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113句《论语》全文注释,翻译注释慢慢品鉴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4-04-21 10:49:04 admin 阅读:59

导读论语全文注释及赏析 1、论语全文及解析 (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顾工(从沧浪亭到梅景书屋——古代苏州书法鉴藏) (3)、《论语·八佾篇》:祭如在,...

论语全文注释及赏析

1、论语全文及解析

(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顾工(从沧浪亭到梅景书屋——古代苏州书法鉴藏)

(3)、《论语·八佾篇》: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4)、书法落款时间查询全表(年份、季节、月份、日期)

(5)、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6)、在《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实行仁德,在于自己,不在于别人的句子是:           ,           ?

(7)、(解释):指关于怪异、勇力、叛乱、鬼神之事。

(8)、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9)、(出自):《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0)、(译文)颜渊死的时候,颜渊的父亲颜路要求卖掉孔子的车来为颜渊准备外椁。孔子说:"无论有无才华,对个人来说都是自己的儿子。我儿子孔鲤死的时候,也只有内棺而没有外椁。我卖掉车不能步行来替颜渊买外椁。因为我做大夫职位后是不能步行的呀。"

(1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

(12)、①一言:一个字。言,字。②恕:推己及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3)、子夏(前507—?):即卜商,字子夏,春秋末期晋国人,孔子的弟子。

(14)、解释:祭祀祖先就像祖先真在面前,祭神就像神真在面前。孔子说:“我如果不亲自参加祭祀,那就和没有举行祭祀一样。”

(15)、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确立自己的理想,四十岁面对任何事都能从容面对不疑惑,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六十岁时无论听到什么,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非。七十岁随自己心意,想怎样就怎样,而不逾越法度规矩。”

(1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17)、译文:每个人都应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三军可以的元帅可以被抓,也不能随意污辱我的人格。

(18)、文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           ,            。”

(19)、翻译:孔子说:“口里不说而心里记住它,学习从不满足,教导别人从不厌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

(20)、(赏析)对这句话的理解,大可指文化,小可指修身,还可指文学、艺术等等。比如用来谈表演,“质胜文则野”如同演小品,“文胜质则史”如同看春晚,“文质彬彬”那是看歌剧了。

2、《论语》全文注释,翻译注释慢慢品鉴

(1)、(翻译)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解读)

(2)、(解释):斐、章:文采。形容文章富有文采,很值得看。

(3)、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夏天,太宗住在低矮潮湿的皇宫里,大臣都劝告他改建。太宗摇头说:“朕富有四海,处理事情都应设身处地。扩建宫殿屋宇,游览观赏池台,老百姓都不会希望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劳苦疲惫之事,怎能强加给百姓呢?”唐太宗如此严格要求自己,各级官吏因此上行下效、劝谨奉公,王公贵族乃至大姓富豪也不敢胡作非为、盘剥细民,人人衣着朴素,民风俭朴。如此数年后,人民不再遇到盗贼,牢房常空空荡荡。从长安到镇南,自山东到东海,都不必担心路上饥荒。史书记载,贞观之社会繁荣稳定到这样的程度,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相反,背弃忠恕之道,一味专营,最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例子也不在少数,唐代酷吏周兴就是自作自受的最好注脚。因为武则天的信任,来俊臣胃口愈来愈大,想独掌朝廷大权。他嫌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和女儿太平公主实力大,索性告到他们的头上。可是这次他没能得逞,反对他的人愈来愈多,武则天只好下令将其处死。就这样,两个蓄意害人的人,终究以害自己的结果而告终。    

(4)、解释: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

(5)、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

(6)、(解释):屈:短,亏;穷:尽。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

(7)、孔子的做法启迪我们,做事不要一条胡同跑到底,此路不通,就改走他途。要知道,条条大路通罗马。同样的事情,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坚持不懈虽然很重要,但是当你选择的方向是错误的时候,就应果断地放弃这条“死胡同”,选择一条更加适合自己、更有前途的路走。而且,当你在那条“死胡同”上摔得遍体鳞伤、跌得头破血流,却依然看不到希望的时候,没必要固执地坚持下去。此路不通就换条路,说不定你想要的就在新的征程上等着你呢!就像孔子,从政之路堵死以后,他毅然投身到教育事业当中,通过栽培弟子,将自己的主张发扬光大。

(8)、(解释):古代宫室,前为堂,后为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

(9)、(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自己还不精通熟练呢?”

(10)、(3)时习:按时地去复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11)、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认为是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12)、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难免显得粗野,文采超过了质朴又难免流于虚浮,文采和质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才能成为君子。”

(13)、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14)、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1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16)、孔子认为,君子要善于抵制物欲,要尽可能地把精力用于追求理想和真理上。

(17)、子夏(前507—?):即卜商,字子夏,春秋末期晋国人,孔子的弟子。

(18)、孔子说:“(要了解一个人),应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安心干什么,这样,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

(19)、(出自):《论语》: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0)、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论语全文及译文注解评析

(1)、(出自):《论语·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业;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2)、孔子在河边感叹道:“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3)、(出自):先秦·孔子《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4)、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什么,但愿意学习做这些。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及朝见天子的时候,我愿意穿戴好礼服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

(5)、朋:上古朋和友是有区别的;同门(师)为朋,同志为友。

(6)、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7)、(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没有能力。”  

(8)、在《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           ,           。

(9)、(解释):器:工具。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10)、(原文)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馈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途,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智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11)、(赏析)孔子这里所说的“智者”和“仁者”不是一般人,而是那些有修养的“君子”。他希望人们都能做到“智”和“仁”,只要具备了这些品德,就能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

(12)、译文:孔子说:“(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3)、(解释):愚:傻,笨,及:比得上。愚蠢得别人比不上。形容极其愚笨。

(14)、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反复练习实践了呢?”

(1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16)、①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后一说较为可信。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著述。

(17)、重点字词解释:注:本章的“温故而知新”有两解。一为“温故才知新”:温习已闻之事,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二为“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

(18)、然后(古今词):然,后。意思是分开来解释的。然,这样。后,以后。

(19)、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20)、君子,饮食不要求饱足,生活不要求安逸,做事勤勉而语言谨慎,接近有道德的人来匡正自己,这就可以说是喜欢学习了。

4、《论语》原文及注解

(1)、第一句讲学习方法,第二句讲学习的正确态度,第三句讲教育人的正确态度。

(2)、(解释):恭:恭敬;礼:礼节。恭敬又有礼节。

(3)、①南面:古时尊者的位置是坐北朝南,天子、诸侯时皆面南而坐。此以“南面'代指卿大夫之位。

(4)、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5)、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

(6)、人们多解释成复习,中学教材也这么解释,但是按照原北大中文系著名学者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一书中的解释,应该是后者,理由如下:

(7)、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8)、(4)说:通假字,音yuè,实意“悦”的古体字,愉快的意思。

(9)、(原文)6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10)、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翻译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11)、子禽①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③之求之也,其诸④异乎人之求之与?"

(12)、文中对于子路的回答,孔子没有直接表态,而是用“          ”去暗示,这既是暗示性的批评,又不伤其自尊。

(13)、十有五:十五岁。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14)、(解释):年富:未来的年岁多。形容年纪轻,精力旺盛。

(15)、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6)、(解释):谋:商量,计义。各自按照自己的意思办事,不互相商量。

(17)、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8)、(出自):《论语·子罕》:“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19)、善者:好的方面,优点。善,好。者,……的人

(20)、(赏析)进退成败都在自己,不要把进退成败的原因归于外因,而要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5、论语全文注释及解析

(1)、翻译: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被赐给‘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明而又努力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因此赐给他‘文’的谥号。”

(2)、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

(3)、“克己复礼”中的“克己”并不是克制、约束的意思。“克”的意思在此为能、能够的意思。孔子教学生因材施教,颜渊是孔子学生里面最没有欲望的。(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对于一个最没有欲望的学生你跟他说你要克制欲望这不是搞错了吗?如果前面“克己”讲成克制自己的欲望,后面“由己”讲成要由自己来做。这不是矛盾吗?难道是将一个自己分两半,一个是不好的自己要克制,一个是好的自己要由己?我们绝对有理由相信孔子非常认真看待颜渊请教是仁这件事,而孔子的回答也一定是孔子一生学问的精华,就是把人生从被动变为主动。

(4)、《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用“             ,               ,               ”预示季氏之患不在于颛臾,而在于国内。

(5)、(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6)、(评析)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该句集中反映了孔子对利、命以及仁的看法,利即利益,命即天命,仁即仁义,说明孔子对“利”的轻视。

(7)、(出自):《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8)、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9)、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10)、(赏析)喻,明白,通晓,这里可译为“懂得”。君子与小人价值指向不同:君子重义,小人重利;君子于事必辨其是非,小人于事必计其利害。

(11)、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12)、(我)教给你的,(你)懂得了吗!(薛金星《中学生教材全解》)

(13)、自从汉代以来,中国历代的统治者都奉行以孝治天下的社会政策,这便是中国社会历五千年而不衰的重要原因。其所依据的理论,正是孔子及其弟子所倡导的这种孝道。在这里,儒家是按照为人孝悌——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国家稳定这样的思路推演的。

(14)、(解释):类:类别。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1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16)、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而无定见。”

(17)、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学习他的优点,如果自己也有他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18)、(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19)、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20)、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1)、翻译:一个人的高尚的品质和外在的表现一致,然后才能成为君子。扩展资料:《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作,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2)、撇开冉雍不谈,通读《论语》我们会发现,在很多时候,孔子总是大力赞美自己的弟子,不遗余力地向社会、向当政者推荐他们,这与孔子一向低调谦和的风格不太相符。孔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其目的何在?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孔子的这个做法背后大有文章。我们都知道,孔子一生修德求学,最终的目的是一展才华,在各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使天下太平。但是,周游列国十多年,孔子处处碰壁,不仅政治主张备受冷遇,有时甚至有性命之忧。孔子彻底明白,自己的政治抱负在有生之年已是无法实现了,只能寄希望于自己的弟子,由他们发扬自己的学说,推行自己的主张。此乃孔子曲线从政的道路,是孔子的无奈,也是他超越性的长远智慧。

(3)、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4)、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因为责任重大而且路途遥远。把推行“仁爱”看作自己的责任,不也重大吗?奋斗直到死才停止,不也遥远吗?”

(5)、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6)、(5)传不习:传(动词用做名词),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7)、在《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的原因是:           ,           。

(8)、④其诸:表示推测的语气,相当于"大概"、"或者"之类的意思。

(9)、(出自):《论语·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10)、(解释):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形容非常快乐。

(11)、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2)、(5)朋:上古朋和友是有区别的:同门(师)为朋,同志为友。

(13)、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喝冷水。饭,吃。疏食,粗粮。水,文言文中称冷水为“水”,热水为“汤”。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102句正版论语原文全集及翻译精选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