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65句晋文公是个怎么样的人?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3-10-21 08:18:24 admin 阅读:59
晋文公生平简介
1、晋文公简介与功绩
(1)、晋文公采取的策略,是镇压顽固派,原谅投诚派,拉拢中间派,安抚亲信派:对吕甥、冀芮这样的顽固派,坚决镇压;对寺人勃鞮这样的投诚派,即便有再大的仇恨,晋文公依然原谅且重用他们;其他多数的中间派,晋文公不偏不倚地量才录用;对于长期跟随自己流亡海外的亲信派,虽然晋文公没有都封以高官厚禄,但也都有赏赐。
(2)、请你派我去凭吊刘表,慰问刘表二子,并慰劳他们军中将领,同时说服刘备安抚刘表部众,和我们同心一意,共同对抗曹操。刘备肯定会接受我们的建议,则天下可定也。如果我们不快去,曹操肯定会先下手了。”鲁肃这一联刘抗曹的战略构想,是建立在对当时各种政治力量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曹操拥兵百万,实力雄厚,吴之实力确实不能与之争强。只有成鼎足之势,才能发展自己的力量,免遭曹操吞并。而后,在天下变动时,乘机图谋进取,问鼎中原,建帝王之业。因此,孙权对鲁肃的谋略很赞同,派他去荆州。
(3)、一天,她照例和重耳恩恩爱爱,在这当中,她对重耳说:“夫君,我们俩虽然相亲相爱,你给我带来了幸福,但是,你还有你的事业,你的祖国,一个男人应该以天下大事为己任,怎么能只图个人的安逸呢?”
(4)、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还好这件重要机密被重耳留在都城的内线探知了,便写信给重耳通风报信,导致履鞮刺杀失败。
(5)、公元前637年九月,晋惠公夷吾病重去世,其子圉即位,是为晋怀公。也就是这么巧,悲剧霸主宋襄公也是死在这一年;更巧的是,晋惠公与宋襄公还是同年即位的(公元前651年)。这两位君主,都有满腔的雄心壮志,想要让国家强大,可惜都能力不足,最后都已失败告终,可谓难兄难弟。看来中原华夏的未来,还得期待另一位英雄君临天下。
(6)、胥惠民:(1940~),陕西蓝田胥家村人。古典文学专家。
(7)、历史和人生,往往都是由一个个正确的或是错误的决定来推动的。对于介子推而言,他最大的悲哀,在于他生逢乱世,却没能看清这个时代;他跟对了明主,却没能看懂明主的野望。而对于晋文公而言,他本性善良,却身不由己;四处逃亡,终于变得冷酷无情。而他身边的大臣们,个个都拥有政治家的雄心勃勃,又哪里容得他软弱…
(8)、这样一个仇人要求见晋文公,文公当然不会给他好脸色看。文公派使者传话,劈头盖脸地数落勃鞮的罪恶,末了拿狠话儿砸他,说“你回去给我好好反思,想不清楚别来见我”。
(9)、 祠庙区与广场相连。祠庙区即为高台建筑群,高台内部局部做空辟为展厅,四周为回廊。上部祠庙祭祀区以院落为单位,呈“日”字形平面格局,中轴线由东向西依次为二层门楼形式的祠门、二层台基之上的主殿(文公纪念堂,匾额:晋文公祠)、后殿(介子推纪念堂,匾额:食不言禄),两侧有南北配殿、东西围廊等建筑物,主殿与南北围廊之间有连廊相通,祠庙区四个角分别建二层楼阁。园内有门楼、殿堂、楼阁等建筑十余座。目前,晋文公祠还推出了“晋国故事展”,图文并茂介绍晋国和晋文公的有关故事。
(10)、晋文公说:“我跟丢了,但得到了忠告,所以高兴。””栾枝说:“忠告您的人在哪里呀?”晋文公说:“我没有请他一起来。”
(11)、想当年,追随文公逃亡的队伍有一百多人,文公复国以后,还有很多事情要忙,对内要平定叛乱,对外还发动了几场重要的战争,所以封赏的事情可能并不在文公的日程表里,而是交由心腹大臣来完成的。文公的心腹主要是之前说到的那几位狐偃、先轸、赵衰等,在文公逃难的十九年里,他们都在关键时刻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比如狐偃,晋献公十八年,骊姬乱政,派人刺杀公子重耳与夷吾,关键时刻,是舅舅狐偃通风报信,重耳才得以逃脱。在逃亡过程中,有一次路过卫国五鹿,重耳饿的不行,就跟路边的村民讨饭吃。村民拿土块戏耍重耳,重耳大怒,要跟人家拼命,也是狐偃拦下来,说土代表土地,这是对你的馈赠,你应该接受啊。于是重耳恭恭敬敬接过土块装上车,继续逃亡。从这件事上就能看出狐偃眼光高远,具有相当高的政治智慧,果然后来狐偃做到了上将军,是文公的首席谋士。再比如赵衰,逃亡过程中负责管理整支队伍的粮食和水。他为人清明,处事公正,无论多饿多渴,他都绝不多吃一口。到了齐国之后,重耳生活有所好转。住了五年之后,开始乐不思蜀,沉迷女色,是赵衰把重耳灌醉,装到车上带着大家一路离开了齐国。
(12)、第二位,狐偃,字子犯,戎国人,重耳的舅舅,又名舅犯、咎犯,智计过人,是重耳的心腹亲属,重耳以父礼事之。
(13)、要知道,当初追随文公出逃的那一干人里,狐偃、赵衰、贾佗等可都陆续拜相封爵,先轸、魏犨也做到了军队统帅,可见晋文公也并非刻薄少恩之人,那为何独独漏掉介子推呢?《左传·僖公二十四年》里说晋文公回国之后,“赏从亡者”,然而“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就是说介子推没有主动邀功请赏,而晋文公也没有主动赏赐他。介子推不主动邀功其实能理解,毕竟他是个道德君子,邀功的事情他做不来,但是晋文公也保持了沉默,这就耐人寻味了。
(14)、江西九江的《胥氏五修谱序》记载:晋昭侯赐邑曲沃给叔父成师,号曰“曲沃桓叔”;桓叔第七子伋公列为公族,食采于蒲地为诸侯,其孙懿公为蒲吏,乃以职为氏(吏者,胥也),称胥懿。自懿至胥臣,止三世,城濮建功,而胥氏遂显于晋……臣生甲、甲人物表以孝友、贤能、行谊、文学、耆寿五类。
(15)、 这部电视剧最适合看的群体还是一些青少年,现在好多中学生热衷于明星娱乐,或者电脑游戏。这部电视剧不仅能填补历史知识缺漏,更重要是行为价值观的学习,尤其是一些农村留守和单亲家庭的孩子,这些孩子家庭条件欠缺,父母离异或者外出打工,有爷爷奶奶照顾,他们怨天尤人,骄横惯纵,不思进取。其实他们最应该好好观看《重耳传奇》,学习重耳精神。为自己,为父母,为国家,做一个自强自立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16)、所以相比介子推,狐偃这些人大言不惭的讨要封赏的行为,反倒显得单纯耿直,更招人喜爱。
(17)、宋国的司马公孙固和重耳的舅舅相好,他暗地里对重耳的舅舅说:“我看你家公子还是到别的地方为好,宋国是个小国,打了这次仗以后又很弱,要让宋君帮公子重返国家并非易事,我看你们不如到其他大国去。”
(18)、“作州兵”这个“以土地换人力”的征兵制度改革推行以后,有效地改变了军队原有的人员结构,这才让改革的设计者吕甥摇身一变,坐上了晋军统帅的位置。
(19)、让勃鞮的硬话茬儿生生顶了回来,晋文公反倒冷静了,捐弃前嫌,亲自出来迎接他,这才了解到了吕甥、郄芮的兵变密谋。
(20)、↑(2020年10月3日16:35 晋祠坤顺门)
2、晋文公是个怎么样的人?
(1)、任何谋略,都是为了一定的目的、一定的利益服务。鲁肃在辅佐孙权的过程中,其基本的战略是造成鼎足之势,稳住阵脚,观天下之变,待机发展。赤壁战后,鲁肃之所以力主借荆州给刘备,出发点仍然是为了造成大三角格局的总战略,借刘备之力,分曹操之势,使孙权立于不败之地。这个战略构想成为孙权终于在公元229年登上皇帝宝座的指导性长久性谋略。
(2)、那么晋文公心里是怎么想的呢。我估计文公要是一开始就知道那碗汤是介子推的肉,恐怕打死都不会喝,毕竟吃人肉这种事,传出去多影响声名。结果介子推倒好,把这件事硬是搞的人人皆知,这就很难保证文公心里没有骂几句妈卖批了,甚至怀疑介子推割肉的动机。
(3)、多年以后,穆公之子秦康公回忆起这段往事时曾说:
(4)、他们离开曹国,来到宋国。宋襄公刚刚和楚国打了一仗,国家受到了很大的损失,他自己也在泓河边的战斗中负了伤,他这时急需人才,所以对重耳前来非常欢迎,于是就用接待国君的礼遇接待了他,亲自到馆驿向他求取治国之计,并且热忱地欢迎他留下来,共成霸业。
(5)、这两项改革实施后,使得晋国实力大大增强。虽然在晋惠公执政时期并不明显,可晋文公回国后四年,就能把晋国军队从二军扩充成三军;第六年,就能把军队扩充成六军;如果不是这两大改革,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实现扩军?因此,晋惠公才是晋国能称霸的第二大功臣。晋献公为称霸打下了人才基础,晋惠公为称霸打下了经济和制度基础,留给晋文公的任务,就剩下最为关键的一项:凝聚晋国人心。无论是晋献公还是晋惠公,面对复杂的国内政治势力,都采取了残酷的镇压政策。这导致了晋国国内各方势力人心不齐,这也是韩原之战晋国战败的最关键因素。
(6)、 晋文公祠配殿(后院)楹联:不图名妵 (tǒu) 垂青史 直以丹诚报国家 横批为:周钟秦鼓
(7)、吕甥和郄芮本是骊姬之难时力挺晋惠公夷吾的心腹大臣,为夷吾的返国执政立下过汗马功劳。惠公死后,二人又继续辅佐他的儿子晋怀公子圉。公元前636年正月,秦穆公率军护送重耳回国,吕甥和郄芮本是奉了怀公的命令率军前去截击的。
(8)、“会,不管多久,我都会等你回来的。”季隗坚定地说。
(9)、下面两件事,或许能帮助你重新认识晋文公这个人。
(10)、晋文公说过四面放火的话吗?天知道。但是魏犨之流他就敢先做了。等到晋文公想起“寡人之过”,也只能纪念纪念、表彰表彰罢了。
(11)、魏犨,春秋时晋国人。亦称魏武子。毕万之后。从晋公子重耳出亡在外十九年。归国后为大夫。晋文公五年伐曹。文公下令毋入僖负羁之居,且免其族,以酬出亡时之恩。犨违命而焚僖负羁之居,文公欲杀之而爱其材,舍之。后治于魏。卒谥武。
(12)、曹共公也是个势利小人,他根本不把逃难中的重耳放在眼里。他早就听说重耳长得和别人不一样,重耳的肋骨不是像平常人那样分开的,而是长在一起,曹共公就很好奇,想看一看,于是趁他洗澡的时候,偷偷地溜进去看了个明白。
(13)、重耳在翟国地位超然,又有独具异族风韵温柔乖巧的美人儿相伴,现在连儿子都生了,俨然就要在翟国安下家来,风吹草低见牛羊,宁静的过完下半辈子了,可是世上不如意十之八这些其实都只是他一厢情愿的想法,别忘了,怎么说他也是晋国的公子,是拥有继承晋国国君身份的人,你想他的那些亲人加政敌会放过他吗?在重耳来到翟国的第十二年,隐藏了许久的危机终于爆发了……
(14)、但是,在公元前636年的这个拐角,命运却突然给了重耳柳暗花明的惊喜。他脱下流亡公子的粗褐,换上了晋文公的华服。终于等来弹冠相庆的时候了?还没有。
(15)、那时介子推也是随从,正在船中,就笑道:"确实上天在支持公子兴起,可狐偃却认为是自己的功劳并以此向君王索取,太无耻了。我不愿和他同列。"
(16)、第九位:狐射姑,狐偃之子,也就是重耳的表弟,后来被封于贾地,因此又称贾季,乃贾姓始祖之一。
(17)、送上门的君位,没人不想要,但重耳和他的谋士团队认为:里克弑君虽是为了旧主废太子申生报仇,但弑君毕竟是大逆,不能跟他混在一起!总之,在大丧大乱中入国夺权,有背礼教道德,虽成功于一时,但必有无穷的祸患随之而生。君主以正道为先,失掉民心的支持与拥护,江山又岂能坐得稳?于是,重耳最终以违背父命乃不孝之名,坚决的辞谢了里克,留在翟国观望。
(18)、晋文公是一个古代明君,为政清廉,促进了晋国富足强大,为晋国百年大业做出了贡献,在位期间,百姓富足安康,社会和谐发展,经济实力增强,是一个了不起的君主。
(19)、如今普遍流传的介子推被火焚死于绵山,是在战国末期到西汉之后才完全成型的。我们姑且以现在普遍流传的说法为准,来揣测一下晋文公的行为动机。
(20)、据史书记载,重耳的妻妾刚好也是十人,但他在出奔之前只有两位妻子,其他都是在流亡途中娶的(包括秦女五人,狄女一人,齐女一人,周王室女一人,楚女一人),目的是打感情牌,与各国联姻,加重自己的政治筹码。重耳虽然妻妾众多,但他显然不是好色之人,比如《战国策魏策二》就记载:“晋文公得南之威,三日不听朝,遂推南之威而远之,曰:‘后世必有以色亡其国者。’”;
3、晋文公的生平简介
(1)、可吕甥和郄芮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掌握兵权的呢?我认为,就是从韩原战败,晋国宣布“作州兵”的时候开始的。
(2)、明朝中叶以后,西北之甘肃、宁夏均有胥姓入籍,并有沿海之胥姓渡海赴台。明末张献忠屠川后,造成川地人口锐减,此后不久的湖广填四川,有两湖之胥姓被迫入迁于今四川、重庆之地。历有清一代,渐有北方之胥姓入迁于内蒙以及东北三省。如今胥氏人口不众,但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3)、晋文公姬姓(公元前697年-公元前628年),名重耳,晋献公之子。《左传》记载他在做公子的时候遇到内乱逃到国外,在列国流亡十九年,而后在秦穆公的帮助下杀回晋国做了晋国的国君,是为晋文公。
(4)、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是勇气;虽千万人而吾不往,这是智慧。
(5)、于是,重耳对着所有的从龙之臣,指天立誓道:“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说完将手里的玉璧往黄河里一抛,不一会儿,那块玉璧就在滔滔的河水中翻滚着失去了踪影(古人立誓,需献物给鬼神,也就是把金玉布帛埋在地下,或沉入水利,给鬼神享用。所献之物越贵重,表示自己越虔诚)。
(6)、 晋文公与介子推有一段感人的故事: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途中饿晕,臣介子推割下大腿的肉给他吃,重耳很是感慨,表示将来即位后一定重加封赏介子推。后来公子重耳成为晋文公,封赏忠臣忘了介子推。当重耳想起时,介子推却不愿再做官,背着母亲隐居在绵山。
(7)、就这样,流亡19年的重耳回到了自己的祖国,这时他已经62岁了。出去的时候他还是一个满头黑发的壮汉子,现在他已经是两鬓如雪,当他踏上了自己的祖国时,他跪在地上,亲吻着清新的土地,老泪纵横。
(8)、手无缚鸡之力的唐僧也只有三个神通广大的徒弟跟着他不远万里去取经,还老是有人不听话;可重耳却有九大牛人相助,形成春秋最牛流亡政治团队。大家患难相从,甘苦与共,一同流亡江湖十九载,一直忠心耿耿,无怨无悔。可以说,重耳比唐僧牛多了,也幸运多了,而且,重耳不仅有最好的男人,还有最好的女人。
(9)、附带说一下魏犨。犨,音chou,牛喘息的声音。魏犨这家伙名字起得好,牛气哄哄。网上有他的生平简介:
(10)、最后再补一句。《史记·晋世家》里有记述介子推的文字,司马迁他老人家并没有说介子推死于火灾。
(11)、有学者认为,胥氏可追溯到上古帝王“华胥氏”(伏羲、女娲姓“风”),据说“其民鼓腹而游,含哺而嬉,莫知作善作恶”。另有出自“赫胥氏”一说。据传“有赫然之德,使民胥附,故曰赫胥,盖炎帝也”。
(12)、第五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胥懿,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13)、就好像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会觉得刘备是个经常哭哭啼啼的仁慈的君主一样,很多人理所当然在这个故事里会将晋文公视为一个记性不太好的老好人,而忽略了他作为一个雄才大略的霸主所应有的枭雄气质。
(14)、胥童:(生卒年待考),胥甲之孙;晋国人(今山西)。晋国大臣。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晋厉公时,以胥甲之孙、胥克之子胥童为上卿。而胥童与当时晋国的权臣栾书、中行偃积怨很深。后来栾书、中行偃受宠于晋厉公,胥童遂被其杀害。
(15)、新朝地皇四年(公元23年)王莽政权灭亡之际,唐林的后裔子孙为避祸及,纷散迁逃,其中有以先租官称“胥附”为姓氏者,改称胥氏,世代相传至今。
(16)、自古以来,名与利都是人们不断追逐的对象,如果说狐偃等人是追求功名利禄的话,那我想,大概介子推苦苦追求的,应该是一个名声吧,从这点来说,其实介子推和狐偃等人没什么不同。
(17)、在晋国与楚国之间爆发的著名“城濮之战”中,胥臣以蒙马虎皮击溃了楚军,后官拜司空,封邑为臼(今山西应城),因此又称季臼。其后代有的用封邑名称为氏,称“臼”或“季臼”。
(18)、南北朝、宋、明之际,胥氏族人向今甘肃、山东、河北、江西、江苏、湖南、安徽、河南、东北、四川、黑龙江、新疆等地拓展。
(19)、于是,暌违十九年,重耳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终于回到了他日思夜想的故乡,他看着眼前既熟悉又陌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只觉得这些年的坎坷、不幸、饥饿、疲惫、苦难、孤独、绝望、屈辱、失败、恐惧、冷暖甘苦,酸甜苦辣,欢乐忧伤,寂寞彷徨、生离死别、爱恨情仇统统都仿佛像电影般在眼前一幕幕的闪过,现在这一切终于都要过去了,重耳跪倒在地,抚摸着家乡田野里肥沃的土地,抽泣着说:“我的故乡,我的亲人,你们流浪的孩子终于回来了,回来了……”
(20)、雄才大略的晋文公当然不会糊涂,他自然知道如果同意烧山,会是一个什么后果,但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同意了。因为介子推不能活着走出来,也因为如果任由介子推躲在深山里,他将永远背负着忘恩负义的骂名。
4、晋文公是谁?
(1)、晋惠公即位后,违背了给秦及里克的约定,又杀死了邳郑父与七舆大夫,晋人认为夷吾言而无信所以对他都不顺服。晋惠公八年(前643年)晋惠公恐晋国人依附重耳,就派勃鞮追杀重耳。
(2)、估计文公也很头疼——国家百废待兴,此时根本顾不上封赏他们。但一双双眼睛又巴巴的盯着自己,得对他们有个交代。怎么办,文公于是想起了介子推。既然介子推是你们的代表,那我只要搞定了介子推,那么其他人没有理由不闭嘴。
(3)、第五位,魏犨(音抽),乃魏邑大夫毕万之子,后来三家分晋的魏国始祖魏武子,勇武过人,是个武林高手,也是重耳的贴身保镖,头号打手。
(4)、太子申生刚死,夷吾和重耳就来见晋献公,问起哥哥的死因。晋献公大发雷霆,说:“这小子嫌我死得太迟了,还对我用起计来。”
(5)、客观地说,吕甥、郄芮都是政才难得的大臣。尤其是吕甥,在韩原战败后处变不惊、矫诏改制,短期内迅速恢复了晋国的军事力量。后来晋文公执政仅三年,便能在城濮一战破楚,问鼎霸业,这其中不能抹杀吕甥的奠基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