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91句海上钢琴师电影影评范文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3-10-27 09:16:39 admin 阅读:59

导读海上钢琴师影评视听语言 1、海上钢琴师的影评 (1)、他出生在海上,被水手收养。他只有水手给予的名字,一个年代,1900。他面对钢琴,无师自通,是真正的天才,受到无数人的追捧和...

海上钢琴师影评视听语言

1、海上钢琴师的影评

(1)、他出生在海上,被水手收养。他只有水手给予的名字,一个年代,1900。他面对钢琴,无师自通,是真正的天才,受到无数人的追捧和掌声。他也开始爱,爱一个女孩,静默且深情,令人曾揣测他是否会为了她而下船面对新的世界。

(2)、试想,如果1900放弃所谓的坚持,那他的人生是否会是另外一番景象呢?当然,一个真正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人,一定会选择与命运抗争,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而不是选择逃避,放弃生命,走向绝望。

(3)、丹尼·博德曼,负责邮轮上添加煤炭的工人。1900年收养了男主,不顾其他工人的嘲笑,独力抚养男主,并取名“1900”。他的行为举动表现了出他具有爱心,不顾他人看法,依然坚持做事的形象。

(4)、黑人爵士手Jelly背对着灯光出场,寂静中的剪影,给人以大反派的强势气场。

(5)、因而在渐行渐远的曾经,心中有强烈的无处排解的情愫和孤独的那时,我也曾在高楼上凝视遥远的地面,想象自己纵身一跳,人生的乐章戛然而止。

(6)、钢琴师不经意间抬头看到窗外的女孩,女孩其实并没有看见她,她只是把舷窗的玻璃当作了镜子。女孩也算不上大美,但很纯净。眼光追随着女孩,钢琴师的手指奏出了柔情似水的音乐,也就是片子中被渲染得很传奇的主题曲。

(7)、罗杰·艾伯特的评价,在美国相当具有代表性,这也决定了《海上钢琴师》没办法在奥斯卡和金球奖上有大的斩获。

(8)、用1900自己的话说:“在那望不到尽头的城市中,让我如何选择,如何去选择一条街道、一栋房子、一个女人、一片属于自己的风景、一种属于自己的活法……”这正是影片中1900拒绝踏上陆地寻求爱情的缘由,如果他自己的精神主体性遭到喧嚣世界的无情摧残时,毅然选择扞卫精神的自由,这种选择无疑是孤独的,但也正是这种孤独成就了1900精神的高贵。

(9)、而站在20世纪末(1998)回首20世纪初(1900)的《海上钢琴师》,则以点带面地回顾了20世纪的社会变革,并重点致敬了那些始终向往单纯、远离喧嚣,在艺术里寻获解脱之道的孤独者。这是电影一暗一明的两条线。

(10)、出乎意外的,坐在影院里看电影的我,思绪有些散乱。

(11)、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1900也是懦弱的,他没有勇气面对另一种环境的生活,宁可与船同归于尽。这也是人类的一种写照,就像哲学家的山洞比喻一样,人们不愿意离开自己狭隘的黑暗处境,即使有光明和自由的召唤。习惯了死的处境,就不再向往生的美景了,这才是人类最大的遗憾。

(12)、1900透过巨大的落地窗,看见上层人士在爵色魅影间醉生梦死,在那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与钢琴邂逅。他在钢琴上的天赋注定是个天才,而天才是孤独的。

(13)、特殊的镜头表现方式中是1900沧桑而孤独的一生缩影。在地下船舱的时候,1900甚至对于妈妈和孤儿院都不懂,在他远眺大海时,此时的外部特写摄影隔着窗户,1900只有一个脑袋被隔在里面,对于他来说,外面的世界是陌生的,而这种特殊的表现手法同样也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隐喻着1900将会被永远隔留在这里,永远也不会走出大海的最终命运,外面的世界在他面前安上了一扇厚重的,无法打开已经被焊死的窗户。对于1900来说,他是一个孤独的人,上天在关上他远方的窗户时同样为他打开了钢琴的这一扇门,钢琴对于他来说是情感寄托,是他在孤独时聊以安慰的武器,因此,当著名的钢琴大师杰利前来挑战他时,他并没有把这场乐斗当成比赛,他甚至随意的弹着曲子,钢琴是他的依托,而不是争名夺利的武器。当杰利开始为求速度,不尊重钢琴时,1900才决定用钢琴的手法来惩罚他。在快速的镜头剪辑中,杰利,观众与1900之间形成一个巧妙的平行蒙太奇,借用前两者之间的反应来从侧面表现出1900高超的钢琴技术,在这个快速剪辑的镜头中我们看到了1900心中真正的钢琴,同样也感受到了钢琴对于他的重要性,钢琴是他的伙伴甚至在他决定是否要去到陆地时他都是用能否时刻让远方的人感受到钢琴来作为取舍的。他是固执的,他固执的守着他对于钢琴的底线。同样,他也是脆弱的,他孤独的长大,因此他渴望爱,但是现实世界太大了,他明白自己无法抽离,所以干脆选择不去尝试,不再去被抛弃一遍,至死也守在赋予自己与钢琴灵魂的游轮上。

(14)、但对那些反感小清新和文艺青年矫揉造作一面的人来说,《海上钢琴师》的主角神秘得无法被观众洞察,而电影里铺张浪费的冗长镜头或独白,又像极了文艺小清新们矫揉造作、自我沉醉时的喃喃絮语——这让电影成了一部充其量「很好看的烂片」,仅此而已。

(15)、该片4K修复版于2019年11月15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16)、在电影中,1900是一个被父母遗弃的孤儿,并且也是具有天赋的钢琴家,他的双眸就像海洋一样蔚蓝,能够看到事物背后深藏的节奏,不管看到什么事物,1900都能够即兴地演奏出美妙的乐曲。在电影中,1900曾经过,“虽然钢琴只有88个键,但是通过它能够演奏出无穷无尽的音乐。”就像1900说过的,他可以借助钢琴发现自己生活的乐趣与真谛,并且赐予了钢琴魔法。当狂风骤雨来临的时候,1900依然陶醉在自己的钢琴演奏中,他可以乘着美妙的音符自由翱翔在船舱的大厅中。当杰尼想用自己熟练的爵士音乐来打败1900,但是在最后却失败而返,这种所谓的自由只会被1900击败在高尚的音乐世界中。

(17)、但音乐还是请了意大利国宝级钢琴家吉达·布塔来演奏,她评价蒂姆:“除了真正的琴音出自我手下,他的演奏状态完全是专业级别的。”

(18)、总之,很值得一看,很值得品味——音乐,其实就只是表达我们自己的另一个方式而已,只不过1900比我们任何人都表现得更为极端。

(19)、直接将影片的名字作为影评的标题,是没有对影片进行思考的表现。

(20)、2天前,知名博主和菜头发了一条关于《海上钢琴师》的微博,大意是说如果它是2019年的剧本,找投资时肯定会被批得一文不值,比如“名字不行,不接地气”、“人物不行,CP感太弱”、“主题不行、不正能量”、“剧情不行、要大改”。

2、海上钢琴师电影影评范文

(1)、可是,如果换一个角度,从一个特殊人的立场对工业时代进行反思,我更多体会到的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2)、他内心的孤独,音乐可知,就如同他的语言,他用它来述说生命,表达情感。其中有这样的一幕,夜晚,在船的酒会大厅,他演奏着,钢琴随着在飓风大浪中左右摇摆船艘,在光洁的地板上,合着音乐的节拍,乎左乎右,时而转圈,时而滑行。让你感受到仿佛他整个人的身心和这音乐,这艘船,这大海早就融合在了一齐。他说过,他的音乐和他的人不分开,所以拒绝发布他的音乐胶片。我想,他的内心里,也必须这样笃信,他的这艘船和他的人,不能分开。生命仿佛自他被抛弃的那一刻起,就和这船联系在了一齐。音乐,船,他,是“一”,永远无法分开。船的生命结束了,相信他的生命结束,也似乎成为了必然。这也许是他不离开的第三个理由。

(3)、而且我见到了很多不同领域的强者,感受到了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有时候,那是宛如天堑的存在,真实的感受到了“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的含义。

(4)、影片《海上钢琴师》中贯穿了大量的音乐,如果对这些音乐加以品味,无论1900弹奏的钢琴曲,麦克斯的小号吹奏,还是影片中的部分配乐,都是为“自由”服务的,当然,最代表自由性的音乐,还是1900的钢琴曲。

(5)、这部影片里,1900成了艺术的化身,他会没有户口的出现在底层社会中,也会出现在有尽头的世界里,但是他离不开有尽头的世界,他也会消失其中,毫无功利地把自己炸掉。当然编剧也安慰着自己说:“只要你还有个好故事,和一个能够倾诉的人,你就永远不会完蛋。”我有的时候觉得,即便我们写不出好的故事,也至少要成为一个能够倾听的人,不然我们好像真的一无是处。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1海总是载满了回忆的,无论它是快乐的,希望或不堪回首。

(6)、佛曰,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一沙是一部好的电影,一花是一曲好的音乐。音乐就是电影世界里的天堂。因为我们站在音乐的天堂俯瞰上帝眼中的世界,所以只有一世的我们才得以享受几生的爱恨情仇。这整部电影与音乐紧密结合、血脉相连,宛如一对双生花。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2两个钟头陪主人公1900度过了一生,又是一部经典。

(7)、我看到1900的音乐几乎与大海合拍,我看到他在与大海共奏共鸣,我看到他坐在钢琴边上的时候,思绪却深入到远处的海中,深入到身边的人身上,他的身体留在原地,但灵魂却已经漂洋过海,遍览红尘。

(8)、各大门户网站也跟着竞相发布,热度丝毫不减。新浪、网易、搜狐、环球、凤凰、中华网、北青网等多家网站媒体都在重要位置推送。

(9)、但我们今天可以聊聊,这颗药是怎么制作出来的,为什么会有4个版本的时长?为什么当年没有在三大和奥斯卡上斩获奖项?为什么至今弥足珍贵?

(10)、电影中《魔法华尔兹》的片段中,则是将镜头固定在演员面前,以让观众跟随1900和钢琴一起转动,而周围的景物则是在不断变化,一次达到身临其境、增强代入感的作用,同时也让观众感受到邮轮在画上航行时的颠簸和晃动的感觉。

(11)、很多人无法理解他的行为,他完全可以闻名世界,赚很多的钱,有享不尽的富贵,但他就是那么坚定,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知道自己属于哪里。我佩服他的执着!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0之前看过这部片子,但是当时没有看进去,今天完整的看完,感觉还是引发了些思考的。整部片子都是在托尼的讲述中娓娓道来,这让人接受起来十分舒服。

(12)、很奇怪的是,跟《阿甘正传》和《肖申克的救赎》相比,《海上钢琴师》的价值取向消极,不够热血、不够励志。

(13)、为什么不能去尝试一下呢?共同奔赴毁灭却留下了自己内心最原始的追求。看完了,有些感慨文字的力量,也很佩服别人驾驭文字的能力,以及对“思考”所做的反馈。而我还需要在点滴中慢慢积累,才能有一天可以自由随意地把看过的感悟描述出来。

(14)、这条暗线,从宏观层面出发,关照的是20世纪人类生存方式的动荡与变革,它那看似充满希望的未来,实则剥夺了更多人的可能性。所以原本很优秀的小号手麦克斯,会贱卖自己的康恩牌小号,只为换取温饱钱。

(15)、"海上钢琴师”,以主人公为线索,描写了一个一生都在海上度过,从没踏入陆地的杰出钢琴师。片中很令人叹息的时刻便是他已打算走向陆地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可是在那一刻,他,有往回走了,走回了他一生的家——那艘船。片中,多少人慕名而来,甚至邀他制作唱片,让他过上富裕的生活,可是他始终坚持自己在船上这种简单而又单纯的生活。即使在最后生与死的选择中,他也选择了与船共生死。他,就这样葬身于大海,一生都没踏上陆地,不知这是否是他的遗憾,还是说这是他的追求。、而且他到底在执着什么?到死都不愿意去感受一下那个他从未了解过的世界

(16)、摄影:导演自己就是摄影师出身,本片的摄影水平没得说,无论是构图、色彩、明暗对比、无缝般的连贯,都是可圈可点之作。

(17)、对于这部电影,有很多不同的角度和主题。当然,如果一部电影只能从单一的角度去分析,就不算一部经典之作。

(18)、自称“爵士乐祖师”的杰利上船与1900比赛钢琴,激动人心的程度简直可以和最激烈的枪战相媲美。开始的时候1900与杰利比赛舒缓节奏的时候,1900竟然被对手杰利的演奏感动到流泪,可见他天性中的纯真和无邪!再后来杰利想用快节奏的演奏打败1900的时候,1900反而不惧怕,因为“快”是1900最擅长的!到底快什么什么境界呢?他弹完之后,将一根香烟放到钢琴弦上,香烟竟然直接燃烧了!可见弹的速度之快!

(19)、看完影片之后,我的唯一感觉是孤独,真孤独。可是1900真的孤独吗?后来的很多时候,我都觉得他不孤独,他有满满的用之不尽的音乐的灵感,有无数的才华和无数的流动的音符。他其实不孤独,他让我们孤独,没有天才的华丽没有天生的不俗没有特立独行的资本,没有充盈的内在没有在这个世界得到认可和满足,所以我们孤独;我们从1900身上看到了自我的卑微自我的缺乏自我的飘忽,所以我们孤独。

(20)、  影片开篇就以影像和时间作为这部影片的开端,这充分的体现了它的真实性,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成,而时间则很清晰的告知了观众事件发生的时候。同时也很明显的透露出这部影片的主要基调:是一部关于韩国滑雪开端运动的励志电影。全片以五个少年和教练为主要线索,但是影片还是主要围绕Bob寻找抛弃自己的母亲一步一步发展。全片的情节发展就是围绕这一根线索而展开,带给观众直观的心理感受。以轻喜剧的情感基调并合励志热血折射出韩国运动界不关注滑雪运动的现实。

3、《海上钢琴师》影评题目

(1)、1900虽然一生漂泊在海上,但是他却早已看尽了陆上人世间的繁华与落寞,辉煌与凄凉。固守在自己精神理想国的1900,不仅在音乐上造诣斐然,而且还可以轻易地洞察出入生百态、世俗名利、人情冷暖。

(2)、这三十年来,在船上他对世界冷眼旁观,却得其神髓。他也曾渴望与外界交流,当他盲打外界的电话,得到的却是谩骂与不解。

(3)、 ·如《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红灯笼是贯穿电影的重要道具,标题可为《灯笼里的一生》。

(4)、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海上钢琴师就是我们身边那些生存在自我空间里的人们的缩影。他们熟识于一如既往的生活圈,热衷于弹奏属于自己的音乐,一旦环境有变,就会感到无所适从,与周遭的一切格格不入,他们需要时间、精力来重新适应,或者无法适应。他们在自我封闭中要么颓废无功,要么创造奇迹,用自己的方式来排遣内心的孤寂落寞,展现心灵深处一直向往的世界。

(5)、不被祝福地降生,是缺少证明的流民,是不被任何一个国家承认的驱逐者。他的诞生与死亡于世间没有任何影响。他在这喧闹的人世不会留下任何一个音符,他在这个片广博的土地不会留下一丝足迹。因此他拒绝出唱片,他的音乐与本人无法分割。如果这个世界无法接受他,他同样抛弃整个世界。但是即便如此,这个认知仍是他心中放不下忘不掉的伤痛。虽然他拒绝下船,但却渴望俯仰于天地之间,他有着一颗崇尚自由的灵魂。然而心底的魔床监禁了他的思想,束缚了他的肢体,无时无刻地折磨着他。但值得欣慰的是,拥有一位相知的知己是他最大的幸福。于是他痛并快乐着。

(6)、后来我才知道生活的大多数时候其实是孤独的,是我们心里无处安放的孤独,不被这个世界所认可的孤独。1900是孤独的,所以他选择一辈子不上岸,和那座海上浮城共生共死,而我们呢?我们没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城,让我们来安放我们的孤独,让我们来逃避自己不喜欢的一切,所以我们比1900更孤独更可怜。

(7)、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应该是人人都能追求自我梦想,人人都能拥有梦想生活的社会,而不是只有一条路径,就像游轮通向陆地的踏板,只有唯一的一条;也不是只有一个标准,只能追求世俗的名利和成功,才是幸福。在这里,人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这才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们追求的终极所在。

(8)、而陆地上的金钱、地位、名誉等更是文明对人的束缚,人沉沦其中,只会沦为被控制的客体,根本没有选择可言:但是大海、维吉尼亚号和钢琴对1900来讲是确定的,是他所熟知和能掌控的,他不用在过多的选择和判断中丧失主体性,而是通过对确定性的熟知和控制实现了自由。

(9)、为什么?因为他有点害怕了。他突然发现,这个花花世界不是自己想要的。自己真正的精神家园不在这里。如此庞大的陆地,如此光怪陆离的世界,他恐惧了,他不知道何去何从了。回头再看看船上,那是生他养他的家园,是他精神的乐园。在这里有他的音乐,有他的梦想。

(10)、1900的人生很悲催,但也很幸运!悲催是站在世人的角度,不知道自己的身世,必须和孤独长时间相处。幸运的是在我看来,他有充足的时间、空间和自己交流,船上来往的旅人,正好给了他多元化的感官体验,生活在熟悉的船上,安全的底色给了他无惧生命的力量。而他对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思考,也为他的演奏注入了灵魂。技巧可以被模仿和学习,但思想是自私的,是独有的,是任谁也无法夺走的!人类的伟大就在于我们开启了自主意识模式,并擅长用意识创造和体验生命。我们工作、生活、旅行、学习等等行为模式的意义是为了打开我们的意识框架:借由看到的去思考更多看不到的;借由体验到的去创造更多可以体验的。1900不用下船,所以他从不期盼那个目的地的到来,开船的瞬间,他为同行的旅人开启一场音乐盛宴,驱散陆地带上船的雾霭。没有分别心,却更愿意在有梦想的人群中抒发自己的梦想,没有评判心,更纯粹的倾听和接受不同的信念,通过思考把感受融入灵魂,融入梦想。

(11)、主演演的很不错,只是主角形象刻画得太过神秘,使得观众很难与主演达到心与心的交流。第一次看很激动,慢慢经历的事多了,也就好了。剧中有几句经典台词,印象深刻,感兴趣的可以去找找。想提高英语水平的可以多看看《傲慢与偏见》《雾都孤儿》《哈利波特》,纯正英国式发音。剧中主角会多种口音。

(12)、电影有睁开眼睛可以看到的东西,也有闭上眼睛才能看到的东西,我想这才是好电影的魅力所在。

(13)、先捋捋时间,Max上船的时候很兴奋,船一开就晕船了,和1900一起钢琴华尔兹撞坏了玻璃,被船长罚铲煤,这时候两人第一次认识,1900说自己是27年没上岸,我们可以确定这是1927年。

(14)、影片用震撼的视听讲述了一个烧脑而刺激的故事。一名叫做鲁本的心理治疗师总是在梦中受到“妖魔化”的名画侵扰。若想一觉好眠,唯一的办法是偷走所有入侵他梦里的名画。为帮助鲁本脱离梦魇,他与四名身怀绝技的病人联手组团偷遍罗浮宫、泰特现代艺术馆等各大美术馆。

(15)、有些电影是你看过之后心中涌现万千却无从下笔,是你思绪纷飞却不知从何整理的。《海上钢琴师》就是这样一部令人欲罢不能却欲言又止的电影。也许多年之后,人们会忘记那场惊艳的钢琴决斗,会忘记他心爱的女孩就住在莫特街27号,会忘记……但在维吉尼亚号残骸中他与麦克斯最后的对白,眼神中所流露出的孤独、决绝而温柔,始终会出没在心底,带来生息。

(16)、而在影片中,与1900生之自由相对立的,电影中现实的人们正是拼命追求的恰恰一种伪自由。影片一开头是乘客们看到自由女神后的狂热场面的全镜头,人们对象征着繁华与自由的美国充满了向往,相信在美国这个遍地黄金的地方一定能找到财富和自由。就连1900生之挚友麦克斯也选择了下船,想用小号和音乐在陆地上打开一片新天地,结果却事与愿违,穷困沦落到社会最底层,以至于迫于生计不得不去典当陪伴自己多年的小号。影片中现实中的人们所追求自由是一种被物质“异化”的自由,或者是说,它根本不是自由。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异化”是人的生产及其产品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也就是说,追求物质“异化”自由的人们会被功利的事物所束缚,最终会丧失能动性,人的个性不能全面发展,只能片面甚至畸形发展。

(17)、蒂姆后来接受《名利场》采访时说:“看过样片我才意识到,导演确实眼界更高,而那正是我们想要的效果。”

(18)、接下来的情形,有点出乎我的意料。“1900”继续在船上演奏钢琴,经历了朋友离别、经济萧条和两次战争,最后,这艘游轮停止了航运,将被炸毁。他的朋友麦克斯,坚信他仍在船上,千辛万苦找到他,劝说他。“1900”最终没有离开“维吉尼亚号”:最后,他纤细的双手在空中象征性地演奏了最后一曲,在一片火光中,伴着巨大的声响和巨轮一起在海上沉没,和来时一样,钢琴师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永远消失在这个世界上。

(19)、作为暗线,电影在1900这个特殊的年份上,再现了欧洲人涌入美国寻梦的景象。无论他们是头等舱里的达官显贵,还是三等舱里的落魄穷酸,只要看到自由女神像,就会一起呐喊欢呼「American」。如果说这些群像太模糊,那小号手麦克斯的出现,就具象化了这些人对美国梦的向往。这也是为什么随着游轮东来西去5年多后,麦克斯提着小号下船奔向自由女神像的缘故:他要在美国这块新大陆上讨生活。

(20)、有人说,别人的故事有自己的影子,自己的故事有别人的影子。仔细想想,又何尝不是这样。

4、海上钢琴师影评视听语言角度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我们都要通过电影去反映自己的生活,电影中的主人公就象那个我们从不示人的自己,他孤独,他对爱情有着孩子般的憧憬,他相信很多,又惧怕很多,是的,主人公就是灵魂中的我们自己,我们自己,就是船上孤独的主人公

(2)、演员:一群老戏骨的出演。因为是一部传奇,所以每一个人都显得略有点夸张。演技当然没得说,但我个人觉得钢琴师的扮演者应该更清纯一点。

(3)、电影是我休闲时光不可缺少的伙伴,一部好的电影不仅可以陪伴你打发时间,更能给你以启迪。曾经朋友给我推荐了《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但因无暇一直未看,昨天晚上终于有空闲,坐下来好好欣赏了这部电影。

(4)、在豆瓣电影条目里,《海上钢琴师》有4个不同时长的版本,分别是165分钟、120分钟、169分钟和125分钟——这混乱背后,其实是朱塞佩·托纳多雷跟海外发行商FineLine公司博弈的结果。

(5)、隐隐地感觉到影片传达出主人公的孤独感,那种深陷其中的孤独,在孤独中出生,习惯孤独,再到无法离开这份孤独。这份孤独里面有艺术,也有一种心病。

(6)、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很早就注意到了蒂姆·罗斯。

(7)、初看完影片之后,唯一的感受是孤独,透彻心扉的孤独。他来到这个世界还未来得及张开眼看父母一眼就被遗弃于邮轮之上,幸运的是被豪放的锅炉工丹尼收养,并给他起了个长而古怪的名字——丹尼·伯特曼·T·D·林蒙·1900。于是,1900在这艘邮轮的传奇故事缓缓拉开了序幕,他渐渐开始融入这个世界,一种叫音乐的东西触动了他的心弦。然而奈何造化弄人,几年内再度成为孤儿的他终于获得了他一生不会抛弃,也不会抛弃于他的钢琴。此后,他伴随着邮轮在世界游历却从未下过维吉尼亚号半步。期间面对着名利的诱惑,外界的挑衅,哪怕一段从未结束,也从未开始的的爱情也只是让他心潮更澎湃了些,挣扎更剧烈了些,他还是选择了大海,还是选择了那台伴其一生的钢琴。在一声巨响中,他消失了,永远地消失在海上,永远地消失在每一个观影者的眼泪中。

(8)、麦克斯在破旧的船舱里播放那张黑胶唱片,再一次试图寻找出1900。当麦克斯找到他。

(9)、此次《海上钢琴师》经4K高清修复,视听体验将全面升级,多年磨损的影像和声音将会恢复到当年被捕捉时的样子,呈现出每一个微小的细节。

(10)、以及城市里不时隐现的钢铁水泥,高耸入云冒着黑烟的烟囱,和最终随着炸药轰然碎裂的游轮,就成了电影对整个20世纪的回望,和对下个世纪的预言。

(11)、1900代表的文化艺术传统是飘在海上的,为什么是海上,因为文化脱离了人和土壤是空中楼阁,移民在漂向美利坚的路上满眼都是伟岸的自由女神,而忘记了那些伟大的文化传统,最后,随着欧洲被二战彻底打进泥潭,漂在海上的文化传统也随之烟消云散。

(12)、钢琴师与“爵士乐之父”的钢琴决斗完全是一场传奇,它让我想到武林高手的对决:一个功成名就的大师以为可以轻易踩踏一个传说中的江湖游侠。没想到被打得无地自容。

(13)、有人问,这部影片既然这么有深意,为什么没有像《绿皮书》一样拿奥斯卡奖呢?很多人都觉得导演用错了力气,或者不明白他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只是这个世界浮躁的人太多。他想传达的东西,不是你为了写影评翻来覆去看了好多遍发现找不到可以作为主旨的东西。导演是有野心,他想讲述一个人的一生,想映射一个时代。这部电影根本不是在讲故事,而是在给每个看官照镜子,主角就是你自己。

(14)、《海上钢琴师》这部影片的故事发生在一艘穿梭在英美之间的游轮上。1900年的第一天,铲煤工丹尼发现了遗弃在头等客舱钢琴上的男婴,收养了他并取名"1900"。1900没有出生证明没有身份没有归宿,但他有海洋有钢琴有音乐。那年,8岁的1900,推开"禁止入内"的大门,走进了他生命灵魂的深处——"Music"(音乐),钢琴天才1990一曲感动众人,一句"Ftheregulations"(去他的规定),开启他人生篇章。海上波涛汹涌,船内晕眩晃荡,1900又是一曲,结缘终生的朋友——小喇叭乐手MAX。摇晃的音乐大厅,四处奔走的钢琴,音乐的自由也随之开启。上天赋予1900无与伦比的音乐天赋,让船上的各式各样的人为之疯狂,也给1990带来了人生中第一次挑战。来自爵士之父的挑战。也是这次挑战,又给了他新的人生际遇。爱情总是来得异常仓促,一张唱片,本可以流传百世,却被1900抢下。"Iwon’tletmymusicgoanywayoutme"(我不能让我的音乐离开我),因为这音乐属于爱情。为了这奇妙的缘分"一见钟情",1900做了生命中唯一一次下船的决定,他决定为爱出走,或者是为了看看那未知的世界。但繁华世俗的世界让1900退缩了,那从未踏足的领域可能并不适合1900。最终也未能走下那通往陆地的长阶,他义无反顾的回到了船上,回到了这艘从出生就未曾离开的属于1900自己的音乐世界。即使退役了的邮轮将被炸掉,他也选择与船共存亡。2个小时的影片导演处理得很流畅,1900似乎是某种象征,我不禁跟着人物的命运思考,思考人们生存现状,思考未来命运。但每次我看完这部影片,我的大脑都会放空一段时间,不知该想什么,不知该做什么。好似想逃避这悲剧色彩带给我的不安,或是这玄妙的音乐带我短暂的抽离现实。

(15)、我毕业以后唯一保留的上学时的习惯就是,假期永远不会是悠然自在的,总要做些什么才不会让我觉得我又在荒废时间,尽管这是一种心理安慰,春节假期倒数第三天晚上我开始暗下决心,“明天我必须做点什么了,比如我要制定一个日常规划,比如我要看一本书,比如我要开始做事业编的题目,比如我要写微信公众号,比如……”最后我只认真地做完了一件事,看《海上钢琴师》,我正被温水煮青蛙似的生活一点点腐蚀,从前是得过且过空谈理想,现在是生活,生下来活下去。看完这部电影,至少我心里卑微的诉求得到了回应,我假期也算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16)、那是1900与四处漂泊的农夫,在三等舱的月夜里相遇。

(17)、我喜欢1900一脸的清澈,喜欢他沉迷的样子,喜欢他静静地用音乐和心与自己对话。喜欢他说的话。他说:“我看不见城市的尽头,我需要看见世界的尽头。拿钢琴来说,键盘有始也有终,并不是无限的,音乐是无限的。在琴键上,奏出无限的音乐,我喜欢。可是走过跳板之后,前面的键盘,有无数的琴键。无限大的键盘怎奏得出音乐?——不是给凡人奏,是给上帝奏。我生于船,长于船。这艘船每次只载客二千,既载人也载梦想,但范围离不开船头与船尾之间,我过惯那样的日子——陆地?对我来说,陆地是艘太大的船,是位太美的美女,是条太长的航程,是瓶太浓的香水,是篇无从弹奏的乐章。我没法舍弃这艘船。我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反正,世间没有人记得我,除了你,只有你知道我在这里。你属于少数,原谅我,朋友,我不能下船。”海上钢琴师观后感2看完之后,我稍作百度想看一下别人对这个电影的评价,又怕被引导了思维而得不出自己的想法,所有我先停止了。

(18)、讨论剧本时,蒂姆建议只说一次“why”,并搭配上意味深长的沉吟,来增加层次感。托纳多雷一直反对,甚至拒绝讨论,要求蒂姆按剧本演。

(19)、有次朋友聚会的时候,来了个陌生人,还没聊两句,就开始对我说:你应该去考公务员。当时回了句:“我们不知道别人经历了什么,所以不要轻易去建议别人做什么”。对1900,我们作为一个旁观者,他的确应该下船,去收获名利,去得到爱情,可这些并不属于他。如果我是1900,我也不会下船,船上有我的一切,离开船,世界那么大,我又是谁呢?

(20)、1900说的无法掌控就是大萧条,大萧条产生的比较底层的原因是产能过剩,随后是失业率,以及其他的各种不平衡。资本主义每次的危机都跟产能过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我们再回来看1900自己给出的原因就会心里一亮。

5、海上钢琴师电影影评视听语言

(1)、作为这世上存在的一个人,我们从出生到死亡都被冠以各种各样的称号和身份。出生的时候父母为我们取了一生的代号即名字,我们要上户口登记注册,等到十八岁了要去办理身份证;我们在学校是学生,工作了又要评职称,我们被别人介绍时是某人的子女父母朋友同事,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我呢?当这些东西都被去除之后,我们还是我们吗?我们还能找到自己吗?1900是一个没有出生证明的孩子,他不属于哪个国家也没有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名字,如果他死了你在任何资料中找不到他存在的痕迹,可能也没有多少人记得他的存在,他也没有一座存放他遗体的墓穴,但是他却实实在在地存在过,真真实实地活过,他用什么证明了自己的存在呢?

(2)、打开电视,搜索电影,看到了《海上钢琴师》。

(3)、“毅然决然,再不后悔。”人生可以归结为一种简单的选择:不是忙着活,就是忙着死,何不用自己的方式来诠释了自己的人生

(4)、我们来看看1900和Jelly都弹了什么?Jelly三首基本都可以算是爵士吧,而1900第一首弹的传统民歌,其实没有战斗的意思,他的意识在对战层面之上。第二首是临时复制了Jelly的曲子,我们套入欧洲和美国文化比较的逻辑可以看出来,1900表明你的确实不错,但是你会的我也会,没啥大不了。第三首俩人有一种在拼基本功和炫技的感觉,首先要说音乐的终点肯定不是炫技,但是对于艺术表达,尤其是电影这种视听语言媒介来说,炫技是最通俗最直接最易懂的一个方式,第三首表达的是美国不错,但是欧洲才是最牛逼的。你会的,我也会,你不会的,我还会。

(5)、因为,大多数的我们,一直生活在这个“外面的世界”,虽然清楚地看见它的混乱,却也会因为某一瞬间体验到的那些温情,那些无以伦比的美好,而心甘情愿地忍受着它所给予的伤害,努力弹奏出最华美的人生乐章。对我而言,这种“外面的世界”若是自己真的所爱所选,这也未尝不是一种好的选择。

(6)、有人说,1900代表着的是一种理想,代表着这个尘世中的多数人,注定不会付诸行动,却会始终心怀向往的理想。矗立在那里,自由,决绝,而悲伤。

(7)、*《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是关于文学与艺术著作权保护的国际条约,1886年9月9日制定于瑞士伯尔尼,电影一项是后来修订加入的

(8)、1900最美的曲子是写给他一见钟情的女孩的,他透过船窗户看到女孩的美丽,把自己的爱慕隐藏在音乐之中,刻录成长篇并想找机会送给她。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他会选择自己擅长的一种艺术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对方的爱慕。他一遍一遍对着镜子练习送礼物给她的台词,而每次他每次带着羞怯的谈吐,都被对方无视,知道最后一次他向她说明自己的心意,但是船靠岸了,他们分别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9)、典型人物成就于典型环境中,最终感悟出称之为典型的世界观。1900就是影片中的典型形象,他被从陆地上来到海上的人抛弃,最终被养父养在昏黑的地下船舱,在他八岁养父去世之前他甚至没有走出过那片黑暗。这里的黑暗是导演对他今后拒绝走出游轮,去到陆地所埋下的隐喻,早年的被抛弃,唯一亲人的去世让1900成了一个孤独的个体,他害怕陆地上的冷漠,害怕再一次的被抛弃。在游轮上,到处是他熟悉的人,他弹奏出的钢琴曲可以到达船上的每一个地方,在这个地方,对于1900来说,有一种亲切感笼罩着他,将他拖出那片孤独与黑暗,这就是1900心中乌托邦世界。然而,音乐能留住他,却不能留住其他人,在快速切换的镜头中,小景别的表现方式表现出人们的如痴如醉和情不自禁,而这所有的一切在一声“美国”中停止,人们快速离去,只剩1900一人坐在那里,他重新回到了孤独,寂寞的世界中,快速切换中是1900激动,亲切的内心在随着音乐一起晃动,而最后,他终究比不过陆地世界花花绿绿的诱惑。在一次偶然的契机中,1900在弹奏中对一个突然出现在他画面中的女孩一见倾心,可是内心对于陌生人的害怕与抵触让1900最后也没能将自己的想法告诉那个女孩,女孩最后向1900大声喊出的地址是促使他最终尝试着离开大海,前往陆地的最后一根稻草。决定离开游轮的1900的心中是带着期待的,他期待着能够养大女孩的土地绝不是他当年被亲生父母决定遗弃的土地一样,可是当他离走向陆地仅剩一步之遥时,他看着不远处陌生而冰冷的大楼,看着毫无温度的人群,他再次放弃了,而这次放弃也意味着他失去了此生所遇见的唯一一次爱情,他依旧只在自己的桃花源里获取温度。然而,时过境迁,二战的爆发使整个美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乌托邦世界终究也要在六斤中的炮火中化为灰烬。麦克斯辗转多处终于用昔日的唱片将1900唤了出来,他依旧不愿意下船,他说,我害怕陆地,在这里,我的钢琴声能传到每一个地方,而在陆地上,一望无际。对他来说,陆地是陌生的,冰冷的,不是每一个地方都有钢琴曲的,那里将他遗弃,一起丢掉的同样也是1900对于陆地世界的信任,他游于新旧两个世界,新旧更替,而他却从未变过,将固执与坚守融入自己的血液中,最终随着自己所处的乌托邦世界一起毁灭。

(10)、从追求梦想的角度来看,当时的人们都朝着美国梦不断努力,世界充满了欲望、利益和关系的纷争,甚至很多人拼搏多年依然没有获得想要的成功,最终走向穷途末路。迈克斯为了生计可以把陪伴多年的小号卖掉,为了生存他放弃了自己的梦想;而1900一生都留在了船上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为了梦想他可以放弃一切,甚至于面对死亡,他依然无所畏惧。

(11)、陆地上的人喜欢寻根问底,虚度了大好光阴。冬天忧虑夏天的迟到,夏天则担心冬天的将至。所以他们不停地四处游走,追求一个遥不可及、四季如夏的地方——面对这一切,那个叫1900的钢琴师会淡淡地说:“我不羡慕。”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80句矜持不苟的意思怎么解释精选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