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116句家庭教育文章摘抄经典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4-04-01 08:26:16 admin 阅读:59
简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1、阐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1)、“遇物则诲”,相机而教,通过生活实践或与孩子共同参与的活动中,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向孩子进行教育,方法十分灵活,易为孩子所接受。
(2)、孩子来到家庭和你成为一个共同体,这就是人生的缘分,怎么样能够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事实上我们知道,当孩子真正离开你的时候,你想和他在一起也很难了。所以真正在一起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而且在一起本身就是教育。这一点我觉得是很关键的,为什么呢?
(3)、把孩子直接推给老师,在现实家庭教育中,是一个较大的误区。尤其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家庭教育本身的意义,就在于可以有自我的成长与进步。那么从根本上来说,家庭教育从宝宝出生的第一天就开始了。有些人以为,家庭教育是从孩子长大之后开始的,这样的理解本身就是错误的,而宝宝每一步的成长,都有家庭教育的影子,宝宝可以健康的成长,家庭教育起到的作用,也是十分的重要。所以家长做了父母之后,注重宝宝的教育,也是培养孩子成材,为人父母的根本。
(4)、家庭教育的权威性是指父母长辈在孩子身上所体现出的权力和威力。家庭的存在,确定了父母子女间的血缘关系、抚养关系、情感关系,子女在伦理道德和物质生活的需求方面对父母长辈有很大的依赖性,家庭成员的根本利益的一致性,都决定了父每对子女有较大的制约作用。父母的教育易于被孩子接受和服从,家长合理地使用这一特点,对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形成是很有益处的,对于幼儿来说,尤其是这样。幼儿在与其他小朋友们玩耍游戏中,当出现争执情况时,往往引用父母的话来证实自已的言语行为是对的,如他们喜欢说:“我爸爸是这样说的。”或“我妈妈是那样做的。”等等。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决定着孩子如何看待接受幼儿园学校及社会的教育。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是孩子最先面临的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几乎体现了社会人伦道德的各个方面,如果这种关系中形成裂痕和缺陷,孩子尔后走向社会,在各种人际关系中就会反映出来。因此强调父母权威的重要,还因为父母在孩子幼年时代始终扮演着双重角色:即既是孩子安全生存的保护者,又是人生启蒙的向导。父母教育的效果如何,就看父母权威树立的程度,父母权威的树立必须建立在尊重孩子人格的基础上,而不是封建的家长制上,明智的家长很懂得权威树立的重要性,更懂得权威的树立不是靠压制,强求、主观臆断,而是采用刚柔相济的方法。父母双方在教育子女的态度上首先协调一致,并相互配合,应宽则宽,应严则严,在孩子面前树立起一个慈祥而威严的形象,使孩子容易接受父母的教育。
(5)、但不久前,我的一位朋友对此表示不理解。当时我想,也许不理解这个常识的朋友还不止一个。说家庭教育重要,估计不会有人反对;但就重要程度而言,我说家庭教育远在学校教育之上,有朋友就想不通了。所以还是有稍微说说的必要。
(6)、(2)爱教有度,一视同仁。卢梭认为做父母的不能溺爱更不能偏爱孩子,应该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当一个母亲过于关爱自己的孩子时,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母亲的过于溺爱不是在帮孩子清除障碍,而是给他创造更多磨难,在将来有更多的苦痛等着他。而且作为父亲更不能偏爱某一个子女,对孩子应该给予一样的关心。卢梭指出父母不要偏爱和溺爱子女的教育方式,至今仍有现实的启迪意义。
(7)、01 直言不讳答网友:我不会接受任何道德绑架
(8)、这显然不是我“首创”的观点,也不是谁“发明”的理论。我说的只是常识。
(9)、向着青草更青处——深耕十大行动,共享幸福完整
(10)、中国的父母亲大部分关注的是成才而不是成人,他们关注的是当下比较多。但是真正决定孩子未来的几个关键性问题关注不够,比如兴趣爱好。其实人的兴趣爱好,是他认识这个社会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仅仅关注学习成绩,是不利于孩子好奇心、兴趣的养成的。孩子的情绪、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性格、人格特征,事实上比家长最关注的这些问题要重要得多。
(11)、所有知识和经验都是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慢慢积累起来的,一定要让孩子有机会多接触一些新鲜的事物,增长孩子的见识,积累孩子的经验。因为这是孩子最直接的学习,比抽象和空洞的说教更为有用。
(12)、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对孩子的影响极大。家庭经济条件富裕对孩子的成长可能有利,也可能有害,关键在于家长如何对待与安排。
(13)、幼儿园时期的家庭教育,其本质上来说是帮助孩子完全融入到整个家庭生活当中。因此,在家庭教育过程当中呈现出来的内容是极其广泛的,其不仅涉及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知识,还包括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应该学会的文明习惯、伦理规范、生产技能、自然知识、社会知识。
(14)、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15)、在孩子幼小的时候,最需要父母的指导和爱心。父母应该多看看教育类的书籍或是相关的文章,懂得一些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技巧,根据自己孩子的自身情况,巧妙的运用在自己孩子的身上。父母要腾出一些自己的时间,用爱心去教导孩子,因为孩子的成长和改变,是随着时间一点一点变化的。父母需要放下自己急躁的内心,耐心的等待就好。
(16)、现在的父母大多忙于挣钱,为自己的孩子提供一个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会忽略了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有些父母可能简单的认为让孩子上最好的学校,有最先进的学习工具就是对教育的投资。其实不然,父母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仅仅是一些物质的简单投入,而更多的包括对孩子心理的关爱和呵护。首先必须了解孩子的心理,遵循孩子心理发展规律。其次,在生活中要教育孩子正确认识自己,既不自轻自贱,也不自骄自傲,这样才能正确地为人处事,否则孩子就会片面地认识别人,过高地估计自己,遇到事总感觉不顺心,不是嫉妒别人,就是烦恼、愤恨,被一些不健康的情绪所笼罩,也就失去了自己的快乐。要培养孩子的自信,这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自信的基本点是相信自己有力量完成某项任务,即使这项任务带有挑战性,自信心来源于获得成功的体验和父母的教正方式,欣赏孩子,是每个父母对孩子都应该有的基本态度。最后,要教育孩子正确面对失败与挫折。世界上,没有一条缀满鲜花的路铺在孩子面前,只待他去收获一个又一个的果子,去体会种种成功的欢乐,谁也躲不开那生活中必然会有的失败和挫折。
(17)、(特别提示:拙著在各网站都有售,感兴趣的朋友自行前往搜索购买就是了。我这里就不单独提供链接了。)
(18)、我曾在家庭教育的报告中说过一句话:“学校教育非常重要,但无论多么重要,都只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补充。”
(19)、大家都需要择校,很多父母都希望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学校去。大数据分析发现最优秀的学生里面择校生和非择校生没有什么区别,比例分别是95%和48%。当然并不是说选择好学校对学生发展没有意义,坦率地说因为学校是有文化的,学校之间孩子是相互影响的。孩子之间彼此的影响,比学校对孩子的影响还要大。关键是为什么有的择校效果不好,对于那些基础相对薄弱的孩子,在别的学校他可能有安全感和自信心,到最好的学校反而让他觉得在那么多学霸面前自己没有希望了,学习成绩会下降。
(20)、图说《新教育在银河》(十二讲)——走,我们去找好教育
2、家庭教育文章摘抄经典
(1)、每个家庭的教育目的,又要依据这个家庭及其子女的特点和具体情况而定。家长要从自己家庭子女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总的教育目标的指导下,制定具体的家庭教育目标,以充分挖掘孩子身上的潜在能量,使其得到最完善的发展。这是因为家庭教育目标的制定总要兼顾到家庭的利益、孩子的利益和前途。
(2)、中国的教育从胎教开始,这已经给大家讲过了,佛家同儒家讲得一样,一个孩子在娘胎里就要开始教育。《礼记》里早有记载,依照中国上古的道理,女性一怀胎,习惯就要改,看的书也不同了。其实胎儿在娘胎里三个月,已经知道了,五六个月以后,父母吵架等种种行为,好事、坏事,他都清楚知道,这是知性,意识已经成长,不过他出生就忘记了,可是那个影响染污得很深。所以中国文化教育是从胎教开始,父母两个的意见,一切言谈、行为,不断地影响孩子,这种影响就是教育,就是我讲《大学》的齐家之道,是要靠我们自己,靠自我内圣的修养来完成。
(3)、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应该像朋友一样,亲近而无所不谈,彼此之间是相互尊重的。应尽量避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在相互的谈话中应保持和谐的气氛。只要孩子说出了自己所犯的错误,在作出适当的教育之后,应该加以原谅。父母在孩子犯错以后对孩子的批评或是责罚,点到为止即可。因为过度的责罚,容易导致子女的隐瞒说谎,就此阻断了父母和子女沟通的渠道。
(4)、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的基本认识是,父母,亲属是儿童的最早的教育者;正是在学龄前的几年间,也就是在儿童接受教师的影响开始以前很久,就在他的身上种下了人的一些基本特征的根子。”你看,在儿童接受学校教育之前,儿童的“人的一些基本特征的根子”已经被其父母决定了。
(5)、(3)循序渐进。卢梭认为儿童的成长是由特定的年龄特征的,父母应该按照儿童特定的阶段进行教育。幼儿跟儿童期的孩子们,对事物缺乏清晰的判断,没有自己的概念,这时候主要以身体养护为主。进入少年阶段以后,身体已经发展完备,主要以智力教育为主,当成年以后,身体和智力已经完善,这时候开始进行情感教育和劳动教育,循序渐进的开展教育。
(6)、但要注意辨析与舍弃传统家教中那些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糟粕,如惩罚教育等,只有清理传统家教流毒,才能建立现代的家庭教育体系。
(7)、父母跟孩子沟通时语气要温和,态度却一定要坚定。有时可以尝试像朋友一样的谈话方式,也许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在跟孩子谈话的过程中,应尽量不使用命令式的口吻,因为这会导致孩子的逆反心理,反而会使孩子排斥跟父母进一步的沟通。
(8)、学校教育只有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孩子的学习才会有成效,才会轻松愉快。只有学校教育,没有家庭教育,孩子的学习就是孤掌难鸣,没有持续性。如果只有家庭教育没有学校教育,孩子的学习就是闭门造车,缺少系统性的学习。
(9)、同样,对任何一个家长来说,除了教育孩子,他还有自己的职业,有许多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但和当父亲、当母亲相比,这些职业和工作依然是第二位的。我多次在家长会上对学生家长说过:“无论你的职务有多么尊贵,无论你的生意有多么兴隆,无论你的事业有多么崇高,但如果你的孩子没教育好,你的人生就谈不上成功,更毫无辉煌可言!无论你在单位如何被周围的人‘张总’‘杨局’地奉承,看上去很有‘成功人士’的面子,但只要你想到自己的孩子不争气,你内心深处就油然而生只有你才知道的自卑和难受。”
(10)、孩子从婴儿期步入幼儿期,随着年龄的增长,由家庭这个小环境终将步入大社会,接触家庭外的人群、事物。社会中那些真善美假丑恶不时地进入孩子的视野,大人采取隔离手法是行不通的,家庭中的电视录像也会从不同角度不断地反映着当今社会的现实,问题既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
(11)、现在西方文化拼命讲爱的教育,什么是爱啊?大家现在太爱孩子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说明没有懂得儒家的道理。《大学》上告诉我们,“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一个人不晓得自己儿女的坏处,更不晓得自己儿女的缺点,因为自己被爱心蒙蔽了;一个种田的农夫,虽然自己种的稻子天天在长大,但他也看不出来。所以爱心太过,反而会害了孩子。其实孩子的缺点就是我们的缺点,这是基因的遗传来的。教育要靠自己的智慧,想要孩子好,不是光有爱心,一味的偏爱,光知道原谅孩子:孩子发表意见,可以有他的自由思想,但不是完全绝对自由。因此教育的问题不要完全寄望于老师或学校,而是要寄望在自己身上,寄望在自己的家庭。
(12)、心理学研究证明:孩子与父母平等的争辩,不仅是互爱的一促体现,而且能够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明辨是非,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要把孩子放在与自己平等角度上看待。
(13)、我们常常不切实际地夸大学校教育的作用,夸大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其实,一个孩子能否成才,和父母有直接的关联。最起码孩子的智力就取决于其父母的遗传基因,这点我们始终不愿意公开承认(虽然几乎所有人都这样想的)。一个孩子优秀与否,首先(我说的是“首先”而不是唯一)是其父母决定的。以品行而言,孩子做人的高下,最重要的是取决于其父母的家庭教育。
(14)、做人是立身之本,良好的品质是成才的基础。但是,在目前众多学生家庭中,家长只重视孩子学习和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孩子各方面能力尤其是思想上的培养和提高,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15)、所以我说过:“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这句话的意思是,孩子的一切都是其父母的折射。父母的品质将决定孩子的素养。
(16)、在优秀的传统家教理念基石上构建起现代家教的大厦
(17)、所谓“优生”不全是教师教育出来的,所谓“差生”也不全是学校培养的——注意,我说的是“不全是”。提到傅聪,我们会想到这位钢琴大师的父亲傅雷,而不会去想:他的小学老师是谁?中学老师是谁?傅聪当然是他父母家庭教育的杰作。还有莫扎特,我就不细说了。
(18)、著名美籍华人教育专家严文蕃也曾做过一项调查:在学生成长中,学生自身背景因素占80%,教师的作用占34%,学校的作用占66%。其中学生背景中家庭收入、父母教育水平、父母职业等占60%,学生原来的知识和兴趣等占40%。
(19)、“许多年后,假如有人问我,当年你为社会做过的贡献是什么?我会说:我传播了很多充满人性、良知、散发着真善美光芒的文字。”(《教师幸福来自美好关系——朱永新教师节致新教育同仁》)
(20)、著名美籍华人教育专家严文蕃也曾做过一项调查:在学生成长中,学生自身背景因素占80%,教师的作用占34%,学校的作用占66%。其中学生背景中家庭收入、父母教育水平、父母职业等占60%,学生原来的知识和兴趣等占40%。
3、家庭教育感悟50字
(1)、这显然不是我“首创”的观点,也不是谁“发明”的理论。我说的只是常识。
(2)、孩子在上学以后,虽然有大半时间在学校,但是也有很长时间过着家庭生活。亲子之间的互动沟通、家庭氛围及生活起居方式等都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和情绪,对于孩子的成长也是重要因素。这时,父母可以参考以下几种方法来做:
(3)、从出生到进入学校前,一般家长都重视子女的关爱和教育,他的孩子上学以后取得家长就如释重负似的,将教育孩子的责任几乎全都推给学校,就是特别是现在,许多父母外出打工常年不回家,更是无法顾及。
(4)、希望大家注重家教。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也就是古人说的“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青少年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古人都知道,养不教,父之过。家长应该担负起教育后代的责任。家长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很大,往往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画荻教子讲的就是这样的故事。我从小就看我妈妈给我买的小人书《岳飞传》,有十几本,其中一本就是讲“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在我脑海中留下的印象很深。作为父母和家长,应该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有做人的气节和骨气,帮助他们形成美好心灵,促使他们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
(5)、也许有朋友说:“你说的是学前嘛,孩子没接触老师,其父母当然很重要了,但进入学校之后呢?”好,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孩子进入学校之后,父母的教育作用依然至关重要:“我认为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使‘设计人’的工作不仅成为教师的事业,也要成为家长的事业。”他特别强调,要让“家长们认识到:儿子或女儿首先是向他们学习的,包括学习好的品质和坏的品质。”你们看,哪怕孩子进了学校,可依然“首先”是向他们的父母学习。
(6)、家庭教育目的其实质是把孩子培养成为什么样人的问题。它是家庭教育指导思想、方向的出发点和归宿,具有客观存在性。家庭教育目标指家庭教育活动而达到的最终结果。家庭是社会的一细胞,其命运与社会是密切相连的,因此,家庭教育目标与国家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
(7)、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所以家长对儿童所施的教育最具有早期性。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如果把他本人17岁达到的水平算作100%,那么4岁时就达到了50%。4-8岁又增加了30%,8-17岁又获得了20%。可见幼儿在5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如果家长在这个时期所实施的家庭教育良好,将是孩子早期智力发展的关键。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卓有成效的名人在幼年时期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他们日后成才的一个重要原因。
(8)、02 不做“意见领袖”,不为“圈粉”写作
(9)、可见家境对孩子影响不能忽视,好的家庭教育能成就孩子健康发展的全程。
(10)、家庭教育的全面性一是指学校教育管的,家庭教育要管;学校教育不管的,家庭教育也要管。二是指社会教育要完成的,家庭教育必须完成,社会教育触及不到的,家庭教育责无旁贷。例如生孩子等。总之,家庭教育所涉及的内容比学校教育要广泛得多。三是指参与人员的全员性。只要有家庭,只要有孩子,就必须承担起教育子女的责任,完成家庭教育的义务。
(11)、学校现在的班级容量一般都是在五十五人左右。这么多的孩子千差万别,当老师讲课的时候,所有的孩子都在听讲,但是我们知道听讲的效率却是大相径庭。听讲效率高的孩子他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强,这样的孩子家长放心,老师也放心。但是仍有一小部分的孩子听讲效率很差,有时总是走思,老师多次提问,这样的孩子在学校老师是严加督促的,但是周六日过后,孩子的行为习惯依旧。这就是家庭教育的缺失。
(12)、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环境,孩子的真正“启蒙教师”是自己的父母!教会孩子做人是孩子成长的首要条件,在孩子们用询问的眼光注视世界,同时,认识着世界的时候,在他的眼中最常见到的,是父母,父母的言行正表达着他们自己的人生态度。父母最先总是被孩子无条件认定的,于是并无意识的,但模仿对象就由此确定了。因此,作为家长事事必须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起良好的榜样,以堂堂正正的人的形象,留在孩子心目中。
(13)、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每一个细胞都健康,才会有全社会的健康。只有以家庭的和谐为根基,才会有全社会的和谐。家庭教育“为民族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为家庭教育立法是国家的责任,为教养子孙而修行是每个国民的使命。
(14)、也许有朋友说:“你说的是学前嘛,孩子没接触老师,其父母当然很重要了,但进入学校之后呢?”好,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孩子进入学校之后,父母的教育作用依然至关重要:“我认为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使‘设计人’的工作不仅成为教师的事业,也要成为家长的事业。”他特别强调,要让“家长们认识到:儿子或女儿首先是向他们学习的,包括学习好的品质和坏的品质。”你们看,哪怕孩子进了学校,可依然“首先”是向他们的父母学习。
(15)、北京十一学校总校长李希贵曾对学生家长谈到学校教育时,这样说:“学校是用来帮你的,因为父母语文挺强,但你不懂数学,所以学校就帮你。因为你要上班没有时间,所以学校就帮你。学校无非是起这么一个作用,它没有想象中的那些神奇的作用。”
(16)、如果家庭教育这一支柱继续弱小,与另两个支柱形成巨大差别,那么,国民教育的平台就会倾斜,更不可能平稳、和谐、持续健康的发展。为此,国家必须为家庭教育立法。
(17)、同学,你早!今天,我们一起来重温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2月12日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一段重要论述。
(18)、目前社会上,家庭教育缺乏科学的教育引领,守着陈旧、落后、错误的教育观念,用着原始自然的教育方式,重智育轻德育,重生理轻心理,重外显轻内省,重教而不会教的现象相当普遍,解决家庭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和矛盾,已到刻不容缓的地步。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提升监护人自身的素养,必须改变原始自然的方式,象其他社会职业一样,必须经过必要的培训才能“上岗”。生理成熟而成婚,心理成熟而成家,良好素养而教子。家庭教育以更新观念为先导,用法律来规范,用科学来指导,用先进技术来支持。国家必须为家庭教育立法,使每位家长为教养子孙而修行。
(19)、所谓“优生”不全是教师教育出来的,所谓“差生”也不全是学校培养的——注意,我说的是“不全是”。提到傅聪,我们会想到这位钢琴大师的父亲傅雷,而不会去想:他的小学老师是谁?中学老师是谁?傅聪当然是他父母家庭教育的杰作。还有莫扎特,我就不细说了。
(20)、家庭教育的广泛性是指家庭教育十分普遍。家长对学生的潜移默化。言传身教随时可见,随着家长素质的提高,子女教育越来越重视,越来越趋向自觉地有意识地进行。即使不太重视家庭教育的父母,对其子女的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家长对子女择业。待人处世、社交、恋爱婚姻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4、简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特点
(1)、更重要的是陪伴和共同生活,会决定整个家庭是否拥有共同的命运,我们提出一个主张: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基调就是陪伴,陪伴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2)、习惯,在很大程度上,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想想也对,衡量教育是不是成功就是衡量他有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他怎么对人,怎么处事?体育不是看跳多高,跑步多快,打球多好,实际上体育最重要的是看你有没有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如果体育成绩优秀,大吃大喝不锻炼,身体也很糟糕,这不叫体育成功。
(3)、西方教育方法讲爱,但教孩子不能完全单纯靠爱心哦!我们的古书里有一句话要记得,四个字,“恩里生害”,父母的恩情就是爱,过分的恩情,过分地爱孩子,反而会害了孩子。该严厉的时候严厉,不严厉的时候用爱,这是讲齐家的道理,有诚意、有正心。我想告诉诸位,不管是做家长还是做老师的,都不要过度偏向于爱的教育,也不要偏向严厉,而是要先检点自己,反省自己,这个就是大学之道,“致知在格物”。
(4)、时常吵架的父母,孩子容易自卑;不被夸奖的孩子,内心缺乏信任和安全感,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关系到孩子心理自己是发展,影响一生。
(5)、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造就21世纪人才的必要条件
(6)、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要在家庭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家庭成员特别是下一代热爱d、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要积极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递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观念,倡导忠诚、责任、亲情、学习、公益的理念,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摘自2016年12月12日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重要讲话,标题为编者所加。)
(7)、我曾在家庭教育的报告中说过一句话:“学校教育非常重要,但无论多么重要,都只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补充。”
(8)、第传统家教强调以德为先,把做人作为教育之根本,与现代教育理念“立德树人”是一致的。中国最早的一部教育纲领性著作《大学》就把明德至善作为所有教育的根本目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9)、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对孩子的影响极大。家庭经济条件富裕对孩子的成长可能有利,也可能有害,关键在于家长如何对待与安排。
(10)、 请勿在后台给我发消息,我一般不看后台消息,因为每天铺天盖地的“求助”我无法一一回应和满足,请理解!有事在每天的文章后留言即可。
(11)、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谁在教育儿童,什么在教育儿童”这个问题时,提到有“六大力量”对儿童成长起作用,第一种力量便来自家庭。其他五种力量分别来自教师、学生集体、本人(自我教育)、书籍和街头结交。在这里,苏霍姆林斯把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影响力排在诸多教育之首。
(12)、钱穆先生(1895—1990),史学大师、国学大师,著有《国史大纲》《国史新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历史研究法》等1700余万字的史学和文化学著作。钱先生说: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13)、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的基本认识是,父母,亲属是儿童的最早的教育者;正是在学龄前的几年间,也就是在儿童接受教师的影响开始以前很久,就在他的身上种下了人的一些基本特征的根子。”你看,在儿童接受学校教育之前,儿童的“人的一些基本特征的根子”已经被其父母决定了。
(14)、必须培养孩子具备在未来社会中生存与发展的能力,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基础,明确家庭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所需合格人才。
(15)、因此家庭中家长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他们是孩子第一任乃至终身的老师。家长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家长对子女教育和对学校工作的支持程度。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少年儿童成长的摇篮,又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补充,从根本上说家庭教育就是“教子做人”。
(16)、这里的权威性主要指血缘伦理的权威性。是一种特殊的权威性。家长有一般教育者无法比拟的优势,这是因为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着血缘关系,存在着经济与生活的信赖关系。建立在这种关系上的权威性,不但有一般的教育力量,而且天然地带有亲情色彩。权威有着强大的人格感化作用,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
(17)、但不久前,我的一位朋友对此表示不理解。当时我想,也许不理解这个常识的朋友还不止一个。说家庭教育重要,估计不会有人反对;但就重要程度而言,我说家庭教育远在学校教育之上,有朋友就想不通了。所以还是有稍微说说的必要。
(18)、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物质,也有精神、情感的需要。家长忽略孩子的精神、情感需求,孩子和家长就没话说。长期下去,儿女和家长相处会变得越来越尴尬。
(19)、大家都希望对后代好,崇尚西方文化讲求爱的教育,可是对孩子不一定是爱才好哦!大家也晓得读经,《三字经》读过吧?“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养孩子不晓得教育,是父母的过错、罪过,所以“养不教,父之过”是针对父母,尤其针对母亲;“教不严,师之惰”,教育不严格,是讲老师的问题。
(20)、因为是常识,所以我原本没想过要专门撰文阐述——大家公认的常识,哪需专门“阐述”呢?
5、简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
(1)、教育不仅仅发生在校园,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2)、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谁在教育儿童,什么在教育儿童”这个问题时,提到有“六大力量”对儿童成长起作用,第一种力量便来自家庭。其他五种力量分别来自教师、学生集体、本人(自我教育)、书籍和街头结交。在这里,苏霍姆林斯把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影响力排在诸多教育之首。
(3)、很多家庭用奖金,用各种各样的诱惑鼓励孩子学习。这个调查发现其结果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大,作用更大的是什么?是父母教育的一致性、协调性,更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比如,在父母亲之间教育意见不一致的时候,他们能够不当着孩子的面吵架,而是私下里交流、分享、协商。物质刺激远远不如父母对孩子正面的影响。
(4)、“重要”到怎样的程度?“重要”到不可缺少——是的,“不可缺少”!
(5)、在新教育的田野里舞动梦想,用心开一朵属于自己的花
(6)、中国孩子大概90%都是上课外班的,上课外班以后,孩子的时间、空间就被填满了,自主学习的可能性就不够了。这样学习能力就会萎缩,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另外课外班相对来说依然是学校生活的延续,依然是课本的延续,课堂的延续,学生没有一个开拓视野的机会。一个孩子没有大量课外阅读的时间,不可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7)、无心学习。像溺爱、大包大揽,这些都容易让孩子产生依赖,无心学习,没有人生目标和方向,得过且过的完成当前的任务。
(8)、然而,相当一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存在着重智轻德、重知识轻能力等片面的教育导向。这种状况是不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不论是对社会还是对家庭都是不利的。只有在家庭教育中倡导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才能使子女全面成长,才能使孩子立足于社会,利国利己。
(9)、有时候父母要求孩子完成一定的任务时,孩子会为了逃避负担,向父母讨价还价,要求减少一定的任务量,此刻父母应衡量任务的性质和孩子所能承受的程度。合理得诉求可以接受,但是不合理的要求一定不能让步,以免孩子养成得寸进尺的坏习惯。
(10)、(2)自然惩戒。卢梭认为在面对儿童的失当行为应采用自然惩戒的一种教育方法。例如,家长面对孩子们的撒谎行为不要急于惩罚,因为孩子们为了逃避惩罚有可能再次撒谎,要让孩子们自己明白撒谎的后果会降临到自己身上。而且,如果因为孩子的骄纵行为打坏某样东西,父母不要下意识的给他修补,应该让孩子们自己感觉到不适应。
(11)、你看,我“比如”了这么多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补充”,可见我并没有否定学校教育的重要性。但和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相比,它毕竟还是第二位的。而“第一影响”毫无疑问应该属于父母和家庭。千万不要用貌似“客观”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重要,二者不可偏废”之类的中庸说法,来抹杀家庭教育的“第一重要性”。
(12)、“《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向着青草更青处——深耕十大行动,共享幸福完整》)
(13)、家庭教育目的必须与当今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相适应,充分考虑家庭成员的身心发展状况,遵循孩子发展的特点和可能,实施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教育,培养出适应社会和社会需要的人才。
(14)、我们强调家庭教育的第一重要性,是不是就忽略了学校教育呢?或者是不是像有人误解的那样,以为“你这个当老师的,在推卸学校教育的责任”呢?
(15)、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应更加注重孩子对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学习成为孩子发自内心的需求。而强迫性的学习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反而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效果。
(16)、(1)教育目标——自然人。卢梭认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自由、平等、独立的自然人。因此他认为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要充分尊重儿童,站在儿童的角度考虑和思考问题,应该按照儿童特定的年龄阶段教育儿童,反对本末倒置的教育方法,在社会上经常会看到一些没有判断能力的儿童,他们的行为却表现的如同一个大人一样,这样的儿童他们是完全按照父母的意志去生活,毫无人生自由和乐趣。卢梭希望父母让儿童在自由、健康的环境下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17)、因此家庭中家长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他们是孩子第一任乃至终身的老师。家长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家长对子女教育和对学校工作的支持程度。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少年儿童成长的摇篮,又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补充,从根本上说家庭教育就是“教子做人”。
(18)、当孩子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由于孩子知识经验的不足,有可能会因为作出错误的决定而导致失败。在这个时候,父母不应该急于责怪孩子,而是应该先和孩子共同找到失败的原因。
(19)、本文来自甘肃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平台http://www.gsres.cn
(20)、可见家境对孩子影响不能忽视,好的家庭教育能成就孩子健康发展的全程。
(1)、继承性也可称为延续性。人们在家庭里接受了父祖辈对自己的教育,在自己长大成家立业后,也用同样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去教育自己的后代,用从父祖辈那里接受影响和教育所形成的思想观点、行为习惯,去影响教育自己的后代。“家风”、“家业”就是继承性的一个说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意义3家庭教育的目的:
(2)、可能有人会反驳我:“傅聪、莫扎特这样的杰出名人有几个?拿这些个案说事,没说服力。”好,那我们就说说一般的孩子吧!如果一个孩子举止文雅,善良有礼,文质彬彬,富有教养,我们很自然地会想,这孩子的家庭教养真好!而不会问:“这孩子的班主任是谁呀?”同样,一个孩子举止粗俗,言行不满口脏话,不讲卫生,懈怠懒惰……不能说和学校一点关系都没有,但关系实在不太大,而和他家庭教养太糟糕倒有着重要的关系。
(3)、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主要环境,而且家庭教育的引导,对于孩子心理与自信培养,也是最关键的核心。有些家长喜欢把孩子送到学校去,也常常觉得,有了学校的教育,孩子们的成长就没了问题。但是从孩子健康成长的角度来看,学校教育以知识型为主,虽然有很多新式的学校在拓展多元化,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孩子培养中的作用,相互补充,不可替代,尤其是一些家长,把孩子们的教育没有主动意识,缺少客观目标,对孩子的影响自然就少了积极与正能量。
(4)、因为环境因素有广泛性、经常性、自然性、偶然性的特点,所以,孩子会受到种种影响。尤其是自发性的特点,它有与教育相平行的影响,也有与教育相矛盾的影响,这时孩子的身心发展有时可能是有利的、积极的,有时可能是不良的、消极的。所以,不能低估环境因素的作用。有的孩子在家庭影响下,可以较早地显示某些方面的特殊才能。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了环境对人影响的作用。古代曾有“孟母三迁”,从“其舍近墓”到“迁居市旁”,最后徙居“学官之旁”,终于使孟轲在学官的影响下,成为学者。这说明人们很早就重视环境影响人的作用。
(5)、价值观扭曲。比如婚姻观,家庭关系破裂,对孩子的教育不完整,很容易导致他们恐婚,不信任世界上的任何一种感情。
(6)、孟母三迁,迁的是外界环境,变得也有内在的家庭环境。氛围对一个人而言,影响力很大,良好的家庭氛围之下,孩子的塑造才能够更加完善。
(7)、顺便讲二三十年前我在台湾遇到的一件事。我的一个学生从师范大学毕业,去做老师了。有一天他回来跟我讲教育的困难,他说看到有个孩子在学校里爱骂人,国骂。所谓国骂,台湾当时术语叫三字经,“***的”,连对老师说话也是“***的”,对校长讲话也是“***的”。这个老师受不了啦,跑去访问他父母。他父亲出来,刚开始还非常客气,一坐下来就把大腿裤子一拉,袜子一脱,一边抠脚一边说,老师啊,对不起,***的我儿子实在不好,我对儿子说:***的,你是不是在学校骂人啊?儿子对父亲说:***的我没有骂人啊!***的现在就骂人了。***的我现在没有骂啊!这个老师赶快拔腿就跑了。原来他家里就是这样,父子两个,你一句***的,我一句***的,都觉得没有骂人啊!这就是教育。所以大家寄望学校来改进教育影响孩子,很难。
(8)、劳动让孩子乐观向上。劳动是快乐的源泉。孩子在劳动中保持运动状态,那么他全身所有的细胞都在运动。劳动能够让孩子转移焦虑,心胸开阔,心情舒畅。当看到光洁的地板,或是整洁的房间,或是洗得光亮的餐具时,孩子更是体会到劳动带来的成就感,这种持续的乐观态度将伴随孩子成长。
(9)、成人学校是有领导,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专门教育场所,拥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教师,在培养学生方面起着主导作用。但学校教育仍然需要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才能更好的提高育人质量。因为孩子即使入学后,大部分时间仍在家中度过。还因为学校学生人数较多,教师一个人交几十名学生,且精力和时间都无法与父母相比。
(10)、03 别老想着请教别人,只有你自己能够帮你自己
(11)、绝对不是。我不是说了吗?“学校教育非常重要”。当然,紧接着我也说:“无论多么重要,学校教育都只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补充。”但请注意“重要补充”的“重要”二字。
(12)、家庭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奠基作用、家长的言行对小学生的发展起表率作用、和谐的家庭文化对小学生的.心理具有熏陶作用。作为家长不能忽视对孩子心理健康成长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13)、我们强调家庭教育的第一重要性,是不是就忽略了学校教育呢?或者是不是像有人误解的那样,以为“你这个当老师的,在推卸学校教育的责任”呢?
(14)、家风应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它是一个家庭或家族所呈现出来的整体风貌和思想境界。因此,只有好的家教,才会形成好的家风,并惠及子孙,相互传承。
(15)、家庭教育第二个特点是连续性。孩子出生后,从小到大,几乎2/3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朝朝暮暮,都在接受着家长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在有意和无意、计划和无计划、自觉和不自觉之中进行的,不管是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间进行教育,都是家长以其自身的言行随时随地的教育影响着子女。这种教育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都在不停地给予影响和示范,其潜移默化的作用相当大,伴随着人的一生,可以说是活到老学到老,所以有些教育家又把家长称为终身教师。这种终身性的教育往往反映了一个家庭的家风,家风的好坏往往要延续几代人,甚至于十几代、几十代,而且这种家风往往与家庭成员从事的职业有关。如:杏林世家”、“梨园之家”、“教育世家”等等。同时家风又反映了一个家庭的学风,学风的好坏也往往延续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如在中国近代,无锡人严功增补清未《国朝馆选录》,统计自清顺治三年丙戌科至光绪三十年甲辰科,状元共114人,其中父子兄弟叔侄累世科第不绝者,如苏州缪、吴、潘三姓,常熟翁、蒋两姓、浙江海宁陈、查两姓。看得出、家庭教育的连续性往往对人才群体的崛起有着重要影响。这种情况。古、近代比较突出,在当代随科学的发展、社会的需求、待业的增多,人们择业面宽,一个家庭中所有的成员不可能都从事同一种工作,但都不乏见到这种情况,即有些家庭成员工作中屡屡出现成绩、受表彰,而有的家庭中成员违法犯罪接二连三。这都与家庭教育连续性有着很大的关系。
(16)、依据人类心理学,任何人人格上的尊严,都希望得到尊重,小孩更是如此。所以父母对于子女的言语,要温和而客气,还有要尽量顾及孩子的颜面,不能有侮辱的口气。即使孩子做错了事情,也不可以践踏孩子的人格,应尽量选择批评和教导,而不是粗暴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