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103句完璧归赵的意思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3-12-06 16:14:21 admin 阅读:59
完璧归赵
1、完璧归赵的主人公是谁
(1)、(造 句)这些书我看过之后一定会完璧归赵,请你放心。
(2)、同时,秦昭王几乎没有声色犬马的爱好,对于所谓的玉器古玩也从来没有表现出多大的兴趣。这次他为什么一反常态,要用十五座货真价实的城池来换取一块无用的和氏璧呢?
(3)、蔺相如说:“秦国自秦穆公以来,前后二十几位君主,没有一个讲信义的。我怕受欺骗,丢了璧,对不起赵王,所以把璧送回邯郸去了。请大王治我的罪吧。”
(4)、(举例造句):请放心,不要多久,这两件东西定会完璧归赵。此事放在弟身上好啦。★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六章
(5)、蔺相如为保持将相和睦,不使外敌有隙可乘,始终回避忍让。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善自谦抑的精神感动了廉颇,于是亲自到蔺相如府上负荆请罪,二人成为刎颈之交。
(6)、赵国当时的国王是赵惠文王赵何,他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武灵王是赵国历史上很有魄力的国王,他曾以“胡服骑射”的改革措施,让赵国的军事实力大增。
(7)、蔺相如回到客栈,叫一个随从的人打扮成买卖人的模样,把璧贴身藏着,偷偷地从小道跑回邯郸去了。
(8)、这其中一定有特殊的原因,需要结合这一事件前后的史实去寻找其中的蛛丝马迹。
(9)、读史|帝国灭亡前夜,30多名大臣被投进了黄河
(10)、三月春风扑面来,警民鱼水一家亲,布女士为表示衷心感谢,特意赶制了一面锦旗送给江口派出所民警以表谢意,于是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11)、楚国有一件叫做和氏璧的宝玉,为赵惠文王所得,秦昭王听说后,表示愿意用15城换取和氏璧。赵惠文王召见蔺相如,蔺相如表示愿带和氏璧去秦国,如果赵国得到秦国的城邑,就将和氏璧留在秦国,反之,一定完壁归赵。
(12)、蔺相如估计秦昭王不过是假意应付,便提出要秦昭王也应斋戒5日,再郑重其事地交换。秦昭王只好应允。蔺相如便派随从怀藏和氏璧,偷偷从小道返回赵国。秦昭王斋戒完毕,举行交换仪式时,蔺相如才把送和氏璧回赵之事告诉秦昭王,从而保全了和氏璧。
(13)、今天,无意间说起了蔺相如和秦王的故事(对,小钟家的日常就是这么地有文学气息)
(14)、3岁的弟弟把我的作业本拿来当玩具,我想尽办法,最后动用了我的3根棒棒糖,才让他完璧归赵,唉,吓死我了!
(15)、小朋友们,听了今天的故事有什么感受吗?欢迎在留言区留言告诉妞爸
(16)、我每次向校园童话投稿时,稿子刚到老师那儿,就被完璧归赵地退回来了。看来我还得在写作上多下功夫!
(17)、如果秦王不肯用十五座城来交换,我一定把‘和氏璧’完整地带回来。”赵王听说蔺相如是个又勇敢又机智的人,就同意他去了。 蔺相如到了秦国的都城咸阳,秦王在王宫里接见了他。
(18)、秦王说:“好!就这么办吧!”他就派人送蔺相如到宾馆去休息。 蔺相如拿着那块宝玉到了公馆里。
(19)、孙丹林所著的《少年读三字经》目前已经结集出版,大家可以在本文末留言,截止到明天(4月9日)17:00,被小伙伴点Zan最多、排名前二的留言的网友,可以免费获得《少年读三字经》图书一本!
(20)、左边是一个“玉”字。汉字中凡是以“玉”字做形旁的字,几乎都与“玉”有关。它的本义是雕刻加工玉石。比如:“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意思是:君子的自我修养就像加工骨器(或石器),切了还要磋;就像加工玉器,琢了还得磨。由于“琢”的本义是细心地“琢玉”,因此就产生了推敲、研究、琢磨的意思。
2、完璧归赵的意思
(1)、由此,他已能充分断定,赵国内心对于秦国充满了恐惧,没有了赵武灵王的赵国已经是纸老虎。
(2)、公元前279年,秦王与赵王相会于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他随侍赵惠文王,当面斥责强大的秦国,不辱国体,使赵王没有受到屈辱,因其功,任为上卿,居官于廉颇之上。廉颇居功自恃,不服相如,耻居其下,并扬言要羞辱相如。
(3)、蔺相如说:“秦国交了城,我就把和氏璧留在秦国;要不然,我一定把璧完好地带回赵国。”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了咸阳。秦昭襄王得意地在别宫里接见他。蔺相如把和氏璧献上去。
(4)、蔺相如诓说玉上有一小疵点,要指给秦昭王看,拿回了宝玉。他在庭柱旁站定,说:“赵王担心秦国自恃强大,得和氏璧而不给城邑,经过我劝说方才答应。赵王斋戒5天,然后才让我捧璧前来,以示对秦国威严的尊重和敬意。不料大王礼仪简慢,毫无交割城邑的诚意,现在若大王一定要抢走宝玉,我宁可将脑袋与宝玉一起在柱子上撞碎。”秦昭王无奈,只得划出15个城邑给赵。
(5)、蔺相如诓说玉上有一小疵点,要指给秦昭王看,拿回了宝玉。他在庭柱旁站定,说:赵王担心秦国自恃强大,得和氏璧而不给城邑,经过我劝说方才答应。赵王斋戒5天,然后才让我捧璧前来,以示对秦国威严的尊重和敬意。
(6)、秦军间谍说:“秦军所厌恶忌讳的,就是怕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来做将军。”赵孝成王因此就以赵括为将军,取代了廉颇。蔺相如说:“大王只凭名声来任用赵括,就好像用胶把调弦的柱粘死再去弹瑟那样不知变通。赵括只会读他父亲留下的书,不懂得灵活应变。”
(7)、(译文)城邑归属赵国了,就把宝璧留给秦国;城邑不能归赵国,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地带回赵国。
(8)、那就是,你赵国对于我秦国的要求,根本没有拒绝的勇气。我想要和氏璧,你赵国不是乖乖地派人送来了吗?并且,蔺相如所谓的一番痛斥,更是给秦王提供了明确的印证。
(9)、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成语是其精粹之我们每天用三分钟讲解一个成语,以及一个相关的历史故事。让孩子在家轻轻松松每天学会一个成语,丰富其文化知识,出口成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10)、蔺相如到秦国后,将和氏璧献上,秦昭王大喜,却全无将城邑给赵之意。
(11)、秦昭襄王听到这里,大发雷霆。说:“是你欺骗了我,还是我欺骗你?”
(12)、赵惠文王说:“那么就请先生上秦国去一趟吧。可是万一秦国不守信用,怎么办呢?”
(13)、(精彩段子)当我盗窃时,心里想着妻子和女儿
(14)、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大国外交折冲樽俎的魅影。
(15)、赵惠文王十九年(公元前280年),秦国攻打赵国,斩杀了两万赵国士兵。
(16)、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
(17)、完璧归赵,读音wánbìguīzhào。完:完整无缺;璧:古代一种扁圆形的、中间有孔的玉器;赵:赵国。
(18)、蔺相如说:“秦国强,赵国弱,不答应不行。”赵惠文王说:“要是把和氏璧送了去,秦国取了璧,不给城,怎么办呢?”
(19)、秦昭襄王听蔺相如说得振振有辞,不好翻脸,只得说:“一块璧不过是一块璧,不应该为这件事伤了两家的和气。”
(20)、因为器具可以盛装、容纳物品,所以“器”又有了“度量”的意思。
3、完璧归赵讲述的是谁护送和氏璧
(1)、就叫一个手下人打扮成一个买卖人的样儿,把那块宝玉包着,藏在身上,偷偷地从小道跑回到赵国去了。至于秦王会把他怎么样,他一点也没有考虑。
(2)、秦昭王为什么会如此看重这块和氏璧,进而主动提出用15座城池来换取呢?
(3)、赵武灵王知道自己中途改立太子的行为有一定的政治风险,为了让自己喜欢的儿子赵何坐稳国君宝座,赵武灵王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他决定放弃终身制,自己提前从国君的位置上退休。这样做目的就是让赵何提前即位,自己还可以扶上马再送一程。
(4)、秦昭襄王说:“我已经斋戒五天,现在你把璧拿出来吧。”
(5)、蔺相如想,可别再上他的当,就说:“赵王送璧到秦国来之前,斋戒了五天,还在朝堂上举行了一个很隆重的仪式。大王如果诚意换璧,也应当斋戒五天,然后再举行一个接受璧的仪式,我才敢把璧奉上。”
(6)、完璧归赵出处《史记》卷八十一 廉颇蔺相如列传 第是发生于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本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
(7)、卞和失望地抱着石头,在山脚下哭了三天三夜。文王即位后,知道了这件事,便将卞和请进宫来,命令玉匠把这块石头好好打造、琢磨一下,发现它果然是一块价值连城的美玉,于是将它命名为“和氏璧”。
(8)、蔺相如镇静地说:“请大王别发怒,让我把话说完。天下诸侯都知道秦是强国,赵是弱国。天下只有强国欺负弱国,决没有弱国欺压强国的道理。大王真要那块璧的话,请先把那十五座城割让给赵国,然后打发使者跟我一起到赵国去取璧。赵国得到了15座城以后,决不敢不把璧交出来。”
(9)、去菜市场买菜,挑好了马铃薯刚放秤上,突然又不想要了。于是就对老板说:“马铃薯别秤。”老板看了我一眼,面无表情地说:“马铃薯,别称土豆、洋芋、地蛋子。”
(10)、秦王本来想叫武士去抢,可是又怕蔺相如真的把宝玉摔碎,连忙向蔺相如赔不是,说:“蔺大夫不要灼急,饿设的话咋能不算数哩!”说着叫人把地图拿来,假惺惺地指着地图说:
(11)、秦军间谍说:“秦军所厌恶忌讳的,就是怕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来做将军。”赵孝成王因此就以赵括为将军,取代了廉颇。
(12)、赵惠文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领导者,外界了解不多。
(13)、所以,第二年,在赵国还陶醉在蔺相如完璧归赵的虚幻胜利之中时,秦国的军队就过来了。
(14)、然后,有个小伙伴说:我一直觉得秦王对蔺相如很是宠溺。
(15)、透过完璧归赵的表象,我们应该看到蔺相如胜利的侥幸,看到蔺相如应对的失策,看到赵国实力的不逮,看到秦昭王的雄才大略。
(16)、秦昭王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君主,在位半个多世纪,开疆拓土,锐意进取,一直致力于扩大秦国的版图,从来都是他占领别人的城池,却没有他将自己的城池拱手相送的先例。
(17)、公元前281年,秦攻赵,拿下了石城(今河南林州东南);公元前280年,秦再攻赵,杀两万人,攻陷代郡(今河北张家口蔚县)。这些都是发生在完璧归赵之后不久的事情,而在完璧归赵之前,秦赵之间基本上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更不用说秦国攻取赵国城池的重大事件了。
(18)、显然,这是秦王给赵王出的一道政治思考题,明眼人一看就应该知道这其实是在挑逗赵国,为的就是考验一下赵国对于秦国的政治态度。
(19)、对于南边的强邻楚国,刚才我们也提到过,秦昭王已经打过交道,并且占了一定程度的上风,可以说对于楚国的实力,秦昭王是了如指掌。
(20)、现在宝玉在我的手里。如果大王硬要逼迫我,我情愿把自己的脑袋跟这块宝玉一块儿碰碎在这根柱子上!”说着,蔺相如举起“和氏璧”,对着柱子,就要摔过去。
4、完璧归赵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璧乎?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与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
(2)、公元前279年,秦王与赵王相会于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他随侍赵惠文王,当面斥责强大的秦国,不辱国体,使赵王没有受到屈辱,因其功,任为上卿,居官于廉颇之上。廉颇居功自恃,不服相如,耻居其下,并扬言要羞辱相如。
(3)、后来,秦国没有再提起过用15座城池换取和氏璧的事情,和氏璧也就一直存放在赵惠文王的宫殿里。
(4)、他宁可将脑袋与宝玉一起在柱子上撞碎。秦昭王无奈,只得划出15个城邑给赵。蔺相如提出要秦王斋戒5日,再郑重其事地交换。秦昭王只好答应。随后蔺相如便派随从偷偷从小道返回赵国。到了举行交换仪式时,蔺相如才把送和氏璧之事告诉了秦王,从而保全了和氏璧。
(5)、不料大王礼仪简慢,毫无交割城邑的诚意,现在若大王一定要抢走宝玉,我宁可将脑袋与宝玉一起在柱子上撞碎。秦昭王无奈,只得划出15个城邑给赵。蔺相如估计秦昭王不过是假意应付,便提出要秦昭王也应斋戒5日,再郑重其事地交换。秦昭王只好应允。
(6)、小白:真钱用火烧过以后,灰是白色的,假钱用火烧了以后灰是黑色的。我把今天刚领的两千多都烧了,果然是白色的,好开心呐!要不你也试试?
(7)、这番测试,表面上看秦昭王被蔺相如抢白了一番,特别没有面子,但事实上,秦昭王才是真正的赢家,因为他通过赵国的反应,已经巧妙地测试出赵国对于秦国的态度。
(8)、后来秦王想发兵攻打赵国,赵国在军事上作了准备,恐怕打不赢。最后,秦王十分恼怒,但是此时就算杀了蔺相如也不能得到和氏璧,反而会与赵国交恶,便放他回到赵国去了。该故事展现了蔺相如超高的谈判技巧,同时完璧归赵也多用来比喻将物品完好无损地归还给物品的主人。
(9)、每一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寓意深远的故事,蕴涵着丰富的智慧和深刻的人生哲理。每篇故事都如同一个个智慧的锦囊,帮助开启小朋友人生的智慧之门。
(10)、蔺相如镇静地说:“请大王别发怒,让我把话说完。天下诸侯都知道秦是强国,赵是弱国。天下只有强国欺负弱国,决没有弱国欺压强国的道理。大王真要那块璧的话,请先把那十五座城割让给赵国,然后打发使者跟我一起到赵国去取壁。赵国得到了十五座城以后,决不敢不把璧交出来。”
(11)、“大衣哥”提醒大家:远离毒品,从禁种罂粟做起
(12)、蔺相如拿着“和氏璧”往后退了几步,身子靠在柱子上,气冲冲地对秦王说:“当初大王差人送信给赵王,说情愿拿十五座城来换赵国的‘和氏璧’。
(13)、过了五天,秦昭襄王召集大臣们和别国在咸阳的使臣,在朝堂举行接受和氏璧的仪式,叫蔺相如上朝。蔺相如不慌不忙地走上殿去,向秦昭襄王行了礼。
(14)、这样,在别国的国王眼里,赵惠文王就是一个谜。为什么他会成为一个谜呢?第他是赵武灵王的继承者,赵武灵王为他留下了十分厚实的家底,因此,赵国的国力是个谜;第赵惠文王作为赵武灵王的儿子,即位之后诛杀了自己的兄长,又用非常手段清除了自己的父亲赵武灵王,因此,很容易给外界留下铁腕的印象。
(15)、过了五天,秦昭襄王召集大臣们和别国在咸阳的使臣,在朝堂举行接受和氏璧的仪式,叫蔺相如上朝。蔺相如不慌不忙地走上殿去,向秦昭襄王行了礼。
(16)、秦昭襄王听到这里,大发雷霆。说:“是你欺骗了我,还是我欺骗你?”
(17)、我们班的"破坏王"今天借了我的书去看,我提心吊胆地一整天都盯着他,生怕他把我的书弄坏了,幸好,他放学时终于完璧归赵了。
(18)、表弟是一个小淘气,整天拿我的东西。每当我要他完璧归赵时,他都会问我完璧归赵是什么意思,气得我七窍生烟。
(19)、赵王看了信,心里想,秦王一向是只想占便宜,不肯吃亏的人。这一次怎么这么大方呐?要不答应吧,怕秦国兴兵来进攻,要答应吧,又怕上当。
(20)、蔺相如说:“秦国自秦穆公以来,前后二十几位君主,没有十个讲信义的。我怕受欺骗,丢了璧,对不起赵王,所以把璧送回赵国去了。请大王治我的罪吧。”
5、完璧归赵出自哪本书
(1)、蔺相如,生卒不详,今保定市曲阳县相如村人。战国时赵国上卿,赵国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他生平最重要的事迹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负荆请罪这三个事件。
(2)、功夫不负有心人,民警经过一个小时的努力,几经周折找到了拾包男子,说明来意后,拾包的男子自愿交还捡到的单肩包及财物,经民警清点,单肩包里面的东西一样没少。
(3)、我送它到秦国来的时候,赵王斋戒了五天,还在朝廷上举行了隆重的送宝玉的仪式。现在大王要接受这块宝玉,也应该斋戒五天,在朝廷上举行接受宝玉的仪式,我才能把宝玉献上。”
(4)、怎么测试,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借赵惠文王刚得到和氏璧的时机,秦昭王卖个关子,说想用15座城池来换取和氏璧。
(5)、蔺相如一个人站在旁边,等了很久,也不见秦王提起割让十五座城的事儿,知道秦王根本没有用城换宝玉的诚意。可是宝玉已经到了秦王手里,怎么才能拿回来呢?
(6)、赵惠文王召见蔺相如,蔺相如表示愿带和氏璧去秦国,如果赵国得到秦国的城邑,就将和氏璧留在秦国,反之,一定完壁归赵。
(7)、蔺相如估计秦昭王不过是假意应付,便提出要秦昭王也应斋戒5日,再郑重其事地交换。秦昭王只好应允。蔺相如便派随从怀藏和氏璧,偷偷从小道返回赵国。
(8)、他急中生智,上前对秦昭襄王说:“这块璧虽说挺名贵,可是也有点小毛病,不容易瞧出来,让我来指给大王看。”秦昭襄王信以为真,就吩咐侍从把和氏璧递给蔺相如。蔺相如一拿到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宫殿上的一根大柱子,瞪着眼睛,怒气冲冲地说:“大王派使者到邯郸来,说是情愿用十五座城来换赵国的.璧。赵王诚心诚意派我把璧送来。可是,大王并没有交换的诚意。如今璧在我手里。大王要是逼我的话,我宁可把我的脑袋和这块璧在这柱子上一同砸碎!”
(9)、成语“大器晚成”中的“器”就是这个字的本义。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大的器具非一朝一夕可完成。它喻指有大才的人要经长期磨炼,因而取得成就往往较晚,或者作为对长期不得志人的安慰话。
(10)、赵惠文王十八年(公元前281年),蔺相如把和氏璧带回赵国之后,被赵惠文王封为上大夫。之后没过多久,秦国攻打赵国,占领了赵国的石城。
(11)、厉王死后,武王继位,卞和又将这玉石献给武王。武王也让玉匠鉴别,玉匠又说:“这只是一块石头。”武王也认为卞和是有意欺骗他,于是下令砍去了卞和的右脚。
(12)、完璧归赵主要讲述的为蔺相如才德兼备的故事。
(13)、岁的弟弟把我的作业本拿来当玩具,我想尽办法,最后动用了我的根棒棒糖,才让他完璧归赵,唉,吓死我了!
(14)、我的表弟叫赵鹏,我拿了他的小汽车玩。哎呀,一不小心把汽车的头给弄掉了。我只有使出自己的绝招用502胶水把头给粘上去后就完璧归赵了。
(15)、蔺相如原为宦者令舍人。赵惠文王时,秦昭王写信给赵王,愿以十五个城池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和氏璧”来到秦国,据理力争,机智周旋,终于完璧归赵。
(16)、他就命令大臣拿上地图来,并且把准备换给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蔺相如看。
(17)、在这样的背景下,野心勃勃的秦昭王必然要摸一摸北部强邻赵国的家底,实际感受一下赵国对于秦国的真实态度。
(18)、战国时,秦昭王仗着秦国强大,威逼赵国把和氏璧送给秦国,假意说愿拿十五座城来交换。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当他看到秦王无意拿城交换时,便机智地从秦王手中把壁要了回来。并派人完好地送回赵国。
(19)、3月30日,桂平市江口镇辖区居民布女士面带笑容走进桂平市公安局江口所,将一面书写着“敬业正直,热心为民”的大红锦旗送到桂平市公安局江口派出所,对民警帮助其找回丢失的装有贵重物品的单肩包表示衷心感谢。
(20)、他想来想去拿不定主意,就跟大臣们商量。大臣们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有一个大臣的门客蔺相如知道了,去见赵王,说:“大王,让我带着‘和氏璧’去见秦王吧,到那里我见机行事。
(1)、完璧归赵这个故事的主人公:蔺相如,今保定市曲阳县相如村人,战国时赵国上卿,赵国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他生平最重要的事迹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负荆请罪这三个事件。
(2)、赵武灵王最早立的太子是赵章而不是赵何,只是因为赵武灵王喜欢赵何的母亲,就把本来没有资格做太子的赵何改立为太子。
(3)、释义:玉如果不经过打磨雕刻,就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