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文案短句 > >正文

粽子诗句七绝

发布时间:2023-11-21 10:04:27 admin 阅读:59

导读粽子诗句七绝 1.形容粽子的诗句 1: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唐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2: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唐杜甫《端午日赐衣》...

粽子诗句七绝

1.形容粽子的诗句

1: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唐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2: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唐杜甫《端午日赐衣》

3: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唐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4: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宋祁《屈原祠》

5: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正月十五夜》

6: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宋杨无咎《齐天乐端午》

7: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元夕》

8: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上元竹枝词》

9: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宋苏轼《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10: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趣腊酒深斟,菖蒲细糁,围坐从儿女。还同子美,江村长夏,闲对燕飞鸥舞。——宋晁补之《永遇乐端午》

11: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唐殷尧潘《端午日》

12: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宋苏轼《浣溪沙端午》

13:醉看葵柳怀旧事,馋思樱笋梦吾庐。向时痴绝今愁绝,自读《离骚》些老夫。——宋高箸《重午怀旧》

14: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元夕无月》

2.有关赞美粽子的诗词

1、《端午》宋代诗人秦观失

原文: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

译文:粽子、桃树、柳树,开门一起喝酒,把菖蒲分发给每一个人。

2、《浣溪沙·端午》北宋文学家苏轼

原文: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译文: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的细绢,明日端午节用芳兰草沐浴。流香酒般的浴水、油腻布满大晴的江面。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红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或赤灵符)斜挂在耳下的黑色发髻上。与朝云同过端午节,天长地久,白头偕老。

3、《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唐代李隆基

原文: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译文:穴枕好像通了灵气一样,长长的丝絮像是能把人的命延续。四季花都开放,粽子的种类花样多,味道独特美味。

4、《重午王文辅送米食张云卿送新酒来因成绝句》南北朝:邹浩

原文:

水团粽子恰登门,白酒持来更满樽。

节物人情总堪醉,况归田里已承恩。

译文:登门拜访恰好吃上了粽子,将白酒倒满杯中。因为端午节的缘故总是喝醉,承蒙恩赐现在返回家中。

5、《偈一百二十首其四十一》宋代:释怀深

原文:

今日端午谢街坊,时节因缘要举扬。

莫问腕头缠百索,且将粽子吃沙糖。

译文:今天是端午节的缘故所以去拜访街坊邻居,不要问我手腕上的百条丝线,只需要把粽子沾着砂糖吃。

3.古代关于端午粽子的诗句有哪些

1.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苏轼(宋代)-《浣溪沙·端午》

2.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苏轼(宋代)-《浣溪沙·端午》

3.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边贡(明代)-《午日观竞渡》

4.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张耒(宋代)-《和端午》

5.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赵蕃(宋代)-《端午三首》

4.关于端午节的七绝诗有哪些

1、《端午》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端午》宋·朱淑真

纵有灵符共采丝,心情不似旧家时。

榴花照眼能牵恨,强切菖蒲泛酒卮。

3、《端午日事》宋·余靖

江上何人吊屈平,但闻风俗彩舟轻。

空斋无事同儿戏,学系朱丝辟五兵。

4、《端午感兴》宋·文天祥

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汨罗。

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

5、《端午》宋·连文凤

相传楚俗试兰汤,一枕南薰日正长。

门掩绿阴无个事,起来烧过午时香。

5.有关端午节的古诗大全4句

古诗词:

1、

作者:梅尧臣朝代:宋

屈氏已沈死,楚人衰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2、

和端午

作者:张耒朝代:宋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3、

乙卯重五诗

作者:陆游朝代:宋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更多诗词:(本司负责,有疑问请@)

---end---

我写个:

端午时节雨瓢泼,庚子屋人案牍形。

巨隔千里思乡近,逐年投黍忆故人。

6.简单关于粽子的诗词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竞渡歌(节录)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粽子诗句七绝

端午粽子的诗句

端午粽子的诗句,古时候每逢端午节这类重大节日到来,文人墨客们难免会吟诗作赋一首,而这些古诗词中描绘的.端午节,可以说是一副一幅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民俗图,下面整理了端午粽子的诗句。

端午粽子的诗句1

1、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唐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2、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唐杜甫《端午日赐衣》

3、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唐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4、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宋祁《屈原祠》

5、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正月十五夜》

6、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宋杨无咎《齐天乐端午》

7、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元夕》

8、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上元竹枝词》

9、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宋苏轼《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10、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趣腊酒深斟,菖蒲细糁,围坐从儿女。还同子美,江村长夏,闲对燕飞鸥舞。——宋晁补之《永遇乐端午》

11、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唐殷尧潘《端午日》

12、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宋苏轼《浣溪沙端午》

13、醉看葵柳怀旧事,馋思樱笋梦吾庐。向时痴绝今愁绝,自读《离骚》些老夫。——宋高箸《重午怀旧》

14、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元夕无月》

赞美粽子好吃的诗句

一、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1、翻译、彩色的缕碧包裹着粽子,白色玉团包裹糯米香味。

2、出处、元稹《表夏十首》。

二、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1、翻译、粽子香味清新脱俗,粽叶也很嫩,脍炙人口的鲜鸭也很酥脆呀。

2、出处、白居易《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

三、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

1、翻译、端午节临近中夏,时间清闲,会让人觉得想念粽子的味道。

2、出处、唐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四、玉粒量米水次淘,裹将箬叶苎丝韬。炊馀胀满崚嶒角,剥出凝成细纤膏。

1、翻译、糯米放在水里泡,到时就把米中掏,将米、糯米放入粽叶里用苎丝包裹着,放入

2、出处、清代诗人谢墉《粽子》。

五、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1、翻译、四季都有花争相斗艳,但是在端午节却有九种样式争新奇。

2、出处、唐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端午粽子的诗句2

1、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宋秦观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2、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白居易《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

3、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唐元慎《表夏十首》之十

4、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5、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唐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6、苦涩菖蒲茶,胶粘青蒻粽。——释绍昙《偈颂一百一十七首·苦涩菖蒲茶》

7、馋吻偏怜粽栗香,新衣不管囊萸臭。——范成大《病中不复问节序,四遇重阳,既不能登高,又》

8、强取酒卮池翠柏,懒开粽叶觅杨梅。——司马光《和子渊除夜》

9、九子粽香仙醴熟,共瞻宸极祝千春。——晏殊《端午词·内廷·披风别殿地无尘》

10、一一雕盘分楚粽,重重团扇画秦娥。——晏殊《端午词·内廷·一一雕盘分楚粽》

11、粽剥雪肤明席上,酒倾玉骨映杯中。——孔武仲《铜陵县端午日寄兄弟二首·寄季毅》

12、盘斗九子粽,瓯擎五云浆。——温庭筠《鸿胪寺有开元中锡宴堂楼台池沼雅为胜绝荒凉…成四十韵》

13、采丝缠粽动嘉辰,浴殿风生画扇轮。——王珪《端午内中帖子词·皇帝阁·采丝缠粽动嘉辰》

14、别来三剥粽,忆著四颁衣。——项安世《重五听谈昨梦》

15、水风吹殿送微凉,竹叶金盘粽子香。——王珪《端午内中帖子词·太上皇后阁·水风吹殿送微凉》

16、茭粽叶包蒸米饭,野山茶点石菖蒲。——释绍昙《偈颂一百零二首·紫芝峰下》

端午粽子的诗句3

1、《已酉端午》

明·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2、《午日处州禁竞渡》

明·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3、《午日观竞渡》

明·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4、《五日·选一》

明·陈子龙

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烟云静不收。

拾翠有人卢女艳,弄潮几部阿童游。

珠帘枕簟芙蓉浦,画桨琴筝笮艋舟。

拟向龙楼窥殿脚,可怜江北海西头。

5、《节令门·端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6、《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7、《竞渡歌》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8、《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9、《五丝》

唐·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10、《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着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如何在网络时代把诗词发扬光大?

谢邀:

周众所知,现在中国正另用网络掀起了史无前例的文化新热潮。特别是今日头条,文化争论激烈,将人们推入了一个新的文化主观世界。在头条平台上,没有精神偶像,没有理论权威,没有守成的信条,没有教条主义的经典语录,只有自我发挥,随心笔谈。

然而它却向人们提示,中国的传统民族文化发生了变化。特别是诗词特殊的历史过程,造成文化意识的欠缺,导致对诗词文化发展规律的严重忽视,使人们对它的抛弃。这种情况不能不引起真诚关心民族文化前途的重要性,中国知识分子的深深忧虑和思考。

长久以来,开展文化运动,但是对诗词文化的主体性就没有得到重视,造成缺乏应有的理解和教育,即使论及也只是停留于静态的概念界,无人问津。这一缺陷使我们的民族文化不可能向文化深层开拓,失去文化应有的地位,也就是造成了民族文化不全面的教育界。

如果想从网络时代的网络,把诗词发扬光大的话,这是不可能的。传统的民族文化应该要从历史的角度去吸取经验和教育,以醒世人。如唐诗,宋词就是传统诗词抱定的宗旨。要想把诗词重回文化舞台,就必须要求整个社会造成一种充滿学习民族诗词的文化氛围,教育界应该要从学校教育开始,使学生有独立思考诗词的知识。这样才能把衰落的诗词文化坚强地站立起来,在未来的文化舞台上,创造属于自己民族的举世目瞩的新诗章。

图来网络,如侵权则删除。

端午缅怀母亲的诗句

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  北宋黄庭坚  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  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端午感兴  南宋文天祥  千金铸镜百神愁,功与当年禹服侔。  荆棘故宫魑魅走,空馀扬子水东流。  端午感兴  南宋文天祥  流棹西来恨未销,鱼龙寂寞暗风潮。  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五月芍药  元马祖常  红芍花开端午时,江南游客苦相疑。  上京不是春光晚,自是天家日景迟。  秦淮竹枝词  清周在浚  端阳节近说青溪,芳草门前踏作泥。  到得秋来人寂寞,月明衰柳夜乌啼。  端午  清史谨  鹤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浑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七绝.观雨夜  临窗夜雨凉如秋,满地落叶不胜愁。  翠绿红紫春已暮,凡人凡事挂心头。  端午节  悠悠艾草香天下,甜甜粽子美名扬。  端午悼念屈大夫,中国传统代代传。  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有离骚在世间。

关于粽子的诗句和寓意?

《六幺令天中节》: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译文:粽子的叶子香气扑鼻,香飘十里,端起酒杯一起对杯喝酒。“粽子”谐音“中子”,人们互赠九子粽寓意为求子,寓意人丁兴旺。“粽”谐音“宗”,所以也有光宗耀祖之意。

如何根据下图作诗?

《咏莲》

原创文/Grace4576/

夏日池荷花正艳,

碧叶撑伞舞蹁跹;

浓雾缭绕波潋滟,

日暮诗成咏香莲。

粽子诗句七绝

不知道

端午节粽子的诗句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宋代苏轼《六幺令·天中节》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宋代陆游《乙卯重五诗》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唐代白居易《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鱼家傲》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秦观失调名《端午》词断句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逝者良自苦,——元稹《表夏十首》之十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唐·杜甫《端午日赐衣》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宋朝张耒《端午》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唐代元稹《表夏十首》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宋朝陆游《乙卯重五诗》

形容粽子的诗句?

1、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2、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3、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元稹《表夏十首》4、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5、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白居易《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6、采丝缠粽动嘉辰,浴殿风生画扇轮。——王珪《端午内中帖子词·皇帝阁·采丝缠粽动嘉辰》7、一一雕盘分楚粽,重重团扇画秦娥。——晏殊《端午词·内廷·一一雕盘分楚粽》8、已过浣花天,行开解粽筵。——陆游《初夏·已过浣花天》9、青箬苞黍粽,紫丝络莲藕。——黄遵宪《拜曾祖母李太夫人墓》10、馋吻偏怜粽栗香,新衣不管囊萸臭。——范成大《病中不复问节序》11、万一原夫能末缀,采蒲裹粽待归期。——刘克庄《送山甫铨试二首并寄强甫·二昆南北各驱驰》12、端五数日间,更约同解粽。——陆游《过邻家·老病在臂踝》13、金盘碧粽裹雕菰,九节菖蒲渍玉壶。——王仲修《宫词·金盘碧粽裹雕菰》14、茭粽叶包蒸米饭,野山茶点石菖蒲。——释绍昙《偈颂一百零二首·紫芝峰下》15、一十二峰黄栗粽,东大洋海茱萸茶。——释了惠《偈颂七十一首·重阳佳节到来》16、李核垂腰祝饐,粽丝系臂扶羸。——范成大《夏至·李核垂腰祝饐》17、九子粽新传楚俗,赤灵符验出仙方。——晏殊《端午词·御阁·九子粽新传楚俗》18、细葛宫中曾被赐,杨梅粽里未容窥。——李洪《午日寓圆果院苦河鱼以诗纪节》19、不独盘中见卢橘,时於粽里得杨梅。——苏轼《皇太后阁六首·上林珍木暗池台》20、蒲饮先春雪,粽餐明月珠。——释惟一《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五五午时书》

粽子诗句七绝

编辑本段简介
肇庆裹蒸,是粽子的一种,用糯米、绿豆、肥猪肉,再加入适量的精盐、曲酒、花生油、白芝麻、五香粉等配料精制而成。肇庆裹蒸用肇庆特产冬叶包制,呈枕头状或四角山包形。
编辑本段特点
一般粽子,用竹叶包制,呈四面三角形,而肇庆裹蒸,则用肇庆特产冬叶包制,呈枕头状或四角山包形。
编辑本段原料及做法
包制肇庆裹蒸的主要原料糯、绿豆和肥猪肉,其比例为10:6:4,包制好、未经蒸煮的裹蒸一般一只约0.5 公斤。包制好的半成品要置于大缸中用猛火蒸煮8小时,边蒸煮边加入大量的清水,直至糯米、绿豆和肥猪肉溶化为止。目前,市面上个别店铺节日期间制作的肇庆裹蒸,除用糯米、绿豆、肥猪肉外,还在其中加入冬菇、鸡蛋、腊肠等,这种裹蒸被称之为肇庆特种裹蒸王。肇庆裹蒸香气横溢,入口溶化,甘香,是当地居民欢度春节的传统食品。
编辑本段价格
目前,市面上的肇庆裹蒸品牌有“鼎湖山”、“裹香王”、“皇中皇”、“肥仔伟”等,价格由三元至十二元不等。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朦胧造句(用月明星稀,月华如水,月色朦胧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