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148句苏格拉底的书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4-01-04 08:26:50 admin 阅读:59

导读苏格拉底的书 1、柏拉图记录苏格拉底的书 (1)、苏格拉底被称为西方的孔子,这是因为他们都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并不是靠军事或政治的力量所成就的,而是透过理性,对人...

苏格拉底的书

1、柏拉图记录苏格拉底的书

(1)、苏格拉底被称为西方的孔子,这是因为他们都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并不是靠军事或政治的力量所成就的,而是透过理性,对人的生命作透彻的了解,从而引导出一种新的生活态度。

(2)、(5)参阅F.M.Cornford:《智慧的起源:希腊哲学思想的起源》,W.K.C.Guthrie编,G1aoucester,Mass:PeterSmith,1971年(重印本),45页。

(3)、链接:https://pan.baidu.com/s/1Q5R9ceXiW9eZPkpiLopprA提取码:tevp书名:回忆苏格拉底

(4)、(2)苏格拉底与对方达成临时一致,提出命题q(比如“勇敢乃是明智的忍耐力”〔《拉克斯篇》192d)〕以取代p,但苏格拉底并非要证明q,而是要以q来使讨论继续;

(5)、(32)W.K.C.Guthrie:《希腊哲学史》第三卷,417页。

(6)、3克勒阿尔科斯与提萨斐尔涅斯:希望以及与神的友谊

(7)、你是否有思考过这样的一些问题:中国文明数千年时间站在世界前列,怎么会在短短不到100年里就变成落后的“野蛮人”?南美印第安人能够创造出如此先进的天文历法和建筑,但是却被区区168个西班牙人征服?

(8)、典型的苏格拉底式诘问的程式一般是这样的(19):

(9)、华夏出版社办社宗旨:“传播人道主义、弘扬华夏文化”。

(10)、在1月14日21:00前完成个人Reflection。

(11)、邮 箱:3480562307@qq.com

(12)、素痴 |刘威志 | 刘勇强|孙玉文| 杨逢彬

(13)、(26)GerasimosX.Santas从另一个角度同样提出了这个问题,见其《柏拉图早期对话中的苏格拉底哲学》,133页。在此还值得说明的是,苏格拉底本人并没有明确指出这一点,不过我们却有理由作这样的引申。

(14)、(14)R.M.Hare指出,这种以定冠词加形容词构成抽象名词的语言习惯正是导致柏拉图哲学进入误区的巨大语言陷井之一。参见杨峰碧根据Hare的同名著作所编译的《柏拉图》一书,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84年,90页。

(15)、张治 |朱则杰|吴承学 | 颜炳罡 |赖贵三

(16)、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记述,“苏格拉底自己忙于伦理问题的研究,并且摒弃了整个自然世界,他仅仅在伦理问题中寻求共相(katholou),第一个开始关心定义〔的问题〕。”(7)“苏格拉底第一个提出定义问题……由于他在寻求推理〔的方法〕,而‘某物是什么’(tiesti)恰恰是推理的前提,所以他也就是在寻求本质(ousia)……不过,苏格拉底并没有使共相成为分离地存在的。”(8)这两段关键的引文表明:(1)苏格拉底并不关心自然哲学的研究,而仅仅执着于伦理问题的探论(9);(2)苏格拉底寻求伦理概念的定义(共相);(3)对于苏格拉底来说,共相并不如后来理念论所主张的那样是分离于感性事物而存在的。除了我们对亚里士多德所用的术语可能有所保留外(比如,我们可以怀疑苏格拉底是否真正如他所说是要创立推理方法),这三点都吻合于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苏格拉底的实践在此,共相问题与德性问题的不可分割的联系表明苏格拉底哲学首先即是对智者学派的活动所造成的道德相对主义或怀疑主义的全面改造,其知识论兴趣与伦理学兴趣共同构成一种统一的哲学实践。一方面,他对道德概念的普遍定义的寻求表明他的伦理学的努力方向是知识论的,亦即是试图以巴门尼德开创的本质主义的传统来克服道德信念的约定论解释,这一点使他注定不会成为一个宗教人物而始终保持是一名“知识分子”;另一方面,他的伦理学兴趣使他的知识论(本质论)被赋予了特定的使命感,即是说,他是试图以其知识论来全面解决雅典城邦的道德危机,并进而为城邦政制的重建提供一个新的道德基础。在此问题上,耶格尔对柏拉图的一些评论也同样适用于(甚至更加适用于)苏格拉底:柏拉图学园“不可能采纳任何将哲学问题限制于知识问题的研究课题”,因而所谓知识问题就是德性问题由于这样一种特定取向的努力,苏格拉底使得德性这一功能性概念更多地具有了道德的含义,使之成为人之为人所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而不再仅仅是人们获得事业成功所要求的“资质”(competence)或“素质”(quality,character)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其定义的探究,德性概念从而成为要求具有普遍意义的概念,而不再是人的自然本性,更不是因人而异、约定俗成的东西,智者们提供的教育因而也就不再能够满足人们对德性的要求,智者的教育资格从而在理论上被剥夺。然而,他对智者的批判并不等同于阿里斯托芬那样的维护传统的人士的批判,而是作为一个道德的改造者来进行批判的,其结果是同时造成了与传统及政治权威的冲突,亦即普遍知识与通过选举产生的社会权威的冲突。“城邦的守护者们感到这位雅典怪人自己选择的角色乃是一位理智卓越者对大多数人视为正当和善的东西的反抗,因而也是对城邦安全的威胁。”(13)

(17)、——SusanD.Collins,圣母大学政治科学系教授

(18)、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苏格拉底所寻求的被定义项是事物(主要是某些抽象品质)的eidos,但这里的eidos并不如同柏拉图中期对话中的eidos那样与感性事物相分离,而是体现于其中的,这一点与前文所引亚里士多德的有关记述是吻合的。更恰当地说,这些早期对话几乎没有意识到“分离”的问题,亦即没有意识到eidos概念本身的复杂性所蕴含的困难。在此,作为“共相”的eidos指:(1)某一类行为所共同具有的属性本身;(2)使这些行为成为它们自身的根据;(3)使我们可以给予这些行为以单一的称谓的根据(22);(4)使我们能够对于某一特定行为是否具有某种属性做出准确断言的根据;(5)使我们在任何时刻、任何处境中都能够做出正当道德选择的根据。总之,eidos是我们的全部道德行为的充分条件,对之的完整定义即构成知识。在此意义上说,定义是可真可假(用现代术语说即是含有真值的),而知识却是与真理(alētheia)等同的概念因此,定义是达到知识的手段或途径,也就是人们获得标准的手段或途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苏格拉底并不热衷于对自然属性的定义的探究,偶然提到某种自然属性不过是引入一个例子来推动讨论的顺利进行他真正要求获知的只是人类之aretē的定义,这一要求使他的哲学贡献丧失了许多本该属于逻辑学(特别是归纳逻辑)的内容,并更多地具有了目的论的含义。在他那里,eidos不仅是共相,而且也是(甚至主要是)生活的目的或目标(skopos)就此而言,定义不仅具有真值,而且还有好坏、优劣、善恶之分:一个定义越是接近对生活之目标的考察,那么它也就越好,从而也是我们应该更加积极地加以关注的因此我们可以说,“苏格拉底的世界既不是质的世界,也不是量的世界,而是目的(功能)的世界,即人的世界,善的世界……”(27)在这一点上,人们当然可以对苏格拉底提出批评,因为他的知识本身已经道德化了,故而他在对话中的作用往往是诱导性的(seductive)而不是中立的而事实与价值的混淆亦成为他所难以避免的结果。

(19)、(7)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I,987a30以下。

(20)、(13)WernerJaeaer:《Paideia:希腊人的文化理想》第二卷,71页。这一冲突亦即本质论与约定论的冲突,可以部分地解释苏格拉底之死。

2、苏格拉底的书

(1)、“我很难赢得你们,不是因为缺少语言,而是缺乏勇气和无耻,我不愿对你们说那些你们最喜欢听得到话,我不哀悼,不悲恸,不做也不说别的很多我认为不合我品行、而你们习惯从别人那里听到的那些。我宁愿选择这样申辩而死,也不选择那样活着。”申辩从反驳对苏格拉底的诬蔑开始,一方面他告诉人们自己并不是无所不知的智慧者,而是有自知之明的爱智者,他的“无知之知”是基于自知之明的一种主动的、不断驳斥虚假知识的求知活动。真知不是具体的知识,而是关于什么是“好的生活”这样的哲学知识,其他所有具体的知识都是从属性的。一个人完全有可能知道并掌握某些具体的知识,但并不理解真正的“好”是什么。另一方面他澄清自己的“无知之知”与智者们的不同,德尔斐的神谕让他看到,他很难像普罗塔戈拉那样的智者把知识当成商品进行交易,在意识到无知后,苏格拉底在人之间奔走,通过不断地对话获得“无知之知”。至于什么是“好”他也不知道,但他通过教给人们不好希望让人变得更好,这也使他落得“败坏青年”的罪名。义疏将申辩解读为哲学与政治之争,即两者的目的都是实现美好的生活,需要消化。

(2)、(24)比如《拉克斯篇》192a~b:“我将人们能以很短的时间完成演讲或竞走的能力叫作快捷。”《美诺篇》76a:“形状就是物体周边的界限。”等等。

(3)、(29)在苏格拉底那里,“神”的观念是复杂的,一方面可视为一个未知世界的主宰者(如他在法庭申辩结束时所说的那样),另一方面他所称的“灵异”(daimonion)也具有神的品性,而这灵异如他所称并不指引他去做什么,而只是阻止他做某些事,比如不要参与公众的政治生活(见柏拉图:《申辩篇》31d)。

(4)、在1月28日21:00前完成个人Reflection。

(5)、(23)见《高尔吉亚篇》454d:苏:如果有人问,“高尔吉亚,是否存在错误信念与正确信念这样的东西,”我猜想你会回答“是”。//高:当然。//苏:那么,是否也有假知识与真知识之分呢?//高:不会有的。

(6)、公共图书馆职能:一是信息保存及传承职能;二是社会教育职能;三是情报传递职能;四是促进阅读职能;五是休闲娱乐职能。

(7)、冯立 |林忠军|张文智 | 刘玉建 |黄甜甜

(8)、王誌,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2016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

(9)、我想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柏拉图著作,吴飞翻译/疏的《苏格拉底的申辩》(华夏出版社,2017年)。

(10)、关于苏格拉底的生平和学说,由于从古代以来就有各种不同的记载和说法,一直是学术界讨论最多的一个问题。

(11)、研究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申辩》,除了是一门古典学问,苏格拉底问题还具有普世的价值。《苏格拉底的申辩》中的苏格拉底早已化作一种思想符号,这个思想符号有着很独特的故事性,然而我们的目的并不是恢复历史上的苏格拉底,而是尝试理解这个思想符号中的哲学内涵。正如西方人自觉地用古典思想来理解现实处境,我们也可以借助西儒的经典思考,逐渐回归中国自身的问题。

(12)、理解苏格拉底的贡献的关键在于认识到他对所谓德性概念的执着与强化,这一点在另一方面亦可以使我们对“苏格拉底是谁”或者“历史上真正的苏格拉底到底持一种什么样的学说”或者“我们是否有可能在苏格拉底与柏拉图之间做出恰当的区分”这样的问题得出较为合理的解答。从近代希腊哲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Diels开始,苏格拉底即被当作一个“未知的X”(1)来处理,而给这个X取何值则一直是人们所要努力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显然在于我们将把X这个变量置于什么样的“方程式”之中,因为不同的“方程式”势必使我们得出大相径庭的结论。根据我们目前所掌握的材料,除少数极端的论者,如阿斯特(G.A.Ast)、迈耶尔(H.Maier)、克罗斯特(A.H.Chroust)等人大多数论者都至少承认苏格拉底是作为哲学家而在历史上留下不可抹杀的痕迹的,而造成那些极端论者的观点的因素乃是他们既忽视了柏拉图的全部记述,又忽视了亚里士多德的记述,同时也忽视了包括喜剧家阿里斯托芬与军事家色诺芬的记述。事实上,只要多加努力,我们可以在这诸多的“苏格拉底”之间找到描述一个统一的苏格拉底的线索。

(13)、(27)叶秀山:《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127页。

(14)、西方文明统治世界,是偶然还是必然?真正决定一个文明命运的要素是什么?文化?技术?运气?还是地理?

(15)、——RobertFaulkner,波士顿学院政治科学系教授

(16)、这边苏格拉底变成牛虻扎在雅典骏马背上叮咬,那边鲁迅戳着笔杆子对着国人激情呐喊,好不相映成趣,思维最大的敌人便是结论,所以思辨是一种至高境界。自己知道自己无知谓自知之明,而从无知之明到透过无知追求智慧谓质的飞跃。人类要知道自身固有的缺陷,即永不能得真理,但是仍要利用自身认识能力,和缺陷和局限做抗争,追求美好的政治生活。

(17)、(3)色诺芬的记述缺乏哲学上的连贯性和全面性,但与柏拉图并未构成重大的冲突,因而也同样是我们了解苏格拉底的不可或缺的材料;

(18)、(4)亚里士多德对苏格拉底并未表示出任何特殊的兴趣和尊敬,但其简略的记述与批评尤其在区分苏格拉底与柏拉图之不同时具有无可替代的意义;

(19)、吕祥,198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1991年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哲学博士学位。目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从事战略传播、世界政治和国际关系方面的研究。

(20)、本书第一章以“认识你自己”为主题,重申苏格拉底“未经审视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生活”这一观点,强调了价值概念在人们生活当中的重要性。人一旦用价值的观点来看世界,就可能将自己向精神生活的状态推进。如果我们被现实生活所拖累,为物质而物质,我们就没有办法进入精神的状态,过有价值的生活,这必然会导致人沦为动物一般的存在,变得没有原则和底线。

3、苏格拉底的书好难读懂

(1)、第4周:中国是怎样成为中国人的中国的(第十六章)

(2)、(4)由p、q这样命题的不成立而提出真正定义的可能性,其一般的情形是“A是对B的知识”(如“勇敢乃是有关可怕与不可怕的事物的知识”〔《普罗塔哥拉篇》360d〕)。

(3)、(21)HeinrichMaier:《苏格拉底:他的工作与历史地位》,296页。苏格拉底的神学倾向在其知识论与伦理学中都有所显露,以致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爱拉斯谟写道:“圣苏格拉底,为我们祈祷吧!”(见FrederickArtz:《中世纪的心灵》,纽约:AlfredA.Knopf,1958年,11页)不过,与基督教神学的本质区别在于,苏格拉底并没有提出信仰问题,他对神的诉求实则是他理智的要求。

(4)、然而,对普遍道德观念的寻求并没有使苏格拉底非批判地采用任何特定的命题来作为道德的普遍原则;相反,他毋宁是对一切既有的道德信念提出批判,从而证明这一切信念都不足以构成人们道德行为的充分理由。他的问题并不是“什么东西是善的”(whatisgood),而是“什么是善”(whatisthegood)。这种提问方式本身表明,苏格拉底所寻求的不是具有某种属性(比如善或美)的个体事物或行为的定义,而是属性本身的定义。在此,在希腊语的形容词前加定冠词所表示的属性本身既已假定了属性的实体化,从而使得属性概念与个体(todeti:thissomething,即后来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一阶ousia)概念成为同一层次上的研究对象并注定要使日后理念论的发展遭到不可克服的麻烦。

(5)、课程时间:1月15日/1月22日/1月29日/2月5日 /2月12日(每周六晚20:00-21:00)

(6)、贾雷德·戴蒙德(JaredDiamond,1937年9月10日-),出生于美国东部城市波士顿,美国演化生物学家、生理学家、生物地理学家以及非小说类作家。现任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生理学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哲学学会会员,是当代少数几位探究人类社会与文明的思想家之一。出版有《性的进化》《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剧变:人类社会与国家危机的转折点》等。

(7)、• 历史、人类学、地理学、社会学等领域专业前沿知识

(8)、(11)见WernerJaeger:《Paideia:希腊人的文化理想》第二卷,牛津大学出版社,1986年重印本,104页、161页、170页。

(9)、在1月21日21:00前完成个人Reflection。

(10)、苏格拉底哲学核心的乐观信息是,我们有能力治愈自己。我们可以省察我们的信念,选择去改变它们,而这将改变我们的情绪。这种能力是内在于我们的。我们不需要向教士、心理分析师或药理学家下跪,去祈求救赎。伟大的文艺复兴时期的随笔作家蒙田说得很好,他说,苏格拉底“为人性做了一件大好事,指出它可以为自己做多少事情。我们都比我们自己以为的更富有,但我们学到的是要去借、去乞求……而自在的生活并不需要多少教条。苏格拉底教导我们,我们身上都有,他教了我们如何去找到它,如何使用它”。蒙田是对的:我们都比我们自己以为的更富有。但我们都忘记了我们身上的力量,所以我们总会去别处乞求。

(11)、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圣徒和殉道者,至今,没有哪位哲学家像他那样痴迷于过一种正义的生活。

(12)、(1)对苏格拉底事迹的最早记述见于他的同代人阿里斯托芬的喜剧《云》以及其他几位较不重要的喜剧家的作品之中而这些对苏格拉底形象非常不利的描述主要是由于他们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看法的不同所导致的故意歪曲或无意误解,但仍然具有相当有价值的参考意义;

(13)、第二章强调了“提出问题的重要性”,正如苏格拉底所说:“我接近真理的方法是提出正确的问题。”正确的方法和正确地提出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如果我们每人自定规则,胡思乱想,就必然没有办法达成某种统不仅我们个人精神状态会自说自话,社会也必然会因为没有沟通的可能而陷入混乱。所以,在人们过精神生活的条件下,对精神的统一性就有了要求。但是对统一的追求不是追求某种观点或思想的统观点的统一会让思想进入一种不自由的状态。理性的统一追求只能是追求认知世界的方式或者手段的统这就要求我们对语法和逻辑以及人性有所觉知。逻辑的不矛盾、清晰和我们的语法知识的表述的清晰规定了人们在交流过程当中的最起码的尺度,这个尺度有利于我们每个人交换意见,同时用这个尺度可以衡量对方表达问题的方式方法的对错。这就像规定红灯为停止信号一样,只要是人为规定好以后,我们的秩序就会不乱。

(14)、Guns,GermsandSteel:TheFatesofHumanSocieties《枪炮,病菌与钢铁》

(15)、本书不拟在此讨论这个饶有兴趣的问题,而只是为我所要研究的苏格拉底给出几条原则性的界定:

(16)、(28)比如罗素(《西方哲学史》中译本,上卷,188页):“他﹝苏格拉底﹞的论证是不诚恳的,是诡辩的;在他暗地的思想里,他是在运用理智来证明他所喜欢的那些结论……他也有一种沾沾自喜和油腔滑调的东西……”我们可以补充说:如果诸如《阿尔希比亚德篇》这样的对话是柏拉图真作,那么我们甚至可以认为苏格拉底的这种“沾沾自喜和油腔滑调”是极度令人生厌的。

(17)、在为期五周的课程中,我们将会节选书中比较有趣的某些章节,来探讨一些我们感兴趣的问题,主要包括:第三章-卡哈马卡的冲突;第四章-农民的力量;第十章-辽阔的天空与偏斜的轴线;第十六章-中国是怎样成为中国人的中国的;尾声-日本人乃何许人也。课程会以seminar的形式进行,学生用英文表达自己读完之后比较感兴趣、感到困惑或者有思考的内容和自己的看法,课堂上将进行互相讨论,强调交互性和思考的碰撞。

(18)、这本书,带你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整个世界文明发展的过程,无关种族,也不一定会是技术和政治等。《枪炮,病菌与钢铁》1998年普利策奖获奖作品。在这本著作中,演化生物学家,人类学家,贾雷德.戴蒙德会告诉你,历史的魅力。

(19)、(2)柏拉图至少在早期的对话中力图再现苏格拉底的真实思想与品性,但我们对其真实性程度缺乏做出准确判断的足够根据。无论如何,“对于哲学家来说,柏拉图的苏格拉底是唯一的苏格拉底”(4);

(20)、#该问题本身就是现代学术界争论不休的话题。不管廊下派如何对待苏格拉底,他们的结论对我们理解苏格拉底来说,肯定都不只有点滴的借鉴意义。

4、苏格拉底的书籍有哪些

(1)、#今天的这本书,集中在一个问题上:廊下派与苏格拉底。要理解这个问题,就必须把它放到政治哲学的语境去考察,因为苏格拉底据说是政治哲学的创始人。廊下派间接地来自苏格拉底,并且在德性问题等方面也接受苏格拉底的观点,这是否就意味着廊下派忠实地继承了苏格拉底的思想呢?  

(2)、苏格拉底去了,到他的神那里去了。“哪一条路更好,惟有神知道”。千年的步行者们越走越远,但是谁都无法从他们心中抹去这个虽然虚幻的名字――苏格拉底。

(3)、当然,这一程式只是一个“标准的诘问法”(standardelenchus),大多数对话尤其在第4步不能满足这一程式,而即使提出了“A乃是对B的知识”这样的结论,对手也难以真正明了这里所谓“知识”是什么以及如何达到这种知识。因而,柏拉图早期对话的典型结局是一种无所适从、不知所措的茫然(aporia),因而是否定性的而非建设性的,以致我们只能在苏格拉底那里发现一种对知识的要求而不能发现他十分肯定的立场。这样,苏格拉底往往是从其否定性的开端走向一个更有力的否定性(或挫伤性的〔frustrating〕)结果,其寻求道德的确实水准的努力至少在表面上给人一种怀疑主义的印象。在此,他所宣称的“无知”就不仅是他个人的虚怀若谷,而是对整个人类的“无知”的断言。“智慧(sophia)这个词太大了,它只适合于神,但爱智(philosophia,亦即哲学)这类词倒是很适合于人。”(20)因而,苏格拉底所给出的信息就不是要人们采取某种学说来作为行为的指引,而是要人们采取一种特定的态度,以自身理智的谦恭去发现如何生活的准则。在此,苏格拉底实践中的神学倾向是清楚的,而迈耶尔(HeinrichMaier)将柏拉图《申辩篇》29d~e中的一段话称作“苏格拉底的福音”(21)也就显得非常贴切了。

(4)、——WayneAmbler,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副教授

(5)、(10)我们可以基本假定,这些早期对话以及《政制篇》中的许多对话大约都反映了苏格拉底在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公元前431年)之后直到他临终前(《克里多篇》与《斐多篇》)的一系列活动。

(6)、• 由阅读、思考、辩论、交流带来的受益终生的沉浸式快乐

(7)、附录二论《上行记》七卷五十一章的划分出自色诺芬

(8)、认知行为疗法努力重现这种“苏格拉底的方法”,教我们质问自己的艺术。在认知行为治疗过程中,你不只是躺在沙发上,独白你的童年,而是坐在那里,跟你的治疗师对话。他努力帮助你发现你无意识的信念,看看它们怎样决定了你的情绪,然后质疑那些信念,看看它们是否合理。你学着做自己的苏格拉底,所以,当负面情绪击倒你时,你问,我对它是否做出了智慧的反应?这种反应是合理的吗?我能做出更明智的反应吗?你余生中都会有这种苏格拉底般的能力相伴。

(9)、我改变了我的信念,这又改变了我的情绪和身体健康状况。我的价值观某种程度上得自我的社会。但是我不能责怪他人或我的文化,因为是我每天选择接受它们。苏格拉底宣称,“照料我们的灵魂”是我们的责任,这是哲学的教导——心理治疗的艺术,它源于古希腊人的“照料灵魂”。应该由我们来省察我们的灵魂,裁定哪些信念和价值观是合理的,哪些是有毒的。在这种意义上,哲学是一种我们可以用在自己身上的医术。

(10)、《苏格拉底这样思考:通向幸福生活的16种方式》;《苏格拉底传》;《与大师相遇——真理的追求者》;《回忆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的申辩》;《我与苏格拉底相处的日子》;

(11)、——RobertC.Barlett,波士顿学院希腊政治研究所

(12)、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引进新神论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苏格拉底曾获得逃亡的机会,但他仍选择饮下毒槿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

(13)、《苏格拉底的审判》;《色诺芬笔下的苏格拉底对话》;《苏格拉底的困惑》;《苏格拉底之道》;《苏格拉底的最后日子》;《苏格拉底之死》;《谈话录》;《蝉》;《巫师苏格拉底》。

(14)、第五章作者强调了“与朋友在一起的重要性”,他再次引用苏格拉底的原话:“智慧的火焰既明亮又温暖,但没有人能单独地把它点燃。”苏格拉底是说,一个人的世界是没有什么智慧可言,也不需要什么智慧,只有一群人才能探索出智慧来。言下之意,智慧一定关涉人们的真情实感。这关系到文明的根本之所在。友谊从来都必须是人类所有价值的基础。任何的真理的发现,尤其是人文学科的真理,不可能是一个人认可其他人不认可的,它指向了一种群体标准,一种更加民主化的状态。只有在这样的状态当中才能达成共识,真理一定是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达成共识的。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人类世界一定会四分五裂,友谊荡然无存。正因为如此,人们才会以观点、以精神连接成一个整体,或者说一个个团体。我们不能为了讲道理而说理,不能为了捍卫真理而真理,真理是有基础和条件的,必须以人为本,以这个社会现有的人所达成的某种协定为基准,这就是后来所讲到的某种契约性的状态。

(15)、俄勒冈大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三专业学士毕业,芝加哥大学行为经济学博士在读;多年历史爱好者,社会科学发烧友,2010年度NPDA全美辩论队冠军成员,司职研究员和教练。多年标化考试培训经验,前某大型培训集团师训培训师,产品设计师。现浑朴教育senioradvisor。

(16)、2居鲁士及其友人:克勒阿尔科斯、梅侬、普罗克色诺斯、克色尼阿斯和帕西翁

(17)、课程人数:6人以内专业领域:历史、人类学、地理学、社会学等

(18)、当他的雅典同胞因为亵渎神灵而审判他时,他对他的同胞说,“我四处游逛,就是为了说服你们当中的年轻人和老年人,不要去在意你们的身体,或者你们的财富,而是要努力‘使灵魂达到最佳状态’。”他文雅、幽默、谦虚地引导人们去省察他们的人生哲学,把他们带到理性之光下。跟苏格拉底谈话是最普通、寻常的经历,但这些会彻底改变你。跟他谈话后,你就不再是原来的你了,突然之间你觉醒了。

(19)、公元前399年,哲学家苏格拉底被传讯,说他不信城邦诸神,引进新的精灵之事,败坏青年。苏格拉底在由500人组成的陪审团面前作了著名的申辩。但申辩并没有挽救苏格拉底的性命,他最后被判处死刑。苏格拉底之死和耶稣之死,为西方文明打下了两个基本色调。而苏格拉底之死之所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的核心事件,首先要归功于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申辩》。

(20)、第三章的主题是“独立思考”,引导读者达到——苏格拉底所说的“不要听从我,要听从真理”——的境界。尽管有了一个较民主的城邦社会,但传统的家长制的做法依然会对人们的思想产生某种控制。苏格拉底让我们分辨出在日常生活当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倾向于以权威代替真理标准的习惯。以为他们更有经验,能够把经验传输给我们,给果会使人们放弃主见,变得盲从而愚昧。因此他宣拉真理的标准至高无上,谁撑握了真理,我们就应该听谁的。这样一来,只要方法得当,人人便可获得真理。苏格拉底将获得真理的权利还给了每一个想拥有他的人,他使外在的标准变成内在的精神标准,从而将自信还给了每一个人。当真理至高无上之时,公平和正义才能降临人间。

5、苏格拉底的书罗翔

(1)、(19)参阅GregoryVlastos:《苏格拉底的诘问法》,载《牛津古代哲学研究》Vol.JuliaAnnas编,牛津:ClarendonPress,1983年,39页。

(2)、公元前399年,哲学家苏格拉底被传讯,说他不信城邦诸神,引进新的精灵之事,败坏青年。苏格拉底在由500人组成的陪审团面前作了著名的申辩。但申辩并没有挽救苏格拉底的性命,他后被判处死刑。苏格拉底之死和耶稣之死,为西方文明打下了两个基本色调。而苏格拉底之死之所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的核心事件,首先要归功于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申辩》。

(3)、本期苏格拉底阅读营带领大家阅读的是浑朴顾问Phil老师。

(4)、译者吴飞,男,1973年出生于河北肃宁,1999年获北京大学哲学硕士、2005年获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后,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研究领域包括自杀问题、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基督教思想(尤其是奥古斯丁)、宗教人类学、中西文化比较、礼学、清代思想史等。

(5)、内容简介:作者色诺芬(约前430—约前354),苏格拉底的弟子、古希腊历史学家。本书是色诺芬所写的一本纪实传记,他在书中回忆了苏格拉底一生的言行,着重追述了苏格拉底对政治、宗教和道德,正义、幸福和德性等问题的看法,为苏格拉底的思想和行为做了辩护。雅典人对苏格拉底提出了两项指控,也就是不信城邦的神和败坏青年。色诺芬在书中记述了苏格拉底的虔敬,以及苏格拉底的为人,从而论证了加诸苏格拉底的罪名之不实。

(6)、《苏格拉底这样思考:通向幸福生活的16种方式》;《苏格拉底传》;《与大师相遇——真理的追求者》;《回忆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的申辩》;《我与苏格拉底相处的日子》;

(7)、本书包含三个部分内容,一个是北京大学吴飞教授据希腊文翻译的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申辩》,并作了很多注释,对理解文本很有帮助;第二部分是吴飞教授为这个中文译本写的导言,对这个古代经典文本的背景知识,给读者一个较为总体的概念;第三部分是吴飞教授从自己的角度,对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申辩》的一个相对独立的解读和思考,特别是对《苏格拉底的申辩》中哲学与政治之间的关系的理解。第三部分尤其重要,是中国学者自觉地用西方古典思想来理解现实处境、逐渐回归中国自身的问题的一个尝试。

(8)、(9)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苏格拉底从来就不关心自然哲学的研究;事实上,他的思想自述(《斐多篇》96a以下)以及阿里斯托芬的《云》都表明他曾对自然问题有浓厚的兴趣。我们可以设想苏格拉底大约在其壮年时期发生过重大的思想转型(conversion)。

(9)、在苏格拉底的实践中,“诘问”的开端总是以“我不知道”开始并进而也让对方意识到自己的无知,这一开端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Socrates’irony)。根据贡佩茨的研究,“讽刺”一词在希腊文中本来指喜好恶作剧,特别是狡猾地宣称自己的谦恭以让对手落入圈套,因而最好被译作“自我贬抑”(self-depreciation)不过,恶作剧显然不是他的真实目的,而只是进入实质问题的入口。他的讽刺与诘问的目的是双重的:一方面是试图发现人们应当如何生活,另一方面则是考验谈话对方是否在过一种值得过的生活,从而让对方意识到把握生活之真实意义的重要性。

(10)、(17)所谓“自知”与“自知无知”的等同肯定是至少在公元前423年阿里斯托芬的《云》上演时苏格拉底即已明确提出的观点。剧中斯特莱普西亚德(Strepsiades)劝其子到苏格拉底那里去学习,而其子诧异到那里去学什么,前者的回答是:“〔在那里〕你可以学到人类所有智慧的东西,而且你将认识你自己,知道你是多么糊涂、多么愚蠢。”(《云》840~843行)然而这条明显讽刺苏格拉底的材料并没有引起学者们的足够注意。

(11)、这一切对哲学思维的发展都有贡献。但是,他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具有系统思想观的哲学家,开始了主体和理性、抽象思维,以自然神论代替宗教神话的时代。

(12)、(1)见A.E.Taylor:《苏格拉底》,波士顿:TheBeaconPress,1951年,18页。

(13)、1月29日晚上20-21点参加第二次的探讨会。

(14)、陈来 |刘玉才|施仲贞 | 孙国柱 |赵团员

(15)、他说,他认为“省察自己和他人”是“最高等级的善”,“每天都要讨论这种善”。他说,大部分人终生都是在梦游,从来没问过自己他们在干什么,以及为什么要那么做。他们吸收了他们的父母的价值观和信念,或者他们的文化,毫不质疑地接受了下来。但如果他们刚好吸收了错误的信念,他们就会生病。

(16)、苏格拉底本人没有写过什么著作。他的行为和学说,主要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著作中的记载流传下来。

(17)、在第六章,作者要求人“说出真相”,而苏格拉底就曾说过:“说真话是我一贯坚持的原则。”苏格拉底认为,如果我们不能讲真话不能坚持我们的原则,我们势必就会成为一个见风使舵、没有原则的人,活在一种不正直的状态中。任何公民要想获得正直一定是用心去活,勇于和善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同时坚持捍卫自己生活的原则,这一点会使人愿意承担后果,变得有责仼心,变得崇高、有道德、有良知。

(18)、(25)参见柏拉图:《高尔吉亚篇》507d。

(19)、第三部分色诺芬的王权统治:“苏格拉底式的王”

(20)、苏格拉底是将哲学带给人类的人,哲学并不玄,哲学是让人能够成为人的一门学问。自从有了哲学历史上就开始真正有了个性化的人,哲学就像一道人类的曙光、一道划破夜空的闪电,从此传统人格和专制社会渐地开始退出历史舞台,新型的现代人格特征逐渐在地球上开始出现,我们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文明,这要归功于苏格拉底。从这个意义上看苏格拉底的伟大是少有人能够比拟的,他奠定了整个人类现代文明的基础。

(1)、报名要求:本次阅读书籍为中文版,课堂讨论用英文,托福要求90分以上

(2)、1月22日晚上20-21点参加第二次的探讨会。

(3)、Guns,GermsandSteel:TheFatesofHumanSocieties

(4)、他把一个人的生命充分活了出来,从他一生的经历中,我们可以获得启发,体认人生总是会面临各种遭遇,会有得意失意,即使面对不义时,都要坦然接受。

(5)、(6)参阅ErikOstenfeld:《理念、质料与灵魂》,海牙:MartinusNijhoff,1982年,第一章。

(6)、一个夏天,他为自己建造了一所房子。房子非常小,他的邻居都很纳闷,这房子怎么会使他满意呢?“您这么一个大人物,却把自己的房子盖成这么一个小盒子,有什么道理吗?”“确实没有什么道理。”他说,“不过这个地方虽小,但是如果我能使它容下真正的朋友,我将会认为自己是快乐的。”

(7)、弗朗西斯科•皮萨罗率领168名西班牙士兵征服印加帝国

(8)、色诺芬和他的军队在阿契美尼德帝国的路线(红线)

(9)、(4)RobertWardy:《苏格拉底的不虔诚》(手稿),1页。

(10)、从前,在希腊有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名叫苏格拉底。全国各地的年轻人都来投奔他,向他学习聪明智慧。他讲了许多开心的事情。他讲述的方式非常生动,所以听的人都不感到厌烦。

(11)、本书包含三个部分内容,一个是北京大学吴飞教授据希腊文翻译的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申辩》,并作了很多注释,对理解文本很有帮助;第二部分是吴飞教授为这个中文译本写的导言,对这个古代经典文本的背景知识,给读者一个较为总体的概念;第三部分是吴飞教授从自己的角度,对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申辩》的一个相对独立的解读和思考,特别是对《苏格拉底的申辩》中哲学与政治之间的关系的理解。第三部分尤其重要,是中国学者自觉地用西方古典思想来理解现实处境、逐渐回归中国自身的问题的一个尝试。

(12)、(31)参见亚里士多德《大伦理学》1182a20:“他(苏格拉底)使德性成为知识的一部分,这就消除了灵魂的非理性成份以及情感和道德的特征。”

(13)、(1)谈话对方提出一条命题p(通常是当时流行的意见,比如“勇敢就是灵魂的一种耐力”〔《拉克斯篇》192d〕,“公正乃是强者的统治和优势”〔《高尔吉亚篇》483d〕,等等),苏格拉底很快即以反例证明此条命题不成立;

(14)、杨博| 杨栋| 赵培|福柯  |张强|汪德迈

(15)、(20)柏拉图:《费德罗篇》278d。另参阅叶秀山:《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71页。

(16)、(12)参阅W.K.C.Guthrie:《希腊哲学史》第三卷,253页。

(17)、苏格拉底坚持认为,你的哲学(你如何理解世界,你认为生命中什么很重要)跟你的精神和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不同的信念导致不同的情感状态——不同的政治意识形态也体现在不同的情绪疾病形式上。比如,我太在意他人的赞同(柏拉图说这是自由民主社会的典型疾病),这种哲学导致我恐惧社交。借助认知行为疗法,以及古代哲学,我把我无意识的价值观带至意识之中,省察它们,并裁定它们是不明智的。

(18)、相信通过读这本书,大家能够更深入的了解到苏格拉底的“申辩”——“他一无所知却自以为知道什么,而我既不知道也不自以为知道。看来我在这一小点上要比他智慧,就是以不知为不知。”

(19)、他一本书也没写过。他没有这种意义上的哲学,一套传诸弟子的一以贯之的思想。与耶稣一样,我们只能通过他人的记述来了解他,尤其是他的弟子柏拉图和色诺芬的记述。当德尔斐神庙的神谕说他是希腊最智慧的人时,他提出,那只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知道得是多么少。但他也意识到其他人都知道得很少。他努力向他的雅典同胞传达的是——他视之为他的神圣使命——质问自己的习惯。

(20)、在第四章中,作者让我们挑战传统,用苏格拉底的话说“我们必须逃离假象的洞穴”。既然要破除长者的权威,那么世俗当中的那些习以为常的东西就有可能是谬见!作者通过洞穴比喻,说囚徒在牢里的时候看不到外面,外面有人在走路的时候投影投在了墙上,那么每一个看到投影的人自以为看到了真实的东西。他用这样的比喻告诉我们,每天我们生活在各种各样的假象当中,这样的比喻诱导人们去思考现实生活背后的真理,引导人们向精神生活当中进一步迈进。

(1)、公元1世纪的古罗马政治家、哲学家西塞罗曾经写道:“我向你们保证,有一种治疗灵魂的医术。它是哲学,不需要像对身体的疾病那样,要到我们的身体以外去寻找它的救助方法。我们一定要使用我们所有的资源和力量,去努力变得能够治疗自己。”这正是苏格拉底通过他的街头哲学想教给他的同胞的。他会跟他在城中散步时碰到的任何人开始谈话(雅典的居民并不多,所以大部分市民都相互认识),去发现那个人相信什么,重视什么,他们在生命中追求什么。

(2)、最后作者向人们发问:“朋友,为什么不关心你的灵魂?”他这种强调要“加强你的精神”的意图是理解苏格拉底之道的点睛之笔。苏格拉底的良苦用心不仅在于把哲学从天上带到了人间,更表现在将人们奉行的标准从外在转向了内在,强调了精神自主的重要性,由此,人的精神统摄了世界万事万物,进一步发展出“人是万物尺度”这样的思想,实现了精神对物质的统率。当前西方文明之所以繁盛和强大,正是因为他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当中没有出现和现实的分裂,没有用一个价值标准审视另一个价值标准,相反,哲人们总是试图打通精神与物质的断裂,他们坚持理性与科学,坚持理性就是让精神进入生活,坚持科学就是让精神进入物质。这样,每一个人才能以一以贯之的价值或方法理解了这个世界。这种方式的意义在于使人的内在获得了某种清晰,获得了正直、勇气、善良和自信,由此人们不再畏惧现实,而敢于投身对社会和自然的改造。这是苏格拉底带给人类的最大智慧。

(3)、 星云大师|ShellyKagan|津科夫斯基

(4)、(30)关于psychē概念的含义,CharlesKahn在其《赫拉克利特的艺术与思想》(剑桥大学出版社,1979年,126~127页)、MarthaNussbaum在其《赫拉克利特的Psychē概念》(载《智慧》〔Phrohesis〕杂志Vol.17〔1972〕,1~15页)中都有详尽的考察。

(5)、当然,对于寻求这种定义所蕴含的麻烦,苏格拉底可能并没有明确的意识,但他将定义与知识等同确实招致了他的哲学中的第一个悖论,即知识与无知的悖论。一方面,他明确提出我们只有在知道了“善”“正义”等等抽象概念本身意味着什么之后才能正确断言某一行为是否是善的或正义的,而且只要我们知道善或正义是什么我们就必然能够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善或正义的观念,就好比鞋匠只要知道如何制出好鞋就必然能够制出好鞋一般;然而在另一方面,人们如果只是想学习如何做鞋、裁衣这样的技艺,他们往往可以很容易地找到称职的教师,但如果他们想了解什么是正义时,称职的教师即无处寻得了。在这后一方面,苏格拉底显然是愿意或希望成为人们的教师的,而为了区别于自诩为德性之教师的智者们,他才否认自己是一名教师。不过,这种否认还有着更深层的理由,即他并不希望为人们提出新的德性信念,而是要人们对既有的道德信念和行为准则做出重新考虑(批判),从而在一种普遍原则之下了解自身的生活职责。在此意义上,他就一方面要人们追求作为知识的德性,另一方面又公然宣称自己的无知,而所谓“无知”,恰恰就是对那最高的作为知识的德性的无知,也就是对于真正的而非虚假的智慧的无知这样,他的真实的使命就是通过与各种人的谈话使他们同样了解自己的无知,从而要他们认真反省自身的“灵魂”,并进而了解到生活的意义在此,“认识你自己”即等同于“自知无知”面对这样特殊的使命,苏格拉底的实践自然就不同于我们一般所谓的“教导”。而在当时就既不同于智者们的修辞术教学,亦不同于传统悲剧诗人所扮演的激情式教育者角色。与他对一种自觉道德意识的要求相对应,他采用了那种永远与他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诘问法”(Socraticelenchus)。

(6)、(22)参阅GerasimosX.Santas:《柏拉图早期对话中的苏格拉底哲学》,伦敦:Routledge&KeganPaul,1979年,106~107页。

(7)、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贤”,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8)、2月12日晚上20-21点参加最后一次的探讨会,并在会上表达自己的个人作业的主题。

(9)、更重要的是,人活在世界上,要把关注的重点由外在转向内在。苏格拉底为希腊哲学注入了强心剂,激起了无比汹涌澎湃的浪涛,余波甚至绵延至今。苏格拉底以他的实践和人格为后世哲学家树立了不朽的榜样。

(10)、有一种人,你觉得他们很有才华,能说会道,但是这样的好印象过不了多久就会被他们的自负抵消干净。这种人我非常惧怕,一方面他们的聪明才能让我的愚笨无地自容,同时他们的自负又让我控制不住心里的厌恶,到后来我也不知这样坏的感受到底是他们的问题还是我的嫉妒。后来随着慢慢长大,眼前那些形形色色的事物经历多了,你会发现其实从这种厌恶感里得到解脱的方法,不是阻止他们,是把自己培养成最好的。然而把自己变成最好的第一步,就是你首先要明白,厌恶别人,这不是不愉快的事。

(11)、雅典城并没有因为处死苏格拉底而重焕辉煌,也没有任何文字记载那些法官们在审判后的心路历程。我想,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没办法面对和说服自己的良知了,他们的灵魂,将笼罩在那位老人孤独而顽强的身影下。

(12)、苏格拉底本人没有写过什么著作。他的行为和学说,主要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著作中的记载流传下来。

(13)、附录一为什么色诺芬是“叙拉古的忒弥斯托革涅斯”?

(14)、对定义的寻求使得苏格拉底的使命具有了更加确定的内容,而他所谓德性与知识的同一亦即建立在一个更加稳固的基础之上,尽管这尚且不足以使他摆脱招致各种批评的可能。定义问题的提出本身即是巴门尼德本质主义传统的恢复,并且使他的基本努力方向保持是理智主义的,亦即是世俗的而非是宗教的,他之所谓神不过是等同于他所追求的最高智慧,只是相对于人的“无知”而言的。他的理智主义倾向的根本目的在于表明,人们在道德上的一切缺失都根源于人的理智的尚不充分的开发,因而弥补缺憾的唯一道路就是关注自己的灵魂,而不是如后来基督教所要求的那样把自身的全部生活都投入到神的怀抱中去这一点已预示了后来柏拉图“回忆说”的提出,但本身并不应该被视为“回忆说”。在此,所谓“关注灵魂”并没有比他的“自知”原则具有更多的内容。根据现代哲学者的研究,从荷马史诗开始的希腊文中的“灵魂”(psychē)一词就是用来表示人的“自我”的,或者说是人们自我认同的承载者(thebearerofpersonalidentity),也可以说是肉体背后的“真我”(trueself),而情感又往往是在此“真我”中占主导地位的力量在此意义上,关注灵魂与“自知”是等同的,而苏格拉底以对定义的强调削弱了灵魂在情感方面的含义(按亚里士多德的理解,也就是非理性的因素)使之成为一个合乎理性并且具有强烈道德责任感的概念,从而为整个西方哲学史中的“自我认识”(self-knowing)传统奠定了一个非常坚实的基础。从毕达哥拉斯学派开始,灵魂的主要功能即被描述为一种理论思维的能力,而苏格拉底又使之成为道德责任的最终承载者。二者对灵魂不朽的共同看法与其说是神秘主义,不如说是其理智主义诉求的自然结果,其哲学上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其宗教上的意义。据此我们有理由得出结论,苏格拉底哲学的提出恰切地标志着哲学由自然向自我的完全转变,而哲学与物理学(自然哲学)的分离随之宣布完成。在此意义上,苏格拉底的降临确实如同葛斯里指出的那样形成了“希腊哲学史上的一道瀑布”。(32)

(15)、彭华 |朱孝远|邓联合 | 凌文超 |朱锐泉

(16)、《苏格拉底的审判》;《色诺芬笔下的苏格拉底对话》;《苏格拉底的困惑》;《苏格拉底之道》;《苏格拉底的最后日子》;《苏格拉底之死》;《谈话录》;《蝉》;《巫师苏格拉底》。

(17)、(3)喜剧中对苏格拉底的典型描述是:不务正业、生活潦倒、衣衫褴褛、研究自然哲学和修辞术、受到一帮青年推崇、口才极好、善于辩论(诡辩),等等。一位喜剧家阿梅普西亚(Ameipsias)还如此讽刺苏格拉底:“在那极少的几个人中他最出色,而在我们许多人中则愚不可及。”(见T.Gomperz:《希腊思想家》(英译本)第2卷,93页)这里“极少的几个人”显然指苏格拉底的拥戴者和追随者。事实上,我们并不能想象苏格拉底这么一位复杂人物注定要受到所有人的拥戴。即使到了希腊化时代的后期,对他存有恶感的也不乏其人。西塞罗就曾提到他的老师、伊壁鸠鲁派的芝诺说苏格拉底乃是“阿提卡小丑”(Atticbuffoon)(参见Zeller:《苏格拉底与苏格拉底学派》(英文本),63页注释1)。

(18)、(18)T.Gomperz:《希腊思想家》(英译本)第二卷,49页。

(19)、1月15日晚上20-21点参加第一次的探讨会。

(20)、苏格拉底提出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的区分,使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脱离了早期哲学的朴素状态,进入更加成熟的阶段;他将早期希腊哲学家们格言式的伦理思想提到了哲学的高度;他以逻辑辩论的方式启发思想、揭露矛盾,以辩证思维的方法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1)、(5)亚利山大尼亚时期作家的记述可靠程度较低,同时也是造成许多混乱的根源。据此5条原则,本书所处理的苏格拉底即是柏拉图早期作品(特别是《游叙弗伦篇》《申辩篇》《克力多篇》、大小《希匹亚斯篇》《查米迪斯篇》《拉克斯篇》《普罗塔哥拉篇》)中的苏格拉底,而亚里士多德的几段评论恰恰是做出这一界定的主要根据。至于柏拉图与苏格拉底的分野出现在何处,我几乎无保留地同意康福德的看法,认为《美诺篇》乃是柏拉图通向其中期理念论的转折点从风格上说,柏拉图的苏格拉底时期对话的主要特色是其论辩式的方法(elenchiticapproach)及其无所适从的结局(aporeticoutcome),而中期对话则体现了奥尔弗斯教-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强烈影响,形而上学方面明显受爱利亚学派的影响,集中关注的问题乃是理念论及达到理念的道路——“回忆”(anamnēsis)

(2)、赵争 |王子今|刘紫云 | 陈泓超|石立善

(3)、(2)参阅H.Maier:《苏格拉底:他的工作与历史地位》,图宾根,1913年;A.H.Chroust:《苏格拉底其人及其神话》,印第安纳:圣母大学出版社,1957年。关于这方面的详细情况,可参阅叶秀山:《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北京:人民出版杜,1986年)的第一部分:“史料问题”。

(4)、

(5)、

(6)、

(7)、

(8)、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62句程门立雪的成语故事内容精选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