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谭嗣同简介及作品【文案101句】
发布时间:2024-01-13 08:25:38 admin 阅读:59
谭嗣同简介及作品
1、
(1)、《谭嗣同年谱长编》将谭嗣同文献史料系日排比,钩稽考订,查阅了以往研究中未曾运用的史料,补充了谭嗣同与晚清史研究领域的空白。除常见一手史料外,亦有如夏曾佑、唐煊、缪荃孙等人的日记,黄彰健、杨步伟、黄宾虹、龙永宁、石陶钧等人的回忆录,《盛宜怀未刊信稿》《东瓯三先生集补编》《八指头陀诗文集》《刘善涵集》《夏曾佑集》《申报》《知新报》《点石斋画报》等图书报刊,以及一些稀见海外史料,如日本国立公文书馆所藏的陆军省大日记等。有的材料虽未见稀缺,但为以往研究者所忽略;一些史料单独审视无甚关联,加以整合则顿出新得。
(2)、初十日遂被逮。被逮之前一日,日本志士数辈苦劝君东游,君不听。再四强之,君曰:“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卒不去,故及于难。
(3)、《大清相国(王跃文讲解版)》——畅销100万册长篇历史小说,特别录制王跃文200分钟讲解视频
(4)、我横刀而出,仰天大笑,因为去者和留者肝胆相照、光明磊落,有如昆仑山一样的雄伟气魄。
(5)、君密奏请皇上结以恩遇,冀缓急或可救助,词极激切。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初二日复召见。初三日夕,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直诘袁曰:“君谓皇上何如人也?”袁曰:“旷代之圣主也。”君曰:“天津阅兵之阴谋,君知之乎?”袁曰:“然,固有所闻。”
(6)、谭嗣同为什么会跨出这样致命的一步呢?让我们来看看他的倒数第二步。
(7)、——陈宇翔(湖南大学岳麓书院d委书记、湖南省谭嗣同研究会常务理事)
(8)、先生辞世九十日后,故友梁启超将《仁学》率先连载于他主办的《清议报》上,使得这卷虽只有五万字的著作,成为在黑暗中指引后来革命者的一轮明月。梁启超高度评价先生:“其思想为吾人所不能达,其言论为吾人所不敢言”,“盖我支那数十年以来,正如严冬寒冱,水泽腹坚,及有今日之事,乃所谓一声春雷,破蛰启户,自此以往,其必有仁人志士,前仆后起,以扶国家之危于累卵者”。与此同时,唐才常主办的《亚东时报》亦刊载《仁学》。
(9)、下片写自身,从湖南水乡来到西北高原,对镜自照,风尘满面,镜不随人意,那醉后的容颜,实为风尘所致。还想慷慨高歌,但对现实的失望,使他发出“有几根侠骨,禁得揉搓”的慨叹,再看镜中之人那风尘挂面的模样,他几乎不能相信那就是自己。
(10)、从学海堂到万木草堂,是梁启超由书斋向社会跨出的重要一步。在万木草堂的学习生涯中,梁启超不仅了解了天下大势和民族危难,立志为改良救国、振兴中华而奋斗,而且由于广泛涉猎中西书籍,大大地开拓了知识面,这为他今后在思想舆论界大展身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1)、戊戌变法失败后,先生拒绝出走,决心以死殉难,亦有他深刻的思考与价值观作为支撑。于先生看来,平等之核心在于莫要“妄生分别”,即莫将自己与他人摆在不平等之位置,先己后人,只图满足一己之私而枉顾他人。只有做到“通人我”,方可达到“仁”之境界。而“通人我”之最终,即为“破除自我”。这种“破除”,是将“小我”投入到“大我”中去,而至于这种“投入”的方式是以生抑或是死,则无须过于执着。因为在“大我”当中,死与生都失去其真实性。“小我”之死只是“大我”一部分的死去,“大我”依然活着。死因生而赋予意义,而生因死亦赋予意义,二者相互使对方成立,并不能抛弃任一。“不生不灭,生与灭平等”,需要平等视之的则不仅是人伦关系,更是生与死、存在与消亡的逻辑联系。这种死生互为依存即是“守恒”之关系。这是“大我”中“小我”的不同分工,更是“通人我为一体”的至高境界,同时也是大乘佛学救世则应当“毁灭自我”之表达方式,因而先生在而立之年勘破生死,亦不属意外。
(12)、谭嗣同,(1865年3月10日~1898年9月28日),字复生,号壮飞,又号华相众生、东海褰冥氏、廖天一阁主等。湖南浏阳人,清末巡抚谭继洵之子,善文章,好任侠,长于剑术。著名维新派人物。1898年参加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英勇就义。同时被害的维新人士还有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康广仁。六人并称“戊戌六君子”。代表著作《仁学》,后人将其著作编为《谭嗣同全集》。
(13)、在才常路的“谭烈士专祠”里,曾经有一幅谭嗣同摄于南京的照片,那年他32岁,外穿月白色长衫,内着玄色武士装,左手叉腰,右手持剑,浓眉俊目,闪闪似电,有一种立如山岳、傲视死神的凛然正气。谭嗣同短暂的一生中,两剑三琴陪伴他度过了不少苍茫岁月。
(14)、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
(15)、逃亡生活是如此紧张,看到有人家就上门投宿,我希望出亡的康有为、梁启超能像张俭一样受到人们的保护。也希望战友们能如杜根一样忍死待机完成变法维新的大业。我横刀而出,仰天大笑,因为去者和留者肝胆相照、光明磊落,有如昆仑山一样的雄伟气魄。
(16)、到七月二十七日,皇上想开懋勤殿设顾问官,指令谭君起草诏书,先派太监拿出历朝皇帝的遗训给他,(大监)转达皇上的话,说康熙、乾隆、咸丰三朝都有开懋勤殿的先例,叫他查出引入诏谕中,因为皇上将在二十八日亲往颐和园向西太后请示。谭君退朝回来,就告知同事说“我现在才知道皇上真的没有权了。”
(17)、逃亡生活是如此紧张,看到有人家就上门投宿,我希望出亡的康有为、梁启超能像张俭一样受到人们的保护。也希望战友们能如杜根一样忍死待机完成变法维新的大业。
(18)、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4月17日,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时年30岁的谭嗣同在家乡满怀忧愤,即努力提倡新学,呼号变法,并在家乡组织算学社,集同志讲求钻研,同时在南台书院设立史学、掌故、舆地等新式课程。
(19)、二十九日,皇上召见杨锐,遂赐衣带诏,有“朕位几不保,命康与四卿及同志速设法筹救”之诏。君与康先生捧诏恸哭,而皇上手无寸柄,无所为计。时诸将之中,惟袁世凯久使朝鲜,讲中外之故,力主变法。
(20)、《仁学》之“仁”,糅合了墨子摩顶放踵的任侠豪迈、大乘佛学的普救众生与悲天悯人、基督教士冒死犯难的传道精神。然而,先生一生执着追求“仁爱”,终是未能走出“不仁”的十九世纪。他留下一部《仁学》,之后求仁得仁,已是此生无憾。激荡的晚清风云中,他洒尽热血,独赴洪流滚滚,撕裂了时代的旧疮疤。自此,否定三纲五常成为一股历史之风潮,日涨月增,终于在五四时期形成反礼教高峰,封建思想基础由此动摇而致土崩瓦解。先生站在历史潮流之顶端,他对旧时代的抗议精神成为了瓦解传统社会秩序之前锋。
2、
(1)、先生殉难之年为戊戌纪年,历经一百二十余载的今朝,回应与致敬先生的思想与生平,乃我辈所当肩负之责任。为先生编写一部翔实而尽可能准确的《年谱长编》,既有必要,亦当其时。
(2)、谭嗣同是真正的大清高干子弟——他生在北京宣武区,在深宅大院里舒舒服服的长到十三岁,一口京片子的他才跟随父亲回到家乡浏阳。他爹做过许多地方的封疆大吏,如湖北巡抚、湖北巡抚兼湖广总督、甘肃按察使、布政使……
(3)、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代表作有《仁学》《狱中题壁》等。
(4)、自从“四卿”进入军机处,这以后光绪同康有为之间的意见开始能够稍稍通达,决心要实行大的改革了。然而西太后及奸臣也就忌恨更厉害了,不到十天,政变就发生了。
(5)、“五伦中于人生最无弊而有益,无纤毫之苦,有淡水之乐,其惟朋友乎。所以者何?一曰平等,二曰自由,三曰节宣惟意。总括其意,曰不失自主之权而已。”在强烈抨击三纲五常之后,先生独独把“朋友”一伦从儒家“五伦”中解救出来,其原因就在于友谊为五伦中唯一自由平等、自主结成、不受纲常制约之关系。除友谊之外,“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均为天生而强制形成之关系,并不能因个人意愿而结成或改变。先生多次人生价值实现均与友群有着不可分割之联系。故而,在他的人生体验中,“群”是最为至关重要之概念,只有“群”之力量才可谓强大,而“群”之组成者即为“五伦”中之“朋友”这一伦。而朋友之间心意相同、志向合即可构成朋友这一伦之“通”。
(6)、清光绪三年(1877年),谭嗣同的父亲谭继洵受清政府任命,分巡甘肃巩秦阶道,光绪四年(1878年)到任。这年14岁的谭嗣同到父亲住所后,在道署里读书。在秦州(天水)时,谭嗣同有意磨练激励自己,常常带着仆从私自走出附近的边塞,遇上西北风大起,谭嗣同不畏惧,奋勇驰驱。在秦州时,谭嗣同还与狄道(今甘肃临洮县)李景豫交往甚多,诗文相互唱酬,留下了不少佳作。谭嗣同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与甘肃及甘肃天水有着不解之缘。《天水通史》记载:谭嗣同青少年时期在甘肃长达11年之久,一半时间在秦州。多次往来于甘肃、湖南、北京之间,足迹遍布甘肃陇东、陇南、兰州、河西等地。对于甘肃城邑风物有深厚的感情,诗集中咏甘肃山川风物的诗作不下数十首,其中一首:
(7)、对于死,诗人谭嗣同早有准备。当政变发生时,同志们曾再三苦劝他避居日本使馆,他断然拒绝,正是由于他抱定了必死的决心,所以才能处变不惊,视死如归。
(8)、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谭嗣同旋奉父命,入赀为江苏候补知府,在从北京去江苏任职的途中游历了天津、湖南、湖北等地,后在南京候缺期间,开始创作著《仁学》。
(9)、谭嗣同(1810-128),男,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10)、“去留肝胆两昆仑”,对于去留问题,谭嗣同有自己的定见。甘愿效法《赵氏孤儿》中的公孙杵臼和日本德川幕府末期月照和尚的好友西乡的行节,以个人的牺牲来成全心目中的神圣事业,以自己的挺身赴难来酬报光绪皇帝的知遇之恩。
(11)、光绪皇帝两次召见了拥有兵权并表示过拥护维新的袁世凯,引得顽固派举朝惊骇。一些守旧的大臣纷纷到慈禧太后那里去告状,慈禧的亲信、当时的直隶总督荣禄连忙调兵遣将以备不测。外面纷纷传说荣禄将利用光绪皇帝到天津阅兵的机会废掉光绪皇帝。光绪皇帝感到处境危机,于是向杨锐下了一道密诏,其中光绪皇帝以紧迫的语气向杨锐叙述了自己的皇位很难保住,慈禧太后随时都会对他下毒手,希望杨锐等维新人士采用新的办法使中国转危为安、化弱为强,不要违背慈禧太后的意思,明确表示出自己试图找到一个折衷的方法,使变法继续进行下去。
(12)、其时谭嗣同已经成家,媳妇也是湖南的大户人家,叫李闰,知书识礼,颇有文采;诗歌辞赋,无所不能。夫妻感情甚笃,虽舍不得谭嗣同离开,但李闰不知轻重,并未阻拦。
(13)、这里的诗人即高山、大河,高山、大河即是诗人。因为诗人已把自己的精神投射到了高山、大河之上,在高度的审美愉悦中,诗人已与高山、大河进入了同一状态,彼此相融,浑然不分而这“犹嫌束”“不解平”的黄河,高山,即是诗人傲岸不羁雄奇磊落胸怀的写照是诗人特有的冲决一切罗网、奋发昂扬的心态的外化。
(14)、无疑,马关条约是一个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但它同时亦是一个神奇的条约。在中国近代史上,卖国条约屡见不鲜。但卖国兼神奇的,恐怕没有比得上马关条约的。
(15)、成书五十篇,分为二卷,五万余字。谭嗣同在而立之年就因参加社会革命而慷慨就义,也使得《仁学》成为他的学术绝唱。
(16)、“通”的概念在《仁学》中当属首要。先生将“通”看作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发点与合理社会体系构建的支点。中外、上下、男女、身心、内外、人我,都为“通”之客体。“通”,可看作是“脑气筋之周布即电线之四达,大脑小脑之盘结即电线之总汇,一有所切,电线即传信于脑,而知为触、为痒、为痛”之全体学概念;亦可以看作是“合八行星与所统之月与小行星与慧星,绕日而疾旋,互相吸引不散去,是为一世界,凡得恒河沙数,成天河之星团,互相吸引不散去,是为一大千世界”之天文学概念;亦可以看作是“数十年来,学士大夫,覃思典籍,极深研幾,罔不自谓求仁矣,及语以中外之故,辄曰‘闭关绝市’,曰‘重申海禁’”之政商学概念;亦可以看作是“百千万亿恒河沙数世界,有小众生起一念,我则知之,虽微至雨一滴,能知其数”之佛学概念。遂又提出“通学”“通政”“通教”三通为一体之概念。万事万物相通,彼此观照和感应,方可达到“平等”之状态。抛开表象,“通”则指向“平等”。
(17)、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即是他的美育思想。他认为美育是养成健全人格不可缺少的因素,因为美育可以使受教育者通过美的感染与熏陶,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他认为美育可以给人们提供高尚的娱乐活动,从而达到丰富人们精神生活,改善、净化社会风气的目的。在当时日益混乱的社会环境中,及时提出这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无疑很有现实意义。
(18)、《潼关》是清朝谭嗣同所作。透过少年谭嗣同这首充满浪漫主义精神的山水绝句,我们仿佛听到一个迅速临近的新时代的脚步声。潼关位于关中平原东部,雄踞秦、晋、豫三省要冲之地。潼关的形势非常险要,南有秦岭,东南有禁谷,谷南又有12连城;北有渭、洛二川会黄河抱关而下,西近华岳。扩展资料创作背景:公元1878年秋,十四岁的谭嗣同(1865—1898),从湖南故乡赴甘肃兰州父亲任所途中,经过陕西潼关,在这里饱览了一番北国山河的壮丽风采,故作此诗。
(19)、“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谭嗣同临刑之前抒发的绝唱。意谓我要笑对死亡,留下一双忠肝义胆,像昆仑那样高耸,就像梁启超赞颂的“谭公生如昆仑,死如昆仑。”
(20)、梁启超擅长用浅显流畅的文字来阐述重大的时事问题和深刻的道理,文章常带感情,有很强的鼓动性。他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大胆抨击和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大力宣扬,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间具有很大的感染力。连严复这样著名的学者也评价“任公文笔,原自畅遂。
3、
(1)、张维欣,青年学者,山西太原人,1989年生,湖南大学建筑学硕士。谭嗣同爱国公益基金会荣誉理事、湖南时务学堂研究会理事、湖湘文化研究会理事、浏阳谭嗣同文化研究会理事。
(2)、天地正气,横刀难破,有心无力,仰天大笑,以我血召后人而奋进。
(3)、谭嗣同兴高采烈地回到住地的同时,袁世凯已经来到荣禄宅邸。
(4)、这首诗的字里行间,已经写出了谭嗣同的不安分。
(5)、故国寂寥,士也罔极,忍死须臾,公孙程婴,再演赵氏孤儿?
(6)、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公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维新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7)、相形之下,格式、内容都有严格要求的八股文章,便令人感到缺乏生气和枯燥无味了。在学海堂学习时期,梁启超逐渐萌发了“弃帖括之志”。
(8)、9月24日,谭嗣同在北京浏阳会馆被捕。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英勇就义,年仅33岁。
(9)、谭嗣同在行刑前,妻子哭着说:“我们还没有孩子。”然而,谭嗣同说:“在现在的国家,多生一个孩子就是多生一个奴隶。在没有创建出一个美好的国家之前,孩子的降生反而是孩子以后生活的磨难……”在奔赴刑场的他没有畏惧,只有一往无前的勇气。谭嗣同为维新变法英勇就义,成为我国近代为变法流血的第一人。他的英雄气概和牺牲精神,惊天地泣鬼神。他在狱中墙壁上留下了为人称道的绝命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至今广为流传,其慷慨为国牺牲的浩然之气,永远盈室于天地之间,堪称爱国的楷模。维新变法运动是以救亡图存和发展资本主义为主旋律的伟大爱国主义运动。戊戌变法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它却标志着中华民族的觉醒,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社会改革运动。又是一场思想解放和文化启蒙运动。它代表了近代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因而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10)、三纲中的“君臣一伦”首先违背平等精神。其中所蕴涵的忠诚观念,是着重单方面的责任和绝对的义务。而真正忠则应指双方面互尽义务和互相作对待的要求。先生痛斥“君统”,指出二千年来“君统”在中国造成了“大盗”与“乡愿”并存的世界。“惟大盗利用乡愿,惟乡愿工媚大盗”,“由是二千年来君臣一伦,大为黑暗否塞,无复人理,沿及今兹,方愈剧矣”。先生由此提出新的“君主”观念:“君也者,为民办事者也;臣也者,助民办事者也,赋税之取于民,所以为办民事之资也。如此而事犹不办,事不办而易其人,亦天下之通义也。”
(11)、该词创作于1882年,时年谭嗣同18岁,在甘肃兰州他父亲谭继洵的任所兰州而作。
(12)、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13)、潼关:在今陕西,关城地势险峻,自古即为要塞。
(14)、提倡和重视女子教育是蔡元培教育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他大力主张推广普及教育和女子教育,更重要的是,他还在实践上开创了近代中国男女同校的先河。1912年,他任教育总长后,立即规定:小学实行男女同校。继之,1917年他任北京孔德学校校长,首次开了中学男女同校的先例。两年之后,1919年他在北大开创了近代中国大学实行男女同学的先河,在政治界和思想界都产生了极大影响。
(15)、《谭嗣同年谱长编》对谭嗣同的时代背景、生命历程、家世交友等多方面进行了认真分梳、辨析、考订,不仅纠正了以往研究中的史实错误,勾勒出了谭嗣同短暂而波澜壮阔的生命历程,并且厘清了谭嗣同作为中国近代“思想彗星”其思想的形成理路和发展轨迹,从而在年谱之外具有了思想评传的价值,值得一读!尤需指出,作者是一位非历史科班出身的小姑娘,集十余年之功,编著出这样一部年谱与思想评传兼而有之的著作,实属不易!
(16)、谭嗣同一生的诗作几乎都流露出了拳拳报国之心,并为之实践。
(17)、再三再四的劝他,谭君说:“世界各国的变革,没有不经流血牺牲而成功的,现在中国还没听说因变法而流血牺牲的人,这就是中国不昌盛的原因。要有人流血牺牲的话,请从我谭嗣同做起。”他终于没有出走,因此最后遭了祸难。
(18)、I S B N:978-7-5538-1030-0
(19)、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谭嗣同一到北京,便于梁启超等人混在了一起,企图通过变法维新来挽救民族危亡。他认为改革封建专制制度是当务之急根本之策。
(20)、事急矣!既定策,则仆须急归营,更选将官,而设法备贮弹则可也。”乃丁宁而去,时八月初三夜漏三下矣。至初五日,袁复召见,闻亦奉有密诏云。至初六日变遂发。
4、
(1)、而先生在当时赴刑场时百姓夹道怒骂,没有文天祥赴死时的旁人泣下无声,没有项羽歌罢左右泣不成声而不敢直视。先生生时变法被天下人唾骂,赴死时被百姓斥为不忠,敢问天下可有解先生心乎?廖廖无几,先生的孤寂便在此,孤胆英侠,纵世人举天下之力反之,也无怨无悔,问心无尔,是因为先生的超前思想,还是因为先生侠客情怀,先生像一个中国的堂-吉哥德,有怀古情怀,敢孤身一人同“风车”搏斗的人,但他的超前思想却又不像。
(2)、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谭嗣同一到北京,便于梁启超等人混在了一起,企图通过变法维新来挽救民族危亡。他认为改革封建专制制度是当务之急根本之策。
(3)、《仁学》全书总体逻辑构成为“以太—通—平等”,最终全部指向“仁”。
(4)、变法失败后,谭先生有三次机会可以免于杀身之祸但为何……
(5)、他的一位幕僚说道:“荣贼并不是真的推心置腹对待我们慰帅。过去,某公曾想增加慰帅兵员,荣贼说:‘汉人,不能给他们大大的兵权。’原来不过是笼络慰帅罢了。
(6)、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2月,谭嗣同入京,结交梁启超、翁同和等人。
(7)、谭嗣同兴高采烈地回到住地的同时,袁世凯已经来到荣禄宅邸。
(8)、今年四月,决定国家大计的诏书颁布后,谭君由于翰林院侍读学士徐致靖的保荐,被皇帝宣召。碰上他这时生着大病不能上路,直到七月间带病进见皇帝。
(9)、当时荣禄是京师的总督,袁世凯以监司身份在天津练兵。光绪皇帝下诏提升袁世凯为侍郎,并要他到京师朝见。
(10)、hanzhongyuwenren@1com
(11)、谭嗣同(1865年3月10日—1898年9月28日),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
(12)、接下来的四句,则转从河和山方面来写。在前面那种状态下,诗人极目四望,眼前的自然景物也呈现出新奇的姿态:那从群山中冲决而出的黄河,尽管已奔入辽阔的平原,但仍嫌受束缚似的在不断冲击着河岸;而西去的群山,虽然走向与黄河相反,但仿佛也在力戒平坦,一更比一峰高。这样透过壮阔险峻的背景,就把潼关写活了。同时将写景与言情巧妙地结合起来,融进了诗人要求冲破约束的奔放情怀,是自我性格含蓄而又生动的描绘。
(13)、陕西籍老前辈作家柳青说过一段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14)、谭嗣同是戊戌六君子之为了国家的新生牺牲了自己年轻生命,变法虽然失败了,但他的改良思想及其勇于献身的精神却激励着后人。
(15)、初三日晚上,谭君本人直接到袁世凯居住的法华寺去拜访,直接了当地问袁世凯:“你认为皇上是怎样的一个人?”袁世凯说:“是一代少有的好皇帝!”谭君又问:“天津阅兵的阴谋,您知道吗?”袁世凯说:“是的,本已听到了一些传闻。”
(16)、这就是荣贼心计极端险恶、极端奸诈的地方,慰帅岂有不知道的!”谭于是说:“荣禄本来有曹操、王莽那样的才干,称得上是绝世的奸雄,要对付他恐怕不很容易。”
(17)、谭君就直截了当地拿出皇上的密诏给袁世凯看,并说:“今天可以援救我们的圣主的人,只有您了。您如愿意救就救他!”又用手在自己脖子上一抹,说“如果不愿救,就请到颐和园控告我,把我杀掉,你可以凭这‘功劳’得到富贵呀!”
(18)、还是有不少后人记着这个谭嗣同的。谭嗣同的书斋叫“莽苍苍斋”,田家英因为仰慕他,便把自己的书斋命名为“小莽苍苍斋”。当然,跟谭嗣同一样,田家英的命运也不值得羡慕。
(19)、而谭先生的孤寂之感又从何而来?先生的孤寂首先在于于少时不仕,读四书五经更爱读《庄子》、《墨子》,这在当时八股取士便已是孤寂的开始。
(20)、陕西籍老前辈作家柳青说过一段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5、
(1)、公元1895年,甲午战争的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谭嗣同受到极大刺激。他愤而赋诗曰:
(2)、张维欣,青年学者,山西太原人。谭嗣同爱国公益基金会荣誉理事、湖湘文化研究会理事、浏阳谭嗣同文化研究会会员。研究领域以谭嗣同与中国近代史为主。担任纪录片《谭嗣同》历史顾问兼学术统筹、浏阳谭嗣同纪念广场主要设计者、新编《谭嗣同集》整理者之一。
(3)、光绪皇帝和谭嗣同合影中立者光绪皇帝(2张)
(4)、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
(5)、按道理说,谭嗣同百分百属于既得利益阶层,他毫无疑问应该与那个体制结成命运共同体。休戚相关,荣辱与共。
(6)、“中国的脊梁”是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里提出的。这句话是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7)、1898年9月1日,杨锐在积极推行变法的湖南巡抚陈宝箴(戊戌变法失败后被革职)的推荐下,受到光绪帝的召见,向光绪极言兴学、练兵、用人等救亡之策,光绪以其所言切实中肯,甚为满意。接着又召见了刘光第、谭嗣同、林旭三人。
(8)、几位日本友人力请他东渡日本,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以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乏,请自嗣同始。”
(9)、没有马关条约,日本人就来不了辽东半岛。他来不了辽东,哪儿会有九一八事变?而没有九一八事变,张学良也不会屁滚尿流的往陕西跑,他不去陕西,哪儿有什么西安事变?
(10)、作者简介: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汉族,湖南浏阳人,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少时师从欧阳中鹄,后加入维新派。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1898年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十三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代表作品《仁学》、《寥天一阁文》、《莽苍苍斋诗》、《远遗堂集外文》等。
(11)、潼关简介:潼关设于东汉末,当时关城建在黄土塬上,隋代南移数里,唐武则天时北迁塬下,形成今日潼关城旧址。唐置潼津县,明设潼关卫,清为潼关县,民国时袭之。
(12)、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5月2日,康有为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1000多名举人上书清政府,要求拒和、迁都、变法。深重的民族灾难,焦灼着谭嗣同的心,他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义愤填膺,坚决反对签订和约,对清政府“竟忍以四万万七千万人民之身家性命一举而弃之”的妥协行径极为愤慨。在变法思潮的影响下,开始“详考数十年之世变,而切究其事理”,苦思精研挽救民族危亡的根本大计。他感到“大化之所趋,风气之所溺,非守文因旧所能挽回者”,必须对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实行改革,才能救亡图存.
(13)、当夜,慈禧从颐和园急如星火般赶回紫禁城,软禁光绪,捉拿维新d人。
(14)、思绪回到120年前的9月28日,革命先贤谭嗣同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英勇就义,他用自己的鲜血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写下了悲壮的一页。梁启超《饮冰室全集》记载:谭嗣同被行刑时,刚毅秉慈禧太后之命,用了极其残忍的酷刑。他们不用快刀一刀结束谭嗣同的性命,而是使用钝刀慢慢折磨谭嗣同。刽子手用钝刀割了33刀才结束了谭嗣同的生命。据说刀子在软肉上使不上劲,一个刽子手抱住谭嗣同的身子往下拽,另一个刽子手站在桌子上抓住谭嗣同的头发往上拉,这样绷紧了用钝刀一刀一刀地割。鲜血一股股的往外涌,而谭嗣同毫无惧色,神色自若,并且大声喊:“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慈禧真是心狠手辣,这是多么残忍而令人揪心的一幕啊。谭嗣同公真是经历和遭受了怎样的身心摧残和常人无法忍受和承受的内心痛苦,一代志士就此消失,充分表现了一位爱国志士舍身报国的英雄气概。
(15)、全篇借题小影而抒壮志消磨,事业难成的感慨,表现了谭从青少年时期就怀抱雄心壮志,但面对社会现实,朝廷中的顽固守旧势力,作者虽有报国壮志,却难有报国作为之感。
(16)、为说明世界之本质,先生在《仁学》中引进了当时西方流行的“以太”概念。《仁学界说》中有言:“仁以通为第一义。以太也,电也,心力也,皆指出所以通之具。”又“以太也,电也,粗浅之具也,借其名以质心力”。先生将“以太”改造为一个本体论概念。在他看来,“以太”是充盈于天地之间、无所不在之介质形式,而正是因为有了此种介质,使得全世界乃至整个宇宙均处于有形及无形联系当中,“通”之义遂由此而生。
(17)、1898年参加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英勇就义.为“戊戌六君子”之当他们被杀时,刑场上观看者上万人.他神色不变,临终时还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充分表现了一位爱国志士舍身报国的英雄气概。
(18)、这首诗是谭嗣同十八岁时所作(公元1882年)。是年春,谭从浏阳起身,往其父亲谭继洵任职地甘肃兰州,途经潼关,诗人被眼前雄伟壮丽的景色深深吸引,由衷唱出了这首赞美之歌。
(19)、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版本一)
(20)、假如谭继洵能防微杜渐,谭嗣同就不会最后在死牢的墙壁上写下最后一首诗——
(1)、1865年(同治四年),谭嗣同出生于北京宣武城南孏眠胡同邸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