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146句卡夫卡it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4-03-20 10:57:47 admin 阅读:59
卡夫卡式的名言
1、卡夫卡 名句
(1)、“我正要脱衣的时候,母亲因为有点小事进来了。她要出去时,吻我一下后道了声晚安,这是多年以来都没有过的。‘就该这样。”我说。“我从来不敢,’母亲说,‘我原来以为你不喜欢这样。不过你喜欢的话,我也喜欢。’”
(2)、这里用了主人公的妹妹——一个十七岁的孩子,来承担被谴责又情有可原的罪名,甚至社会问题表面的替罪羊,棘手的问题终于顺理成章地被她幼稚的手掐断根除了,显得让人信服,而主人公那过气又逞强的父亲,心怀慈悲又软弱的母亲是与妹妹呼应的,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联手完成了一场看不见的对儿子的“谋杀”,又找到了一个光明的可下的台阶。许多难言棘手的问题不断堆积发酵,有时它只等待一个缓冲的出口来解决。
(3)、(35):IamfreeandthatiswhyIamlost.我是自由的,那就是我迷失的原因。--卡夫卡
(4)、弗兰茨·卡夫卡生平的基本情况比较平常,甚至毫无特色。他1883年7月3日出生于布拉格,其时他的父亲赫尔曼·卡夫卡、母亲尤莉·卡夫卡在布拉格开了爿小店,卖些新奇物品、伞之类的东西。卡夫卡兄妹六个,他排行老大,两个弟弟不幸幼年早夭,不过三个妹妹寿命都比他长。读大学时他修读法律,毕业后经过一年实习正式开始工作。他先就职于一家总部位于特里雅斯特的保险公司名下的地方分公司,一年后进入国立的工人事故保险事务所,工作职责包括处理工伤索赔事宜,还有察访工厂,进行设备和安全措施检查,以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空余时间里,他就写些散文随笔和故事在杂志上发表;以1912年的《沉思录》为开端,这些随笔和短篇小说还以小书的形式出版。
(5)、2013年7月3日,是奥地利作家弗兰茨·卡夫卡诞辰130周年纪念。这位40岁即英年早逝的天才,被称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宗师和探险者。用美国诗人奥登的话说:“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卡夫卡同时也是一位法律人,这一点在他的作品中显露无遗。
(6)、作企业要讲竞合环境。现在全世界的环境也是一个竞合的环境。得意不可忘形,失意不可丢失信念。杨宁
(7)、人无法通观自己,他处在黑暗中。——卡夫卡(18字)
(8)、(25):没有一处安静的地方可供我们谈情说爱,因此我希望有一座坟墓,又深又窄,在那里我们紧紧地搂抱着,难解难分,我的脸藏在你的怀里,你的脸藏在我的怀里,没有人再会看到我们。--卡夫卡《城堡》
(9)、大凡事物必有顺序。看得太超前了不行,看得太超前,势必忽视脚下,人往往跌倒;可另一方面,光看脚下也不行,不知道前面你会撞上什么。所以,要在适度往前看的同时按部就班处理眼下事物。这点至为关键,无论做什么。——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10)、周又说:“在一条幽暗的隧道里,走1000米和100米是没有区别的。”这段仿佛帕斯卡尔的格言体,充满迷离的绝望神色又醉心于扮演预言家。走隧道是比走钢绳还要艰难的事情——钢绳虽险峻,却能清晰望见对岸,对起点的位置也能同样明辨;隧道幽暗,让人模糊记忆,不知行走了多远多久;隧道封闭,缺少生存所需的自然元素:光和空气、水和土壤,里头绝少生命迹象;隧道绵长,让人困乏焦躁,模糊了判断力,对尽头是否存在大大存疑,光芒亦真亦幻。而走钢绳就算绳上燃起火焰,也是成就斐然的历险,不难预见观者的掌声雷动。而隧道的行走,既说不上惊险动人,也无处寻觅观众,从来都只是一个人的表演。这教人太容易跌进虚无主义泥潭:走1000米或100米,是亦走也,无甚区别。
(11)、美国法学家卡里普拉奥称:“毫无疑问,法律渗透在他所有的作品之中。而且,说不定要感谢卡夫卡的职业选择,否则就可能产生不了如此伟大的作家。卡夫卡的作品中,整体体现个体生命面对强大现实的荒诞感,也许正是基于法学背景带给卡夫卡对现实社会的精微洞察。”在他的作品中,也不乏直接阐述法学理念的文字。例如,1914年完成的《法律门前》,直至今日仍然为许多法理学家津津乐道。“在法律门前伫立着一个守卫。一个乡下男子走到这个守卫面前,恳求进入法律大门。”卡夫卡写道。乡下男子以为法律之门对任何人敞开,却始终得不到进入这道大门的许可。守卫告诉他:“我可是大权在握的,而且我只是最低级别的守卫。在里面,每个厅堂之间的大门都有守卫,他们一个比一个更有权力。光是瞅一眼第三个守卫就足以让我肝胆俱裂了。”于是,乡下男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坐在门口等待。他将所有值钱的东西都用来贿赂这个守卫。虽然守卫对于礼品来者不拒,但嘴上却说:“我之所以笑纳这些东西,就是为了让你相信,你什么都没错过。”直至濒临死亡,男子也未能进入法律之门。卡夫卡写道:“在他瞑目之前,脑海中一辈子的经验都汇聚成了一个问题:‘普天之下,所有人都追求法律的真谛。可为什么这么多年以来,除了我以外竟没有人要求进入法律大门呢?’”而守卫的回答更加意味深长:“因为这扇门只为你而开。等你一死,我就关门下班。”
(12)、往下我集中注意力在森林中穿行,注意不迷路、不偏离路。这比什么都重要。《海边的卡夫卡》
(13)、“希望你记住我。”佐伯说,“只要有你记住我,被其他所有人忘掉都无所谓。”
(14)、忍一下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大丈夫能屈能伸。逢人且说三分话。置之死地而后生,投之亡地而后存。当得意时,须寻一条退路;当失意时,须寻一条出路。(陈继儒)
(15)、“倘若我想在我俩之间不如意的关系中获得独立,就需要做点什么事情,而且这件事情与你几乎没有什么关系。结婚是最大的一件事,它让我的独立最为可靠,但是同时,它与你的关系也最密切了。”
(16)、1901年,卡夫卡进入了位于布拉格的日耳曼大学。起初他试图按自己的想法选择所学专业。他先学化学,但只学了14天,就顺从父亲的意愿改学法律。然而,不久之后的1902年春天,卡夫卡又做了一次违背父亲意愿的尝试。他还是想学习文学,甚至打算去慕尼黑学习日耳曼语言文学,但后因故改变计划,留在布拉格学德国文学。但是,仅仅半年之后,他放弃德国文学,又改习法律。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一切,到头来反而更加强了我的那个基本信念(寻找中间道路),于是乎,我就学习法律。”
(17)、(33):你可以避开这世界的苦难,你完全有这么做的自由,这也符合你的天性,但也许正是这种回避是你可以避免的唯一的苦难。--卡夫卡
(18)、人不应该恐惧死亡,他应恐惧的是从来未曾真正地活过。奥理略
(19)、(65):“一本书必须是能劈开我们心中冰封的大海的破冰斧。”--卡夫卡
(20)、这里表现了一个全心全意甘愿为家庭牺牲的圣徒。从开始,他为满足家人的需要而活,到不再被需要,被弃之如敝履,他整个人生走得匆促而荒凉,他是人,却无法拥有自己。某些情节,与巜判决》里面的主人公相似,在卡夫卡那里,亲情是一把旋转的尖刀,不是刺向对方或第三者,而是残损自己,这种内向自己毁灭的力量让人惊心动魄!
2、卡夫卡it
(1)、(26):此生的快乐不是生命本身的,而是我们向更高生活境界上升前的恐惧:此生的痛苦不是生命本身的,而是那种恐惧引起我们的自我折磨。--弗兰兹·卡夫卡
(2)、互联网行业的创业往往是苦尽甘不来的,要随时做好失败的心理准备,人才和资金是所有创业企业都会面临的问题。张本伟
(3)、我们的脑袋里我想应该是脑袋里有一个将一些作为记忆保存下来的小房间。肯定是类似图书馆书架的房间。而我们为了了解自己的心的正确状态,必须不断制作那个房间用的检索卡。也需要清扫、换空气、给花瓶换换水。换言之,势必永远活在自身的图书馆里。《海边的卡夫卡》
(4)、卡夫卡是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作家,至今也很少有人超越。人们对他的作品感兴趣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其中一种是他的作品跟他自身的关联,尤其是童年的创伤在作品中随处可见。
(5)、 对卡夫卡来说,思考生活注定带有欺骗性。世界是那样的变形扭曲以至于模棱两可:“欣喜若狂的人,溺水快死的人,他们都举起手来。”所谓真实没有分身之术,所以真实不能够认识它自身。任何人试图要认识真实,他必定是个假象。
(6)、听了家人商议的话,格里高尔只感觉颓丧、有气无力,它无语返回房间,拖着一只壳的孤零零的身子,我相信他最大最后的哀伤,其实是想寻找隔离,并清算着自己和这个世界以达成和解,这时的他已感觉生无可恋,剩下的,惟剩死亡来解脱吧。
(7)、和后来的福柯一样,卡夫卡敏锐的嗅到这股臭味不仅弥漫在集中营、监狱、疯人院,也同样扩散在医院、学校乃至家庭。前者的面貌本已经污秽,但是后者却戴着光鲜明媚的花环出现在现代世界大花园,卡夫卡的家庭经历让他获得这个先天优势,得以拿自己的家庭做模板,更明晰透彻地了解社会机构,揭露压迫与服从的若干模式。故而在本文开头那段话中他说:我大力吸取了我们这个时代消极的一面,弱点倒是一个巨大的优点。
(8)、雅诺施跟卡夫卡抱怨他家里争吵不和。卡夫卡对雅诺施道:“您别生气激动,请您保持安静。安静是有力量的表现。但人们也可以通过安静得到力量。这就是两极法则。所以请您保持安静。静心忍耐使人自由,甚至让人视死如归。”卡夫卡通过自我保持安静抵御他的不安。卡夫卡只能通过创作才能有安宁,所以下班后他关在自己的房间里,挥笔翱翔在文学世界。卡夫卡抵御不安的方法便是在创作的世界里生活。他大多数休闲时间都在写作。他的每一个文字能抵御存在性不安,因为在这个国度里,他是唯一的存在,无人能撼动他的存在。没有父母那高高在上的王者,他是最高的存在,这种存在固如磐石。若是不让他写作,这种存在性不安会让他室息而亡,只有马不停蹄地写下去,才能舒缓那种不安感。
(9)、我所追求的强壮不是一争胜负的强壮。我不希求用于反击外力的强壮。我希求的是接受外力、忍耐外力的强壮,是能够静静地忍受不公平、不走运、不理解、误解和悲伤等种种情况的强壮。——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10)、据卡夫卡的保姆回忆:在家里,卡夫卡是沉默的。这种沉默跟他那喧闹不堪、年纪相差大的妹妹们是形成强烈的对比。卡夫卡的沉默与父亲的商店和家里的氛围是格格不入的。赫尔曼经常骂店员,卡夫卡记得最清楚的一件事情:一个店员得了肺病,赫尔曼不断地说着这样的话:他应该***掉,这条有病的狗。他经常把手下人称为拿钱的冤家。
(11)、将布采法卢斯博士表现成不可表现的人,卡夫卡间接透露出他对言语能否表现世界,艺术能否表达真理的深深怀疑。他有一条格言说道:“艺术在真理周围飞舞,下定决心不能被烧掉。”小故事《陀螺》突出表现了上述怀疑。
(12)、这往下你必须成为这世界上最顽强的十五岁少年,不管怎么样。因为除此之外这世界上没有你赖以存活之路,为此你自己一定要理解真正的顽强是怎么回事。
(13)、翻开英语辞典对「卡夫卡式」具体的定义,通常会得到超现实与噩梦般的荒谬、怪奇和超展开的意思。牛津辞典将它解释为「压迫或噩梦般的性质」,而韦氏辞典则建议:「如噩梦般的复杂、荒谬,或不合逻辑的性质。」
(14)、(46):我们称之为路的,其实不过是彷徨。--卡夫卡
(15)、“我们这儿新来了一位律师,他是布采法卢斯博士。从他的外表几乎看不出他做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的战马时的样子。当然,了解情况的人会发现一两个地方。几天前,在前院的台阶上,我亲眼目睹一个很平凡的法院门房以定期看赛马的人才会有的专业眼神,满心佩服地注视着那个律师高抬脚步拾级而上,脚踩得大理石台阶噔噔作响。
(16)、另外,曾艳兵老师曾把卡夫卡与克尔凯郭尔作了精彩有趣的比较:
(17)、一个男人应该引人注目的地方不是他的马,也不是其他的饰物,而是他的人品。
(18)、舒尔茨与卡夫卡相差近十岁,他们差不多是同时代人。毫无疑问,舒尔茨读过卡夫卡且钦佩卡夫卡的创造:以人的异化和变形,通过动物的主角来书写。他吸取灵感,借鉴了这个外壳,但由于个人语言、写作风格和气质不同,即便都有魔幻,读来感觉却迥然不同,卡夫卡在逼仄的空间往深度一寸一寸掘进,人的思考空间却在增大,在有限里获得思维无限的追索,虽然主角往往走投无路困死在里面,他们的死亡是伪装成自杀的他杀,背后,那个隐形的刽子手往往是荒谬的社会机制。
(19)、一个是天才作家,一个则是“思想家的思想家”。后者比前者恰好大上七十岁。然而两者的相似之处却比比皆是:一样的孱弱、内向、敏感、聪慧、孤独;一样的内心充满恐惧、焦虑、颤栗、罪感和渴望;一样有一个不幸的童年:父爱畸变,母爱残缺;一样的对个体存在独特性的强调,对大众人群保持回避和疏离;一样的对伦理—人际关系的反叛;一样的终生未婚(两人都定过婚又主动解除了婚约);一样的隐遁于艺术创作的精神时空,将写作作为救赎与祈祷的“私人宗教”……
(20)、(81):无论我将转向何方,总有黑浪迎面打来.--卡夫卡
3、名家对卡夫卡的评价
(1)、有比重的时间如多义的古梦压在你身上。为了从那时间里钻出,你不断地移动。纵然去到世界边缘,你恐怕也逃不出那时间。但你还是非去世界边缘不可,因为不去世界边缘就办不成的事也是有的。车过名古屋时下起了雨。我看着在发暗的玻璃窗上划线的雨珠。如此说来,出东京时也好像下雨来着。我想着在各种地方下的雨:下在森林中的雨,下在海面上的雨,下在高速公路上的雨,下在图书馆上的雨,下在世界边缘的雨。我闭目合眼,释放身体的力气,词语大全,缓松紧张的肌肉,倾听列车单调的声响。一行泪水几乎毫无先兆地流淌下来,给脸颊以温暖的接触。《海边的卡夫卡》
(2)、有人认为卡夫卡和克尔凯郭尔的是典型的单数人格:即信奉人为自己的独特性而存在,这是每个人活着的意义。这也正是布罗茨基认为文学的功能之它使人意识到自己的独立、独一无它常常展现个体与社会利益、与统治阶层利益互相冲撞的矛盾,所以有时文学被打上“煽动与反动性”的标签,被政府禁查。是啊,文学艺术不就恰恰強调的这一点:个体特性的存在不能被湮没,而恰恰被扼杀的悲剧。可能,这个又由从事艺术孤独的性质决定,才有这样的更强烈的呼声与呼应吧!
(3)、卡夫卡名列布拉格的那一代重要德语作家之中,这一代作家还包括他的朋友布罗德和魏菲尔,以及年龄稍长的莱纳·玛利亚·里尔克。他们是奥匈帝国的公民,但是他们感兴趣的文化中心不是维也纳,而是柏林和出版重镇莱比锡。里尔克于1897年迁居柏林,因为他觉得奥地利是一潭死水。魏菲尔于1912年25卡夫卡是谁迁居莱比锡。布罗德的第一部小说《诺尼皮格城堡》(1908)在莱比锡出版,为他在柏林的先锋派作家中带来了很高的声誉(放在现在会有点难以理解)。卡夫卡的第一本书《沉思录》(1912)由出版商恩斯特·罗沃尔特在莱比锡出版。罗沃尔特的出版社当时由库尔特·沃尔夫接手掌管,他年轻有干劲,专门推广先锋派作家,尤其是那些来自布拉格的先锋派作家。卡夫卡一生出版了七本小书:《沉思录》、《司炉》、《判决》、《变形记》、《流放地见闻》、《乡村医生:小故事集》和《绝食表演者:故事四则》。这些书当时给他带来的名声并不大。罗伯特·穆齐尔,就是后来以《没有个性的人》(1930—1943)而闻名的那位,刚当上《新评论》编辑后不久写了篇文章赏析、评点《沉思录》和《司炉》。他还向卡夫卡约稿,不过卡夫卡因为交不出合适的作品,只好婉言谢绝了稿约。1915年,声望很高的冯塔纳奖的小说奖授予卡尔·施特恩海姆(现在人们记得最多的是他的热闹喜剧1911年的《短裤》)。施特恩海姆当时已是百万富翁,很欣赏卡夫卡的作品,因而不经人家三劝两劝就把奖让给了卡夫卡。作者在大众场合下朗读自己的作品,来为自己的作品做些宣传,这是常有的事。可是卡夫卡似乎只朗读过两次:一次是1912年12月4日为布拉格的一个文学协会朗读《判决》,另一次是1916年11月10日在慕尼黑的戈尔茨美术馆朗读《流放地见闻》。其中后一次里尔克去听了,他后来对卡夫卡大加赞赏。因此,卡夫卡生前也绝非无名之辈。不过,20世纪20年代他去世之后就出版的小说也没有从根本上让他的名气大起来。常人都以为他的书在1933年曾遭纳粹焚毁,但是我没有找到任何证据可以证明他们曾特别注意到卡夫卡。
(4)、(24):我必须……孤独。我所做出的成绩,无一不是孤独的成果。我憎恨一切与文学无关的东西。--卡夫卡
(5)、(62):到这时,K突然觉得似乎人们斩断了一切同他的联系,似乎他现在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自由,可以在这块原是禁止他来的地方愿等多久就等多久,并且他是经过奋斗争得的这个自由,这点很少有谁能做到,现在谁也伤不了他一根毫毛或是把他赶走,甚至谁都难得跟他说上一句话;虽然如此,但同时他又觉得--这个想法至少同表面上的感觉一样强烈--世界上再没有比这种自由、这种等待、这种刀枪不入的状态更荒谬、更让人绝望的事了。--卡夫卡《城堡》
(6)、巜致父亲》是一封长达一百多页的长信,是卡夫卡在37岁时回顾自己的成长,梳理了与父亲的密切关系,涉及两代人的犹太教信仰,卡夫卡特别在意这封信,甚至给密伦娜看时不无得意自豪之感,相信通过书写,卡夫卡已从父亲的”教育过失”中,痛苦地拔了出来。之前读到某些片段时,已预感这不是讨伐某一位具体父亲的文章,而是针对某个时代的教育现象,因而有了更宽广的意义。与其说卡夫卡在严厉谴责父亲,不如说是借“父亲之靶”对一个具体时代教育方面偏颇的陈述,及改进的热望……
(7)、“难道他斗争得不够吗?在他工作的时候,他便已经成为了失败者。这点他是知道的,他坦率地说:只要我停止工作,我就完了。那么他开始工作是个错误?几乎谈不上。”
(8)、(13):人要生活,就一定要有信仰。信仰什么?相信一切事和一切时刻的合理的内在联系,相信生活作为整体将永远继续下去,相信最近的东西和最远的东西。--卡夫卡《午夜的沉默》
(9)、(40):男人在追求“理想”的路上遇见一个女人,于是和她在一起,一切就都变成了为了这个女人,为了这个家!--卡夫卡《城堡》
(10)、人类的肉体是脆弱的,但肉身里的灵魂却能变成坚不可摧的城墙。这样的城墙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历经磨难、碍转焦虑之后才能拥有强大的意志。卡夫卡的城墙建立得比任何人都困难。他清醒地感到外界的力量在毁灭他,但是他无能为力,也无法逃脱。在他年幼之时,敏感的神经在童年时期便被父亲的专制所躁职,他整个生命都在脱离父亲带给他的创伤。他父亲只是毁灭他的一种,也是最具毁灭性的。
(11)、(3):你活着的时候应付不了生活,就应该用一只手挡开点儿笼罩着你的命运的绝望,同时,用另一只手记下你在废墟中看到的一切。--卡夫卡
(12)、命运就象沙尘暴,你无处逃遁。只有勇敢跨入其中,当你从沙尘暴中逃出,你已不是跨入时的你了。——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13)、痛苦也有它的庄严,能够使俗人脱胎换骨。要做到这一步,只要做人真实就行。
(14)、“地方旅馆的一个女佣——一段甜蜜而短暂的回忆——和帽子店里的一位收银员,他曾热切地而又太过随意地追求她们的爱。”
(15)、怕损坏了自我完整的卡夫卡,一直小心翼翼守着这块珍贵的自留地,拒绝了婚姻。他的心灵对外有十重铁门,炮轰都无效,只有文学这把机巧的钥匙方能打开。
(16)、文学里表达的很难用有限的概念述清,因而也相对丰富,太多东西纠缠成一团乱麻:个人欲望、群体和社会利益、道德规范与自由、社会弊端的困境、情感与理性、理想与正义等等等,纠缠不清,剪不断,理还乱,永远在结束又在开始,永远在开始又同时上演一出旧的结局,永远难了未了,自人类这部大戏台搭建起,开始轰隆隆运转起来,永远也无始无终。我想:若是诸关系理得顺顺当当、有条不紊之时,恐怕多半也是文学终止之日吧?
(17)、任何一个孩子因死亡、离婚、被抛弃而失去父母,永远是个悲剧。有些单身家庭确实也尽到了照顾自己孩子的责任,但是多数美国人认为,单身这家庭并不是理想的模式里根
(18)、卡夫卡处理关系上的种种困难均记录于篇幅很长且往往显出他自我沉迷的信件和日记中,这些困难自然在后代人对他的印象中很突出。有人简单轻率地提出了一些解释,其中一种说法是卡夫卡绝对是个同性恋。虽然这个说法的前提带有非常缺乏深思熟虑的性别角色观,但是毫无疑问,卡夫卡的想象里确实有同性爱的一面。生活中,他乐于参加的文学和娱乐聚会,其成员全是男性,包括他的朋友马克斯·布罗德和弗兰茨·魏菲尔(肥胖的布拉格德语文学奇才)。卡夫卡也晓得当时对男性健美的广泛推崇,这在“候鸟”运动里有突出的表现,该运动鼓励年轻人徒步穿行德国。“候鸟”运动的领导者汉斯·布鲁尔写的那本论男同性恋关系的书,卡夫卡读得颇有热情。1917年11月20日,他在给布罗德的信中愉快地写道:“如果我再补上一句:我前不久在梦里吻了魏菲尔,我马上就成了布鲁尔书里写的东西了。”在这个圈子里,男人之间是可以表达爱意的,至少可以用语言表达,而无须感到尴尬。因此,有好几封给布罗德的信中,卡夫卡说“吻你”以对布罗德送他礼物表示感谢。《失踪的人》的第一章中,就是一种同性恋般的友谊把卡尔·罗斯曼和司炉工联系了起来(卡夫卡对以《司炉》为题将这一章单独发表没有任何顾虑)。《在卡尔达铁路上》的残篇里,主人公孤独地待在俄国的中部,只有在监察员偶尔来访时情况才有改变。监察员来访时两人的拥抱就有同性恋意味。《城堡》高潮时的情景之一是K.做了个梦,梦里一个城堡秘书赤裸着身体,成了希腊神话中的神仙(“希腊”本身就是男同性恋的一个标准代码)。相反,卡夫卡的小说将异性间的性交描述得肮脏、吓人。在《失踪的人》里,凶猛的克莱拉带着想做爱的样子靠近卡尔,接着却用柔道手法把他摔在地上。《审判》中,动物般的莱妮手指交叉成网状勾引约瑟夫·K.,她把K.拖到地上后宣布:“现在你属于我了。”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城堡》中,K.和弗里达在酒吧间地板上的水洼间做爱。可是书中用了非常抒情的语言表现该场面,言外之意是:性虽然有其肮脏之处,但也能表达爱和自我迷失。卡夫卡曾对密伦娜说:他的性欲让他感觉自己像个“流浪的犹太人”:“糊里糊涂地被吸引,然后在一个毫无意义的肮脏世界里糊里糊涂地流浪。”他还说性“有点像人类堕落前在乐园里呼吸的空气”。类似的段落表明:给卡夫卡的性想象贴上个标签是毫无意义的。相反,应当把他的以性为主题的作品反复阅读,去欣赏其情感的坦诚实在之处,因为正是这种坦诚实在,让卡夫卡把一些非常难以说清的情感紧密结合起来。
(19)、我们都是失落的灵魂,没有一种拯救是纯洁完善的,重要的是,我们上路了。——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20)、(60):宗教像人一样失败。--卡夫卡
4、《卡夫卡》
(1)、 周希文说“我不是离不开过去,我只是没有看到未来,所以无法动身。”——的确不是离不开过去,因为他的过去和他的未来几乎一样的模糊,叙述者没有告诉我们他的过去,只有双亲亡故的空白(当然,对任何一个编剧来说,这样的安排足够偷懒省事)。这个空白更印证了他的存在看上去缺乏合理性——没有亲人对他的肯定,没有家庭这个社会关系中最紧要的一环作为参照,他只好茫然游离在都市,如尘埃悬浮于真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隔阂甚至不比人与微生物要小。”交流困难和沟通障碍是周在生活里遭遇的最大困境之一。超市中的顾客们是冷漠的生人,只会既麻木又眼疾手快地接过他找来的每一份13块(我们去超市购物又有几个人能记下收银员的模样),因此曾静的出现就显示出一点救世意味,但是这份拯救依然充满不确定,周的现在如同他的过去一样缺乏合理性的证明(此讨论见后文)。
(2)、当我终于看完了《城堡》和卡夫卡的一本小说精选,跟自己击掌,这是一个人与自己的长长征程和战斗,没有同伴。当我气喘吁吁费力爬上那座山头,表达我的稍稍放纵的泪水和喜悦,卡夫卡大师别过脸去,看不出他的表情,我伸出的手有点尴尬,缩了回来。是的,他早已越过了那道需要人理解而束缚自己的藩篱,一如病逝前要求遗嘱执行人勃洛德毁掉自己的手稿,他超越了自己。
(3)、游泳前,卡夫卡看到父亲精壮的身体不由自主产生自卑之心:他很瘦弱,远不如父亲高大和强健。他的自卑情结挥之不去,一个儿子在父亲面前的自卑,也是在全世界面前的自卑。他深感自惭形秽,再无能力去抵抗父亲高大的形象做出的决定。似乎身体上带来的自卑,也打挎了他其他方面的自信,可以说,卡夫卡在他父亲面前一直是一个孱弱的形象。这种形象让他处于不安之中,只有在文字里,他才敢跟父亲说“不”。阿德勒认为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或多或少的自卑感。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特别希望改进目前所处的地位。阿德勒给自卑正能量,在他看来正是因为有身体、精神或者是社会上的障碍,才是一个人的奋斗源泉。因为自卑会成为一股力量刺激个体,在某方面做出弥补才证明自己的价值。卡夫卡证明了阿德勒的观点。
(4)、不仅如此,“现实主义”这个术语中隐含的可能是比较中性的描述,可书中描述格列高尔没有脊椎的身体时却没有那么中性。他细小的腿看起来“无助”、“可怜”。杯子喜剧性地搭在肚皮上,快要滑下去——如此卡通般的细节,会让我们想起《判决》中变化了的父亲“用力把毯子抛了出去,力气那么大,一瞬间毯子在空中平摊开来”。这里的描述充塞着某些难以平抑的情感。哀婉和喜剧一起,道出了含而不露的黑色幽默。卡夫卡关心的不是你看到了什么,二是你如何去看待某个东西。可这也是复杂的事。格列高尔的形体变化了,但是打心里无法接受这给他的生存所带来的彻底改变。他紧接着的行动是朝窗外看,注意到下雨了,感到十分郁闷,仿佛天气是个最大的问题。小说后面的几页细致地叙述了有人喊他去工作后,格列高尔如何答应(用听不清楚的动物般的声音)起身,然后费力下床到门口,挪动自己那不熟悉的身体,对自己要做什么却糊里糊涂。故事的焦点不是变形本身,而是格列高尔对变形迟钝的反应。
(5)、我用望远镜也看不到对手,因为我找的是榜样,根本不在乎跟谁竞争。——马云(中国企业家)
(6)、我站在有轨电车出入口的平台上,关于我在这个世界、这个镇和这个家庭的位置,我是彻底一头雾水。就是让我大约地从某个方面合理地提出见解,我也提不出来。我很难为如下事实进行辩护:我正站在平台上,抓着扶带,让电车带着我前进,人们纷纷让开电车,或者静静地往前走,或者在商店橱窗前驻足。——不是说有人要我辩护,而是说要我辩护是不现实的。(《沉思录·乘客》)
(7)、卡夫卡终于用文学平衡了自己这种表里不一的分裂,这种局促的两种力量的纷争对抗,一直持续到生命消逝,这种对峙交战,也许最后变成了一种需要,就像黑暗与光的关系,没有彼方也就没了卡夫卡。从这一点说,他需要文学如需要药丸的病人,如嗜药成瘾的依赖。他对文学的痴爱和性格中的异质,互为影响,加速成全了这位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大师。
(8)、卡夫卡与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
(9)、正因为卡夫卡有不幸的童年,卡夫卡才创作轰动世界的作品。英国诗人奥登在《卡夫卡问题》一书中认为:“如果要举出一个作家,他与我们同时代关系最近似但丁、莎士比亚、歌德与他们时代的关系,那么卡夫卡是首先会想到的名字。”
(10)、然而,卡夫卡虽然在现实主义和表现主义之间折中平衡,他还是偏得离现实主义稍远一点。把变形后的格列高尔称作“甲虫”,翻译者和我都做了点假。卡夫卡用的是个模糊得多的词Ungeziefer,意思是“害虫”,其中包含有害、让人厌恶的意思,而不是指某种实际的虫子。如果我们读得认真点,可以发现小
(11)、周希文所在的超市可以理解做现代意义的社会机构。周因为工作的形式而在那里成为规训的产物(但是还有一丝自由的希望则保留在他卧房的小说稿中)。出版社可以是这样的机构。它穷尽一切招数让一个为灵魂写作的青年人转而去为销量写作、为大众审美的勒令写作。
(12)、老妈子把什么东西都堆放在格里高尔房间,作为一只甲虫,他毫无人类语言与反抗之力,渐渐习惯了周围的积垢和身上的邋遢,原先的三个房客因见满身丑陋污秽的他要求退租。
(13)、(7):光勤劳是不够的,蚂蚁也非常勤劳。你在勤劳些什么呢?有两种过错是基本的,其他一切过错都由此而生:急躁和懒惰。--卡夫卡
(14)、而当你极力回避它的时候,它却自然找到头上。
(15)、在大白天,考虑到父母的脸面,他不愿趴在窗子上让人家看见。他常常爬在沙发下躲藏起来,不让他们发现而恶心,他用被单蒙住自己,免得亲人见到他难堪,他细心呵护这难以启齿的羞耻秘密,设身处地为家人着想,不仅为家庭经济献身,也小心翼翼在心理上不让他们蒙羞,可是现在,身为甲虫的他无法开口说话,他不能再为家庭做出有益贡献了,他得依附家人的施舍活口。
(16)、这封《致父亲的信》不可等闲视之。它里面包含了大量的实际经历和有见地的自我分析。但是,很大程度上,它讲了个故事——就像卡夫卡讲给自己听的关于自己生活的故事。有一点无可辩驳:也许心理分析所能提供的最好的东西,也不过是一个令人满意的故事,讲的就是我们何以变成现在的样子。不过,这个故事显示出《致父亲的信》和自《失踪的人》以来卡夫卡那些描述内疚的小说之间的关系。确实如此,我们可以看到卡夫卡用想象创造出一个堪比狡诈的银行家的人,这听起来像是另一部《审判》似的小说的萌芽。
(17)、“一天早上,当格列高尔·萨姆莎从惊梦中醒来时,发现自己在床上变成了一只硕大吓人的甲虫。他仰卧着,背上是很硬的壳一般的东西;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就看见了隆起的棕色腹部,僵硬的肋骨拱起来,把它分成一块一块的。被子凑合着搭在肚皮上,好像马上要全部滑下去的样子。生出的许多腿在眼前无助地晃来晃去,和身体的其他部位相比,简直细得可怜。”
(18)、读卡夫卡的作品要有恒心、毅力和决心,就像他不懈地写一样,近似一头动物闷声劳作,如地鼠一寸一寸掘进,直至建立起他那纤陌纵横的城廓。不过,这只地鼠一直带着人脑的倔强在思考:关于欲望与自由,关于享乐与懈怠,关于选择与勤勉,关于恐惧等等等的悖论。
(19)、人们经常归纳总结伟大作家的哲学思想和表现方式,衍生出特定的形容词来理解他们:例如荷马式、莎士比亚式、乔伊斯式。而另外两个形容词似乎更适用於现代大多数情况,更为黑暗和局促拘束的景象:「欧威尔型」和「卡夫卡式」。
(20)、我的人生可以有把玩单调的时间,但没有忍受厌倦的余地
5、卡夫卡 句子
(1)、在取利过程中如果你是依法挣钱,依法纳税,这个取利的过程就是取义,只有取义才能取大利。比如说社会发展方向,股东分红员工要工资政府要纳税,这就是义,而且,往往只有你先接受义之后才能挣大钱。冯仑
(2)、当约瑟夫·K.的女房东说她认为逮捕他“里面挺有学问”时,K.急忙表示同意她的话,但是他一面表示同意,随即掉转话头:
(3)、“在这个形象面前我一筹莫展:她坐在桌边,看着桌面。我围绕着她转圈,感到被她扼住了脖子。第三个人在围着我转圈,感到被我扼住了脖子。第四个人在围绕着第三个人转圈,感到被他扼住了脖子。就这样一直延伸开去,直到星星的运动,以至更远。一切都感觉到颈部被扼。”
(4)、孙德良:我还是强调:激情澎湃走楼梯。在这个世界上,天外有天,山外有山。水平比你高的人厉害的人多得是,要放好心态,不要跟别人比,最后没有在工作上累死,而是被比死了,所以年轻人要放准心态。南方IT沙龙《互联网创业赚钱比拿VC重要》
(5)、 尼采主义者会认为,《变形记》中那个表现主义色彩浓厚的剧情乃是以十分现实主义的方式收场——暴力、伤害、剥削和破坏作为生命运作的基本方式,有先验合理性。格列高尔既然已经从人蜕变为一只对家人对社会都毫无用处的甲虫,自然要被家人驱逐、排挤乃至被饿死。同在卡夫卡笔下,与笨拙甲虫境况强烈对照的是《绝食表演者》中的那个绝食艺人,不难猜测叙述者透露的缅怀意味:“那个拥有绝食艺术家的伟大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格列高尔虽变作甲虫,仍然秉持日常理性,积极进食,甚至比以往作为人时胃口更好。而绝食者却在刻意放逐物质,表现为权力意志的反面。
(6)、这里有个疑问,一个人被甲虫赋形,仍具有人的一切秉性与思想,我们怎么介定它?它算什么呢?
(7)、“我正站在有轨电车出入口的平台上,关于我在这个世界、这个镇和这个家庭里的位置,我是彻底地一头雾水。就是让我大约地从某个方面合理地提出见解,我也提不出来。我很难为如下事实进行辩护:我正站在平台上,抓着扶带,让电车带着我前进,人们纷纷让开电车,或者静静地往前走,或者在商店橱窗前驻足。——不是说有人要我辩护,而是说要我辩护是不现实的。”
(8)、(52):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背负的铁栅栏后面,所以现在写动物的书这么多。这表达了对自己的、自然的生活的渴望,而人的自然生活才是人生,可是这一点人们看不见。人们不愿看见这一点。人的生存太艰辛了,所以人们至少想在想象中把它抛却。--弗兰兹·卡夫卡
(9)、一个生意人不想破产,好比一个将军永远不预备吃败仗,只自得半个商人。
(10)、(22):笔不是作家的工具,而是他的器官。--卡夫卡
(11)、第二天,老妈子发现格里高尔死了,她用长柄扫帚撩拨着格里高尔,以此证明这是真的,母亲萨姆沙太太动了一动,仿佛要阻止她,可是又忍住了。“那么,”萨姆沙先生说,“让我们感谢上帝吧。”他在身上画了个十字,那三个女人也照样做了。
(12)、静止便是死亡,只有运动才能敲开永生的大门。泰戈尔
(13)、(79):“你从来不从这口井的深处提水。” “什么水?什么井?” “是谁在问?” 静默。 “是什么静默。”--卡夫卡《你从来不从……》
(14)、女子就像一把竖琴,它仅仅向懂得如何弹拨它的艺术师吐露美妙曲调中的奥秘
(15)、在创业过程中,如果说压力,我认为选择什么不做是非常大的压力。因为在这过程中受到的诱惑太多了,每一个新的概念都可以做很大的东西。在商业上的策略不是决定做什么,而是决定不做什么。黄明明
(16)、(44):“不要失望,甚至对你并不感到失望这一点也不要失望,恰恰在似乎一切都完了的时候,新的力量来临,给你以支柱,而这正表明你是活着的。”--卡夫卡《城堡》
(17)、(48):笼子里放进了一只年轻的美洲豹子。即使是感觉最迟钝的人,看到这只野兽在闲置长久的笼子里活蹦乱跳时,他也会觉得这是一种舒服的休息。这只豹子什么也不缺,可口的食物看守人员无须长时间考虑就会送来。失去自由对它似乎都无所谓,这个高贵的躯体应有尽有,不仅带着利爪,而且连自由好像也带在身边,自由似乎就藏在它利齿的某个地方。它生命的欢乐总是同它大口里发出的强烈吼叫而一起到来。观众从它的欢乐中很难享受到轻松,可是他们克制住自己,挤在笼子周围,丝毫不肯离去。--卡夫卡《变形记》
(18)、当曾静搬家离开时,没有像她面前的周希文那样不舍,只是说上一堆客套的外交辞令,“如果吵到你,请多担待,这几个月谢谢你的照顾。”并且绕开一切有碍效率的谈话(比如周仍不住要提她和小王的事,她巧妙绕过。)后来周希文用一条哀求短信将曾静召到了跟前,曾不耐烦了,“你挺开心的,为什么要骗我说你要自杀。”说话那会儿她后悔的肠子大概依旧翻转不已,很明显,在她眼里探望周这件事情阻碍效率,毫无帮助。此时她已确信周不会带来严重后果(寻短见,或许最严重的在于,周寻短见后给她带来的种种麻烦。)因此对其他人情的层面的琐事一律予以回绝。
(19)、(75):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卡夫卡《变形记》
(20)、但是,在德语中,“幽默”表示的既不是喜剧也不是智慧,而是听天由命地接受生活中不完美的地方。这样温和而俏皮的幽默,在卡夫卡的书信里,尤其是给布罗德和其他男性朋友的书信里随处可见,在他写的那些小故事里也频繁见到。例如在《家父之忧》里,故事的叙述人对一个名叫Odradek的神秘小动物感到惴惴不安。这小玩意常常出现在屋里。它笑起来时,“那笑声仿佛不是从肺里发出来的……像落叶的刷刷声”。这一处和其他许多地方一样,幽默似有还无。憋闷的约瑟夫·K.跟霸道的K.分别被两个看守和两个助手搅得心神不宁;同他们一样,家里传统的父亲因为屋里一个他无法解释的活物而担心。卡夫卡有篇故事——《老光棍布鲁姆菲尔德》始终未发表,它讲的是孤独而牢骚满腹的布鲁姆菲尔德的故事。一天晚上,他下班回到那个通常都空荡荡的公寓时,发现里面有两个赛璐珞球一直不停地蹦来蹦去,搅得他心神不宁。为了能睡着觉,布鲁姆菲尔德只好把它们关到衣橱里。故事没有写完,但是我们可以觉察到这两个球与他办公室里两个不负责任的职员之间的联系:这两个职员不管布鲁姆菲尔德怎么皱眉瞪眼,依然四处嬉闹不休。所有这些例子中,幽默都来自主人公不愿意接受他们生活中某个陌生怪异的东西。
(1)、模拟推销的场面其实是借此展现了曾静真实的推销本领,在那里人情味是不需要的,体谅和理解顾客是违背要求的,工作所需要的是理性和秩序。所以她每一次都在周希文要跑题时把话顺利牵回来,并保持微笑以及充满好奇的神色。严格说来,曾静的这次推销并不失败,而是大举成功。就如她终于忍不住(部门化的人同样允许有意外事故)对周抱怨起来:“你能不能像个正常人那样想问题啊!”周希文在她的职业世界内的确是外来者,而她所界定出的“正常人”这个广大群体是能够成功受诱,成功配合她完成工作的。
(2)、(66):我生活在这个世上,仿佛确信会有来生,有点像我为了安慰自己没能去巴黎,就会想,下次争取去一趟。--弗兰茨·卡夫卡《日记》
(3)、以上情境提供了一个隐喻:个体的立足点缺少稳定的参照系,有的只是交迭行进的电车,来往穿梭的陌生行人,和一个无人在意的自己。现代性的典型特征,除了缺乏方向感和归属感,《乘客》中叙述者还给人一个最大的不安——需要证明自己是合理的。这种不安在《隧道尽头》的男主周希文身上同样明显。以下分析两方面,首先是剧中对他缺乏合理性证明的不安反应的呈现;第二是他面对这种不安所做的突围尝试即结果。
(4)、有些东西,不是说全然不曾有过,只是活着活着那东西就用不上了,所以忘了。——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5)、在这些情况中,缺乏逻辑不是简单的思维荒唐:它为自我服务的特征越看越明显。村长无法承认给他权位的当局的荒谬之处;律师想控制住代理人,尽管他什么忙也帮不了他们;约瑟夫·K.在否定自己被捕有什么意味的同时,压抑心里潜藏的负罪感。
(6)、我特别推荐这部分格言式的思考性文字,浓缩了生活常识与形而上思想的许多辨证关系的精华。篇幅不多,非常耐读。
(7)、(1):Themeaningoflifeisthatitstops.生命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它会停止。--卡夫卡
(8)、家庭经济越来越困窘,父亲在银行里当了杂役,妹妹迫于生计做了忙忙碌碌的小售货员,得气喘病的母亲替人缝缝补补,家庭气氛沉重而悲哀,全体寡言,越来越疏忽照顾格里高尔了!新上门来干零杂工的老妈子,“这个老寡妇的结实精瘦的身体使她经受了漫长的一生中所有最最厉害的打击,她根本不怕格里高尔。”
(9)、(56):“目标是有的,道路却没有;我们说有路,不过是踌躇而已。”--卡夫卡
(10)、为了我的写作我需要孤独,不是像一个隐居者,仅仅这样是不够的,而是像一个死人。写作在这个意义上是一种更酣的睡眠,即死亡,正如人们不会也不能够把死人从坟墓中拉出来一样,也不可能在夜里把我从写字台边拉开。卡夫卡
(11)、书信部分,可作为卡夫卡的生活精神观察吧。不过,信件,架构在生活的混乱上,多多少少免不了社交礼仪的客套寒喧,比起他的纯小说,艺术性可能不会那么密集,更贴近生活质朴的本色吧,毕竟艺术是精炼的。
(12)、本文节选自译林出版社“牛津通识读本”系列丛书《卡夫卡是谁》,感谢译林出版社授权发布。
(13)、正如弗洛伊德所指出的:“幸福的人从不幻想,只有感到不满意的人才幻想,未能满足的愿望是幻想产生的动力。”卡夫卡就是这样的作家。
(14)、家庭将永远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权力和法律的作用是在这儿开始的。
(15)、最后一点,卡夫卡专爱用些纯个人的暗语,这些读者是不需要懂的。卡夫卡知道他的姓的意思是“穴乌”(捷克语kavka),因此他使用了许多暗语,来指穴乌、乌鸦、渡鸦等。卡夫卡早期的一篇残作《乡村婚礼的筹备》中的男主角名叫爱德华·拉班(EduardRaban,德语的Rabe即“渡鸦”)。猎人格拉古自4世纪以来一直在生与死之间不得安身,他的名字与罗马一个闻名的家族的名字相同,意思就是“穴乌”。K.第一次瞥见城堡时,它的周围有乌鸦盘旋。
(16)、(37):你是作业,举目不见学生。--卡夫卡
(17)、在生活的庸常和不幸方面,周希文和卡夫卡可以取到交集。卡夫卡的突围尝试,一个是爱情,一个是写作。结合生平经历和他的写作自觉来看,他对写作的热爱已经超越了文学的范畴,也超越了自我治疗的范畴,成为了一种证明自我存在的方式。而周希文在这方面却难以企及。
(18)、最好不要对距离那样的东西期待太多。——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19)、死亡也许是免费的。曼利厄斯。但它是用一生换来的。
(20)、(19):你的意志是自由的。这就是说:当它想要穿越沙漠时,它是自由的,因为它可以选择穿越的道路,所以它是自由的,由于它可以选择走路的方式,所以它是自由的。可是它也是不自由的,因为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不自由,因为无论哪条路,由于其谜般的特点,必然令你触及这片沙漠的每一寸土地。--卡夫卡《误入世界》
(1)、 然而卡夫卡却断然拒绝这份赞词。他的透镜上写满怀疑:“艺术在真理周围飞舞,下定决心不能被烧掉。”卡夫卡的乐观是露水一样微茫的乐观,主调还是审问与怀疑,他怀疑人的认识是否能迈出原地转圈的窘境(就像《狗做的研究》中叙述者对狗能够认识它们所吃饲料的来源抱持深深的怀疑一样)他在小故事《陀螺》中则更突出表现了这一怀疑,故事中的哲学家相信认识陀螺就足以见微知著地认识全世界,因此整日晃荡在玩陀螺的孩群中间,每当陀螺转起来,他就跟着陀螺跑,上气不接下气;但是当他将那“无聊的木头玩意儿”抓在手里,就顿感厌恶——典型的卡夫卡式悲观寓言:哲学家试图认识世界,认为世界上极小的东西就足以让他们认识整体。可是难就难在世界不是静止的,它就像陀螺一样时刻运动,不会停下来等哲学家去细细打量它。如果让世界停下来——就像哲学家让陀螺停下来那样,它就不再告诉我们什么,所以哲学家永远得不到他所寻求的知识。故事中的这个哲学家后来被小孩们撵走了,而这些小孩们在玩闹叫嚷之时比他更接近时刻变化的世界。
(2)、(17):一个笼子在寻找一只鸟。--卡夫卡
(3)、painisananchor,mooringmehere.
(4)、而当你极力回避它的时候,它却自然找到头上。
(5)、我的人生可以有把玩单调的时间,但没有忍受厌倦的余地。——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6)、这里要登场的是卡夫卡,打着法律烙印的缪斯之子。他在世俗无趣的法律世界里沉浮,却从未忘记过自己来到世间的真实宿命。
(7)、要逃离赫尔曼的世界,一个明显的出路似乎是文学。卡夫卡承认,写作确实给他带来些许解脱。但是,写作并没有带来自由,因为他有什么可写呢?“我所有的作品都是关于你的;只有在你的怀里无法感伤的东西,我才到写作里感伤一番。”这当然是夸大其词。强大厉害的父亲确实在《判决》和《变形记》中出现了。一个咒骂自己的儿子,让他去溺死算了;另一个扔苹果砸他的儿子(其时已经变成甲虫),让他受到致命的伤害。即便如此,创造此类半恐怖半荒诞的人物形象显然是卡夫卡摆脱控制自身处境的方式。然而,在《致父亲的信》中,卡夫卡把所有的作品都说成是另一种形式的依赖,虽然他没有摘引具体段落为证。从生活逃入文学注定失败,因为文学写的必然是生活。
(8)、往下你必须成为这个世界上最顽强的人,不管怎么样。因为这个世界没有你赖以存活之路,为此你要理解顽强是怎么回事。—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9)、怕损坏了自我完整的卡夫卡,他一直小心翼翼守着这块珍贵的自留地,拒绝了婚姻。也许,表面看是敞开的,但他的心灵对外却有十重铁门,像他书中的“城堡”,也许炮轰都无效,只有文学这把机巧的钥匙才能将它打开。
(10)、死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伊壁鸠鲁。
(11)、就经验性来说,人强烈追求什么的时候,那东西基本上是不来的,而当你极力回避它的时候,它却自然找到头上。——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12)、和周希文在曾静面前的冒失相反,曾静对周的态度几乎调动了全部的理性与克制。从一开始给周拿快递,到给周送西瓜辣酱,乃至最后离别,曾都表现得举止得体,招人喜欢。但一旦遇到可能牵涉感情成分的事情时,她收拢得比谁都迅速,冷静得出人意表。
(13)、倘若格里高尔一家人不是互相隔膜,时有会错意,造成对他的无可挽回、变本加厉的伤害,当初若是心照不宣,仍一致把他当作亲人的身份呵护,像供养一个白痴一样供养他一生又会怎样?虽说甲虫与人类语言不通情有可原,可是生生一家人,却也是在互相关爱与难舍的隔膜中徒生误会,加速了事件演变的恶化。
(14)、(80):对于这样一个很明显已经走入歧途、我们只能为之惋惜、却不能给他提供任何帮助的人,我还能给他写些什么呢?--卡夫卡《判决》
(15)、卡夫卡的生存实际上代表了美学的生活方式,而克尔凯郭尔则代表了宗教信仰的生活方式,简言之,前者是美学境界的代表,后者是信仰境界的代表。两者的共同点是都对伦理的生活方式进行反叛和疏离。
(16)、任何时候做任何事,订最好的计划,尽最大的努力,作最坏的准备。李想
(17)、卡夫卡认为,通过写作,他可以有一个更高的视角,从而能摆脱徒劳无益的自我分析。1922年,他这样记道:写作给予的慰藉,让他从“杀手的行当”里跳出来,在这个行当里,每一个行为紧接着就被自我观察否定,让他可以形成“一种更高层次的审视——更高层次的,而不是更敏锐的;愈有高度,从‘杀手的行当’就愈难获得,就愈能遵照它自己的运行规律,其轨迹也就愈难预料、愈让人愉快、愈向上升。”此外极为重要的一点,他感到他的写作不仅仅是自我治疗:它表现了那个时代。后来,他把写作看作一个神秘的使命:“只有把世界提升到纯洁、真实、恒久的层面,我才真正感到高兴。”
(18)、自卑是一种羞愧和惭愧的情绪。一般都是事出有因,尤其是因为个体本身的不当行为引发的后果产生的。外在的原因导致的后果也会引发羞愧的情绪,但是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骑淡。卡夫卡的羞愧却在时间里越来越沉重,而这种羞愧并不是他自己的原因。
(19)、(39):Anyonewhokeepstheabilitytoseebeautynevergrowsold. 任何一个保持爱美之心的人都不会变老。--弗兰兹·卡夫卡
(20)、三次订婚又退婚中,正如卡夫卡在致父亲一信中承认,由于从小在父亲迫压下成长,“事实上结婚的图谋变成了最了不起的、最有希望的自救尝试,尝试是惊心动魄的,其失败当然也是惊心动魄的。”“一方面在这些结婚尝试中集中着我所能支配的所有正面力量,另一方面所有反面的力量也怒气冲冲地会聚集在这里,也就是我描绘成你的教育的副产品的那些因素,如虚弱、缺乏自信、负罪意识,这些因素在我和结婚之间画出了一条警戒线。”
(1)、假如花时间读小说是为了图一乐,卡夫卡大概是所以作家里头最让人失望的一个(可能还有陀思妥耶夫斯基)。
(2)、《卡夫卡是谁》由牛津大学圣约翰学院研究员里奇•罗伯逊(RitchieRobertson)撰写。罗伯逊带领读者以一种有趣而通俗的方式审视卡夫卡跌宕起伏的生活,概述了他面对的种种危机,并细致分析了他的写作技巧。以《变形记》为例,罗伯逊展示了卡夫卡的作品是如何反映现代主题的——比如文化中身体的地位,制度对人的压迫,以及尼采宣布“上帝死了”之后宗教的可能性。
(3)、实笃爱情能够、也应该有间歇;可是母亲的欢乐却不会衰退,反倒会随着孩子的需要而与日俱增,随着孩子的成长而发展。它既是一种激情,也是一项需要;既是一种感情,也是一项义务;既是一种必需,也是一种幸福。
(4)、我在自己周围筑起高墙,没有那个人能够入内,也尽量不放自己出去。
(5)、有些东西,不是说全然不曾有过,只是活着活着那东西就用不上了,所以忘了。
(6)、但即使被至亲冷眼相待,中田心里也并不甚难过,一来已经习惯一人独处,二来若有人搭理或热情相待,他反倒会心情紧张。对于一生积蓄被表弟挥霍一空他都没有生气,当然事情糟糕这点他是理解的,但并未怎么失望。度假山庄是怎样一个劳什子,“投资”又意味什么,中田无法理解,如此说来,就连“借款”这一行为的含义都稀里糊涂。中田生活在极其有限的语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