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文案短句 > >正文

知行合一最通俗的解释(“知行合一”的含义?)

发布时间:2023-11-30 20:16:08 admin 阅读:59

导读“知行合一”的含义? 想做就做 知行合一最通俗的解释 第二个通俗一点就是思想和行为一致 对于我国传统文化中所提到的“神”,到底是什么存在? {"data":{"question_details":{"data":{"co...

“知行合一”的含义?

想做就做

知行合一最通俗的解释

第二个通俗一点就是思想和行为一致

对于我国传统文化中所提到的“神”,到底是什么存在?

{"data":{"question_details":{"data":{"contentType":"application/json; charset=utf-8","fontStyle":{"domains":["tosv.boe.byted.org"],"filename":"","base64":[],"fontKey":"","tosSuffix":""},"fontKey":"","fontStyleString":""},"errcode":20002,"errmsg":"网络错误,请稍后再试"},"login_info":{"data":{"is_answered":1,"is_new":true,"uid":"","user_info":{"uid":"","uname":"","avatar_url":""}},"errcode":0,"errmsg":"success"},"teach_list":{"errNo":80001,"errTips":"请登录"},"teach_task_config":{"errNo":80001,"errTips":"请登录"},"abPars":{"errNo":80001,"errTips":"请登录"},"close_question":{"data":{},"errcode":10001,"errmsg":"网络错误,请稍后再试"}},"commonData":{"isSsrFrame":true,"ttLogId":"202211081705350102090440431F79C38E","location":{"hash":"","host":"tsearch.toutiaoapi.com","hostname":"tsearch.toutiaoapi.com","href":"https://tsearch.toutiaoapi.com/s/search_wenda/list?qid=7123192287785484575","origin":"https://tsearch.toutiaoapi.com","pathname":"/s/search_wenda/list","port":"","protocol":"https:","search":"?qid=7123192287785484575","username":"","password":""},"query":{"qid":"7123192287785484575"},"client":{"width":0,"height":0,"pixelRatio":2,"userAgent":"Mozilla/5.0 (iPhone; CPU iPhone OS 13_2_3 like Mac OS X) AppleWebKit/605.1.15 9450901 (KHTML, like Gecko) Version/13.0.3 Mobile/15E148 Safari/604.1","isIOS":true,"platform":"iphone"},"serverEnv":"production","abFields":{},"user":{"webId":"7163568764382234142"},"isRPC":false,"params":{},"env":{"isBOE":false,"isProd":false,"isPPE":false},"routingInfos":{"tc":"search_wenda","business_path":"/list","routing_path":"/"}}}

论中庸之道的知行合一

文/周唐

〖一〗

 

“知行合一”这个成语,在当今时代耳熟能详,相信是王阳明先生在五百年前不曾预料到的。

 

知行合一到底是啥意思呢?

 

最通俗的解释是,认知和行动是融为一体的。知得透彻,行得彻底。

 

用大白话说,就是“知道”不等于“做到”,“说到做到”才是真的知行合一。

 

虽然道理这么浅显,但简单不等于容易。举个朴素的例子来说明“知行合一”的难度。

 

对于家长来说,“教孩子做作业要控制住不发脾气”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相信大家都“知道”理应如此,然而真正“做到”的人少之又少。

 

生活中还有很多小事,譬如“要健康,管住嘴,迈开腿”,但有多少人能几十年如一日的做到控制饮食,坚持锻炼呢?

 

生活中这么小的事情,尚且做不到“知行合一”,对那些更大的理想和信念的坚持,更是不容易做到。

〖二〗

 

对于“中庸之道”的理解偏差,或许比“知行合一”还要大。

 

一般理解中庸之道时,脑海中想到的是“不走极端,中间路线,中规中矩”等概念,类似于胡适笔下“差不多先生”的气质。

 

理解更深一层,会想到“中正平和”这四个字,表示修为要达到“中允、公正、平静、和气”这些意思。

 

然而,中庸之道的真正内涵,远不止如此。

 

这个概念有点绕,为了更通俗的解释清楚,我们这么来形容。

 

中庸之道,绝大部分的人理解,是“既不......也不......”,其实应该是“既要......也要......”。

 

举个例子,比如是高调好,还是低调好呢?

 

一般来理解,是“既不高调,也不低调”。实际上,中庸之道是“既要高调,也要低调”,该高调时高调,该低调时低调。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实事求是。

 

人的情绪状态,在绝大部分的时候都是偏离中值水平的,很难做到中正平和。要么得意时忘形,要么失意时落魄。

 

为了达到中庸的状态,应该在得意时戒骄戒躁,在失意时再接再励。通过行为的矫正,来调整认知的偏离。

 

再举个例子。比如教育孩子是严厉好,还是亲和好呢?

 

不严厉,也不亲和,显然是无所作为。走向一个极端,太严厉,或太亲和,可能又会埋下适得其反的效果。

 

好的状态是,既要严厉,也要亲和,该严厉时严厉,该亲和时亲和。视具体问题而具体分析。

 

《道德经》有一句精髓,叫作“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在这句话中,“反”是对“道”的“认知”,“弱”是对“道”的“运用”。

“道”是自然界的运动规律,体现为物极必“反”。因此,为了达到中正平和的状态,就要人为的去“弱”化、修正极端的状态。

为了达到“中庸”的状态,就要在走向极端时,运用“中庸之道”去矫正失衡的状态。

因而,“中庸”是一个方法论,代表着“知”。“中庸之道”是一个矫正行为,代表着“行”。

 

“认知”与“行动”,一体的两面,和谐归一的状态,就是知行合一。

 

有些人误解了中庸的精神,以为中规中矩、平凡平庸的一生,就是中庸之道。

 

有些人,则走向一个极端高亢的人生。在事业的执念和欲望的诱惑下,陷入豪赌人生的漩涡中,走火入魔。或重度抑郁,或结束生命,不能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还有一些人,又走向一个极端卑微的人生。在逃避和遁世中看破红尘。行至中年,遭遇重大变故或挫折时,找一方净土出家修行。或寻类似大理、丽江或终南山之类的地方,过《瓦尔登湖》里描述的文艺生活。

这平庸、高亢、卑微的三种状态,好像情绪钟摆的运动轨迹,都离真正的中庸之道相距甚远。

每一个人,最终都要直面生死,这三种状态,都很难抚慰内心的宁静,实现心灵的自由。

是否还有第四种境界呢?

〖三〗

 

所谓第四种境界,就是将“中庸之道”知行合一。

 

人生有两个主要矛盾,一是向外“认识世界”,二是向内“认识自己”。

 

认识世界,追求进化,成就世俗的业绩,这是“入世”。

 

认识自己,放下我执,求得内心的逍遥,这是“出世”。

 

这两个矛盾,表象是对立的,其实本质是二元归一的。

将“中庸之道”知行合一,就是“既要入世,也要出世”,该入世时入世,该出世时出世。

王阳明主张“在事上磨”,用艰难的世事去磨练心性。

 

用入世的事来磨炼出世的心,用出世的心来成就入世的事。既要有入世的能力,也要有出世的心态。

 

对外认识世界:开放求真,不偏不倚。对内认识自己:中正平和,不卑不亢。

 

如同太极的阴阳平衡之道,负阴而抱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两极融会贯通,自如出入,自由切换,才是庄子说的“逍遥”之境吧?

 

有读者也许会说,你说的这个境界,是人人都向往的呢。但是我们天赋资质,因缘际遇达不到怎么办啊?

 

借用王阳明的那句话,来给平凡的我们以宽慰。他在《传习录》中说,“人人皆可为圣贤”。

 

像王阳明、富兰克林、巴菲特、芒格那样的人,他们是万两之金。而我们芸芸众生,也许是一两之金,但纯度可以是一样的,都是99.99%的真金。

 

人生的修为,不在重量,而在真纯。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掌心蕴无限,瞬间即永恒。

从宇宙的维度来看,我们每个人的时间和空间,都是惊鸿一瞥,沧海一粟。

勇敢无畏的在自己的一片小宇宙里,尽情折腾,尽情体验,尽情绽放。

假如没有真正的活过爱过,死亡或永生,又有什么区别呢?

 

写这篇文章,不为说教,不为映照他人。而是反观自己,时时内省。

在入世的求索中,不忘一颗出世的达观之心。在出世的达观里,不忘一颗入世的求索之心。

写于2018年12月15日

“知行合一”的心理学解读

“知行合一”,是由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即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知是指内心的觉知,对事物的认识,行是指人的实际行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既针对朱熹,也不同于陆九渊。朱陆都主张知先行后。王守仁反对将知行分作两截,主张求理于吾心。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

内观心理成长

知行合一最通俗的解释

知行合一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即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它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扩展资料:提出背景王阳明在贵阳北部修文县县城龙场镇龙场悟道之后,非常深切地了解到了生命的真相,是一种苦思后的彻悟。王阳明认为心灵态度决定行为方式、世界观点,例如《列子》故事之“疑邻窃斧”。从此与朱熹学说分道扬镳,建立了心学体系大成的开端。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徒悬空口耳讲说”的学风。

什么叫科学?你能用通俗的语言来说明白这个概念吗?

{"data":{"question_details":{"data":{"contentType":"application/json; charset=utf-8","fontStyle":{"domains":["tosv.boe.byted.org"],"filename":"","base64":[],"fontKey":"","tosSuffix":""},"fontKey":"","fontStyleString":""},"errcode":20002,"errmsg":"网络错误,请稍后再试"},"login_info":{"data":{"is_answered":1,"is_new":true,"uid":"","user_info":{"uid":"","uname":"","avatar_url":""}},"errcode":0,"errmsg":"success"},"teach_list":{"errNo":80001,"errTips":"请登录"},"teach_task_config":{"errNo":80001,"errTips":"请登录"},"abPars":{"errNo":80001,"errTips":"请登录"},"close_question":{"data":{},"errcode":10001,"errmsg":"网络错误,请稍后再试"}},"commonData":{"isSsrFrame":true,"ttLogId":"202211091440460102121441521EA5FDBC","location":{"hash":"","host":"tsearch.toutiaoapi.com","hostname":"tsearch.toutiaoapi.com","href":"https://tsearch.toutiaoapi.com/s/search_wenda/list?qid=6638567871754535171","origin":"https://tsearch.toutiaoapi.com","pathname":"/s/search_wenda/list","port":"","protocol":"https:","search":"?qid=6638567871754535171","username":"","password":""},"query":{"qid":"6638567871754535171"},"client":{"width":0,"height":0,"pixelRatio":2,"userAgent":"Mozilla/5.0 (iPhone; CPU iPhone OS 13_2_3 like Mac OS X) AppleWebKit/605.1.15 4777157 (KHTML, like Gecko) Version/13.0.3 Mobile/15E148 Safari/604.1","isIOS":true,"platform":"iphone"},"serverEnv":"production","abFields":{},"user":{"webId":"7163902531465119240"},"isRPC":false,"params":{},"env":{"isBOE":false,"isProd":true,"isPPE":false},"routingInfos":{"tc":"search_wenda","business_path":"/list","routing_path":"/"}}}

"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致良知是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即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扩展资料王阳明认为心灵态度决定行为方式、世界观点,例如《列子》故事之“疑邻窃斧”。从此与朱熹学说分道扬镳,建立了心学体系大成的开端。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徒悬空口耳讲说”的学风。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行后的弊病,但是同时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成分。王守仁的观点虽然有利于道德修养,但忽略了客观知识的学习,这就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参考资料参考资料

知行合一最通俗的解释

知行合一意思: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原句出自于明朝思想家王守仁

致良知意思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原句出自于战国时期孟子的《孟子·尽心上》。

原文:

(1)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王守仁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

(2)致良知是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语出《孟子·尽心上》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白话译文:人不经学习就能做的,那是良能;不经思考就能知道的,那是良知。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理解是什么?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即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王阳明“知行合一”论的内涵有三个要点:第一,知行只是一个工夫,不能割裂。而所谓“工夫”,就是认知与实践的过程。第二,知行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知是行的出发点,是指导行的,而真正的知不但能行,而且是已在行了;行是知的归宿,是实现知的,而真切笃实的行已自有明觉精察的知在起作用了。第三,知行工夫中“行”的根本目的,是要彻底克服那“不善的念”而达于至善,这实质上是个道德修养与实践的过程。显然,王阳明所谓的“知”即“吾心良知之天理”,其所谓“行”即“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的道德实践。可以说,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在本质上是集道德、伦理、政治于一体的道德人文哲学。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十月一日国庆节祝福语(2021国庆放假时间及调休安排,国庆放假调休时间是什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