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文案短句 > >正文

米兰昆德拉(米兰昆德拉的不朽到底有什么寓意?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

发布时间:2023-12-03 23:35:14 admin 阅读:59

导读米兰昆德拉的不朽到底有什么寓意?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 米兰昆德拉说,小的不朽是指一个人在认识他的人的心中留下了回忆;大的不朽是指一个人在不认识的人的心中留下了回忆。...

米兰昆德拉的不朽到底有什么寓意?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

米兰昆德拉说,小的不朽是指一个人在认识他的人的心中留下了回忆;大的不朽是指一个人在不认识的人的心中留下了回忆。有些工作可以一下子使人得到大的不朽,那就是艺术家和政治家。不朽是反功利性的,并且绝不是靠刻意追求,依附于人所能得到和延续的,它常常只属于那些微微额首却又把理想高举于头顶的人物。

米兰昆德拉的《慢》,这本书怎么样?

摘自某书评 历史典籍如恢弘明朗的景象,用诚实的笔触告诫后人;犹如白须老者,以鉴前毖后的口吻提示来者。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历史仅仅是“鉴”,是参照,切不可囿于历史,而应批判继承之,这才是最明智的方式。米兰·昆德拉在《慢》中提起存在主义的两对关系,即慢与记忆同向,快与遗忘同向。

米兰昆德拉作品代表作是什么?这种文学风格流派应怎样认识?

从内容上看: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主要为流亡小说。流亡小说代表,都以书中的关键性人物为主体,让人物具有“流亡”,即被排挤、逃离的特性,如《笑忘录》中的塔米娜、《无知》中的约瑟夫和《玩笑》中的路德维克。他们所展现的是不同于斗争小说的“不做选择”的模式,他们不是作品所处时代的参与者,而更多的是一个旁观者和一个背离者,着也直接解释了《不朽》中的阿涅茨最终在远山前停车,然后离开人世的结局。所以这些“流亡”的人在小说中不断地完成“出走”,与他们的时代、他们的背景和他们的非自我意愿告别,一次次走入只有自我的世界中,用直接的眼光审视一切。所以说,米兰所追崇的是反斗争小说,他所塑造的人物都在想尽办法从现在的生活中挣脱,最后走入纯粹的自我意愿,即不做选择的境地。其实这也是米兰的视角,他活在小说之外,他的影子是书中的人物,他的经历是书中人物的背离和流亡,所以他选择展现的是一种“不参与”的冷漠的态度,从这之中可以看出他的小说是具有“不动情、非理想也非残酷的理性世界”,与《堂吉诃德》的英雄主义的斗争小说形成鲜明对比。

米兰昆德拉

米兰昆德拉写的很多作品名字都成了流行语,比如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生活在别处等等,但是我觉得他的小说《玩笑》才是最好的小说。

《玩笑》通过一个无心的玩笑,展开了无数段被毁灭的命运,荒谬又幻灭。

一张小小的明信片的三行字,就改变了一个年轻人生命的轨迹。然而被改变命运的又何止他一个人,身边每一个人都因为这一个无心的玩笑而掉进了命运的漩涡,都无还手之力,只能接受被毁灭,身体的毁灭、精神的毁灭、整个人生都陷入毁灭的深渊。

故事发生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捷克斯洛伐克。是一个充满动荡和变化的国家,人在时代和历史的洪流中是那样渺小,时代和历史和脚步无人能阻挡,总有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狂热躁动、愚蠢无知,让人蒙受巨大伤害,让人对人性失望到极致,随着那一代人和那个时代的消亡,会烟消云散,但是造成的伤害却长久存在。

米兰昆德拉用第一人称的方法,把读者全情代入,好象你就是故事的主人公,被突然的遭遇逼到死角里,被压抑得喘不过气来,看完整本书,心情无比沉重,仿佛还没有从阴暗逼仄的死角里走出来。

米兰昆德拉说这是一部爱情小说,但他展现爱情的方式和所有的爱情小说都不一样。如果这就是作者所谓的爱情的话,那也是毁灭的爱情。

在这些爱情里,每个人心中都只有自己,自己在这份爱情里独自享受,不会考虑被爱的人,只是一味沉溺,而这所谓的爱情成了他们的救命稻草,当自以为抓住了这根稻草的时候,它已经改变了模样,你的自以为是,只会被嘲笑,被毁灭。

米兰昆德拉对中国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他启迪中国文学界:真正一流的作家应该首先是思想家。

米兰昆德拉是谁

米兰昆德拉,小说家,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自1975年起,在法国定居。长篇小说《玩笑》、《生活在别处》、《告别圆舞曲》、《笑忘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和《不朽》,以及短篇小说集《好笑的爱》是以作者母语捷克文写成。而他的长篇小说《慢》、《身份》和《无知》,随笔集《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帷幕》以及新作《相遇》则是以法文写成。《雅克和他的主人》是戏剧代表作米兰昆德拉。

米兰·昆德拉:与媚俗战斗的一生

?米兰·昆德拉

今天是愚人节,也是米兰·昆德拉的生日。说起来,在愚人节这一天出生的昆德拉,却写出了《玩笑》,这可以说是命中注定的事情。

在这个“庆祝无意义”的日子,译文君和同事们开了个小玩笑,向他们提了一个“套娃式”的问题:

把批判媚俗的行为视为媚俗的是否也是一种媚俗?

好吧,这个问题实在是有些绕人。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媚俗?

19世纪80年代,“媚俗”(kitsch,也译作“刻奇”)这个词语首先出现在德国慕尼黑的艺术品市场。它有可能源自德国西南地区方言dieKitsche或普法尔茨地方方言单词Kitsch,指清理污垢、灰尘的工具;也有可能源自英文单词sketch或者德文单词skizze,指草草完成的、价格低廉的、为了出售而制造的艺术作品。无论这个词究竟如何起源,在19世纪末的时候,它已经是艺术品市场上不可忽略的一股势力。

为什么它能够迅速成长,与“真正的艺术”分庭抗礼?原因有二:首先,受教育、有修养的市民阶层崛起,他们在精神文化生活上嗷嗷待哺,但是他们的经济条件又不足以支撑占有艺术品,只能寄希望于复制品、模仿品和流水线产品;其次,工业技术和商品经济逐渐发达,催生了专业化的艺术品设计、加工、销售,正好填补了市民阶层精神文化生活的空白。供需双方一拍即合,这个处于阴影之中的艺术品市场就不可遏止地发展壮大了。

?赫尔曼·布洛赫

1933年,奥地利小说家赫尔曼·布洛赫首先向媚俗发难。他认为,媚俗的产生是因为人们把“美”置于“善”之前,“求美”先于“求善”;此外,浪漫主义传统确立了一个“世俗的审美宗教”,更加把“美”抬高,以至于人人都想把自己的日常生活升华到一个“美”的高度。但是,如果人人都追求美,却又没有能力判断什么是美的、无法感受蕴含在事物之中的美、不能以自己的能力表现美,那么,最后的结果就是美被具体化、标准化。

譬如,被选入美术教材的世界名画都是美的,这没有问题。但美术教材并不是对美的标准的规定,如果我们看到一幅没有入选美术教材的画作,尤其是那些先锋的、复杂的、不能一眼就把握其内涵的作品,就不知道该如何以审美的眼光评价它,甚至把它摒除出“美”的行列(以免给自己的审美体验找不痛快),这显然就是媚俗,而且是最恶劣的一种。

简单地说,媚俗就是“平庸的最后一张面具”,是把我们自己封闭在某个确切的范围内、拒绝拓展更多可能性的自我保护。这种自我保护的另一面,就是追捧那些已经声名在外的艺术家,或者只接受广受好评、没有道德争议、唤起正面情绪的作品。

?克莱门特·格林伯格

这么看来,媚俗艺术的确是艺术,尤其是先锋艺术的反面。但是,20世纪初的保守派艺术评论家,总是把他们讨厌的媚俗艺术与先锋艺术混为一谈(实际上他们喜爱“真正的艺术”的方式,使得“真正的艺术”离媚俗艺术也仅有一步之遥)。

1939年,美国艺术评论家克莱门特·格林伯格发表《先锋与媚俗》,试图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先锋艺术是对表现媒介的不断探索创新,如果观看者还是以旧的眼光去打量、品味,很难从中把握真、善或美,只有积极地更新自己的接受方法,才有可能理解它。

先锋艺术不打算也不希望艺术成为人人窝在沙发里就可以把握的消遣之物,而总是向观众提出审美的挑战。这与立志要成为消遣之物的媚俗艺术显然是截然不同的。

然而,我们时常能在媚俗艺术中发现被借用的先锋艺术元素或形式,有的时候,先锋艺术尚未被主流认可,就已经先成为风靡一时的文化商品。

但是,不要被这种假象所欺骗。媚俗艺术只会接纳先锋艺术中最广为人知、最能够被接受的那部分;只有当这些部分被确认为在道德上是安全的、有利可图的,才会被文化商人和文化工业积极地复制、销售,“将世间万物变为媚俗是这个时代的合法风格”。

?苏珊·桑塔格

由于文化工业的存在,先锋艺术与庸俗艺术的混杂一直延续着,甚至出现了刻意模仿媚俗艺术的“伪媚俗”艺术,即“坎普”(camp)。

美国文论家苏珊·桑塔格在《关于“坎普”的札记》中指出,纯粹的“坎普”是朴实的,“基本因素是严肃,一种失败的严肃……适当地混合了夸张、奇异、狂热以及天真的因素”,而“做坎普”(tocamp)则是又把“伪媚俗”的坎普艺术再次拉回到媚俗的层面,仅仅因为这些“失败的严肃”能够引起感官上的刺激,就把它们引以为花哨的装饰。

既然媚俗是20世纪的时代精神,那么,文学也不能免俗。1961年,文化研究者柯利总结了德语小说的媚俗特征。这些媚俗小说的特点就是没有特点,从遣词造句到叙事节奏,都中规中矩、乏善可称。作为补偿,它们总是用抒情化的叙事(对诗歌的拙劣模仿),大量运用一眼就能看穿——直白得好像生怕读者看不穿——的比喻和象征。柯利认为,媚俗的内在本质就是“诗化现实主义”。

到此为止,我们都尚未谈及昆德拉,因为昆德拉从艺术领域借用了媚俗的概念,却把它运用在了更广泛的生活领域。

在《小说的艺术》里,引用布洛赫的意见之后,昆德拉对媚俗下了定义:“有媚俗的态度。有媚俗的行为。有来自媚俗者的媚俗需求:这种需求是在具有美化效果的谎言镜中观看自己,怀着令自己感动的满足,在镜中认出自己。”

根据昆德拉的这个定义,我们可以推断出媚俗者的媚俗行为具有以下特征:

①媚俗者的动机是重新“认识”世界、“认识”自己;

②媚俗者重新认识的“世界”、“自己”是经过美化的虚假幻象;

③媚俗者明确知道这个幻象是假的、不可靠的;

④尽管知道这个幻象是不可靠的,媚俗者仍然会为了它而感动;

⑤(而隐含的信息是)媚俗者不希望任何人向他指出经过美化的幻象是虚假的这一事实,如果有人这么做了,他会感到愤怒。

?电影版《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萨比娜

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里,昆德拉写了一个典型的媚俗瞬间:

这个参议员带她乘着一辆宽敞的汽车兜风,四个男孩子挤坐在车后座上。参议员把车一停,孩子们马上跳下车,踏过大草坪,朝体育场跑去,因为那儿有一个人工溜冰场。参议员仍然手握方向盘,以一种做梦似的神态看着正在奔跑的四个小小的身影;他转头对萨比娜说:“看看他们!”他手一挥,画了一个圈,圈进了体育场、草坪和孩子们,一边说:“我说这就是幸福。”

……

这位参议员怎么能知道孩子就意味幸福呢?他能读懂孩子们的灵魂深处吗?要是刚一摆脱他的视线,那三个孩子便扑向另一个孩子,动手揍他呢,该如何解释呢?

参议员做出这样的结论只有一个依据,那就是他自己的感觉。当心灵在说话,理智出来高声反对,是不恰当的。在媚俗的王国,实施的是心灵的专制。

显然,由媚俗而激起的情感必须能让最大多数人来分享。因此,媚俗与出格无涉,它召唤的,是靠深深印在人们头脑中的关键形象:薄情的女孩、遭遗弃的父亲、草坪上奔跑的孩子、遭背叛的祖国、初恋的回忆等等。

媚俗让人接连产生两滴感动的泪滴,第一滴眼泪说:瞧这草坪上奔跑的孩子们,真美啊!

第二滴眼泪说:看到孩子们在草坪上奔跑,跟全人类一起被感动,真美啊!

只有第二滴眼泪才使媚俗成其为媚俗。

人类的博爱都只能是建立在媚俗的基础之上。(《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第299页)

这位参议员试图骄傲地向萨比娜展示“什么是幸福”,于是他将“幸福”具象化为眼前的这个场景——请注意这个行为,与前文提到的“将‘美’具象化为某些特定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议员实际上将眼前的这个场景,死死地框定在“幸福”这个词语上。至于萨比娜提出的“要是刚一摆脱他的视线,那三个孩子便扑向另一个孩子,动手揍他呢,该如何解释呢?”,由于这个可能性是违背“幸福”的,因而被参议员刻意地排除在考虑范围之外。参议员难道没有想到这个可能性吗?显然他是知道的,但是,如果他因此而犹疑不决,又如何斩钉截铁地说出“我说这就是幸福”呢?

在中文语境里,“媚俗”(kitsch)常常与“从众”联系在一起:若从众,即媚俗。但昆德拉实际上想说的是:从众是使媚俗成立的确证。

“第一滴眼泪说:瞧这草坪上奔跑的孩子们,真美啊!”,这是以审美的眼神观照生活,赋予平常生活以诗意。如果仅仅停留于此,那也许谈不上媚俗,因为这个场景的确很有可能使得特定的人感动,我们不能预设每个人都不应该为此落泪。

但是,“第二滴眼泪说:看到孩子们在草坪上奔跑,跟全人类一起被感动,真美啊!”,这就是媚俗了。假设令人流泪的情感是真实的,那根本不需要第二滴眼泪;假设第一滴眼泪根本就是虚假的,是从“具有美化效果的谎言镜中”看到的虚假幻想,那么,媚俗者实际上也知道它的假的,为了使自欺成立,也为了压制内心反对虚假情感的理智的声音——即“当心灵在说话,理智出来高声反对”——才必须要请出这第二滴眼泪,作为媚俗成立的确证。

昆德拉没有否定“第一滴眼泪”有可能是真实的,说明他尚且留有余地,没有把所有激情都视为媚俗。他相信“由媚俗而激起的情感必须能让最大多数人来分享”,但实际上,一个媚俗者不需要真的找到那些和自己一样留下媚俗的眼泪的人:既然对着“具有美化效果的谎言镜中”,他能看出蒙着粉红面纱的虚假幻象,那么,对着这面镜子,他同样能看出“我跟全人类一起被感动”的虚假幻象。

媚俗者如此看重绝对的抒情性、渴望一个“诗化了的激情生活”,在“心灵的专制”中,像“什么是幸福”这样的问题,只需要主观的独断就可以给出绝对的答案,不需要外在的证明,就可以确立为真理。

正是因为反对这种绝对价值主宰世界,昆德拉从未停止过与媚俗的战斗。他始终用文学来与媚俗抗衡。因为小说的力量,正在于它可以揭示了“存在的可能性”:

我们处于一个媚俗泛滥的时代。譬如,利用发达的新媒体技术,自媒体们拼接、剪切、编辑出人们想要看到的“真相”,观众也信以为真;譬如,通过观察和分析,内容生产者们用最纯熟的写作技巧,贩卖千篇一律的感动、愤怒、焦虑,阅读者也坦然受之;譬如,我们的周遭有一系列不容批判的、不言自明的、天经地义的成见,它们规定了一个“可被接受的”范畴,对这个范畴以外的一切观点予以排斥,容不得辩驳或讨论的余地。

一个健康的社会需要不同的声音,一个健康的社会也需要更多的可能性,保持理智,警惕媚俗,这正是我们还要继续阅读昆德拉的意义所在。

好吧,最后试着回答一下开头的问题:把批判媚俗视为媚俗,是否也是一种媚俗?

批判媚俗,的确有可能是一种媚俗的行为。有积极地、反思地批判媚俗的人,自然也有人把批判媚俗当成了一种时髦。我们不必为一切“批判媚俗”的行为辩护。

同样地,把批判媚俗视为媚俗,既有可能是故作姿态的行为,为了批判而批判,也有可能是发自内心的批判与反思。

说到底,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是媚俗的,标准在于是否真诚、是否有理性的留存。如果激情淹没了理性、功利凌驾于真诚之上,那么,任何看上去冠冕堂皇的行为,都有可能沦为彻彻底底的媚俗。

媚俗、批判媚俗、媚俗地批判媚俗,在这个世界都真实地存在着。我们生活的世界是复杂且多义的,这就是昆德拉自始至终提醒我们的事情。

参考文献

①李明明.西方文论关键词:媚俗.外国文学.2014.05.111-122+159-160.

②景凯旋. 刻奇:美学的还是伦理的?.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4.51.02.145-152. 

③克莱门特·格林伯格;秦兆凯. 前卫与媚俗. 美术观察.2007.05.121-127. 

④李珺平. 对当前艺术生活中“刻奇”现象的思考——从米兰·昆德拉谈起. 学术研究.2007. 09.152-156+160. 

⑤耿涛. “媚俗”正义. 东南学术.2005.02.150-155. 

复制¥ZJcD18wYzBd¥,打开?宝APP或搜索“上海译文出版社旗舰店”进入专题,折上每满40元减5元?

上海译文

文学|社科|学术

名家|名作|名译

或搜索ID“stphbooks”添加关注

米兰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经典语录经典语录【1】

1.如果永恒轮回是最沉重的负担,那么我们的生活,在这一背景下,却可在其整个的灿烂轻盈之中得以展现。

2.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3.相反,当负担完全确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的自由而没有意义。

4.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

5.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

6.如果生命的初次排练就已经是生命本身,那么生命到底会有什么价值?

7.而我们生活的草图却不是任何东西的草稿,它是一张成不了画的草图。

8.说一次不算数,一次就是从来没有。只能活一次,就和根本没有活过一样。

9.对岁月的回忆远比他们在一起生活时更加美好。

10.哪怕我们自身的痛苦,也比不上同别人一起感受的痛苦沉重。

11.重,必然和价值是三个有内在联系的概念:必然者为重,重者才有价值。

12.人只有一次生命,绝无可能用实验来证明假设,因此他就永远不可能知道为自己情感所左右到底是对还是错。

13.在我们看来只有偶然的巧合才可以表达一种信息。凡是必然发生的事,凡是期盼得到、每日重复的事,都俏无声息。

14.人生如同谱写乐章。人在美感的引导下,把偶然的事件变成一个主题,然后记录在生命的乐章中。

15.自学者和学生的区别,不在于知识的广度,而在于生命力和自信心的差异。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经典语录经典语录【2】

从现在起,我开始谨慎地选择我的生活,我不再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不需要回过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非与议论。我已无暇顾及过去,我要向前走.

——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令她反感的,远不是世界的丑陋,而是这个世界所戴的漂亮面具。

——米兰昆德拉《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表面是清晰明了的谎言,背后却是晦涩难懂的真相。

——米兰昆德拉《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

——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压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米兰昆德拉《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人一旦迷醉于自身的软弱之中。便会以为软弱下去,会在众人的目光下倒在街头,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

——米兰昆德拉《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自学者和学生的区别,不在于知识的广度,而在于生命力和自信心的差异

——米兰昆德拉《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要活在真实中,不欺骗自己也不欺骗别人,除非与世隔绝。一旦有旁人见证我们的`行为。不管我们乐意不乐意,都得适应旁观我们的目光,我们所做的一切便无一是真了。有公众在场,考虑公众,就是活在谎言中。

——米兰昆德拉《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跟一个女人做爱和跟一个女人睡觉,是两种截然不同,甚至是几乎对立的感情。爱情并不是通过做爱的欲望(这可以是对无数女人的欲求)体现的,而是通过和她共眠的欲望(这只能是对一个女人的欲求)而体现出来的。

——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迷途漫漫,终有一归。

——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爱情一旦公之于众会变得沉重,成为负担。

——米兰昆德拉《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柏拉图《对话录》中的著名假说:原来的人都是两性人,自从上帝把人一劈为二,所有的这一半都在世界上漫游着寻找那一半。爱情,就是我们渴求着失去了的那一半自己。

——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第一次的背叛是不可挽回的。它引起更多的背叛,如同连锁反应一次次地使我们离最初的背叛越来越远。

——米兰昆德拉《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预先被谅解了,一切也就被卑鄙地许可了。

——米兰·昆德拉《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如果永恒轮回是最沉重的负担,那么我们的生活,在这一背景下,却可在其整个的灿烂轻盈之中得以展现。

——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人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

——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大学越来越多,学生也越来越多。为了获取文凭,他们得找到论文题目。题目是无限的,因为一切都可以论述。档案馆里堆得那一捆捆发黑的论文,比墓地还要惨,即便到了万灵节,也不会有人去看一眼。文化就在大批的制造,言语的泛滥,数量的失控中逐渐消亡。相信我,在你原来的国家的一部禁书,就远远胜过在我们大学里随口乱喷的亿万言。

——米兰昆德拉《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我可以说眩晕是沉醉于自身的软弱之中。意识到自己的软弱,却并不去抗争,反而自暴自弃。人一旦迷醉于自身的软弱,便会以为软弱下去,会在众人的目光下倒在街头,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

——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经文循环往复,犹如朝圣者的双眼离不开故土,犹如临终者不忍离世。

——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美就是被背弃的世界。只有当迫害者误将它遗忘在某个角落时,我们才能与它不期而遇。

——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好像一个演员没有排练就上了舞台。如果生命的初次排练就已经是生命本身,那么生命到底会有什么价值?正因为这样,生命才总是像一张草图。但“草图”这个词还不确切,因为一张草图是某件事物的雏形,比如一幅画的草稿,而我们生命的草图却不是任何东西的草稿,它是一张成不了画的草图。

——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真正严肃的问题,是孩子吐出来的问题,只有最天真的问题才是真正严肃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没有答案的。没有答案的问题是一道令你无路可走的障碍。换言之,正是这些没有答案的问题标志着人类可能性的局限,划出我们存在的疆界。

——米兰昆德拉《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爱开始于一个女人某句话印在我们诗化记忆中的那一刻。

——米兰昆德拉《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看一看当一个人抛弃了所有他一直都以为是使命的东西。生命中还能剩些什么。

——米兰昆德拉《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当北极近到可以触到南极,地球便消失了.

——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视觉受双重限制:让人什么也看不见的强光和完全彻底的黑暗。

——milankundera《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但是,如果一件事取决于一系列的偶然,难道不正说明了它非同寻常而且意味深长?

——米兰昆德拉《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人最大的弱点是善良

——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一切谎言的根源来自私人生活领域与社会生活的分界。

——米兰昆德拉《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米兰昆德拉

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午)是古希腊雅典人,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教育家。
苏格拉底原为雕刻匠,后来倾心于教育研究,并以培养青年的完善道德为己任。他主张有知识的人才具有美德,才能治理国家,强调“美德就是知识”,知识的对象是“善”,知识是可敬的,但并不是从外面灌输给人的,而人的心灵是先天就有的。把人的先天就有的、潜在的知识、美德诱发出来,这就是教育。他还首先发明和使用了以师生共同谈话、共商问题、获得知识为特征的问答式教学法。
苏格拉底一生中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但他没有著作,其言行都是由弟子柏拉图等人所汇编的对话。

米兰昆德拉

米兰·昆德拉,捷克小说家,生于捷克布尔诺市。1948年,到首都布拉格读大学。1967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在捷克出版,获得巨大成功。曾多次获得国际文学奖,并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主要作品有《小说的艺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等。2010年11月15日,“2010第五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子榜单外国作家富豪榜首次发布,该榜统计了2000至2010十年间,外国作家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版税总收入,共有25位外国作家上榜,米兰·昆德拉以600万元人民币版税收入,荣登外国作家富豪榜第9位,引发广泛关注。昆德拉被视为捷克的民族英雄,一些人相信,即使告密的事情是真的,也证明了他是一个爱国者,只是向国家报告了一个威胁国家安全的外国间谍。历史学家索尼娅说:“当我还是一个学生的时候,昆德拉不仅是一个伟大的作家,还是一个鼓励我们用不同方式思考的榜样。即使他是一个告密者,也不会影响他后来作为作家的贡献和人们对他的爱戴。”米兰昆德拉被称间谍11位世界级文豪集体护其名誉

米兰昆德拉是哪国作家?捷克还是猫本还是爱尔兰???

米兰·昆德拉,捷克小说家,生于捷克布尔诺市。1948年,到首都布拉格读大学。1967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在捷克出版,获得巨大成功。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描写外貌的成语(【成语归类】一一6描写人物外貌的成语|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