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文案短句 > >正文

持之以恒的诗句

发布时间:2023-11-21 10:50:47 admin 阅读:59

导读持之以恒的诗句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中国谚语 立志不坚,终不济事.——朱熹...

持之以恒的诗句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中国谚语

立志不坚,终不济事.——朱熹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陆游)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坚持不懈

解释:

懈:松懈。坚持到底,一点不松懈。可做形容词、副词、名词和动词使用。

拼音:

jiānchíbùxiè

近义词:

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坚持不渝、矢志不渝、铁杵成针坚韧不拔

反义词:

半途而废、有始无终、一暴十寒

形容持之以恒的诗句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道足以忘物之得春,志足以一气之盛衰.——苏轼玉经磨多成器,剑拔沉埋便倚天.——王定保丈夫贵不挠,成败何足论.——陆游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李白

有没有关于“持之以恒”的诗句或名人名言

故天将降大任2113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轲,战国思想家、教育家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5261.天下天易事,只怕粗心人.——袁枚,清朝诗人艺术家的一切自由4102和轻快的东西,都是用极大的压迫而得到的,也就是伟大的努力的结果.——果戈理,俄国作家向着某一天终于要1653达到的那个终极目标迈步还不内够,还要把每一步骤看成目标,使它作为步骤而起作用.——歌德,德国诗人取得成就时坚持不懈,要比遭到失败时顽强不屈更重要.——拉罗什夫科,法国作家忍耐和坚持虽是痛苦的事情,但却能渐渐地容为你带来好处.——奥维德,古罗马诗人

揭秘陈更《中国诗词大会》夺冠法宝——“神仙打架”的背后是对阅读的持之以恒

四季走来,陈更成为了中国诗词大会的“元老”,更凭借自己渊博的知识、良好的心理素质、丰富的比赛经验和稳定的临场发挥,夺得《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的总冠军。

 

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一直到本季第9场陈更还是惜败于守擂者,我们的心瞬间提起,为她捏着一把汗,只剩一场了,我们的陈更老师能否一尝所愿呢?相较于我们的提心吊胆,陈更本人表现的十分淡定从容,也许正是她这份淡定,才能让她稳定发挥,一如平常。

 

第十场的王者对决,激烈非常。作为观众,我们叹为观止,不禁感叹这是“神仙打架”呀!成语“飞花令”相交“超级飞花令”难度上升了不止一点点。

 

看看我们的陈更老师都有那些精彩的表现!

陈更精彩瞬间

>

本季诗词大会较以往还融入了古画、民乐等元素,让诗词变得多元立体,不再只是考记忆,更多的在于交流理解感悟、文化元素、生活方式。这样的变化对陈更、对其他选手来说也都是更高层次的挑战,要求她们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这样的变化更加让我们见识了陈更深厚的文学功底及诗词涵养。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海量的诗词积累、深厚的文学素养离不开从小的阅读时光。

 

陈更的夺冠与她自幼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是分离不开的。

 

1

“爱阅读”贯穿她的成长

陈更的母亲梁秋侠是沣东中学的老师,与丈夫都热爱文学。梁秋侠说,“受我们的影响,陈更从小就喜欢读书。”从小学三年级起,陈更就一直写日记。为了让陈更有更多的素材,每年假期,梁秋侠会带陈更去外地旅游,写游记。

 

“陈更上小学时,喜欢看书,作文写得好,每次都会被当范文在班级朗读。”陈更小学班主任李秋焕说,陈更从小学起,就注重知识的积累,会用小本子记录好词好句。

 

从小就爱看书的陈更也认为,书籍对自己而言,是一路成长最重要的伙伴。“一个人的价值观是逐渐形成的,我觉得一个人看过什么书,会影响他的一生。以及他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什么才是他心中有意义的生活。”

2

“爱阅读”更要阅读有方

REC

《让孩子爱上阅读学会阅读》

陈更讲课视频

在我们的拓展课中,陈更老师和我们分享了自己的阅读日常及阅读方法,再加上陈更老师的一些阅读观点,小编整理如下:

 

整本书阅读

 

陈更从小的阅读习惯就是“整本书阅读”。在她看来整本书的阅读,是对作者的尊重,是对作品的尊重。碎片化的阅读往往会让我们对书本中的内容断章取义,不能完全理解或者曲解作者的原意,这样的阅读还不如不读。整本书阅读更有利于我们理解和掌握书本的内容,也更有利于我们在书本中沉淀自我、升华自我。

 

部编本语文教材总编温儒敏在《语文学习》(2018年1期)表示:

 

通畅理解

 

陈更读诗词要求自己“通畅理解”。这样的做法也同样适用于我们日常的书籍阅读。

 

通畅理解就是说:一定要弄清楚,诗人说了一件什么事,努力理解诗人的思路:“他写诗时,先想到了什么,后想到了什么。”

 

传统的诗词记忆是通过不断地重复实现的,这样的记忆是一种熟悉的机械性的生理上的记忆,这种记忆是很危险的,可能过一两年甚至一两个月你就会有一点模糊,而且这样的记忆对于大家笔下的修养,对大家写文章的功夫,笔下的能力,对大家的表达能力其实帮助都不是很大。

 

在读诗词时,我们要求大家一定要学会理解诗人,理解诗词中的人事物,理解当下时代的背景环境。同样在读其他古今中外的名著时,我们也要做到身在其中,心在其中,让自己的心绪和作者和当下的环境保持在同样的频次上。学会用作者的眼光看待书中的大千世界,普罗万象。

 

只有这样的阅读才能深入,才能长久,才能沉淀为我们的底气和涵养。

 

用好工具帮助阅读理解

思维导图在国外备受广大教师、家长和学生的推崇。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就是孩子学习过程可视化的过程。思维导图能让我们对内容一目了然,可以很好地开发大脑潜能、提高大脑创造能力,可以有效地促进孩子的主动学习,帮助我们快速的提高记忆力。

 

理解记忆属于高级记忆行为,要做到更好的理解,我们可以借助思维导图。

 

那么把思维导图运用到我们的日常的书籍上是什么样子呢,我们阅读王的学生们给出了很好地答案:

 

 绘制思维导图小窍门

 

1.先绘制大的主干,如诗中要表达的主要内容或者主题。

2.再从每个部分着手,把每个部分又可以分成几个方面的内容,做成小的分支。

3.在每个小的分支的基础上,梳理更详细的分支。

 

3

在阅读王帮助更多孩子

一直以来陈更都十分关注小学生、青少年的阅读状况。在夺冠时陈更表示:要用自身的力量去影响和带动更多的小学生、青少年学会阅读、爱上阅读!

 

她也一直在身体力行的践行自己的诺言。陈更除了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发布诗词相关、阅读相关的内容,更是选择阅读王作为自己并肩前行的伙伴,期望联合我们的平台和专业的师资团队去影响带动更多的小学生爱上阅读,学会阅读,让家长认识到孩子阅读的重要性,把更多的家长从孩子的阅读问题中解放出来!

 

一切的合作都是基于理念的共同。陈更的阅读理念和教育观点与阅读王不谋而合。我们都能看到阅读对于学生的重要性,正如教育部长陈宝生所言学生“不会阅读就不会学习”。同时我们都强调孩子的阅读应该做到“分级”,做到教有所专,用科学的手段为学生匹配适合他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的书籍。

 

让陈更尤其赞赏的是我们为学生设定的游戏式闯关打卡环节。学生每完成一节课的学习就会进入答题闯关环节,让学生在问题中回顾书中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启动自己的大脑联想到生活中学习中可能的场景。学生的每一次打卡都会有专业的阅读老师给出指导和帮助。在一本书的第七关同学们会进入阅读大赛的环节。在这里同学们各显神通,视频演讲、语音、文字、图片轮番上阵争奇斗艳,很是热闹。

 

REC

学员分享《绿野仙踪》

花开四季,所为何来。初心不改,只为学程。我们相信陈更老师的加入会是强强联合的效果,我们会为同学们带来更多更好的课程!

关于持之以恒的诗句

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5、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6、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7、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9、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10、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11、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12、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1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14、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15、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16、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17、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18、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19、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20、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21、绳锯木断,水滴石穿。2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关于坚持持之以恒的古训或诗句有那些???要经典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陆游在诗中表示坚持不懈?

冬夜读书示子聿

作者: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翻译  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终生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用功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想彻底明白书本上的深刻的知识必须要亲自实践。

赏析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古人学习知识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实践,方能学有所成。  在宋宁宗家庆五年,即1199年的年底,陆游写了《冬夜读书示子聿》一首诗。  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诗。在这首诗里,诗人一方面强调了做学问要坚持不懈,早下功夫,免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将来一事无成,后悔莫及。另一方面,特别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这也是做学问的诀窍,那就是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明白,而要躬行实践,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诗人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这符合唯物认识论的观点。作者的这种见解,不仅在封建社会对人们做学问、求知识是很宝贵的经验之谈,就是对今天的人们也是很有启迪作用的,是非常有价值的见解。

诗词入门十八讲第七讲*日积月累,持之以恒

如上所述,比、兴创作手法的运用,是为了达到诗歌的形象思维、艺术夸张、含蓄蕴藉等艺术效果,而这些效果又是为诗歌的思想内容服务的。据古籍载:上古时代人民群众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编成歌谣,歌唱出来,流传开去,颇像今天的流行顺口溜。"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汉书.艺文志》)这叫做"采风"。西汉经学大师郑玄解释说:上面派官来"采风",老百姓对当今统治者的过失、失误,不敢直说,于是就采取类比的方法歌唱出来,这就叫做"比";老百姓对当今统治者的美誉、德政,直接说出来怕有谄媚之嫌,于是就歌唱些别的好事情来赞赏劝导,这就叫做"兴"。追根究底,比、兴的"知识产权",属于古代人民群众,是他们用以反映自己心声、讽刺或赞美统治者的诗歌艺术,是具有时代特色、广泛社会内容的诗歌艺术。所以到了后代,诗人们常以比、兴一词,借指其所要求于诗歌的社会内容。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的追随者张籍,写了不少揭露社会矛盾、反映人民疾苦、抨击统治集团的诗篇。白居易写诗赞扬他:"风雅比兴外,未尝著空文。"(《读张籍古乐府》)可见,比、兴是同"空文"相对立的,是与那些"无病呻吟"的作品格格不入的。今天我们学习比、兴的创作手法,不能仅仅当作是单纯的技巧磨练,而是应该继承和发扬先人的优良传统,尽可能地反映人民心声、社会内容和时代精神,追求思想性、艺术性的完美统一。

   (一)认真读点诗词   我认为,要想从读诗词中较快地学到比、兴创作手法,提高创作水平,须注意四个结合:   一是读古典诗词与读现代人的旧体诗结合。   我们在读古典诗词的同时,还要有选择地读点现代人的旧体诗,从中学习如何古为今用、化旧词为新意,怎样用比、兴创作手法表现现代事物、现代思想,抒发自己的情意。如果我们只埋头于古典诗词之中,而不适当地读些现代人的旧体诗,则有拘古不化之虞。李、杜的诗是一定要学的,不学则不能继承我国诗歌最辉煌、最优秀的历史遗产。但我们不能苛求古人,想从他们那里能找到反映现代事物、现代思想情感的现成模式。因为他们没有见过飞机、大炮,更没有见过宇宙飞船、信息高速公路;他们没有经历过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更没有经历过改革开放;还有什么迪斯科、卡拉OK、集体婚礼、蜜月旅行等等,你要是去请教柳永、秦观,他们定是无可奉告。我们写旧体诗,绝不是把自己的思想情感退回到古代去,而是借传统的形式,抒发现代的思想情感,反映现代的新鲜事物。正如晚清发起"诗界革命"的黄遵宪所说:"以旧风格含新意境"。所以,写旧体诗的意义,全在于用旧调谱出新意来。要创作就需要有借鉴----有选择地读现代人的旧体诗。"有这个借鉴和没有这个借鉴是不同的,这里有文野之分,粗细之分,高低之分,快慢之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现代人写旧体诗的很多,也不乏优秀的作品,但读得过多,恐怕精力上承受不了,需要选择那些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统一,又投我们情怀的作品来读。    二是泛读和精读结合   所谓泛读,就是要求从字面上弄通一首诗或词,大致上领会诗意、词意。精读则要求好好琢磨,在头脑里艺术地再现作者彼时彼地所感受的表象,领会作者的心情和艺术构思,并且反复吟诵,背熟记牢。没有相当数量的泛读,不广泛地接触各种题材、各种流派、各种风格的诗词,可供你选择精读的园地就不大,同时,当你写作需要参考某种作品时,往往"踏破铁鞋无觅处"。没有一定数量的精读,就不能深刻领会诗词的内涵。所谓"诗无达诂",许多好诗词,是要在反复吟诵中,逐渐悟出区区数行里所包含的丰富内容,有自己的新体会。同时,只有精读相当数量的诗词,才能在自己的记忆库中,储存各种创作套路、诗词语汇、诗律词调等。储存得越多,当你动笔时,可供选择和取用的"框架"和"零部件"越丰富。   古人的许多名篇佳句,就是从他的前人的作品中,或借鉴其"框架",或摘录其"零部件"缀连而成的。例如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中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有人研究,这是摹仿唐人张谓的《春园家宴》中的"竹里行厨人不见,花间觅路鸟先知"而成的。又如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则借鉴了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安知清流转,忽与前山通。"站在巨人肩上,比巨人更高。学作诗也是同样一个道理。苏轼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概括了泛读和精读的关系,读诗词和创作的关系。   选择哪些诗词来精读呢?有人主张要精读名篇,这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什么算名篇?往往各时代、各阶级、甚至各个人鉴赏标准都不一样,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境遇,情趣也大相迥异。我的体会是,各种选读本和教材上开列的名篇目录等,可供参考,但不宜抱着不放。不妨先进行泛读,多流览些作品,看看哪首诗或词,你读得最投入,最感兴趣,最引发你心灵上的共鸣,那你就在这首诗或词上多下工夫,即使它在名篇榜上无名。这样的作品,由于你喜爱它,就容易理解它,也容易背得熟,记得牢。有些作品,虽是名篇,你若不喜爱,硬去啃它,往往费工很大,而所得甚少,勉强背了,过不多久又忘了。记得"九一三"事件之后,社会上传抄白居易的《放言》其三(见本书《二怎样学会读诗词》)。我读了之后,感触很深,就把《放言》五首都找出来读,而最感兴趣的,还有其一: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后来在"四人帮"猖獗时,读清人龚自珍的《咏史》:       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       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   当时感到,这首诗好像百多年前的诗人为今天的灾难而写的,是投"四人帮"及其爪牙的标枪和匕首,于是反复吟诵。二十多年过去了,当时读的许多诗词,现在大都印象模糊,而这三首及其他一些引起共鸣、为之动情的诗词,至今还能背诵得出来。   我的体会是:在广泛接触古今旧体诗的基础上,进行自我筛选,精读自己喜爱的作品,比按名家推荐,或教材开列的目录去精读,效果好得多。精读什么作品,不妨"从心所欲",无须随人俯仰。    三是读诗词与读古籍结合   写诗词用比、兴两法,须掌握大量的物象、典故、警语名句等。这些,大都要从书本中得来。杜甫在介绍自己学诗的经验的诗中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以,北宋西昆派代人物黄山谷称杜诗"无字无来历"。(见钱钟书《谈艺录》177页)而我们不少老同志,尤其军队中的老同志,青少年时期辍学参加革命,读古籍不多,现在年纪大了,去啃《十三经》、《二十四史》、《诸子集成》等大部头古籍,是比较困难的。一席盛宴胃口受不了,而吃个零嘴却无妨。我们可以在读诗词的同时,好好读注释,并以此为索引,去查找古籍,随便翻翻,一来调剂一下读物,再者从中学点知识,积累物象、典故,采撷警语名句。我读李白《战城南》中的两句:"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为弄通"洗兵"的典故,重读《史记.周本纪》中的武王伐纣时天雨洗兵的故事,以后作诗常以"天雨洗兵"象征革命胜利进军。读到武王灭殷之后,"纵马于华山之阴,放牛于桃林之虚"的典故,将当代诗人臧克家的"老牛已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衍化为:"夕照南山昂首马,霞浮西岭奋蹄牛。"以南山马、西岭牛比喻进了干休所的老干部。后以这两句为颈联,凑成《七律.晚晴》,赞颂进了干休所发挥余热的老干部们:       为有童心春驻留,鬓霜未必气横秋。       引风苹末爽津渡,驱雾天涯清宇楼。       夕照南山昂首马,霞浮西岭奋蹄牛。       衔觞好读非陶令,老至不知思孔丘。   这首拙作除引用《周本纪》典故之外,还涉及李挚的《焚书.童心说》、宋玉的《风赋》、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论语.述而》等古籍。那些古籍,有的幼年曾读过,但大都忘了,主要是离休之后从"吃零嘴"中重新检起来的。四是读诗词与创作实践结合   当客观现实与你的心灵相击撞,迸发出情感火花,激起创作冲动时,动笔之前,不妨再翻翻你过去读过而与当前情趣相投的作品,从中借鉴艺术构思、表现手法、诗词语汇。在迫切求索心情的驱使下,可能学得更专注,往往"探骊得珠",得前人作品精蕴之所在。但取用时可不能照抄照搬。郑板桥有诗云:"十分学七要抛三,各有灵苗各自探。"有时写作碰到难点,也不妨到前人作品中去求援。苏联瓦解、东欧巨变时,胸中那不吐不快的垒块,想以平平仄仄平抒发之;同时,有的老战友、老同学来信中极度悲观的看法,我也不能苟同,想以诗答之。于是动笔写《七律.望星辰》。已把前三联写好:       野老闲来为杞人,空愁天坠望星辰。       未闻鼙鼓催锺会,却见降旗悬蜀城。       失马焉知非福至,诞婴阵痛乃新生。   首联是"起兴";颔联是对苏联、东欧风云突变的感慨;颈联表明自己的观点--这未必是坏事,可能是新的历史转折。尾联想表达这样的思想:在这种国际大气候下,怎么把我们中国自己的事情办好,这是最重要的。憋了大半天,怎么也想不出适当的形象来表达。当想起清人龚自珍曾写过不少忧国愤世和对理想生活期待的诗歌,于是就找来翻翻,当读到《自春徂秋,偶有所触,拉杂书之,漫不诠次,得十五首》时,其一中的两句"四海变秋气,一室难为春。"使人豁然开朗,很快写出尾联来:       骤然四海秋萧索,安得一家春媚明。    别小看这种"临时抱佛脚"式的学习,它不仅立竿见影,而且能把学得的东西,储存在自己记忆库里显要的位置上,印象深刻,便于调取。

(二)直面现实,深入生活   上面谈到要认真读点诗词,可千万不能陷在书堆里。诗词同一切文学艺术作品一样,"都是一定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社会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前人所谓"文为语之精,诗为文之精"。打个比方:平时说话好像原粮,文章好像原粮加工后做成的熟饭,诗则是熟饭酿成的酒。读古人、今人的作品,是向人家讨教加工、做饭、酿造的方法,而原粮、熟饭乃至酵母只能从自己实践中直接或间接接触到的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去采集。   首先是尽可能保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通过多种管道直接或间接地接触气象万千、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看书、读报、听广播、看电视,这是最通常的管道;还有尽可能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争取多到外面走走;还有广交朋友,讨取他山之石。1992年秋我们干休所组织游十渡,回来的路上,将在车上将看到的景色凑成四句。这四句没有什么"包孕"、"托兴",想再续四句,但笔下无神来,于是把它扔了。1994年春节,有一位搞外贸的晚辈来看我,把他一年来西欧、东欧、北美、东南亚之行吹了一番,并以事实说明了这样一个观点: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搞市场经济非参加到国际经济大循环中去不可,这方面我们国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番话引发我很多感触:过去闭关自守,犹如坐井观天;今天改革开放,仿佛登高望远。于是想起了一年多前游十渡时的情景,就把扔了的四句捡回来,联成一律:       胜日探幽十渡滨,峰奇水曲气新清。       孤村硕柿明如火,叠岭霜林醉似春。       峡谷看天天类壑,绝颠视野野无垠。       富春江畔立锥地,无处可栖严子陵。   据《后汉书.逸民传》载: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早年的同学严光,字子陵,不愿应诏当官,隐居在富春江畔种地、钓鱼,过着与世隔断的生活。而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国内几乎人人都被卷入市场经济大潮之中,谁还能同严子陵一样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二是挖掘自己丰富的记忆库藏。自己的记忆库藏,是开拓创作题材、畅抒情怀、讽喻时事、驰骋想象的广宽天地。当你写诗或填词搜索形象表达情意时,如果书本上找不到最恰当的,不妨到你生活记忆库藏中去翻箱倒柜。我有一个中学时代的同学,一起参加抗战,解放战争时他跟国民党走了,后来跑到台湾,分别五十年。1989年他回大陆探亲,托人致意,表示要来京相会,我想以诗作答。一般应酬话好凑,但如何表达过去分道扬镖、而今有了会面的机会这一感慨,却颇费思索"渡尽动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这现成的诗句固然很好,但不能贴切反映我同他的情谊。后来想起唐山地震时,在梦中听到轰鸣,以为国民党打来了。通过联想,作成一联:"雷惊地裂途殊道,雨过天晴虹作舟。""舟"属下平声十一尤,就以尤韵凑成一律:       弹指相违五十秋,江海闻鸡救亡讴。       雷惊地裂途殊道,雨过天晴虹作舟。       我庆故人归故里,君游乡土释乡愁。       京华野老迎佳客,重返韶光忘白头。   这诗转寄给他后,第二年秋天果然来京相会了,谈起拙作,他说,使他感触最深的是那第二联。我觉得,从自己生活经历中撷取的形象,往往比书本上抄来的,更能恰到好处地表达自己的情意。     三是深入观察,反复筛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的这两句诗,千古传颂,至今还为人们用以歌颂恳恻精诚、生死以之的深情。这是诗人观察大量物象之后,选择出来的最能抒发自己情意的"特写镜头":春蚕自缚,满腹情丝,生为尽吐,吐之既尽,命亦随亡;蜡炬自煎,溶液长流,流之既干,身亦成烬。这些物象,通过诗人飞腾的想象力,创造出具有强烈感染力的谐音双关、象征比譬的诗句。我们应学习前人这种创作方法。当自己有那份不吐不快的情意,而找不到适当的形象表达时,不妨到周围环境中去仔细观察物象,反复筛选,驰骋想象,往往神思一触而发,豁然开朗。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后,我在电视中看到十月革命节莫斯科红场上,寥落的老人在瑟瑟寒风中游行,心里很不是滋味。过了几天,正好来寒潮,看到泡桐树上有几片叶子在寒风中挣扎,想起北宋张耒《夜坐》中的两句"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这不是与在寒风中游行的老人很相似吗?于是以梧桐"起兴"填了首《浪淘沙》。因为这首词未能包容我当时的想法和情感,尤其是没有把"韬光养晦"将中国自己的事情办好这一重要思想包含进去,就把它扔了。可是,从当时媒体中不断传来的信息,我那不吐不快的情意,不仅没有淡化,而且越来越强烈。想起宋人杨万里《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诗云"山思江情不负伊,雨姿晴态总成奇。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于是决心再次"征行"。后来又来了寒潮,起了两个大早,仔细观察寒潮中的各种景物,边观察边思索,选择那些最能表达我的想法和情感的物象,联缀起来,填了首《虞美人寒潮》:   蓦然一夜西风暴,树秃晨鸦噪。黄尘败叶涌狂涛,衰柳折腰垂首苦哀号。    苍松傲对寒潮啸,犹自从容俏。不争独翠俏冰崖,留得生机葱木共春华。   这首词意境很肤浅,自己也不满意,但它却是通过亲自观察、采撷物象而联缀起来的,所以写成以后,胸中叠块既消,有一种无以名状的慰藉。

(三)少而精与勤而久   南宋理家家朱熹作了两首《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前面曾说过宋人用诗讲道学,"味同嚼蜡"。而朱熹这两首诗,却不像其他些讲道学的诗那样,抽象地发议论、讲道理,而是从自然界、社会生活中捕捉了形象,让形象本身说话,总结做学问的经验,既有诗境,又有理趣,所以传诵极广。宋人中有不少这类好诗,喜欢以诗词阐明道理的,不妨适当读些王安石、苏轼、陆游、朱熹等富有理趣的作品,作为借鉴。    诗词贵在意新。新意哪儿来?只能从社会生活中来。从社会生活中得来的新知识、新见闻、新经验,就是作诗、填词的源头活水。水活自然清,清澈可以见底,但未必能映印"天光云影"。还须水深,深而清,方能反映"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细微情态。而开辟这很深的"半亩方塘",决非一日之功,要靠长期的知识积累、诗词美学修养和技巧磨练。    诗词是高难度的语言艺术,犹如一艘"艨艟巨舰",只有在滚滚滔滔的大江大海中,才能像鹅毛一样轻轻浮起来"自在行"。我们长期积累起来的诗词艺术功底,就是江海大水。但它不是像"江边春水"一夜暴涨起来的,需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行之有素。最重要的是不能着急,要慢慢来。一着急,往往"枉费推移力"。诗词要一首一首吟读、一首一首品味、一首一首背诵;平仄、诗韵、对偶等格律要素,要一点一点学;写作从酝酿、构思、立意、谋篇,乃至炼句、炼字要一步一步来。读与写都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但也要讲究方法,否则,事倍功半。这方法就是少而精与勤而久相结合。    少而精,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单位内,学的东西不能贪多求快。譬如一个小时、一天、一周之内,学的要少而精。平均一天泛读一首诗或词,一周精读一首诗或词,进度就算相当快的了。学格律得按步就班,一点一滴学,不能"抄近道"、"开快车"、搞"突击"。起步登程千万别操之过急,要慢步稳走。写出一首来,要反复推敲,反复修改。一周写出一首,算是快的;一个月写出一首,也不算慢;半年、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写出一首来,很可能是你已经入门而创作出来的精品。    勤而久,是就长年累月而言的。勤,是指勤复习,勤练习。久,是指长期坚持,放长线,钓大鱼。《荀子.劝学篇》曰:"真积力久则入"。如果平均一天泛读一首,一周精读一首,一年就泛读365首,精读50多首,五六年下来,你的"半亩方塘"就挖得很深了。   据说,毛主席外出常带《随园诗话》浏览,其作者清人袁枚,写了首《箴作诗者》,诗曰:       倚马休夸速藻佳,相如终竟压邹枚。        物须见少方为贵,诗到能迟转是才。       清角声高非易奏,优昙花好不轻开。       须知极乐神仙境,修炼多从苦处来。   箴者,规戒也。这诗用了几个典故:东晋袁虎起草露布,倚马可待,这类"速藻"并非佳品。西汉司马相如善为文而迟,故作品少,但压倒了多产作家邹阳和枚乘。黄帝命鬼神作的"清角",这音乐神通广大,能呼风唤雨,但是很不容易演奏;优昙花美,但易残,所谓"昙花一现"。诗人以物少为贵,映衬诗迟是才;以苦修炼,映衬极乐境。这不也是在阐发少而精,勤而久的要诀吗!   袁枚还有一首诗--《遣兴》之一: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学诗词,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很重要,但既已登堂入室,要想继续提高,在创作上也有个少而精的问题;要象初笄女精心梳头那样,反复对镜梳装。宁可少写些,但要多改。边读古今优秀作品,边炼句炼字。如果不经这一过程,其作品往往很长时间停止在带格律的顺口溜的水平上。前人的许多传世之作,不少是反复修改而成的。白居易《诗解》云:       新篇日日成,不是爱声名。       旧句时时改,无妨悦性情。        但令长守郡,不觉却归城。       只拟江湖上,吟哦过一生。   诗人对自己的作品,真象母牛对初生犊那样,勤舔不休。

敬请关注醉月诗苑ylpxzysy,投稿邮箱1451057278@qq.com

持之以恒的诗句

你说呢...

风雨无阻持之以恒的诗句?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

 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吾道亦如此,行之贵日新。——白居易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先秦《荀子·劝学》

 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汉族谚语

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班固

凿不休则沟深,斧不止则薪多。——王充

《离骚》先秦:屈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路修远以多艰兮,腾众车使径待。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激励高考生正能量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