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71句卡夫卡 百度百科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4-03-20 11:08:56 admin 阅读:59

导读卡夫卡介绍 1、海边的卡夫卡介绍 (1)、1889年9月15日,卡夫卡在厨娘的护送下,前往布拉格旧城肉市附近的德语国立一公立小学报到。在这里,他度过了4年的小学生涯。那所学校外观阴...

卡夫卡介绍

1、海边的卡夫卡介绍

(1)、1889年9月15日,卡夫卡在厨娘的护送下,前往布拉格旧城肉市附近的德语国立一公立小学报到。在这里,他度过了4年的小学生涯。那所学校外观阴冷森严,学校本身对卡夫卡来说已构成一种威吓,在那段经历中隐藏着噩梦的不安,给他后来的人生阶段投下沉重的阴影。

(2)、010—57207319|56158819

(3)、但这样可以平实对待卡夫卡和马尔克斯——不必大惊小怪。这不是空前绝后。未必胜于十九世纪,虚虚实实未必胜于实实在在。

(4)、卡夫卡生于布拉格犹太中产家庭。父亲是百货批发商,脾气暴躁。1910年进布拉格大学学文学,后转学法律。毕业后在保险公司当职员。中学时就喜欢易卜生戏剧,大学参加文学活动,和一个叫马克思·布罗德(MaxBrod)的很要好。这个布罗德留下了他的作品,否则不会有卡夫卡。

(5)、1901年11月,卡夫卡进入布拉格大学,开始了6年的大学生活。起初他学习文学,不久迫于父命而改学法律,1906年他取得法学博士学位。因为学习法律非他本愿,所以对于必修的法律课程,卡夫卡基本上是应付了事。而在必修课程之外,在布拉格大学校园内的各项活动,则充分激发了他内在的兴趣。

(6)、罕见省部级高干在中央d报公开表达“不满”:我困惑很久,不吐不快

(7)、关于创作海明威有一个著名的比喻:冰山通常八分之七都浸没在水下,作家要再现的是那露在水面上的八分之其余的应该留给读者予思考和想象。

(8)、1982年南斯拉夫根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原著拍摄了同名电影。

(9)、喔哟!卡夫卡这个名字一听就好像不得了。等到看见照片——这么苦命。从耳朵、眼睛,一直苦到嘴巴。这么苦命,和中国贾岛一样。

(10)、才子薄命。身体弱。终身独居。少年时受父亲压。十月革命,人家兴高采烈,他毫无反应(这在当时不容易),不愧是老子和克尔凯郭尔的读者。他一意求新时,对不同派也从不反对,自己另辟蹊径。评家把他和莎士比亚并列,可见之高。我不同意这么比,但也不想贬低卡夫卡。他高洁,诚实,他要烧稿,何等高洁。他读老子,反反复复读,说:我的智力不及老子。他读不懂,就这么说(其实是懂了的,读了老子夸夸其谈,反而是不懂),又何等诚实。

(11)、袁枚懂在布拉格小房间里熬夜的卡夫卡,布洛德也懂想烧掉自己作品的卡夫卡。百年之后的读者懂卡夫卡在1914年8月2日写下的那句“德国对俄罗斯宣战。下午游泳”。

(12)、这不叫进步,叫发展。以我个人的喜爱,我偏于实实在在的现实主义。正如我重视醒着的生活中的事物,认为假想的梦中的事物不够味。

(13)、内容简介:书中记录了作者思想的原生态,而这样的原生态正存在于每一个感受着思考的人的头脑里。当人们为了生活忙碌,忘记了思考,作者却将他经过深思熟虑的生活感悟呈现出来,他用散文的笔调写他的哲学思考:人、自然和生命、爱、孤独、人生、美、超脱、幸福和痛苦、幽默、女人和男人、天才、婚姻、死、时间和永恒等26个话题,内容精辟深刻,文字优美而富有哲理。

(14)、第二部分,变成甲虫的格里高尔,在生活习惯上已然成为甲虫,但是仍然具有人类的意识。虽已失业的他,仍旧关心父亲的债务问题,怎么样送妹妹去音乐学院,关心家里的各种琐事。

(15)、我思考着卡夫卡的孤独。那种孤独,是具有超凡洞察力和高度敏感性的必然;那种孤独,是看透人性及社会实质的痛苦挣扎;那种孤独,是我等凡人不能理解的,甚至是设法拚弃的。

(16)、弗兰兹·卡夫卡(Franz Kafka,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生活于奥匈帝国(奥地利帝国和匈牙利组成的政合国)统治下的捷克德语小说家,本职为保险业职员。主要作品有小说《审判》、《城堡》、《变形记》等。

(17)、就是这么个故事。书是卡夫卡未尽的作品,但是依然挡不住的精彩。

(18)、《悲惨世界》是由法国大作家维克多·雨果在1862年所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涵盖了拿破仑战争和之后的十几年的时间,是十九世纪最著名的小说之一。故事的主线围绕主人公土伦苦刑犯冉·阿让(JeanValjean)的个人经历,融进了法国的历史、革命、战争、道德哲学、法律、正义、宗教信仰。多次被改编演绎成影视作品。

(19)、作者简介:周国平,著名学者、作家。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随感集《人与永恒》、《尼采与形而上学》,诗集《忧伤的情欲》、《只有一个人生》,散文集《善良丰富高贵》,自传《岁月与性情》、《今天我活着》、《爱与孤独》等;译著有《偶像的黄昏》、《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等。

(20)、《视读卡夫卡》,安徽文艺出版社,大卫·赞恩·梅罗伍兹、罗伯特·克拉姆著,孙文龙译

2、卡夫卡 百度百科

(1)、唐宋元明清统统给杀死。一个没有文化的富国,等于肥胖的白痴。

(2)、复旦教授:社会充满戾气,因为我们丢掉了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3)、人性的肮脏和社会的污浊毕竟只是纤纤细流,不足以影响大江大河(何况中西方社会制度不同,文化传承也不同),过早地让心智尚幼的年轻人去大谈丑恶(或者毁灭)的东西,并非合适。年轻时尽可能不要读,或者说不要去真正读懂卡夫卡们。如果读了,最好权当一个可笑的文学片子,别去刨根。不去刨根,是明智的。——傻乎乎地生活的人,比那些能看透世俗的人要快乐得多,年轻时还是选择前者。

(4)、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ErnestMillerHemingway,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美国作家和记者,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郊区的奥克帕克,晚年在爱达荷州凯彻姆的家中自杀身亡。海明威一生中的感情错综复杂,先后结过四次婚,是美国"迷惘的一代"(LostGeneration)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作品中对人生、世界、社会都表现出了迷茫和彷徨。

(5)、卡夫卡画画不强调技巧,不强调透视关系和比例,只是“我手画我心”。

(6)、语言的弱势:卡夫卡是布拉格(捷克)的犹太人,一个少数族裔在一种主要语言内部缔造的文学,他所用的语言是一种弱势的语言,并未属于他的民族意志,且不断被逐出自己的领土——布拉格的德语属于一种脱离了领土的语言。

(7)、他生活在奥匈帝国即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

(8)、多年以后我反思,我之所以排斥卡夫卡们的作品,是因为我本身的幼稚,我的“神”太弱,它让我的灵魂不够强大,让我的思想空间里不足以充斥丑恶、毁灭和不完美。

(9)、神经质的犹太人、宗教的犹太人、神秘的犹太人、憎恨自我的犹太人、隐密的基督教人、诺斯替派、弗洛伊德主义反宗教品牌的信使、马克思主义者、典型的存在主义者、极权主义或大屠杀的先知、现代主义的标志性声音……评论家送给卡夫卡那么多称号,但最适合卡夫卡的还是他最爱的那首古诗:

(10)、真正的道路在一根绳索上,它不是绷紧在高处,而是贴近地面的。它与其说是供人行走毋宁说是用来绊人的。

(11)、GillesDeleuze,1925-1995

(12)、这首《寒夜》出自清代大才子袁枚。卡夫卡是袁枚的粉丝,曾经两次在自己的作品中引用袁枚的诗。

(13)、需要什么家具?当然是一扇屏风或者一个垫子,好练“穆勒”。那样就可以敞着窗户赤身练穆勒,而且对面的人也无法趁机跟着一起做了。

(14)、《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描写了保尔·柯察金在革命的熔炉中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成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故事。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描写国内战争,第二部分描写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

(15)、而隐喻是卡夫卡作品中非常常见的文学创作手法,受尼采等著名哲学家的影响,卡夫卡善于以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哲学式的反映现实,因此隐喻就成了卡夫卡创作时必不可少的手法,“卡夫卡式隐喻”也就是指卡夫卡在创作时使用的独特的隐喻手法。

(16)、卡夫卡只用钢笔和铅笔画画、写作。有一天,他一时兴起,画下了自己的笔。

(17)、再举例,属第三类——像托尔斯泰、狄更斯、哈代,既有现实意义,又有永久意义。历史过去了,永久意义仍在,甚至更强。1812年过去,《战争与和平》不过去。

(18)、*插图选自卡夫卡本人绘画,及另一位杰出的作家布鲁诺·舒尔茨的绘画,他的小说与卡夫卡有一种内在相通的气质。

(19)、历史上有这么一群作家,他们想一把火烧掉自己的作品。卡夫卡可能是最出名的一个。他希望自己死后,好基友布洛德烧掉自己所有的作品,不管是文学创作,还是私人信件和涂鸦。结果,布洛德选择了做背叛好朋友的“罪人”,却成就了伟大的文学作品。

(20)、生活中有种种可能性,而在一切可能性中反映出来的只是自身存在的一种无法逃脱的不可能性。

3、卡夫卡介绍

(1)、季羡林: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

(2)、主要著作有《现代艺术的探险者》《现代审美意识的觉醒》《卡夫卡及其他》《美的流动》《遍寻缪斯》《不圆的珍珠》《美学操练》《建筑门外谈》等十余部;编著有《论卡夫卡》《卡夫卡全集》《外国经典名著选》《世界随笔金库》《外国经典散文百篇》《德语国家散文选》《里尔克散文选》等五十余部;译著有《迪伦马特喜剧选》《卡夫卡读本》等多部。此外,还撰有大量有关建筑、戏剧、美术等方面的评论和散文随笔,社会影响广泛。

(3)、卡夫卡活在100多年前,但他却活出了现在年轻人的风采。他不仅是隐形人口的一员,还喜欢熬夜。可是,他丰富的夜生活只献给写作。他喜欢晚上11点坐在桌子前,开始写作,写到上下眼皮打架为止。他只用一个晚上就写出了《判决》,仿佛只有夜晚才能给予他喷涌的灵感。

(4)、父亲看不上卡夫卡在保险协会的工作,认为那只是个能不饿肚子的事。对于卡夫卡写的东西,他不是看不上,而是一点都不关心。

(5)、玛格丽特·芒内尔林·米切尔(MargaretMunnerlynMitchell,1900年11月8日-1949年8月16日),美国作家,1937年普利策奖获得者。生于美国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从华盛顿神学院毕业后进入路易斯学院就读,但在一年级时遭到退学,1918年在她母亲死后搬回亚特兰大。之后无心学业,后在亚特兰大新闻周刊以佩琪?米切尔的笔名为杂志撰写周日专栏。1949年8月16日因车祸身亡。玛格丽特的代表作品是《乱世佳人》,至今已发行了三千多万册,仍为最畅销的小说之一。改编的电影于1939年上映,成为好莱坞影史上最卖座的电影,还得到十座奥斯卡的殊荣。

(6)、《审判》有点意思了。主角是个银行襄理,叫约瑟夫·凯(JosefK)。一天早晨,秘密法庭宣布要逮捕他,他慌得不得了,自问无罪,到处申辩,找律师。律师说,法院是个藏垢纳污的地方,如你是犯人,有冤也无处申。于是他去找法院画师,画师说,法院一经对某人申诉,就已定罪,无法反驳。他又找谷物商人帮忙,谷物商说,我为自己的案子折腾二十年,倾家荡产,还没结果——主角终于觉悟,法庭有强大背景,能把无罪人捉来,审讯,密探接受行贿,法庭推事都是无才无能的,最后,主角在黑夜里被法庭处死。

(7)、卡夫卡生前鲜为人知,他的作品也未受到重视,可在他身后,文名鹊起,蜚声世界文坛;他的崇拜者们一次次掀起“卡夫卡热”。他的《城堡》、《美国》、《诉讼》、《变形记》等小说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全世界广为流传,对现代派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被推崇为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被人们称为“作家中之作家”;他的许多小说已成为许多作家必定研读的作品,被人们说成是“需要用心去阅读的作品”。

(8)、奥地利管理学教授彼得·德鲁克是这个观点的发现者和拥护者,但他没有发现确凿的证据。虽然卡夫卡是不是安全帽之父仍是个谜,但是卡夫卡在职期间确实为工人们做了不少事。他亲自去事发现场调查情况,竭尽全力为受工伤的工人争取保险金。他服务的对象主要是伐木工人,卡夫卡在工业生产条件报告上画画,用图画说明是机器让工人受伤。

(9)、如果说夜猫子卡夫卡还不足以成为现在年轻人的一员,那么下面这一点能嗖的一下拉近他和现在年轻人的距离。

(10)、写作时的他画瘾犯了也会来上一幅。他的好基友布洛德特别欣赏他的画,跟出版社编辑说“我发现了一个伟大的画家——卡夫卡,你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下,用他的画做我书中的配图”。尽管这位编辑拒绝了这一建议,但是卡夫卡去世后,他的画出现在自己的书里,有的还被用作了封面。

(11)、在一次募捐舞会上,她与瑞特·巴特勒船长相识。战火逼近亚特兰大,斯佳丽在瑞特船长的帮助下逃离亚特兰大,回到塔拉庄园。看到昔日庄园已变成废墟,斯佳丽决心重振家园,为此不惜一切代价。不久,斯佳丽的第二任丈夫弗兰克在决斗中身亡,她再度守寡。瑞特真诚而热烈地爱着斯佳丽,不久斯佳丽嫁给了瑞特。虽然瑞特身上有同她类似的气质特征吸引着她,但同时她仍迷恋着曾爱过的阿希礼。瑞特带着伤心离开了斯佳丽,而斯佳丽此时却意识到瑞特才是惟一能和她真正相爱的人。

(12)、《审判》已有他自己风格。主角名字K是作者第一人称字母。细节很真实,色调很阴森,我们可从读者立场看,解作“真理可望不可即”。小说有一人物是牧师,他说:“真理是有的,通往真理的路障碍重重,但我们不可能闯过去,因此真理找不到。”

(13)、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背负的铁栅栏后面,所以现在写动物的书这么多。这表达了对自己的、自然的生活的渴望,而人的自然生活才是人生,可是这一点人们看不见。人们不愿看见这一点。人的生存太艰辛了,所以人们至少想在想象中把它抛却。

(14)、然而,卡夫卡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和父亲住在一起。在朋友面前时不时就皮一下的卡夫卡,回到家里就成了个“隐形人”。他也曾努力与父母亲近。父母喜欢打扑克,他坐在他们身旁,当记分员。但或许是因为童年留下的阴影太重,类似的努力没有给他任何回报。

(15)、《卡夫卡的画笔——曾是伟大画家的弗兰茨·卡夫卡》,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尼尔斯·博克霍夫、玛丽耶克·凡·多尔斯特编,姜丽译

(16)、“仇华辱华”的《狂人日记》海外出版,是我们的耻辱?

(17)、叶廷芳说,当时争议很大,但是我觉得国家大剧院作为一个大型文化的建筑,它应该代表我们时代的风貌,应该表现我们时代的气象。

(18)、数日之后,全家人都将格里高尔视为累赘。父亲、母亲、妹妹对他以往的态度转变成了厌恶,嫌弃。

(19)、这里要说到荒诞与现实的互补关系。这是一条大路(这可以解释丹青最近的画),也可以说是“互动”。为什么说是条大路?因为人世间的事,充满真实性的荒诞,真实的事,一派荒诞。

(20)、九十二前的6月3日,一代文学巨匠卡夫卡因肺病在维也纳的一家疗养院去世,终年41岁。卡夫卡在短暂的一生中写下了许多中短篇小说和三部未完成的长篇小说《美国》、《诉讼》和《城堡》,还有大量书信、日记、随笔、箴言等,但他对自己的作品要求十分严格,对大多数作品不甚满意,生前只发表了极少的一部分。他在遗嘱中要求挚友马克斯·布洛德销毁他所有未发表过的手稿并永不再版已发表的作品,但布洛德并没有这样做,而是花了很大的精力将卡夫卡的所有作品整理出版。

4、《卡夫卡》

(1)、命运借走他一只手臂,他却说:“如果不经历不同于常人的生命体验,我就不会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坚毅品格。”

(2)、除了穆勒,卡夫卡还迷恋过咀嚼大法。当时,一个冒牌营养学家弗莱彻提出一种万能养生法——每吃一口东西就咀嚼数百次,直到把食物“蹂躏”成液体才可以咽下,这样能获得更多的营养成分。卡夫卡是弗莱彻大师的粉丝。

(3)、“形式不是内容的表达,而是激发内容的东西。——古斯塔夫《卡夫卡曾对我说》”卡夫卡的文学(机器),除了包括经已署名(建立)的小说,还包括对署名的瓦解,对固定形式的瓦解——违背出版意愿的书信集,他在其中吸取文学创作生理上的血液,书信的表达与内容的双重性被卡夫卡利用,用情书替代爱情(婚约),让爱情脱离领土,书信取代了无法实现的莅临,一种收信人的写信。德勒兹和迦塔利这样形容卡夫卡式的爱情:一个男人恋上了一个只有一面之缘的女人,于是写下成百上千的情书,但一直未能“亲临”,只因离不开那些装了箱的情书,两人分手即写完最后一封信的翌日,他夜晚回到乡下家中,把邮差给揍了。这样一种脱离领土的内容,让表达旨在不惜一切代价地战胜障碍,宣告了写信人,话语主体,收信人三者是清白的,囿于主体(写信人与话语主体)的双重性显现为互换的双重人格,话语主体承担了卡夫卡的负罪,与其签订协议的魔鬼跌入地洞,出口完全封闭。德勒兹和迦塔利把作为话语主体的负罪感当成一种包装,而可笑的负罪感下,作者隐藏着更深刻的恐惧,担心文学机器倒戈。卡夫卡的短篇小说总是以动物为对象,在动物变人与人变动物的过程,各自脱离此在的领土,动物之变取替了主体的双重性,囿于短篇小说自在的缺陷,卡夫卡必须要在非此则彼中作出选择,不得不收尾,无力追随出口。又或者,他正介于动物与人的状态,配置在洞穴的墙内。脱离了动物之变的长篇小说是介于短与长之间的沟通,而不受限于始于末,《流放地》蕴含着长篇小说的萌芽,在不同的版本仍有后续。德勒兹和迦塔利将整个卡夫卡机器的运转概括为三大要素:书信与跟魔鬼签订协议,短篇小说和动物之变,长篇小说的技能性配置。一以蔽之,当目光局限在某一个《文本》,是无法找到《文本》的出口,可即便统筹整个写作机器,我们得到的也不过是一个在马戏团里扮演小丑且内心深处笑眯眯的作家,其次是一位微观政治家,预言家。对卡夫卡而言,写作绝不是文学本身的事情,而是表述行为与欲望连成了一个超越权力的整体,它质疑一切决策机构。就欲望而言,如此诙谐快乐的作家还未有过;就话语而言,如此政治化与社会化的作家还未有过。从《审判》开始,一切都是笑声。从《致菲利斯的信》开始,一切都是政治。

(4)、我如今早已知道了美与丑,善与恶都是并行的,也明白“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本就是人生必有的修行。知道了所有的东西从存在到最终毁灭本是一种必然,只是时间问题。当然也学会了较全面地分析问题,不会偏执地认这一定是丑的,那一定是美的。

(5)、我小时候读到这里,感动。卡夫卡境界是高的。我从小也想写,写后烧,真是少年不知“烧”滋味。烧不得的!但境界真是高。卡夫卡像林黛玉,肺病,也爱焚稿,应该把林黛玉介绍给卡夫卡。

(6)、回顾德国人-捷克人-犹太人的三角关系,卡夫卡面临着无法不写作,无法用德语写作却不得不用德语写作,无法以别种方式写作的绝境(弱势文学)。像一条刨坑的狗似的写作,像一只打洞耗子似的写作。

(7)、卡夫卡活在100多年前,但他却活出了现在年轻人的风采。他不仅是隐形人口的一员,还喜欢熬夜。可是,他丰富的夜生活只献给写作。他喜欢晚上11点坐在桌子前,开始写作,写到上下眼皮打架为止。他只用一个晚上就写出了《判决》,仿佛只有夜晚才能给予他喷涌的灵感。

(8)、推荐理由:《山海经》作为现存最古老的图书之它以其图文相辅而行、相互印证的独特叙事风格,开中国古老编书传统之先河。它像一座知识的矿藏,储藏着历史、地理、文学、医学、宗教、民俗、绘画艺术、神话传说、奇闻佚事、杂论等多方面的宝贵知识。

(9)、说句让人惭愧的话,我第一遍读卡夫卡的散文时,我的脑海里一直复制着两句话,“什么意思?”“这是怎么想出来的!”

(10)、在《审判》、《流放地》、《万里长城建造时》,没有人知道法律是什么,只是一封判决书,人物经受着无法律对象的判罚,法律与负罪感,与不可知,与判决或话语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卡夫卡或许始于法律支配着善的纯粹形式的颠倒之中,直到K发现“要想成功,必须从一开始就打消可能有罪的念头。《审判》中,“一切都在隔壁房间进行。”,法律永远在隔壁办公室而没有内向性可言,于是K变得大胆,不觉得自己有罪。卡夫卡意在从社会的表象里提取表述行为的配置和机能性配置,写作就是统一了这样的功能,把一切写进配置,拆散配置。德勒兹和迦塔利将配置分为:其机能性标记。如狗音乐家作为音乐配置的部件,利用对客体的标记,重新组装成一部机器;其(超验)抽象的机器。没有具体的标记,如《流放地》不断教人服从的法律,如奥德拉德克的线轴,如布鲁姆费尔德那两个通人性的小球;短篇小说阻断了以上两者更多的可能性,当延展为长篇小说时,配置标记的对象已不是动物,而是在此引出的各种人物形象或碎片,不再是物化的分离的,而是散布在社会政治的具体配置内部,不再是拼接与组装机器,而是拆卸机器和表象,且只有在拆卸活动中,写作机器才能运转,这是其机器的配置。

(11)、罗素:我绝不会为我的信仰而献身,因为我可能是错的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130句卡夫卡变虫记绘本故事精选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