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74句水浒传作者的介绍简介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4-01-07 10:04:33 admin 阅读:59

导读水浒传作者 1、水浒传作者是谁? (1)、其后有万历间余象斗所刊百二十回本,增加“征田虎”、“征王庆”情节,但文字简略。天启、崇祯间出现杨定见百二十回本,主要依据嘉靖本,但...

水浒传作者

1、水浒传作者是谁?

(1)、其后有万历间余象斗所刊百二十回本,增加“征田虎”、“征王庆”情节,但文字简略。天启、崇祯间出现杨定见百二十回本,主要依据嘉靖本,但收入余本中“征田虎”、“征王庆”故事。

(2)、有人说,施耐庵其实就是罗贯中的笔名,因为《水浒传》是禁书,所以当时不敢署真名,就像《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少女之心》的作者不详一样。

(3)、《水浒传》中的不少地名都是明朝的建制,这是元末明初人不可能写出来的。可见,《水浒传》不是元末人施耐庵的所品。

(4)、其次,全书过分宣扬暴力,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毫无人性可言,梁山方面的许多行径都与人类正确价值观相违背,简单说就是,所谓一百零八条好汉,其实没几个好人。(详见《不管多崇高的理由,都不能成为滥杀无辜的借口》)

(5)、施耐庵被分配在杭州钱塘县政府任办公室主任,每天各种迎来送往,各种材料总结,各种阿谀逢承,各种暗箱操作,各种黑暗腐败,各种潜规则......

(6)、    公讳子安,字耐庵,生于元贞丙申岁,为至顺辛未进士。曾官钱塘二载,以不合当道权贵,弃官归里,闭门著述,追溯旧闻,郁郁不得志,赍恨以终。公之事略,余虽不得详,尚可缕述;公之面目,余虽不得亲见,仅想望其颜色。盖公殁于洪武庚戌岁,享年七十有五。届时余尚垂髫,及长,得识其门人罗贯中于闽,同寓逆旅,夜间炧烛畅谈先生轶事,有可歌可泣者,不禁相与慨然。先生之著作,有《志余》、《三国演义》、《隋唐志传》、《三遂平妖传》、《江湖豪客传》——即《水浒》。每成一稿,必与门人校对,以正亥鱼,其得力于罗贯中者为尤多。呜呼!英雄生乱世,则虽有清河之识,亦不得不赍志以终,此其所以为千古幽人逸士聚一堂而痛哭流涕者也。先生家淮安,与余墙一间,惜余生太晚,未亲教益,每引为恨事。去岁其后述元(文昱之字)迁其祖墓而葬于兴化之大营焉,距白驹镇可十八里,因之,余得与流连四日。问其家世,讳不肯道;问其志,则又唏嘘叹惋;问其祖,与罗贯中所述略同。呜呼!国家多事,志士不能展所负,以鹰犬奴隶待之,将遁世名高。何况元乱大作,小人当道之世哉!先生之身世可谓不幸矣!而先生虽遭逢困顿,而不肯卑躬屈节,启口以求一荐。遂闭门著书,以延岁月,先生之立志,可谓纯洁矣。因作墓志,以附施氏之谱末焉。

(7)、35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闭门著述,与拜他为师的罗贯中一起进行《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水浒传》。关于其生平,因缺乏史料而众说纷纭,甚至对有无此人都有争议。

(8)、    《水浒传》第九十三回武松杀了方貌:

(9)、施耐庵对此有不同意见,多次苦谏无果,便与罗贯中等人一起离开了张士诚,从此隐居山野,一面继续在私塾授课,一面潜心文学创作。

(10)、    金钉朱户,碧瓦雕檐。飞龙盘柱戏龙珠,双凤帏屏鸣晓日。红泥墙壁,纷纷御柳间宫花;翠霭楼台,淡淡祥光笼瑞影。窗横龟背,香风冉冉透黄纱;帘卷虾须,皓月团团悬紫绮。若非天上神仙府,定是人间帝王家。

(11)、百回本在大聚义后还有受招安、征辽、征方腊。百二十回本则是在征辽、征方腊之间又插入征田虎、征王庆(此本又称《水浒全书》或《水浒全传》)。——金圣叹的七十回本,则是在百二十回本的基础上,删掉大聚义以后的内容、整理润色而成。(此本又称《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后来简称《水浒》)。

(12)、《西游记》作者也存在一定争议,但目前普遍认为作者为吴承恩。

(13)、    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各天一方。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终。(嘉靖年间,罗贯中后人得宗臣许可,将家藏小说即《水浒》付梓,由坊间刊刻出版,从此《水浒》才得通行于世。见于刘冬《施耐庵生平探考》,载《中华文史论丛》1980年第四辑)

(14)、不过话说回来,《水浒传》并非真个是“没娘的孩子”。在明代藏书家高儒的文献目录《百川书志》中,就记录了《水浒传》及其作者的信息:

(15)、据说,施耐庵天资聪颖,勤奋好学,19岁中秀才,28岁中举人,36岁与刘伯温同榜中进士,标准的青年才俊,人生前半程,脚踏实地,走得规规矩矩,顺风顺水。

(16)、且慢,一位现代藏书家郑振铎先生说,他收藏过一部《水浒传》残本,应当就是嘉靖刻本。在残存的某卷首页,刻着“施耐庵集撰,罗贯中纂修”字样。“集撰”当指把已有的故事整合、再创作吧?“纂修”恐怕仍是“编次”之意。——后来的许多《水浒》版本,便都这样署名。

(17)、作者:罗贯中( 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作家,戏曲家。罗贯中生于元末社会动乱之时,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苟同于流俗,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著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三国演义》,施耐庵合著《水浒传》,另著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

(18)、据说,施耐庵《水浒传》中的许多地名,都取之于祝塘附近。如“三打祝家庄”是全书中的重头戏,其实祝家庄就是祝塘镇。小说中武松景阳岗打虎,写得栩栩如生。据说当时施耐庵不过是到大宅里村后的后阳岗散步,见有条黄狗睡在松树下,一名庄丁武阿二把黄狗打跑了。施耐庵回家便以此为原型进行创作,把后阳岗改作景阳岗,黄狗变成吊睛白额大虫(老虎),武阿二成了武松。

(19)、那么,不是施耐庵会是谁呢?有学者就认为应该是罗贯中,鲁迅、俞平伯也是这种看法。但是,又有人提出疑问。罗贯中是《三国志演义》的作者,在这一点上,不存在争议。而《三国志演义》和《水浒传》两部小说,在语言风格上完全不同。前者用的是浅近的文言,后者却出之以通俗的白话。说它们出于同一作者笔下,实在很难叫人认同。此外,两本书的写作水平也不在一个档次。惠康野叟在《识馀》中说:“二书深浅工拙,如天壤之悬,讵有出一手之理?”

(20)、当时,元朝统治已摇摇欲坠,朱元璋的大军所向披靡,先后消灭了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军阀,张士诚兵败自杀,元朝残部一路逃亡北上,朱元璋一统江南。

2、水浒传作者的介绍简介

(1)、明初洪武年间,施耐庵被徐骐聘去做私塾先生,施耐庵住在祝塘镇环境优美的徐家大院里,一边教书,一边写作《水浒传》。

(2)、从明清时代开始,就有许多作家为不同版本的《水浒传》水浒传创作续书。

(3)、    罗贯中一贯维护封建正统,维护赵宋王朝的统治。他认为赵家是真命天子,是天命所归,《五代史》历述五代更替,五十年间,征战不息,风云变幻,数易其主,直到陈桥兵变,一统于宋,从此天下太平。回末诗:“纷纷五代乱离间,一旦云开复见天。草木百年新雨露,车书万里旧山川”,“点检数归真命主,陈桥兵变太平年”。大宋皇帝是应运而生,是天命有归。《风云会》写赵匡胤征服四国,统一南方,四夷宾服,一再称赵匡胤是真命天子,“镇天南地北万万年,同掌华夷”。他续《水浒》时宋朝已被灭亡近百年,他对故宋一直怀念,所以在《水浒》后半里,虽然宋徽宗是个无道的亡国之君,却仍然被称为至圣至明的好皇帝。不作一句贬辞,正是同情故宋的表现。元、明一代的许多文人,反对蒙元的民族压迫,常常流露出对故宋的怀念,表现了汉民族的爱国思想。罗贯中在《水浒》的后半安排了征辽的故事,就是这种思想的表现,如李贽所说:“愤二帝之北狩,则称大破辽以泄其愤。”

(4)、刘伯温不以为然:“人家拜登78岁竞选总统,姜子牙80岁领兵打仗,佘太君100岁挂帅出征,您才多大啊,周岁才正是干事业的好年纪呀。”

(5)、施耐庵(1296年—1370年),名耳,元末明初文学家,又名肇(zhao)瑞、彦端,字子安,号耐庵,或称“钱塘施耐庵”。 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出生于兴化县白驹场(今属于盐城市大丰区白驹镇), 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赞扬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白话小说,在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施耐庵也因此被誉为“中国长篇小说之父”。

(6)、    飞虎山前风正狂,万里阴云霾日光。触目晚霞挂林薮,侵人冷雾弥穹苍。忽闻一声霹雳响,山腰飞出兽中王。昂头踊跃逞牙爪,麋鹿之牲皆奔忙。牧羊壮士睡未醒,一羊撺过忙相迎。上下寻人虎饥渴,一掀一扑何狰狞。虎来扑人似山倒,人往迎虎如岩倾。臂腕落时坠飞炮,爪牙爬处成泥坑。拳头脚尖如雨点,淋漓两手猩红染。腥风血雨满松林,散乱毛须坠山崦。近看千钧势有余,远观八面威风敛。身横野草锦斑销,系(紧)闭双睛光不闪。

(7)、    吕先生认为,罗贯中知道仅凭《水浒》的前半部,歌颂强盗,否定官府和朝廷,蔑视封建礼法的书,是难以拿到社会上去的。任何官府和朝廷都不会容许它的存在,而且作者很可能因此得祸。但他考虑到这是他老师的遗著,是老师的半世心血,同时又钦佩该书文章的精妙,不能使这样一部绝世奇文就此湮没无闻。要想使它保存下来,流传开去,必须改变前书的思想,反其道而行之,才能为官方所容。这就要首先泯灭梁山的造反精神,使梁山英雄接受朝廷的招安,转而效忠于朝廷。前部书中,宋江曾流露出愿受招安的思想,当时并无实际行动。虽然宋江有这种思想,但在梁山事业大发展的时期,众多好汉是不会在这种时候,反而向朝廷企求投降的。如第三十二回,宋江和武松都说过希望将来愿受招安的话,但到了第七十一回,宋江唱出“愿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时,第一个起来反对的就是武松。本来全书到排座次时已告结束,凭空又添了一段《庆重阳》,宋江唱了一段《满江红》,惹起一场争闹。吕先生怀疑这《庆重阳》一段和这《满江红》词,都是罗贯中后加的。罗贯中为了达到使梁山受招安的目的,先在此处埋下个伏笔,渲染一下气氛,然后一步步引向接受招安的道路。罗贯中知道在梁山事业正兴旺发达的时候,让梁山英雄一下子转向受招安,是很困难的。所以在受招安问题上颇费了一番心思,受招安的过程,写得一波三折,直至很久,各方面的矛盾一个个都解决了,最后才得以实现。他知道在梁山头领中真正有愿受招安的,只有宋江一人,就把宋江作为突破口,借宋江之手,把梁山一步步引向受招安的道路。宋江的投降,是克服了内外各种阻力,最后才达到目的。对内来说他一是靠他在梁山的地位和声望,二是靠弟兄们的忠义之情。他是山泊的总头领,上下都听他的号令。对梁山众人,他一是威压,二是动以忠义之情,忠义是封建社会江湖中人互助友谊的纽带。梁山众人,开始多是在忠义的号召下,一个个跟随宋江走向反抗的道路,最后又是在忠义的影响下,跟随宋江走上投降的道路。外部的阻力来自高俅、蔡京等四大奸臣,他们不顾招降梁山义军,一心只想赶尽杀绝,为此宋江还必须打通朝廷上的关节。他先是通过妓女李师师的枕上关节,以后又通过太尉宿元景的门路。作者知道如果招安进行得太顺利,未免抹杀了梁山的英雄气概,于是又设置了两赢童贯、三败高俅的两大战役,充分显示了梁山的威风,堵住了几个反对招安的奸臣的口,最后招安得以实现。本来受招安不是一件光彩的事,这样一来,倒使梁山众人落成了光荣体面地接受招安。虽然是投降,倒长了梁山的志气,灭了奸臣的威风。这样的描写,虽然有违历史的发展规律,但却能使众人接受。

(8)、阿根廷著名作家博尔赫斯曾专门撰文对《水浒》进行过点评,他认为《水浒》的情节有“史诗般的广阔”,并认为其与西班牙17世纪的“流浪汉小说”有异曲同工之妙。(21)

(9)、施耐庵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生于公元1296年,去世于公元1370年,为江苏兴化人,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进士及第之后,施耐庵曾经任浙江钱塘县尹。为官三载,因为看不惯官场黑暗,于是直接辞官回家,开始专注著述。

(10)、    吕乃岩说“罗贯中续《水浒》”,是依据罗贯中的一贯思想来把脉和将《水浒》后半部与罗贯中的其他著作相对照分析得出的可靠论断。吕先生说,罗贯中本人事迹流传不多,最明确可信的是贾仲明在《录鬼簿续编》里记的:

(11)、施耐庵自幼聪明好学,才气过人,事亲至孝,为人仗义。元延祐元年(1314年)考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年)中举人,至顺二年(1331年)登进士。不久任钱塘县尹,因替穷人辩冤纠枉遭县官的训斥,遂辞官回家。

(12)、工作人员说:“陛下昨晚几乎一夜未睡,天都快亮了,房间里的灯依然亮着。”

(13)、    吕先生从明人记述中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分析客观公允,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同时也留有余地,充分体现了他治学一贯实事求是的严谨学风。

(14)、    《五代史》第四十二回,五龙逼死王彦章:“史建唐布五方五帝阵,逼死王彦章”和《水浒传》第七十六回“宋公明摆九宫八卦阵”基本相同,都是按五行八卦排列。甲乙木、丙丁火、庚辛金、壬癸水、戊己土。八卦:乾坤艮震坎离巽兑,只是守阵的将军名字不同。

(15)、    如意冠玉簪翠笔,绛销衣鹤舞金霞。火神朱履映桃花,环珮玎珰斜挂。背上雌雄宝剑,匣中微喷光华。青罗伞盖拥高牙,紫骝马雕鞍稳跨。

(16)、    吕先生说,对于《水浒》的作者,有的说是施耐庵,有的说是罗贯中,有的施罗并提,从无人说过施罗之外的人。较早提出的应该是高儒,他在《百川书志》中说:

(17)、刘伯温大吃一惊:“怎么可能?陛下就没正经上过几年学,什么时候开始喜欢看书了?看的什么书如此废寝忘食?”

(18)、罗贯中编次。”嘉靖四十五年郎瑛在《七修类稿》中说:“此书为‘钱塘施耐庵的本’。施耐庵写完《水浒传》后没过几年就病逝了。水浒传至今还代代流传!

(19)、    戴一顶三叉紫金冠,冠口内拴两根雉尾。穿一领衬甲白罗袍,袍背上绣三个凤凰。披一副连环镔铁铠,系一条嵌宝狮蛮带,着一对云根鹰爪靴,挂一条护项销金帕,带一张雀画铁胎弓,悬一壶雕翎子箭。手掿梨花点钢抢,坐骑银花拳花马。

(20)、《忠义水浒传》一百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

3、水浒传作者是罗贯中还是施耐庵

(1)、文学创作是很艰苦的一件事,特别是长篇历史小说,涉及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众多,结构复杂,气势宏大,不是一般人能驾驭的,必须有深厚的文史功底,静下心来才行。

(2)、施耐庵虽然生在船人之家,但是他的父亲却非常的重视他的教育。因此施耐庵十三岁的时候,就进入私塾上学,后来参加科举考试。元延祐元年中秀才,泰定元年中举人。至顺二年,施耐庵三十六岁的时候与刘伯温同登进士。

(3)、    罗贯中续《水浒》的有力证明,就是把《水浒》后半部和他的其他著作相对照,就会一目了然。今存罗贯中的作品,除《三国演义》外,主要还有《三遂平妖传》(以下简称《平妖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以下简称《五代史》)和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以下简称《风云会》)。把这几部作品和《水浒》后半相比较,便会看出,思想完全一致,都是出自一人之手,足以证明《水浒》后半确为罗贯中续作。

(4)、 太师蔡京因此而大怒,请来高俅、童贯商议,面奏徽宗,由童贯进剿梁山泊。山寨众头领十面埋伏,挫败了童贯的两次进攻,要不是宋江放条生路,童贯早已成为俘虏。童贯逃回东京,高俅又调遣十节度兵力来攻梁山泊。

(5)、朱元璋大度地一摆手:“国家初建,百废待兴,正是用人之际,只要他愿意为我大明建设出一份力,我们举双手欢迎啊。对于历史遗留问题,我们的原则是,既往不咎。”

(6)、明代代嘉靖年间还没有公开在小说卷首署上作者真名的惯例,所以《水浒传》上所署的施耐庵也并非真实姓名。

(7)、意大利把《水浒》中花和尚鲁智深的故事取出译成《佛牙记》。后来,德国人又把《佛牙记》翻译成了德文,译名成了《鲁达上山始末记》。德国还翻译了《水浒》中杨雄和潘巧云的故事,译名是《圣洁的寺院》。而《水浒》中武大郎与潘金莲的故事,德国人则译成了《卖炊饼武大的不忠实妇人的故事》。德国人还翻译了《水浒》中晁盖、吴用等人智取生辰纲的故事,译名有两个:《黄泥冈的袭击》、《强盗们设置的圈套》。英国翻译了《水浒》中林冲的故事,译名是《一个英雄的故事》。(19)

(8)、李卓吾真的为《水浒传》写过序言。不过据考,容与堂《水浒传》中的评点文字却是一个叫叶昼的落魄文人所写,托名李卓吾而已。叶昼是个酒徒,常在酒店赊账饮酒,酒醒了便写些评点文字,交给书商换钱还酒账。不过他的文采的确不错,带酒写下的文字常有灵光闪现,模仿李卓吾口吻,倒也颇能乱真!——容与堂本有了李卓吾这杆大旗做号召,作者是谁还重要吗?

(9)、    到了后半部却不同了,宋徽宗由一个纨绔浮浪子弟,变成了个宽仁厚德的圣君。书中对他赞颂备至,左一个“今天子至圣至明”,后一个“至今徽宗天子至圣至明”,对他一句指责的话也没有,许多坏事全是奸臣干的,他只不过是一时受了蒙蔽。梁山的正义之师,到了下半部成了叛乱的四恶,而宋徽宗成了垂衣而治的尧舜之君。“尧舜垂衣四恶摧,宋皇端拱叛臣归。”甚至连他狎妓宿娼,也被说成是圣天子的风流韵事。这样的描写和前半相比,简直倒了个一百八十度。

(10)、罗贯中,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剧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东东平人(一说并州太原人),代表作有《三国演义》、《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

(11)、    景阳冈头风正狂,万里阴云霾日光。焰焰满川枫叶赤,纷纷遍地草芽黄。触目晚霞挂林薮,侵人冷雾满穹苍。忽闻一声霹雳响,山腰飞出善中王。昂头踊跃逞牙爪,谷口麋鹿皆奔忙。山中狐兔潜踪迹,涧内獐猿惊且慌。卞庄见后魂魄丧,存孝遇时心胆强。清河壮士酒未醒,忽在冈头偶相迎。上下寻人虎饥渴,撞着狰狞来扑人。虎来扑人似山倒,人去迎虎如岩倾。臂腕落时坠飞炮,爪牙爬处成泥坑。拳头脚尖如雨点,淋漓两手鲜血染。秽污腥风满松林,散乱毛须坠山奄。近着千钧势未休,远观八面威风敛。身横野草锦斑销,紧闭双睛光不闪。

(12)、究竟有没有施耐庵这个人?很多学者也是存疑的。有人认为,施耐庵是如果反过来读,就是“俺乃是”,可能是罗贯中的笔名。从经历上来看,施耐庵和罗贯中都曾是元末军阀帐下的军师,两人在此相识,并且成为师徒关系。

(13)、还有一种说法,罗贯中与施耐庵是师生关系,罗贯中是施耐庵的弟子,施耐庵创作《水浒传》的时候,“每成一稿,必与门人校对,以正亥鱼,其得力于罗贯中者为尤多。”

(14)、不久,《江湖豪客传》完稿,从“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开始,到“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为止,洋洋洒洒共计七十回。

(15)、“问其家世,讳不肯道,问其志,则又唏嘘叹惋;问其祖,与罗贯中所述略同。”

(16)、    两声破鼓响,一棒碎锣鸣。皂纛旗招展如云,柳叶枪交加似雪。犯由牌高贴,人言此去几时回;白纸花双摇,都道这番难再活。长休饭,喉内难吞;永别酒,□中怎咽。高头马上,破法长老胜似活阎罗;刀剑林中,行刑刽子手犹如追命鬼。请看当日凌迟者,尽是兴妖叛逆人。

(17)、    《水浒传》第二十七回颂扬东平府尹陈文昭:

(18)、    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方法之对研究社会现象具有普遍适用性,尤其对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有它独到的作用,对文学作品的研究亦然。吕先生从《水浒传》前后矛盾入手,根据作品与作家思想统一性的原理,运用矛盾分析法,洞幽烛微,理出端倪,问题自然水落石出,迎刃而解。

(19)、刘伯温这才恍然大悟,那是一本描写北宋年间宋江等人梁山聚义造反的小说,岂止看过,就连作者都认识,是自己同一届的老同学,名叫施耐庵。

(20)、    此外有五湖老人陆师道认为《水浒》为施罗两君所著,天都外臣汪道昆在《水浒传》序中说:“故老传闻,洪武初越人罗氏,诙诡多智,为此书共一百回。”然而他在其所刻《水浒传》前题施耐庵集撰,罗贯中纂修,谓二人合著。

4、水浒传作者作品简介

(1)、而对施耐庵的记载就很模糊,有学者考证认为,施耐庵其实就是罗贯中的笔名,用山东方言说施耐庵,其实就是“实乃俺”的意思,倒过来读,就成了“俺乃是”,潜台词就是——俺乃是罗贯中。

(2)、施耐庵(1296—约1371),名子安(一说名耳),本名彦端,汉族,江苏兴化人,元末明初小说家。博古通今,才华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等,36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闭门著书,与门下弟子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并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创作“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当代阴阳易辨派创始人高煜翔评价水浒传:“天翻地覆事,侠肝义胆情,忠义照千秋,热血奇男儿。施耐庵于元延祐元年考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年)中举人,至顺二年(1331年)登进士不久任浙江钱塘县尹。施耐庵故里江苏兴化新垛乡施家桥村有墓园、纪念馆,有《施氏家薄谱》存世。施耐庵是元末明初小说家,大明(南直隶)扬州府兴化县白驹场施家桥(今江苏泰州兴化施家桥)人。元末张士诚于白驹场(今分属兴化和大丰)起义,定都平江(苏州)建立抗元政权,自立吴王(朱元璋也是吴王,史称西吴,以区分二者),施耐庵效力于张士诚,之后施耐庵避乱迁居兴化。水泊梁山的一百零八条好汉,其实就是元末起义军将领们的影子。他是著名的元末明初文学家。施耐庵是罗贯中的老师,住苏州阊门外施家巷,曾入仕钱塘(杭州)。至此,施氏族谱已经出现了。

(3)、作者:施耐庵(1296年—1370年),《水浒传》的作者究竟是谁具有争议,目前最广泛认可的说法认为作者是施耐庵。历史上还有其它几种观点,包括了罗贯中说,施惠说,郭勋托名说,宋人说等。

(4)、那天,朱元璋花了一整夜的时间看完了这本书,觉得确实好看,引人入胜,艺术上没得说,但政治上有问题,是一株“大毒草”,写的虽然是宋代的事儿,却有影射朝廷,煽动百姓造反之嫌,必须给予查封。

(5)、《水浒传》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现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罗贯中两人中的一人,或两人皆有)编著的章回体长篇小说。

(6)、这真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罗贯中等人听说老师被抓走,赶紧去找刘伯温,刘伯温叹了口气说:“这是皇帝陛下亲自下的命令,我也没办法啊。”

(7)、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晁盖智取生辰纲,武松醉打蒋门神,宋公明三打祝家庄,卢俊义活捉史文恭......一个个梁山好汉的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刘伯温读罢,忍不住拍案叫好。

(8)、后入江阴祝塘财主徐骐家中坐馆,除了教书以外,还与拜他为师的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整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水泊梁山起义的故事,为撰写《江湖豪客传》准备素材。

(9)、《水浒传》最早的蓝本是宋人的《宣和遗事》,它着力描写了杨志卖刀、晁盖等结伙劫生辰纲和宋江杀阎婆惜等事,对林冲、李逵、武松、鲁智深等主要人物也都作了描写。宋元之际,还有不少取材于水浒故事的话本。在元杂剧中,梁山英雄已由36人发展到108人。

(10)、施耐庵说:“害,也不光是年龄的事儿,实话说吧,我现在正在写一部小说,确实抽不开身啊。”

(11)、罗贯中说:“民间一直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说法,都传言您足智多谋,重情重义,请一定想想办法,救救施老师。”

(12)、到底是老同学,富贵不忘故人,主动向朱元璋推荐,说施耐庵这个人特别有才,比我强十倍,就是历史上有过污点,在张士诚手下干过几天,您看要不要见一下?

(13)、施耐庵(1296年—1370年),名耳,又名肇瑞、彦端,字子安,号耐庵,或称“钱塘施耐庵”。 江苏兴化人 ,祖籍苏州,出生于兴化县白驹场,元末明初文学家,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

(14)、《水浒传》是元末年间,施耐庵参加了张士诚的起义,但是稍微取得成就之后的张士诚却开始了骄奢淫逸。这让施耐庵看到了起义领导者的局限性,所以施耐庵带领罗贯中离开了张士诚,隐居在楚州(现在的淮安)。施耐庵根据淮安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山东水泊梁山,创作了《水浒传》。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144句祝福语,短句精选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