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文案短句 > >正文

佛家名言(佛曰,不可说,不可说到底什么不可说求解释?)

发布时间:2023-12-04 08:31:52 admin 阅读:59

导读佛曰,不可说,不可说到底什么不可说求解释? 不可说 (佛家名言) 不可说,又称不可言说,或单称不说。谓真理可证知,然不可以言说诠示。佛曰:不可说,道家讲三缄其口,儒家...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到底什么不可说求解释?

不可说

(佛家名言)

不可说,又称不可言说,或单称不说。谓真理可证知,然不可以言说诠示。佛曰:不可说,道家讲三缄其口,儒家讲沉默是金。

佛家名言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 丘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荀 况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 -----王 充泰尝论学问之事,有三端焉。曰:义理也,考证也,文章也。 -----姚 鼐学问是不容易得到的,只有在不倦的劳动中才能取得。 -----加里宁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地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 -----巴尔扎克多诈的人渺视学问,愚鲁的人羡慕学问,聪明的人运用学问。 -----培 根智慧人类的智慧就是快乐的源泉。——薄迦丘智慧是经验之女。——达·芬奇当智慧骄傲到不肯哭泣,庄严到不肯欢乐,自满到不肯看人的时候,就不成为智慧了。——纪伯伦智慧的可靠标志就是能够在平凡中发现奇迹。——爱默生一个人的智慧不是一个器具,等待老师去填满;而是一块可以燃烧的煤,有待于老师去点燃。——考留达克知识反不如机智来得重要。——L·A智慧,不是死的默念,而是生的深思。——斯宾诺莎从智慧的土壤中生出三片绿芽:好的思想,好的语言,好的行动。——希腊谚语智慧,勤劳和天才,高于显贵和富有。——贝多芬缺乏智慧的灵魂是僵死的灵魂。若以学问来加以充实,它就能恢复生气,犹如雨水浇灌荒芜的土地一样。——阿布尔·法拉治人的智慧掌握着三把钥匙:一把开启教学,一把开启字母,一把开启音符。知识、思想、幻想就在其中。——雨 果智慧表现在下一次该怎么做,美德则表现在行为本身。——约尔旦精神象乳汁一样是可以养育的,智慧便是一只乳房。——雨 果缺乏智慧的幻想会产生怪物,与智慧结合的幻想是艺术之母和奇迹之源。——戈 雅参考资料:zhidao.baidu.com/question/72227923.html

佛家语录

1、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2、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

3、七佛通诫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4、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5、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6、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7、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8、毗舍浮佛偈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9、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10、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11、不可说,不可说

12、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13、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岂实有。

14、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之捷径;日日耽酒食肉,无非种地狱之深根。

15、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16、若欲放下即放下,欲待了期无了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17、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18、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19、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

20、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21、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100句佛家经典语录精选

1、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2、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3、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4、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这就是因果。

5、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6、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7、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8、看人是好人,看事是好事,看境是好境,一切都是自己的心。

9、要放下,但不是放弃,不舍弃一个众生,这叫慈悲,放下一切众生,这叫智慧。

10、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疑,而带来了自己的烦恼。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11、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12、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13、为自己无论做什么都是恶,为众生无论做什么都是善。

14、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15、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16、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17、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18、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

19、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宽容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20、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21、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22、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23、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24、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25、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沈默的时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不被批评的。

26、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27、为了赞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践踏的香花美草。

28、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29、能够把自己压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贵。

30、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31、沉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32、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33、愚者为自己,因此烦恼、痛苦。智者为别人,因此幸福、快乐。

34、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35、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36、不要总是牵挂,放不下,各有各的因缘,各有各的福报,尽到你的责任和义务就行了。

37、别人讲我们不好,不用生气、难过。说我们好也不用高兴,这不好中有好,好中有坏,就看你会不会用?

38、如果你自己明明对,别人硬说你不对,你也要向人忏悔,修行就是修这些。你什么事都能忍下来,才会进步。就是明明是你对,你也要向他人求忏悔,那就是修行了。

39、当你的错误显露时,可不要发脾气,别以为任性或吵闹,可以隐藏或克服你的缺点。

40、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们痛苦的人还要多。

41、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42、别人永远对,我永远错,这样子比较没烦恼。

43、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44、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45、只有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

46、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47、不懂得自爱的人,是没有能力去爱别人的。

48、学佛就是在学做人而已。

49、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50、有时候我们要冷静问问自已,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活着为了什么?

51、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好友,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52、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正好可以调整自己的缺点。

53、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

54、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

55、学佛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寄托,而是当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

56、佛陀从不勉强别人去做他不喜欢的事情,佛陀只是告诉众生,何者是善?何者是恶?善恶还是要自己去选择,生命还是要自己去掌握。

57、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著心。

58、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

59、一个常常看别人缺点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够好,因为他没有时间检讨他自己。

60、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么办?

61、真正的布施,就是把你的烦恼、忧虑、分别和执著心通通放下。

62、如果你真的爱他,那么你必须容忍 心静的句子 他部份的缺点。

63、要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你必须要接受世上所有的人,都会死去的观念。

64、所有的病患,医生最难治,所有的众生,自以为是的人最难渡。

65、一匹驴,吃再好的草,也不会成为一匹俊马。用执著和分别心去修行,再大的精进,也不会成佛。

66、了解永恒真理的人,就不会为任何的生离死别而哀伤悲泣,因为生离死别是必然的。

67、虽然你讨厌一个人,但却又能发觉他的优点好处,像这样子有修养的人,天下真是太少了。

68、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

69、希望你常对自己说,闻到了佛法,我是最幸福的人,除了这幸福外,再没有别的了。

70、慈悲心是拔出一切众生的痛苦,给予一切众生安乐。

71、诚实的面对你内心的矛盾和污点,不要欺骗你自己。

72、因果不曾亏欠过我们什么,所以请不要抱怨。

73、我们确实有如是的优点,但也要隐藏几分,这个叫做涵养。

74、无事莫把闲话聊,是非往往闲话生。

75、大多数的人一辈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76、寂静处不在山上,也不在庙里,只要有一颗清静的心,到处都有寂静处,到处都是净土。

77、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78、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79、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80、真正的慈悲在于爱别人,不是爱自己。

81、一切痛苦的根源是自私自利,我执我爱。饶益一切众生,承办众生的利益才是快乐的源泉。

82、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83、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84、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85、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86、欲望越高,失望越大。不要怕失去,真正地放下了就什么都有了,一切如梦如幻,有什么可执着的。

87、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

88、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89、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90、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之中。

91、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92、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93、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94、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

95、你要感谢告诉你缺点的人。

96、能为别人设想的人,永远不寂寞。

97、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98、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99、人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罢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谅的就原谅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坏人。

100、智慧是没有烦恼的,慈悲是没有敌人的。

佛家名言

佛家经典的醒世语录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伽叶:如何能为离于爱者?佛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即为离于爱者。伽叶:释尊,人生八苦,生、老、病、死、行、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如何无我无相,无欲无求?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伽叶:释尊,世人业力无为,何易?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伽叶:世人心里如何能及?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伽叶:有业必有相,相乱人心,如何?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佛语有云:宁静而致远。佛语有云: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佛语有云:随心、随缘、随性。佛语有云:万法唯心。佛语有云:风亦不动,树亦不动,乃汝心动也。佛语有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佛语有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佛语有云:善恶一念之间。佛语有云: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佛语有云: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佛语有云:厚德载物,有容乃大。佛语有云:君子能忍,必成大器。佛语有云:九九归一、终成正果。佛语有云:祸往者福来。佛语有云:无色无相,无嗔无狂。佛语有云: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佛语有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佛语有云:众生皆平等。佛语有云:有其因,必有其果。佛语有云:即种因,则得果,一切命中注定。佛语有云: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佛语有云: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五阴盛。佛语有云:一刹便是永恒。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一切皆为虚幻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若以音求我,若以色见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不可说。(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一旦失口,往往一丝脆弱的牵伴都会断掉,纵然痛惜也)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必惹尘埃佛前有花,名优昙华,一千年出芽,一千年生苞,一千年开花,弹指即谢,刹那芳华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十大经典佛语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经典二:不可说。(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一旦失口,往往一丝脆弱的牵伴都会断掉,纵然痛惜也)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求经典的佛教名句。

北宗神秀: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六祖慧能:菩提本无树,宁静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回五祖弘忍时所说)释迦摩尼: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附无法时,法法何曾法。(传迦叶法的时候所说)圆悟克勤:巍巍峭迥出云霄,顶锁水寒势外遥;坐观四望烟笼处,一带青山万水潮。(《碧岩录》)《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楞严经》:十方无影像,三界绝行踪。

好人有好报的佛家名言?

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风水轮流转!夜路走多了,总会遇到鬼!……我发现,原来,一切皆凡人,不要把人想得太高尚和纯洁!

 恶之显者祸浅,而隐者祸深。--明•洪自诚

 允许我矫情一次,今晚蛮开心的,可能就是好人有好报吧!以后爱自己爱家人爱朋友!

 我始终相信好人有好报,烧香拜佛不如平日行善积德。

 有时候我不想相信好人有好报,因为好人不长命!心思不好的人却能身强力壮的欺负着好人,鬼神不欺的活很长久。

 尽了这么大的努力,希望能有个好结果,相信世间还是存在着善良,好人会有好报,相信言而有信,相信上天会眷顾。

佛家名言

佛陀说的格言,你了解吗?下面我为你带来佛陀说的格言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佛陀说的格言

1)假如一个人痛改前非而开始行善,就如同明月不受乌云的笼罩,能照亮大地。

2)你们应勇于向别人承认自己的过错!

3)忏悔包括改过!

4)由自己的行为导致不好的结果,宛如铁生锈后,就会受锈的腐蚀。

5)行为使众生产生低贱和高尚的差别。译注:这里所谓的‘行为’,包括言语、和身体的动作三种。

6)良好的行为可帮助人们将来诞生到更美好的境界,而且使他更接近自由和解脱。

7)有良好的品德和高超的见识,依照完美圣者所启示的教法去生活,而且了解真理,认真负责的人,永远受大家的爱戴。

8)我不但教导外在的行为,而且更注重内在的意念和思想......我不但教导弟子身体不可表现坏的行动,不可思考或谈论不良善和不健全的事物。......同时我也教弟子表现良好思考和谈论健全的事物。

9)一个人言谈时,应避免以尖酸刻薄的话去批评别人。

10)讲话有分寸,谈吐婉转,言之有理,那么你讲的话就会美妙动听。

11)不要在别人背后说他们的坏话。

12)不学习的人,宛如老牛,肉虽多,却没有智慧。

13)要常亲近贤明的人,智者,博学的人,忠诚热心的人,尽责的人,圣者——常跟这些智德兼备的人往来。

14)贪睡眠,爱闲聊,对所学的东西不感兴趣,做事情懒懒散散,急躁而没有耐心......是导致堕落的重大因素。

15)不及时努力学习,年轻力壮时就懒散不堪,生活没什么目标和思想,怠惰的人永远不能发现智慧之路。

16)教师在讲解以前,应该先研究学生的心理倾向。

17)教育应配合受教者的根器和适当的时机!

18)一个人应使用恳切而富有同情心的话语。

19)一位好教师讲话应中肯而避免谈论不相干的事物。

20)在所有的礼物中,真理的播送最珍贵。在所有的味道中,真理的味道最佳。在所有的快乐中,真理的喜悦最大。拔除贪欲,便可以征服所有的苦恼。

21)不沈缅于放逸,不贪恋感官的享受,具有热忱而且常沉思真理的人,可获得大安乐。

22)在充满愤恨的人群中不怀丝毫的恨意,生活才能快乐。

23)有两种极端是修行人所不应做的。这两种极端是什么呢?‘贪图感官’的享乐是下流的,而且导致身心的损害;‘自我折磨’是卑鄙的,也同样会给身心带来伤害。然而完美的圣者所发现的‘中道’,避免以上两种极端,而带给你敏锐的洞察力和知识,引导你走睿智、觉悟和永恒的乐境。

24)到老年还一直保持良好品德的人是快乐的,信心坚固的人也是快乐的。得到智慧的人快乐,不做恶的人也快乐。

25)幸福在于愿望的实现,而且在于只存著高尚的愿望。

26)信赖你自己,除了自己之外,还有谁能做你的依靠。

佛陀说的格言的精选

1)所有的动物都害怕刑罚,所有的动物都畏惧死亡(所有的动物都爱惜生命)。自己设身处地想想别人和他人做个比较。一个人不应该杀害动物或教唆别人杀害动物。

2)当一个人感觉到不满而刻意追求时,他就成了爱渴的奴隶。

3)寻找别人过失,而且容易发怒的人,苦恼越来越多。离开没有烦恼的境界也越来越远。

4)聪明的人不奢望未来,也不追悔过去。

5)胜利者招来怨恨,失败者生活在苦恼中。宁静的人舍弃胜败,所以平安幸福。

6)常思索苦恼的来源,善于约束自己的感官,饮食有节制,充满信心和干劲,就不会被邪魔所击败,宛如大山岩不会被风所动摇。

7)通常发生下列这种情形:当一个人经历过坏医生的诊疗后,他连好医生也不信任了。

8)透过良好的禅定,以及观察体验真理,了解和实行同时并进,常做正确的思考,就可以除去大烦恼。

9)每一项罪恶,对犯罪者本身的损害比受害者大多了。

10)不要轻视小恶,以为我不会受报应。水瓶是由小水滴滴满的。愚笨的人不断地做出微小的坏事,日子久了,整个人就充满了邪恶。

11)灵明的知觉有五种障碍:睡眠和不安和疑惑。

12)当罪恶的行为还没有成熟(尚未产生结果)时,愚笨的人视罪恶的行为如同甜蜜。可是当他的行为成熟时,他便有了忧伤。

13)没有不爱不考虑到来世的人,将可能做出种种邪恶的行为。

14)在恶行未成熟以前,行恶的人总以为自己干得天衣无缝,但等到恶行成熟时,行恶的人便尝到不好的后果。

15)妄语和邪淫,聪明的人永远不会赞赏这四种邪恶的事情。

16)撒谎是罪恶的根源,它使一个人生活在不好的境界,嘴里出现臭味,他所说的话语,不为人喜欢,而且受别人轻视。

17)所有的众生都渴求安乐。为了求得自己的安乐而以刑杖杀害众生的人,以后不得安宁。

18)不贞洁是妇人的污垢,吝啬是施舍的污垢。所有坏的言行和意念都成为今生和后世的污垢。

19)宁静来自内心,勿向外寻求!

20)放下过去的烦恼,不耽忧未来,不执著现在,你的内心就会平静。

21)不不没有私欲,在所有情况下,内心都持有那份宁静,这就是高尚!

22)不要把所得的估计过高,也不要嫉妒羡慕别人,就得不到宁静的心灵。

23)当一个人品尝到孤独与恬静的美味时,便不会产生恐惧的心理和犯罪的行为。

24)痛苦的根源是私欲,无论企求或只企求长寿的欲望,都会导致痛苦。

看了佛陀说的格言还会看:

1.佛说人生经典格言大全

2.佛教名言格言大全

3.佛教名言格言名句大全

4.佛学经典语录励志精选佛说: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

5.佛家励志的名言名句

佛家名言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

佛家名言

佛家经典名言50句(出世境界)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金刚经》

南怀瑾:佛教化救度了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心里并没有说某一个众生是我度的,绝没有这个观念。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金刚经》

南怀瑾:一个学大乘菩萨道的人,心胸里头还有你、我、他,甚至给了人家好处时,这个家伙应该卖卖我的交情才对!这是世间法的作风,佛法没有,给了就给了,要像“事如春梦了无痕”一样的忘掉它。

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金刚经》

南怀瑾:是叫我们不要住在色相上布施,不要有对象的观念。譬如说要做一点功德,出一点钱,或者救济一个人,然后说救济了某一个人,那是住相布施。

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金刚经》

南怀瑾:佛是不可以形相来见的,拿形相来见佛,就错了。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

南怀瑾:凡是你有什么境界,都是假的;凡是你修得出来的,不修就没有了。若见诸相非相,你就见到佛了,见到佛的法身了。

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金刚经》

南怀瑾:你讲空也不对,不是佛法,执著有也不是佛法,非空非有也不对,即空即有也不是佛法。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金刚经》

南怀瑾:一切真正的佛法到了最后,像过了河的船,都要丢掉。何况一切不是法呢!

无有定法,如来可说。——《金刚经》

南怀瑾:佛法在哪里?不一定在佛经上啊!世间法皆是佛法……所以大家不要把学佛的精神和生活与现实人生分开。

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金刚经》

南怀瑾:如来所说法,你也不可抓住!你听了他老人家的话,认为这样就对,那你就上了你自己的当了……说得出来的,表达得出来的,已经不是它了。

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金刚经》

南怀瑾:这是佛法的精神,它不像其他的宗教,否定自己以外的宗教,佛法是承认一切的宗教,一切的大师,乃至到了华严境界,连一切的魔王邪王都对了一点。

1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金刚经》

南怀瑾:真正的佛不认为自己是佛,真正的圣人,不认为自己是圣人,所以真正的佛法即非佛法。如果你有一个佛法的观念存在,你已经著相了,说得好听是著相了,不好听是著魔了。

1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

南怀瑾:真正的清净心,不是有个光,有个境界,而是不住色,不住声香味触法,他说真正的修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该随时随地无所住,坦坦然,物来则应,过去不留。

1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金刚经》

南怀瑾:佛告诉你,这个世界一个一个灰尘,一粒一粒灰尘,一个分子一个分子,组合拢来,构成了一个物理世界。你把地球物理世界打烂了,分析了,本来就是空的,没有世界的存在。

1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金刚经》

南怀瑾:离开了一切的相就是佛,这是真正的佛。

1若心有住,则为非住。——《金刚经》

南怀瑾:若心有住,可以训练意识专一,比较能够宁静,但是认为这个有相的……所以若心有住,即为非住,这是最好的观心法门。

1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金刚经》

南怀瑾:不要著相,哪一相都是停留不住的,都是非相……再进一步说,不但无我,也无人,也无众生。

1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金刚经》

南怀瑾:佛说法是真实的,不说假话,说的是老实话,实实在在,是什么样子就说什么样子。

1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金刚经》

南怀瑾:无实,没有个东西;无虚,但是不假的。所以形而上的道理,真正的佛法,不真不假,也就是金刚经的中心重点,这里已经全部点出来了。

1如来者,即诸法如义。——《金刚经》

南怀瑾:世间一切法,都是佛法,没有哪一点法不是佛法……随时随地的任何一颗灰尘,清净的地方,脏的地方,处处佛在现前,这就是如来。

20、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金刚经》

南怀瑾:真正的佛法,并没有个固定的东西,你如果得到一个固定的东西就是错了。实实在在没有一个东西,身体都没有了,连感觉都没有了,所以五蕴皆空,连光也没有,色相也没有,一切都不可得,这个时候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彻大悟。

2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金刚经》

南怀瑾:什么叫一切法?一切法皆空嘛!……这是一个观念问题,观念说有一个法就有了,观念说空就空了。

2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金刚经》

南怀瑾:空灵的,广大的,一切都不著的,一切都不住的。

2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金刚经》

南怀瑾:学佛的第一步,学到身见忘掉了……要真正内在身心皆亡,达到无我才对……但是有了一个人无我,还有一个法在喔!最后要法无我……到了法无我,叫做人法二无我,到达了就成佛。最后连空也空,空也不存在。

2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金刚经》

南怀瑾:这一切人的心啊,都不是心。他并没有说这一切人不是人心啊!众生的心还不只是人的心,包括狗啊、牛啊、蚂蚁啊、小昆虫这一切生命,都不是心……叫它是心。

2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金刚经》

南怀瑾:一切都不是心,众生一切的心都在变化中,像时间一样,像物理世界一样,永远不会停留,永远把握不住,永远是过去的……我们刚说一声未来,它已经变成现在了;正说现在的时候,已经变成过去了。

2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金刚经》

南怀瑾:千万不可以著相,你不要以有形的观念来看佛。

2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金刚经》

南怀瑾:经三藏十二部所说的也都是教育法。教育法只限于教育法,教育的目的是使你懂得那个东西,如果抓住老师的教育法当成学问就错了。

2是法平等,无有高下。——《金刚经》

南怀瑾:八万四千法门,念佛也好,修密宗也好,参禅也好,修止观也好,甚至于说修旁门左道也好,以华严境界看来,都能成就。真正的佛法是平等,无有高下的。

2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金刚经》

南怀瑾:我们之所以觉得有烦恼、有人我、有众生,是因人我分别而来;把我相、我见一空以后,平等性智出来,再看一切众生都是一律平等……但是要修一切的善,才能证得空。

30、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金刚经》

南怀瑾:世界上实实在在没有一个众生需要佛来度的……如果有人因我度他而成了佛,这个佛就不是佛了,而是个非常普通的人,因为这个佛已经是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人了。

3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金刚经》

南怀瑾:所讲的是色、声都不能见道,也就是整个金刚经上所讲的不能著相。学佛法著相了,就不能见得法身。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是四大原则,任何的著相,都不能见得法身,所以说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都错了。

3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金刚经》

南怀瑾:真正知道了一切法无我的时候,达到了无我的境界,自然达到了无生法忍的境界。(无生法忍:佛自己说,过去修忍辱波罗密的时候,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没有动过怨恨的心,只有慈悲的念,因此他没有觉得痛苦……这是定,这是无生法忍,这也是般若,也就是悟的境界。)

3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金刚经》

南怀瑾:譬如电灯、电风扇,把开关一打开,这个电来了,但是看不见电,只感觉到光,感觉有风,电来了没有?来过了,好像没有来,它又消散了。电去了没有?去了,好像没有去,再发动它又来了,它是不来也不去,不生也不死。

3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金刚经》

南怀瑾:理性上清楚了,才是不迷信。如果佛法的教理都没有弄清楚,情绪化跑来学佛参禅,全体是迷信!所以把知见搞清楚了,如是信,才是正信。如是解,正信以后,由这样去理解它,这才是理性的。学佛修道是理性的,不是情感的,不是盲目的迷信,是理性的如是信解。

3不取于相,如如不动。——《金刚经》

南怀瑾:不要著相,尽管在说佛法,始终没有一点佛味,不像那些佛油子,而是很平凡,很平静;尽管在讲金刚经,没有一点金刚钻的味道,如如不动。什么是如如不动呢?不生法相,善护念,无所住。

3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南怀瑾:佛告诉我们,世间一切事都像作梦一样,是幻影。

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坛经》

解析:菩提比喻智慧,明镜比喻清净心。本来清净,又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3人有南北,佛性无南北。——《六祖坛经》

解析:佛家主张,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众生佛性本自具足。

3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六祖坛经》

解析:禅家的真谛便是——自性本清净,只待明心见性。

40、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六祖坛经》

解析:其实说的是:不着相,不动心。

4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六祖坛经》

解析:不修证,非佛法。

4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六祖坛经》

解析:迷悟、凡圣,只在一念之间。

4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六祖坛经》

解析:若见世间过,即说明自己动了心、着了相,也失了慈悲之心。

4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六祖坛经》

解析:无念是不住念,无相是不住相,无住是随它去。如此,道便通流。三者是一。

4道须通流,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为自缚。——《六祖坛经》

解析:念念流动即是道,而不是一念不生。不拒迎,念即流动。

4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六祖坛经》

解析:禅定正义。

4诸佛妙理,非关文字。——《六祖坛经》

解析:意在言外,得意忘言。

4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心经》

南怀瑾:色一个字,不单是代表五蕴,连外面宇宙万有形形色色都包在内。……这内外两种色,都是因缘生,无自性,无实体,不可得,根本是性空。现下虽是幻有,毕竟不可得的,所以即色即空,并不是色之外另有个空。

4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心经》

南怀瑾:诸法的本来面目就是空相,诸法的实相亦是空相,诸法未曾离开空相,故云是诸法空相……一切法的实相是空,是故一切法从本以来,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50、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心经》

南怀瑾:世间法不空,与般若有挂碍,等于眼中有沙,认生死轮回为实有;出世间法不空,与般若亦有挂碍,等于肉中有刺,认化城为宝所;故有凡夫生死、二乘涅盘的颠倒梦想。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乐于奉献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