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79句苏格拉底问题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4-04-16 15:17:32 admin 阅读:59

导读苏格拉底问题 1、苏格拉底问题研讨法 (1)、思想所被付之一炬,苏格拉底被人殴打,然而这出结局却仅仅引人哄堂大笑。同样是受到伤害,为什么苏格拉底在这一故事中的结局却是喜剧...

苏格拉底问题

1、苏格拉底问题研讨法

(1)、思想所被付之一炬,苏格拉底被人殴打,然而这出结局却仅仅引人哄堂大笑。同样是受到伤害,为什么苏格拉底在这一故事中的结局却是喜剧而不是悲剧呢?是因为咎由自取吗?显然不是,若是如此的话,按照黑格尔对于苏格拉底命运的分析,其最终被判两项罪名也应该是咎由自取。并且我在前文中已经叙述,门徒和其儿子的冲突本身不应该归咎于苏格拉底的思想。毕竟“在真正悲剧性的事件中,必须有两个合法的、伦理的力量互相冲突(4)”。

(2)、道德哲学的目的应该是什么,这依赖于其结果。因为它的探究是反思性的,一般性的,它关心哪些东西是可知的,因此,它必须给出一种阐释来说明回答苏格拉底问题必须加以考虑的一些问题:科学知识能发挥哪些作用;纯粹理性探究能带我们走多远;在不同社会里提出这个问题,回答距预想会差多远;说到头来,有多少内容必须留待每个个人去决定。像这样,哲学反思不得不考虑,回答这个问题或任何实践的、不那么普遍的问题都涉及哪些方面不得不询问,它可以调动的是哪些心智能力与哪些知识形式。在这个过程中,不得不加考虑的一件事情是哲学本身的位置。这里似乎有个循环:在追问可以怎样回答苏格拉底问题之际,哲学将决定它自身在回答中的位置。

(3)、苏格拉底还寻求事物的普遍定义,苏格拉底反对相对主义,认为事物的真理只有一个。但是对于事物的见解却不是唯一的,因为这会随着时间与地点的改变而改变。

(4)、柏拉图说:“决定一个人心情的,不是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

(5)、有一回,苏格拉底来到市场上,他一把拉住一个过路人说道:

(6)、苏格拉底建立了一种美德即知识的伦理思想体系,其中心是探讨人生的目的和善德。他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

(7)、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会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找到错误所在。

(8)、XenophonandtheTenThousandHailtheSea 

(9)、定义:在问答中经过反复诘难和归纳,从而得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

(10)、 ▲一种思想只有和其他思想共同形成一个网络时,它才能完整地存在。因此,应该把所有的主张都当作引发更多思考的联结点,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比如,“如果你所说的属实,那x或y不也如此吗?”)

(11)、苏格拉底把这种通过不断发问,从辩论中弄清问题的方法称作“精神助产术”。

(12)、但是,人们没有止步于与中世纪决裂:他们开始意识到,用古代的教诲取代中世纪的教诲将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只要他们至少还受到古代的观念——如果不是实际的古代——的吸引,他们就会通过寻找比古代希腊更古老的另一个古代,以取代对实际的、已知的古代的崇敬:格劳秀斯(Grotius)、斯卡林格(JosephScaliger)和斯蒂文(Stevin)这样的学者对世纪智慧(sièclesage)兴趣盎然,与世纪智慧相比,即使古代希腊也是一个野蛮时代。

(13)、苏格拉底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无论严寒酷暑,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专心致志地做学问。生平事例,成就思想,均由其弟子记录。

(14)、苏格拉底的荒谬性,不仅仅是尼采所说的“个体化原理”的重现,实际上根本上是其认识世界的方法论上的变革。酒神时代的雅典人,他们靠“日神的直观”与“酒神的迷狂”来通过意志直接把握变幻的世界。而苏格拉底,则如欧里庇得斯,用思考取代直观,用情感取代迷狂。如黑格尔所说:这时,“意志和存在”不再如同曾经那样平行,意志企图通过不变的概念连接起所有的存在。此时,对于他们来说,酒神时代无法把握准确的世界,变成只要拥有“整全的知识”就可以彻底把握的存在。从根本来说,意识尝试独立分析把握一切存在,并使其真正地凌驾于存在之上。因此,为了抛弃过去,苏格拉底采用了辩证法——“人应当怀疑一切,人应当扬弃一切假定,以便把一切当做概念的产物重新接受。(3)”

(15)、古典历史学者JohnBurnet主张苏格拉底的主要导师是阿那克萨哥拉派的学者阿基劳斯(Archelaus),有关阿基劳斯的记载其实也是苏格拉底自己的理论。而EricA.Havelock则认为苏格拉底与阿那克萨哥拉派的关系证明了他与柏拉图的哲学理念差异。

(16)、虽然施特劳斯的调和并不那么的成功,但他进一步给我带来一个思考:“个体化的价值基石是否必然无法拥有强大的非理性的生命力?”这是我们站在60年代理性主义基石的废墟之上所进一步提出的问题,他有利于我们重新审视:当代“以保障个人自由为目的”的所谓普世社会原则,是否在理论上就预设了,这样的价值本身只能通过其通过理性向前建构的一系列幸福事实来得到证明?

(17)、(美)列奥·施特劳斯(LeoStrauss) 著

(18)、我们所谈的,可不是个无足挂齿的问题。苏格拉底说,我们在1谈论的是,人应该怎样生活。也可能是柏拉图报导他这样说他在一本书里这样报导,那是关于这个话题最初写就的几本书之。柏拉图认为哲学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像苏格拉底一样,他曾希望,一个人可以通过哲学理解为自己的生活制定方向,如果需要,就为自己的生活重新制定方向;是的,这里所说的理解是哲学特有的:普遍而抽象的,理性反思的,关心的是我们能够通过各种探究获知的东西。

(19)、过了一段日子,朋友们一个个成了家,先后搬了出去。屋子里只剩下了苏格拉底一个人,每天,他仍然很快活。

(20)、苏格拉底在教他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会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通常他会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通过回答一步一步接近答案。

2、苏格拉底问题

(1)、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四处寻找了。可他领来一位又一位,都被苏格拉底一一婉言谢绝。一次,当那位助手再次无功而返时,病入膏肓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真是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都不如……”

(2)、那人想了想,说:“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才能做到道德。”

(3)、所以你的心情这么低落,是的,换了谁都受不了

(4)、他对经典文本的细致阅读与阐释方法,构成了20世纪解释学的一个重要发展:他的全部政治哲学研究致力于检讨西方文明的总体进程,强调重新开启古人与今人的争执,并由此审视当代思想的种种潮流。

(5)、经过必要限定,我们关于18世纪的说法也适用于19世纪:(在此,我只能再次指出我关于历史研究在19世纪的重要性以及那种重要性之意义的重要性的表述。)这些考虑引导我们得出结论,现代政治思想的根本原则以及现代政治思想的本质,仅仅在这一思想的最初时期,亦即始于马基雅维利终于霍布斯的时期,才表现出它的纯粹形式。我们之所以必须研究这个时期,不是为了比我们通过研究19世纪或20世纪思想所能做到的更好地理解现代政治思想,毋宁说,这就是为了理解现代政治思想。

(6)、这是来自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灵魂三问,更是哲学的最终命题。其流传范围之广,就算是没有接触过哲学的一般人,也略知一二。

(7)、突然,大家听到了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为他们惋惜。

(8)、(8)何怀宏编,《西方公民不服从的传统》,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页15-

(9)、那人回答说:“忠诚老实,不欺骗别人,才是有道德的。”

(10)、“不,正好相反。”他的学生羞愧地低下头来。

(11)、我们翻译成“一个人应该”的这个希腊短语不仅没提到它所涉及的生活是哪个人的生活,它也完全不曾指定要从哪个方面来考虑这个问题这有很大的好处。“我应该怎样生活”并不意味着‘我应当怎样道德地生活”。由于这个缘故,作为起点,苏格拉底向题不同于我刚才提到的那些关于义务或关于人怎样作为善好之人去生活的问题。它有可能等同于关于良好生活、值得去过的生活的问题,但这个概念本身并不包含鲜明的道德要求。结果有可能像苏格拉底所相信的那样,像我们大多数人所希望的那样,良好生活正是善好之人的生活(苏格拉底相信,必定如此;我们大多数人希望,可能如此)。但果若如此,这也是个有待得出的结论。应该只是应该,就这个词本身来说,它在这个极为一般的问题里并没有什么不同于它在“我现在应该怎么办”这种普普通通的问题里。

(12)、那人又问:“你一个人孤孤单单,有什么好高兴的?”

(13)、“欺骗敌人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骗自己人就不道德了。”苏格拉底反驳道:“当我军被敌军包围时,为了鼓舞士气,将领就欺骗士兵说,我们的援军已经到了,大家奋力突围出去。结果突围果然成功了。这种欺骗也不道德吗?”

(14)、为了不重蹈那位助手的覆辙,每个向往成功、不甘沉沦者,都应该牢记先哲的这句至理名言:“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

(15)、苏格拉底说:“不一定。不过,如果脑子里面是空的,即使长着一头浓密漂亮的头发,又有什么用?”

(16)、在教育层面,以兜售修辞术为生的智术师日益脱离真实,而仅关注形式的美感与吸引力,从而使弱的论证变强。智术师对真实的不在乎与其道德无关,而是他们认为真实与诸神本身就不存在,“人是万物的尺度”就是在这一思想背景下提出的。而在民众层面,诸神与日常生活间的分离则是长期社会生活变迁下的“自然”结果。在这二者的结合下,忒拉叙马霍斯“正义是强者的利益”的观点其实是自然而然的产物:自然哲人将生死万物视为研究对象,僭主则将生前身后都视为权力对象。智术师的逻辑,是在一个诸神不在、而人人为敌的世界中,将变强的技艺交给别人,其结果只会是使别人变得比自己更强,为此便需要一种物质上的补偿。在这种情况下,智术师往往是表面坦率,借习俗之名行兜售之实,极善于自我伪饰。而苏格拉底则志于改变这个不义的世界,途径便是与政治环境息息相关的教育。通过将教育理解为使人向善、自我理解和自我管束,苏格拉底扭转了大众将教育视为使人变强的工具性意见。在此一意义上,苏格拉底对教育问题的思考是建立在对人们日用而不知的城邦政体进行反思的基础之上的,如果离开了当下的政治情境,无论自我教育还是对他人的教育实际上都是不可能的。一个暗喻的例子是,在《理想国》与《云》中,作为逐利者的克法洛斯在一开始便退场了,而斯瑞西阿得斯却一直在追问,而留下的年轻人则大多是受到不必要欲望驱动的战士或其他民主人格。这样,《理想国》实际上是一个非政治文本,不是讨论建立何种政体,而是讨论何为真正的教育。同样的,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也是非政治的,是接续《尼各马可伦理学》对德性教育的探讨。

(17)、“是呀!”苏格拉底说,“你不知道住一楼有多少妙处呵!比如,进门就是家,不用爬很高的楼梯;搬东西方便,不必花很大的劲儿;朋友来访容易,用不着一层楼一层楼地去扣问……特别让我满意的是,可以在空地上养一丛一丛花,种一畦一畦菜,这些乐趣呀,没法儿说!

(18)、那人说:“那是战争中出于无奈才这样做的,日常生活中这样做是不道德的。”

(19)、在场的学生们都以为苏格拉底会怒斥妻子一顿,哪知苏格拉底摸了摸浑身湿透的衣服,风趣地说:“我知道,打雷以后,必定会大雨倾盆的。”

(20)、(18)参见斯金纳,《消极自由观的哲学与历史透视》,达巍等编,《消极自由有什么错》,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页97-10

3、苏格拉底问题理想国

(1)、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最早的辩证法的形式。“苏格拉底方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

(2)、从地理空间上,我们的答案可以是我在家,我在公司,或者我在学校。简而言之,就是我们能看的到,摸得着的地方。

(3)、“那就太遗憾了。”苏格拉底说:“当我们追求一个遥远的目标时,切莫忘记,旅途处处有美景!”

(4)、在谈话进行中,苏格拉底偏重于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

(5)、“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恳切地说,“找遍五湖四海,也要把最优秀的人选挖掘出来。”

(6)、然而,什么才是好的苏格拉底式问题,甚至苏格拉底式问题本身,都没有绝对的判断标准,通常这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甚至因提问方式而异的。

(7)、由此,在斯瑞西阿得斯关注知识的实用性的基础上,阿里斯托芬呼吁苏格拉底关注人的生活何以正义的问题,并对苏格拉底提出了双重控告:首先是来自于斯瑞西阿得斯关于苏格拉底渎神、败坏青年的控告;其次则是阿里斯托芬自己对苏格拉底的控告——苏格拉底不了解自己和人,却宣称自己是知识的探索者。这样,苏格拉底在《云》中的首次露面其实是一个失败的教师形象,而24年之后的审判仿佛是照搬了《云》的情境。区别在于,《云》是以暴力结尾,而审判则付诸言辞——二者的罪名都一模一样。最终,苏格拉底在法庭上的完败以一种悲剧性的方式反证了苏格拉底不是一个智术师和诡辩者。正因如此,《云》构成理解苏格拉底问题的核心文本。其显白的言辞既在现实中得到重现,其隐在的指控则更加值得关注:哲人在城邦中何以自处?在《申辩》中,苏格拉底对自己遍访雅典不同类型的人的行为给出了一个回应——贯彻神的意图,查考世人并询问他们何为真正的知识与智慧。

(8)、(15)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贺麟王太庆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9)、他象征着一次对过往原则的玉石俱焚的攻击。活着的人以为反抗者死了,但他们没有意识到,正是在他们意识到自己拥有“绝对力量”的一刹那,从前曾支撑他们的那层酒神迷狂彻底崩坏了。

(10)、施特劳斯逝世后,其后学陆续刊布了不少施特劳斯的早期文稿和未刊讲稿,并结集出版:ThomasL.Pangle编,《古典理性主义的重生》(1989),迈尔编,《施特劳斯文集》卷一至卷三。然而这两个文集都没有收全施特劳斯生前发表过的所有文稿。 

(11)、第三个弟子吸取了前两位的教训,当他走到三分之一时,即分出大、中、小三类,再走三分之一时验证是否正确,等到最后三分之一时,他选择了属于大类中的一支美丽的麦穗。

(12)、从苏格拉底这一幽默的言语中,不难看出智才明哲的高超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幽默是智慧的闪光,幽默不是庸俗的、轻浮的笑语,或是油嘴滑舌的表现,而是洞察世界,入木三分,又言简意赅,含蓄诙谐,寓意微妙深邃,给人以启迪和韵味。

(13)、  生存主义一直提醒许多人,如果思想着的存在者(thinkingbeing)、思想着的个体遗忘了作为他所是的他自身,那么,思想便不完全并有缺陷。这是古老的苏格拉底警告。(《重生》,页72)

(14)、知人不必言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口德与己。

(15)、识别认知,情感,行为和躯体感受来访者原本对自己的问题可能只有一团模糊的印象,通过提问,可以帮助他们对这些印象进行精细化的加工,并区分不同的过程。

(16)、经由第一层论罪的辩护,《云》引出了苏格拉底问题的第二层含义:知识与正义如何统一。《云》中的苏格拉底非常类似于现代教师:以知识为业,并渴望将自己的发现告诉世人,不曾将知识用于谋取名利。但即便如此,阿里斯托芬仍然控告:苏格拉底置身于不义世界之中,却缺乏对这一世界的审视。一个缺乏对正义探索的世界不可能是正义的世界,在这一世界中,知识可能导致不义。而在这种不义的世界中,苏格拉底最有可能成为替罪羊,不是因为他有知识,而是因为他没有不义的意图。他的边缘性造成世人对他的误解和偏见,进而为其不幸的结局埋下伏笔。斯瑞西阿得斯是常人,却也是政治人乃至僭主,其最核心的行为乃是将强力施加在弱者身上,“就像一个手握暴力的人可以随心所欲地烧房子一样”。这样,言辞与暴力都可以成为僭政的门径,而探索僭政的本质,其目的则又是探索何为正义的生活、如何过上正义的生活。

(17)、扭转了古希腊哲学关注对象,把哲学从天国拉回了人间,促成自然哲学向政治哲学转换;

(18)、(10)邓恩,《让人民自由:民主的历史》,尹钛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页36-37(以下随文注页码)。

(19)、两千四百多年前的一个黄昏,大哲学家苏格拉底领着他的三个弟子来到一片麦田前。

(20)、如何看待这样的矛盾?先看施特劳斯的解法。《申辩篇》中的苏格拉底提到的是“工匠不可能同时具有教育青年的能力”,而《回忆录》中则侧重的是“从事管理的人,无论是在怎样的岗位都能得心应手”。而“管理之事”则是众人之事,即政治,而政治事物拥有不同于其他事物具有超越性。所以“人或政治是通向万物的线索,是通向自然之整全的线索,因为他们连接或结合了最高的与最低的,或者说,因为人是个小宇宙,或者说,因为人或政治事务和它们的对应物是最高原则显现自身的形式……(9)”

4、苏格拉底问题是接生婆

(1)、在说谎者悖论中,一个撒谎者说的是全部撒谎者,一句话说的是这句话本身,一个勋章上表达的是关于全部勋章的论断。所有这些句子谈论的都是关于句子本身的事,都出现了自相关。它们是不是因为自相关才引起了麻烦?如果我们能够想办法避免自相关,是不是就能够消除矛盾了?

(2)、苏格拉底这才满意地笑起来,拉着那个人的手说:“您真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您告诉了我关于道德的知识,使我弄明白一个长期困惑不解的问题,我衷心地感谢您!”

(3)、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

(4)、                                        责任编辑:童斯诺

(5)、因此,苏格拉底问题的进一步理解,乃是在神离开之后,人应该如何生活的问题。苏格拉底对这一问题的回应,便是寻找自身内在的主宰,通过把神的遗嘱告诉世人,以便人仍能正义地生活。由此,神仍能在人内心中存在,通过重新在心中建立诸神的祭坛,人可以重新与神沟通,而沟通实现的方法就是教育。施特劳斯认为,最高意义上的教育就是哲学,而真正的知识乃是善的理念的观照。苏格拉底的不朽智慧,就来自于他给予每一个人自我统治的凭借,给予每一个人走出洞穴的道路。

(6)、建议:适当的总结,但不要超出来访者已知的范围

(7)、古希腊哲学大师苏格拉底的三个弟子曾求教老师,怎样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侣。苏格拉底没有直接回答,却让他们走麦田埂,只许前进,且仅给一次机会选摘一支最好最大的麦穗。

(8)、(11)(古希腊)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吴永泉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9)、(3)贝纳尔对阿伦特的“关键时刻”的理解恰恰没有看到这一点。参见贝纳尔,《阿伦特论判断》,见阿伦特,《康德政治哲学讲稿》,曹明、苏婉儿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页207-2

(10)、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哲学家告诉我们,“为善至乐”的乐,乃是从道德中产生出来的。为理想而奋斗的人,必能获得这种快乐,因为理想的本质就含有道德的价值。

(11)、“为什么要娶这么个夫人”时,他回答说:“擅长马术的人总要挑烈马骑,骑惯了烈马,驾驭其他的马就不在话下。我如果能忍受得了这样女人的话,恐怕天下就再也没有难于相处的人了。”

(12)、(20)佩罗―索希内,《语境中的斯金纳》,郝兆宽主编,《逻辑与形而上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页231-2

(13)、《云》全剧分为六场,主要人物有三人,苏格拉底、斯瑞西阿得斯(父亲)和斐迪庇得斯(儿子)。受日常事务烦扰的父亲与沉迷赛马的儿子,其形象暗示雅典当时由寡头政制向民主政制的转变,这背后是邦民性格由寡头人格向民主人格的转变。父亲要求儿子求教于苏格拉底的两点理由,实际上就是日后控告苏格拉底的理由。父子二人口中苏格拉底的形象与苏格拉底的真实形象间的差异,则暗示了苏格拉底在当时雅典人心目中的形象与自身真实形象之间的差距,这一形象的落差与罪名之间又形成暗合。苏格拉底的第一个形象是以科学为业而无以谋生,从而将苏格拉底与兜售诡辩术为生的智术师相分离。

(14)、卡莱尔博士通过提出上述观点攻击老派意见,老派意见认为,在现代政治思想与中古政治思想之间有一个明确的决裂。这个意见的根据是对文艺复兴(Renaissance)和宗教改革以来的事情的记忆。特地就眼下这个问题简要回忆一下这个现代进程最重要的诸多阶段,也许不无道理。生活在1500年的人有这样的印象,他们正在见证一场学术复兴,经过数个世纪的野蛮,经过数个世纪无用甚至危险的经院主义(scholasticism),古典古代或圣经古代或者这两者的伟大遗产正在重见天日。这些人不是仅相信发生了一场与中世纪(MiddleAges)的决裂——他们亲眼看到了那场决裂。

(15)、天使摊开双手,摇摇头说:“想得到的时候,害怕不能得到;已以到手了,又恐怕失掉它。这样的人,怎么能够享受欢乐呢?”

(16)、许多年以后,两人相遇了。他们都发现,那座山太遥远太遥远。他们就是一辈子,也不可能到达那个令人神往的地方。拉克苏颓丧地说:“我竭尽精力奔跑过来,结果什么都不能看到,真太叫人伤心了!”

(17)、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

(18)、当时你脑子里有什么想法?你心里是什么感受?你当时想过要做什么吗?那之后你做了什么?这种情况第一次发生是在什么时候?你还有其他什么感觉吗?

(19)、阿里斯托芬一生写过44部喜剧,得过7次奖,流传下来的有11部。阿里斯托芬的喜剧尖锐、深刻,俗称旧喜剧,属政治讽刺剧,触及了重大的社会政治问题。在阿里斯托芬之前的喜剧作家不胜枚举,但他现存的十一个剧本,却是现存于世最早的希腊喜剧。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68句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关系好吗精选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