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文案短句 > >正文

简短又有趣的数学故事(有趣的数学小故事)

发布时间:2023-11-19 14:46:27 admin 阅读:59

导读有趣的数学小故事 1.胖子“0”与瘦子“1”在神秘的数学王国里,胖子“0”与瘦子“1”这两个“小有名气”的数字,常常为了谁重要而争执不休。瞧!今天,这两个小冤家狭路相逢,彼...

有趣的数学小故事

1.胖子“0”与瘦子“1”在神秘的数学王国里,胖子“0”与瘦子“1”这两个“小有名气”的数字,常常为了谁重要而争执不休。瞧!今天,这两个小冤家狭路相逢,彼此之间又展开了一场舌战。瘦子“1”抢先发言:“哼!胖胖的‘0’,你有什么了不起?就像100,如果没有我这个瘦子‘1’,你这两个胖‘0’有什么用?”胖子“0”不服气了:“你也甭在我面前耍威风,想想看,要是没有我,你上哪找其它数来组成100呢?”“哟!”“1”不甘示弱,“你再神气也不过是表示什么也没有,看!‘1+0’还不等于我本身,你哪点儿派得上用场啦?”“去!‘1×0’结果也还不是我,你‘1’不也同样没用!”“0”针锋相对。“你……”“1”顿了顿,随机应变道,“不管怎么说,你‘0’就是表示什么也没有!”“这就是你见识少了。”“0”不慌不忙地说,“你看,日常生活中,气温0度,难道是没有温度吗?再比如,直尺上没有我作为起点,哪有你‘1’呢?”“再怎么比,你也只能做中间数或尾数,如1037、1307,永远不能领头。”“1”信心十足地说。听了这话,“0”更显得理直气壮地说:“这可说不定了,如0.1,没有我这个‘0’来占位,你可怎么办?”眼看着胖子“0”与瘦子“1”争得脸红耳赤,谁也不让谁,一旁观战的其他数字们都十分着急。这时,“9”灵机一动,上前做了个暂停的手势:“你俩都别争了,瞧你们,‘1’、‘0’有哪个数比我大?”“这……”胖子“0”、瘦子“1”哑口无言。这时,“9”才心平气和地说:“‘1’、‘0’,其实,只要你们站在一块,不就比我大了吗?”“1”、“0”面面相觑,半晌才搔搔头笑了。“这才对嘛!团结的力量才是最重要的!”“9”语重心长地说。2.蜗牛何时爬上井?一只蜗牛不小心掉进了一口枯井里。它趴在井底哭了起来。一只癞蛤蟆爬过来,瓮声瓮气的对蜗牛说:“别哭了,小兄弟!哭也没用,这井壁太高了,掉到这里就只能在这生活了。我已经在这里过了多年了,很久没有看到过太阳,就更别提想吃天鹅肉了!”蜗牛望着又老又丑的癞蛤蟆,心里想:“井外的世界多美呀,我决不能像它那样生活在又黑又冷的井底里!”蜗牛对癞蛤蟆说:“癞大叔,我不能生活在这里,我一定要爬上去!请问这口井有多深?”“哈哈哈……,真是笑话!这井有10米深,你小小的年纪,又背负着这么重的壳,怎么能爬上去呢?”“我不怕苦、不怕累,每天爬一段,总能爬出去!”第二天,蜗牛吃得饱饱的,喝足了水,就开始顺着井壁往上爬了。它不停的爬呀,到了傍晚终于爬了5米。蜗牛特别高兴,心想:“照这样的速度,明天傍晚我就能爬上去。”想着想着,它不知不觉地睡着了。早上,蜗牛被一阵呼噜声吵醒了。一看原来是癞大叔还在睡觉。它心里一惊:“我怎么离井底这么近?”原来,蜗牛睡着以后从井壁上滑下来4米。蜗牛叹了一口气,咬紧牙又开始往上爬。到了傍晚又往上爬了5米,可是晚上蜗牛又滑下4米。爬呀爬,最后坚强地蜗牛终于爬上了井台。你能猜出来,蜗牛需要用几天时间就能爬上井台吗?3.动物中的数学“天才”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组成底盘的菱形的钝角为109度28分,所有的锐角为70度32分,这样既坚固又省料。蜂房的巢壁厚0.073毫米,误差极小。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迁飞,而且排成“人”字形。“人”字形的角度是110度。更精确地计算还表明“人”字形夹角的一半——即每边与鹤群前进方向的夹角为54度44分8秒!而金刚石结晶体的角度正好也是54度44分8秒!是巧合还是某种大自然的“默契”?蜘蛛结的“八卦”形网,是既复杂又美丽的八角形几何图案,人们即使用直尺的圆规也很难画出像蜘蛛网那样匀称的图案。冬天,猫睡觉时总是把身体抱成一个球形,这其间也有数学,因为球形使身体的表面积最小,从而散发的热量也最少。真正的数学“天才”是珊瑚虫。珊瑚虫在自己的身上记下“日历”,它们每年在自己的体壁上“刻画”出365条斑纹,显然是一天“画”一条。奇怪的是,古生物学家发现3亿5千万年前的珊瑚虫每年“画”出400幅“水彩画”。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当时地球一天仅21.9小时,一年不是365天,而是400天。4.数学家的遗嘱阿拉伯数学家花拉子密的遗嘱,当时他的妻子正怀着他们的第一胎小孩。“如果我亲爱的妻子帮我生个儿子,我的儿子将继承三分之二的遗产,我的妻子将得三分之一;如果是生女的,我的妻子将继承三分之二的遗产,我的女儿将得三分之一。”。而不幸的是,在孩子出生前,这位数学家就去世了。之后,发生的事更困扰大家,他的妻子帮他生了一对龙凤胎,而问题就发生在他的遗嘱内容。如何遵照数学家的遗嘱,将遗产分给他的妻子、儿子、女儿呢?5.统计学家的故事有个从未管过自己孩子的统计学家,在一个星期六下午妻子要外出买东西时,勉强答应照看一下四个年幼好动的孩子。当妻子回家时,他交给妻子一张纸条,上写着:“擦眼泪11次;系鞋带15次;给每个孩子吹玩具气球各5次;每个气球的平均寿命10秒钟;警告孩子不要横穿马路26次;孩子坚持要穿马路26次;我还要再过这样的星期六0次。”

一位数学老师用这24个有趣的故事,让全班孩子爱上了数学!

数学是世界上最和谐的音符。

世界上没有比数学更美的花朵。

哪里有数学,哪里才有真正的美。

你可以不相信上帝,

但是你必需相信数学,

世界什么都在变,

唯有数学是永恒的。

其实你一点都不厌恶数学

可能你对以上的各种回答不能感同身受,因为,经历过学生生涯的你(尤其是文科生),会说:『数学是我的噩梦!』

英国学生RoryKirkman在数学考试两次失败后

把可恨的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纹在了身上

当我们厌恶数学时,我们厌恶的是数学吗?莫如说我们讨厌的是数学的教学方式和考试方式。今天,请你暂且放下心中对教育制度的愤恨,让我们来一次伟大的数学公式巡礼。如果你在上学的时候老师告诉了你数学公式背后有这么多有趣的故事,你会爱上数学吗?

伟大的数学公式巡礼

NO.1  世上最简单的公式

稍有数学阅历的人都有这样的直觉,凡是『简洁』的公式都会给人以美感。而1+1=2,这是所有公式中最简单明了的一个了,我们只有把它的发明归功于上帝。

尽管从远古起人们都心照不宣地知道1+1=2,但直到1557年的某一天,这一等式才写成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形式。也就是说等号这个每个等式中都有的成分直到16世纪才第一次出场亮相。

NO.2 毕达哥拉斯定理

即勾股定理。『勾三股四弦五』,这一定理是如此地深入每一个地球人的心灵。它是人类早期发现并证明的重要数学定理之一(公元前约三千年的古巴比伦书版中就有记载),也是用代数思想解决几何问题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勾股定理(毕达哥拉斯定理)约有400种证明方法,是数学定理中证明方法最多的定理之一。

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传统数学和哲学的创始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学派是一个个人崇拜的秘密组织,鼓吹节欲、尊长和一夫一妻制。他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数字统治的,他用数字推断人的命运,如奇数被认为与男性有关,而偶数与女性有关。他发现了称之为『完全数』的数字,也就是那些等于自己全部真因子之和的数字。比如:6(6=1+2+3)和28(28=1+2+4+7+14)。已知的完全数共有47个,随着计算机发展速度的日益加快,每隔几年就会发现新的完全数。

NO.3 圆周率的发现

目前,人类已经能得到圆周率的10万亿位精度。不过现代科技领域使用的圆周率值,有十几位已经足够了。如果用35位精度的圆周率值,来计算一个能把太阳系包起来的圆的周长,误差还不到质子直径的百万分之一。现在的人计算圆周率,多数是为了验证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还有就是为了兴趣。

在地板上画一系列间距为2厘米的平行线,然后把一根长度为1厘米的针扔在地板上。那么,这根针与地板上的线条相交的概率是多少呢?1733年,法国博物学家布丰第一次提出了这个问题。1777年,布丰自己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个概率值是1/π。

看到这个事实,阿基米德会目瞪口呆、刘徽会无语凝眸。所以,如果上帝创造了整数,而且他也创造了π,那或许上帝其实是一台计算机。

NO.4 费马最后的定理

1637年的某一天,法国律师兼业余数学家费马,在一本书的空白处写下了下面一段话:

任何立方数都不可能写为两个立方数之和的形式,也没有任何四次方数可以写成另外两个四次方数的形式。普遍地说,任何二次以上的幂都不可能写成另外两个同次幂的形式。

即,当指数n大于2时,上述方程没有整数解。

在写下上面的猜想后,这个天生羞涩、沉默寡言的人却跟世界玩了一个恶作剧,他又写道:

对此我已经找到了一个真正绝妙的证明,但这里空白处太小,写不下。

然而,他怎料到,他随意写下的两句手记,却让350年间的无数数学家耗尽一生,也没能找到那个证明。直到1994年,英国人安德鲁·怀尔斯才证明了费马最后定理。

以费马定理为主题的纪念邮票

德国人数学家沃尔夫斯凯尔因追求一位漂亮女性被拒绝,遂决定在午夜钟声响起时开枪自杀。他认真地安排好后事,写下遗嘱。他的高效率使得所有的事情略早于午夜的时限就办完了。为了消磨最后的几个小时,他到图书室翻阅数学书籍:一篇关于费马大定理证明的论文……他不知不觉拿起了笔,一行一行进行计算……

然后,天亮了。

沃尔夫斯凯尔为自己发现并改正了论文中的一个漏洞感到无比骄傲,原来的绝望和悲伤消失了,数学将他从死神身边唤回。

1908年,得享天年的沃尔夫斯凯尔写下了他新的遗嘱:他财产中的一大部分作为一个奖,规定奖给任何能证明费马大定理的人,奖金是10万马克,按现在的币值超过100万英镑。

这是他对那个挽救过其生命的盖世难题的报恩方式。

NO.5 微积分基本定理

微积分是微分和积分的总称,『无限细分』就是微分,『无限求和』就是积分。比如,炮弹飞出炮膛的瞬间速度就是微分的概念,炮弹每个瞬间所飞行的路程之和就是积分的概念。

微积分的诞生是数学史上,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有影响的创举,因为从此数学家和科学家在讨论连续变化的数量时便有了科学依据。化学、生物学、地理学、现代信息技术等学科运用微积分的方法推导演绎出各种新的公式、定理,促成了后来一切科学和技术领域的革命。离开微积分,人类将停止前进的步伐。恩格斯曾说:『在一切理论成就中,未必再有什么像17世纪下半叶微积分的发现那样被看作人类精神的最高胜利了。』

蔡志忠漫画《人生是时间的微积分》——少林寺石碑

牛顿和莱布尼茨几乎是同时独立地发明了微积分,莱布尼茨稍晚几年。在1673到1675年之间的某个时刻,莱布尼茨曾与牛顿联系,想知道牛顿到底已经知道了些什么,并提出了某种交换信息的建议:你告诉我这个,我就告诉你那个。牛顿在回信中透露了微积分基本定理,但把它隐藏在一个难以破解的字母易位字谜中。牛顿显然并不想与莱布尼茨分享他的发现。他只是要留下伏笔,一旦莱布尼茨以后说这一定理是他自己的,牛顿就可以此证明他才是第一个发明人。敢情伟大的科学家也这么小心眼儿呢!

NO.6 牛顿定律

经典物理学中最伟大的没有之一的核心定律。学过高中物理的你,还记得它们吗?听听下面这首歌重温一下吧。

1684年,牛顿的朋友埃德蒙顿·哈雷问牛顿能否证明行星的轨道是椭圆,牛顿说他能。结果三年后,牛顿对这一问题的论证便形成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该书第一部分就开宗明义叙述了牛顿三大定律,为将来的一切物理学书籍定下了基调。

哈雷慷慨解囊,赞助牛顿出版了此书,他的这一义举最终以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得到了回报:除了对苹果和行星以外,牛顿的理论也可应用于彗星。因为彗星的轨道是椭圆,所以它们一定会一次又一次地回归。哈雷意识到,人们曾多次观察到一颗特定彗星,它以大约75年的周期回归:1456年、1531年、1606年和1682年。于是他正确地预测了这颗彗星将会在1758年(那时他早已离世)再次回归。从那时起,这颗彗星每隔75至76年就会回归一次,这就是著名的哈雷彗星。

NO.7 麦克斯韦方程组

麦克斯韦方程最伟大的功绩就是将电现象、磁现象与光的本质有机地统一在完整的电磁场理论中。这组公式融合了电的高斯定律、磁的高斯定律、法拉第定律以及安培定律。比较谦虚的评价是:『一般地,宇宙间任何的电磁现象,皆可由此方程组解释。』

麦克斯韦揭示了电场和磁场是一种基本媒介,并发现光速c是一个不变的基本物理常数:磁场是由电流产生的,电场是由变化的磁场引发的。而且说到底,光只不过就是传播中的电磁波,是振动中的磁场与电场相互交织、精致编就的织锦,而磁场与电场就好像一幅纺织品上的经线与纬线。

MacBook产生的美丽电磁场

麦克斯韦方程预言电磁波可以以不同的波长存在,例如我们今天叫作微波、红外线、紫外线和X射线的那些光波就都是电磁波。它们预言这样的波可以通过振荡电场产生。1901年,意大利人古列尔莫·马可尼正是利用这一原理发射了第一束无线电波。它们暗示光本身可以产生压强。果然不错,研究人员在20世纪发现了『太阳风』,它揭开了彗星尾部所指的方向背离太阳的千古之谜。而在1905年,它们又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指明了发现相对论的道路。

NO.8 质能公式

又一个简洁公式的典范!同时也又一次刷新了人类的世界观。质能方程深刻地揭示了质量与能量之间的关系,在此之前,人们毫无疑问的认为:质量是质量,能量是能量,两者间没有联系,但在相对论力学中,能量和质量是可互换的。

爱因斯坦其实并没有证明E=mc²!他曾经做过近似处理,因此他只是证明了E≈mc²(也就是说,能量与物质大体等价)。他没有真正下手确定这一近似计算的误差是多少。看上去他似乎根本就不在乎——作为一位不拘形骸的天才、数学课的『懒狗』,为什么要用迂腐的数学证明来糟蹋这样一个『很有趣、很有感染力』的想法?当然,爱因斯坦和其他人后来曾经回过头来对这个最重要的原理进行了更为严格的论证。

当你抬头仰望星空的时候,是否有过想问『为什么』的冲动?但浩瀚的宇宙却从来不吐露一个字。人类历史上有一些人,和我们一样也曾仰望星空,他们的名字是:阿基米德、开普勒、高斯、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他们用代表着人类的智慧,向宇宙提问、与宇宙对话,将关于宇宙的秘密翻译成我们能懂的语言,这种语言就是如上这些光耀后世的『数学公式』。

每一个伟大公式都是人类文明的集中体现,每一个伟大公式见证的,都是科学的美丽与人类的尊严,每一个伟大的公式背后,都有一段值得回味的故事。

希望课堂上周精彩文章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数学丨

小学数学最容易错的26个坑,80%的学生第一题就错了

10部关于数学的顶级纪录片,告诉孩子数学世界精彩万分!附观影链接

血泪教训!数竞赛最容易丢分的19个知识点汇总,小升初必看!

1~6年级奥数学习重难点梳理(附小学奥数34个知识点总结)

10部关于数学的顶级纪录片,告诉孩子数学世界精彩万分!附观影链接

血泪教训!数竞赛最容易丢分的19个知识点汇总,小升初必看!

语文丨

四大名著知识点归纳!家有小学生的赶快收藏!

小升初落下这些,初中成绩下滑很厉害!家长一定提早重视!

教育部又给中小学生推荐优秀影片了!你家孩子看过几个?

1-6年级各类作文写作技巧(附范文)帮孩子收藏一定用得上!

小学语文100句必考“句式转换”方法总结与练习!

北京最顶尖中小学生都看什么书?(人大附,清华附特级教师推荐书单)

下载资源丨

希望杯真题|期末知识点汇总|华杯赛真题|希望杯培训题必会题|小升初简历|迎春杯真题|内部提分资料|

 戳戳戳!!!挑战往期技巧君

关于数学的小故事(50字左右)?

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小明是个喜欢提问的孩子。一天,他对0—9这几个数字产生兴趣:为什么它们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呢?于是,他就去问妈妈:“0—9既然叫‘阿拉伯数字’,那肯定是阿拉伯人发明的了,对吗妈妈?”

妈妈摇摇头说:“阿拉伯数字实际上是印度人发明的。大约在1500年前,印度人就用一种特殊的字来表示数目,这些字有10个,只要一笔两笔就能写成。

后来,这些数字传入阿拉伯,阿拉伯人觉得这些数字简单、实用,就在自己的国家广泛使用,并又传到了欧洲。就这样,慢慢变成了我们今天使用的数字。因为阿拉伯人在传播这些数字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人们就习惯了称这种数字为‘阿拉伯数字’。”

小明听了说:“原来是这样。妈妈,这可不可以叫做‘将错就错’呢?”

妈妈笑了。

有趣的数学故事

有趣的数学故事

你今年几岁了?你家有几口人?你上几年级?你今天上了几节直播课?今天你所在地市新冠病毒肺炎病例的增减情况如何?亲爱的小朋友,当你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都要用到“数”。“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那么数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发展的呢?今天就走进宋佳和宋华敏两位老师精心搜集整理的数学故事,探索数的奥秘吧!

数的产生

原始时代的人类,为了维持生活,他们必须每天外出狩猎和采集果实。有的时候,他们满载而归,有的时候却一无所获。一只羊与许多羊,一头狼与整群狼,生活中这种数量上的差异,使人类逐渐产生了数的意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简单的计数就是必须的了,一个部落集体必须知道它有多少成员或有多少敌人,一个人也必须知道他的羊群里的羊是不是少了。这样,人类的祖先在与大自然的艰难搏斗中,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由于记事和分配生活用品等方面的需要,逐渐产生了数的概念。

手指计数

大约在两千五百年前,罗马人还处在文化发展的初期,当时他们用手指作为计算工具。为了表示一、二、三、四个物体,就分别伸出一、二、三、四个手指;表示五个物体就伸出一只手;表示十个物体就伸出两只手。这种习惯人类一直沿用到今天。

人们在交谈中,往往就是运用这样的手势来表示数字的。据推测,“十进制”被广泛应用,很可能也与手指计数有关。当时,罗马人为了记录这些数字,便在羊皮上画出Ⅰ、Ⅱ、Ⅲ来代替手指的数;要表示一只手时,就写成“Ⅴ”形,表示大拇指与食指张开的形状;表示两只手时,就画成“ⅤⅤ”形,后来又写成一只手向上,一只手向下的“Ⅹ”,这就是罗马数字的雏形。

石子计数

用手指计数和计算的一个很大缺点就是无法保存记录。如果一个猎人想统计自己一个月内打了多少野兽,要每天累加起来,总不能天天掐着手指睡觉吧!人类最早借助的外物是大自然中随处可见的石子、贝壳、小木棍、玉米粒、豆粒、甚至动物的尾巴和角等,比如用石子来表示圈养了多少猎物,今天宰杀了两头就从中取出两个石子,明天新狩猎到三头就往里添加三个石子,人就不需要时刻记着还剩多少头猎物了。

结绳计数

所谓“结绳计数”就是用打绳结的办法来计算物体的数量。当然,除了“结绳计数”外,远古时代的人们还发明了很多其他的办法,比如用利器在骨头上刻下痕迹来计算数字。但是由于绳子可以随身携带,“结绳计数”这一方法最为方便可行,所以成了人们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古人为了要记住一件事,就在绳子上打一个结。以后看到这个结,他就会想起那件事。如果要记住两件事,他就打两个结。记三件事,他就打三个结,如此等等。 

算筹与筹算

在纵式中,纵摆的每根算筹都代表1,表示6~9时,则上面摆一根横的代表5。横式中则是横摆的每一根都代表1,其上面纵摆的一根代表5。而且规定,个位和百位必须用纵式,十位和千位必须用横式,纵横相间,使各位界限分明,以免发生混乱。

用算筹进行计算,简称“筹算”。算盘,是由古代的“筹算”演变而来的。算盘中上面的一个子代表5,下面的一个子代表1,是从算筹延续下来的。2013年12月4日,珠算正式列入非遗名录,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阿拉伯数字

方程的有趣故事简短是什么?

方程的有趣故事简短是。十六世纪,随著各种数学符号的相继出现,特别是法国数学家韦达创立了较系统的表示未知量和已知量的符号以后,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这一专门概念出现了,当时拉丁语称它为aequatio,英文为equation。方程的有趣故事简短十七世纪前后,欧洲代数首次传进中国,当时译equation为相等式,由於那时我国古代文化的势力还较强,西方近代科学文化未能及时在我国广泛传播和产生较的影响,因此代数学连同相等式等这些学科或概念都只是在极少数人中学习和研究。equation的译名就是借用了我国古代的方程一词这样,方程一词首次意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1873年我国近代早期的又一个西方科学的传播者华蘅芳,与英国传教士兰雅合译英国渥里斯的代数学,他们则把equation译为方程式。他们的意思是,方程与方程式应该区别开来,方程仍指九章算术中的意思,而方程式是指今有未知数的等式华傅的主张在很长时间裏被广泛采纳直到1934年,中国数学学会对名词进行一审查,确定方程与方程式两者意义相通。

短的数学小故事

1、泰勒斯看到人们都在看告示,便上去看。原来告示上写着法老要找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来测量金字塔的高度,于是就找法老。

法老问泰勒斯用什么工具来量金字塔。泰勒斯说只用一根木棍和一把尺子,他把木棍插在金字塔旁边,等木棍的影子和木棍一样长的时候,他量了金字塔影子的长度和金字塔底面边长的一半。

把这两个长度加起来就是金字塔的高度了。泰勒斯真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他不用爬到金字塔的顶上就方便量出了金字塔的高度。

2、战国时期,齐威王与大将田忌赛马,齐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马:上马,中马与下马。比赛分三次进行,每赛马以千金作赌。由于两者的马力相差无几,而齐威王的马分别比田忌的相应等级的马要好,所以一般人都以为田忌必输无疑。

但是田忌采纳了门客孙膑(着名军事家)的意见,用下马对齐威王的上马,用上马对齐威王的中马,用中马对齐威王的下马,结果田忌以2比1胜齐威王而得千金。这是我国古代运用对策论思想解决问题的一个范例。

3、动物学校举办儿歌比赛,大象老师做裁判。小猴第一个举手,开始朗诵:“进位加法我会算,数位对齐才能加。个位对齐个位加,满十要向十位进。十位相加再加一,得数算得快又准。”

小猴刚说完,小狗又开始朗诵:“退位减法并不难,数位对齐才能减。个位数小不够减,要向十位借个一。十位退一是一十,退了以后少个一。十位数字怎么减,十位退一再去减。”

大家都为它们的精彩表演鼓掌。大象老师说:“它们的儿歌让我们明白了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它们两个都应该得冠军,好不好?”大家同意并鼓掌祝贺它们。

4、气象学家Lorenz提出一篇论文,名叫《一只蝴蝶拍一下翅膀会不会在Taxas州引起龙卷风》论述某系统如果初期条件差一点点,结果会很不稳定,他把这种现象戏称做“蝴蝶效应”。

就像我们投掷骰子两次,无论我们如何刻意去投掷,两次的物理现象和投出的点数也不一定是相同的。

这故事发生在1961年的某个冬天,他如往常一般在办公室操作气象电脑。平时,他只需要将温度、湿度、压力等气象数据输入,电脑就会依据三个内建的微分方程式,计算出下一刻可能的气象数据,因此模拟出气象变化图。

5、阿基米德有许多故事,其中最着名的要算发现阿基米德定律的那个洗澡的故事了。

国王做了一顶金王冠,他怀疑工匠用银子偷换了一部分金子,便要阿基米德鉴定它是不是纯金制的,且不能损坏王冠。

阿基米德捧着这顶王冠整天苦苦思索,有一天,阿基米德去浴室洗澡,他跨入浴桶,随着身子浸入浴桶,一部分水就从桶边溢出,阿基米德看到这个现象,头脑中像闪过一道闪电,“我找到了!”

阿基米德拿一块金块和一块重量相等的银块,分别放入一个盛满水的容器中,发现银块排出的水多得多。于是阿基米德拿了与王冠重量相等的金块,放入盛满水的容器里,测出排出的水量。

再把王冠放入盛满水的容器里,看看排出的水量是否一样,问题就解决了。随着进一步研究,沿用至今的流体力学最重要基石——阿基米德定律诞生了。

有趣的数学故事(三)

   

圆周率的由来

圆周率的由来

与圆有关的圆周率,也就是圆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非常奇特的数。

《周髀算经》上说“径一周三”,把圆周率看成3,这只是一个近似值。美索不达米亚人在做第一个轮子的时候,也只知道圆周率是3。

魏晋时期的刘徽于公元263年给《九章算术》作注。他发现“径一周三”只是圆内接正六边形周长和直径的比值。他创立了割圆术,认为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无限增加时,其周长逼近圆周长。他算到圆内接正3072边形,得到圆周率π=3927/1250。  

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在前人计算的基础上继续推算,求出圆周率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7位小数的人。他的这一辉煌成就比欧洲要早大约1000年。

  

黄金数的由来

把一个物体分成两部分,当较长的部分与整体的比是0.618:1时,给人的感觉是最美的。这个神奇的比被称为“黄金比”。其中的0.618是怎样来的呢?

早在100多年以前,德国的心理学家弗希纳曾精心制作了各种比例的矩形(也叫“长方形”),并且举行了一个“矩形展览”,邀请了许多朋友来参加,还请大家投票选出最美的矩形。最后被选出的4个矩形尺寸是:5×8,8×13,13×21,21×34。经过计算,这些矩形宽与长的比值分别是0.625,0.615,0.619,0.618。它们竟然都在0.618附近。事实上,大约在公元前500年,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就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兴趣。该学派发现当长方形的宽与长的比例为0.618时,其形状最美,于是把0.618命名为“黄金数”,这就是黄金数的来历。

    五角星是非常美丽的,这是为什么?

    因为在五角星中可以找到的所有线段之间的长度关系都是符合黄金分割比的。

    遍布全球的众多优秀近现代建筑,在设计方面运用了黄金分割的法则,给人以整体上的和谐与悦目之美。

鸡兔同笼的由来

大约在1500年前南北朝时期,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记载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这就是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这个问题对整个世界的数学界都有很大影响,比如传播到日本,就称为“龟鹤算”。

 

我们知道:鸡和兔子都有一个头,鸡有两只脚,兔子又四只脚。现在已知鸡和兔子的头数和脚数,求鸡和兔子各有多少。孙子算经中也给出了算法:“上置三十五头,下置九十四足。半其足,得四十七。以少减多。”解答思路是这样的:假如砍去每只鸡、每只兔一半的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角鸡”,每只兔就变成了“双脚兔”。这样,(1)鸡和兔的脚的总数就由94只变成了47只;(2)如果笼子里有一只兔子,则脚的总数就比头的总数多1。因此,脚的总只数47与总头数35的差,就是兔子的只数,即47-35=12(只)。显然,鸡的只数就是35-12=23(只)了。总结起来,《孙子算经》的算法就是利用脚数的变换,将“鸡2只脚、兔子4只脚”这个麻烦事变成“鸡没有脚,兔子1只脚”的简单事。

这一思路新颖而奇特,其“砍足法”也令古今中外数学家赞叹不已。这种思维方法叫化归法。化归法就是在解决问题时,先不对问题采取直接的分析,而是将题中的条件或问题进行变形,使之转化,直到最终把它归成某个已经解决的问题。

比和比例数学史

“比和比例是谁发现的,谁先使用的,现在还难以确定。不过,在我国古代有一部数学专著叫《九章算术》,那里就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比例的算法。在外国,早在公元前五世纪就有了关于比和比例的思想。而且,公元前三世纪,欧几里得在他的著作《几何原本》中,又作了系统的阐述,这就说明了比和比例的概念在很早以前就产生了。比同分数和除法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推想出,人类首先认识了自然数,而后又产生了分数和四则运算,在这个基础上,经过人们的不断探索和研究,逐渐产生了比和比例的概念。因此,也可以说,比和比例也是世界历代数学家集体智慧的结晶。

圆柱体积计算数学史

公元前2900年兴建的法老胡夫金字塔,它足以说明古埃及人在几何学上取得的成就。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巴比伦人就有了计算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等体积的经验。他们计算正四棱台体积的方法和现在的完全相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在2000多年前,就会计算各种不同形状物体的体积。《九章算术》中记载的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是“周自相乘,以高乘之,十二而一”,也就是底面周长的平方乘高,再除以12。这种计算方法与现在的算法是一致的,只不过取圆周率的近似数为3。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

德国有一位数学家叫莫比乌斯,185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一片弯曲耸拉下来的玉米叶子里获得启发,发现了这样一个奇妙的纸圈,把一根纸条扭转180°后,两头再粘接起来做成的纸带圈,具有魔术般的性质,人们就把这样的“怪圈”叫莫比乌斯带。

你可以设想一只蜘蛛开始沿着莫比乌斯带爬,那么它能够爬遍整条带子而无须跨越带的边缘。如果你想要验证这一点,可以拿一支铅笔不离纸地连续画线。那么,你会发现线条转了一圈,又返回了起点。莫比乌斯带还有另一个有趣的性质,当你沿着带子的中央剪开,把这个圈一分为二,照理应得到两个圈儿,可奇怪的是,剪开后竟然是一个大圈儿。如果在纸条上画两条线,把纸条三等分,再粘成“莫比乌斯圈”,用剪刀沿画线剪开,剪刀绕两个圈竟然又回到原出发点。而且,纸带不仅没有一分为二,反而剪出一个两倍长的纸圈,更令人惊奇的是,新得到的这个较长的纸圈,本身却是一个双侧曲面,它的两条边界自身虽不打结,但却相互套在一起。

会有更多更精彩的数学故事等着你哦~

简短数学名人的小故事【20字左右】急

1.小时候,华罗庚家境贫寒,初中未毕业便辍学在家。他一边帮父亲看店,一边依旧不忘学习。没有时间,他养成了早起,善于利用零碎时间,善于心算的习惯。没有书,没有纸没有笔,养成了他勤于动手,勤于独立思考的习惯。

2.数学家高斯在高中时,每天晚上老师都会给他一两个比较难的题目让他去练,但他基本上都能很快解决,但是一天,老师给了一个题,他用了一个晚上才做出来,后来到学校一问老师,才知道,那个题目是老师不小心夹进去的,那是个世界上的数学难题,已经困扰了数学家100多年了。

拓展资料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祖籍江苏丹阳。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他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并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王方法”等。

小学一年级简短小故事有哪些?

1、小松鼠要过冬了  冬天到了,小松鼠要准备过冬的粮食了。  有一天小松鼠背着一个大袋子,来到森林里,对松树爷爷说:请吧你的松果送给我,好吗?松树爷爷很大方,说:你想要多少摘多少。小松鼠很高兴,它一边摘一边唱歌,不一会袋子装满了。松树爷爷问:你摘了多少个?小松鼠说:哎呀,我忘了!松树爷爷笑着说“我长了16个松果,现在还有9个,你能算出摘了多少个,就让你背走。”小松树急了,不会算,怎么办呢?要是松树爷爷不让它背走,那冬天吃什么呢?我来帮它好了。  数学课上,老师讲过:知道总数,求部分数,就是从总数里去掉知道的一个部分数,就得另一部分数,用减法计算。我很快就算出来了,小松鼠摘了16-9=7(个)。2、小朋友们你们可知道数学天才高斯小时候的故事吗?高斯在小学二年级时,有一次老师教完加法后想休息一下,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求学生算算看,题目是:1+2+3+4………+96+97+98+99+100=?本以为学生们必然会安静好一阵子,正要找借口出去时,却被高斯叫住了!原来呀,高斯已经算出来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怎么算的吗?高斯告诉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将1加至100与100加至1;排成两排想加,也就是说:1+2+3+4+…………+96+97+98+99+100+100+99+98+97+96+…………+4+3+2+1=101+101+101+…………+101+101+101+101共有一百个101,但算式重复两次,所以把10100除以2便得到答案等于5050。从此以后高斯小学的学习过程早已经超过了其他的同学,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数学基础,更让他成为——数学天才。3、鸡兔同笼你听说过“鸡兔同笼”的问题吗?这个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趣题之一。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你会解答这个问题吗?你想知道《孙子算经》中是如何解答这个问题的吗?解答思路是这样的:假如砍去每只鸡、每只兔一半的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角鸡”,每只兔就变成了“双脚兔”。这样,(1)鸡和兔的脚的总数就由94只变成了47只;(2)如果笼子里有一只兔子,则脚的总数就比头的总数多1。因此,脚的总只数47与总头数35的差,就是兔子的只数,即47-35=12(只)。显然,鸡的只数就是35-12=23(只)了。这一思路新颖而奇特,其“砍足法”也令古今中外数学家赞叹不已。这种思维方法叫化归法。化归法就是在解决问题时,先不对问题采取直接的分析,而是将题中的条件或问题进行变形,使之转化,直到最终把它归成某个已经解决的问题。4、唐僧师徒摘桃子一天,唐僧命徒弟悟空、八戒、沙僧三人去花果山摘些桃子。不长时间,徒弟三人摘完桃子高高兴兴回来。师父唐僧问:你们每人各摘回多少个桃子?八戒憨笑着说:师父,我来考考你。我们每人摘的一样多,我筐里的桃子不到100个,如果3个3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沙僧神秘地说:师父,我也来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4个4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悟空笑眯眯地说:师父,我也来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5个5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多少个?是多少呢?

小学数学万能简短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万能简短教学反思(通用14篇)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所谓反思就是能够迅速从一个场景和事态中抽身出来,看自己在前一个场景和事态中自己的表现。那么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万能简短教学反思(通用1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数学万能简短教学反思1  数的运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须形成的基本技能之一,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基础,所以计算教学又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  一、成功之处  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的数感,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用数来交流表达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所以在数与计算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在课标的指引下在复习知识时还是延续了上节课的复习方法,教材由浅入深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通过解决问题形成知识的结构体系。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基本的运算、运算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估算的知识、运算的顺序掌握还是非常好的。在教学中通过学生的思考与交流让学生回顾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掌握运算顺序,深化对运算定律的认识,并能够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通过回顾估算的方法,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估算解决现实问题,能够学以致用。  二、不足之处  1、学生在计算中对于加减乘法计算掌握较好,但是有个别同学在除法计算,特别是小数除法计算中还是出现不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位置就进行计算,还有就是小数点的位置书写不正确。  2、在解决问题中虽然学生知道解题步骤,但是对于复杂一些的问题。  三、再教设计  解决问题依然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拦路虎,在复习中还要循序渐进,在学生的疑难处解开学生心里的结。  小学数学万能简短教学反思2  一、立足现实,活跃思维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新课标的这一理念强调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教学中,引入轴对称图形,我注意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寻找生活中轴对称图形的踪影,让他们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从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二、体现学科综合的思想,感受数学之美  这节虽然是数学课,但是它所涉及的领域远远超出了数学学科的范围,与美术、美学都有交叉。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数学知识一轴对称图形,但同时也感受到了对称美,数学与美学,虽然一个属于自然科学,一个属于社会科学,二者似乎无多大联系,然而,数学中却处处存在着美。数的美,形的美;比例的美,对称的美……本课正是从数学角度指导学生认识这类图形,了解其特点,并会画对称轴,但无论是起始部分的导入,还是研究学习部分,乃至精心设计的美化教室……无处不在渗透一个字---美!  三、生活是数学的最高境界  对称图形是学生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但是学生并不知道这些图形是因为对称而美,从生活中采撷对称的图、物,体现数学来源生活。让学生装扮教室,不仅提高学生制作对称图形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应用美、创造美的能力。  小学数学万能简短教学反思3  《最小公倍数》这节课,如何让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较高,知识的掌握也较为自然而扎实,学生的思维也在呈螺旋式上升趋势,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去。  “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单从纯数学的角度去让学生领会,显然是比较枯燥、乏味的。我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使这些枯燥的知识变成鲜活、灵动数学,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学到了知识,又体念到了学数学的快乐。  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学中,我们不要教给学生现成的数学,而是要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探索研究数学。在研究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时,设计了例举法找最小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猜想、分解质因数比较,一系列开放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有足够的思维活动空间来解决问题,自主地进行探究性活动,使学生体念到数学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三、挖掘不足。有待改进  1、课初的情境创设虽考虑到与例题之间的联系,但过渡得不够好。  2、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不止是一时之效,如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预案的设计,课堂中顺学而导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小学数学万能简短教学反思4  今天的数学课学习《比长短、高矮》,本课是在学生学会了比较事物的大小、多少之后,让学生学会比较事物的高矮、长短。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不是很难,通过三年幼儿园的学习孩子们已经掌握了知识。基于对学生的了解我把培养学生的观察、语言表达等学习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  通过几天的课堂教学,我发现孩子们对于好多知识已经掌握并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了,而孩子的学习和行为习惯不尽如意。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刚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而这两种生活又是截然不同的,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自制能力也较差,孩子的许多习惯需要老师去培养。课堂是培养孩子的主阵地,我决定先让孩子们学会学习一学会思考、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表达,学会合作与交流。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同桌同学之间比铅笔的长短和比个子的高矮两个环节。教师在巡视中,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与他人合作。“请同学们从铅笔盒里拿出一支铅笔,和同桌的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在学生的汇报中指导学生学会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比较结果。在学生们合作学习中,我发现个别学生不愿意与他人交流,我想一是和孩子的性格有关,二是孩子不知道该怎么做。这时老师的几句鼓励的话语、一个信任的眼神就会使孩子发生变化。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一种方法就想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是行不通的。几天的教学,使我深深体会到低年级教师工作的艰辛。  培养孩子的学习和行为习惯,艰难并坚行着!  小学数学万能简短教学反思5  本节课是教学“除数是一位数除法”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不仅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更是下节课“除法估算”和后面“笔算除法”教学的基础,因此这一内容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本节课教学内容比较简单,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数和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由于学生前面已经有一位数乘整十数与整百数口算的基础,多数学生应用知识的正迁移已经知道了口算除法的方法,因此本节课我主要是采取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一把课堂还给学生。  从学生汇报的结果看,多数学生都是应用的“添0法”,还有少数学生则应用的“做除法想乘法”的方法。从课堂效果看,学生都是从简单的算法上想方法计算,没有想到利用除法的意义来理解算理。因此在教学中我则增加了利用教具进行展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  由于本节课教学内容较简单,在后面的练习设计中,我则采取了不同形式的.连续,如:记时比赛、夺红旗、……,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达到了巩固练习的训练要求。  总之,从《课堂作业》的反馈情况看,学生口算正确率在98%以上,只有少数个别学生存在错误。在后面的教学中,我更关注的是在保证口算正确率的基础上提高速度,即口算练习常抓不懈。  小学数学万能简短教学反思6  这节课我设计了合理情境:今天是猴王的生日,小猴子们上山采了55个草莓。现在它们要把这些草莓分装在8个盘子里。在分装的过程中,两只猴子发生了争吵,第一只猴子说:“平均每盘放7个”。而第二只猴子说:“每盘放7个不够,每盘最多只能放5个。”它们争执不下,最后,只好找猴王来评理。猴王说:“你们的分发都不对。每盘只能放6个。”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学生各抒己见。本情境的设计意图是:通过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的注意,也让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思考相关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然后课件出示课本第8页情境图探索新知。  本节课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运用乘法口诀来试商。让学生进行多样性的练习,在活动中发现并掌握以下两点来实现试商:  1、商与除数的乘积要小于被除数;  2、乘积要最接近除数。这两点都是结合除法的意义来实现的。  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  没有及时反馈学生的错误。因为学生的错误是学生学习中的疑惑或不足之处,而结合教学实际,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惑是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所以,这节课应把学生练习中的错误以复制的形式展出,让同学们一起纠正,使学生避免再类似错误,实现书写与答案的准确性。针对存在的不足,下节课把练习中的错误题目写在黑板上,让全体学生一起纠正,使之不犯同样错误。  小学数学万能简短教学反思7  这是一节与生活(体育)密切相关的实用性强的数学实践活动课。在本课的教学处理上,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1、用简单情境降低学习难度。  针对数学课堂抽象问题与实际问题之间存在的差异,在课本上也没有直接就研究实际比赛中的起跑线的问题,而是采用的一个比较简单的生活情景进行学习。针对起跑线的不同正是由于比赛中的弯道的不同所造成的,所以采用的这样的一个仅仅只是简单两个人跑半圆开始,来简化问题的难度。  2、将解决问题的策略有效地用于课堂教学。  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将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贯穿始终,既注重了数学知识的教学,又注重了数学学习方法的教学。学生不但丰富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学到了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步骤和策略。  3、层层深入的教学设计。  我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层层深入,循序渐进。而在第三部分的最后却给了学生们紧张情绪的一个释放机会,在研究完400米跑道的起跑线问题后,教师提出了200米跑道的起跑线如何确定的问题,学生在初接到这道题时都感叹于简单,其实在真正完成时才发现,无论是什么样的跑道,都首先要分析具体跑道的形状,有几个弯道,再来解决起跑线的问题。学生们从这道题中更深一步地感受到起跑线的确定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跑道形状才能来确定。  小学数学万能简短教学反思8  作为一年级数学的第一单元,数一数之中所用到的数字相对较小,很多小朋友在幼儿园时就学会数这几个数字了。看图数物体时,只要他们观察的够仔细,相信他们都能数出自己所选物体的个数,所以我感觉着一单元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还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目的,在在课堂中尽量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兴趣。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比较简单,但是作为学生进入小学的第一节数学课,要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顺利的适应小学数学的学习是这节课的关键。  “数一数”一课是一年级学生入学学习数学的第一课。为了使学生了解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一上课就运用了轻松的谈话方式唤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教学时,先对学生的数数情况进行初步的了解:接着为学生出示鲜艳的图(课件出示),吸引其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教学活动按照先引导学生数图中事物的数量,在抽象出数,然后在回到数数活动中进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10以内各数的认读,采用了多种方法,分步骤的练习与反馈,便于全面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最后引导学生数一数身边事物的数量,将数与学生身边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体现数学的广泛性。最后的小结,既对本节课学习活动进行了总结,又进一步将活动扩展到课外,使数学学习走出课堂。  小学数学万能简短教学反思9  《11-20各数的认识》是一年级教材第七单元的内容,20以内的数绝大多数儿童在入学前已初步会数,但对于数的概念却未必都清楚。同时一年级的小朋友参与  数学活动,很少是因为认识上的需要,而只是对数学活动本身感兴趣。因此,在本节课教学时做到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课一开始,通过问你们喜欢水果吗?老师这里有很多水果,数出你喜欢吃的水果,好不好?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有让学生抓花生米先估数,再数数,让学生在具体可感的情境中始终精神饱满地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2.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设计整个教学过程时,我基本上是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探究--解决问题”为基本模式展开的。如同学数水果数量时,及时问你是怎么数的?除了一个一个的数外,还可以怎样数?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从中学到了教学的思想,数学的方法,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到数学的价值。  总之,在教学时,我做到了三个突出,突出主体性,创造学生参与条件;突出民主性,转变了教师的角色;突出实践性,主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数学。课堂教学应始终要牢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使学生真正地获得数的概念。  小学数学万能简短教学反思10  本节课是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理解约分和最简分数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难点在于判断约分后的分数是否是最简分数,事实证明学生在实际运用时的确掌握不够理想。  经过反思,《约分》这节课有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1.约分的概念是把一个分数化成和他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从约分的概念看,约分的结果不一定是最简分数,只是比分子和分母比原来分数的小就行了,这样学生在做题时容易产生误解,只要数约小了,约分就结束了,因此结果也不是最简的。在此,我跟学生强调虽然约分的概念是没要求要约到最简,但是我们所有约分的题我们都要求要约到最简,这样统一要求,学生就清楚了。  2.学生知道老师要求约分的结果要最简,但是结果不是最简时有的学生判断不出来,因此也出错,如2/18,22/14等。还有的分数学生判断不出是否是最简分数,特别是分子或分母是一个较大的质数时,学生误以为是最简分数,如17/34,19/57等。我跟学生强调碰到分子或分母是质数时,就验证分母或分子是不是这个质数的倍数,如果是那么这个分数就不是最简,如果不是倍数关系,那这个分数就是最简的。  同时还补充讲解了一些约分的技巧,如:整十整百数先消零在化简;分子分母都是偶数时先用2去除;倍数关系时用分子去除等等。  小学数学万能简短教学反思11  大半个学期已经过去了,以下是我对12月的一些反思和收获。  12月,在班级管理上我主要培养孩子们的良好的行为,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在日常学习中,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继续逐渐养成认真听课、认真作业、下课好好休息、讲文明、讲礼貌等良好常规行为好习惯。  乌申斯基曾有过这样一段话:“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在这段时间我在空闲时间陪着学生一起玩耍,拉近了我和孩子们的距离。在和孩子们的沟通中我会将一些在班级工作中要求学生做到的,率先垂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学生。如弯腰捡纸,提前到校,收到了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在数学教学上这段时间主要学习了连加连减,混合加减等知识,采用多媒体教学,在连加和连减的基础上学习加减混合,效果较好。  学生通过动画演示,能够清楚地说出过程,也能够自己列算式解答。但是在作业中都是静态的图,没有过程性,学生就分不清先算哪,再算哪,不太容易列出算式。而这部分内容具有很强的现实运用性,因此在作业中要让学生先说,描述过程,再列式计算。让他们充分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但是学生在计算这方面只要细心都能够计算正确,但是对于图文的题目掌握还是不到位,需要加强练习。  小学数学万能简短教学反思12  这是孩子们步入小学的第一堂数学课。我知道一年级的孩子们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好动,所以课前在网上下载了相关的数学课件,带领孩子们到多媒体教室进行第一堂数学课。  通过了解我还知道他们大多在学前班已接触10以内的数,绝大多数的孩子会指物数数,结合他们已有的数学经验,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教学生数数的方法,并会按一定的顺序数数;难点是让学生学会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体会数数的方法,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  在教学时,我先对学生的数数情况进行初步的了解:接着为学生出示鲜艳的图(课件出示),吸引其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教学活动按照先引导学生数图中事物的数量,再抽象出数,然后再回到数数活动中进行。10以内各数的认读,采用了多种方法,分步骤的练习与反馈,便于全面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最后引导学生数一数多媒体教室里物体的数量,将数与学生身边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课后布置让孩子们数一数校园里熟悉的事物,进一步将活动扩展到课外,使数学学习走出课堂。  小学数学万能简短教学反思13  本节课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及连加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一节课紧紧张张,很充实,也比较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本节课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到位,教学效果良好。  一、用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摘西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整节课始终使学生置身于情景之中,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  二、本节课还重点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和发现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交流的环节中,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事情,鼓励学生在众多的信息中选择信息,并利用已有的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在拓展延伸的环节中,又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聪明才智,鼓励学生自主编写题目,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尽情地展示自己。  三、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是和合作学习相辅相成的。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合作交流之前,给学生充分的独立解决问题的时间,不仅有助于养成良好的独立思考习惯,也有助于合作交流的有效进行。而独立思考之后把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大家一起交流,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对各种个性化的算法进行比较分析,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之间互相帮助、相互接纳。  小学数学万能简短教学反思14  本节课的知识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讲是一堂比较抽象的课,他们还不能深刻理解各种图形的特征。为了让孩子们掌握好本节课的知识,我从网上下载了一个较为生动有趣的课件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让他们深刻感受到平面图形是由立体图形的表面抽象出来的,让他们知道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知识都与我们数学是息息相关的,培养他们多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  本节课设计较为严密,能抓住重点,难点,学生易错的知识点来着重讲解,能根据新课标所提出的要求让学生感悟平面图形特点,培养学习兴趣,发展空间观念。但是有些地方仍然做得不太好,让学生把画好的平面图形贴到黑板上,出发点是好的,但在板书设计上不大好,应该先帮学生分好类,老师先在黑板上贴好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然后一组一组轮流上去贴,但是我却交代不清,而且高估了学生的能力,没有深入去理解一年级的学生。本堂课能强调平面图形是由立体图形得来的,强调学生在回答问题是一定要强调面,例如:黑板的面是长方形。学生在回答问题是有一个错误就是喜欢把圆说成圆形,最主要的原因是受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这种说法的影响。;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ios4】怎么升级ios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