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关于学习的成语50个【文案68句】

发布时间:2023-12-10 10:56:28 admin 阅读:59

导读关于学习的成语50个 1、 (1)、解释:看书入迷,手都不舍得放下书,形容勤奋好学。释:放下;卷:指书籍。出处:《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

关于学习的成语50个

1、

(1)、解释:看书入迷,手都不舍得放下书,形容勤奋好学。释:放下;卷:指书籍。出处:《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2)、★回复 真题资源 获取上海历年中考真题、一模、二模全套真题

(3)、出自《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4)、出自唐·房玄龄《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5)、出自《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6)、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7)、出处:《周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8)、出自《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9)、(安邦定国)邦:泛指国家。使国家安定巩固。

(10)、出自《新唐书·韩愈传赞》:“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

(11)、出自《尚书·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12)、造句:虽然谣言止于智者,但是三人成虎,亦能混淆视听。

(13)、一鼓作气(曹刿 guì)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释义: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一字千金(吕不韦)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一字之师(郑谷)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一饭千金(韩信)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14)、释义:用圆木做枕头,睡着时容易惊醒。形容刻苦自勉。

(15)、然糠照薪  〖解释〗烧糠照明。比喻勤奋学习。同“然糠自照”。 

(16)、解释:形容勤劳踏实。也形容勤恳的样子。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曩者辱赐书,教以顺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17)、释义:曳,拖动。衣服不沾地,比喻非常忙碌。

(18)、释义:原比喻新露头脚。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缺乏经验。

(19)、释义: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黄袍加身(赵匡胤)

(20)、(黯然失色)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本指心情不好,脸色难看。后多比喻相比之下,事物仿佛失去原有的色泽、光彩,远远不如从前。

2、

(1)、释义: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2)、释义: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3)、出自:毛泽东《中国共产d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对自己,“~”,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

(4)、有关学习的成语有:废寝忘食、学而不厌、悬梁刺股、专心致志、如饥似渴等。

(5)、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

(6)、(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原指写文章时结构安排得当,选词、造句合乎规范。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

(7)、释义: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8)、释义:一个人得道面仙,全家连鸡、狗也都随之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9)、因材施教——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论语·为政》“子游问孝”(7)、“子夏问孝”(8).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10)、据鞍读书  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后多形容学习勤奋。 

(11)、出自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12)、释义:戮:杀。伸长脖子等待被杀。指不作抵抗而等死。

(13)、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14)、出自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15)、(鞭长莫及)原意是鞭子虽长,也不能打马肚子。比喻相隔太远,力量达不到。

(16)、释义: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17)、不耻下问  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18)、出自《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19)、(病入膏肓)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20)、释义: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3、

(1)、造句:在路口经常可以看到一个老人,坐在那里自言自语。

(2)、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3)、释义: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4)、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释义: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

(5)、释义: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指人民起义。

(6)、三顾茅庐(刘备)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释义: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孺子可教(张良)出自《史记·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释义:指年轻人可培养。四面楚歌(项羽)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释义: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老当益壮(马援)出自《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释义:年纪虽老而志气更旺盛,干劲更足。投笔从戎(班超)出自《后汉书·班超传》:“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释义: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

(7)、释义:比喻写作能力大有进步。也形容文章写得很出色。

(8)、一:废寝忘食(fèiqǐnwàngshí)

(9)、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东山再起(谢安)

(10)、造句: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无论困难多大,他都能克服。

(11)、释义: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

(12)、释义: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手不释卷(吕蒙)

(13)、出自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14)、释义: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15)、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16)、造句:妈妈告诉我人定胜天的道理,叫我别害怕失败。

(17)、华师妙笔“我的暑假生活”征文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欢迎大家积极参与哦~~~

(18)、不愧下学  愧:惭愧。不耻下问,虚心向地位低的人学习 

(19)、敏而好学  敏:聪明。天姿聪明而且喜好学习。 

(20)、出自《后汉书·班超传》:“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4、

(1)、出自《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云。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2)、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3)、释义:一个人得道面仙,全家连鸡、狗也都随之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

(4)、出自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5)、出自唐·颜真卿《张长史十二意笔法意记》:“当其用锋,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成功之极也。”

(6)、出自元·孔文卿《东窗事犯》第二折:“吾乃地藏神,化为呆行者,在灵隐寺中,泄漏秦太师东窗事犯。”

(7)、造句:那里展出的的东西琳琅满目,使我们的眼睛应接不暇。

(8)、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72句古代关于奋斗的名言警句有哪些精选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