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144句卡佛名句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4-03-28 08:38:00 admin 阅读:59
卡夫卡名言德语原文
1、卡夫卡 句子迷
(1)、阿梅代奥·莫迪利亚尼(1884-1920)意大利著名画家,他曾说:受着痛苦经历的驱使而厌恶这个外部世界的时候,那个已知的自我把自己深深埋藏在内心世界之中,并把它自己夸大为世界的创造者。表现派艺术家异常自命不凡,并不是自负,而是从心理上说有充分根据的经验,是一种使远离现实的孤独性格免于崩溃的必要手段。但是,他们这种偏执狂的孤芳自赏,不得不付出痛苦的牺牲。
(2)、除非是逃到这个世界当中,否则怎么会对这个世界感到高兴呢?
(3)、历史是由每一个毫不足道的瞬间的错误和英雄业绩构成的。历史大多由公务活动所构成。富人的奢侈生活以穷人的贫困为代价。
(4)、从某种意义上说,卡夫卡就是《变形记》中的那只孤独的、不幸的甲虫。卡夫卡害怕孤独,但更怕失去孤独。他为了描写孤独,宁可自己忍受孤独,因此他同时失却了爱情、友谊和家庭。他在给朋友布罗德的信中将他害怕孤独而又热爱孤独的矛盾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极度的孤独使我恐惧。实际上,孤独是我的唯一目标,是对我的巨大的诱惑,不是吗?不管怎么样,我还是对我如此强烈渴望的东西感到恐惧。这两种恐惧就像磨盘一样折磨着我。”卡夫卡把握不了外部世界,便逃避、退却,一头隐匿在自己的私生活里,投入自己的有限的孤独自我之中。“为了我的写作,我所需要的是孤独,不是‘像一个隐居者’,这是不够的,而是要像一个死人。在这种意义上,写作是一种较之死亡更深的睡眠,正像人们不会,也不可能将死尸从坟墓中拖出来一样,也不可能在夜里使我离开我的写字台。”卡夫卡还说:“我经常想,我最理想的生活方式是带着纸笔和一盏灯待在一个宽敞的闭门掩户的地窖最里面的一间里,饭由人送来,饭放在离我这间地窖很远的第一道门后。穿着睡衣,穿过地窖所有的房间去取饭,将是我唯一的散步⋯⋯那样我将写出什么样的作品啊!我将从什么样的深处把它挖掘出来啊!”“光亮也许把人从内心的黑暗中引开。如果光征服了人,那很好。如果没有这些可怕的不眠之夜,我根本不会写作。而在夜里,我总是清楚地意识到我单独监禁的处境。”显然,与光亮相比,卡夫卡更喜欢黑夜;与自由相比,卡夫卡更多地体验到了“单独监禁的处境”。卡夫卡在孤独中体验到了甲虫的心境和处境,甲虫的孤独则表达了卡夫卡内心深处的渴望和绝望。
(5)、我比较感兴趣的是,《天鹅之舞》里的普鲁斯特,让我们看到了贵族社会的绝唱。大家知道,19世纪下半期,法国社会相对稳定。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后,拿破仑三世被抓了起来。在巴黎公社爆发并被镇压后,法国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第三共和国。这时,社会趋向于稳定,很多新问题随即产生,比如,复兴、走向现代化。大家知道的一些伟大建筑,像埃菲尔铁塔、巴黎世博会等都是那时候建造的。那时当然也存在很多社会问题,比如,工人阶级跟资本家的矛盾开始凸显,法国慢慢出现了工会、进行政教分离等。
(6)、塞巴尔德生于1944年二战时期的德国,1990年出版第一部小说《眩晕》,之后是《移民》(1992)《土星之环》(1995)和《奥斯特利茨》(2001)。随着英译本推出,他很快受到重视,被詹姆斯·伍德、苏珊·桑塔格等人推崇,不过就在《奥斯特利茨》出版的同一年,塞巴尔德因车祸去世,留下一片惊讶和叹息。
(7)、较之契诃夫、莫泊桑、欧∙亨利等几位,德语的中短篇小说似乎在国内并不是很叫得响。不过如果我提起以下两位的大名,恐怕又不会有人否认他们的江湖地位:卡夫卡和茨威格。
(8)、我们知道,时间有虚实与长短,全看人们赋予它的内容怎样。 ——马尔麦克
(9)、什么是爱?这其实很简单。凡是提高、充实、丰富我们生活的东西就是爱。通向一切高度和深度的东西就是爱。
(10)、育儿读书两不误,后来,自己也逐渐成长为育儿能手了。
(11)、目的虽有,却无路可循;我们称之为路的,无非是踌躇。
(12)、因为我找不到适合我胃口的食物。假如我找到这样的食物,请相信我,我不会招人参观,惹人显眼,并像你,像大伙一样,吃得饱饱的。
(13)、你可以逃避这世上的痛苦,这是你的自由,也与你的天性相符。但或许,准确地说,你唯一能逃避的,只是这逃避本身。
(14)、一开始照顾孩子遇到问题不知道问谁时,她的第一反应就是翻书。
(15)、疾病根本不是恶,而是警告信号,生活的助手。
(16)、人的主罪有其余皆由此而来:急躁和懒散。由于急躁,他们被逐出了天堂;由于懒散,他们再也回不去。
(17)、书必须是用来凿破人们心中冰封海洋的一把斧子。
(18)、孤立地压制疾病的外化表现,并不能消灭疾病。相反,这样做情况更糟。一个向外生长扩散的肿瘤比几个体表肿瘤要危险得多。
(19)、对于这样一个很明显已经走入歧途、我们只能为之惋惜、却不能给他提供任何帮助的人,我还能给他写些什么呢?
(20)、关于存在的不断自我超越,以及存在主义认同的“人可以自由选择存在的方式”,太宰治是做过努力的,关于他的生平和作品倾向的变化,我称之为“一念菩萨、一念夜叉”,有消极但也有寻求出路的积极。海德格尔所说的于存在的“在场性”中把自身发挥极致、达及圆满而形成“自成”(自我完成),是存在主义的一种理想状态,太宰治本人没能做到,世间几人又能做到呢?只不过太宰治自我了断了,而我们更多的是沉沦于存在。如果说存在主义是一战、二战后的精神危机,那么太宰治所扛鼎的“无赖派”、“斜阳族”文学也同样是战争后的精神写照,《斜阳》中作为贵族的弟弟如是说:
2、卡佛名句
(1)、人只因承担责任才是自由的。这是生活的真谛。
(2)、生活中有种种可能性,而在一切可能性中反映出来的只是自身存在的一种无法逃脱的不可能性。
(3)、它们(报纸)折断了想象力的翅膀。这是很自然的。图画技术越完善,我们的眼睛就越弱。
(4)、只有目的,没有道路。道路是种摇曳不定的东西。
(5)、许多所谓的科学家把作家的世界移植到另一个科学的层次上,从而获得荣誉,被人看重。
(6)、用人类来考验你自己吧。它使怀疑者怀疑,使相信者相信。
(7)、除了《追忆似水年华》之外,他早期还写过很多其他作品,包括一些专栏、报刊作品。《天鹅之舞》里好像有他的专栏作品。他还写过论英国某个美学家的作品,比如,批评圣伯夫等。此外,他还写过《欢乐与时日》和一些小作品。他最后那部大作品《追忆似水年华》写出来的时候,最开始交了第一卷《去斯万家那边》和最后一卷的《寻找回来的时光》里的结局部分。这也就是说,这本书他写得胸有成竹。《追忆似水年华》主要讲主人公马塞尔从小到大所碰到的各种人,这里面有很多故事,同时也穿插了很多场景。书里的场景主要是家庭生活场景以及贵族社会。
(8)、情感表现的不是被影响、被改变与被触动之后的身体,而是影响、改变与触动本身成为身体,身体就是能影响与被影响的行动力与存在力。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我们才比较能理解斯宾诺莎在《伦理学》第三部分第二命题的名言:“没有人,真的,至今没有人知道身体能做什么。”对斯宾诺莎与对德勒兹都一样,能影响与被影响到何种地步,或能差异与改变到何种地步,就能定义身体到何种地步。身体并不是物理学或生理学定义的对象,而是由行动力可以差异到何种程度所决定。在这种身体论或“身体伦理”里,情感所测度的是“身体能做什么?”或者不如说,身体就是身体能作什么,是从一个状态可以差异于另一状态到何种程度,简言之,行动力的极致可以是什么,那么身体就是什么?
(9)、此生的快乐不是生命本身的,而是我们向更高生活境界上升前的恐惧:此生的痛苦不是生命本身的,而是那种恐惧引起我们的自我折磨。
(10)、人只因承担责任才是自由的。这是生活的真谛。
(11)、写《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的托尔斯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中的契诃夫和欧·亨利、写《玩偶之家》的易卜生、写《追忆似水年华》的普鲁斯特、生前籍籍无名死后名闻天下的卡夫卡、写《尤利西斯》的乔伊斯、写《1984》的乔治·奥威尔……还有诸如马克吐温、杰克伦敦、博尔赫斯、卡尔维诺等等一堆大作家。
(12)、什么是财富?对于甲,一件旧衬衫就是一笔财富,而乙有一千万元还是贫穷的。
(13)、你还年轻。不相信明天的青年就是对自己的背叛。人要生活,就一定要有信仰。信仰什么?相信一切事物和一切时刻的合理的内在联系,相信生活作为整体将永远延续下去,相信最近的东西和最远的东西。
(14)、谈到读书和读书的方法,其实读书有多种,方法也各异。例如有消磨时光的休闲读书,有增广见闻的浏览读书,有专业学习的记诵读书,有学术研究的精研读书。但不管是哪种读书,首先你得要读。我相信开卷有益。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读书多了,气质自然就不同,此即所谓“变化气质”。而且要常读常新,朱熹的名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读书是实现日日新的重要途径。
(15)、人不是万能的,不是什么都会,纵然学富五车,也有知识盲区。
(16)、光勤劳是不够的,蚂蚁也非常勤劳。你在勤劳些什么呢?有两种过错是基本的,其他一切过错都由此而生:急躁和懒惰。
(17)、比如第一位获奖的瑞典作家,是塞尔玛·拉格诺夫。她的代表作是什么?《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同样是北欧作家,跟没获奖的易卜生相比,尼尔斯实在显得有些呵呵。
(18)、这是一种颇为典型的误读,其实如果仔细读这些诗,你就会发现,不少爱情或咏物诗都有一种类似的结构特征,即诗歌的前(大)半段酷似浪漫派诗歌的作品,或忧郁,或感伤。然而最后一两段才是关键,这里一定有一个转折,寥寥一两行嬉笑或讥讽便消解了之前的气氛和情绪,即便作品的最后仍有可能留下忧伤的余味,但海涅的自我反讽也使得之前过度感伤显得可笑,或者也可以这样说,某些诗歌前半部分的“滥情”其实是诗人对浪漫派作品的戏仿。如果能够读出这一层,那么你大概就算“读懂”了。
(19)、我决不会长大成一个成年人,我将从一个孩子立刻变成一个白发老人。
(20)、高林:余老师说的特别好。普鲁斯特是一个时代的化身,他也把他的时代写进了他的作品,即使他挑出来的是那个时代里最微小的,甚至于是边缘的一群人。这些贵族是怎么变成边缘人的?他们曾是社会上高高在上的一群人,但在美好年代里,这些法国贵族已经成了社会边缘人。在1870年波拿巴王朝倒台。随着拿破仑三世的流亡,第二帝国终结了。但是,法国一直到1875年才建立了第三共和国,中间这五年大家在争论,我们究竟是要建立一个君主国还是共和国。议会的多数议员其实主张建立君主国。
3、卡夫卡 句子
(1)、沉默包含了多少力量啊。咄咄逼人的进攻只是一种假象,一种诡计,人们常常用它在自己和世界面前遮掩弱点。真正持久的力量存在于忍受中。
(2)、向后倒下时,我像得到解救似的感到,它无可挽回地淹死在我那填平所有洼地漫过一切堤岸的血泊里。
(3)、只有目的,没有道路。道路是种摇曳不定的东西。
(4)、书必须是用来凿破人们心中冰封海洋的一把斧子。
(5)、艺术向来都是要投入整个身心的事情,因此,艺术归根结底都是悲剧性的。
(6)、正如人们常说,做得如何是一个水平问题,但是,是否真诚去做,却是一个态度问题。生活中没有侥幸,生活将以铁一般的逻辑,粉碎任何人发自内心的背叛和疏离倾向。
(7)、最长的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永远无穷尽,最短的也莫过于时间,因为我们所有的计划都来不及完成。 ——伏尔泰
(8)、哲学问题都涉及独特与风格化的思考方法,柏拉图想以思考交换一个永恒不变的观念世界,笛卡尔想以思考决定一个一切思考的起点,斯宾诺莎的问题充满原创性,激进而有趣:他决定创造一套全新的表现方式,透过这套表现哲学家将只看到变化。看到树叶正在变绿而不是看到绿色的树叶。不谈物质与形式、不谈主体与客体、不谈现象与本质,只先看行动力增强或减弱,只看动或静、快或慢的改变消长。斯宾诺莎提出的问题要测度的不是事物的各种状态(绿的、美的、热的或运动的),也不是去给出好坏高低强弱的标准,他感兴趣的是由一种状态到另一状态的持续变化,由强到弱或反之的动态(变绿、变美、变热……)。
(9)、第一次为人父母的她,有些紧张不知所措,好多问题都不知该去请教谁。
(10)、于是,读书,逛书店成为了我多年来的一个不变的习惯。每到一个城市,别处可以不去,一定要逛逛这个城市的书店,在武汉的时候,去得最多的是老洪山商场五楼的洪山书城,武汉大学旁边的三联书店和豆瓣书店也留下了不少足迹。到了南京,五台山的先锋书店,青岛路上的万象书店(现在已经搬到了金银街),以及汉口路上的三家旧书店都是经常遛弯场所。到了北京,少不了去蓝旗营的万圣书园和北大南门的风入松,还有北师大东门的盛世情书店看看,还有上海的季风书园和鹿鸣书店,广州的学而优书店,西安的大唐书店,长春的学人书店……逛书店已经不纯粹是一种买卖和交易,对于我自己来说,去书店已经成为一种精神上的朝圣,在书店里,与自己曾经在学生时代遭遇的精神王国再次相逢。
(11)、之后又读了一些其他的短篇作品,包括至今我仍喜欢在课堂与同学们一起阅读的《在法的门前》。对于当时的我而言,看门人的傲慢和狡诈行为是不可饶恕的,乡下人的坚持不懈和妥协等待是怯懦可悲的,而整个故事是荒诞不经的。因为那时我还不曾体验过日后渐次遭遇的那些不大不小却一样不可理喻的事情,也尚未遇到过后来那些莫名其妙之人,因而当然不会知道自己日后竟也是一个努力“识时务”“合时宜”的人。
(12)、和我们的刻板印象不一样,德语文学绝不是枯燥和晦涩的。翻开德语文学的漫长画卷,我们看到的是浪漫背后对人性幽微处的体察。我们不该错过这座世界文学的富矿。
(13)、开头提到,读书是一个非常私人化、个体化的事情,是什么样的人,就会读什么样的书。小的时候老师会推荐一些汉译世界名著,比如《简·爱》这类,但是我并不喜欢——有可能是小时候看不懂,有可能是看不进去。后来又有老师说,没有读过托尔斯泰的人不配说自己读过小说。于是我专门花了一个月时间来读《战争与和平》,中译四卷本我一个礼拜读一本,读完最后一本的时候发生了一件神奇的事情:我不仅把第一本的内容忘了,最后一本内容我也忘了;男主角的名字俄语翻译过来我也没记住。所以说,读书是一个很个体化的事情,这类名著能吸引别人,但是不能吸引到我。
(14)、曾有一种广为传播的看法,德国学者总是害怕自己的著作被人轻易读懂,因为他们认为这说明作品不够深邃。
(15)、这篇文章写完之后我统计了一下字数,不带注释三万加上注释四万三。显然,这已大大超出一般论文通常规定的字数,连发表也变得非常困难了。我这样做也并非有意为之,而是在写作的过程中发现,一般的篇幅已很难容纳我要展开的问题,于是就索性放开写,直到写得山穷水尽为止。而这么去写,我也意识到了“打开”的重要性。阿多诺的文字就像策兰的秘奥诗,往往处在一个密封的状态,这本身就需要打开;阿多诺的话语风格是碎片式的,许多句子像一块块压缩饼干,信息量很大,但又高度浓缩,这同样需要打开;阿多诺在其思想的关节处往往用笔简省,它们呈现为一个个的“点”,这也需要打开;阿多诺仿佛觉得读者都像他那样学富五车,随手的引用、明喻、暗喻不加注释也不作解释,这还需要打开。所谓打开,就是打开天窗说亮话,就是把文字的晦涩处挑明,把句子的浓缩处稀释,让思想的关节处活动起来,让寓意丰富的表达清晰起来。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如何把点连成线,如何把线搓成绳,何处需要铺垫,何处需要交待,何处又需要见缝插针,借力发力。写论文当然不是写史传,但我以为也是需要一点“以文运事”的能力的。否则,便只能就事论事,下笔不舒展,论述很骨感。论文是不能节衣缩食的,不是越精瘦越骨感就越美,而是要想办法把它变得丰满起来。而能否丰满的前提是你能否把该打开的地方全部打开。它们原来可能是一个个花骨朵,你要让它们盛开,绽放。
(16)、你还年轻。不相信明天的青年就是对自己的背叛。人要生活,就一定要有信仰。信仰什么?相信一切事物和一切时刻的合理的内在联系,相信生活作为整体将永远延续下去,相信最近的东西和最远的东西。
(17)、我在学校里承担一门通识课,学期之初总会问问选修这门课的大一新生之前读过哪部德语文学作品,《荒原狼》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作品之而且读过的同学大多会热切地分享他们的心得。难道是他们早熟么?不,这是一部同样可以打动年轻人的作品。
(18)、尽管人群拥挤,每个人都是沉默的,孤独的。对世界和对自己的评价不能正确地交错吻合。我们不是生活在被毁坏的世界,而是生活在错乱的世界。卡夫卡名言,卡夫卡经典语录书必须是用来凿破人们心中冰封海洋的一把斧子。
(19)、也许是学术工作过于辛劳,加上文学成就也使人耗费心力,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塞巴尔德的健康状况逐渐变差。2001年12月14日,在英国诺里奇附近,塞巴尔德在驾车时突然心脏病发作,驾驶的汽车与迎面而来的卡车相撞,年仅57岁的他与世长辞。变故来得那么突然,一切都在最美好的时候戛然而止。
(20)、在巴尔扎克的手杖柄上写着:我在粉碎一切障碍。在我的手杖柄上写着:一切障碍都在粉碎我。共同的是:一切。卡夫卡语录艺术向来都是要投入整个身心的事情,因此,艺术归根结底都是悲剧性的。
4、卡夫卡 名言通
(1)、当道德变成一种表演,就是作假,就会变成各种形态的演出,就会让最没有道德的人变成最有道德的人,语言和行为开始分离。
(2)、能吸引到我的是什么呢?古希腊悲剧,莎士比亚,罗曼罗兰,《平凡的世界》,还有很多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这还是补充说明那个原则,并非是名著每个人就都得喜欢、得去读。再比如,德国有很多人喜欢卡夫卡;有人送我不少卡夫卡的书,但我非常不喜欢,我觉得挺阴暗;相反我喜欢茨威格,他所有的小说我都有;我最喜欢《昨日的世界》,喜欢那种史诗般的描述。而且他的德文让我第一次感到,德语是非常美。德语这门语言的哲学性,科学性,精确性,严谨性,我是早有体会,因为这是我做哲学的工作语言。但是德语的美,直到读到茨威格的书写,尤其是《昨日的世界》这本小说,我才深有体会。
(3)、文学力图给事情蒙上一层舒适的、令人高兴的光,而诗人却被迫把事情提高到真实、纯洁、永恒的领域。文学寻找安逸,而诗人却是寻找幸福的人,这与舒适相去十万八千里。
(4)、孤立地压制疾病的外化表现,并不能消灭疾病。相反,这样做情况更糟。一个向外生长扩散的肿瘤比几个体表肿瘤要危险得多。
(5)、叶藏这个人物的最大特点就是一种 加缪式的“放弃抵抗” ,他通过故意装傻、做蠢事来蒙蔽世人而作为一种存在方式,在这种存在中叶藏(太宰治本人)不断以黑格尔所说的自为存在(self-making)来实现自我,完善本质,在黑格尔和萨特的哲学中都有自在存在和自为存在,所谓的自在存在(self-being)更多带有一种顺从性,结合二战后期的日本,为什么不控诉战争?为什么不加入政d?为什么哀悼天皇地位的陨落和日本的没落?太宰治的答案是“我偏不!”他选择了游离于世,拒绝先天bing式的塑造,践行出一种personal的孤独、异化的making式的自为存在,承认荒谬并沉沦其中,这点可以说:很存在主义。
(6)、站在劳埃德身边的一个冲锋队员狂喊:“他的尾巴!咬他的尾巴!”劳埃德觉得德语里的尾巴(derschwanz)就是俗话说的阳具。这个冲锋队员乐得忘乎所以了。 容格的身体伤痕累累,全是血。他脸朝外,身体正面抵住铁丝网,保护着自己的生殖器,两条腿用力向后踢。但他越来越虚弱,踢打也越来越无力,整个人都开始站不直了。几条狗越来越凶恶,撕咬着他,咀嚼着带血的肉块。 终于,容格瘫倒在地。 四条狗专心致志地吃了起来。
(7)、石原美知子(第二排,中),她深深的折服于太宰治的才能,主动帮其抄录口述的小说,她说:太宰治的手只是用来写作的。他是怀抱金蛋的男人,因为他构思小说时仿佛是在孵蛋一样
(8)、但我对他的所思所想并非没有疑虑。比如,他所谓的“反艺术”是不是就必然拥有了他所谓的那种否定性?当“反艺术”深奥难解到绝大多数人不懂的地步时,它们还能否释放出“革命”的能量?反艺术是如何介入社会的?它与社会究竟构成了何种关系?现代主义被后现代主义取代当然有多种原因,但是不是也意味着是前者走投无路之后的弃暗投明?倘如此,阿多诺苦心经营的那种理论将如何面对今天的现实问题,又如何对那段历史做出交待?
(9)、一本书,如果我们读了不能在我们脑门上击一猛掌,让我们惊醒,那我们为什么要读它呢?
(10)、什么是财富?对于甲,一件旧衬衫就是一笔财富,而乙有一千万元还是贫穷的。财富是完全相对的东西,不能使人满足的东西。财富意味着对占有物的依附,人们不得不通过新的占有物、新的依附关系保护他的占有物不致丧失。这只是一种物化的不安全感。
(11)、于是,普鲁斯特成了全巴黎最会吹捧人的人,孟德斯鸠伯爵则是全巴黎最需要吹捧的人。这两个人碰到一起,建立起了贯穿一生的友谊。这就是普鲁斯特在他有生之年里的第一角色。
(12)、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在当下碎片化、浅阅读和快餐文化在社会上有所盛行的时候,特别希望有更多的同学走进图书馆,多读书,读好书,为实现“中国梦”而潜心阅读,静心思考。将个人的梦想,融入国家民族的梦想。
(13)、这种文字风格似乎很适合表现作家的主题:孤独、陌生、疏离。当然,也会有许多作家用铺张的文字去展现这些,然而在我看来,用极简的语言表现出来显得更有力量。
(14)、曾在知乎上看到一位网友分享自己通过读书育儿的故事。
(15)、什么是爱?这其实很简单。凡是提高、充实、丰富我们生活的东西就是爱。通向一切高度和深度的东西就是爱。
(16)、艺术是一面镜子,它和钟表一样,有时也会‘走快’。
(17)、我永远得不到足够的热量,所以我燃烧,因冷而烧成灰烬。
(18)、我之所以跟大家叨叨这些,主要是想提醒准备做西方选题的同学,要想把自己的文章做出点模样,还是需要狠下一番功夫的。尤其是面对阿多诺、本雅明这种难度系数极高的理论家,首先把他们读懂就颇费周折;而只有读懂或尽可能读懂,才能把他们的思想说出个子丑寅卯。我这次读阿多诺,依然不敢说就完全读懂了,但与我先前对这句话的理解相比,自认为已有了不小的提升。我在文章中已谈到了许多人对阿多诺这句名言的误解,这种误解一半是因为那些诗人、作家和学者往往就事论事,而并没有入乎其内(我甚至猜测那些跟阿多诺叫板的作家并没有认真读过他那篇《文化批评与社会》),一半则是因为阿多诺说得过于绝对了(当他这么表达时,也许这位辩证法大师已丧失了辩证法的丰富性和柔韧性)。在此情况下,要想为他进行辩护已变得非常困难。好在阿多诺后来又不断对他这句话进行补充、说明、再阐释和自我辩护,于是雪球越滚越大,意涵越来越多。我之所以最终能靠到“艺术的二律背反”的层面命意作文,且一并去解读“阿多诺的‘摇摆’”,关键在于我看到了阿多诺在《形而上学:概念与诸问题》中的那番说辞。而这则“材料”,不要说国内的学者没有注意到,就连英语学界的学者也并未触及(至少在我看到的英文资料中,这则“材料”是付之阙如的。我甚至都有点好奇,为什么蒂德曼为CanOneLiveafterAuschwitz?:APhilosophicalReader一书写的长篇导言也没有提到。而这篇导言,很大程度便与阿多诺的那句名言有关;此书亦选收了《形而上学》的五讲内容,其中就包括含有阿多诺那番说辞的第14讲)。格拉斯当年曾经写诗调侃阿多诺,说阿多诺有三寸不烂之舌,能言善辩(Adornowiththesilvertongue)。由此我便想到,像阿多诺这只狡猾的老狐狸,我们是不能轻易放过他的任何说辞的。不定什么时候,他就会冷不丁地来一下。而他的“这一下”或“那一下”常常很关键,甚至很要命。
(19)、情感是涉及动态与生成的概念,是由状态1到状态2的运动与转化,是强弱、动静或快慢的消长改变。所以,斯宾诺莎关心的不是本质,而是变化。不是假设了被事先给予的已决客体或身体然后观察它受到的影响,而是相反地,根据所能受到的影响与所能改变的幅度(斯宾诺莎称为行动力)来定义身体是什么。世界因为斯宾诺莎所提出的问题世界改变了,在这个世界里“我只看到改变”;事物不是由它所具有的状态来认识,而是由一个状态到另一状态的动态变化所表现。行动力的消长决定什么是善恶好坏、快乐哀伤,决定这个世界。
(20)、塞巴尔德说记忆塑造生者的生命,通过他回望式的写作,记忆也挽回着那些死者的生命。生者与死者彼此塑造,彼此拯救。
5、卡夫卡 摘抄
(1)、“你怎么看那些认为你会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我确信,亲爱的玛丽斯坦,我不会赢得它。因为我确信我们这一代里的一些懒人会赢得它,而我甚至不会在他或她的斯德哥尔摩演讲中被顺带提到。”
(2)、但恰恰因为观察细致而敏锐,每个细节才显得那么逼真,然而文字语句组合成篇之后,整体却又透着一种无法言表的隐喻意味,产生了一种陌生化的效果。文字毫无渲染,却直击人心。
(3)、► 汪曾祺(19005-19016),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4)、真的道路与其说是用来供人行走的,不如说是用来绊人的。
(5)、除了一个精神世界外,别的都不存在,我们所称之为感性世界的东西,不过是精神世界中的邪恶而已,而我们称之为恶者,不过是我们永恒发展中的一个瞬间的必然。
(6)、当然,读书要有收获,还得多读好书。什么是好书?能丰富你的知识,增长你的见闻,引导你向善、向上的,就是好书。此说虽有点抽象,但我相信人皆有道德良知,是非善恶,人心里是有杆秤的。《礼记·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读书学习最根本的就是要做一个好人,成为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能使我们成为好人、成为有用之人的书就是好书。
(7)、谁若弃世,他必定爱所有的人,因为他连他们的世界也不要了。
(8)、在巴尔扎克的手杖柄上写着:我在粉碎一切障碍。在我的手杖柄上写着:一切障碍都在粉碎我。共同的是:一切。
(9)、文学力图给事情蒙上一层舒适的、令人高兴的光,而诗人却被迫把事情提高到真实、纯洁、永恒的领域。文学寻找安逸,而诗人却是寻找幸福的人,这与舒适相去十万八千里。
(10)、一只手挡开笼罩着命运的绝望,同时,另一只手记下在废墟中看到的一切。
(11)、《追忆似水年华》是虚构的。尽管该作品的主人公名字叫马塞尔,跟普鲁斯特的名字是一样的,但我们绝不可以把它视为普鲁斯特的自传。它写的是一个时代,这个时代恰好是贵族社会走向没落的时代。普鲁斯特并没有写社会的更多方面,比如,他的作品里没有写工人阶级、工会,只写跟贵族、资产阶级有关系的内容。所以,它的社会面是偏的,但是在偏的社会面里折射出来的是社会的许多方面,包括文化方面、历史方面等,这些方面都是很庞大的。
(12)、这样的事情在第三共和国不断发生,这意味着贵族本身已经背叛了他们的阶层。同时,他们又想在没有权力也没有财产的情况下,依然维持一种自己的崇高性,怎么办呢?这要提到《天鹅之舞》里的一个人——罗贝尔··孟德斯鸠伯爵。他在19世纪末的巴黎影响非常大。他第一次给这些衰落的贵族找到了一条新道路——没钱、没地位、没权力,但贵族依然能靠艺术品位变得高高在上。在孟德斯鸠伯爵看来,崇高的出身和优越的艺术品位之间是可以画等号的。孟德斯鸠伯爵的影响大到什么程度?余中先老师翻译过于斯曼的《逆流》。在《逆流》里面,他塑造了一个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的公爵,不断地写诗和抄诗,这个人的原型就是孟德斯鸠伯爵。
(13)、当车到达目的地时,他们的女儿第一个站起来,舒展了一下她那年轻的身体,在他们看来,这恰恰是对他们新的梦想和良好心愿的一种肯定。
(14)、与太宰治共同情死的山崎富荣真美啊。即使他信誓旦旦的说过:“婚姻、家庭,我认为只有努力才能维持。即使贫穷,我也一生珍惜。”
(15)、在我刚参与“雅虎拍卖”时,国内还很少有人关注,尤其是佛书,问津者更是寥寥,一般都能在自己的心理价位内斩获。而百年不遇的机会也就来了,京都的一家老寺院,因经营不善,其数百年的藏书大量流出。宋本当然非我所能问津,收点佛书还是可以的。我收来的和本佛书中,最为珍稀的不少就来自于这家寺院,有些在彼国的公藏中也是没有的,而基本就是白菜萝卜价。当年杨文会从彼国得书三百余种,十多年来我收来四五百种,也算是蔚为大观。
(16)、文学力图给事情蒙上一层舒适的、令人高兴的光,而诗人却被迫把事情提高到真实、纯洁、永恒的领域。文学寻找安逸,而诗人却是寻找幸福的人,这与舒适相去十万八千里。
(17)、简单普及一下常识:根据诺贝尔的遗嘱,瑞典文学院每年找一群人来提名可获奖的作家,然后闭门开会讨论——日语韩语中文阿拉伯文这些当然统统都要先译成评委们看得懂的文字。经过一个五人委员会筛除掉绝大部分提名者之后,十几名院士共同投票作决定:把今年的奖金发给谁。反正无论是谁,都必须是活人。还有,第一次提名的不考虑。
(18)、人总是追求他没有的东西。各国人民共同的技术进步越来越使它们失去民主特性。因此他们追求民主特性。现代民族主义是抵制文明进攻的运动。
(19)、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某些以难解著称的作家作品,例如里尔克、策兰,甚至荷尔德林,在国内颇有些“粉丝”,他们形成了自己的“部落”。那些作品似乎成为一种不足为外人道的东西,当然在内部可以为一字一句的诠解争得面红耳赤。而某些“小众”的作品,知与不知或读与不读成为衡量一个读者“格调”的试金石。
(20)、茨威格最擅长的莫过于心理描写。无论是上面提到的这几部中短篇,还是他的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茨威格对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细致入微,尤其是对女性人物的刻画及其心理的揣摩令人叫绝。
(1)、-----------------------------------------------
(2)、在“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之际,南哲官微团队邀我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读书方法与经验,我很高兴也很感谢他们,但经验谈不上,在此略谈一些自己读书的体会和感想吧。
(3)、因此,后人在研究塞巴尔德的作品时虽然归纳出了各种不同的研究主题,比如战争和反思、忧郁、游记文学、集体记忆、大屠杀等,但是所有这些关键词从本质来看都可以汇集到“毁灭的自然史”这个具有人类学维度的总领性内涵之下,作为诸如“自然和人类”“世界现象和形而上学”这类经典文学批判的具体切入点。
(4)、耕耘,双手的每日之计,乐无极,当日课已毕!自策勿怠勿嬉!这不会是虚梦一场;莫道眼前秃枝无模样,他日浓荫硕果两可期!
(5)、人只因承担责任才是自由的。这是生活的真谛。
(6)、他们可以选择,是成为国王还是成为国王们的信使。出于孩子的天性,他们全都要当信使,所以世上尽是信使,他们匆匆赶路,穿越世界,互相叫喊,由于不存在国王,他们叫喊的都是些失去意义的消息。他们很想结束这种可悲的生活,但由于职业誓言的约束,他们不敢这么做。
(7)、据我所知,被茨威格所打动的女性读者更多,当然,纯文学的主要受众也是女性。作为男性作家,能够如此了解女性心理,这种本领甚至也让不少女作家折服。当然,作为男性,《马来狂人》《象棋的故事》里男主人公的病态心理描写也叹为观止。
(8)、至于中国人对诺贝尔奖的执念,就更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了。虽然有屠呦呦这样的科学家,但跟本世纪以来几乎年年得诺奖的日本相比,去争取理工科的诺奖实在太难——文学奖似乎每年还能期待一下。自从莫言得奖,第一次捅破窗户纸之后,就更期待第二次。
(9)、尽管人群拥挤,每个人都是沉默的,孤独的。对世界和对自己的评价不能正确地交错吻合。我们不是生活在被毁坏的世界,而是生活在错乱的世界。
(10)、“生而为人,对不起。”这句话并不是太宰治说的,也并没出现在《人间失格》中。
(11)、目的虽有,却无路可循;我们称之为路的,无非是踌躇。
(12)、在今天交通发达,完全不存在穷乡僻壤的美国,居然还有一种称为“阿米绪”的移民,他们说一种类似德语的语言,完全拒绝现代生活,使用传统农具,一代一代在美国过着十八世纪的“欧洲乡村生活.
(13)、在专业读书的方法上,我认为并没有千篇一律的定式,因人而宜,适合自己的就是好方法。个人的体会是,泛读和精读,阅读、思考和写作,最好能结合起来。关于泛读和精读,曾国藩曾以“看”和“读”来加以区分,并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看者,涉猎宜多宜速;读者,讽咏宜熟宜专”;“看者如攻城拓地,读者如守土防隘,二者截然两事,不可阙,亦不可混”。在他看来,为了拓展知识面,读书宜多宜快,犹如攻城拓地,越多越好;而为了消化吸收,读书则宜熟宜专,犹如守土防隘,即要熟读专精,才能真正使读书转化为构建自己学术和知识大厦的资源。在泛读的基础上精读,在精读的同时继续泛读,而随着自己学术和知识大厦的建构,又会萌发新的求知欲,推动新的泛读和精读。
(14)、不仅仅是生,死亡在海德格尔的眼中也是一种动态,你看他定义死,向死而生都是“向死的存在”,所以海德格尔一直在强调过程。生物学的死亡是既定的,死亡的存在先于时间轴,死就在哪里等着你,我们在这个虚拟的观念时间轴上行走,最终与死亡相遇,到达终结。粗放的理解向死而生,就是明知不可为而为知的一种勇气,太宰治的死亡观就是缺乏这种勇气,所谓“未知生焉知死”,太宰治则更多的则是忙着***。
(15)、普鲁斯特认为,你绝对不能把普鲁斯特自己和《追忆似水年华》里的“我”之间简单地画上等号,因为在《追忆似水年华》里表现的“我”是一个更好的、更理想化的普鲁斯特。那么,如果《追忆似水年华》本身太长,同时普鲁斯特又在书里隐藏了自己,那怎么才能认识普鲁斯特呢?
(16)、国内的很多读者阅读黑塞是从《荒原狼》开始的,原因很简单,这是他的代表作,当然,并不是说其他的作品不重要。
(17)、美国充满无限可能的魔幻国家,欧洲越来越变成无比狭隘的国度。
(18)、心脏是一座有两间卧室的房子,一间住着痛苦,另一间住着欢乐,人不能笑得太响。否则笑声会吵醒隔壁房间的痛苦。
(19)、不要失望,甚至对你并不感到失望这一点也不要失望,恰恰在似乎一切都完了的时候,新的力量来临,给你以支柱,而这正表明你是活着的。
(20)、只建巴比塔而不去攀登它,加入这件事可能的话,那么这桩工作一定会被允许的。
(1)、活动现场,从左至右,主持人、余中先、高林。(图片由出版社提供)
(2)、同样,中国人无需这种社会环境也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所以,自然语言(如法语、德语、英语、斯瓦西里语、印地语等)这个宝库中所包含的的概念和操这种语言的社会文化群体所蕴含的概念是不能等同的。
(3)、当车到达目的地时,他们的女儿第一个站起来,舒展了一下她那年轻的身体,在他们看来,这恰恰是对他们新的梦想和良好心愿的一种肯定。
(4)、为了我的写作我需要孤独,不是像一个隐居者,仅仅这样是不够的,而是像一个死人。写作在这个意义上是一种更酣的睡眠,即死亡,正如人们不会也不能够把死人从坟墓中拉出来一样,也不可能在夜里把我从写字台边拉开。
(5)、不少里尔克诗歌的中文读者对这个译本抱有厚望,问世后反应也颇为热烈,但也仅限于爱好者的圈子,德语诗歌和翻译的学者们似乎反应冷淡。这种冷热反差是一个颇为有趣的现象,而且并非孤例。
(6)、梦揭开了现实,而想象隐藏在现实后面。这是生活的可怕的东西艺术的震撼人的东西。
(7)、为了真正使开卷有益,思考和践行也是必不可少的。《礼记·中庸》引孔子语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问、思、辨和践行,缺一不可。按照宋儒程颐的说法,“五者废其非学也”。因为学而不思,不会分辨,不懂取舍,难有长进;学了不用,只会空谈,也等于没学。孔子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孟子所说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都是在教人如何读书。人们常说的学用结合,知行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都是在讲如何读书才能真正受益。
(8)、然而,最近几年,这些书店越来越少了,很多实体书店已经难以为继。原因有很多吧!亚马逊、当当、京东等网络购物形式的兴起,让人们可以在网络上享有更多的实惠。但是,对我而言,网络购书始终没有在实体书店中的那种朝圣感,在实体书店里,每一次抚摸,从带着墨香的纸张上透出一种被字迹封印的境界,这个境界才是读书人的共鸣,在如此众多的纸质书并置在一个空间中的时候,成为了一首交响曲,时时回旋在我们的耳边。网络购书是寂静的,让我这样的从上个世纪走过来的读书人很难感受到在书店里的那种情怀。
(9)、人总是追求他没有的东西。各国人民共同的技术进步越来越使它们失去民主特性。因此他们追求民主特性。现代民族主义是抵制文明进攻的运动。
(10)、格里高尔作为一只巨大的甲虫,样子虽然有些令人害怕,但却没有害人之心,也没有害人的能力。它甚至都没有自卫能力,极易受到伤害。一只伸在他头上的脚,一把举在他背上的椅子,都很有可能置他于死地,而最后就是一只苹果要了他的命。格里高尔有反抗的欲望,但他具有更为强大的压制和惩罚这种反抗欲望的欲望。对于自己的那份累人的工作,如果不是为了父母的缘故而克制自己的话,他早就辞职不干了。他想走到老板面前,把他的意见一股脑儿全告诉他。“他非从斜面桌子上掉下来不可!”对于自己所面临的灾难,格里高尔曾试着设想,“类似今天他身上发生的事会不会有朝一日也让秘书主任碰上;其实人们必须承认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可最终他几乎什么反抗的行动也没有,他最具有反抗意识的行动只不过是爬到“墙上醒目地挂着那位穿一身毛皮衣服的女士的画像”上面,以免妹妹和母亲将它搬走。除了变形之外,他仍然是个“文文静静、明达事理的”人。
(11)、尽管人群拥挤,每个人都是沉默的,孤独的。对世界和自己的评价不能正确地交错吻合。我们不是生活在被毁坏的世界里,而是生活在错乱的世界里。我们就像被遗弃的孩子,迷失在森林。当你站在我面前,看着我时,你知道我心里的悲伤吗?你知道你自己心里的悲伤吗?
(12)、我带着一个美丽的伤口来到这个世界,这便是我全部的陪嫁。
(13)、在圣经《旧约》里,贤哲们的说法同样令人莫衷一是:“愚人的生活比死亡还要糟糕”。“越有智慧,就越烦恼。”在这里,我不会忽略提及这样的一类人:他们由于仅仅具备了那常规的、有限的智力配给,所以,他们并没有精神智力上的要求,他们也就是德语里的“菲利斯坦人”。
(14)、曾子这句话的意思是,鸟因为怕死而发出凄厉悲哀的叫声,人因为到了生命的尽头,反省自己的一生,回归生命的本质,所以说出善良的话来。
(15)、事实上,作家总要比社会上的普通人小得多,弱得多。因此,他对人世间生活的艰辛比其他人感受得更深切、更强烈。
(16)、一旦将情感置入这样的问题性中,我们就可以理解德勒兹与加塔利为什么在《何谓哲学?》中说:“伟大的小说家首先是发明未知或被轻忽的情感的艺术家。”不管是小说、造型艺术、音乐、舞蹈或戏剧,作品就是“情感的复合物”,是创造情感的“感觉团块”。比如对于卡夫卡我们应该问:什么是他小说里的情感?这是一种将人生成为虫,介于“人-状态”与“虫-状态”之间、由其中之一往另一增强或减弱的风格化德语书写。对于培根(Francis Bacon),什么是他绘画的情感?是一种将肉体歇斯底里化的“情感竞技”?又或者其实应该反过来:何种身体差异与生成(身体-差异与身体-生成)可以标识一位作家或一位艺术家的作品?创作者应该是创造情感的专家,是风格化地给予最令人印象深刻与最激进的“介于二”的发明人。如果“我只看见变化”,那么对于任何一位创作者我们都应该质问:什么是他作品中“介于两种状态间的差异经验绵延”?它们以什么风格化的表现构成作品中的“情感复合物”?其中,我们能分析出何种行动力或存在力正在增长或削弱?由这种“情感复合物”所说明的“感觉团块”展现了何种“感觉的逻辑”?观看作品,不是想借由“身体思考”,相反地,是借由作品中(不管什么作品)“介于两种状态间的差异经验绵延”来强迫我们思考,换言之,借由差异所给予的“非思考”与“不可思考”来迫出思考。
(17)、有信仰的人无法给信仰下定义,没有信仰的人下的定义则笼罩着被嫌弃的影子。
(18)、另外,普鲁斯特的写作还有一个特点。在很多地方,普鲁斯特喜欢用长句子。这可以说是贵族派的做法。他喜欢用关系代词比如qui,que,où,dont,quoi,lequel,laquelle等,这相当于英语的who,which等,去连接成长句子。他会把各种各样的场景打散,有的先写,有的后写,有的写完后留一个尾巴,等有相似的出发点时再把它写出来。所以,大家会觉得非常难读。
(19)、整个世界都是悲剧性的,技术的铁拳粉碎了所有的防护墙。这不是表现主义。这是赤裸裸的日常生活。我们象罪犯一样被绑赴刑场那样,被赶往真理。
(20)、历史是由每一个毫不足道的瞬间的错误和英雄业绩构成的。
(1)、失去为人的资格,那么人到底是什么?人当然是寓于存在的,海德格尔把普遍性的存在细分为存在者,他不愿用主观、客观来描述,因为人的存在是被动与芸芸众生的他者融合一体的很难完全分出主客,这种无可逃避的生存被他称为被抛状态(Geworfenheit),海德格尔引出了此在(Dasein,da(此时此地)和sein(存在、是);being-there,又译缘在)。对此陈嘉映教授在《此在素描》中给了解释:
(2)、提起温弗里德·乔治·塞巴尔德(WinfriedGeorgSebald),在中国恐怕并不太知名;但在欧美,他获得了柏林文学奖等诸多重要奖项,并有“当代乔伊斯”的美称,被视为“能够写出无法被写出的东西”的“英文世界为数不多的文学大师”。
(3)、我们就像被遗弃的孩子,迷失在森林里。当你站在我面前,看着我时,你知道我心里的悲伤吗,你知道你自己心里的悲伤吗?
(4)、谁若弃世,他必定爱所有的人,因为他连他们的世界也不要了,于是他就开始察觉真正的人的本质是什么,这种本质无非是被人爱,前提是:人们与他的本质是彼此相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