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98句歌德的作品中描写浮士德和魔鬼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4-02-03 10:17:51 admin 阅读:59
歌德的作品
1、下列哪些是歌德的作品
(1)、 完成《浮士德》全部创作的那年,1832年3月,歌德以83岁高龄离开人世。根据歌德的遗言,他被安葬在魏玛宫廷小教堂里,他的好友席勒旁。
(2)、《浮士德》是德国作家歌德创作的一部长篇诗剧,与《荷马史诗》《神曲》《哈姆雷特》一样,同为欧洲最重要的文学作品。
(3)、他的作品被翻译成48种语言,是各国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歌德通晓多种语言,熟悉欧洲国家各历史时代的文学作品和形式,他翻译、戏仿或用这些作品的风格写作。《浮士德》简直是欧洲文学传统的汇集。
(4)、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理解d的十八大以来的中国外交?在乱云飞渡的国际形势中,中国外交如何展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相信本书能为读者理解新时期中国新外交以及中国外交中的新发展提供有益视角。
(5)、我想约你,去祖国的五湖四海,感受她70年来的日新月异和蓬勃生机,看紫荆花和金莲花交相辉映,又或者站在浦东新区亚洲第一高楼的顶端坐拥东海日出、云卷云舒……
(6)、“好吧,让我像迎接战斗任务一样,迎接自己生命的末日。”好的作品不会被时间埋没,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一个和八个》被文学史家列入新中国60年间的杰作。而2019年的今天,这本书仍然以其简练文字展现晋察冀抗日锄奸队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和大义为先的精神,仍能在和平岁月里感动一颗又一颗被包裹的心。
(7)、这一观点在他的《色彩学史资料》一文中得到证实。在这里他将中国人归入静止的民族之内,并将他们的礼仪习俗称为“静止不变的礼仪习俗”。在歌德或者赫尔德看来,中华民族是一个“尚处于童稚阶段的民族”,两人对孔子及其学说毫无兴趣。在《准则与反思》一文中歌德写道:“中国的、印度的、埃及的古代始终只是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让自己和世界熟悉这些东西是好事,但这些东西无助于我们进行道德的和审美的教育。”
(8)、尽管如此,在儒家思想与歌德之间还是存在着某些接触点。歌德将上帝信仰世俗化了,他写道:“从这三种敬畏产生了至高的敬畏,前三者从后者得到发展,人达到了他有能力达到的至高点,他可以将自己本身看成是为上帝和自然所产生的最佳者,人可以停留在此一高度而又不致被狂妄和自私重又捡回到低俗。”他将这三种敬畏视为三种宗教,三者的统一将形成“一种真正的宗教”。换言之,人对自己本身的敬畏构成一种“真正的宗教”而这一宗教正是康德所称的理性宗教。可见,歌德试图在人自身之内发现一条人和世界臻于完美的道路。这是对人的赞歌。儒家并不将其一切希望放在神祇身上,放在彼岸,而是将之置于尘世,置于此岸。儒家绝不期待解救他们的救世主,而是要求人们通过个体修身之路拯救和超越自我,这条修身之路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进而通过齐家、治国、平天下达到拯救世界这一崇高目的。这是对个体人格的道德力量,即对人本身的赞歌。正是在这里,在对人的信念中,在人性中,在人的理性中歌德与儒家思想相遇。这里根本说不上歌德受到《孝经》,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
(9)、他在1773年写了一部戏剧《葛兹·冯·伯利欣根》,从此蜚声德国文坛。1774年发表了《少年维特之烦恼》,更使他名声大噪。1776年开始为魏玛公国服务。1831年完成《浮士德》。
(10)、 歌德自认为自己年纪比席勒大,成就和名望比席勒高,不愿承认席勒的成就,对席勒总是居高临下,冷淡矜持,故意摆出一副不屑一顾的架势。歌德的这种态度大大伤害了席勒的自尊,席勒对于歌德略带恨意,更不愿主动与他接近。
(11)、现代出版一本书,可以用商业手段炒作、找亲朋好友做广告,一本书尚且可以炫耀一时,但是100年之后没有这些社会资源了,真正决定这些书是否有市场的都是后来人。《论语》虽然只有只言片语,不尽完善,但是已经不需要为它的流芳百世背书,而且它的当代影响力也能确保它能够继续流传下去。歌德的著作也是如此,世界各国的人都在接受着歌德智慧的赠予。
(12)、 1788年8月7日,席勒日后的妻子莎洛特和她的姐姐卡罗利内曾安排歌德与席勒会面,想为这两位大作家提供一个彼此接近的机会。但事与愿违,两人不仅没有彼此接近,反而增加了对对方的反感。
(13)、 《浮士德:一部悲剧》(Faust.EineTragödie)是是歌德的代表作,是他毕生思想和艺术探索的结晶。
(14)、社会向现代化进程转变过程中,或许只有变化本身才是永远不变的。歌德始终是有求变意愿的,紧抱住历史不变是他所反对的。他认为,要在传统和历史的基础上求新、求变,在传统和未来之间达到一种平衡。通过这样一种观念,歌德达到了一种过去和未来之间的平衡,同时也是创新和传统之间的平衡。这在歌德与时俱进的艺术观中也能找到印证。
(15)、《少年维特的烦恼》是德国作家歌德创作的中篇小说。该书于1774年秋天在莱比锡书籍展览会上面世,并在那里成了畅销书。小说描写进步青年对当时鄙陋的德国社会的体验和感受,表现了作者对封建道德等级观念的反应以及对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少年维特爱上了一个名叫绿蒂的姑娘,而姑娘已同别人订婚。
(16)、鲛人并不是“四川乡下”的水神,也非德国的Nixe,而来自南海,没有诱溺的故事可考。但《神话世界》已经提到鱼虽本无泪腺,而中国传说中鱼可哭泣,这已足以让人联想到“泪珠的鲛人”。更关键的是,郭沫若的《夜歌》正和歌德的《渔夫》“诱惑之歌”构成镜像。在《神话世界》中,郭称“诗人的心机”一触到神话便“成就了一幅绮丽的织锦”。鲛人善织,而郭的《夜歌》也是一幅宇宙的织锦。郭译《渔夫》中,歌德的ewigenTau(永恒之露)变为“露晶”,而《夜歌》中的宇宙是“融晶泛流”,是天海互为镜像的“水银的浮沤”。长陨于星汉“无穷”和坠入“海底”,既相成,又相反。厌世者的死亡冲动和渔夫的自恋毁灭,也相反相成。不过,本来由生之痛苦朝向死之永恒的厌世者,最终却不愿沉溺于海底(鲛人和死亡的世界),而坠落的星辰本意指生命之暂,却又在长陨的美光中得以归入“无穷”。既同于《渔夫》通向“水、镜、歌”,又不同于“渔夫”/抒情主体在水中、歌中、原始神话中的“溺死”,郭沫若诗中的厌世者/抒情主体的陨落却翻转为生之“前进”,通向永恒星空的水晶/水镜。就这样,《夜歌》为郭沫若的“宇宙意志”隐藏着歌德神话和镜像机微。
(17)、为了防止对一个领域过度钻研,导致丧失对其他专业的敏锐度。有的理工科院校会举办人文阅读竞赛,宣传一年要读多少本书,读完了有奖励。傅杰认为,文学就是要逐字逐句精心品读的。“一本《歌德谈话录》里面肯定有很多人生智慧,那真是一个老人到了人生的尽头所彰显的炉火纯青的人生和学问境界。”这绝不是囫囵吞枣、走马观花的阅读方式所能体悟得到的。
(18)、该剧的设计者、表演者和音乐家们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表演艺术家,包括法国默剧大师马歇·马叟(MarcelMarceau)的弟子。
(19)、本剧的导演汤姆·库阿斯是欧洲戏剧界的"怪才"。毕业于罗斯托克音乐戏剧大学之后,他曾在罗斯托克人民剧院、德累斯顿国家话剧院、柏林德意志剧院等任职。除了话剧表演,他还和德累斯顿爱乐乐团、德累斯顿交响乐团等合作过跨界实验项目。
(20)、许多人久仰《浮士德》大名,却因种种原因望而却步,或是因为《浮士德》的体裁形式纷繁复杂,运用了几乎所有已知的西方格律,如希望式悲剧、中世纪神秘剧、巴洛克寓言剧等,或是因为其内容包罗万象,涵盖哲学、音乐、神学、文学等方面的知识,阅读和理解这部作品需要大量知识储备,又或是因为作品中蕴藏的那难以名状、众说纷纭的浮士德精神令人觉得艰深。
2、歌德的作品中描写浮士德和魔鬼
(1)、英国诗人威斯坦·休·奥登曾说:没有一本书是莫名其妙被人记住的。
(2)、《浮士德》是德国作家歌德创作的一部长达12111行的诗剧,第一部出版于1808年,共二十五场,不分幕。第二部共二十七场,分五幕。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写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生活道路。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得十分完好的诗剧。《浮士德》是歌德的代表作,是他毕生思想和艺术探索的结晶。《浮士德》的构思和写作,贯串了歌德的一生。
(3)、-DieFreundshaftvonGoetheundSchiller-
(4)、歌德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欧洲整个时代的生活方式,他用语言将浮士德的悲剧与欧洲人民的灵魂联系在一起。因此,去掉台词,以默剧的方式演绎《浮士德》是一个极其大胆的实验。导演汤姆·库阿斯打破了语言与艺术门类的限制,成功演绎了这部世界上最著名的德语悲剧作品。
(5)、浮士德继而呼唤大地精灵,年底还是要找到生命的本源,以人的名义扮演上帝的角色,来主宰和操控这一切,这也就是人本主义所鼓吹的“自由”。他希冀地灵能够给他支持和帮助。在浮士德的恐惧与绝望中,“大地的精灵”千呼万唤始出来(V.419-513)。而象征自然的大地精灵或土灵同样不能满足浮士德人本主义式的自由要求。地灵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他的全部劳作就是为神性编织衣裳。其自我描述如下:
(6)、我爱你,与你无关。就算我此刻站在你的身边,依然背着我的双眼,不想让你看见。
(7)、我爱你,与你无关。即使是夜晚无尽的思念也只属于我自己,不会带到天明。
(8)、歌德被称为“魏玛的孔夫子”,是因为他的思想和孔子有很多契合点。瓦尔克说,歌德是读过拉丁语版和法语版《论语》的,而且歌德不仅是阅读而已,还把很多儒家的学说和想法融入到他自己的文学创作中。
(9)、歌德像1770年,歌德到斯特拉斯堡继续求学,在那里结识了很多”狂飙”诗人,并积极参加旨在反抗封建、谋求民族发展和个性解放的“狂飙突进”运动。当时的德国,“一种卑鄙的、奴颜婢膝的,可怜的商人气息渗透了全体人民。一切都烂透了,动摇了,眼看就要坍塌了,简直没有一线好转的希望,因为这个民族连清除已经死亡了的制度的腐烂尸骸的力量都没有。”歌德只能借助自己的文学之笔,来抒发自己的情怀。他的剧作《铁手骑士葛兹·冯·贝利欣根》(1773)获得成功,使其成为狂飙运动的领袖。
(10)、由德国德累斯顿马戏剧院带来的默剧《浮士德》讲述了满腹经纶,久负盛名的浮士德对长期以来的生活和所获得的成就并不感到满足。于是,魔鬼引诱浮士德,和他签署了一份协议:魔鬼将满足浮士德生前的所有要求,但是将在浮士德死后拿走他的灵魂作为交换。歌德的原剧以悲剧结束,而本剧最终以喧闹的方式解脱沉重,结束全剧。
(11)、当面对这样一部形式复杂、内涵深刻的艺术作品时,我们不妨先从一个角度或一个侧面开始切入,了解多个角度和侧面有助于我们逐渐接近作品的核心。
(12)、在席勒写成《孔子的格言》的1788年至1805年这段时间,他写了许多哲理诗、箴言、警句。一首题为《人的尊严》的警句如下:
(13)、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出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学家,他是魏玛的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而作为诗歌、戏剧和散文作品的创作者,他是最伟大的德国作家之也是世界文学领域的一个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
(14)、君子是否应该“不器”?歌德在教育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年代》,也谈到过类似话题,他把“不器”看作是一种注重通识教育的体现。歌德在他的这部作品中间讲了两个极端,第一种极端是通识教育,即要了解这个世界的方方面面,所有的都要穷尽。还有另外一种教育的观念是专攻某一个方面的职业教育。歌德把这两者进行了一个对比,想表达的是这两者并不是通往教育的最终目标的。“因为要穷尽所有知识的教育方式是不可能实现的,同时把人培养成某一种职业的专才也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因为它会导致知识的贫瘠化、人的贫瘠化和人最终的异化,成为一种工具。”瓦尔克表示,教育最终的目标是要把这两者结合起来。这也就是孔子主张的“中庸之道”。
(15)、“五四”之后,开始了对诗剧的翻译,并出版了中国最早的歌德研究专著:冯至的《歌德论述》。其中的《〈浮士德〉里的魔》等两篇论文直接对《浮士德》进行了解读,文中将其看作一部肯定精神与否定精神斗争的历史。
(16)、中国古代思想家管仲(?—前645)也说过类似的话:“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以后的思想家也有相似的表述。孔子在回答他的学生时说,“既庶矣”,则“富之”,“既富矣”,则“教之”。(《子路》)孔子虽然强调教育,但在这里,像席勒一样也以物质上的条件为前提。
(17)、歌德:(原名:JohannWolfgangVonGoethe,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德国著名的思想家,小说家,剧作家,诗人,自然科学家,博物学家,画家,是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18)、(3)余匡复:德国文学史(上卷)GeschichtederdeutschenLiteraturBand1(204),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新学术门户:www.fudanxinxueshu.com
(20)、我爱你,与你无关。那为什么我记不起你的笑脸,却无限地看见你的心烦。
3、歌德的作品
(1)、中国“五四”之前已开始对《浮士德》进行介绍。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中写道:“欧洲近世之文学中,所以推格代(歌德)之《法斯德》(《浮士德》)为第一者,以其描写博士法斯德之苦痛,及其解脱之途径,最为精切故也。若《红楼梦》之写宝玉,又岂有以异于彼乎?”
(2)、主要作品有剧本《葛兹·冯·伯里欣根》、中篇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未完成的诗3剧《普罗米修斯》和诗剧《浮士德》的雏形《原浮士德》,此外还写了许多抒情诗和评论文章。
(3)、我想约你,去书里细数往日点滴,看那绵延千年的文化血脉,看那年那日那些人,在奔赴新中国的路上,是何等坚决,在建设新中国的沿途,是何等豪迈。
(4)、在《呼语》中,我试图彰显早期郭沫若的呼语模式,而本文则通过“歌德神话”,转向深藏其中的“镜像构造”。和《呼语》一样,我在此以《女神》为起点和基点,而讨论却又势必超出《女神》,以郭沫若早期作品为整体。这里的“早期”,以郭沫若《女神》写作爆发期到《文艺论集》初版印行(1925年)为大概起讫,作品既包括诗歌(其中有歌德的神话元素闪现),也包括文学观、文化理想的传达(也多有歌德的影子)以及泛神论的表述(《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在其中的地位无须多言),又包括翻译文本(《浮士德》试译和《少年维特之烦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5)、在此,浮士德没有继续反省自己作为个体在学与教上的无能与失败,而是借此菲薄同行,如“所有”其他的“博士、硕士、写手以及教士”(V.367),断定他们都是不如他“聪明”的“纨绔子弟”(V.366);转而将个体的失意与绝望解释成并归结为制度的腐朽与时代的错乱。浮士德全面否定神性—自然秩序与传统知识(权威),目的是将它们均设置为“自由”的排他性对立面,即若要自由必得毁灭神性—自然秩序与传统知识,为现代性人本主义的无限膨胀做铺垫,把人类从神性—自然秩序中彻底“解放”出来。伽达默尔在浪漫精神的立场上批判了启蒙运动对传统和权威的彻底否定:“启蒙运动对所有权威进行的扭曲不只是固化了的前判断(偏见)。这种扭曲也导致了权威概念发生了变形。在启蒙运动的理性与自由概念基础上,权威概念构成了与理性和自由的根本性对立,就变成了盲目的顺从”,肯定了德意志浪漫派对“权威形式,即传统”的维护。(Gadamer,1995:248f.)
(6)、租场洽谈 演出节目洽谈 媒体合作推广 活动策划
(7)、四年后,古诺还专门为英国的明星男中音桑特利(Santley)的伦敦首演追加了一首咏叹调,《远离家乡去出征》。
(8)、终于,1859年3月19日,《浮士德》在巴黎抒情歌剧院首演。剧本的编剧之一朱尔斯·巴比尔(JulesBarbier),因为担心评论家们的"找茬"——把歌剧脚本和歌德伟大的诗剧相提并论,甚至躲在家中不敢去现场。
(9)、 值得一提的是,在他们正式建立友谊之前,这两位德国文坛巨人曾长期老死不相往来,彼此都对对方心存芥蒂,甚至怀有敌意。
(10)、我爱你,与你无关。渴望藏不住眼光,于是我躲开,
(11)、说到浮士德精神,董问樵直接引用了悲剧人物的表白来分析其主要方面:永不满足现状,不断追求真理,重视实践和现实。杨武能的《试析〈浮士德〉的哲学内涵》提出:浮士德精神非纯粹的德意志精神,而是整个欧洲文化和哲学传统的延续与意大利文艺复兴以来三百年欧洲精神的凝聚和结晶。张辉在他的论文《浮士德精神与中国化审美诠释》里比较了宗白华、张月超等人的观点后发现了审美现代性本身的一个悖论:审美的来理解浮士德精神,并以之进行审美启蒙是对人全面发展的吁求,同时由于对审美作用的片面强调,可能伴随着审美本质的变异乃至异化,使人变成审美乌托邦里的“单向度的人”。
(12)、在基督教的欧洲,宗教和神学长期以来一直对自杀主题实行禁忌,自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以降进入现代,人本主义思潮逐渐占有主导地位。人类将构造世界与设计自我设定为主体性任务;自杀就成了人类摆脱神性—自然秩序获得自由的标志之一:“对死亡责任的追问也就进入了人类自由责任的视域。最为明显的是,启蒙运动的代表将自杀问题解释为自主性自由的试金石,因为,自杀属于人类自由的标识”(Holderegger,2003:9)。从人本主义的视角出发的大多数现代哲学流派,将自杀与自由等同起来,视自杀为不可侵犯、不可剥夺的人权;正如人对其生命拥有尊严和自主,同样必须保障其对死亡的权利。苏格兰哲学家休谟认为:自杀既不违背上帝,也不违背社会,而是自然赋予人的权利;无论是基督徒还是非基督徒,自杀的关键在于将自己置于与生俱来的自由中。(Hume,1953:145-165)
(13)、赫尔德(JohannGottfriedHerder,1744—1803)在他的《关于人类历史哲学的思考》一书中试图以人类历史作为对象研究历史的规律性。他在此书中有一章专门讨论中国,他重复着人们当时在耶稣会士的报导中所可能读到的关于中国的知识,接着便开始从哲学上就中国的社会伦理原则进行讨论。他断言,中国人来自一个“在大地的一隅蜕变为中国的奴隶文化的”蒙古人部落。按照他的说法,这种奴隶文化建立在童稚的顺从(按:即孝)的基础之上。赫尔德称,童稚的顺从构成一切美德的基础,“它不仅适用于家庭,现在也应适用于国家: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必然由此而产生那种表面上的温文尔雅,那种彬彬有礼的举止”。中国人想以此“不顾人的天性,制造出一个全新的人的心灵”,并使“人的真实心灵”习惯于“虚伪”。既然单纯的义务成为习惯并背逆天理行事,那么,“义务就是无效的、虚伪的习惯。因为中国人的国家学说和道德学说与他们的现实的历史是分裂开来的”。总之,按照赫尔德的说法,中国人的单纯的顺从是万恶之源,并使其发展陷于停顿;他认为中国是一具描绘着象形文字和用丝绸裹着的、经防腐香料处理过的木乃伊;它体内的循环犹如一个沉睡着的冬眠动物的生命。他写道:“古代中国像史前时代的一堆废墟停留在其半蒙古的习惯中。”这类言论说明他作为西方人的狂妄和偏见,尽管他声称,有关中国他取中间道路,既不过奖也不过分指责。不过,这里谈不上褒贬,而只证明他的偏见和无知,而且也不想求知。尽管如此,赫尔德也有看对的地方。孔子的确将孝悌视为仁爱的基础,他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里,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学而》)但孝悌并非儒家唯一的仁爱原则,这种爱还必须推而广之。孔子解释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在这个语境中人们可以说,孝悌是针对青年人的教育,并非普遍的伦理原则。孔子的普遍的伦理原则是仁。至于将中国在其发展中陷于停顿的原因归咎于儒家思想,赫尔德将问题过分简单化了,而且也并非事实。不过这里不是讨论此一问题的地方。此外,伦理学说与现实历史的矛盾也并非中国所独有。在欧洲并非对父母的顺从,而是对上帝的顺从削弱着人的力量。在敬奉上帝的名义之下散布谎言、迫害和屠戮异端、异族,进行战争,这类反人类的罪行还少吗?在多种宗教并存的中国从不曾有过宗教战争。因此人们也许可以反问,在我们这个可爱的世界上哪一种神圣的学说,哪一种高尚的名义不曾并正在被滥用呢?!
(14)、郭沫若、宗白华视浮士德为歌德的替身。余匡复《〈浮士德〉——歌德的精神自传》一文将《浮士德》视为诗化的歌德思想的百科全书。进一步的,韩瑞祥、仝保民在《〈浮士德〉悲剧第一部的浪漫主义色彩》中认为:浮士德是一个在幻想和戏弄人生中追求着的浪漫主义形象,他不是作者本人生存观念的释解,而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人性分裂的悲剧。歌德自己说过:他说不出来作品里的具体观念,作为诗人他只是将自己的印象从艺术的角度生动表现出来,并使读者能获得同样的印象。董问樵在解读这段表白时认为:在思想上,诗剧是接近人道主义的过程;在艺术形象方面,浮士德是哈姆雷特的发展,前者在人道主义思想的深度和广度上发展了后者的形象。王力在他的《文学的归真——对〈西游记〉、〈浮士德〉的随想》中将浮士德定位为一个“当代英雄”:真正的当代英雄体现着人类最深刻的智慧和最崇高的人格,是人类文学中的最高典型,浮士德正是凭着坚韧不拔的探索精神和为人类造福的思想,完成了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15)、新学术合作联系:fudanxinxueshu@1com
(16)、《浮士德》注家一般认为,“大宇宙”之符和地祇之真身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图像符号”,而后者则是由“语言”召唤而出。而我认为,在这一召唤模式之中,又有一重镜像关系值得注意。如果说“大宇宙之符”是“万象本一如,/全盘动着在”的无限自然的镜像,那么地祇及其“创造精神”则是浮士德所追求的主体镜像。地祇以火焰现身,一般认为,他的形象在歌德的神话学中接近于太阳神,他唱出前引歌词之后,终究还是拒绝了浮士德。浮士德陷入茫然,他认为自己是“EbenbildderGottheit”,也即“和神一模一样”,怎么可能还和地祇不“相近”呢?人作为神的镜像,而神又是自然的镜像,这里已包含着歌德的泛神论倾向。在1928年版的郭沫若译《浮士德》中,这一处翻为——“神性的写真”。浮士德召唤地祇,从而认定自己为大宇宙的“具体表著”和“神性的写真”;郭沫若召唤浮士德之灵,以GeschaeftigerGeist为“创造精神”(1928年改译为“不息的精灵”),实际上也是一种诗歌的主体性构造,“大宇宙”和“写真”即不断展开的精神世界的镜像。
(17)、“茶,源于自然,贵乎人文,根植中国,影响世界。”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演变,中国茶已不再只是解渴之物,更是一种能影响世界文化形态、承担和平与和谐使命的最好载体。“一带一路”的东风拂来,尘封许久的“万里茶路”渐次浮现于世人眼前,那原产于云南的茶香也隐隐透过厚重的岁月浅溢而出……
(18)、与赫尔德和歌德相比,席勒关于道德的论述更加详细。他关于使人超越其“单纯的自然天性”和关于“美的心灵”的养成,关于道德和审美的力量对人达到其自我完美的作用等方面的论述也跟孔子很接近。席勒说:“以道义的力量克制本能欲求,这是思想自由。”这种自由在孔子则意味着:“从心所欲,不踰矩。”(《为政》)这种规矩一方面是仁,即内在品格的原则;另一方面是“礼”,即可被视为“习惯法”的外在行为的准则。我们可以将仁和礼看成是席勒所称的克服本能欲求的道德力量。
(19)、《世界十大文豪:浮士德》是歌德的代表作,为诗体悲剧,是歌德倾注了毕生心血写成的宏篇巨著。它描写主人公浮士德一生探求真理的痛苦经历,反映了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初整个欧洲的历史,揭示了光明与黑暗、进步与落后、科学与迷信两种势力的不断斗争。
(20)、(1)vonGoethe,J.W.(2012).FaustIundII.BeltzVerlag.
4、歌德的作品少年维特之烦恼
(1)、平台使用图片除特别注明来源,均来自公版权网站:https://pixabay.com/zh
(2)、这首诗中,“鲛人”的形象意外出现在这银辉的宇宙之海,令人遐想,也引出神话之维。“鲛人,神话中的人鱼,泣泪成珠”,且善于织锦。这个中国神话典故又能和歌德有什么干系?且看最初发表于1923年后又收入《文艺论集》的《神话世界》一文。在这篇文章中,郭沫若把神话感性和诗人创造联系起来,这正合于歌德时代德国文学对神话的向往和发掘,更重要的是,他谈到“各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大抵相同,这可以说是人类的感受性与表现性相同的结果”,然后专门以中德水神为例。“四川乡下”有摄人溺水的神,而“德国古代的传说亦有水神名Nixe,恒诱惑渔夫或来水边之青年沉溺”。接下来,郭沫若就抄录了他对歌德名诗《渔夫》(“DerFischer”)的“旧译”——“流水震荡处,/浮出一女人”。这湿漉漉的女子唱出诱惑之歌:
(3)、我便感觉着那全能者底存在,他依着他的形态造成了我们的,我便感觉着那全仁者底呼息……世界怀拥着我,天宇全入我心……啊!我心中这么丰满,这么温熨地生动着的,我愿能把它再现出来,吹嘘在纸上呀!我的心如像永恒之神底明镜,画纸也愿能如我的心之明镜呀!
(4)、此后,浮士德继续得到靡非斯特的帮助,从个人的小世界投身社会的大世界:开始他接触政治生活,希求功名,向皇帝倡议大量发行钞票,解救了财政危机,却被昏庸的皇帝视作浅陋的魔法师。于是,他又在瓦格纳的“人造人”帮助下,穿越时空,追求古希腊的美女海伦,并与海伦结婚生子,儿子欧福良无限制的追求高飞,却坠地身亡,海伦也悲痛离去。
(5)、作为一个钢琴家和画家的儿子,古诺很早就显示出他在音乐方面的天赋。1839年,古诺获得公费到意大利深造的机会,正是在那里,他读到了德国大文豪歌德史诗般的诗剧《浮士德》。随后的20年里,古诺没有停歇过要为这部诗剧描画音乐的愿景,直到这幅音乐画卷越来越明朗清晰。
(6)、《浮士德》构思宏伟,内容复杂,结构庞大,风格多变,融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于一炉,将真实的描写与奔放的想象、当代的生活与古代的神话传说杂糅一处,善于运用矛盾对比之法安排场面、配置人物、时庄时谐、有讽有颂、形式多样、色彩斑驳,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7)、歌德对中国的看法跟赫尔德很接近。后者称中国为“木乃伊”,前者则将中国视为晶体化了的人群(kristalisiertesMenschenvolk),这与木乃伊相去不远。他在《浮士德》第二部借魔鬼梅菲斯特之口说:
(8)、所以,他劝告青年作家,“要牢牢抓住不断前进的生活不放,一有机会就要检查自己,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表明,我们现在是有生命力的;也只有这样,在日后的考察中,才能表明,我们曾经是有生命力的。”强调艺术家紧跟时代,不是任其随波逐流,而是强调真正的艺术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性。
(9)、 《浮士德》的第一部完成于1806年,第二部完成于1831年。题材采自十六世纪的关于浮士德博士的民间传说。浮士德是德国十六世纪民间传说中一个神秘性人物。相传,他用自己的血和魔鬼订约,出卖灵魂给魔鬼,以换取时间的权利,知识和享受。《浮士德》这个故事在民间传说中,原本是一个训诫故事,意在告诉人们要戒除欲望,养成虔敬之心,否则魔鬼就会乘虚而入。
(10)、《亲和力》是德国作家歌德创作的长篇小说,出版于1809年。小说围绕着爱德华和夏洛特夫妇以及他们的情人展开。《亲和力》是歌德晚年之作,却有着某种常见于其早期作品的浪漫色彩。爱德华的感情冲动,半科学的主题,以及诗一般和谐的(即使是不现实的)死亡,即是其浪漫因素中的几例。
(11)、Charles-FrançoisGounod,
(12)、歌德1749年8月28日出生于法兰克福镇的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曾先后在莱比锡大学和斯特拉斯堡大学学习法律,也曾短时期当过律师。他年轻时曾经梦想成为画家,在绘画的同时他也开始了文学创作。但是在他看到意大利著名画家的作品时,他觉得自己无论如何努力都不可能与那些大师相提并论,于是开始专注于文学创作。
(13)、FaustWithoutWordsbyTheaterzirkusDresden
(14)、每个人在追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时都将无法逃避自然欲求和道德律令,个人幸福与社会责任之间的两难选择。
(15)、默剧《浮士德》是该剧院第一部作品,2009年首次演出。仅在第一个演出季就超过了七千名观众,取得了巨大成功。
(16)、歌德不仅仅是他所处时代的观察者,同时也是一个诊断者。在其经典《浮士德》中就提到,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越来越快,时代的脉搏跳动的频次也在加速。另外,现代化也可能会带来一种文化身份的丧失和身份意识的模糊。在现代化过程中,很多历史记忆正在被我们遗忘,而这些历史正好解释了我们从何而来。“所以他既看到了现代化的开端对于这个社会一些积极的方面,也预见了现代化对我们的生活可能产生的一些消极后果。”
(17)、《浮士德(Faust)》是德国作家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创作的一部长达12111行的诗剧,第一部出版于1808年,共二十五场,不分幕。第二部共二十七场,分五幕。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写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生活道路。
(18)、“夜”这一场突出的是时间,而其他场景大多是以空间命名,如“书房”“酒窖”“大街”等。所谓“夜”就是在太阳落山之后和上升之前的那段时间,没有光照的时间,既是浮士德内在境况的写照,同样也是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视角对欧洲中世纪的规定性描述。这就为浮士德全面否定传统和权威设置了可供抨击与毁灭的对象,即让人类理性的光照成为可能,让启蒙(光照)运动具有充分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如果说梅菲斯特是“永远否定的精灵!”(V.1338)那么,浮士德从一开始就已经全面、彻底地否定了自己的此在境况:嘲讽既有的知识(权威),贬抑祖辈的遗产(传统),亵渎神灵,不惧地狱;不惜一切代价来寻求此在的突破,如牺牲生命、与魔盟约。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理解浮士德的话语修辞。他首先彻底贬低自己,继而贬低同行,最终达到否定时代的目的;自称在四大学科领域中勤奋用功,结果却是一无所知:
(19)、浮士德对地祇的召唤发生在他的书房。书房中浮士德上下求索而不得的“述怀”,作为《浮士德》的开幕,其实郭沫若早在1919年就已完整翻译,“双十节”时发表在《时事新报·学灯》上,题为《Faust抄译》,译文涵盖了《浮士德》第一部的354至481行(含舞台说明)。在《抄译》的译者按语中,郭沫若进行了诗的祝祷:“我在译录之前,敢敬告我Goethe先生的英灵:请赐我以神慧的天光,使我得完全之了觉,以补我拙劣之手笔”。可见,青年郭沫若对歌德有着亲切的认同,而同时尊歌德为神灵,又使之成为诗歌神话。
(20)、人们若谈到十八世纪德国文学,不论从那个方面和在什么视角之下都不可绕过莱辛(G.E.Lessing,1729—1781)、歌德(J.W.Goethe,1749—1832)和席勒(FriedrichSchiller,1759—1805)这三个伟大的名字。莱辛在《智者纳旦》中所赞颂的宗教宽容,在《论人类的教育》中所论证的人在达到其自我完美时所具有的理性力量等或许表明他跟儒家的思想有所接触,可是他却从未直接提到过孔子或者中国。他似乎像后来的托马斯·曼(ThomasMann,1875—1955)一样,不谈他不了解的事。
5、下面哪些是歌德的作品
(1)、歌德:敬畏是一切之所系,以便使人在所有方面都是一个人。
(2)、关于葛丽卿这个人物,刘敏在她的《甘泪卿悲剧的意义》中认为,她并没有过人的聪颖和才智,却富有无私的奉献精神,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女性,但歌德笔下的女性形象多数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只是记载他精神发展的轨迹。张继云文章《从浮士德与格蕾欣不同的世界观看浮士德体现的时代精神》认为作为和浮士德同时代的人物,她固守封建传统道德规范,其世界观的差异正是突出浮士德身上的时代精神。
(3)、歌德的离去给德国乃至欧洲人民带来了巨大悲痛,人们也将永远记住这位一生光辉灿烂的伟大诗人。
(4)、古典思想只有在经过现代社会实践过程中不断修正才能历久弥新。不管当时多么确凿的箴言也需要接受时代的检验和淬炼。傅杰就表示,《论语》里“君子不器”的说法在现实社会中已经部分不适用了。
(5)、歌德《浮士德》是一部不可分割的完整悲剧,原因在于主人公浮士德试图把自己从神性—自然秩序中解脱出来,颠覆神主人仆的关系,获得人本主义式的自由。存在于世界中的人既无法摆脱与生俱来的各种规定性,更无法彻底脱离这一既存秩序,因而,人本主义的自由不仅是现代性诸多幻象之更是人类走向悲剧的根源。
(6)、正当浮士德站在死亡的门槛前,刚要喝下毒酒自尽之际,突然响起了复活节的钟声和歌声。《圣经·新约》“约翰福音”中复活母题的出现,似乎给现代人本主义者浮士德的性格注入了宗教元素,其实不然。复活母题在无神论者浮士德这里恰是对神学隐喻的俗世性翻译,即一个彻底的无神论的现代人本主义者的起死回生。现代人本主义思潮产生于西方,其一切概念、图像、隐喻和象征,甚至说辞几乎无不来自对宗教神学的俗世迻译,或者说是将神学语词翻版到俗世语词,其迻译的本质就是,把神本主义“以神的名义”翻译成人本主义的“以人的名义”。
(7)、即使像莎士比亚这样被称作“独一无二的伟大大师”级的人物,歌德也在更大程度上把他的成就归功于伟大而雄强的时代。他在《谈话录》说:“莎士比亚的许多天才奇迹多少还是人力所能达到的,有不少要归功于他那个时代的那股强有力的创作风气。”比起个人的天资禀赋来,歌德对时代环境和群体积累显然更看重些。
(8)、同样众所周知,“宇宙”是郭沫若一生著译中的标志性诗歌词汇、话语和思想概念。在《女神》中,“宇宙”是“有生命的交流”(而非“无生命的机械”),是不断扩充、“燃烧”、变革的“一切的一”,而“我”是“全宇宙底Energy底总量”。一方面,这“宇宙”表现为“常动不息的大力”,运转出永恒的“星空”,“美哉!美哉!”而“星光不灭”又是人类创造“天才”的镜像。另一方面,这“宇宙”不外乎“永恒革命”,“革命的精神便是全宇宙的本体了”:“宇宙只是一个动!/宇宙只是一颗心!/……/这便是革命的精神!” 。后来,作为马克思主义史学家,郭沫若解释“赞天地之化育”的古典“乐”感,又弘扬出一种主体能动的宇宙论:“人的创造力量发挥到极高度的时候,对于宇宙万汇是必然要起一定程度的作用的。……更进一步是把宇宙全体看为一个音乐或一座礼堂……”作为音乐的宇宙,让人想到郭沫若笔下的雪莱,代表了“大宇宙中意志流露时的种种诗风”,而与此直接呼应的,当然是历史剧中的“雷电颂”,风和雷组成“这宇宙中的伟大的诗”,光明“就是宇宙的生命”,“爆炸”“燃烧”“炸裂”和“烧毁”是“我的意志,宇宙的意志”。至于作为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的郭沫若,他在《科学的春天》发出最后的号召:“让我们在无穷的宇宙长河中去探索无穷的真理吧!”闻一多——郭沫若的重要对话者之一——曾在初唐诗中总结中国古典的“宇宙意识”,我们也可以说,郭沫若代表了一种中国现代“宇宙意识”——宇宙是生命创造的、能动的、无限的、时空交流的、不断变化的、新陈代谢的、物质和精神合一的……
(9)、1922年8--9月,上海商务印书馆主办的《东方杂志》分三期连载了张闻天的《哥德的浮士德》,这被认为是国内第一篇关于《浮士德》的长篇专题论文。文章分五部分,不仅详细介绍了诗剧的内容,还得出以下的结论:浮士德就是歌德自己;真正的人性就是不断的努力;执著人生,充分发展人生是诗剧的根本思想。
(10)、这种表面上的一致是基于一个错误,即“孝”被译为Ehrfuscht(敬畏)。撇开这一点不说,在歌德的小说中,敬畏被视为人之为人所由立足的基础。他在他的“教育省”中确定了三个应在人心中唤醒并通过教育达到的敬畏:首先是对凌驾于人之上者,反映和显现在父母、师长、上级身上的上帝的敬畏;其次是对位居其下者,即对为人提供着饮食、给人以说不尽的快乐但也给人带来无限痛苦的大地的敬畏;第三是对与之相伴并存者,即对他的同类的敬畏,因为人只有在与其同类的结合中才可能面对世界。在歌德看来,上帝始终是人及其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的第一和终极的原因。在《孝经》中,或者按照儒家的说法,人始终在第一位。只要人达到德无不实,无人欲之私可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便可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便可“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矣”。歌德的三个敬畏中对上帝的敬畏是终极根据,是其他两个敬畏的基础;而儒家在一切本质中独推人的本质为最高贵者,在人之为人的行为中孝是其他一切仁爱的出发点,即孔子所说的“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11)、正是席勒与孔子之间的这些接触点,即思想上的相近促使席勒在欧洲的中国热已经冷却下来的时候创作了他的带有中国装饰风格的剧本《图兰多》和他的冠以孔子之名的两首格言诗。
(12)、图为画家Grazioli,E的作品《GoetheundSchillerinJena》
(13)、本期文章从人本主义理论出发,探讨了“诗剧《浮士德》是一部怎样的悲剧?”这个问题,供读者借鉴。
(14)、浮士德在其“复活”中的两次流泪(V.777,784)并非对上帝或耶稣的信仰和感恩,而是现代的主体性觉醒:“世界为我而产生”(V.778),“大地重新有了我”(V.784);两次流泪也象征着浮士德从精神上完成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裂变,从神性到人本的突变。因此,天使赞美复活的最后一节唱词同样可以演绎浮士德基督般的弃死复活,挣脱所有传统和权威的束缚,继而创造现代世俗化的历程。(V.797-807)宗教演说对背弃上帝和宗教的浮士德毫无意义,其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进行人本主义的世俗化翻译。浮士德就成了现代启蒙运动的先驱和革命者,他的复活的目的就是彻底否定一切权威和传统,将其贬抑为腐朽与黑暗、愚昧与迷信,把人从神性—自然秩序中解放出来,做神能做的一切事业。这就是西方现代人本主义的自由幻象。
(15)、“这个‘不器’简单地说就是不要把你变成一个器皿,但我想现在片面地宣传这种思想是不负责任的。”傅杰认为,孔夫子当时是想培养弟子成为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但是现代社会,人想要在社会上立足,首先要有自己的特点,也就是要培养一技之长,不一定都是绝技,但是在某一个位置上“可能没有人替代你,你的位置才比较稳固”。
(16)、本剧加入了喜剧、音乐、诗意、舞蹈和马戏等戏剧元素,同时展现了黑光剧的老艺术形式,使得剧中人物通过脆弱而深刻的表达,做到不需要一句台词便能极致表现各种戏剧冲突。
(17)、在启蒙—人本主义看来,人类若要得到“解放”或“自由”,就得具有神(上帝)一样的全知全能,那就是占有绝对知识和真理,否则人就只能是天主(神)的“仆”(V.299c),而不能成为天地之“主”。只有这样才能理解“自由”的现代性本质。为了能够摆脱“仆”的身份,获得“主”的地位,人本—启蒙的革命者浮士德就要求具有全知的能力,就是要认识“世界最内在的构成”,“观察所有的作用力量和精子”(V.382-384)。所谓“精子”(Samen)就是古老“全智学说”(Pansophie)中神性—自然秩序的关键元素。中世纪的炼金术用有机物的名称形象地表述无机物。帕拉策苏斯(Paracelsus)沿用此法,在全智学说的文献中一直流传至威灵(Welling)和斯韦登伯格(Swedenborg);帕拉策苏斯在其著作《寻找大山》中写道:“金属和矿物将其精子播入大地。它们都是顺应神性秩序相互获有秋季和收成。”(Trunz,1996:516)在《巴西里-瓦伦汀典籍》中“精子”就是“原道”(primumens),其作用在于使万物得以延续,就连金属都有精子。“你们要知道:万物均来自上天的影响与感应,从这样的混合中才产生后来的元素,如水、气和土……这三大元素何时合成,均根据它们不同的精子———无论在什么领域皆是如此,无论矿物、植物还是动物———世界万物均如此运作”。著作中将“万物”“作用”和“精子”置入一个互为关联的整全性中。威灵认为:“就如太阳与月亮的精微光照以及其他的上天影响,大地就是万物精子的藏纳之处,统筹各种元素的全部作用,因为它是万物的母亲、哺育者和生产者;因而,万物生于大地……在它们的中心包裹着所有的精子,它们就通过自然的原理催生种子,种子得以升华,隐匿之物得以彰显。”(同上)
(18)、他的作品被翻译成48种语言,是各国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歌德通晓多种语言,熟悉欧洲国家各历史时代的文学作品和形式,他翻译、戏仿或用这些作品的风格写作。《浮士德》简直是欧洲文学传统的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