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文案短句 > >正文

网络流行语产生的原因(网络流行语备受争议的原因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3-12-05 08:18:52 admin 阅读:59

导读网络流行语备受争议的原因是什么? 网络时代的生活滋生出了当下语言生活的新形态。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社会方言”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它们敏锐地折射社会热点问题,以幽默、...

网络流行语备受争议的原因是什么?

网络时代的生活滋生出了当下语言生活的新形态。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社会方言”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它们敏锐地折射社会热点问题,以幽默、调侃的口气自娱自乐,或者表达对不良社会现象的谴责。网络新词的产生、变化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网络新语词的流行在于它反映的事件,背后是民众的心态。现在民众对社会事件的关注、对自身权益的维护意识比过去要强烈的多,这是网络新词流行的核心动力。

网络流行语产生的原因

“网络流行语”,就是在网络上流行的语言,是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它有两大特征:一是年轻化,二是有文化。“网络流行语”是网民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所运用的区别于现实生活语言的一种特殊语言符号,它来源于现实社会,又影响着现实社会。近年来,“网络流行语”正迅速发展。比如,2008年在网上广泛流行的“躲猫猫”、“做人不要太CNN”、“叉腰肌”、“囧”、“打酱油”,等等,它们区别于现实生活语言,有自身的特殊性。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及迅速流行的原因网络媒体的出现引起了人们认知方式改变的外在表现。语言学家认为,语言表达的不仅仅是内容,它同时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经济水平、当前政治有着密切联系。上个世纪的“文化大革命”时期,人们口中不离“文革语言”;改革开放以后,电视里广告盛行,人们口中又充满了“广告语言”;近几年网络盛行,人们自然是满口的“网语”。

网络流行语产生的原因

一、网络语言的利

1、标新立异。网络语言对已有词语的变异、使用及新词创造方面作用较大,对常规语法是一种突破。

2、简单明了,用字少。

3、形象传神。网络交流中可以充分利用键盘上的符号,创造出许多生动有趣的表情和动作、图形,用以表达自己的心情。

二、网络语言的弊

1、粗俗泛滥。网络语言有部分很粗俗,甚为轻佻。

2、语意模糊。网络语言给人们带来了便利,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网络语言是人所看不懂的。

网络语言的传播特点

1、随意性

网络语言具有自由性和开放性的特征。网络语言的创造者及使用者在网络中使用网络语言并不会考虑到其是否规范。因此,在构词上也表现出了随意性的特点。

例如,将“大侠”说成“大虾”,将“版主”说成“斑竹”,将“好的”说成“好滴”。甚至还出现了一些诸如“I服了you(我服了你)”“有木有(有没有)”等网络语言。

2、爆发性

很多网络语言往往会在短时间内在网络上爆发性传播,其传播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往往令人咋舌。例如,在网络上曾经一度出现“范跑跑”“楼歪歪”“周老虎”“打酱油”“俯卧撑”“躲猫猫”等词,这些网络语言往往是由于某个特定事件而产生的,一旦产生便在网络上迅速传播。

网络流行语lou是哪个字

1、应该是low,低端的,低档次一类的意思。2、网络流行语是从网络中产生或应用于网络交流的一种语言,包括中英文字母、标点、符号、拼音、图标和文字等多种组合。这种组合,往往在特定的网络媒介传播中表达特殊的意义。20世纪90年代诞生初,网虫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诙谐、逗乐等特定需要而采取的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语言了。进入21世纪的10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革新,这种语言形式在互联网媒介的传播中有了极快的发展。目前,网络语言越来越成为人们网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网络流行语产生的原因

因为现在网络相对来说是人们接触的最多的一个媒介!

蓝瘦香菇、宝宝不哭等网络流行语是如何流行起来的?

 

推荐

作者:蒋婕

来源:社会学吧(ID: sociologybar)

编辑:

石中鸟

社长说

这年头,不会点网络流行段子,都没法儿写社长说!(香菇!)

● ● ●

事件类网络流行语作为近年来发展迅猛的一类网络流行语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当今人人都是传播者与受传者的时代,传播信息及传播情境极大地影响传播效果,这一类流向带有强烈的线性特征。

现今,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新闻和信息最重要的渠道之一,根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提供的数字显示:截止2016年3月底,我国有近7亿网民,每天产生信息量约300亿。随着网络的普及运用以及现实社会新闻事件的发生,迅速流行风靡于网络内外,短时间内生命力及其强大但并不长久的热门词语,成为网络流行语。

研究者基于事件类网络流行语的成因探析,将其归纳为五个方面:语言因素、媒体因素、网民因素、技术因素、政治因素。王仕勇在《事件类网络流行语的成因探析》一文中提出:事件类网络流行语,主要是指基于特定背景,伴随现实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与特定新闻事件及网络事件相联系的一类网络流行语。

这类词汇往往采用隐喻的修辞手法,突破词汇“能指”范围,在“所指”上由一个具体概念域转换为一个抽象概念,赋予词汇特定涵义。

亚里士多德被尊为传播学的鼻祖。他的《修辞学》中曾提出:修辞学就是研究在特定的场合中最有效地说服人的方法。从演讲发生的重要场合,演讲者的个人素养、演讲者对听众的把握、演讲词等来分析其所达到的演讲效果。传播者、受传者、传播信息及传播情境这些因素对传播效果的影响,确定了传播的流向,这一流向带有强烈的线性特征。

一、传者——把关人对信息的控制

勒温创立了守门人理论,长期关注个人如何被其所属群体影响。勒温指出: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继续做出决定。

❶ 第一,草根传播的盛行

“草根”(cǎogēn)直译自英文的grassroots。有人认为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同政府或决策者相对的势力,这层含义和意识形态联系紧密一些。另一种含义是指同主流、精英文化或精英阶层相对应的弱势阶层。比如一些不太受到重视的民间、小市民的文化、习俗或活动等等。

“草根文化,属于一种在一定时期内由一些特殊的群体、在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潮流现象,它实际是一种“副文化、亚文化”现象。而草根传播具有平民文化的特质。

近年来,众多网民运用事件类网络流行语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与看法,所以很多事件类网络流行语充满了戏谑讽刺的隐喻意味。例如“蓝瘦香菇”原由是广西南宁一小哥失恋后录视频:

“蓝瘦,香菇”,本来今颠高高兴兴,泥为什莫要说这种话?蓝瘦,香菇在这里。第一翅为一个女孩纸这么香菇,蓝瘦。泥为什莫要说射种话,丢我一个人在这里。”

“蓝瘦香菇”是指“难受想哭”的意思,然而由于小哥普通话发音不标准。“蓝瘦香菇”体火了,各种蓝瘦香菇的表情包如雨后春笋般出来,蓝瘦香菇的诗朗诵与说唱也相继出现。

目前研究者关于网络流行语创造者有三类,王仕勇在《新闻事件类网络流行语使用行为分析》中指出第一类是事件的知情人或当事人第二类是论坛上的活跃分子,第三类是许多网民一起传播一个新闻中的抢眼语句。[]

在这样一个自由开放的世界,人人都是传播者,公众成为新的新闻生产过程中的组成部分,网络信息如泥沙俱下,难以明辨真假。发言主体“开放性”与“隐蔽性”共存,难以获知舆论主体的真实身份和真实意图。

❷ 第二,网络大V、媒体传播的推波助澜

大V,又称网络大V、微博大V,指的是身份获认证的微博意见领袖。大V主要是一些学者、名人、明星等,由于粉丝数量较多,在微博上具有一定影响力。

一些大V通过与网络推手、水军合作,形成一个利益链条,是制造和传播网络谣言的重要渠道。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陆晔认为,在今天“人人都是传播者”的新技术时代,新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新闻生产逻辑,公众成为新的新闻生产过程的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正因为网络上人人都是传播者,作为传统媒介机构和职业记者,更应该担负起公共责任。

同时,对于疑似新闻热点的评论,有责任澄清其事实基础,如果一时无法澄清,也需如实告知受众。这样的澄清,在健康的传播生态里,应能形成对营销账号发布的各类热点信息的制衡。

如最近由日本艺人—古板大魔王PICO太郎所演唱的PPAP,由于歌词无脑,旋律洗脑,这支只有一分钟的影片在短短的一个月像病毒一样在网路上散播开来。

各路明星大V纷纷效仿在微博上发出自己模仿录制的小视频,这支不仅在歌单上还有微博热搜榜一直居高不下,歌词如下:Anditgoeslikethis:Ihaveapen.Ihaveanapple.Apple-pen!Ihaveapen.Ihave[a]pineapple.Pineapple-pen!Apple-pen.Pineapple-pen.Pen-Pineapple-Apple-Pen. 

法国作家勒宠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一书中写到:聚集成群的人们,感情和思想会转到同一个方向,自觉的个性消失了,形成一种集体心理,其心理特点是易冲动、易变和易躁,易受暗示,易于轻信,情绪夸张而单纯,也会出现偏执、专横、保守的倾向。

而网民恰恰符合乌合之众的特质,在这样一个不受约束,开放性与隐蔽性共存的环境中极易发生从众行为。如浙江卫视某主持人在节目过程中将fashion的发音读成“欢醒”,观众不但没有及时纠正,都纷纷模仿从之,形成娱乐圈当中的一阵“欢醒”风,席卷整个网络世界。

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陈信凌曾指出:第一,发言主体“开放性”与“隐蔽性”共存,难以获知舆论主体的真实身份和真实意图。第二,话题切中公众“痛点”,与公众利益相关度越高,就越能引起注意和讨论。第三,部分媒体“姑妄听之,姑妄信之”的态度推波助澜,使得舆论向非理性化的方向滑坡,扩大事态后果。[]

例如今年过年的“上海女逃饭门”事件,故事的起点在2月6日,上海家庭生活消费平台篱笆网下属的篱笆社区发布了一篇题为《有点想分手了》的帖子,发帖人称作为上海女孩,自己不顾父母阻力来到江西农村男友家过年,看到男友家第一顿饭后决定逃离江西,并贴出所拍的晚饭照片,但此帖并未引起太多人关注。

次日,KDS宽带社将帖子以截图的形式转发至微博平台,成为故事的真正发酵点。当天下午,官方媒体《华西都市报》的微博账号转发了KDS宽带社的微博,并向网友提问:这事儿,你怎么看?成为第二个重要传播节点。

随后,@新浪江西、@江西头条新闻等媒体官微均转发微博,官方媒体纷纷进行转载报道,众多自媒体也逐渐加入讨论,使得该话题在网络中迅速蔓延。

在事件发酵6天后,澎湃和界面作为第一批大胆质疑的媒体,对事件的种种疑点进行推理,判定这是一则假新闻,但原因主要指向营销炒作。直到2月21日,江西日报公布了官方调查结果,假新闻的真面目才被公众知晓。

二、讯息——内容分析的研究领域

媒介产业是内容产业,它的核心产品是做内容。

喻国明在《传播的语法革命和传媒竞争力的构建》中就指出传媒的内容是一个复杂生产过程运作的结果,是社会因素、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相互作用产生出来的特别的与众不同的最终产物。

新闻内容受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影响比较直接,而娱乐类传媒内容受经济利益的影响比较直接,但随着市场商品经济的发展,新闻内容逐渐商品化,为吸引噱头和点击量,新闻内容的真实性被大打折扣。

现代大众文化已经变成一种随社会发展而出现信息化、商业化、产业化的现代文化形态。

如电视娱乐真人秀节目《奔跑吧,兄弟》是浙江卫视引进韩国SBS电视台综艺节目《RunningMan》推出的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将传媒娱乐功能平民化,是近年来电视传媒的新宠,但前段时间报道《跑男》这类真人秀节目导演安排了台本,各明星在节目中的表现并不是本性显露是按照设计好的台词而表演出来。

而《跑男》中的部分经典台词在现实生活人们的日常交流中广为运用,邓超的:“Weare伐木累”原意是指我们一家人,在一个游戏环节,跑男们在指压板上跳大绳,大家很绝望,邓超为了动员大家,说出了“WeAre伐木累!”又出现一句网络新词。

部分电视剧的娱乐化,近年来,电视剧的生产更加市场化,全球化的经济市场形成多元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如前段时间热播的网剧《上瘾》一段跨越性别之爱的青春励志爱情故事。

网民在疯狂追剧的同时也不忘戏谑调侃,用“上瘾”一词代替男男同性恋或者专指gay。“蓝瘦香菇”在一夜之间火遍全网,“蓝瘦香菇”小哥也火了,“蓝瘦香菇”注册公司也出现了,新一代网红随着新一代网络流行语的兴起诞生。

从社会心理的角度看待网络事件类流行语见证了社会的变迁,反映了在转型时期人们的社会心态。

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的反应和反应系统,而广播、电影、电视、报刊、文艺作品及互联网等大众传媒对个体情绪的影响和感染是社会感染中常见的形式。

按照社会比较理论的说法,在情境不确定时,其他人的行为最具有参照价值。大多数研究者认为,事件类网络流行语反映出网民的自我实现心理、从众心理、求异、宣泄释放、戏谑心理等。

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这是人的生物属性、人文属性、社会属性相互作用的结果,传播的讯息极易引起受者的情感共鸣,切中公众的共同点,进而引发从众行为。

三、渠道——传媒本身的研究

当今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开放性和隐蔽性共存。

传媒当中的互联网成为我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发挥了相辅相成的作用。传媒类型的差异,决定了传媒对社会影响的方式、内容、效果的差异。

麦克卢汉根据传媒的不同介质,把传媒分为纸质的印刷媒介(如报刊,书籍)和电子媒介(包括广播、电视、电影、互联网等。)

美国传播社会学家鲍尔和德弗勒在《大众传播媒介效果的依赖模式》指出媒介系统依赖论。在媒介系统和社会系统以及受众系统这三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媒介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之间的互相依赖关系越来越强,媒介的社会影响力就越大。

今天由互联网所引发的数字化、信息化和全球化革命,正以极其迅捷的速度广泛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全方位地改变人类社会的面貌,改变着我们的思考方式、行为倾向、社区形态以及自我认同。

而传统媒体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其传播活动有较多的局限性,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依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传统媒体并不会被取代。王仕勇在《传统媒体与网络流行语的生产传播》一文中指出“网络流行语往往缘起于网络,与社会事件或社会现象相关。

传统媒体的介入,加速了网络流行语关涉的社会舆情的传播”[]如:罗斯福的炉边谈话,第一次炉边谈话拯救美国金融,在其12年总统任期内,共做了30次炉边谈话,每当美国面临重大事件之时,总统都用这种方式与美国人民沟通,达到非常良好的效果。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环境监视、社会协调、社会遗产传承”描述出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四、受者——受众分析的研究领域

受众是传媒信息的目的地、感受器,是传播过程的反馈信源。由于受众的不同社会性特征,使得传媒对其产生不同的社会影响。

当代互联网的主要使用群体是以年轻人为主。“老年人看报纸,青年人进网吧”。从社会分层的角度看待传媒对不同受众群体的影响,社会学所说的社会分层指的是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成员被区分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和现象。

保罗.福塞尔在《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一书中指出:“你怎样穿戴,看什么电视节目,或者看不看电视,你吃什么饭,或者什么时间吃饭…”这些都是你所属社会等级的指示计!

受教育水平不同程度的人关注的社会网络中心会有所不同,网民群体以年轻人为主,年轻人具有求异攀比心理,会倾向于使用这一类网络新词来表明自己追得上时代潮流或者显示自己的时髦感。

如:“王宝强离婚事件”发酵而来的捉奸视频、给孩子验DNA、马宋机场被抓、马宋偷情视频等等子虚乌有的案例,竟还有网民因为‘宝强离婚事件’双方观点不合而导致离婚。上海女逃饭门事件让众多网民雾里看花结果虚惊一场。

网络流行语在受众心理诉求中产生和盛行。黄海波认为,以新颖性和幽默型为主要特征的娱乐心理、追求时尚心理、随波逐流的从众心理、寻找刺激的求异心理、打破世俗的逆反心理是网络流行语形成的心理动因。

五、效果——衡量传播成败的重要尺度

在传播学领域,传播效果这个概念具有双重含义:第一,它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众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第二,它指传播活动对受众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

按照拉斯韦尔线性传播模式,传播效果研究是传播过程的末端研究。

传媒的传播过程从传者开始,传者安排的内容,经过传媒的传播,到达受众,取得传媒效果。传媒效果根据前期的传者的个人魅力、受者的接收程度、讯息的丰富性、渠道的多样性和强度性有很大的关系,直接决定效果的好坏,有的经久不衰有的轰动一时。

如:“蓝瘦香菇”这类网络流行语在大学生的日常交流中屡见不鲜,“不过”蓝瘦香菇”注定会和“贾君鹏”“叶良辰”“犀利哥”等谈资一样,落入“偶然创造—突然流行—日益淡化—渐被遗忘”的窠臼。其讯息的意义只不过是切中大众的笑点,契合当代年轻人求异娱乐的心理,长期效果会逐渐减退甚至是消失。

作者为重庆工商大学社会学大三学生

● ● ●

哪些流行语让你觉得特别洗脑?

来留言跟我们说说

郭亮王永贵:网络流行语产生、传播流变对青少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影响及启示

网络流行语产生、传播流变

对青少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影响及启示

郭亮|南京师范大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王永贵|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摘要:网络流行语具有“交流工具”“社会舆情表达”载体和个性化“表情达意”或“情感宣泄”载体的功能。它从“文字符号意义”“产生、传播过程”“产生、传播逻辑”3个维度对青少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起着促进和消解作用。主流意识形态要通过及时甄别、规范传播网络流行语,科学研判、及时疏导网络舆情,积极创新、合理使用网络流行语,强化网络流行语对青少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中的积极作用,消除消极影响。关键词:网络流行语;青少年;意识形态;认同

正如“任性”“给力”表达的意境一样,20多年来,没有哪种语言能像网络流行语那样“任性”地产生、发展,那么“给力”地描述社会实践。网络流行语产生、传播20多年的发展流变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也是对社会生活的鲜活解读。很多研究者从语言学、符号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视角对网络流行语进行了研究考察,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网络流行语的内涵、特点和影响3个方面。但是,对网络流行语产生、传播流变历程及其对青少年影响途径研究较少涉及。作为青少年的日常用语,网络流行语的产生、传播是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对青少年的语言、思维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考察网络流行语产生、传播流变历程及其对青少年语言、思维的影响途径,对做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网络流行语的内涵界定

关于网络流行语的内涵界定,学界众说纷纭,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界定有以下两种。一种是网络流行语被定义为新新人类网络闲聊使用网络语言中比较流行的部分,即流行的“键盘语言”,有“沟通你我、屏蔽他人”的作用。另一种是随着大量的与社会热门事件相关联的网络流行语的产生,研究者从网络流行语与社会热门事件相关联的角度入手,考察其产生、传播规律,将网络流行语定义为“随着社会新闻事件发生而产生的,迅速风行于网络内外、短期内生命力强大却并不持久的热门词语。”

考察以上两类概念,可以发现,研究者都注重从网络流行语“使用者”“传播平台”“社会动因”入手研究网络流行语的概念,并达成以下3个方面的共识:一是在与使用者的关系方面,都强调被网民广泛认同并使用;二是在传播平台方面,都强调产生或传播于网络空间;三是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方面,都认为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多种因素的影响,并反作用于社会发展。我们认为,考察网络流行语的内涵,首先要厘清“流行”的含义。根据辞海的释义,“流行”是“迅速传播或盛行一时”的意思,即在传播速度上,要“迅速传播”,在传播广度上要“盛行一时”。网络时代信息的高效传播给“流行语”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物质基础,也决定了网络流行语的出现。因此,可以将网络流行语界定为产生或传播于网络空间,被网民普遍使用的词、短语、句子或语言表达模式。它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产物,是对社会生活和社会心理的鲜活反映,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二、网络流行语

产生、传播流变及功能

网络流行语产生、传播流变历程经历两次转向,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的功能。

(一)“网络交流工具”的功能

20世纪90年代中晚期至2008年前后,主要体现作为“交流工具”的功能。20世纪90年代中晚期,随着网络的普及,QQ聊天室、网络论坛的出现,网络交流成为青少年日常的沟通方式。为了降低交流成本,提高沟通效率,网络流行语应运而生,并在网络空间和现实生活中“恣意”蔓延。网络流行语以其突出特点受到了网民,尤其是青少年的推崇,在网络空间中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并迅速向现实生活扩散,随即开始了由线上“产生—传播”到线下“再产生—再传播”的蔓延。网络流行语一经出现,就引起了社会的激烈争论。人们对作为网络交流工具的网络流行语认识也经历了一个从分歧到统一,从困惑质疑到包容发展的认识过程。在对网络流行语的功能和价值认识上,争论双方一般选择“先表态,再讨论”的研究模式,态度鲜明、情绪饱满,对待网络流行语乐于作出“是”或“否”的判断,形成了3个代表性的观点,即“语言垃圾论”“语言创新论”“语言发展淘汰论”。这3个观点涵盖了当时社会各界对网络流行语所持的态度,至今仍有较大影响。

(二)“社会舆情表达”载体功能

2008年前后至2010年前后,主要体现作为“社会舆情表达”载体的功能。尽管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但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发展不可阻挡。2008年前后,伴随着互联网和自媒体在中国的兴起,网络流行语也日益被大众所接受,并在网络空间和现实生活两个维度的世界中显示了蓬勃的生机。在这一年中,重大公共事件频繁发生,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南方冰雪灾害、华南虎事件等接踵而至,伴随着这些热门事件,网络流行语层出不穷。从“我是来打酱油的”“俯卧撑”“叉腰肌”,到“囧”“雷”“槑”等等,这些伴随网络热门事件产生的流行语,在网络空间和现实生活中迅速传播,并在传播中表达着人们的看法与关切,传递着大众的呼声,成为了人们“表达思想”的口头禅和反映社会问题的“多棱镜”。

如果说,2008年以前,人们使用网络流行语是基于“提高沟通效率,节约交流成本”的话,2008年以后,随着自媒体的兴起,网络流行语与热门事件结合,在演绎热门网络事件的同时,释放出强大的传播力,表达着网民的态度。网络流行语由最初的网民交流用语逐渐演变为反映社会重大舆情的流行语言。从“躲猫猫”到“我爸是李刚”,这种产生于热门事件的网络流行语成为人们进行舆情表达和社会参与的重要载体,生动地表达着社会集体意志。

(三)个性化“表情达意”或“情感宣泄”载体功能

从2010年起至今,主要体现作为个性化“表情达意”或“情感宣泄”载体的功能。2010年11月10日,受到网民热捧的“给力”一词,正式在《人民日报》上亮相,出现在当天《人民日报》头版报道的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体制改革路线年底完成》上。此前一直被认为“难登大雅之堂”的网络流行语一举登上《人民日报》的头版,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标志着网络流行语正式获得中国主流媒体、主流社会的认可,实现了从网络流行语到社会流行语的突破。在《人民日报》带动下,网络流行语和传统媒体的隔阂逐渐消除,各大媒体纷纷在评论文章和新闻报道中使用网络流行语。原来只在民间传播的网络流行语随着大众和媒体的频繁使用,逐渐摆脱“网络方言”的形象,走出互联网的世界,成为新的社会流行语。不同于第一个阶段“网民交流工具”和第二个阶段“舆情表达”的载体,这一阶段的网络流行语与社会突发事件的相关度骤然降低,网民为了个性化“表情达意”或“情感宣泄”而创作、传播的流行语频繁出现。比如,“蓝瘦香菇”(难受,想哭)、“巨婴”(心理滞留在婴儿水平的成年人)、“官宣”(官方宣布,表示消息可靠)、“杠精”(抬杠成精的人)等等。

网络流行语这3个方面的功能不是割裂和孤立的,这3个方面的功能在每个网络流行语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按照网络流行语产生、传播流变历程对网络流行语的主要功能进行考察,有利于更加清晰地研究网络流行语产生、传播和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辩证关系,找到利用网络流行语的产生、传播规律引导青少年的钥匙。

三、网络流行语产生、传播

对青少年主流文化认同的影响及路径

作为网络文化的引领者和流行文化的追随者,青少年群体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对新鲜事物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幽默诙谐、新颖独特的网络流行语有特殊偏好,在网络流行语产生、传播过程中扮演着创作者、传播者和受众的角色。同时,由于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不成熟,容易受到网络流行语潜移默化的影响。网络流行语产生、传播过程改变着青少年语言表达方式,并在改变青少年语言表达方式过程中改变着他们的认知和思维方式。

作为语言文化符号的网络流行语,不仅是网络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心理、价值观念、社会意识的载体,是话语和权力角逐的空间,体现着各种意识形态的预设和诉求。“语言的产生和发展都不以个体的意志为转移,是社会集体意志的产物。”不管人们对其态度如何,喜爱不喜爱,传播不传播,网络流行语都不可能不体现传播者的态度和意图,不可能不对传播者和受众的文化心理、价值观念产生影响。在网络意识形态斗争日益尖锐的形势下,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和思潮在网络空间交织、交锋,想方设法吸引青少年,与主流意识形态争夺青少年。网络流行语强大的聚集效应让拥有一致看法的青少年迅速集结和联合。青少年集结和联合的过程也就是网络流行语形成巨大话语权,吸引和影响青少年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引导青少年集结和联合不仅是网络流行语的文字符号,还有其背后隐含的意识形态意义。网络流行语产生、传播为各种意识形态影响青少年提供了新的载体和路径。按照巴赫金的观点,“哪里有符号,哪里就有意识形态。符号的意义属于整个意识形态。”在非理性的网络流行语产生、传播机制中,表征不同意识形态意义的网络流行语层出不穷,推动着不同社会意识形态、思潮交融交锋交汇,对青少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起着促进或消解作用。只有运用底线思维,深入研究网络流行语产生、传播规律及其对青少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影响,发挥积极作用,消除消极影响,才能不断强化青少年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对广大青少年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一)作为“交流工具”的网络流行语在文字符号意义上影响青少年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作为“交流工具”的网络流行语基于降低交流成本,提高沟通效益的需求而产生和传播,追求文字符号的经济化、便捷化,具有“简单明了、形象生动”的突出特征。比如,3Q(谢谢您)、886(Bye-bye喽)、81470(不要生气)、笑脸符号等等。这类中英文混搭缩写的网络流行语通过简单易记、输入便捷的数字、字母、文字、符号进行表达,除了简单方便外,还给生硬的网络交流注入了情感元素,增强了网络表达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给交流双方提供了情感共鸣的基础,拉近了交流双方的距离。

同时,网络流行语在文字符号意义上对青少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有一定影响。经过20多年的发展,简略混搭的网络流行语不断涌现,如C位(中心位置)、高富帅(长得高、长得帅、又有钱)、土豪(有钱、不理性消费、喜欢炫耀的人),等等。这类网络流行语往往通过拆解、简略、混搭文字符号的方式,强调某种意识形态导向。如C位、高富帅隐含功利主义意识形态导向,富二代、土豪隐含拜金主义意识形态导向,“买买买”隐含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导向等。随着这些网络流行语在青少年中的广泛传播,网络流行语中蕴含的多元意识形态主张势必会对青少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产生消极影响。同时,这些高度精简的网络流行语由拆解、简略、混搭中华民族传统语言文字产生,在拆解、简略或混搭过程中,被拆解和简略掉的不光是文字符号,还有其背后隐含的意识形态意义,原有语言文字承载文化内涵被同时解构、弱化或异化。比如,“继承巨额财产的富家子女”的中性称谓原本包含其父辈创造财富的艰辛及不同类型的富家子女对个人奋斗、拥有财富的态度等多重涵义,被简化为“富二代”后,逐渐成为“纨绔子弟”的代名字,放大了“不劳而获、不劳可获”“以出身论英雄”等不公平现象,无形中助长了投机的观念和“搭便车”的行为,这是与主流意识形态倡导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导向格格不入。

(二)作为“社会舆情表达”载体的网络流行语产生、传播过程影响青少年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网络流行语的产生、传播为青少年参与社会治理,进行社会监督提供了新途径,极大地激发了青少年的社会参与热情。作为“社会舆情表达”载体的网络流行语,在社会热门事件中产生,在网络空间和现实生活中广泛传播,对优化社会管理发挥了重要的监督作用。这类网络流行语以其明显的特质,用鲜活有趣的语言表达思想,用生动夸张的手法传递诉求,快速、有力地推动舆论发酵,形成特殊的传播效果,加速舆情事件的传播,形成了巨大的舆论监督力量,有效地促进了问题的解决。

同时,作为“社会舆情表达”载体的网络流行语产生、传播过程消解了青少年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这类网络流行语用戏谑、讽刺或者自嘲、搞笑的方式,重复和强化热门言论,表达传播者的态度和倾向性,对主流意识形态表现出强烈的批判性和对抗性,是青少年社会情绪和社会心理表达的“晴雨表”和“传感器”,对青少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有着重要影响。作为“社会舆情表达”载体的网络流行语通过广泛传播而形成舆论力量,推动问题解决。从传播动力上看,这类网络流行语的“喷井式”发展,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大众对社会矛盾的关注和对社会管理弊病的不满是这类网络流行语产生、传播的心理动因。在网络流行语产生、传播的过程中,青少年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被不断激发,错误认知被不断唤醒。例如,“躲猫猫”“发烧死”等反映了大众对某些官员妨碍司法公正的愤慨,“欺实码”“钓鱼执法”表达的是对有些执法部门滥用公权的不屑等。从传播模式上看,“贵州瓮安事件”中女生投河目击者的“俯卧撑”,汶川大地震中的“范跑跑”,在河北大学校园开车撞人肇事者的“我爸是李刚”,这些网络流行语不再遵循从线上到线下的产生和传播模式,而是按照线上线下交融的模式产生和传播,大大增强了舆情表达的影响力。因此,在网络流行语非理性的传播过程中,现实社会存在的不公平现象被过度放大,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被冲淡和屏蔽,青少年对社会的认知被刷新和误导,主流意识形态权威性遭到不断质疑,引领力和凝聚力被不断弱化。

(三)作为“表情达意”或“情感宣泄”载体的网络流行语产生、传播逻辑影响青少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作为个性化“表情达意”或“情感宣泄”载体的网络流行语为青少年个性化表达和情绪宣泄提供了新渠道。这类网络流行语产生、传播主要是基于人们个性化的心理、情绪表达的需求,产生、传播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传播方式和途径更加多元,情绪表达更加激烈,逐渐由网络流行语演变为社会流行语。正如“蓝瘦香菇”“佛系”(看淡一切的态度)突然走红一样,作为个性化表情达意的载体,这类网络流行语因能触动大众心理、反映大众心声而得到网民的认同和关注,引发大众的情感共振,进而得以迅速传播。

在网络世界中,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语言容易吸引眼球,引起网民关注。为了能够“迅速传播”而“盛行一时”,网络流行语产生、传播往往追求个性化表达,遵循“差异化”的逻辑。然而,当“差异化”作为网络流行语创造和传播逻辑被青少年遵循的时候,大量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被重新编码和重新语境化,主流意识形态倡导的传统美德、社会秩序随时可能被解构和抛弃,主流意识形态权威随时可能被践踏和颠覆,青少年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随时可能出现被消解的危险。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是统一严整的逻辑体系。网络流行语“差异化”的产生、传播逻辑,给青少年提供着权威可以颠覆、传统可以抛弃的心理暗示。网络为青少年情感宣泄提供了空间,在匿名的网络世界里,青少年可以尽情调侃权威、戏谑传统,而不用担心现实后果。网络流行语产生、传播又给青少年的“离经叛道”找到了产生土壤、传播载体和认同对象,从而进一步强化了青少年创造、传播网络流行语的“差异化”逻辑,弱化了青少年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青少年创造、传播网络流行语的过程是寻找“认同者”的群体社会文化的互动过程。在网络社会文化高频互动之中,无论哪位青少年,持有哪种人生态度,采用哪种方式,表达哪种观点,宣泄什么情绪,总能找到大批认同者,从而获得认同感和自我认同感。在认同感和自我认同感的推动之下,青少年的“自我中心”意识和“叛逆心理”被强化,理性思考和自我批判精神被弱化,叛逆主流、颠覆传统的言语、行为受到褒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受到消极影响。

四、利用网络流行语产生、传播规律

强化青少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启示

综上所述,作为社会文化的传播载体,网络流行语以其丰富的语言表达方式,促进了大众交流和价值观念的碰撞,加快了社会文化交锋交流融合,同时对青少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产生着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要感染青年,就要运用青年喜爱并且接受的话语和活动方式。加强网络流行语产生、传播规律以及对青少年语言、思维影响研究,有效利用网络流行语的产生、传播规律,开展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网络流行语的积极作用,降低其消极影响,有助于在网络时代赢得青少年,强化青少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一)及时甄别、规范传播网络流行语,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网络流行语不仅是“交流工具”,还是社会文化载体,影响着青少年群体意识形态。广大青少年“在接收传媒信息和设法了解它们的过程中,在联系它们并与他人共享的过程中,人们重塑了他们经验的疆界,修正了他们对世界和对自己的理解。”网络流行语的产生、传播具有显著的偶然性、自发性特征。因此,要加强对网络流行语的甄别,规范传播网络流行语,限制危害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网络流行语在网络空间和现实社会传播。

(二)科学研判、及时疏导网络舆情,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对青少年的公信力

作为社会舆情表达载体的网络流行语,在表达社会情绪和优化社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络舆论日益成为社会舆论的主导力量,对社会舆论的影响越来越大。能否正确解读舆情,及时引导舆情,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也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群体对党和政府的信赖程度。因此,要科学研判、及时疏导网络流行语反映的社会舆情,采取有效措施优化社会管理,不断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对青少年的公信力。

(三)积极创新、合理使用网络流行语,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对青少年的吸引力

“意识形态在整个社会领域发挥着规范和协调各社会关系、整合和凝聚各社会集团和社会力量的功能。”主流意识形态要获得青少年的认同,就要使用对青少年具有亲和力的语言。网络流行语促进了主流文化和青少年群体亚文化的对话和融合。积极创新、合理使用网络流行语有利于拉近和青少年群体的距离,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对青少年群体的吸引力。

《思想教育研究》

2019年第4期

编辑:路媛  审核:洪光东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00后都爱用哪些网络流行语?

移动互联网时代,出现了许多网络流行语,备受年轻人喜欢。“打call”“扎心了”“佛系”……报告显示,这些词是00后使用频繁的流行语。“网络流行语给人的感觉更加可爱。现在很多人都不太喜欢过于刻板地讲话。”在初二学生王雨禾看来,网络流行语能够更加方便地表达当下的心情和感受,“如果周围的人经常说这些词语,当自己想要表达同样的心情时,自然而然就会用到这个词”。最近,廖涛就很喜欢用“油腻”这个词跟朋友开玩笑。“比如说有人想让我帮他们做点什么,就会在后面加一句‘爱你,么么哒’,这时我就会回一句‘咦,油腻’”。他觉得,在聊天的时候使用网络流行语的主要原因在于这些词的新意,“年轻人都会喜欢流行元素,而且网络用语比较亲切”。不过,虽然王雨禾觉得朋友之间“玩梗”时可以用流行语说话,但是和长辈聊天时还是用普通语言比较好,“不然当长辈不了解时会很尴尬,若隐若现的代沟也是不好的”。来源:中国青年报

网络流行语“萌萌”是什么意思?

看用在什么环境下了,有可爱的意思,也有鄙视讽刺的意思。网络流行语,顾名思义就是在网络上流行的语言,是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他有两大特征:一是年轻化,二是有文化。年轻人思想活跃,思维灵活,喜欢新鲜事物,渴望交流,崇尚创新,追逐时尚,而且不愿意承受现实生活中太多的约束(包括主流语言规范的约束)。具有匿名性的网络虚拟世界,无疑给以年轻人为主的网民群体提供了发挥的空间;同时,由于他们又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熟悉英语及计算机语言,使"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具有了必然性和可能性。语言是时代的反映,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当前"网络时代"的反映,与现代人的生存方式和思维状态密切相关。因而,随着网络飞速发展,"网络流行语"必将扩大其影响范围。

网络用语是什么时候兴起的?

2013—2014年

早在网络比较兴起,手机智能化的时候,也就2013—2014年时候开始流行网络用语。

网络用语:即多在网络上流行的非正式语言。多为谐音、错别字改成,也有象形字词,通常来源于影视网络热门用语,现在更多的是因为某一社会现象,因而产生了一些被大家都接受的说法。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时间格言大全(抱怨男朋友陪自己时间太少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