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102句孔子论语全文原文及翻译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4-03-30 11:13:01 admin 阅读:59

导读孔子论语全文 1、孔子论语全文带注音 (1)、26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

孔子论语全文

1、孔子论语全文带注音

(1)、26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2)、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引申为“爱人”(包含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是一种道德观念.在《论语》中,孔子对“仁”的解释.尽管有许多不同,但“仁”的基本内容还是很明确的,这就是“爱人”.孔子极力鼓励人们“为仁”。

(4)、20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5)、15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6)、楠书房“六一专场”会讲,我们讲孔子和《论语》,就是想通过深入浅出的方法,把论语一字一句,充分发挥,应用在生活里。然后抛砖引玉,引出小朋友们对论语的讨论与共鸣。

(7)、译文季文子做事要思考三次再行动。孔子听说了,说:“两次,就可以了。”

(8)、6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9)、先秦说理文的一些文体特征,在《论语》中已有萌芽。语录体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它或是记录孔子的只言片语,或是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的对话,都比较短小简约,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

(10)、译文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这些我做到了哪些呢?”

(11)、《论语》学得好,也许儒家思想对我们也很管用吧。

(12)、胆子真大!长生疫苗几致3个月婴儿丧命,广东省竟还称平安无事!

(13)、如今在其他个别国家,儒学比在中国还弘扬得成功,公元四五百年就在历史中有记载。《论语》中很多的人生智慧用于世间当中,科学极其发达的今天,不但他的思想精神财富富裕,物质财富也跟得上时代,我们也可以看出古文化对我们的价值,对人生的作用,值得现代人探讨和思考。

(14)、小道窥于一隙,执于一偏,非谓其无所得,就其所见所执,亦皆有可观;

(15)、译文孔子说:“三军可以剥夺主帅,匹夫不可剥夺志向。”

(16)、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作品多为语录,但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其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浅近易懂,而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能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

(17)、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8)、几个人同行,在他们之中一定有我的老师在这里。我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它,他们那些短处(如果自己也有)就要改正它。

(19)、译文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明智的。”

(20)、译文孔子教学有四项内容:文献、品行、忠诚、信实。

2、孔子论语全文原文及翻译

(1)、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2)、8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3)、12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4)、子贡还是不明白,又问:“如果万不得已,不得不去掉其中的一项,那么,在三项中会先去掉哪一项呢?”

(5)、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使胳膊弯着做枕头,乐也在其中。用不正当的手段使自己富有、尊贵,这对我如同浮云一般(不值得关心)。

(6)、④鲜:音xiǎn,少的意思。《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7)、6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8)、他对季康子这个人不放心,所以,对他送的东西有所怀疑,也就正常了。

(9)、不要以为,我们是现代人,就比过古人,更何况是圣人!

(10)、18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

(11)、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12)、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3)、⑦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

(14)、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5)、第三个快乐的事情,自己的功德智慧别人不知道,不但不生气,反而很乐观,难道不是一个君子的风度吗?不像我们有些人,我们这么付出怎么别人不理解,我这么出名别人怎么不知道,说明你心胸还是很小。我到一些学校,有些老师介绍,索老师等,我并不伤心,没必要生气,也很开心的,我也跟他们讲,你读可能有点困难,说老师就可以了。现在社会上找不到认可,心里确实有点烦,这也是正常现象。

(16)、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17)、孔子退朝回来,第一句问的是有没有伤到人,而不是问有没有伤到马。

(18)、15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19)、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0)、或许,孔子在相当程度上高估了人的自我约束的能力,对人性之善的判断代入了更多的个人成长经验和主观判断,而没有关注到社会的整体状况,没有关注到人的动物本性。

3、孔子论语全文诵读

(1)、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2)、孔子说:“在多个人的行列里,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发现他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对照着改正自己的缺点。”

(3)、14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4)、东汉永平元年(58年)徐防上书云“发明章句,始于子夏”,是汉人于七十子重子夏,故以《毛诗》直承子夏。

(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译文子夏说:“做官有余力时就去学习,学习能够游刃有余时就

(7)、20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8)、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9)、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其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孔子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他从为人孝悌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这点上,说明孝悌即为仁的根本这个道理。

(10)、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便小有所成,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11)、翻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学习,希望能达到他的水平,见到不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12)、11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4)、翻译: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已记得牢固,就与切身有关的问题提出疑问并且去思考,仁就在其中了。”

(15)、27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16)、钱钟书先生说: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

(17)、曾子说:“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18)、15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19)、南怀瑾先生说,现在很多孩子不喜欢,但也有很多孩子喜欢学习。有些学者因为孔子自己的人生,本来宋国人,后来到鲁国,本来很富裕,后来就家境很贫苦了,“吾少贱也”,到十来岁之前的求学阶段,他学习特别欢喜,一说学习和修行特别开心快乐。这一章中讲了三种幸福,首先是读书而串习特别快乐,:久习不成易,此事定非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开始讲《前行》时,让他们看五十遍,有些人开始特别痛苦,读到二三十遍,真正爱上了这本书。真正学习,通达其中意义,不会痛苦的。这是一个方面。

(20)、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4、孔子论语全文繁体字

(1)、译文孔子说:“几个人走路,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借鉴他的缺点进行自我改正并告诉他人。”

(2)、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

(3)、翻译:孔子说:“默默地增加知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对我有什么难呢?”

(4)、28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5)、6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6)、那就是举荐了这样一些优秀人才,就一定没有问题了吗?

(7)、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8)、译文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9)、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10)、8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11)、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大同”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大道畅行,“天下为公”,因而能“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12)、25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13)、孔子说:“几个人走在一起,在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去学习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看到自己也有和他们一样的缺点,要及时改正。”

(1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15)、鲁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年),孔子为削弱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儿子的后代,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采取了隳三都的措施,拆毁三桓所建城堡。后来隳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孔子与三桓的矛盾也随之暴露。

(16)、18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17)、2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8)、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19)、22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20)、鲁昭公五年(公元前537年),孔子日见其长,已意识到要努力学习做人与生活之本领,所以称自己虽然已经十五岁了,但志向在于做学问。

5、孔子论语全文及译文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3)、前沿历史大概如此。《论语》很多学者和国学大师都有不同解释方法,我们这里的解释,也不是完全你错我对,因为每人对古文的解读可以有不同,见仁见智。现在二千多年的思想,今天的智慧来进行剖析,应该有不同获得。汉语有这么长时间历史,我们还看得懂。很多文字和语言大概几百年几千年前真正现在看得懂很少。

(4)、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5)、19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6)、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7)、鲁哀公四年(公元前491年),孔子离开陈国,来到了蔡国。

(8)、译文:孔子说:“君子能联合人,却不拉帮结伙,;小人只拉帮结伙,却不联合人。”

(9)、如果把“食”都去掉了,老百姓饿着肚子,那不乱套了吗?

(10)、我们两人聚集在一起,一个对传统文化有兴趣,一个喜欢现代科技,一个利他,一个调伏自我,佛陀说,两个人可以做大福德,一个听闻,一个讲说,智慧上交流,前所未有,非常有意义。这样说,有朋来自远方,非常开心。

(11)、孔子回答说:“推举正直的人去管理邪枉的人,老百姓就会服从,就会拥护你;推举邪枉的人去管理正直的人,老百姓就不会服从,就不会拥护你。”

(12)、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13)、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他的言行是理想人生最高标准。《论语》是儒家经典之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

(14)、11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15)、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光是思考但不学习,就是有害的。”

(16)、9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17)、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下面是孔子语录原文及翻译,请参考!孔子语录原文及翻译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8)、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19)、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20)、众所周知,《论语》是孔子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其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重大影响。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

(1)、33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2)、2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117句论语二十章的全文解释翻译精选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