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77句孔子的教育思想PPT免费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4-04-10 10:53:43 admin 阅读:59
孔子的教育思想ppt
1、孔子的教育思想论文
(1)、“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
(2)、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
(3)、温故而知新:经常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才能学好新知识。
(4)、 孔子强调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思考的机会。也就是说,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只有他们开动脑筋去思考问题,才有可能真正地取得进步。这一点也是与西方主流的的完形教育理论一致的。孔子竟然在没有实验条件和实验设备的前提下,在几千年以前,就能提出这样科学先进的教育理论。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孔子确实是一位货真价实的教育家。
(5)、l 意: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6)、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
(7)、孔子早年虽也“尝为委吏”,“尝为乘田”,但自从“大夫之后”,大收学生以来,即纯以讲学为职业,为谋生之道。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了教师这个社会阶层,从教育的角度而言,孔子第一次明确主张了老师的专职性,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8)、孔子的教育思想。听完语音别忘记继续往下看,最精彩的一般都在后面哟!
(9)、孔子是我国历史上首倡因材施教的教育家。实现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是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并了解学生的特点。孔丘了解学生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通过谈话,二是个别观察。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10)、 他重视道德修养,强调自身的努力,即“为仁由己”,“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人至矣”.要求人们“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他提出了一系列修养方法,如反求诸己;一日三省等.
(11)、《礼》又称《士礼》,传于后世称为《仪礼》。孔子认为,礼是立国之本,在社会生活中有重大的作用。
(12)、l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阳货》)
(13)、孔子除教授书本知识外,还以一些技艺为教育内容。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中,“射”和“御”即属此类。“射”是射箭,“御”是驾车,都是当时上层社会对士阶层的要求之一。
(14)、 孔子强调,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现状,来决定教什么。不要让所有的学生都学习同样的东西。这一点,与儒学宗教化以后的思想是完全不同的。
(15)、l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
(16)、当然孔子的很多教育思想理念如:寓教于乐.教学相长.言传身教.温故知新等都可以适用于现代教育。为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发展中外友好关系,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截止2020年中国在全球共开办了548孔子学院。足见孔子的那些教育思想在发扬光大中国文化中所起的作用。
(17)、l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尤病诸。” (《宪问》)
(18)、因材施教:因各人各种不同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19)、如心为恕,简单说,就是将心比心,站在别人立场上考虑问题,现在叫换位思考。恕不等于宽恕,宽恕强调的是宽,是宽容、原谅,并不是恕。
(20)、孔丘生在一个有贵族血统的家庭,父亲孔纥,字叔梁,是一位下级武官,曾任限邑宰。孔丘3岁时父逝,随母颜徴在迁居曲阜阙里,家教中重视礼仪之教。生活贫困,促使他较早为谋生而做事学会多种本领。他自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青年时期,他在季氏门下当过委吏(管理仓库),还当过乘田(管理畜牧),由此他接触到社会下层,了解人民的一些愿望和要求。
2、孔子的教育思想PPT免费
(1)、教育内容: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2)、l 夫子教人,各因其材。(朱熹:《四书集注》)
(3)、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并不说孔子要把人分个三六九等,而是说孔子能够正视学生资质上存在的差异,根据学生自身的志趣、智慧和能力,有选择地施以不同的教育。《论语·先进》中记载,冉求做事好退宿,胆子小,孔子就教他凡事要果断,想到了就应马上去做;仲由胆大,欠考虑,孔子怕他冒失惹祸,就教他遇事要退一步想,孔子就是用这种扬长避短的方法来完善弟子们的德业修养的。
(4)、孔子的教育思想是考试的重点,也是易混点。孔子的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5)、关于教育内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是指文化知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行、忠、信是道德行为规范要求。不足之处在于缺少自然科学知识和劳动知识内容。在孔子的教育内容中,道德教育内容占有重要地位,文化知识学习是为道德教育服务的。
(6)、l 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子路》)
(7)、l 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述而》)
(8)、孔子此语的本义是:教育的对象不分贵贱、庶鄙,不论种类、族类,“宜同资教”。孔子也在其一生的教育中实践着他的这一主张,孔门三千弟子中,既有拥有很大权力和财富的贵族子弟,又有家境贫寒的平民百姓;既有商贾之人,又有劳动者,甚至有人还曾经为盗,所以荀子也说孔门多杂(《荀子•法行》)。《吕氏春秋•劝学》说:“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其人苟可,其实无不可”,这也是“有教无类”的真正含义。
(9)、来 源丨《四川政协报》2021年9月7日第4版
(10)、要有好学、乐学的态度;要有不耻下问的态度;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11)、温故而知新:经常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才能学好新知识。
(12)、中国教育学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主要学四个人和一本书。四个人:孔子、孟子、荀子、墨子,一本书:《学记》。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掌握以下内容:
(13)、因材施教:因各人各种不同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14)、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15)、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于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他的教育思想集中在论语中。孔子从探讨人的本性入手。
(16)、《春秋》是我国现存第一部编年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17)、其中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是孔子的两项平等教育思想。
(18)、 现在很多学校,很多老师,很多辅导机构都在无限制的讲解知识点和灌输特殊题型的解题技巧,不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机会,这是一种十分致命的错误行为。比如,很多辅导班的教学方式与学校一模一样,都是以知识的反复讲解和反复考试为主。这样,孩子就没有足够的时间来独立地思考问题,智能匆匆背会固定的解题套路。这样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患上习得性思维障碍和习得性失能症。就是表现为越来越傻,尤其是到了高中,整天紧张兮兮的,只会用套路解题,不会客观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一旦遇到陌生题型,脑子里就一片空白。这就是过多讲解造成的恶果。
(19)、《诗》是中国最早的诗歌选集。诗有风、雅、颂三种类型。
(20)、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孔子的教育思想PPT
(1)、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表现启发性教学原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习和行动相结合,要求学以致用。
(2)、“教学相长”主要反映了教与学两种活动的相互促进关系。孔子在教学中,一方面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注意向受教育者学习,孔子对学生无所隐瞒,因而赢得学生对他的无限尊敬和景仰。
(3)、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多方面的人才。孔子热爱教育事业,毕生从事教育活动。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化学生。爱护学生,学生很尊敬他,师生关系融洽,是中国古代教师的光辉典型。
(4)、下列选项中,属于孔子平等教育思想的是( )
(5)、孔子以四项内容教育学生:礼乐和文献、人、忠、信。孔子又指出,一个人只讲究品德修养而不喜欢学习礼仪,就是矫枉过正,只有将这两种并重才能成为一个完善的人。
(6)、悌指的是对兄弟姐妹的敬爱之情,是对孝道的补充。除了父母,和你关系最亲近的就是兄弟姐妹了,对兄弟姐妹不友好,对别人肯定也不会友好,即使表面上友好,那也是有所企图的,不是真的。
(7)、《孔子教学图》色彩典雅古朴,背景以暖色调黄色为主,将庄重的紫色调渗透其间,体现了孔子师徒关系的融洽亲切及讲学环境的雅致、和谐。画面是在室外的一棵大树下,端坐在中间高台之上的老者是孔子,弟子们围在四周,席地而坐,说明师生有别,讲规矩、重秩序,体现了儒家学说的“礼”和“仁”,“礼”为道德规范,“仁”为道德准则。图的左下方有一名弟子的头部微微偏向自身的右侧,似在与身边的同窗讲述自己的见解,体现了孔子在教学中允许讨论学习,以便互相启发的教学思想。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对弟子要严格要求,先让弟子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和开导。画的前方,一个弟子跪在孔子面前,或是孔子单独解答他的提问,学生跪着聆听,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或是孔子提问以前学过的内容,这位弟子在回答问题。孔子教育弟子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谦虚好学,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或是这位弟子腼腆,不善于提问,孔子主动让他提问,提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风。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8)、l 他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
(9)、(解析)本题考查孔子的教育思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论语》。《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A项正确。
(10)、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
(11)、关于教育原则: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
(12)、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是中华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孔子的教育思想一直指引着我们民族教育的发展,时至今日仍然可以适用现代社会的教育。
(13)、温故而知新:经常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才能学好新知识。
(14)、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15)、l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先进》)
(16)、德育和智育是教育的两翼,只有智育没有德育,对社会的危险性更大。
(17)、在道德评价上,孔子以重道义为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他告诫修德之人,要做到“见得思义”“见利思义”,切不可做“见利忘义”之徒。孔子还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分肯定并系统地阐述了道德教育作用与地位的教育家。他上承西周的敬德思想,明确提出了德治论,主张以德治国,以德育人。
(18)、l 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宪问》)
(19)、孔子是中国第一个以教育为职业的人,在他之前不农不工不商不仕,而只以讲学为职业并以此谋生的人是不为我们所知的。孔子早年虽也“尝为委吏”,“尝为乘田”,但自从“大夫之后”,大收学生以来,即纯以讲学为职业,为谋生之道。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了教师这个社会阶层,从教育的角度而言,孔子第一次明确主张了老师的专职性,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20)、 子曰:”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
4、孔子的教育思想PPT图片
(1)、关于教育作用:提出“庶、富、教”的观点,认为人口,财富,教育是立国的三个要素。孔子认为教育对国家稳定、社会的发展有作用。
(2)、孔子言:“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子罕》)“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可以说,一部《论语》实际上就是记载孔子师生之间互相讨论、回答情况的书。教学相长最重要的是老师要勇于放下架子,面对自己的不足,勇于承认不足,敢于向比自己强的人学习,并把学来的知识应用到以后的教学中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实际上,“诲人不倦”是要以“学而不厌”为基础。另外,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教学相长”的教学方法中体现的师生平等观,对今天的教育教学仍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3)、子夏说:“学而优则仕”,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学而优则仕”和孔子倡导的“举贤才”是一致的,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把学优与仕优联系起来,以学优保证仕优,有利于推行贤人政治,改良社会政治,它反映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反对了不学而仕的世袭制,为平民开拓了从政的道路,成为当时积极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
(4)、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是贵族垄断知识、“学在官府”,受教育者是所谓的“胄子”“国之弟子”。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其矛头直指“学在官府”,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口号,“夫子之门何其杂也”是他实行“有教无类”的证明。孔子强调“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则是文武兼备。重视各门课程开设的均衡比例以及各科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强调的是真正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5)、与知识比起来,责任和担当更重要,教育的首要社会目的就是教人有责任心。
(6)、其本质是关注学生的品行修养,强调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真正使其成人成才。
(7)、l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8)、孔子十分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思并重。他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孔子把学与思的恰当结合看作求仁的重要方法。
(9)、解析: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是主动给我十条干肉作为见面礼物的,我从没有不给予教诲的。体现了孔子的有教无类的代表思想。
(10)、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想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11)、l 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
(12)、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儒学教育理论奠基人。
(13)、l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季氏》)
(14)、认为人的先天本性相差不大,个性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所以他注重后天的教育,主张“有教无类”。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强调忠孝和仁爱。
(15)、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他一生以“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的精神追求道,并极力寻找弘道的机会,但孔子一生不得志,就把志道、弘道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弟子身上。
(16)、三人行,必有吾师焉:只有虚心向别人请教,才能不断完善自己。
(17)、因材施教:因各人各种不同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增强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