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109句孔子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3-12-25 07:17:20 admin 阅读:59

导读孔子的思想主张 1、老子的思想主张柔弱胜强 (1)、保持忠信是德治的一项基本要求。《颜渊》篇记载:子贡问政。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斯...

孔子的思想主张

1、老子的思想主张柔弱胜强

(1)、保持忠信是德治的一项基本要求。《颜渊》篇记载:子贡问政。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孔子说:“去兵。”子贡又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期二者何先?”孔子说:“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曾说:“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论语·子路》)从忠信的要求看,为政者必须以身作则,为人表率。要求别人做的,自己也要做到。子路问从政之道。孔子说:“先之,劳之。”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也这样回答:“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为政》)

(2)、就是主张用“德治爱民”的思想治理国家。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意思是奉行德政者,人民就像群星环绕北极星那样,心悦诚服的接受统治。

(3)、即绝对地服从父母的意志,即使知道父母错了,也要好言相劝,劝告而父母不理,仍然要和颜悦色的顺从父母。

(4)、男人各自有自己的事情,女人有满意的归宿。阴谋欺诈不兴,盗窃祸乱不起,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人讲信修睦,选贤举能。这是一幅理想化的传说中的尧舜时代的原始社会景象,也是孔子憧憬的最高理想社会。

(5)、孔子所从事的“儒”,是“君子儒”而非“小人儒”。他曾对子夏说:“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君子儒”是指通晓礼仪、人格高尚、具有远大理想的知识分子,如上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为酒困”的儒生;“小人儒”指仅通礼仪但胸无大志、唯利是图、目光短浅的神职人员,如《墨子·非儒》批评的那种“富人有丧,乃大说喜曰:此衣食之端也”之类。孔子创立儒家学说,是他立志做“君子儒”的崇高理想的自然产物。

(6)、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设,奠定了后世儒家经典教育体系的基础。

(7)、   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大同”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大道畅行,“天下为公”,因而能“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矝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阴谋欺诈不兴,盗窃祸乱不起,这是一幅理想化的传说中的尧舜时代的原始社会景象,也是孔子憧憬的最高理想社会。“小康”社会是孔子主张的较低的政治目标。“小康”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大道隐没,“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与这种贫富不均、贵贱不等相适应,产生了一系列的典章制度、伦理道德,“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立田里,以贤勇知”,相应地还要设“城郭沟池以为固”,由是,“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这种社会显然没有“大同”世界那样完美,但有正常秩序,有礼、仁、信、义,所以称为小康。这种社会实际上描述了“私有制”产生后的阶级社会的“盛世”。

(8)、孔子认为,礼是个人的行为规范,也是国家政治事务的规范。统治者必须按照礼的规范治理国家。“为政先礼,礼其政之本欤?”基于这样的认识,孔子主张君主应该以礼节制自己的行为,按照礼的规定治理国家,“君使巨以礼”,以此换得臣民的政治服从。“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礼,则民易使也”。统治者如果能够遵循礼的规范治理国家,为政治国将不再困难。这种以礼为规范的政治便是德政。

(9)、孔子认为只是在生活上赡养父母并不是孝,敬才是孝的本质。

(10)、这种社会显然没有“大同”世界那样完美,但有正常秩序,有礼、仁、信、义,所以称为小康。这种社会实际上描述了“私有制”产生后的阶级社会的“盛世”。

(11)、墨家:“有为”是墨家政治思想的基石。其政治思想可分为“治国”与“为政”两方面。论治国,墨家首先重视“身行”的社会作用。其次, 墨家很重视“ 誉” 与“ 诽” 的社会作用。如同墨家政治思想中的“ 治国”之论一样, “为政”之说在我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也有其非常重要的地位。首先, 墨家主张“ 尚贤” 以为政。其次, 墨家为政还推崇“ 义同”。再次, 墨家之为政, 崇尚“ 耕”、“ 织”, 重视生产。最后, 墨家还主张“ 节用” 、“ 节葬” 以为政。

(12)、学习规律:要反复学习,“温故而知新”;“学”与“思”的关系。

(13)、重要的一点:遵循自然规律,保持乐观,将天道运用于人道,承担起社会责任。

(14)、(4)钱穆.孔子传(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

(15)、第四点是“守中”。孔子是很重视中庸的,“中”的本意是不偏不倚,另外一个意思就是“时中”。“时中”就是道德原则要随着时代的变化、环境的变化而有所调整,经过调整能够使这个“中”达到“无时不中”,从而避免道德原则跟时代脱节。使道德原则的实践能够跟时代的环境变化相协调,这就避免了道德准则的固化、僵化。“庸”是注重变中有常。尽管时代环境在不断变化,人要不断适应,但是,在道德生活里终归也有一些不随时代而改变的普遍原则。“中庸”在孔子看来也体现了这样的普遍原则,或者说普世原则。中庸思想,在历史上受到关注,就是因为它反对过和不及、反对有所偏倚。《论语》里面讲“过犹不及”,孔子始终强调以中庸排斥极端。刚才我们讲“尊义”的思想,是强调道义高于功利,那现在我们讲“守中”,就是主张以中庸排斥极端。“智者过之,愚者不及也”“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这些话都是讲有智慧的人,有道德的人也会犯错误,他们的错误往往是“过”,而愚人小人,他们的过失是“不及”。孔子提出“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主张“中立而不倚”,这既是人生态度,也是一种思维方法。

(16)、朱熹《论语集注》云:“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所谓“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所谓“恕”,孔子解释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中庸》引孔子的话说:“忠恕违(离)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也是同样的意思。可见,“恕”即宽容别人之意。《宪问》谓之“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公冶长》谓之“不念旧恶,怨是用希”。要之,“仁”者“爱人”,应将对自己的爱扩展到对他人的爱。正如董仲舒所解释:“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⑥

(17)、首创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移。

(18)、    孔子生活在西周宗法礼制传统较深的鲁国,这时周王朝的统治权力已经名存实亡,诸侯间相互争战不断,出现了“王道哀,礼义废,政权失,家殊俗”的社会现实,“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成了那个时代的特点。社会矛盾的激化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的精神和信念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摧残。这些共同构成了孔子政治思想产生的历史渊源和社会条件,“仁”与“礼”是其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

(19)、孔子本来就怀有济世理想,五年的从政经历乃是他济世理想的成功实践。实践的成功使得他在鲁国受挫后信心满满地开始了周游列国游说仁政理想的征程。适逢周朝封建统治分崩离析,走向“礼崩乐坏”的春秋末年,孔子以周礼捍卫者的面目出现,“知其不可而为之”,以“仁”为本,要求“克己复礼”。这就注定了其屡屡碰壁的不幸命运,最后不得不放弃从政理想,投身到周代文化典籍的整理和培养弟子的教育事业中。他曾说:“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论语·子路》)孔子关于外王之道的学说颇为丰富,其仁政思想成为后代守天下的指导方针,所以宋代宰相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说。

(20)、22 《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2、孔子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

(1)、①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2)、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遵循等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为治者与被治者。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3)、③子曰:“知(zhì)者乐(yào)水,仁者乐(yào)山。”

(4)、比如,孔子说过: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5)、作为给富人养老送丧的儒生,孔子对天神、鬼神是虔诚、敬畏的。不过,处于重人轻天、贵人轻神的周代文化氛围中孔子对天命鬼神又表现出敬而远之的态度。孔子曾明确主张:“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其表现形态是“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孔子并不过多提及鬼神之事。他还批评说:“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论语·为政》)对于鬼神,该祭祀的才祭,不该祭祀的去祭祀,是谄媚的表现。据《先进》记载:“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孔子对人死之后祭祀鬼神之类的事并不热衷去追求,对自然宇宙背后的奥秘也很少探究,而对人生事务则倾注了很大热情。

(6)、孔门贤人弟子众多,可是孔子却独许颜回为“好学”,颜回以外,则“未闻好学者也”,这再次证明了孔子的确把“好学”看成非常重要而难得的品质(德性)。

(7)、孟子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他的人类性善论。“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根据,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中心环节。

(8)、孔子的言论主要记录在《论语》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9)、以人为本,就是要确立人是目的的价值观,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就是强调发展必须围绕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来进行,符合人民根本利益,才是科学的发展,违背人民根本利益就不是科学发展。

(10)、⑤但这里的“仁”究竟何义后世尚存在争论,未必是仁爱的仁。参钟云端《〈尚书·金滕〉篇“予仁若考”解诂》,《青岛农业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

(11)、在君子的各种修养中,如何处理利益欲望与道德理性的关系是一道大问题。孔子主张以欲从道、以利从义。他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田产);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喻(晓)于义,小人喻于利。”“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放(放:通仿,依也)于利而行,多怨。”“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居)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14“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子张也说:“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其可已矣。”(《论语·子张》)

(12)、④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13)、④器之,朱熹《论语集注》注:随其材器而使之也。说,朱熹《论语集注》释为“悦”。

(14)、“仁治”是孔子“四治”思想的核心。在《论语》一书中讲到“仁”有104处,君子107处。人与仁的概念,使用频率是相当高的。孔子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意思是说所谓仁,就是人,亲爱亲人是最大的仁。

(15)、二是注重犯罪的经济原因,认为盗窃的发生在于统治者的贪得无厌,百姓得不到好处而为,主张富民、裕民,先富后教,反对“不教而杀”。

(16)、道家:无为而治天道无为,道法自然 ,据此提出无为而治 、贵柔守雌、以柔克刚等政治、军事策略。

(17)、(释义)孔子说:“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

(18)、    通过仁德修养,孔子达到了很高的人格境界,这就是“圣人”境界。不过当时,孔子的人格却遭到一些人的诋毁。鲁大夫叔孙武叔曾公开诋毁孔子,说子贡比仲尼更贤,但子贡并不认同。他指出叔孙武叔目光短浅,自然认识不到孔子的伟大。“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论语·子张》)别人的贤德好比丘陵,仲尼的贤德好比太阳和月亮,无法超越。有人不自量力,自绝于日月,这并不能影响日月的光芒。孔子的崇高地位是否定不了的。

(19)、   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

(20)、(释义)孔子说:“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3、孔子的思想主张八个字

(1)、同时也反对不讲原则,“同乎流俗,合乎污世。中庸不是指中间道路,老好人,泥守居中。

(2)、孔子曾说:“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也就是说,以骄傲为乐,以到处游玩、游手好闲为乐,以大小宴为乐,都是有害的快乐。可见,孔子反对游手好闲、放荡游乐、毫无节制的游玩等佚游行为。他认为佚游超出个人身心承受能力与社会礼制许可,佚游带来的快乐是暂时的、局限的,而且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损害。

(3)、在经济方面,他反对封建的田赋制度而极力维护西周以来的田赋制度。

(4)、孔子还有一位圣人导师老子,道家的创始人。公元前508年,孔子带着弟子南宫叔敬游历到周都洛阳,参观周朝的文物,在这里孔子得到老子的当面教诲,分别时,老子送给孔子的话是“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已,为人臣者,毋以有已。”

(5)、(释义)不担心贫穷,而担心财富不均;不担心人口少,而担心不安定。

(6)、“好学”作为道德修养,其本质是改过从善。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首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切忌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13“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论语·里仁》)“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其次要勇于改过。子曰:“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子贡勉励人们改过:“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再次要懂得向善处看齐。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季氏》)通常,人并不一定能够及时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这就需要通过交友去解决。孔子指出:“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曾子说:“君子……以友辅仁。”(《论语·颜渊》)与孔子是一个意思。因为君子致力于内省改过,所以总是“不忧不惧”、光明磊落。“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7)、仁政有两个基本点:一是富民、二是教民。21在富民方面,孔子提出,君主的利益与人民的利益是一体的,为政者不能与民争利,应“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曰》)。有子申述此意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要注意均贫富,使人人的基本生活都有保障。“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从臣民的道德教化方面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论语·尧曰》)“五美”即“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四恶”即“虐”“暴”“贼”“吝”。(《论语·尧曰》)

(8)、孔子的均平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深远影响。此后的政治思想家往往要求统治者施行均平的经济政策。曹魏时期的屯田制、隋唐时期的均田制,都是均平思想影响的结果。

(9)、“举贤才”主张的基本精神,是强调国家各级官吏应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论语•子张》载孔子的学生子夏的话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夏这段话有助于理解孔子举贤才的思想。这句话的意思是:已经进入仕途的人们,在有余闲的时候,应该学习一些知识,而那些学有优长的人们则可以出仕做官。这一主张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它强调有良好学识的人可以做官,士人应该把为国家服务作为生活目标;另一方面,也涉及什么样的人才可以做官、掌握权力的问题,孔子的主观愿望是由文化素质较高的人来掌握国家的权力。

(10)、我国公元前841年前没有文字史料,是孔子编修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把上古文化和文明传承下来的。从孔子时代到至今,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中,儒家文化一直是中华文化的主线。孔子是中华上古文化的传承人以及5000年中华文化的奠基人。

(11)、(释义)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12)、“孝”指尊敬顺从父母,“悌”指尊重兄长,是中国古代处理家族内部两大关系的基本要求。

(13)、   在孔子看来,只有有了“礼”,在家敬(孝)父母,出门敬(悌)兄长,才能把“仁”这种主观理想的精神境界,推己及人,由家庭推广到社会,才能“泛爱众”。并且,“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他提出一种办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把它作为“忠恕”之道来行仁。从“仁”出发到“归仁”,显然是孔子认为的一种完满的精神境界。  

(14)、孔子思想的主要精华有:“仁”的思想;“礼”的思想;中庸思想;教育思想;“孝”的思想;天命思想。

(15)、孔子认为,士君子的修养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这个阶层的道德品质将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风气,“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在孔子看来,只要士人不断地向周围的社会环境施加道德影响,即使他们没有从政,但在实际上也具有从政的意义。孔子在回答时人“子奚不为政”时说,如果以孝道事亲,以仁爱对待兄弟,所言所行都体现了为政之道,便已经是从政了。

(16)、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7)、在孔子看来,处于春秋诸侯争霸的乱世,君子应当有自己的人格操守和道德理想,这个道德理想就是“道”。“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论语·公冶长》);“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卫灵公》);“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述而》)。当“无道则隐”“舍之则藏”“邦无道则愚,则卷而怀之”时,独守善道体现为内圣之道、君子之道;当“有道则见”“有道则智则仕”“用之则行”时,道济天下体现为外王之道、为政之道。它们都是由一个核心的概念“仁”串联、贯通起来的。

(18)、(7)钟云瑞.《尚书·金縢》篇“予仁若考”解诂(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85-

(19)、四是学思并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只知道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到头来等于白学;只知道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会变成空想,最后什么有价值的思考成果都得不到。

(20)、不过,学以致用,兼济天下,一直是他怀揣的政治理想。当时,控制鲁国国政的季孙氏与孟孙氏、叔孙氏中,季孙氏是三大贵族之首。而在政治争斗与家族厮杀中,季孙氏家族中毫无背景的家臣阳货(一名阳虎)最终成为实际当家人,也就是鲁国第一权臣,领导着三大家族少主,执政鲁国。阳货认识到自己底子不厚,势单力孤,于是就考虑提拔一些名流贤士来辅佐自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力邀孔丘进入鲁国政坛。但孔子多次回避见他。为了见到孔子,他想了许多办法,终于一次在半路上截住了孔子。见到后他反复规劝孔子抓住机会出仕:“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孔子说“不可”。阳货又问:“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孔子说“不可”。阳货说:“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终于被说动了:“诺,吾将仕矣。”(《论语·阳货》)于是,鲁定公九年(前501),51岁的孔子开始从政。

4、孔子的思想主张有教无类

(1)、孔子认为孝是仁之本。做到“孝”一要合礼,二要真情实感。不孝就是不仁。

(2)、据说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他教育学生:学习知识要经常复习,“温故而知新”,学习态度要老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 

(3)、从51岁到56岁,孔子在鲁国做了五年的官,从中都宰、鲁国司空做到鲁国大司寇、代理宰相。因政绩突出,引起与之争霸的齐国的嫉恨和离间。鲁定公十四年(前496),孔子被迫离开鲁国,开始了十多年周游列国、宣传儒家政治主张的征程;68岁归鲁,继续从事教育及整理文献工作;亲手整理、编订过《诗》《书》《礼》《乐》《易》《春秋》。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四月,孔子患病而卒,时年73岁。

(4)、仁体现在政治上是强调"德治",德治的基本精神实质是泛爱众和博施济众,孔子把仁引入礼中,变传统"礼治"为"德治"。

(5)、他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

(6)、孔子治史思想的一个重要主张就是“直”,即研究历史要实事求是,不但要重视根据,而且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语·为政》),他竭力反对那些狂妄不直的人,说:“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论语·泰伯》)他这种一以贯之的主张,也反映到他的治史态度中。

(7)、孔子主张实行富民政策。《论语•颜渊》载:“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在孔子看来,对于民众应该先富后教,即所谓“富之”、“教之”,使民众富足是民服从统治的先决条件。

(8)、孔子年轻时以儒生为业,但却是有着崇高理想的“君子儒”,创立了以仁为本的儒家学说;他30岁前后告别儒业,创办私学,打破学在官府的传统,以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教授学生,培养出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个,成为伟大的教育家;他用儒家的内圣学说修养自身,不断扬善去恶,成为具有崇高人格的道德楷模,被后世奉为“千古圣人”“至圣先师”;他将儒家的外王学说付诸政治实践,取得重大成功,成为杰出的政治家。儒生、儒家学说创始人、教育家、圣人、政治家,这就是孔子的多重身份和完整形象。

(9)、二是注重犯罪的经济原因,认为盗窃的发生在于统治者的贪得无厌,百姓得不到好处而为,主张富民、裕民,先富后教,反对“不教而杀”。

(10)、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11)、“天命”即尊天信命。强调天人合主张畏天命。

(12)、就是主张用“德治爱民”的思想治理国家。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意思是奉行德政者,人民就像群星环绕北极星那样,心悦诚服的接受统治。

(13)、由优秀人才掌握国家的政治权力,是古往今来思想家共同关往的问题。孔子在总结了历史经验以后,感叹“才难”。孔子认为,统治者能否有效地治理国家,关键是能否选拔那些德才兼备的人才。

(14)、二是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真正的智慧,就是懂的就说懂,不懂的就说不懂,老老实实,实事求是。知识不是天生的,必须“学而知之”,所谓“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默而识之(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而不厌”(《论语·述而》)。老师的职责就是“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15)、(释义)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16)、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

(17)、孔子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他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合乎“礼”的等级制度。

(18)、(6)曹础基.庄子浅注(M).北京:中华书局,20

(19)、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20)、孔子留给后世的形象中,“好学”始终是一个重要的侧面,这在唐代以前的儒学中是不曾有过疑问的。而“好学”对于中国文化之传续、发达,也都有其不可低估的作用,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亦有其重要的塑造作用。当然这种对民族文化及心理的塑造并非可以独归孔子,而是和后世儒家传统的形成及各种社会教育机制的建立也密切相关。

5、孔子的思想主张是仁者爱人和什么

(1)、(释义)孔子说:“君子心胸开阔,神定气安。小人则是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2)、孔子认为,在“礼治”下,各级贵族都有相对独立的统治权,个人的作用比较突出;而要实行“德治”,又必须以有德者能居高位为前提,否则便不能发挥道德感化的效果。因此,孔子特别强调统治者以身作则的重要性。

(3)、在历史上夏代尊“天命”,商代信“鬼神”,到了西周周公开始“制礼作乐”,“明德慎罚”,转向注重“礼乐文明”。这是中华文化和文明的一大飞跃。孔子是引导中国从“有神论”向“无神论”观念转变的第一人。

(4)、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曲阜时,发表了重要讲话。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引导全体人民向善向上,要使每个人都成为践行中华美德的主体。今天我讲有关孔子的思想,就是要立足于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来谈谈自己的认识。

(5)、“忠恕”的基本精神是恰当地理解自己与他人的利益。在社会交街中,把他人的利益摆在自己的前面,凡是自己想要获得的利益,应该让他人先获得,“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至少不能把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强加于别人,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这样深刻的思想,应该说跟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我们今天处在一个现代化、全球化的过程里。近代以来所谓的现代化过程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生产力的发展。但是也要承认现代化在相当程度上,破坏了传统的义利的平衡。传统社会中,人也是要求利的,但是在孔子和儒家思想的作用下,大体上能够达到一种义利的平衡。而现代社会和文化,是向着工具和功利片面发展的。刚才我们讲功利,就是和道义相对的。“工具”特别是“工具理性”的概念,跟我们前面讲的“价值理性”的概念一样,在西方社会学中也是一个重要概念,它是和“价值理性”相对待的一个概念。价值理性是要确定价值目标,而工具理性是强调手段的合理性和理性化。我们可以说孔子和儒家的思想能够对现代社会发展的片面性或者偏向,形成一种制约,这是儒家思想,包括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义的概念,在孔子思想里面,一般是指道德原则。孔子以后,儒学里面义的概念更加丰富了,更加向道德义务的承诺、坚守和执着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义被赋予了正义的含义。《礼记》里面讲“仁以爱之,义以正之”,也讲“仁近于乐,义近于礼”,这都突出了义的规范的意义,仁是用来爱,义是用来正的,正就是一种规范的义,义代表一种规范的力量。在孔子的思想里面,还没有把仁和义并列,同等看待。到了孟子,就把仁和义并提,把义提高到了和仁并立的地位。在孟子以后,儒学里面虽然也单独提到“仁”的重要性,但更多地把“仁义”并称,“仁义”成为儒学里面最突出的道德价值。今天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非常复杂,“仁”和“义”还有什么样的含义,为我们指明方向呢?可以这么说:“仁”是要导向社会和谐,“义”是要导向社会正义;“仁”是要导向世界和平,“义”是要导向国际正义。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7)、虽然近代以来我们对孔子和儒学有各种各样的评价,但是就历史事实来讲,恐怕没有人能够否认这一点:孔子思想和后来沿着孔子思想不断发展的儒学,是中华文化的主干和主体。在2500多年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里面,孔子思想和孔子所开创的儒学,不仅是主干主体,而且长期居于主导地位,我们可以说孔子和儒学奠定了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对整个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8)、孔子主张以礼义来规范人欲,他一方面承认人欲的存在和满足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强调以礼节欲,克制欲望的膨胀,达到“仁”的道德境界。

(9)、③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10)、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

(11)、另一个例子是,鲁哀公与孔子谈论,问及孔门弟子,孔子说: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12)、我们也就知道,孔子讲“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这一段话中的“志于学”的意义亦非普通,“志于学”亦即“好学”之志,所以“学”与“好学”既是孔子思想发生学上的历史起点,也是他的思想生命的逻辑起点,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基础。

(13)、相传,孔子晚年编订了古代的文化典籍《诗》、《书》等几部书,还根据鲁国的历史材料编成《春秋》一书。这对古代文化的保存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14)、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5)、“爱人”必须从对父母长辈的爱和对兄弟朋友的敬做起,所以“仁”包含“孝”“悌”,“孝”“悌”是“仁”的出发点。有子指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孔子这样教导弟子:“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孔子还具体解释了“孝”:“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孝”不仅包括对父母物质上的赡养,而且包括对父母精神上的敬爱,这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对父母精神上的敬爱,集中表现为对父母之命“无违”,表现为对待父母,“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宰我认为为去世的父母守丧三年时间太久,这个制度不可取:“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认为可改为“一年之丧”,孔子批评他这是“不仁”(《论语·阳货》)。由于“仁”可包含“孝”,所以孟子说:“未有仁而遗其亲者”(《孟子·梁惠王上》)。

(16)、子贡这样评价老师:“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一方面,孔子认识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论语·宪问》)理想之“道”能否够得到推行,是天命决定的;另一方面,在天命、神力面前,孔子又不愿意束手就擒,坐以待毙,而是知天命,尽人力,被人称为“知其不可而为之者”(《论语·宪问》)。由此,他创立了仁本主义的儒家学说。   

(17)、出身于送丧的儒业,承认神灵的存在是儒生的先决条件。在孔子的神灵观念中,“天”是至高无上的有意志的人格神。《论语》中多处出现孔子对“天”的感叹,大多是这个意思。《乡d》记载:“迅雷风烈必变。”每当遇到风雨雷电,孔子总是神色异常,表现出对天神的敬畏。《述而》记载,孔子曾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老天赋予我高尚的品德,追杀我的宋国大夫桓魋能把我怎样?《宪问》记载孔子语:“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我不怨天尤人,下学礼乐而上达天意,只有天了解我吧!《雍也》记载:孔子去见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发誓说:“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如果我做什么不正当的事,让上天谴责我吧!《八佾》记载孔子的话:“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得罪了天,祈祷也是没有用的。孔子的弟子子夏说:“死生由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天”也指至上神。

(18)、在治国的问题上,孔子很重视统治者个人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提出为政在人。

(19)、①本文所引《论语》,采用朱熹《四书章句集成》本,中华书局1996年版。

(20)、孔子认为,统治者能否以身作则关系到国家的兴衰问题,因而他不惜修正周礼的“亲亲”原则,主张让非贵族出身的贤才也能参与国政。后人把这种主张叫做“人治”或“贤人政治”。孔子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1)、孔子以积极的济世理想,先进的教学理念,丰富的教学方法,培养了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而颜渊、曾参、子夏、世硕、宓子贱、漆雕开是其中影响深远的代表。颜渊是安贫乐道的楷模。曾参是孔学的直接继承人,孔学经他的《大学》传给孔伋。子夏深得孔子编订的《春秋》微言大义,将这部书的内容口头传给穀梁赤与公羊高,二人记录成书,即《春秋穀梁传》和《春秋公羊传》。世硕、密子贱、漆雕开是孔子弟子。孔子认为“性相近,习相远”。世硕、密子贱、漆雕开将“习相远”发展为“性相远”,提出有善有恶的二重人性论。《韩非子·显学》记载:孔子死后,“儒分为八”,其中“有漆雕氏之儒”,这“漆雕氏”即漆雕开。王充《论衡·本性》说:“周人世硕,以为人性有善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性恶,养而致之则恶长。如此,则性各有阴阳,善恶在所养焉,故世子作《养书》一篇。密子贱、漆雕开、公孙尼子23之徒,亦论情性,与世子相出入,皆言性有善有恶。”这有善有恶的人性论,后来成为中国思想史上占主导地位的人性论。(11)(P23-28)

(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3)、以“礼”为形式的完整的思想体系,其中心是讲做人的道理。

(4)、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5)、 孔子他主张“有教无类”,使一些贫寒之士也受到了教育。他的许多教育思想,如“因材施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不愤不启”等闪耀着教育思想的光辉。

(6)、    那么孔子既“重游”,又反对“远游”、提倡“近游”,岂不是自相矛盾?实则非也。孔子的近游观和远游观并不矛盾,而是对立统一的,类似于“鱼和熊掌”的关系。远游与近游,实际上反映了儒家的“忠”与“孝”、报效国家与侍奉双亲的对立统一。孔子虽然提倡“近游”,但也不一味地排斥远游,虽然主张推行孝道,但更主张“治国平天下”。到底适宜远游还是近游,取舍标准就是是否“有方”。事实上,跟从孔子周游列国14年的弟子中就有不少双亲健在者。孔子反对的只是无正当目的却超出合理程度的“远游”。

(7)、④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8)、孔子三岁时,父亲病逝。此后家道衰落,家境贫寒。不过长成后,他继承了父亲的血统,身高九尺三寸,约合今9米以上,孔武有力。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这些“鄙事”指给人送终办丧事的儒生之业。

(9)、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巨人。《论语》①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古往今来,关于《论语》中的孔子,人们做了若干解读。如何系统把握《论语》中的孔子形象与思想主张?如何准确认识孔子在周代思想史中的地位?笔者认为仍然是一个未完成的有意义的话题。本文在此略呈管见,希望对人们理解上述问题有所助益。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99句好段摘抄大全优美初中200精选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