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潼关谭嗣同简介【文案104句】
发布时间:2024-03-31 09:38:17 admin 阅读:59
潼关谭嗣同简介
1、
(1)、作者简介:谭嗣同一生致力于维新变法,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是维新派中的最激进者。早年在湖南举办新政,利用时务学堂培养了大量的维新志士。
(2)、 ▊ 读杜诗品汉语之妙杜甫《绝句》导读
(3)、成书五十篇,分为二卷,五万余字。谭嗣同在而立之年就因参加社会革命而慷慨就义,也使得《仁学》成为他的学术绝唱。
(4)、全篇借题小影而抒壮志消磨,事业难成的感慨,表现了谭从青少年时期就怀抱雄心壮志,但面对社会现实,朝廷中的顽固守旧势力,作者虽有报国壮志,却难有报国作为之感。
(5)、14岁的谭嗣同,当时面临的中国正是一个软弱无力,被列强随意欺凌的国家,14岁的谭嗣同对此深感愤慨,在随父上任的途中已经是满腔热情渴望为民族国家争取光荣,面对北方的壮阔山水,感觉跟自己的那种冲破罗网,勇往直前,改造国家命运的心情相似,移情于物,所以他眼中的山水有了人的思想情态。
(6)、接下来的四句,则转从河和山方面来写。在前面那种状态下,诗人极目四望,眼前的自然景物也呈现出新奇的姿态:那从群山中冲决而出的黄河,尽管已奔入辽阔的平原,但仍嫌受束缚似的在不断冲击着河岸;而西去的群山,虽然走向与黄河相反,但仿佛也在力戒平坦,一更比一峰高。
(7)、谭嗣同(1810-128),男,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8)、虽然资产阶级的博爱、平等、自由是虚假的,但是他用博爱、平等、自由来冲决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伦常,在旧中国那个史况下,在激烈的反封建专制主义这点上,有它突出的进步性。
(9)、作文素材汇总(快乐语文天地2021年11月)
(10)、部编版语文七至九年级下册教学视频+图文讲解+知识点汇总写作手法39讲汇总
(11)、由于网络原因,“往期回顾”分板块呈现,最近一期“课外美文”及之后内容在6月16日《窗子以外》之后,如有需要,敬请查阅。
(12)、接下来的四句,则转从河和山方面来写。在前面那种状态下,诗人极目四望,眼前的自然景物也呈现出新奇的姿态:那从群山中冲决而出的黄河,尽管已奔入辽阔的平原,但仍嫌受束缚似的在不断冲击着河岸;而西去的群山,虽然走向与黄河相反,但仿佛也在力戒平坦,一更比一峰高。这样透过壮阔险峻的背景,就把潼关写活了。同时将写景与言情巧妙地结合起来,融进了诗人要求冲破约束的奔放情怀,是自我性格含蓄而又生动的描绘。
(13)、②赋予云以人的动作“簇拥”,赋予河流以人的情感“嫌弃拘束”,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北方山水的壮阔,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一种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14)、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朗诵材料汇总统编七八九年级语文上下册古诗文知识汇总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电子课本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电子课本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电子课本第1课《春》第2课《济南的冬天》第3课《雨的四季》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第一单元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第5课《秋天的怀念》第6课《散步》第7课《散文诗二首》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第二单元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第11课《论语》十二章 第三单元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期中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解析版)第12课《纪念白求恩》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第15课《诫子书》第四单元写作《思路要清晰》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第四单元知识点汇总第四单元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第16课《猫》第17课《动物笑谈》第18课《狼》第五单元写作《如何突出中心》第五单元知识点汇总第五单元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第19课《皇帝的新装》第20课《天上的街市》第21课《女娲造人》第22课《寓言四则--赫尔墨斯和雕像者》第22课《寓言四则--蚊子和狮子》第22课《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第22课《寓言四则--杞人忧天》第六单元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秋词(其一)》
(15)、谭嗣同的父亲谭继洵,是清末进士,曾在北京、山西、甘肃秦州、兰州为官,晚年官至湖北巡抚。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出生于1865年3月10日, 牺牲于1898年9月28日。祖籍湖南浏阳,出生于北京,维新派人物,“戊戌六君子”之一。1898年参加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英勇就义(同时被害的维新人士还有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康广仁)。代表著作《仁学》、《寥天一阁文》、《莽苍苍斋诗》、《远遗堂集外文》等,后人将其著作编为《谭嗣同全集》。
(16)、公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17)、“望门投止思张俭止”这一句,是身处囹圄的谭嗣同记挂、牵念仓促出逃的康有为等人的安危,借典述怀。私心祈告:他们大概也会像张俭一样,得到拥护变法的人们的接纳和保护。
(18)、统编版语文七八九年级上下册微课视频(合集)(国家中小学课程资源)
(19)、
(20)、
2、
(1)、曾经沧海,又来沙漠,四千里外关河。骨相空谈,肠轮自转,回头十八年过。春梦醒来么?对春帆细雨,独自吟哦。惟有瓶花,数枝相伴不须多。
(2)、这里的诗人即高山、大河,高山、大河即是诗人。因为诗人已把自己的精神投射到了高山、大河之上,在高度的审美愉悦中,诗人已与高山、大河进入了同一状态,彼此相融,浑然不分而这“犹嫌束”“不解平”的黄河,高山,即是诗人傲岸不羁雄奇磊落胸怀的写照是诗人特有的冲决一切罗网、奋发昂扬的心态的外化。
(3)、是的,十八岁这年,他终于能够离家远行,而且是去他心心念的大西方,去感受西北黄土的苍凉,去感受西北朔风的凛冽。
(4)、诗意:此诗以雄健豪放的笔触描绘了潼关一带山河的雄伟壮阔,折射出诗人一种冲决一切罗网、昂扬进取的心态。
(5)、2022年部分省市中考作文真题解析及范文汇总
(6)、为国捐躯,不只是在战场上才有。那些为使祖国富强起来和恶势力斗争的义士,同样表现了视死如归的精神。清朝末年,发生过一次不成功的改革运动,叫戊戌变法。谭嗣同等六君子就是为变法而死的义士。
(7)、谭嗣同(1810—128),男,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8)、A.第一句,诗人骑山登马,乘兴前进,赋予云以人的动作,高云簇拥,古城高度自现。
(9)、除夕,年终岁尾最容易勾起人们的各种怀念。作为一名文人、爱国志士,谭嗣同在这除夕之夜感想万千,“年华世事两迷离”当时诗人虽至而立之年,但前途黯淡,世事迷茫,诗人心中堆垒的爱国之情郁结。“敢道中原鹿死谁?”中原逐鹿,这里指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完成改天换地的伟大事业。“不敢谈论”,恰恰表明心中常怀此志,只是目前无法实现罢了。
(10)、两昆仑:有两种说法,其一是指康有为和浏阳侠客大刀王五;其二为“去”指康有为(按:康有为在戊戌政变前潜逃出京,后逃往日本),“留”指自己。
(11)、这位英气勃发的少年,骑马登上半山间的潼关古道,傍山监河,乘兴前进,任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西风吹散、吹远,飞入滚滚的云涛里。啊,云涛,云涛,四面八方尽是滚滚云涛,大概从古到今,这巍峨的雄关就被白云;团团簇拥着,一直不曾解围吧?
(12)、下片写自身,从湖南水乡来到西北高原,对镜自照,风尘满面,镜不随人意,那醉后的容颜,实为风尘所致。还想慷慨高歌,但对现实的失望,使他发出“有几根侠骨,禁得揉搓”的慨叹,再看镜中之人那风尘挂面的模样,他几乎不能相信那就是自己。
(13)、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维克多·雨果
(14)、我自仰天大笑,慷慨赴死,因为去者和留者肝胆相照、光明磊落,有如昆仑山一样的雄伟气魄。
(15)、代表作品有《仁学》、《狱中题壁》、《寥天一阁文》、《莽苍苍斋诗》、《远遗堂集外文》等。谭嗣同故居,位于湖南省浏阳市区北正南路98号,主体原占地2100平方米。
(16)、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赋予云以人的动作“簇拥”,赋予河流以人的情感“嫌弃拘束”,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北方山水的壮阔,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一种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17)、诗的前两句借汉朝张俭、杜根的故事希望出亡的康有为、梁启超能像张俭一样受到人们的保护。也希望战友们能如杜根一样忍死待机继续完成变法维新的大业。临死前却想着别人,想着维新大业,这是何等宽广的胸怀,何等大义的情怀!
(18)、(课课练)部编版语文七——九年级上下册汇总
(19)、谭嗣同《潼关》一诗中写高云簇拥古城,不言高而高度自见,异峰突起,令人神往的诗句是:终古高云簇此城。
(20)、谭嗣同《潼关》中“秋风吹散马蹄声”一句显现出孤城的寂寥和辽远。
3、
(1)、C.四句运用对偶、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河流”的粗野,山的怨愤。
(2)、诗人立马城关,眼见黄河从北面高原峡谷奔腾怒吼而来,到悬崖脚下猛然一转弯,奔向平坦广阔的原野,但气势却不见缓和,好像仍嫌河床箍得太紧;而那连绵不断的山峰,在关东并不怎样惹眼,刚入潼关便突兀而起、耸入云天,一座座争奇斗险,唯恐自己显得平庸!
(3)、原文: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4)、语文园地|六年,带领孩子进行这样的阶梯式诵读
(5)、D.末句写秦岭山脉入潼关之态势,不侧重说其桀骜不驯、勇往直前,而侧重说其巍峨险峻、连绵起伏,再也不知何谓平坦。
(6)、“去留肝胆两昆仑”,对于去留问题,谭嗣同有自己的定见。甘愿效法《赵氏孤儿》中的公孙杵臼和日本德川幕府末期月照和尚的好友西乡的行节,以个人的牺牲来成全心目中的神圣事业,以自己的挺身赴难来酬报光绪皇帝的知遇之恩。
(7)、公元1882年秋,十七岁的谭嗣同,从湖南故乡赴甘肃父亲任所途中,经过陕西潼关,在这里饱览了一番北国山河的壮丽风采。
(8)、诗人在这首诗中所呈现出的,是一种扩张式的、外拓型的心态。这是一种在新旧社会交替之际所急需的新型人才应有的精神状态。它昭示了诗人短促而轰轰烈烈的一生,即将就此展开。
(9)、公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10)、“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谭嗣同临刑之前抒发的绝唱。意谓我要笑对死亡,留下一双忠肝义胆,像昆仑那样高耸,就像梁启超赞颂的“谭公生如昆仑,死如昆仑。”
(11)、啊,云涛,云涛,四面八方尽是滚滚云涛,大概从古到今,这巍峨的雄关就被白云;团团簇拥着,一直不曾解围吧?伟大的壮观还在更高更远的地方。潼关地处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点,南邻华山群峰,东望豫西平原。
(12)、山水本无情,只不过是大自然的景观,为何谭嗣同的眼里,山水都似乎有了壮怀激烈的举动?
(13)、创作背景:公元1878年秋,十四岁的谭嗣同(1865—1898),从湖南故乡赴甘肃兰州父亲任所途中,经过陕西潼关,在这里饱览了一番北国山河的壮丽风采,故作此诗。
(14)、(解析)本诗的背景发生在一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代,也是一个民族精神空前高扬的时代。 公元1882年秋,十七岁的谭嗣同,从湖南故乡赴甘肃父亲任所途中,经过陕西潼关,在这里饱览了一番北国山河的壮丽风采。从古到今,巍峨的雄关就被白云团团簇拥着,一直不曾解围。诗人立马城关,眼见黄河从北面高原峡谷奔腾怒吼而来,到悬崖脚下猛然一转弯,奔向平坦广阔的原野,但气势却不见缓和,好像仍嫌河床箍得太紧;而那连绵不断的山峰,在关东并不怎样惹眼,刚入潼关便突兀而起、耸入云天,一座座争奇斗险,唯恐自己显得平庸!大河“犹嫌束”、群山“不解平”,全是黄河、华山的磅礴气势在诗人心理上所引起的感应,反映着这位少年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决封建束缚、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综合分析,我们发现 A、B、D 项对诗歌的分析都没有问题,但是 C 选项中,四句中并没有并没有“比喻”的修辞,所以本题不正确的一项是 C 选项。
(15)、《潼关》是清末民国初年政治家、诗人谭嗣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首句写潼关雄踞山腰,下临黄河,形势十分险要;次句写作者行经此地,马蹄声声,被秋风吹散,点明时间和旅程;四句写黄河浩浩荡荡以及潼关境域内的山峦起伏。
(16)、自然,所谓大河“犹嫌束”、群山“不解平”,全是黄河、华山的磅礴气势在诗人心理上所引起的感应,反映着这位少年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决封建束缚、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而这愿望,这激情,同当时神州大地上正在崛起的变革图强的社会潮流,是完全合拍的。
(17)、
(18)、 情景交融。前两句写潼关之景,已含峻拔远大之志。后两句写河嫌山束,山解不平,实际上是诗人自己冲破封建禁锢,追求思想解放的反映,是对变革图强,中华崛起的渴望。
(19)、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凄凉、空旷。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
(20)、接下来的四句,则转从河和山方面来写。在前面那种状态下,诗人极目四望,眼前的自然景物也呈现出新奇的姿态:那从群山中冲决而出的黄河,尽管已奔入辽阔的平原,但仍嫌受束缚似的在不断冲击着河岸;而西去的群山,虽然走向与黄河相反,但仿佛也在力戒平坦,一更比一峰高。这样透过壮阔险峻的背景,就把潼关写活了。同时将写景与言情巧妙地结合起来,融进了诗人要求冲破约束的奔放情怀,是自我性格含蓄而又生动的描绘。这里的诗人即高山、大河,高山、大河即是诗人。因为诗人已把自己的精神投射到了高山、大河之上,在高度的审美愉悦中,诗人已与高山、大河进入了同一状态,彼此相融,浑然不分而这“犹嫌束”“不解平”的黄河,高山,即是诗人傲岸不羁雄奇磊落胸怀的写照是诗人特有的冲决一切罗网、奋发昂扬的心态的外化。
4、
(1)、 ▊ 杜甫一首格调不高的诗《江南逢李龟年》导读
(2)、
(3)、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版本一)
(4)、D.大河“犹嫌束”、群山“不解平”,表达是人冲破思想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情感。
(5)、 层次,前两句“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写潼关势高,秋风急。高云簇拥足见此关之高,气势雄伟;吹散马蹄声又觉秋风之大之急。
(6)、潼(tóng)关:关名。故址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北,为古代东西往来的要隘。
(7)、自古至今,高天的滚滚云涛团团簇拥着这座城,一任猎猎秋风吹散了清脆的马蹄声。奔腾的黄河流入平坦广阔的原野仍嫌受拘束,连绵的秦岭山脉,进入潼关(以西)便再也不知何谓平坦。
(8)、 █ 王维的《使至塞上》是一首表达孤寂、飘零、失意之感的诗吗?
(9)、 ▊ 悲愁里的浩然之气杜甫《登高》导读
(10)、诗的首句以一种远景式的遥望,展现潼关一带苍茫雄浑的气象。紧接着,第二句以轻捷、有力的笔调,将“秋风”“马蹄声”引入诗中,不但以听觉形象补充了前一句所造成的视觉形象,进一步渲染出潼关一带独具的氛围,而且打破了原先画面的静态,给全诗增添了一种动感。对于久处书斋的文弱书生来说,萧瑟秋风也许是惹人伤感的凄凉之物,但对胸怀大志,亦文亦武的诗人来说,秋风中那矫健的马蹄声却更能催动豪情。他在壮阔的天地间策马驰骋,感到欣喜,感到痛快,感到精神上的极大的自由。
(11)、怎么能不激动呢?“三秦镇钥”“四镇咽喉”,这个山腰险要处的关隘,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历来是有志男儿渴望抛洒热血的地方!从东汉到现在,它经历了多少个春和夏,多少个秋与冬?又见证了古往今来多少兴亡事,百姓苍生多少甘与苦?
(12)、该词创作于1882年,时年谭嗣同18岁,在甘肃兰州他父亲谭继洵的任所兰州而作。
(1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渴望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14)、评价:梁启超称谭嗣同为:中国为国流血第一士。
(15)、但气势却不见缓和,好像仍嫌河床箍得太紧,而那连绵不断的山峰,在关东并不怎样惹眼,刚入潼关便突兀而起、耸入云天,一座座争奇斗险,唯恐自己显得平庸!
(16)、滔滔的黄河与辽阔的原野还嫌不够舒展,从华山进入潼关后更不知什么是平坦。
(17)、
(18)、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19)、谭嗣同在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于南京“闲户养心读书,冥探孔、佛之精奥,会通群哲之心法,衍绎南海之宗旨,成《仁学》一书”,《仁学》是一部将哲学、宗教、科学冶为一炉,自成一体的学术著作,汇聚了谭嗣同短暂一生的学术研究成果。
(20)、这首七绝从高城、秋风、黄河、群山四个方面展示了潼关的独特景象,抒发了作者博大昂扬的情怀,豪情壮志溢于言表,表现的是一种砸碎枷锁、渴望自由的思想,显示出谭嗣同不迎命世俗、不取悦权贵的热血青年的铮铮风骨。
5、
(1)、 请赏析诗中的四两句。
(2)、谭嗣同在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于南京“闲户养心读书,冥探孔、佛之精奥,会通群哲之心法,衍绎南海之宗旨,成《仁学》一书”,《仁学》是一部将哲学、宗教、科学冶为一炉,自成一体的学术著作,汇聚了谭嗣同短暂一生的学术研究成果。
(3)、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突然发动政变,囚禁光绪皇帝并开始大肆搜捕和屠杀维新派人物。谭嗣同当时拒绝了许多人请他逃亡日本的劝告(康有为经上海逃往香港,梁启超经天津逃往日本),决心一死,愿以身殉法来唤醒和警策国人。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4)、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5)、2021-2022部编版七八九年级上下册语文知识点+图文解读汇总
(6)、自古以来高高云层就聚集在这座雄关之上,秋风阵阵总是吹散哒哒的马蹄声。
(7)、A.首句写高山簇拥古城,不言高而高度自见,异峰突起,令人神往。
(8)、四两句运用了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河流高山以人的情感,河水奔流还嫌拘束,山入潼关桀骜不驯,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潼关山水的壮阔,也表现出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黄河在广阔的原野上奔流仍嫌受约束; 潼关以西,山山相连,峰峦起伏,不知什么叫平坦。写河、山雄伟的气势,寄托了作者远大的抱负,表现出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9)、诗人在这首诗中所呈现出的,是一种扩张式的、外拓型的心态。这是一种在新旧社会交替之际所急需的新型人才应有的精神状态。它昭示了诗人短促而轰轰烈烈的一生,即将就此展开。
(10)、 这首诗是诗人十八岁时所作,为公元1882年(光绪八年)。此年春,诗人从浏阳起身,往其父亲谭继洵任职地甘肃兰州。途经潼关,诗人被眼前雄伟壮丽的景色所深深吸引,由衷唱出了这首赞美之歌。
(11)、潼关简介:潼关设于东汉末,当时关城建在黄土塬上,隋代南移数里,唐武则天时北迁塬下,形成今日潼关城旧址。唐置潼津县,明设潼关卫,清为潼关县,民国时袭之。
(12)、虽然资产阶级的博爱、平等、自由是虚假的,但是他用博爱、平等、自由来冲决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伦常,在旧中国那个史况下,在激烈的反封建专制主义这点上,有它突出的进步性。
(13)、 ▊ 美男词人的低回眷恋《玉楼春•东城渐觉风光好》(宋)宋祁
(14)、D.大河“犹嫌束”、群山“不解平”,表达是人冲破思想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情感。
(15)、千年的高云聚集在这座雄关之上,阵阵秋风吹散了“得得”的马蹄声。
(16)、 写景,气势宏大,雄关、高山、黄河尽收笔端,笔力雄健远逾一般少年。
(17)、答案:天空中翻卷着一团团云雾,异峰突起,久远的高云簇拥着潼关古城,那景象壮阔极了。一阵阵猎猎的秋风吹来,将清脆的马蹄声吹散了,古城又显出了它的寂寞。
(18)、谭嗣同从小就痛恨外国势力侵略中国,决心为祖国富强而奋斗。他和康有为等人提出变法的主张,却遭到了封建顽固派的激烈反对。谭嗣同看出变法的艰难,对朋友们说:“就是杀身灭族,我也不会改变主张。中国只有闹到新旧两d流 血遍地,才有希望。不然真是要亡国了。”
(19)、诗的首句以一种远景式的遥望,展现潼关一带苍茫雄浑的气象。紧接着,第二句以轻捷、有力的笔调,将“秋风”“马蹄声”引入诗中,不但以听觉形象补充了前一句所造成的视觉形象,进一步渲染出潼关一带独具的氛围,而且打破了原先画面的静态,给全诗增添了一种动感。对于久处书斋的文弱书生来说,萧瑟秋风也许是惹人伤感的凄凉之物,但对胸怀大志,亦文亦武的诗人来说,秋风中那矫健的马蹄声却更能催动豪情。他在壮阔的天地间策马驰骋,感到欣喜,感到痛快,感到精神上的极大的自由。
(20)、谭嗣同继承了中国古代的气一元论,并吸取了西方传入的自然科学知识,提出了以元气为本原的唯物主义自然观。他说:“天以其浑沌磅礴之气,充塞固结成质,质立而人,物生焉。”这就是说,元气充满宇宙,无穷无尽,元气凝固便形成各种物质元素,然后形成万物和人,因此,元气是天地万物的本原。他还作据自然科学知识解释了寒暑、昼夜、日蚀、月蝕、陨石、潮夕、雷电等自然现象。
(1)、公元1878年秋,十四岁的谭嗣同(1865—1898),从湖南故乡赴甘肃兰州父亲任所途中,经过陕西潼关,在这里饱览了一番北国山河的壮丽风采,故作此诗。
(2)、今天18岁的我们还在懵懵懂懂的上学,对前途、对人生可能还无思考、设想。但是18岁的谭嗣同却在感叹岁月消磨,壮志难酬。请看下面这首词:
(3)、A.第一句,诗人骑山登马,乘兴前进,赋予云以人的动作,高云簇拥,古城高度自现。
(4)、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清末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