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文案短句 > >正文

知行合一原文全文

发布时间:2023-11-28 18:36:17 admin 阅读:59

导读知行合一原文全文 实事求是才是科学的,理性的学习态度,很多知识不能联系实际,不能熟练运用,这不是知识,明代大儒王阳明教导学生知行合一,就是告诉他们,只有能运用的才是...

知行合一原文全文

实事求是才是科学的,理性的学习态度,很多知识不能联系实际,不能熟练运用,这不是知识,明代大儒王阳明教导学生知行合一,就是告诉他们,只有能运用的才是自己的知识。

知行合一出自哪里?求原文?

出自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的文明书院讲学。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良知”的完成。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扩展资料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行后的弊病,但是同时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成分。王守仁的观点虽然有利于道德修养,但忽略了客观知识的学习,这就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王阳明这样用意念代替“行”合理的方面,要人们树立一种信念,在刚开始意念活动时句依照"善"的原则去做,将不善和恶消灭在刚刚萌发的时候,这也叫“知行合一”。所以,对“知行合一”应该全面理解,这样才能正确评价。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知行合一

关于知行合一文言文?

知行合一出自王阳明《传习录》上卷5:是亦察之尚有未精。然就如吾子之说,则知行之为合一并进,亦自断无可疑矣。

其白话翻译是:这种说法也是省察不够精确。但是,即使如你所说的那样,知行合一的主张,也肯定断然不可怀疑了。

扩展资料:

《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学说既针对朱熹,也不同于陆九渊。朱陆都主张知先行后。王守仁反对将知行分作两截,主张求理于吾心。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知行”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范畴,其始于《尚书》与《左传》,《尚书》有“非知之艰,行之惟艰”之说,《左传》有“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之说。白话翻译是:这种说法也是省察不够精确。但是,即使如你所说的那样,知行合一的主张,也肯定断然不可怀疑了。

《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学说既针对朱熹,也不同于陆九渊。朱陆都主张知先行后。王守仁反对将知行分作两截,主张求理于吾心。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知行”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范畴,其始于《尚书》与《左传》,《尚书》有“非知之艰,行之惟艰”之说,《左传》有“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之说。

什么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就是思想与行为、理论与实践结合统一,追求事业完美无缺。“知行合一,止于至善”,简单通俗理解即为德兼备,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知行合一”出自:明朝思想家王阳明先生的《传习录》,寓意思想与行动的高度统一。“止于至善”出自:《礼记大学》,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白话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扩展资料知行合一提出背景:王阳明在贵阳北部修文县县城龙场镇龙场悟道之后,非常深切地了解到了生命的真相,是一种苦思后的彻悟。王阳明认为心灵态度决定行为方式、世界观点,例如《列子》故事之“疑邻窃斧”。从此与朱熹学说分道扬镳,建立了心学体系大成的开端。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徒悬空口耳讲说”的学风。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践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纠朱学之偏。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知行合一

学用结合知行合一出处?

出自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的文明书院讲学。

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

知行合一原文全文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就是思想与行为、理论与实践结合统一,追求事业完美无缺。“知行合一,止于至善”,简单通俗理解即为德兼备,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知行合一”出自:明朝思想家王阳明先生的《传习录》,寓意思想与行动的高度统一。

“止于至善”出自:《礼记大学》,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

白话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扩展资料

知行合一提出背景:

王阳明在贵阳北部修文县县城龙场镇龙场悟道之后,非常深切地了解到了生命的真相,是一种苦思后的彻悟。王阳明认为心灵态度决定行为方式、世界观点,例如《列子》故事之“疑邻窃斧”。从此与朱熹学说分道扬镳,建立了心学体系大成的开端。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徒悬空口耳讲说”的学风。

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践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纠朱学之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出自哪里?求原文?

知行合一出自王阳明《传习录》上卷5:是亦察之尚有未精。然就如吾子之说,则知行之为合一并进,亦自断无可疑矣。

其白话翻译是:这种说法也是省察不够精确。但是,即使如你所说的那样,知行合一的主张,也肯定断然不可怀疑了。

知行合一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的哲学理论,即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知是指内心的觉知,对事物的认识,行是指人的实际行为。它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认知实践方面的。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人的外在行为是受内在意识支配,由衷向善(“知”)的人,才有外在自发的善行,所以说知行合一。知行合一,致良知,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知行合一”的心学大师王阳明

今天我们提到王守仁,很多人可能会感到茫然:王守仁是哪朝哪代的人,又有什么事迹呢?但是,如果改用对他的另一个称呼——王阳明,人们立刻就恍然大悟了。我们在购书网站上搜“王阳明”三个字,瞬间就会跳出一堆搜索结果,从最学术的《王阳明全集》《传习录》,到有普及色彩的《知行合一王阳明》《内圣外王王阳明:心外无物,知行合一》《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再到语气谐谑、取名方式近乎《明朝那些事儿》的《明朝一哥王阳明》……

粗算一下,与“王阳明”有关的著作不下十来种。可见这位生活在明代中期的古人,即使在现代也是颇有知名度的。然而,今人对王阳明的了解多是他提出了一个很玄妙的“心学”理论,至于这个理论究竟说的是什么,他还有哪些思想,做过什么大事,人们便多以摇头作答了。那么,历史上的王阳明到底是怎样的一位人物,他对后世有哪些影响呢?

 

一、王守仁的生平事迹

王守仁是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故学者称其为阳明先生,也称王阳明。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他出生于一个世代读书习文的家庭。其父王华是成化十七年(1481)辛丑科的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右谕德、翰林院学士、少詹事、礼部左侍郎、南京吏部尚书等职。王守仁自幼受到祖父王天叙的影响,王门弟子钱德洪在《王阳明年谱》中记载了这样的事迹:

 

一日,诵竹轩公(即王天叙)所尝读过书。讶问之。曰:“闻祖读时已默记矣。”

王天叙“环堵萧然,雅歌豪吟,胸次洒落,……所著有《竹轩稿》《江湖杂稿》行于世”,是一位文化修养出众的豪放之士,常随祖父读书的王守仁不仅在学问上受益于他,性格也颇与祖父相似。十五岁时,王守仁“出游居庸三关,即慨然有经略四方之志:询诸夷种落,悉闻备御策;逐胡儿骑射,胡人不敢犯。经月始返”,举止类乎将门子弟。

王华对于儿子的豪气颇感头痛,甚至斥之为狂,然而王守仁却成功地将这种豪放性格升华为宽广的胸怀、远大的志向以及刚毅果断的处事风格。如他曾问老师:“何为第一等事?”老师回答:“惟读书登第耳。”王守仁听后反驳道:“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少年人能有这样的气魄,就连其父王华闻知后都感到惊喜。

弘治五年(1492),二十一岁的王守仁得中浙江乡试,此后两应会试不第,遂拾起少年时的兴趣讲习兵法。钱德洪说:

(弘治)十年丁巳。……是年先生学兵法。当时边报甚急,朝廷推举将才,莫不遑遽。先生念武举之设,仅得骑射搏击之士,而不能收韬略统驭之才。于是留情武事,凡兵家秘书,莫不精究。每遇宾宴,尝聚果核列阵势为戏。

此时边疆多有战事,王守仁既有报国之志,遂致力于学习军事理论。虽然他的谈兵没有受到时贤重视,也没有得到实践机会,但却为他日后从事军事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弘治十二年(1499),王守仁考中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兵部主事等职。如果按照正常的升迁路线,他应该一边从事公务,一边等候升职的机会。然而此后的一次朝争,将他的命运完全改变了。

明武宗像

弘治十八年(1505),明孝宗去世,其子朱厚照即位,是为明武宗,宠任太监刘瑾等。正德元年(1506),给事中戴铣、御史薄彦徽等参劾刘瑾,刘瑾下令逮捕戴、薄等二十余人,予以杖责。王守仁上书请救,也被列为“奸党”,不仅被廷杖四十,还被远谪为贵州龙场驿(今贵州修文)的驿丞。当时的贵州是土司林立的边远之地,条件非常艰苦。王守仁到龙场时,当地是这样一番景象:

 

龙场在贵州西北万山丛棘中,蛇虺魍魉、蛊毒瘴疠,与居夷人鴃舌难语,可通语者皆中土亡命。旧无居,始教之范土架木以居。

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王守仁“日夜端居澄默,以求静一;久之,胸中洒洒。而从者皆病,自析薪取水作糜饲之;又恐其怀抑郁,则与歌诗;又不悦,复调越曲,杂以诙笑,始能忘其为疾病夷狄患难也”。正因他胸怀旷达,虽在谪居之中,却越来越受到当地官员、民众的尊重。

正德五年(1510),刘瑾被武宗处死,先前为刘瑾所打击的官员都得到起复,王守仁因此得任庐陵县知县,在任半年有余,改南京刑部主事,旋留京师任吏部主事。此后,王守仁连升本部员外郎、郎中,不久迁南京太仆寺少卿,改南京鸿胪寺卿,进入了升迁的“快车道”。

正德十一年(1516),四十五岁的王守仁升任左佥都御史、南赣汀漳巡抚,管辖江西的南安、赣州,广东的韶州、南雄,湖广的郴州,福建的汀州、漳州等府。当时,这一地区“系江湖闽广边界处,高山大谷,接岭连峰,昔人号为盗区”。究其原因,一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二是流民丛杂,难以约束。

王守仁到任后,将民户每十家编为一牌,互相监督,防止吏民与“巨寇”勾结;同时,他又选练了一支少而精的民兵作为机动兵力,以随机应变。借助这些措施,王守仁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平定了盘踞当地数十年的诸多山寨,也因此被视为文臣中的知兵之士。

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被封在南昌的宁王朱宸濠起兵造反。王守仁当时正奉命到福建查办兵变事件,中途听说宁王叛乱,遂一面上书皇帝,一面联络江西各地官员,准备平叛。由于叛军声势浩大,王守仁假造了多份朝廷公文,宣称各地精兵将陆续调赴江西,又离间宁王和谋士、将领的关系。宁王既害怕朝廷真的早有准备,又怕部下生变,乃迟疑不决。王守仁因此争取到了十余日的准备时间。

七月一日,宁王挥师东进,围攻安庆。王守仁遂从吉安出师,在樟树镇集合临江、袁州等数府的兵马北上。当时有人建议引兵蹑叛军之后,以解安庆之围,王守仁反对说:“九江、南康都已投降宁王,我军如果越过两城直向安庆,敌军必然回师死战,对我们反而不利。不如直取南昌,逼迫叛军回师,安庆之围自解。”当时南昌守备甚严,郊外还有一支叛军作为呼应,王守仁先袭破郊外叛军,进而全军齐发,黎明即抵南昌城下,城中震动。官军乘机登城,一举克定。入城后,王守仁果断下令诛杀掠夺百姓的乱兵,迅速安定了人心。

宁王得知南昌告急,即刻回援,与官军战于黄家渡,不利。次日,叛军又来攻,官军一度小败,有些士卒临阵逃跑,此时王守仁斩逃卒以徇众,三军复振,遂破叛军。又次日晨,宁王正整顿军队,王守仁已派出部队火攻敌船,叛军因此大溃,主要首领自宁王以下都被擒获,叛乱遂平。此时距叛乱爆发才三十五天,明武宗亲自率领的平叛部队尚未从京城出发,而王守仁所部仅是临时凑集的地方部队,各部队的指挥者又多是文官,竟能成就大功,实在令人惊讶。这也是王守仁最受后世称颂的一次军事行动。

当叛乱初起时,大臣多惶恐不安,唯有兵部尚书王琼说:“王伯安居南昌上游,必擒贼。”后来果然被他言中。然而王守仁虽建大勋,却被武宗的宠臣江彬等嫉妒,当武宗率军抵达南方后,江彬便屡次向武宗诬告他有反意。幸而武宗还算清醒,反驳道:“王守仁学道人,闻召即至,何谓反?”这才没有使这位有功于明室的名臣无辜受祸。

武宗去世后,世宗(即嘉靖帝)即位,江彬等权幸被清除。然而在世宗朝初年错综复杂的政治局面下,王守仁还是屡遭攻讦。嘉靖元年(1522),心力交瘁的王守仁丁忧去职,直至嘉靖六年(1527),因广西田州土司叛乱,时任总督征讨不利,才被重新起用。到广西后,他招抚了叛军,又征讨断藤峡。奏捷之后,朝中大臣却“诋守仁征抚交失”,不加赏赐,虽有人为王守仁诉功,世宗仅“报闻而已”。

明世宗像

嘉靖七年(1528),王守仁因病情已重,上书告归,回家途中病逝(时间为公历1529年1月9日),去世地点正是他曾抚治过的南安府,时年五十七岁。其丧过江西,军民感其德,无不缟素哭送。然而在朝廷中,对王守仁的攻击正达到一个新的高峰:

守仁既卒,桂萼奏其擅离职守。帝大怒,下廷臣议。……帝乃下诏停世袭,恤典俱不行。

此时,王守仁的功绩被批评、轻视,学说也被诋为“伪学”,连应有的饰终之典都被取消。看起来,他几乎要在历史长河的浪花中消失了。然而历史终究是公平的,世宗去世后,其子穆宗继位,王守仁又重新被人想起,“廷臣多颂其功”。于是,穆宗诏赠王守仁为新建侯,赐谥文成。隆庆二年(1568),又以其子王正亿袭新建伯爵位。被人为扭曲的历史,终于还是在王守仁去世四十年后重新被纠正过来。

 

二、“阳明学”的创立与影响

如上文所说,王守仁晚年屡遭攻击,受到了很多不公平的待遇。究其原因,半由平宁王之乱的功劳惹人嫉恨,半因学术观点与主流的程朱理学不合。如他去世后,桂萼等人就攻击其学说道:“守仁事不师古,言不称师。欲立异以为高,则非朱熹格物致知之论;知众论之不予,则为朱熹晚年定论之书。号召门徒,互相倡和。才美者乐其任意,庸鄙者借其虚声。传习转讹,背谬弥甚。但讨捕軬贼,擒获叛藩,功有足录,宜免追夺伯爵以章大信,禁邪说以正人心。”

然而到了嘉靖末年,“阳明学”已经成为当时儒家学派的显学之一,王学门人徐阶官至首辅,王守仁也于万历年间获得从祀文庙的待遇,成为“先儒”之一,一度与朱熹平起平坐。此后,学者对王阳明的评价更多地指向其学说的价值和影响,而其生前事功反而略而不谈了。那么,阳明之学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学说,其本末源流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青年时期,王守仁一度服膺朱熹的理学。十七岁时,他到江西迎娶妻子诸氏,次年同归余姚,路经上饶,拜谒当时著名的理学家娄谅,向他问学。娄谅不仅授以理学中的格物之说,还勉励他“圣人可以学而至”。王守仁回到家乡后,除潜心于经史之外,还学习宋儒正心诚意之法。他本来是“和易善谑”的性格,从此也就“端坐省言”起来。及至中浙江乡试后,随父入京,在京师遍读考亭遗书,依朱熹的指导治学修心。

朱熹解释《大学》中的“致知在格物”一句,认为应该“即事观理,以格夫物”,也就是穷究事物之理来获取知识和感悟,这也是程朱理学的一个重要观点。王守仁遵循其教,认为“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他看到家中栽了很多竹子,遂日夜观察穷究,欲知其理何在,七日而病,乃自叹“圣贤有分”,转而就辞章之学。直至弘治末年,王守仁的思想都是在正心诚意的圣贤之学、辞赋文章的应世之学,与出世养生的道释之学间波动。正德初年被贬龙场,才给了他一个自我突破的契机。

龙场悟道

在龙场丛山之中,王守仁虽“端坐澄默,以求静一”,实践着理学家的修心养气之法,但谪居的困境与内心的疑惑促使他常常思考:“圣人处此,更有何道?”想多了,便忽于深夜恍然大悟,认为“圣人之道,吾身自足”,对“格物致知”也提出了新的解释:

“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谓充广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自然灵昭明觉者也。

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夫是之谓格。

在王守仁看来,“格物致知”实际是一个去恶为善、体认本心的过程,与外物无关,自然也就没什么“圣人处此”的问题。他主张“致吾心之良知”,又认为良知是“天命之性”和“吾心之本体”,则“心”与“理”实为一事,学者体认到本心,也就认识到了天理。今之俗语说“天理良心”,便是源自王氏之学说。

由于主张“心即理”,强调体认本心,因此,王守仁在知行观问题上主张“知即是行”,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知行合一”。在这个问题上,他曾与弟子徐爱有过一段著名的对话:

 

爱曰:“如今人已知父当孝,兄当弟矣,乃不能孝弟,知与行分明是两事。”

先生曰:“此被私欲隔断耳,非本体也。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人复本体,故《大学》指出真知行以示人曰:‘如好好色,如恶恶臭。’夫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色时已是好矣,非见后而始立心去好也。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臭时,已是恶矣,非闻后而始立心去恶也。又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此便是知行之本体。”

王守仁不否认现实中某些认知与行为的脱节,但他认为这是因私欲作祟导致,不是本心,人的本心是知行一体的。而他又特别强调“行”,认为“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这是因为当时士风衰薄,能言不能行者众多,王守仁认为急需豪杰之士起而倡之,昌明学术,振作士风之故。

王阳明雕塑

在“龙场悟道”之前,王守仁已有讲学活动,但其学术的成熟与学说的广泛传播,是在正德四年(1509)主讲贵阳书院之后。此后,他宦游各地,所至皆讲授自己的学说,甚至在军中也不忘与门人弟子论学。经过二十多年的讲学,王门弟子遍及海内,其大者分为浙中、江右、南中、楚中、北方、粤闽、泰州七系,而在思想上受到王学影响的学者更是不计其数。嘉靖初年的刑部尚书郑晓说:“王公才高学邃,兼资文武,近时名卿鲜能及之,特以讲学,故众口交訾。”但王守仁对于后世影响最深远的,实是他的讲学。

相对于规行矩步的程朱之学,阳明之学在思想上更为活跃。王守仁主张“良知人人现在,一反观而自得”,即一般人只要体认到良知,也能超凡入圣。王门高足弟子王艮更是由此推衍出“天性之体,本自活泼”“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的观点,这不仅是对程朱理学乃至王学的修正,还带有一些近代启蒙思想的色彩。名列明末清初“三先生”之一的黄宗羲,从学术谱系来看,也是王门后学,他提出“民本”思想,认为君主本为公仆,后来却“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从合法性的角度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这些思想虽然与王守仁在讲学中传授的学说已经有很大的不同,但究其始,却不能不追溯到王学“人人有个作圣之路”的根本理念,这正是王学的进步性所在。近代朝鲜、日本的改革与革命,也常有宗奉阳明之学的学者参与,这是从另一角度证明王学具有进步色彩。

 

三、王守仁及其学说的当代价值

作为一位古代出色的思想家、教育家,一位才兼文武的明代重臣,王守仁的思想事迹自然有值得学习之处。当然,阳明之学终究是封建时代的产物,其中一些思想已不可避免地过时了,但是其中的精华,以及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今天仍是有价值的。其中最值得讲的,就是他的“知行合一”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向来重视“知行合一”,曾多次在调研、考察,乃至讲话时提到王守仁的这一重要思想,并将其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如2014年1月,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

我们在前文中讲到,王守仁讲的是“知则必行”,强调的是“知”与“行”的一体两面性,而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知行合一”则更为深刻,在“知”与“行”之间建立起互相促进的关系。这样一来,“知”既能推动“行”的发展,“行”反过来也可以促进“知”的进步,两者互为因果,源源不断,生生不息。这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知行观在现代社会的进一步深化,对于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有着重要意义。

领会知行合一的时代内涵,关键在于以实际行动体现理论成果,实现新时代的知行合一。王守仁曾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这就是说,“知”和“行”虽然是两个概念,但实际是一个相辅相成的体系。就当前而言,“知”主要是指理论思想,“行”主要是指实践活动。“知”是基础,没有理论思想,实践活动就缺乏理论指导,甚至会失去明确的目标,成了“瞎忙”;“行”是重点,没有实践活动,理论思想就缺乏落实,即使是再好的提法,也只能停留在纸面,无益于国计民生。

要做到知行合一,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实现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同时,还要以知行合一的精神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真正做到“知”与“行”的统一,这样才能真正让理想信念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激发奋斗奉献精神。

王守仁的学说还特别重视自我反省。他强调“致良知”,晚年讲学时更是倡导“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在他看来,人的本心是好的,上与天道相合,只是被私欲窒碍,遂有种种不良的举措。他在训诲弟子时,常要弟子通过自省的方式寻求本心,也赞许能够自省之人。在今天看来,王守仁所寻求的,实际就是通过反省实现道德上的完善与自律,并期望由此荡涤污垢,成为圣贤。今天,我们固然不必如他那样,追求做一个旧时代的圣人,但是在工作之余,时时自省,发现自己某事做得好,某事做得不够,还是很有必要的。

在学术之外,作为一个官员,王守仁也是极为出色的。首先,他两任封疆,屡有军功,而且每次出征都是临危受命,却能力挽狂澜,被后人视为文官将兵的典范,直到晚清,曾国藩、胡林翼等人还以他为榜样。其次,在做庐陵知县时,他“使城中辟火巷,定水次兑运,绝镇守横征,杜神会之借办,立保甲以弭盗,清驿递以延宾旅”,力除积弊;后来巡抚南赣汀漳,除了征剿山寨、恢复统治秩序之外,还兴社学、立书院、清商税、改盐法,对辖区颇有恩惠;平定宁王叛乱后,他又首先请免江西之税,以苏民困,称得上是一位关心民瘼的良吏。

总而言之,作为我国明代中期的一位杰出人物,王守仁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闪光点。他倡导的“知行合一”理念,以及“致良知”的思想,还有他在军政两方面的杰出成就,都足以为后人提供借鉴。今天,我们要继承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学习历史上的优秀人物,王守仁其人其事是不能忽略的。

(选自《月读》2017年第12期)

↑点击书影,进入京东购买页面

《传习录译注》

作者:[明]王守仁撰王晓昕译注

丛书名:中国古典名著译注丛书

装帧:32开  平装

版式:简体横排

书号:9787101130324

定价:49.00元

↑点击书影,进入京东购买页面

《王阳明集》

作者:[明]王守仁著王晓昕 赵平略点校

丛书名:中华国学文库

装帧:32开  精装

版式:简体横排

书号:9787101115284

定价:120.00元

全书38卷,具体包括:首编语录三卷,为《传习录》,附以《朱子晚年定论》,乃守仁在时,其门人徐爱所辑,而钱德洪删订之者。次为文录五卷,皆杂文;次为别录十卷,乃奏疏公移之类。次外集七卷,为诗及杂文。次续编六卷,则文录所遗,搜辑续刊者。后附以年谱五卷,世德记二卷。

其初本各自为卷,隆庆六年,御史谢廷杰巡按浙江,始合刻之。谢氏刻本影响深远,几为后出各本之祖。本次点校,即以《四部丛刊》影印之隆庆谢氏刻本为底本进行点校。

本书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哲学和事功史迹的最重要、最基本的资料。

↑点击书影,进入京东购买页面

《王文成公全书》

作者:[明]王守仁著王晓昕 赵平略点校

丛书名:理学丛书

装帧:32开  平装

版式:繁体竖排

书号:9787101108460

定价:178.00元

本书是明代著名理学家和政治家王守仁(即王阳明)著作的结集。此次整理,是以《四部丛刊》影印之明隆庆谢氏刻本为底本进行点校,参校他本。

全书38卷,具体包括:首编语录三卷,为《传习录》,附以《朱子晚年定论》,乃守仁在时,其门人徐爱所辑,而钱德洪删订之者。次为文录五卷,皆杂文;次为别录十卷,乃奏疏公移之类。次外集七卷,为诗及杂文。次续编六卷,则文录所遗,搜辑续刊者。后附以年谱五卷,世德纪二卷。

本书是研究王阳明哲学思想和事功史迹的最重要、最基本的资料。

↑点击书影,进入京东购买页面

《阳明先生集要》(上下册)

作者:[明]王守仁著 [明]施邦曜辑评 王晓昕 赵平略点校

丛书名:理学丛书

装帧:32开  平装

版式:繁体竖排

书号:9787101060478

定价:98.00元

本书是明代著名思想家王守仁有关论著的精选集,按类编排,分为理学、经济、文章三编,文字内容的体裁包括书信、奏疏、诗作等,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明代理学的第一手资料。书中有大量眉批和尾批,又是了解阳明思想及阳明后学的宝贵资料,系首次整理刊布。

(统筹:陆藜;编辑:思岐)

知行合一原文全文

出处:明·王阳明《传习录》

原文: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译文:

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它是“未发之中”,不可以善恶分,故无善无恶;

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他可以说是“已发”,事物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恶;

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

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

扩展资料:

赏析: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话既是阳明心学的核心,也是最适合初学者的门径,本书由此入手,为普通人入门、理解和掌握阳明心学,第一次梳理出了清晰易懂的完整体系。

心学绝非空泛的理论,王阳明最重“事上练”,《传习录》和其他心学著述充满了生动的事例和绝妙的譬喻,但现代人的解读往往支离破碎、难以理解。只要提纲携领地抓住阳明心学的关键,字句的隔阂将如庖丁解牛般迎刃而解,读完以后如醍醐灌顶,从此不再困惑和犹豫,内心宁静而强大。

四句教就是心学关键,分别隐含了阳明心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是初学者彻底读懂心学精髓的最佳路径,也是现代人修炼强大内心,应对残酷现实的不二选择。

知行合一原文全文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就是思想与行为、理论与实践结合统一,追求事业完美无缺。“知行合一,止于至善”,简单通俗理解即为德兼备,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知行合一”出自:明朝思想家王阳明先生的《传习录》,寓意思想与行动的高度统一。

“止于至善”出自:《礼记大学》,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

白话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扩展资料

知行合一提出背景:

王阳明在贵阳北部修文县县城龙场镇龙场悟道之后,非常深切地了解到了生命的真相,是一种苦思后的彻悟。王阳明认为心灵态度决定行为方式、世界观点,例如《列子》故事之“疑邻窃斧”。从此与朱熹学说分道扬镳,建立了心学体系大成的开端。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徒悬空口耳讲说”的学风。

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践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纠朱学之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知行合一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用即使也造句四年级(用即使和也造句怎么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