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文案短句 > >正文

有哲学天赋的表现

发布时间:2023-11-28 17:26:46 admin 阅读:59

导读有哲学天赋的表现 哲学是一门比较深奥的学问,有人对哲学比较感兴趣,但是也有人觉得相当迷惑不解。善于学习哲学的人常常具备以下特质,分别是善于反思,常问为什么,对过去进...

有哲学天赋的表现

哲学是一门比较深奥的学问,有人对哲学比较感兴趣,但是也有人觉得相当迷惑不解。善于学习哲学的人常常具备以下特质,分别是善于反思,常问为什么,对过去进行思考,心胸豁达,了解逻辑图案,研究书籍内容,喜欢看书,有着疯狂的想法,热爱生活,善于反驳权威,和探秘志了解有哲学天赋的十大表现吧。1、善于反思在生活中经历挫折之后不是直接跳过不管,而是直接进行反思,思考自己的行为是否有某些偏差最终导致了失败。2、常问为什么在生活中遇到了不知道不懂的事情,要善于发问,常问为什么,这样思考的越多懂得的也就越多了。3、对过去进行思考有时候做了什么事情也要进行回忆反思,从中获得更多的经验,可以更好的做好以后的每一件事情。4、心胸豁达心胸豁达是每个人都需要拥有的好品种,有时候和他人意见相左的时候可以进行辩论但是结束之后不宜有不满情绪。5、了解逻辑图案现在网络上面有很多逻辑图像之类的都相当普及,可以了解懂得一定的逻辑图像的还是有基本的潜质的。6、研究书籍内容在看书的时候也善于思考,不会看看就过,而是了解书籍背后的意思。7、喜欢看书在生活中对书有着比较饱满的热情,喜欢看书爱好看书,和书籍做最亲密的好朋友,并且反复不断的进行挑选。8、有着疯狂的想法很多哲学家都有着常人无法理解的想法,但是有想法是好事情,并不一定要真正的付诸行动,可能常人也没办法理解。9、热爱生活对生活有着十分强烈的热爱,对他人也是一样怀抱着热爱之情,只要和你进行接触的都会被你的热情所感染。10、善于反驳权威虽然说权威是经过多方认证的,但是也并不是百分百正确的,有时候也要提出质疑,就像哥白尼一样。

你为什么越来越不爱哲学

评价一所哲学系的教育质量,有个简单的方法:

 

对比大一和大四的课堂。如果大四课堂上的学生依然像大一课堂上的学生一样,兴致盎然、发言踊跃,那么这所哲学系的教育一定是优秀的。

 

但许多哲学系的情况并非如此(甚至相反)。

 

我曾在哲学导论课上遇到过不少对哲学热情如火的大一新生。但两三年之后再遇到,他们眼中的光芒已经淡去,多数已在寻找哲学之外的出路。哲学专业教育的好坏,不必以继续从事哲学研究的学生多少为衡量标准;但它应该以能否帮助学生去维持这份喜爱为衡量标准。

 

程炼老师曾调侃说:哲学似乎有一种令人失望的诱惑力,越不适合做哲学的人,越容易被哲学所吸引。

 

我部分同意这个说法。哲学探索的是根本性的问题,又以追求智慧为名,这往往能一下勾起初学者强烈的兴趣;但哲学探索的步伐却是琐碎的、反复纠结的,这让那些期望获得一个痛快的答案而学习哲学的人,很快兴味索然。

 

但,我也不完全同意这个说法。

 

一个原因在于:哲学有许多种做法,很难说一个(能考上名校的)人绝对不适合做哲学。有的人不擅长通过逻辑符号来思考,但却对文学、诗歌、音乐非常敏感,也能从艺术中反思人生。有的人不长于想象力或创见,但仍然可以凭借耐心和细致从历史文本中发掘出有趣的联系……

 

第二个(也是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不适合做哲学”也许只是“未能坚持”的结果,而非原因。

 

不能否认的是,哲学是一条艰辛的征程。从我所遇到的例子来看,多数情况下阻止一个人继续钻研哲学的最大障碍,其实并非缺乏天分或是缺乏毅力,而是:她/他有更好或更易的人生选项。

 

“不适合做哲学的人”,或许不是真的不适合,而只是某天突然觉得自己找到了那个人生选项;坚持做哲学的人,或许也不是真的适合,只是觉得没有找到那个选项。

 

能否在哲学的漫漫征途中坚持下来,磨砺出哲学研究所需要的技能,首先在于能否保持对哲学的热忱。如何帮助学生维持对哲学的喜爱,这个话题往往被忽略。这种忽略,也折射出了中国哲学教育的某种缺失。

 

接下来,我想结合自己的、以及自己听到和见到的故事,来谈谈目前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一、正反馈

蒙克的《维特根斯坦传》叙说了这样一个故事:维特根斯坦跑去找罗素,询问他是否认为自己有做哲学的天赋,如果罗素认为没有,自己就会放弃哲学继续航空学研究。

 

我不知道假若罗素是一个吝于褒扬的人,历史会发生什么变化。幸运的是,他不是。

 

天才如维特根斯坦,也需要从外界寻求正反馈。当然,不是所有的正反馈都需要像“你是一个绝对的天才”这样振奋人心。很多时候,它只需要是一个简单的肯定、甚至只是表达出兴趣。

 

我在访学期间,一项研究遇到了瓶颈,很长时间进展不下去。于是,决定去一个学术会议上找找灵感。在一场报告的会场偶遇了本研究领域的一位大牛(AlfredMele)。鼓起勇气去和大牛搭了个讪。谈话中,无意间聊到了我论文中的一个例子,没想到他听完后表示很感兴趣,连声道:如果在他的新书出版前听到这个例子就好了。这让我徒然间信心大增,回来后思如泉涌,一口气完成了论文。

 

在任何一条成长的道路上,正反馈都是必不可少的。良好的正反馈不仅能让学习者找到正确的方向,也能激发持久的热情。

 

就我所了解的国内的哲学教育而言,学生们往往缺乏足够的正反馈。这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1.老师更注重评价,而不是有效的反馈。学生只看到在分数上自己被分成了三六九等,不明白自己应该如何去改进。

 

2.提供反馈的老师,也往往聚焦于学生的不足,而对学生长处和优点的发掘不足。批评固然能敦促学生进步,但也会让其中不少人失去冲劲。

 

3.只注重少数“拔尖”学生,忽视了多数学生。奖学金和保研名额等制度为少数高绩点的学生提供了激励,但多数学生缺少从当前的哲学教育制度中获得正反馈的途径。

 

二、氛围

不只有一位学生与我倾诉了这样的苦恼:明明在课上学到了阅读和写作的新方法,可一离开课堂,又忍不住回到了之前的老做法。那些刹那间豁然开朗的领悟,并不能带来洗心革面的改变,而是像投入池塘的石头,激起几道涟漪后踪迹全无。

 

其实,这并不难理解。亚里士多德早就告诉了我们:美德必须通过习惯养成。好的哲学教育,不仅需要去改变想法,更需要去改变习惯。

 

以写作为例。掌握写作技巧对于提升写作固然重要,但某些习惯的改变,对于提升哲学写作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比如,不少学生习惯独自思考和写作,甚至拿到老师的批改之后,也只是一个人琢磨。但哲学作为思辨之学,最需要的就是讨论。写作的成败首在于立论。对于初学者而言,学习掌握什么样的选题更有学术价值,多大的论点适合当前的篇幅,尤其需要老师的指导。其次,论证过程本身就是思想的交锋,与人讨论既能发现自己思维的遗漏,也能碰撞出新的灵感。即便是写作完成后,反复讨论反复修改亦是必不可少。因此,能否迅速提升写作能力,往往取决于是否养成好的讨论的习惯。

 

而习惯的改变,很难仅仅依靠课堂的学习而完成——它需要氛围。一个形成了讨论氛围的学习环境,更容易将课堂复制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课堂中学习到的方法和技巧在彼此的交锋中,得以更广泛的实践,从而成为习惯。

 

而营造这种氛围关键在于——榜样。

 

我从一位本科生那听到了这样一个经历。他与几位爱好者组织了一个读书会,选读的书是大家都感兴趣的题目,参与者态度也都很认真,他们还专门请了一位相关专业的老师来指导。但不知什么原因,读书会上他总感觉自己兴奋不起来,不知道要提些什么问题,对老师和其他童鞋的问题也提不起兴趣来回答。几次之后,参与的热情也就淡了下去。偶然的一次机会,他去旁听了一个线上的报告。报告结束后,几位老师间爆发了激烈的讨论。原本对报告的主题很陌生的他,听着听着突然有抑制不住的冲动想要加入到讨论中。他感觉那火热的争论仿佛一个漩涡,即便隔着网络也将他牢牢吸了进去。

 

榜样,能够从情绪上感染他人。几位老师的态度和行为感染了这位本科生的情绪,从而带来了他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榜样的另一个作用是,提供了可供模仿的范式。一个大师云集的学校更容易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不仅是因为大师能更好地为后来者指明正确的方向,也因为模仿成功的范例,是达致成功最有效的途径。

 

国内的哲学教育实行严格的年级制管理,未能在不同年级的学生间创造良好的交流。这使得新入学的学生不容易通过近距离观察,模仿学长们的榜样,快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每一届学生都靠着自己的运气重新摸索,好的传统难以有效地传承。

 

另一方面,教育的重点大多放在课堂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略了身教的维度。有时候,让学生近距离观察老师如何从选题、查找文献、立论、论证、讨论、修改到完成一篇论文的过程,让他们分享其中的酸甜苦辣,是一种无声但更生动的教育。用认识论中流行的术语说:“实践之知”(know-how)并不总能还原为“命题之知”(know-that)。

 

三、空间

营造氛围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空间。

 

我认识的一位研究生曾在台湾一所大学的哲学系交流,回来后对那里赞不绝口,认为是一个非常适合做哲学的地方。出于好奇,我问她那里到底有什么如此吸引她。她想了想,告诉我:哲学系所在的那栋建筑的最顶层,有一处景致极好的房间,能俯览整个校园的风景,这是哲学系的公共活动室。这个空间里,有桌椅、沙发、冰箱和厨具,供大家进餐、休憩、聊天,偶尔还有人准备了几道可口的菜肴。热闹的时候,她可以和同学老师毫无拘束地聊着哲学和生活;安静的时候,她可以在这里读上一下午的书。看着窗外静默的风景,桌边稀稀落落散放着的几本哲学书,白板上某群人讨论后留下的论证……这里有着某种气息,让她感到安静,让她回到哲学中。

 

氛围,需要一个空间的载体。

 

英美的哲学系大多有一个公共空间,供学生和老师们休息或聊天。在这里,你可以和人谈哲学,也可以聊生活,可以共进午餐,也可以一个人发呆。这个空间的存在,为师生间增进交流提供了便利,也为哲学讨论在课堂外的延续提供了便利。

 

对许多人来说,在这个空间中发生过的讨论、爆发过的笑声、品过的咖啡、读过的书籍,会凝聚成一种集体的记忆和情绪。这种记忆和情绪,往往能帮助消除哲学征程中的孤独感,让哲学的探索成为一种有归属感的集体活动。

 

很多时候,这种朦胧的感觉,足以让我们选择一个地方、选择一种职业、选择一种生活的方式。

 

******

哲学思考不是独孤求败式的,也不应该如此。思想的碰撞与对话,从来都是哲学发展的重要途径;协作与交流,早已成了当代学术研究的基本趋势。

 

好的哲学教育,应该致力于营造一种学术共同体的氛围。这既符合学术研究的趋势,也能帮助学生维持对哲学的热忱。

 

 

文字:晓非

致谢:王晓阳、赵海丞

图片来自网络

科幻迷的性格特征?

一. 具有超脱于人类个体的情怀。

这种情怀让很多科幻迷都抱有学术梦想,虽然自己并没有在学术圈或者没有在学术道路上表现出天赋,但他们总是对学术中那些耀眼的部分保持关注,并且能领略到其中震撼人心的美感,为人类的一点点关键突破感到激动。

二. 拥有哲学心灵,有时候会表现出哲学气质。

虽然科幻迷们有哲学基础也只是很少一部分,但多数科幻作品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很早就在他们头脑中扎根发芽,这些科幻作品以另一种形式探讨跟哲学同样的问题,包括人类个体的意义,人生的意义,甚至生命的意义等。

三. 对技术的认识比其他群体要更深刻一些?

四. 对世俗的疏离感。

从天赋人权的哲学思想出发,认为法律是“自然理性”的表现,是客观存在的普遍规律的是()

D

有哲学天赋的表现

自己需发现自己。发现自己最实用也最准确的方法是实践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您可以为自己预测几个可能有天赋的方面,然后逐一努力实践,参照物便是周围的人群。结果判定:1.轻而易举就达到或超过他人的水平。在此方面您有天赋。2.经过努力但很吃力才达到他人水平。在此方面您有潜力。3.经过努力也达不到他人的平均水平。在此方面您是弱项。提示:以上几点完全是我个人瞎编。因为我年轻时也曾思考过与您相同的问题,很欣赏您的上进心,惺惺相惜,才苦苦思索,作出如上总结。望莫见笑。

有哲学天赋的表现

我很想知道,你怎么会问这样的问题、、

有怎样的性格的人有可能有哲学天赋呢?

一般从多角度思考的,性格缜密矛盾的人

怎样看出一个人有哲学天赋?

判断这个人的逻辑思维,辩护能力是否突出,就可以看出一个人是否有哲学的天赋。

一般一个人有哲学天赋时,会表现出对事物有多种不同的看法,会在不同的状态,条件下,给出不一样的见解。如果有人的想法总是天马行空,独树一帜,证明他拥有多种思维,看待问题的角度和他人不通。哲学正是需要这样的人。

如果发现自己有哲学天赋应该怎么办

研究哲学的基本条件包括:1、基本的科学知识;2、用心的生活阅历;3、较高的语文水平;4、较强的逻辑能力。任何人都可以学习哲学,增强智慧;但如果想终身从事哲学研究、想当哲学家,首先要学好形式逻辑,随后在研究哲学的过程中再学习辩证逻辑、语言学和语言哲学等等。靠哲学养家糊口很难。

哲学,是艺术的灵魂!

艺术当然不是哲学,而且在一般人看来艺术应该是哲学的反面。但艺术和哲学有一个不应忽略的相似之处,就是它们都不能吃不能穿,即没有功利的效用,可人类就产生了它们,而且文明程度越高,它们的地位也就越高。

这是为什么?原因无它,就是人类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吃饭而活着。人在解决了温饱之后,就会追问宇宙和人生的意义,艺术、宗教和哲学是人类追索这类问题的途径。

所以,艺术和宗教与哲学一样,是真理的负荷者。一旦艺术开始拒绝思想和真理,它就开始在拒绝自己了。

即使不把艺术视为赚钱的生意,但完全不知艺术需要哲学和思想,而以为艺术就是技巧操练的问题,艺术还是一样会衰退和死亡。

一切伟大的艺术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它们以自己的方式体现了某种哲学思想,或者说,有哲学。

这里说的哲学,当然不是指任何一种特殊的哲学思想或体系,更不是指哲学活动,而是指哲学一般思考的那些基本问题和对这些问题的一般思考。

歌德说过,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境地,就是他明确地意识到他自己的信念和思想,认识到自己并且由此开始也深切地认识到别人的思想感情。

有些人生来就有这样的天赋,并且通过经验发展这种天赋。我觉得艺术家往往比哲学家更有这种天赋。

比如莎士比亚。莎士比亚以非同寻常的能力洞察世界,说出自己内心深处的见解,并且让读者和他一起在更高的程度上领悟世界。仔细观察莎士比亚的剧本,我们会发现,其中诉诸感性的行为要比表达精神的词句少得多。像“存在还是不存在,这是一个问题”这样的台词,它所表达的绝对是一个哲学问题,当然也是人生最根本的问题。

哲学就是起源于人对世界和人生的永恒困惑。

我们通过莎士比亚剧本了解了生命真谛和生活意义,却是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的。人们总是说哲学家和世界精神结伴;莎士比亚也与世界精神结伴,他也像世界精神一样看透了这个世界,什么都瞒不住他,而这只有极少数哲学家才能做到。

哲学家要思考世界和时代的问题,艺术家同样如此。例如,科波拉就要通过《现代启示录》来思考越南战争给人类提出的一些根本性问题,而不是仅仅拍一部以越南为背景的影片。他说:“影片最强烈地追求的目标,就是让智慧引导我们的行动——还有创造性和善良。这样,我们就可以借助那根钢索,从原始人走向神圣的人。

这就是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书中所面临的问题。人类确实在一片丛林之中。这部影片表现一个人超出了常人的克制力的极限。他走得太远了,他被毁灭了。就一方面而言,这是种牺牲,于是我要让库尔兹死掉,让他为美国做牺牲。我要让美国正视这副丑恶可怕的面孔,承认这就是美国的真面目。只有到那时,美国才有可能走向一个新的世纪。”这究竟是哲学,还是艺术?

艺术作品的主题不能理解为素材,而应该理解为它所表达的思想,也就是它所蕴含的“哲学”。这里说的“哲学”不是抽象观念,而是艺术家对事物的理解。艺术作品的高下就取决于此。

虽然现在已经没有人写,或能像19世纪俄国小说家那样写小说了。因为现在已经没有人像他们那样有悲天悯人的胸怀去体恤不幸,以宗教圣徒般的热忱去思考宇宙人生中的种种悲剧。我觉得读他们的著作就像读哲学著作一样,它们不断提出问题,却不一定会有答案,就像生活在不断给我们提出问题,却不见得都有答案一样。

一卷读罢,问题一定还会留在耳边再三盘问,毫无解决的希望——就是这种感觉使我们充满了深深的绝望。所以陀斯妥也夫斯基的小说不断被哲学家引用,而他本人也成了哲学。

如果钱能产生艺术,钱越多艺术就越好,那么现代应该产生前无古人的伟大艺术和艺术家;事实却刚好相反。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尤其在一般中国人的心目中,艺术和哲学是两回事,甚至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艺术诉诸感情,哲学诉诸理智。艺术表现方式比较具体,哲学则很抽象。艺术用形象来说话,而哲学是用命题来说话。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然而,在西方,人们却并不这样认为。哲学家不但认为艺术中有哲学,而且当代西方哲学家还认为恰恰是艺术能补哲学的不足,哲学只有借助艺术才能把有些复杂的问题说清楚;而艺术家也并不排斥哲学,相反,许多艺术家以自己的作品有哲学而骄傲。甚至认为哲学家失职的地方现在该由艺术家来填补。

然而,我们目前的艺术创造恰恰忘了这一点。人们往往以为人为任意制造的所谓冲突就是戏剧性,却不知真正称得上戏剧性的冲突是人生存境遇意义上的冲突,是情感和内心的冲突,这样才能超越对日常生活的机械记录和任意编造,而成为有戏剧性的感人故事。

这一点只要将《中国式离婚》与《克莱默夫妇》加以比较就明白了。

对戏剧性的肤浅认识只是对艺术本身的肤浅认识的一个方面和表现。现在从事艺术工作的许多人,全然不顾艺术究竟是什么,越来越注意艺术以外的因素,以为只要有了钱,就会有好艺术。

艺术是人特有的产物,而人是有思想的动物,没有思想,根本就不可能有艺术,更不用说好艺术。

决定感觉好坏的,是人的内在生命本身。

一种感觉及其表现之所以打动人,是因为通过它艺术家创造的作品揭示了生活世界根本的一些方面,而这些方面在平庸的日常生活中往往不被注意或被遮蔽了。

感觉的价值在于其独特性和不可重复性。

美的确是一种感觉,它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和形象的安排。它是一种打动心灵的感觉,一种微妙的、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精致”况味。英国作家劳伦斯说过,卓别林那古怪难看的脸比起范伦铁诺要更具有本质之美。在卓别林的眉目间,有一种真实的美,一种纯净之光。

事实上,最平庸的人也可以看来美丽动人,或变得美丽动人。这与他(她)在某一瞬间达到的精神境界有关。

要弄清哲学与艺术的内在关系,先要对哲学和艺术有个概念的了解。先来讲哲学。由于种种原因,哲学现在在许多人的眼里是一种非常古怪甚至可怕的形象。对于一般人来说,哲学就是政治意识形态的代名词;这种认识当然是错的。也有人对哲学没有这样的偏见,但总觉得哲学是少数人从事的谁也不懂的东西,是非常专业化和理论化的东西。的确,现在的学院哲学有这样的倾向。但哲学并不仅仅只有学院哲学。

康德把哲学分为“学院哲学”和“世界哲学”,前者是大学里教授们的所谓专业哲学,讲究逻辑判断和推理论证,讲究命题演绎和语词分析等等。或者讨论一些不着边际的玄学问题,或者重复前人说过的话。

而世界哲学则不然,它关心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关心人类的命运和世界的现在和未来。并不是人人都甘心像动物那样活着,总有人会追问:人活着意义何在?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些就是基本的哲学问题。

很多人就是被这些基本的哲学问题所逼迫、所吸引而转向哲学。世界哲学所关心的问题,并不一定要用哲学方式去追求、去探讨。用艺术的方式,同样可以去追求、去探讨。

当人们动辄数百万上千万拍卖一幅艺术作品时,它其实早已不是艺术作品,而是投资物了。

哲学是艺术的灵魂,或者不说哲学说思想也行。至少我所欣赏的艺术家在我看来都是有哲学性的艺术家。他们也许没读过什么哲学书籍,但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从某个角度来说却远比有些哲学教授要深刻。哲学的实质与艺术一样,不在其外在的表现形式,而在其对世界人生根本问题的根本性思考。

当然,专业哲学家的著作有其特殊性和专业性,不好读,但所追求和表达的真理,与伟大艺术作品所追求和表达的真理并无二致。正因此,现代哲学陷入困境时就在艺术中看到了拯救的希望。

传统哲学的问题是以为只有概念、命题和逻辑才能表达思想,而不知道感情和感性也能表达思想,甚至是深刻的思想;而且还能表达理智方式不能表达的思想。因此,我说哲学是艺术的灵魂,不能理解为哲学凌驾于艺术之上,而是说艺术必须有哲学,或有思想才是好的艺术。

艺术如果还要继续存在下去的话,它就必须走向哲学,但不是变成哲学;就像哲学还要继续存在下去,就要走向艺术,但不是变成艺术。这取决于时代,也取决于在这个时代从事艺术和哲学的人。

 

【写生研究】     【当代油画】       【当代水彩】

更多精彩好文

【版权声明】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支付宝关联账户】支付宝怎么关联子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