄婉秋与何有才最后对我们几个嘉宾与记者说:海南现在面临发展机遇,大特区建设,国际旅游岛建设,南海战略文化建设,我们现在要抓住海南的发展机遇,想办法推广儋州调声。事实上,儋州调声很了不起,获得过金牌,作为有的电影中的电影插曲,儋州调声的艺术性获得了一些音乐家的赞同,儋州调声的发展前景无疑是广阔的。我们建议,一是在海南省、儋州市政府的支持下去宣传儋州调声、发展儋州调声,不断地扩大儋州调声的知名度。二是对儋州调声进行艺术包装与文化挖掘,进一步提升儋州调声的思想性与艺术性。
论坛尾声时,一天下午,舞台上的儋州调声文艺演出,将论坛文化活动推向高潮。刘三姐、阿牛与他们的女儿、孙女,同台演出,三代刘三姐,演绎了天伦之乐的人间喜剧,赢得了观众热烈的阵阵掌声。
青春永驻美常在——秦怡的故事
刘荆洪
青山不老,青春美丽
的丈夫何有才也来了。”
我参加儋州调声研讨会,见到了一位相貌美丽端正的老年女子,她满头银丝,但是,相貌却很有气质。组委会负责人告诉我说:“这是电影表演艺术家秦怡。”我一听,惊呆了,尽管我在报纸上电视上经常看到秦怡的相貌,但是,真的秦怡站在我的面前,我还是不敢相信,这位著名的电影表演艺术家已经有九十多岁的高龄。当我送了我的几本专著给秦怡,提出:“秦怡老师,我想与您合影留念。”秦怡老师高兴地答应了,她端庄地坐下来,与我合影留念。
参加会议的王敏教授问:“秦怡老师,您这么美丽,您拍电视广告吗?”秦怡老师说:“我从来不拍广告。”我明白了,秦怡不拍广告,她热衷的是公益事业。我忽然想起周恩来总理的评介:“秦怡是中国最美的女人。”对于秦怡的美丽,著名影星舒绣文这样形容:秦怡就跟花瓶里盛开的康乃馨一样,别说男人见了她要心动,就是我们女人见了她也喜欢呀!
青春美丽,生命火红
上世纪二十年代初,上海一户封建大家族中降生了一个美丽的女孩,她就是秦怡。家中长辈,深受封建思想影响,想束缚女儿的行动。但是,秦怡的几个姐姐,都怀着爱国之心,始终想要冲破家庭的束缚。因此,待到秦怡上学时,有担当的大姐,不顾家里的反对,硬是将年仅12岁的秦怡送进洋学堂读书,这里可以接触时代的新鲜事物。在学校里,秦怡开阔了眼界,她第一次接触到了宣讲团。她发现,这里读书,不仅可以学到课本里的东西,还能接触到芭蕾、话剧、外文等“洋玩意”。她还发现,这里读书,可以放声高歌,尽情舞蹈,完全不用在意他人眼光。秦怡,这个平常关在深深庭院不出大门的大家闺秀,羡慕之情,油然而生。秦怡在少年宣讲团学习,开始接受进步思想的影响。因为,当时在学校教书的老师,多是曾经参加过革命的前辈。因此,在与他们日积月累的相处中,爱国、爱民的种子,也在秦怡的心中,生根发芽。
“9·18事变”后,中国全民激愤,爱国热情,风起云涌。秦怡瞒着家里父辈,义无反顾地参加了学校的红十字会。她勤奋地为前线将士做背包、棉鞋等抗战物资,还勇敢地前去前线担任战地护士。后来,她又带头组织学生,上街进行示威游行。为鼓舞前线战士的士气,秦怡又多次参加抗战广场剧的演出。秦怡勇敢的行为和坚定的斗志,获得当时人们的一致肯定,鼓舞了当时的一些女子,也成为一些男儿学习的榜样。
同时,秦怡的英勇行为,迅速受到了校方的打压。秦怡甚至被父母软禁了起来。每天看着七上七下的石库门式楼房,和好像永远都看不到边际的高墙,当时只有16岁的秦怡决定:逃离这个家,奔赴抗日前线!
生命火红,演艺辉煌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天赋出众的秦怡,先后担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演员剧团副团长,她主演的一系列电影,都成为新中国影视的经典!她在《铁道游击队》里扮演芳林嫂,刻画出刚柔并济、义无反顾投身革命的英雄女性形象。她在《女篮5号》中,将英姿飒爽、内心又有些哀怨惆怅的运动员林洁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开创了新中国体育题材先河。她在《青春之歌》里,扮演女战士林红,塑造出革命志士慷慨赴死的光辉形象。她在《马兰花开》里,扮演一位女推土机手,塑造出敢作敢当、泼辣好强的新时代妇女形象。秦怡精湛的演技,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还受到了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
1961年,在周总理的关怀下,电影界评选“中国电影界自己的明星”,秦怡与王丹凤、赵丹、白杨、张瑞芳、上官云珠、孙道临等22人入选,成为“二十二大电影明星”。今天的娱乐圈,很多老艺术家们逐渐淡出了大众的视野当中。由于年纪和时代的因素,他们已经没办法再在主流的影视剧中出现了,但是秦怡等电影表演艺术家曾经留下的演艺成就,永远灿烂辉煌,永远铭刻在社会大众的记忆里。
演艺辉煌,不惧坎坷
有人说,女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便是婚姻与家庭然。而在秦怡的两次婚姻中,一次是与演员陈天国的婚姻,留下一个女儿后,不欢而散。一次是与演员金焰,生下一个儿子,最终是爱子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
1966年,秦怡的事业正处于巅峰时期,她刚满44岁,居然被确诊为肠癌,医生遗憾地断言她:“活不长”。秦怡刚刚被确诊为肠癌,她一边接受治疗,一边帮忙照看儿子金捷。因为工作的原因,金捷从小便由外婆照看。因为父母都不在身边,性格内向的金捷,时常被同学欺负,却从不向外婆诉苦。而外婆呢,将注意力放在了他吃穿之上,很少去关心外孙的心理状况。由于内心的苦闷始终无法宣泄,金捷在16岁那年患上了很严重的心理疾病。那时候,白天,身体稍有好转便带着儿子四处逛逛,试图以此来缓解他的病情。曾经聪明伶俐、活泼开朗的儿子,患上了精神分裂,变成了别人口中的“痴呆”。身为母亲的秦怡怎能不心痛?又怎能不自责?!看着面前痛苦不已的儿子,秦怡的心中宛如被钝刀划过。那时她便暗暗发誓:以后余生,都要陪在儿子身边,做一位称职的母亲!
之后,秦怡几乎与儿子形影不离,就连拍戏时都带着儿子。喂饭、喝水、洗头、洗澡……这些别人不费吹灰之力做到的事情,金捷都无法做到,只能由秦怡替他完成。儿子发病时,经常会不受控制打骂身边的人,母亲便经常成为他捶打的对象。秦怡从不反抗,只是用手抱着头,小声嘱咐儿子不要打脸,因为第二天妈妈还要拍戏。作为一个母亲,她不怕死、不怕痛、不怕累,唯独怕自己走后儿子无人照拂。他不好,她也不敢死。
或许是秦怡的坚持终于感动了上天,1981年起,金捷的病情开始明显的好转。他不仅可以试着与人正常交流,甚至还喜欢上了画画。国际巨星施瓦辛格,就曾以2.5万美元的价格,买下过金捷的作品。这不仅是对金捷的肯定,更是对秦怡这位伟大的母亲的肯定。从某种意义说,秦怡的后半生是为儿子活着。秦怡不仅挺了过来,还在术后不久便重返荧幕。这之后的多年中,她生过4次大病。患过脂肪瘤、甲状腺瘤,摘除了胆囊,前前后后共上过7次手术台。每一次,她都在生死边缘游走,但是一次次,她都奇迹一般地挺了过来。而支撑她走到现在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她与金焰的儿子金捷。
眼看着一切都要好起来了,病还没好全,秦怡被通知去五七干校参加劳动。而病情刚刚有些好转的金捷,也因在这期间受到过度惊吓,大脑留下了永久无法治愈的病痛。秦怡已经80多岁的时候,50多岁的儿子依旧像个孩子。午夜梦回时她时常会想,若有一天自己也走了怎么办?金捷画作:我爱我的妈妈2007年,59岁的金捷因糖尿病并发肺炎,抢救无效离开了人世。
爱子的突然离世,让当时已经85岁的秦怡悲痛不已,当时,她整日以泪洗面,经常在儿子的房间里一坐便是一整天。秦怡看着那些儿子用过的家具、文具,一度伤心得不能自已,甚至还想过追随儿子到另一个世界,然而,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当她了解到一位22岁的小伙子,在死前决定捐献眼角膜的事迹时,她意识到,演艺辉煌,不惧坎坷,还得用生命奉献社会。
不惧坎坷,奉献社会
秦怡依然决定:金捷虽然已经不在了,但是,世间还有很多和他一样的患儿,我不能放着他们不管!就这样,送走了儿子之后,这个辛苦了一生的女人,又开始了救济苍生的征程。
她用一生的时光,诠释了什么是中国女演员最美的青春,什么是中国女演员最美的修养。2008年,汶川地震,举国哀痛,秦怡第一时间便捐出20余万元;玉树地震,她又第一时间捐款3万元。对于朴素了一辈子的老艺术家来说,对于年轻时片酬不高,年老时没有拍过任何广告的秦怡而言,这已经是她全部的家当,她的全部财产!秦怡说:“这些钱,本来就是留给儿子的,现在他不在了,我就要把这些钱给最需要的人。”
在秦怡90多岁时,她依然活跃在各大慈善晚会上。为了公益,她不遗余力。只要有邀请,她便从不拒绝。有人劝她歇歇,她却摇摇头说:“我不会停。做这些有意义的事情我怎么能够停下来呢。”
除了热衷于公益,秦怡从来没有忘记她的职业,她是一个演员,一个一生都在用心认真表演的艺术家。2014年,秦怡为了自编自导自演电影《青海湖畔》,93岁高龄的她,还敢于来到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拍摄这部剧。这部剧讲述的是气象工程师梅欣怡的一生。秦怡作为该剧的编剧和主演,亲自到青海考察,白天在风霜中奔波,晚上就回到家写作到深夜。为了写好剧本,90多岁的她到青海实地考察、体验生活,挖掘了更多感人的细节,她把所有的感情倾泻于笔端。
秦怡对待生活,淡然、宽容,宁可独自承受无尽的苦楚。秦怡对待演艺,认真、执着,她善于塑造展示角色形象。很多人说,秦怡是最美女性,一是说她形象美丽端庄,二是说她的内心像金子闪亮。秦怡流光溢彩的银幕形象,早已定格在那些泛黄的老胶卷里面。秦怡不惧坎坷,奉献社会,精神不老,生命之树常青。
奉献社会,国家功勋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王蒙、秦怡、郭兰英被授予了“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而这个称号也是实至名归,他们分别代表了:书要这样写,影视要这样演,歌要这样唱。形式怎样变,本质本色不能丢!
而98岁高龄的秦怡老师无疑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了,她饰演过《马兰花开》里的拖拉机手马兰、《青春之歌》中慷慨就义的林红、塑造了无数经典的角色,是很多老年观众心目中国内最好的女演员之一。
98岁的秦怡荣获人民艺术家的称号,无法去领奖只能在病房看直播,从现场的照片上看,秦怡老师的精神状态无疑还是相当不错的,拿着国旗,坐在轮椅上收看现场直播。很多网友之前也是相当疑虑,为什么秦怡女士没有到现场领奖呢?原来是身体情况不允许啊。
只不过获得了如此重要的头衔,秦怡老师去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去北京亲自接受这份殊荣了。上海电视台的著名主持人曹可凡也是发文称,秦怡老师虽然无法参加现场,但是依旧在病房里收看现场直播呢!
新中国70载,只知道老舍先生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至高无上的荣誉。而秦怡老师“人民艺术家”的头衔,同样是实至名归;这样的艺术家让老百姓心服口服。
有人说磨难会消磨人的容颜、意志,但在秦怡的字典里,生活给予她的不幸和痛苦,不仅没有成为负担,相反却让她愈发的强大起来,秦怡把一生奉献给了电影事业,她把一生奉献给了人民,国家给她颁了这么样的一个沉甸甸的奖项,那是她老人家应该所得到的。
秦怡老师获得人民艺术家真是当之无愧,她一生塑造了无数个美的银幕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她不但形象美,心灵更美。
演艺界只有像秦怡老师这些值得我们尊重的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才能称其为偶像,也才能真正担当起公众人物的引领作用,推动着咱们的社会风气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不少观众都钦佩她不屈不挠,不怕困苦,这么多年下来依旧保持着一份淡然而又平和的心,对于任何困苦和挑战用自己的优雅谱写了一生的辉煌。
对于秦怡老师来说,98岁高龄,依然能有如今的状态,真的是让人羡慕。她的一生无疑富有传奇色彩:一辈子美丽,一辈子要强,一辈子辛苦……她像一朵在风中绽放的玫瑰,用一生的时光诠释了中国女演员最美的修养,也诠释了中国女性最了不起的责任和担当!岁月从不败美人,让我们祝愿“人民艺术家”98岁的秦怡,永远健康,永远快乐,永远美丽!
情深谊长女高音——邓玉华的故事
刘荆洪
一
我现在是大学教授、科普作家,但是,我忘记不了当年的记者生涯,忘记不了我采访的一些文化名人,其中,难忘的有女高音歌唱家邓玉华。邓玉华注重声乐艺术科学化,敢于民族化的道路上不断探索、进取,终于形成了圆润、甜美、清亮、醇浓的演唱风格。邓玉华作为中国著名歌唱家,曾出访埃及、叙利亚、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越南、朝鲜、美国、马来西亚等国,为增进中外人民的友谊和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记得1985年夏初的一天,洪山体育馆人头攒动,隆重的中国歌坛音乐会,在武汉举行。在这场演出中,来了一批著名歌唱家,其中,有引人注目的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邓玉华。六十年代,邓玉华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每周一歌节目演唱《毛主席来到咱农庄》《毛主席是咱社里人》。以后,邓玉华在搬上银幕的大型歌舞《东方红》中演唱《情深意长》,委婉动听,博得了全国亿万观众的欢迎。
当天晚上,我来到歌唱家居住的汉口一家饭店,采访了著名歌唱家、中国煤炭文工团团长邓玉华,邓玉华热情地接受了我的采访。
二
邓玉华是满族人,1942年11月6日出生,国家一级演员,先后从师于魏鸣泉、曾渭贤、汤雪耕、张清泉、刘淑芳、卢德武等。获全国独唱独奏调演、中国民族民间唱法调演优秀节目奖。后任中国煤矿文工团演员、艺委会副主任、副团长。曾随东方歌舞团赴欧、非和东南亚各国访问演出。
当时,邓玉华告诉我说,她是第三次到武汉来,第一次是六十年代,第二次是去年五一节,尽管到武汉来了三次,武汉作为全国的科教文化中心,给邓玉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武汉观众和全国众多观众一样,对邓玉华并不陌生。我问:“邓玉华老师,您是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您能够谈谈您的经历吗?”
邓玉华告诉我说,她自幼喜爱唱歌,她于1953年考入中央电台少年广播合唱团时,年仅10岁,曾担任合唱中领唱、独唱。16岁那年,邓玉华考进了中国煤炭文工团,成为一名舞台上年龄最小的独唱演员。
邓玉华回忆了考入中国煤炭文工团的情景。邓玉华的邻居阿姨问她:“你知道煤矿文工团吗?”邓玉华说:“不知道,真是不知道煤矿文工团。”然后,邓玉华问:“煤矿文工团是不是就是摇煤球的那个?”阿姨一听乐了,笑道:“不是摇煤球的,这个团就是专门为挖煤的工人服务的。”阿姨还说:“我们这个团挺好的,有唱歌的有跳舞的,经常到全国各地演出。但是,我们这个团特别苦,你怕不怕苦?”邓玉华说:“我不怕苦,能唱歌吗?”阿姨说:“能唱歌啊。”邓玉华说:“能唱歌就行,我不怕苦。”后来,阿姨对邓玉华说:“那好,我给你介绍吧。”邓玉华说:“就安排我去到那考试了。”
邓玉华是新中国培养的歌唱家,邓玉华成名后,仍始终不忘坚持为煤矿工人服务的方向,常年坚持下矿演出。几十年来,她经常下矿为工人演唱,每当她演唱《地道战》里的“太阳出来照四方”时,工人们欢呼不止。
三
当我采访邓玉华的经历时,邓玉华谈到毛主席与周恩来总理对她的关怀之情,十分激动,不由泪流满面。我根据采访撰写的访谈文章发表在《长江日报》上。
记得邓玉华告诉我,她曾经在人民大会堂为毛主席伴舞,她曾经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教周总理唱歌。邓玉华觉得自己唱过的最富有传奇色彩的歌则是《革命熔炉火最红》,邓玉华对我说:“这首歌周恩来总理非常喜欢,还曾经让我教他唱过。”邓玉华至今还记得,当时在北京饭店的某个晚会上,她唱完歌后,总理让人把她叫到身边,“他听了一遍歌词就能记下来,然后问我,能不能教他唱。”
几十年来,总理跟她学唱歌的情景,经常萦绕在邓玉华脑海中,“总理的举动表达了对年轻演员的关心。这么多年来,总理跟我学唱歌这件事,已经变成我的一种动力。当我遇到困难时,想到总理那样关心我,我就有了力量。”
邓玉华说,敬爱的周总理非常关心她的成长,多次教诲她要好好地为煤矿工人服务,要坚持走民族化的道路,并要学习科学的发声方法。她忘记不了周恩来总理生前的嘱咐,周恩来总理生前经常鼓励邓玉华深入煤矿,了解工人们喜欢看什么电影,从中,周总理了解工人们的文化生活情况。
想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嘱托,现为中国煤炭文工团负责人的邓玉华一刻就闲不下来。她的身体不大好,胆囊切除刚半年,便又登上了歌坛。有一年,邓玉华到煤矿演出了九个月,那时节,煤炭工人贴着大红标语:“欢迎我们矿工的歌唱家!”邓玉华激动得直掉眼泪。
四
邓玉华给中国观众印象最深的是她演唱的电影电视主题歌曲。邓玉华为《地道战》《闪闪的红星》演唱的主题歌,音色圆润,擅长抒情,扣动了无数观众的心弦。邓玉华还谈到她为影视配唱主题歌的经历,我根据采访撰写的访谈文章发表在《武汉电视周报》上,文章题为《爱唱影视插曲的邓玉华》。
六十年代初,邓玉华灌制唱片《毛主席来到咱农庄》、《毛主席是咱社里人》初露头角,1964年邓玉华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扮演彝族姑娘,以一曲《情深谊长》的出色演唱,一举成名。最早让邓玉华走红的歌曲是《毛主席来到咱农庄》,唱这首歌时,她才二十岁,邓玉华回忆当时说:“作者通过煤矿文工团找到我,希望我能试唱这首歌。我一唱就被它吸引住了。”以后,邓玉华共为几十部电影、电视剧配唱插曲和主题歌,并录制唱片和盒带多集。
我问邓玉华:“邓老师,您认为您最受欢迎的电影电视歌曲有哪些?”邓玉华说:“我演唱作品中被翻唱最多的当数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插曲《映山红》。”邓玉华回忆,她在练这首歌时,下了很大的功夫,为了搞懂映山红到底是什么东西,还专门去了植物园、美术馆。邓玉华说:“当时我的爱人特别喜欢看画展,他告诉我美术馆有一幅画,专门画的是杜鹃花,叫映山红,我就马上骑车去看。看的过程中就慢慢体会到,映山红开遍满山时,人的情绪就是一种胜利的喜悦,一种兴奋。再唱《映山红》时,就有感觉了。”《闪闪的红星》上映后,邓玉华已经记不得唱了多少遍《映山红》,“从1974年第一次唱算起,到现在有31年了,唱过几千遍了。但是每次唱,还是非常感动。”
邓玉华之所以愿意为电影配唱主题歌,她知道,影视主题歌不容易唱好,要求歌唱演员懂得影视艺术熟悉影视作品的情节,把握作品中的人物性格,从而使其演唱的歌曲能够与影视作品节奏合拍,水乳交融,表现出影视作品的主题思想。为了演唱好影视歌曲,邓玉华在欣赏影视的时候处处留心,并且在每天有限的时间里,坚持五个小时的练耳、练习身段、练习钢琴……她发挥民族通俗唱法之优势,间而学习西洋唱法。这样,她数年来共为二十多部影视成功地配唱了主题歌。
附录:
1978年,邓玉华被评为“全国煤炭战线劳动模范”,以后又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1965年,邓玉华曾出席“第四届全国青联代表大会”。
1979年,她作为代表出席“全国第四届妇女代表大会”、“全国第四届文代会”、“全国第三届音协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候补理事。
1999年12月,邓玉华在音协第五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理事。
2015年02月17日,参加201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表演开场节目《四世同堂合家欢》。
在1975年、1977年文化部举办的两届全国民族、民间独唱独奏调演中,她的精湛演唱均被评为优秀节目。
1989年10月由中国音协,中央电视台文艺部等主办的《情深谊长——邓玉华独唱音乐会》取得圆满成功。为此中央电视台文艺部编辑制作的专题片《情深谊长》被评为“全国第四届电视星光杯”三等奖。
1995年邓玉华演唱的《情深谊长》被评为中国第三届《金唱片奖》。
1997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歌曲《情深谊长》节目被评为二等奖。
扶植后辈弃误会——程云的故事
刘荆洪
2004年,我去海南,在海口经济学院任教,我与湖北武汉科技、文化界的联系少了,但是,我心里一直惦记着程云这位老前辈,等到我准备去看望他的时候,获得的却是武汉晚报刊登程云去世的消息。2011年9月10日18时55分,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离休干部、原副部长、著名词曲作家、音乐理论家、作家程云因病医治无效,在汉辞世,享年91岁。“灵璧起程延安展翅江汉翱翔一湾湾流水红绸共舞抒壮志,松柏精神云水襟怀锦绣文章浩荡荡九歌楚天同悲哭斯人”,这副挽联概括了程云的艺术人生。现在,我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词曲作家、音乐家,将自己曾经发表的《误会与扶植》刊登如下:
我近几年的工作地点远离武汉,与著名音乐家、老作家程云一直没有机会见面,但我永远记得这个坦诚的老前辈对我的鼓励,对我的信任,对我的鞭策。程云对我的误会与扶植,表现出一个正直的艺术家的人生观,叫我深有感触。
著名音乐家程云的名字,在武汉,可是大名鼎鼎。程云原名马立杰,笔名禾得雨,1920年生,安徽灵璧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西安铁路工人剧团副团长,延安青年艺术剧院儿童艺术学园教师,延安枣园文工团乐队队长,冀察热辽军区文工团作曲、指挥,冀察热辽鲁艺音乐系主任。1953年后历任中南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艺委会主席,中南音乐专科学校校长,武汉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中央歌舞团总负责人等。
2004年10月4日,曾编导过《九歌》的程云获得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荣誉勋章。中国音乐“金钟奖”由中国文联和中国音乐家协会联合主办,是中国音乐界惟一的综合性专家大奖,每年评选一次。其中的终身荣誉勋章又是重中之重,授予那些从事音乐、艺术活动60年以上、为推动中国音乐事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老一辈音乐家,程老成为湖北第一位获此殊荣的武汉艺术家。
我对程老的认识,有一个小故事。2000年4月,我的科普散文集《发明未来》由武汉出版社出版,武汉科普作家协会、武汉出版社决定联合在武汉市政协会议室举行我的《发明未来》作品讨论会,主持人钟老师征求我的意见后,决定通过程云的夫人陈木兰邀请程老参加。钟老师说:“老作家一定会来,因为武汉出版社与武汉科普作家协会共同开展的活动,作为武汉市文化界的老领导一定会支持。”可是,没有想到这位80多岁的老人不看主办单位的面子,竟然冷漠地一口回绝:“我不认识刘荆洪,没有事先看到他的作品,不知道好坏,没有必要捧场。”他还补充了一句叫人伤感的话:“现在年轻人真狂妄,动不动就开什么作品研讨会。”
一天下午,我在主持人的陪同下,应邀来到了程云家里,坐在轮椅上的老人见我来了,很高兴地伸出了他的右手。这是一个老前辈的手,这是一个创作了大量优秀艺术作品的手,我们紧紧握住。他坦率地说:“我后悔没有到会,对你误会了,你的书写得太好了,你是一个优秀的科普作家,也是一个学者型的作家,现代化建设需要科普,我呼吁,我们的社会要多产生一些像你这样的科普作家。”我当时心想,这位著名音乐家老作家其实没有错,他在没看作品之前,不随波逐流,不随便参加作品研讨会,不轻易去吹捧青年人的作品,这是坚持艺术家的原则。
老作家的目光十分慈祥,使我能够放松地与老作家谈话,没有局促,或海阔天空,或信口开河,整整谈了一个多小时。我通过谈话,我了解到,程云作为延安来的文化名人,他是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也是第一批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化大革命的时候,程云身为武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被当做反动学术权威打下去了。文化大革命以后,程云的艺术青春焕发,贡献卓著。
到了吃午饭的时候,老作家留我们在他家里吃饭。我要离开时,老作家送了我四本书,三卷是洋洋洒洒100万言的大著《程云文集》,一部是反映著名歌唱家的传记《王昆评传》。我接过了程老送给我的书,高兴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要知道,我很尊敬的几位著名老作家,尽管我采访过他们,与他们建立深厚的情谊,但他们没有送文集给我,因为他们手上的文集有限不够送人。可程老第一次与我见面,便送书给我,用一种特别的关怀态度来消除他对我的误会,表现出老作家对晚辈的扶植。他还用独特的文人书法给我写了一幅题词:“这是一个奇人,他是刘荆洪,写了一部奇书:《发明未来》此书思维开阔,逻辑严密,知识丰富、文笔流畅,是送给青少年的一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金钥匙。”临走时,他的夫人陈木兰送我们走出大院时,对主持人钟老师说:“程云因为腰疼坐不得,同人谈话一般不超过20分钟,今天,他太高兴了,同荆洪同志谈了一个多小时。”
我离开了程云老人的家门,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著名音乐家老作家对科学事业的重视,对文学事业的赤诚,对科普事业的理解与支持,一旦发现优秀的科普文学人才,全力扶持,其艺术家的热情,使我深有感触。老作家不摆老资格不固执己见,一旦发现某个青年作家的作品优秀,敢于纠正自己的看法,认真公正热情给以评介,其艺术家的胸怀,使我深有感触。
《发明未来》出版后不久被中央电视台《科技之光》专栏给予评介,我被评上武汉十大科普作家,当选为武汉科普作家协会副主席。2003年,我出版了《科技创造未来三部曲》,包括《发明未来》《挑战未来》《战胜未来》,著名水利专家文伏波院士与著名文艺理论家王先霈教授等为其题词,著名文艺评论家於可训、涂怀章教授为其写评论。2003年武汉市百万市民学科学活动,将其作为特别推荐科普读物,武汉大学也将此作为大学生科普读物。现在,《科技创造未来三部曲》已经进入了全国多所大学中学的图书馆。我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不能够说没有老前辈对我的勉励。我如何来报答这位老作家对我的爱护呢,我想,我应该为中国的科普事业多写科普作品,这也许对老人是最好的安慰,最好的报答。
说明:《误会与扶植》一文的内容,曾经节选作为2013年某地区小学六年级统考试卷。
程云原名马立杰,笔名禾得雨,1920年生,安徽灵璧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西安
诗魂长青石不老——曾卓的故事
刘荆洪
2002年4月10日,是一个悲痛的日子,杰出老诗人曾卓因病逝世,他临终留下的遗言十分朴实却洋溢着一股诗情:“我爱你们,谢谢你们”,“这一切都很好,这一切都很美”,“我没有被打败!”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诗人,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武汉晚报大版面地刊登各种纪念文章,纪念这位老诗人。这个时候,我写了一篇题为《诗人与奇石》的文章,发表在2002年5月3日湖北日报副刊上。全文如下:
那是2001年9月的一天下午,我来到著名老诗人曾卓家里,请他为我的知识散文集《奇石与鉴赏》题词。我将各种石头的图片给他看,将书稿的清样给他看,看得出来,他是那样地喜欢石头,他的眼睛里露出喜悦的神情,像是一个骑士看见了心爱的战马。他得知这本书是第五届中国暨国际赏石展览会的献礼之作时,他感慨地说:“好啊,好啊。”他用手指着,让我去看他放置在茶几上的一块石头。
在与曾卓的交谈中,我发现,思维敏锐的老诗人,每说一句话,都十分吃力,他不时地用手捂住腹部说:“对不起,我的话不能说多,我感觉这里很疼痛,我喜欢石头,沉默的石头蕴藏着丰富的艺术语言。”
我听了心里一沉,没有想到,老诗人在病痛折磨的时候,还有这样深沉的诗情。“沉默的石头蕴藏着丰富的艺术语言。”这是饱含诗人对奇石的情感的诗,这是诗人理解奇石美的奥秘的诗。是的,热爱石头,就是热爱大自然,就是热爱生命。我将他的这句诗作为我的这本书的后记的题目,我用他的这句诗阐发我的感受。
2001年11月的一天,我给曾卓送上刚出版的《奇石与鉴赏》,曾卓与他的夫人如茵一面面地翻看书中奇石的照片,如茵一遍遍地感叹:“啊,真美。”曾卓在一边连声说:“不简单,不简单。”如茵看了印在书中的黑体字“沉默的石头蕴藏着丰富的艺术语言。”她埋怨我说:“你为什么不单独里印上的手书。”曾卓听了,他的脸色露出不快的情绪:“你这个人是怎样搞的,怎么能够提出这样的要求呢,你要知道,湖北名人多的是,人要谦虚。”
但是,如茵的话提醒了我,于是,我请曾卓将“沉默的石头蕴藏着丰富的艺术语言。”写成题词送给我。曾卓叫他的夫人给他一支笔,再给他一张纸,他写了几个字,觉得写大了,又重新写,当他写完最后一个字时,他的额头已经满是汗珠,他疼得叫了一声。他用手按在腹部对我说:“实在是痛。”我已经感受到这位著名的老诗人生命的火焰快熄灭了,我也感受到老诗人的精神是那么顽强。
走近曾卓时,我已经看到了他生命的最后的顽强冲刺,当曾卓与世长辞时,我也不愿意相信,一个卓越的老诗人就这样快地与我们分手。我分明现在还清楚地看到他在欣赏神奇的中华奇石,耳边还响着他赞美中华奇石的声音。曾卓的诗与千年的石头一样不会老的。
记得当年,我书刊导报社工作,因为《书刊导报》是宣传各种图书报刊的专业报,曾经得到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推荐,在振兴中华读书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国务委员方毅亲自题写报名。我采访过一批著名作家,其中,就有曾卓。《书刊导报》多次报道过曾卓出版的作品。曾卓的原名曾庆冠,笔名有柳红、马莱、阿文、方宁、方萌、林薇等。曾卓不仅是一位成就卓著的诗人,也是一位独具一格的散文大家。曾卓深邃的思想、优美的文笔、充沛的激情和丰富的生活经历,使他的诗文取得很大的成就。曾卓的诗集有《门》《悬崖边的树》《白色花》(合集)《老水手的歌》等,其中,《老水手的歌》获全国第二届优秀新诗诗集奖。散文集有《痛苦与欢乐》《美的寻求者》《让火燃着》《听笛人手记》等,其中,《听笛人手记》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还有诗论集《诗人的两翼》、剧作集《处女的心》等。
曾卓对前苏联作家巴乌斯托夫斯基十分推崇:“他是一个生活的赞美者。”我认为,曾卓注重对于生活的赞美,正是一个生活的赞美者。《听笛人手记》作为一部风格独特的诗化的书话,在文体的创新上,具有独特的借鉴意义,因而,《听笛人手记》是藏书爱好者收藏的经典。曾卓的诗文作品,风格朴实明快,意义深邃,充分体现了他独到的美学理念和不懈的艺术追求。曾卓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听笛人手记》,这部大作,诗人着眼现实生活,以独到的眼光选读外国文学作品,诗人敞开胸襟,淋漓尽致地展示他的读后感受,以诗的语言复述那些令诗人感动和深思的故事,升华成为启人心智、催人奋进、充满诗意的哲理。于是,这部作品影响非凡,人们评价这本书:“仿佛总有四个字如森林精灵扇动两翼:热爱生活”。
以后,我又在湖北省人事厅主管的湖北省经济师协会担任执行秘书长,工作的需要,使我经常有机会参加一些社会文化活动,结识了一些文化名人,其中,我有幸多次见到著名诗人曾卓。曾卓每次见到我,总是笑容满面,他和蔼可敬的形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本来,曾卓是一位十分热情的老诗人,对年轻人十分关心与支持,对于有意义的社会文化活动,总是积极参与。一次,曾卓参加武汉市老年书画活动,我作为省经济师协会执行秘书长,兼任武汉老年书画研究会顾问,曾卓见到我,关切地问:“荆洪,你还在报刊社工作吗?”我说:“我在湖北省人事厅主管的省经济师协会担任专职秘书长,也在几家报社当兼职编辑。”曾卓对参加活动的老诗人莎蕻说:“好啊,荆洪在湖北省人事厅主管的省经济师协会工作,接触各方面人多,视野开阔。”当时,我十分高兴,著名诗人曾卓的话,对我是很大的鼓励。战士出生的老作家、武汉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姚振起,曾卓夫人如茵,延安来的老诗人莎蕻等,都主动地给我介绍了老诗人曾卓的奋斗人生。
曾卓祖籍黄陂,1922年3月5日生于汉口,曾卓4岁时,就遭受晴天霹雳,他的母亲不到25岁却遭到遗弃,曾卓随可怜的母亲和祖父母一起生活。母亲的不幸,在曾卓幼小的心灵上蒙上了一层阴影。曾卓6岁时上汉口“六小”,就吐露出超人的天赋,他这个时候,开始接触中外儿童读物,小学期间,曾卓受到老师的赏识,他在老师的帮助下发表了几篇作品,从此对写作产生了兴趣并狂热地喜爱文学。1936年,年仅14岁的曾卓,发表了他的第一首诗《生活》:“生活像一只小船,航行在漫长的黑河。没有桨也没有舵,命运贴着大的漩涡。”既展露了诗人的才华,也展示了不凡少年对于命运的深沉思考。曾卓15岁时,抗战爆发,高年级同学和进步青年组成读书会,曾卓毅然加入,正在兴起的抗日救亡浪潮和鲁迅的思想,唤起了曾卓的革命热情,他义无反顾地投身入时代的洪流,投入“一二九”运动的浪潮,成为武汉市“民族解放先锋队”的第一批成员。不久,曾卓被学校开除,被迫离乡背井,辗转来到重庆。不屈不挠的曾卓,一边读书,一边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如火似荼的斗争,熔炼了如火似荼的青春,也熔炼了曾卓如火似荼的诗情。1939年到1943年,曾卓的诗歌创作,进入了第一个高潮期。曾卓的诗歌经常发表在进步刊物《文群》上,成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最重要的抒情诗流派的代表者,曾卓的诗,反映人民的疾苦与民族的苦难,无情鞭挞反动统治者。
曾卓在重庆生活的八年,有两件事使他毕生难忘,影响终生。一是在战火离乱之际,他的母亲在敌人的铁蹄蹂躏之下不知所终。母亲遭逢的双重不幸,使曾卓一生对母亲充满了无限的怀念;而曾卓的性格、情感及他创作的诗歌,也因之深受影响。二是他在重庆结识了邹荻帆、绿原、姚奔、史放、冯白鲁等,自筹资金创办了诗刊《诗垦地》,注重时代特征、艺术追求,能够与胡风编的《七月》、《希望》相吻合,曾卓在邹荻帆陪同下两次拜见胡风。“简单的交往,几乎影响了我一生”,这个影响,使曾卓的诗歌深受艾青等“七月派”诗人的影响,同时接受了胡风的文艺思想。随着诗人诗风的转变,曾卓诗兴泉涌,他创作出了《门》《来自草原的人》《母亲》《铁栏与火》《有赠》等等一些讴歌时代、催人奋起的优秀诗篇。
1940年,风华正茂的曾卓,加入全国文协,满腔热情地组织诗垦地社,编辑出版《诗垦地丛刊》。1943年,曾卓进入重庆中央大学历史系学习。这个时候,曾卓在诗歌上表现出超人的才华,1944至1945年,他从事《诗文学》编辑工作。1947年,曾卓大学毕业后,回武汉主编《大刚报》副刊。为了培养更多的文艺人才,曾卓于1950年到湖北省教育学院和武汉大学中文系任教。新中国建立,新闻单位需要人才,曾卓于1952年担任《长江日报》社副社长,并且当选武汉市文联、文协副主席。1955年,曾卓因为受胡风案牵连,被捕入狱。1957年,他因病保外就医。1959年,曾卓下放农村。1961年,曾卓调任武汉人民艺术剧院编剧。1979年底,曾卓平反后调回武汉市文联工作,他曾经先后担任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武汉市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武汉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因为我每次见到曾卓,他的脸上总是笑容满面,如同阳光一般灿烂。我思考后恍然大悟,虽然老诗人一生道路坎坷,但是,他的人生态度始终积极向上,追求真理始终不屈不挠,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始终坚定不移。
我曾经这样评介曾卓的诗:感情真挚,形象生动,意境深邃,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和鲜明的时代感。曾卓对我说过:“刘荆洪,读者是不能欺骗的。他们首先区分真诗和非诗,然后才区分好诗和不好的诗。”正如一位哲人说过:“风格即人”,曾卓的作品风格与个人性格,也是一个完美的统一体。于是,曾卓温情,待人以诚,从不咄咄逼人,他的作品,饱含着一种意志坚强、无私无畏、真诚坦荡的人格魅力,往往进入人们的心灵,激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和强烈的共鸣,总能够给人“带来温暖和美感”。
曾卓是一位一生习惯助人为乐的诗人,他对老年作家的后事包括子女的事,总是给予无私的帮助。老朋友邹荻帆身后留下一部小说《苦涩的罗曼史》,也是他四处张罗销售。一个并非文坛中人的习作者,有意采访全中国健在的“七月派”诗人,追寻历史的烟云,曾卓热心地介绍联系并指导。而这个习作者不论走到哪里,曾卓的朋友对曾卓的称道都是一致的。曾卓及其朋友们的帮助,使习作者成功地完成了“七月书旅”的系列采访,得到了好评。我与曾卓夫人如茵交谈,如茵老师说:“曾卓与谁都谈得来,因此,他有许多朋友。知名不知名的文艺圈中人就不说了,武昌青龙巷待业在家的藏书爱好者、汉口常码头汽运公司的普通职员、滨江蔡锷路开书店的年轻老板、鄂西北新华书店的员工,都可登其堂入其室,跟他促膝而侃。”
当我得知曾卓老诗人在确诊病情之后,仍以近八十岁的高龄西登雄伟武当,观赏峻峭高山及奇峰怪石;南游美丽海南,品味辽阔大海及汹涌波涛,禁不住思绪万千。凶残的病魔,休想让乐观的老诗人低下高贵的头,于是,前往探视的人们,依然能够听得到老诗人的爽朗笑声甚至“老水手”的歌声。因为曾卓是一位热爱时代生活的诗人,所以,他在弥留之际饱含诗情赞美生活:“这一切都很好,这一切都很美!”因为曾卓是一位对世界充满爱的歌者,所以,他在人生谢幕的时候给人们深情留言:“我爱你们,谢谢你们。”
因为曾卓是武汉的良知、湖北的良知、乃至是中国诗坛的良知,诗评家张永健教授认为,在众多有影响的老诗人之中,曾卓不以高产著称,却能写出让人百读不厌的优质诗篇。因为曾卓是一位对世界、对大自然、对人类充满热爱之情的学者型的诗人。曾卓2002年4月10日去世后,仍荣获国际华人诗会当代诗魂金奖(2003年)。
人们与曾卓交往,感受到老诗人的温暖和美感。我与曾卓交往,感受到老诗人的博大胸怀。因为曾卓历经坎坷的人生道路,坚忍不拔,情感似火,理想远大,成就辉煌,他具有中国一代知识分子正直的人格力量和高尚的精神品德。我怀念曾卓,老诗人的身影总在我面前晃动;我难忘曾卓,老诗人的诗《悬崖边的树》总在耳边回响。这首诗虽然不长,但韵味深沉。
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
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一一
平原的尽头
临近深谷的悬崖上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
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它孤独地站在那里
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它弯曲的身体
留下了风的形状
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
而又像是要展翅飞翔
这首诗从生活中选取独特的自然意象,以表现人间的种种精神现象,其时代性精神内涵的丰富,其意象创造的独立性,其立意的高远与开阔,其形式与语言的性格化,表明它具有相当的独异性。这首诗,饱含真诚朴素的情感,沉郁中展示着一往无前的刚毅,孤苦中体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我忽然想起曾卓给我的题词:沉默的石头蕴藏着丰富的艺术语言。老诗人爱奇石,老诗人的灵魂就是一块饱含丰富艺术语言的奇石;石头不老,曾卓的诗魂永远长青。
诗书双绝乃恩师——吴丈蜀的故事
刘荆洪
2004年四月的一天,我得知恩师吴丈蜀重病,住在武昌水果湖的湖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里,我去病房探望了他。这个时候,瘦弱不堪的吴老没有力气同我说话,最终,我依依不舍地与吴老告别说:“吴老,再见了,我要去海南高校任教。”到了海南,我还是十分牵挂吴老的身体健康,委托湖北医院的一位医生朋友替我看望吴老。2006年,惊闻一代书法名家、诗词大家吴丈蜀去世,我感到十分悲痛。我忘不了吴老,因为他是我的恩师。我的处女作——知识杂文集《奇石与欣赏》与《石画与欣赏》,都是在吴老的支持下,由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这对于我踏上科普文学创作之路,具有终生影响。
乐扶后辈的著名学者
我早就在报刊上见过关于吴丈蜀的报道,早在相关会议上见到吴丈蜀的身影,听一些著名的专家学者,提起吴丈蜀,纷纷赞不绝口。然而,我近距离与吴老接触,却是在1988年10月,湖北省诗词学会召开成立大会期间,我作为《书刊导报》社编辑记者,应邀参加会务组,担任副组长,负责接待诗人词家,安排诗词大会诗词书法展览。一天下午,武汉高校一群诗人、教授簇拥着一位满头银丝精干的老人走过来,武汉市文联的一位同志给我们介绍说:“这是书法大家、诗词名家吴丈蜀,他是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湖北省诗词学会会长。”吴老微笑着点头,对我们会务组人员说:“谢谢你们,大家辛苦了。”
从宜昌回武汉后,我日以继夜地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创作了《奇石与欣赏》书稿。经湖北省社科院陈祖耀教授推荐,我找到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蒋亮平编辑,蒋亮平是华中师范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他的硕士生导师的华中师范大学校长王庆生教授,王庆生教授是陶景飏教授的朋友,王庆生推荐他进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当编辑。几天后,蒋亮平看了书稿找到我说:“你的《奇石与欣赏》书稿我看了,内容丰富,知识面广,文笔生动,可读性强。如果你能够请吴丈蜀给你题写书名,陶景飏社长一定支持你出版。”我问:“这是为什么?”他说:“陶景飏教授是武汉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兼任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社长,他非常钦佩吴老的诗词与书法。”陶景飏教授特别尊重吴老,多次对蒋亮平说,吴丈蜀是中国诗词大家、书法名家。
我说:“我第一次写书,再说我在湖北诗词学会成立大会上与吴老刚见面几次,担心没有把握。”蒋亮平看出了我的心思,对我说:“吴丈蜀先生,治学严谨,刚直不阿,他看不中的书稿,哪怕作者是与他十分熟悉的专家,他都不会题字。他看中了的书稿,作者是无名小辈,他也会扶持。你对自己的作品要有信心,不要委托他人见吴老,必须亲自去见吴老。”我还听说吴老性情古怪的一个例子,一位领导想要吴老书法,派秘书去求字,吴老一口拒绝。吴老说:“领导不亲自来求字,我不给,民工搬运亲自来求字,我也会答应。”想到这里,我说:“我明白了,我亲自去见吴老。”
没有料到,吴丈蜀笑眯眯地对我说:“荆洪,你这本书稿是一本奇书,文笔流畅,想象丰富,知识面广,我不仅给你写了书名,还题了诗,有些地方给你进行了修订,还准备撰写评论。荆洪,我打算收你为我的弟子。”我听了,喜出望外,向吴老鞠躬:“谢谢吴老,您以后就是我的恩师。”吴老的夫人刘老师对我说:“刘荆洪啊,你真是害人呀,你的书稿给吴老后,他居然没日没夜地看,一字一字地审阅,人还累得感冒了。”我听了既很是感动又颇为惭愧,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呆呆地站在那里。吴老对他老伴说:“别埋怨荆洪了,他写了一本好书,他真是一个奇才。”吴老接着对我说:“荆洪,你快将书稿送到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争取早日出版。”我三表示感谢。在吴老的催促下下楼,我乘车来到武汉工业大学,将《奇石与欣赏》的书稿与吴老的封面题字、内文题诗送到了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蒋亮平接到书稿,对我说:“好哇,我送给陶景飏校长看一看,你坐在我的办公室里等候。”一会,蒋亮平来了,微笑着对我说:“陶校长要与你见面,我带你去陶校长家里。”
蒋亮平带我来到陶校长家里,我观望家庭摆设,简单、朴素而文雅。一个四方脸庞、浓眉大眼的高个子中老年人来到我面前,他的脸色黑里透红,笑容可掬。蒋亮平对我介绍说:“这就是陶校长。”然后对陶校长说:“这就是《奇石与欣赏》的作者刘荆洪。”陶校长忙说:“坐,请坐。”我们坐下后,蒋亮平编辑给我倒了一杯水。陶校长坐在沙发上,先看吴老的封面题词,然后看吴老的题诗,最后,用惊讶的神情指着书稿说:“荆洪同志,我刚才大略地翻阅了你的《奇石与欣赏》书稿,正如吴老所说,这是一本奇书,行文生动,联想奇妙,知识丰富,富有哲理,可读性强,蒋亮平担任责任编辑,我担任主审。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立即安排编辑出版印刷。”
陶校长喝了几口水,微笑着对我说:“吴老对于看不上的书稿,不会题写书名,更不会为其题诗。你看吴老的书法题词:‘非仅石奇文亦奇,篇篇都见出奇思,愿君莫作闲书看,哲理幽微尽在兹。’荆洪,你的书稿能够得到吴老的赏识,实在不易。”
陶校长指着吴老的题字与题诗问:“荆洪,你认为吴老的书法如何?”我说:“吴丈蜀先生的书法乍看平淡无奇,久看则韵味悠长,书风朴实凝重,含蕴深厚,疏淡娴雅,格高趣清,充溢着浓郁的文人气息。”陶校长说:“好啊,难怪你能够写出《奇石与欣赏》,看来,你对于美学很有造诣。”
《奇石与欣赏》冠以“中国首部关于石头大千世界的知识杂文集”出版,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湖北省科普作协、武汉市科普作协联合举行作品研讨会。陶校长与省科协的秘书长向进青都来了,吴老乘坐的专车在中途坏了,修车耽误了时间,吴老还是赶来参加了研讨会,他说:“刘荆洪是一个奇人,他的书是奇书。这一辈子,他就这样一本书,足以在文坛立足。我读完了全书,一个标点都不放过。”武汉晚报的一位编辑听了吴老的评价不以为然,他对我说:“人们都说,吴老治学十分严谨,可是他这样评介你,他是不是老糊涂了。”武汉科普作协秘书长李仁惠与文友余章喜安慰我说:“荆洪,你从来没有出书,第一本书堪称成名之作,能够让人嫉妒,说明你很成功,你可以称为刘‘石头’。”
事实上,这本书由于有吴老推荐,影响之大,出乎人意料。武汉电视台组织专题采访,国内各大报刊发表评论,真是“洛阳纸贵。”记得武汉电视台播放《奇石与欣赏》出版的新闻时,我与几个文友正在一起喝茶,一位文友挡住电视屏幕,嫉妒地说:“我不想让你看这新闻,你出一本书,影响这么大,我们没有出书,面子往哪里搁。”武汉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著名评论家於可训教授给我写信称:“你的知识杂文集《奇石与欣赏》收到,阅读后,感觉真如吴丈蜀老诗人所言,是一本奇书,文笔流畅、想象丰富、张驰有度、疏密相间,你开创了一种新的文体,我建议我的博士生研读。”
吴老的书评发表在《经济日报》1990年7月15日,题为《奇石.奇文.奇书—读知识杂文集《奇石与欣赏》》文章这样写道:
这是一部别具特色的书,说它奇,是书中收录的100多篇杂文都谈的是一位藏石家收藏的千奇百怪的石头,每读一篇,就犹如看见一块光怪陆离的石头跃然纸上,100多篇文章如陈列着100多块石头,使人目不暇接。说它奇,是书中100多篇文章都是500字左右的短文,虽然所谈的都是石头,但每篇文章所谈的角度各异,既是谈石头又不全是谈石,文章虽短,却有丰富的内容,既独立成篇,又有内在的联系。说它奇,还在于它的形式活泼,不落俗套,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这种读物,在过去的出版物中还不多见。
本书作者刘荆洪是一位勤奋的记者,知识面广,所以,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为读者介绍了某一方面的知识,哪怕其中所介绍的某些事物并非他最初谈到,但由于他选择的角度不同,读起来依然有新鲜之感,读后亦有所得。
书中的每一篇文章,篇幅虽短,都含有一定的哲理,从美学观点阐明一个往往被人忽略的问题,经他道破,就会使人信服确是那么一回事,而所阐明的问题,都是从谈石头开始,由浅入深,毫无说教气味,而许多幽微的哲理就这样被形象地揭示出来了,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曾读过不少哲学著作和美学著作,而且能够将它消化,因而在行文之际运用自如,化艰深为浅显,容易为读者接受。
另外,我们常谈到一些杂文,说理有余,而文彩却较差,不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也就达不到为文的目的。本书的文字别具特色,摆脱八股程式,每篇文章都是短小犀利,妙处横生,语音有庄有谐,生动活泼,读起来引入入胜,毫不枯燥,读完一篇,不由你不读下一篇,一百多篇恨不得一口气读完,其能够吸引读者的力量竟至如此,可以说,这是一本奇书,值得向读者推荐。
因为我的第一本书《奇石与欣赏——醉石斋启示录》出版后,反响强烈,陶景飏与吴丈蜀沟通后,陪同我去黄石大理石厂采访,我很快完成了第二本书《石画与欣赏——铜鼓地启示录》,这部书也是由吴老题写书名并题诗。一天,陶景飏校长对我说,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准备资助我去莫高窟采风,完成《石雕与欣赏——莫高窟启示录》。可惜,我一直没有时间去莫高窟采风,没有完成《石雕与欣赏——莫高窟启示录》,倒是为了第五届中国暨国际观赏石展览会完成了一部献礼之作《奇石与鉴赏——中华奇石馆启示录》。
笔墨随心的书法名家
《奇石与欣赏》出版后,我与吴丈蜀交往甚密。因为,这个时候的吴老是我的恩师,我是吴老的弟子。当年,我在书刊导报社担任编辑部副主任,我有机会多次采访吴老,在《长江日报》《书刊导报》报道了这位书法大家的求学、治学经历。我在采访中知道,吴丈蜀字恂子,别署荀芷,汉族,1919年2月24日生于四川泸州。吴老用慈爱的目光望着我说,写字一定要认认真真。他出生时值军阀混战时代,家道寒微。吴丈蜀有幸得到外祖母的关爱,口诵唐诗教他学念,不到一年,就能背出绝句五十多首。平时,他喜欢拿起父亲的为人开处方的毛笔,在纸上像模像样的写写画画,父亲甚喜,便写成中楷字教他辩识,指导摹写。并告诉你:“写字一定要规规矩矩,字形要端正匀称,每一行笔都要有起有收,不可草率。”吴丈蜀记住父亲的教诲,认认真真一笔一画照做,三四岁时,他便已识得和写成三千余字,这使他终身受益。
吴丈蜀谈到他练习书法的方式时告诉我说,研习名家碑帖是他的自学途径。自幼酷爱书法,因为家境贫寒,没有钱购买书籍与碑帖,他14岁从家乡泸州到成都求学,这时,吴丈蜀已经热爱上中国古典文字和汉字书法,他在课余时间常到装裱铺、匾对铺、名寺、会馆等地方去观摩名家书写的匾额,他尤其喜欢观赏谢无量与于右任两位先生的墨宝。吴丈蜀观赏《石门颂》《石门铭》及汉魏碑和晋人法帖,品味明清书法家的字,包括八大山人与郑板桥的字。当年,在西御西街两家旧书店,以及少城公园内的市图书馆,每天都会出现一个少年的身影,他就是吴丈蜀。吴丈蜀凭借超人的记忆能力,一边揣摩碑帖的韵味与行笔方式,默记在于心,用手指在掌心画字,背临下来,再一次两次地加以熟记。凡是他读过的碑帖,能够久久不忘,并能够取其之长。故有专家评价,吴丈蜀学习书法以“读帖”为主,凭借胸襟宽广、记忆力过人、学养深厚,故能够博观约取,食古而化,将其在汉魏六朝等历代碑帖中所得,化为自己的笔墨语言。
吴丈蜀的人生道路坎坷不平,他说,持之以恒才能够学有所成。他十一岁丧父,其母又不识字,他难以谋生,此后就生活无着,随外漂泊。他的两个姐夫看吴丈蜀求知欲望强烈,便分别资助他在泸州读初中,又去成都读商中。吴丈蜀在课余之暇,便到西御西街的两家旧书店看碑贴,揣摩碑贴的韵致和行笔方法,暗自摹写。这个穷学生“临贴”自学的勤奋感动了书店职员,书店职员便将店中珍藏的碑贴借给他读。天有不测风云,吴丈蜀高中尚未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