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99句王阳明思想精髓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4-05-12 09:46:49 admin 阅读:59

导读王阳明思想 1、王阳明思想核心 (1)、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

王阳明思想

1、王阳明思想核心

(1)、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2)、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汉族。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南京吏部尚书王华的儿子。

(3)、正德十三年(1518年),王守仁恩威并施,平定为患江西数十年的民变祸乱。

(4)、当然,王学在历史上也因此由极盛而衰落。由于后学中有些人流于狂禅,不务实事,无关修养。当然,这也可以说是王学体系中的内在矛盾使然。与古今中外一切思想体系一样,王学体系也有自身自我否定的因素。张祥浩先生认为,身处武宗朝政治黑暗年代的王阳明倡导致良知教,意在从士人内心唤起维护仁义道德的自觉性,因而屡屡强调良知即天理,即准则。这适应了特殊处境下的知识分子安身立命的精神需要,但这也包含着一种危机,即只强调内心的道德自觉,忽视了纲常伦理的客观准绳与圣人言教的权威性。良知说有忽视客观规范、标准,漠视温凊定省诸礼法仪节的倾向,后来成为言行不检点的人掩饰自己丑行的口实。

(5)、释文:如果白天做功夫觉得烦躁不安,那么就静坐。就算不想看书,也必须去看。这是对症下药,也是一种方法。

(6)、“明镜说”:圣人之心如明镜,常人之心如昏镜

(7)、 王阳明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写过这么一首诗,“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意思是说,这些外在的环境,我从来不把它当回事。我相信自己内心的力量和内心的澄明,浮云飘过去了,海阔天空。这就是王阳明内心世界的写照。

(8)、《知行合一》是一本叙述王阳明传奇一生的传记。全传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将变得格外清晰,致胜决断,了然于心。

(9)、    《王阳明哲学》对王学的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并对王阳明思想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了细致的论证考察,以翔实的资料为世人呈现真实的王阳明哲学思想和整体风貌。

(10)、心如明镜,私欲是尘,格物就是去除私欲使心复明,从而关照万物。

(11)、儒学的现当代发展也受惠于阳明心学。现代新儒家大师熊十力先生及其开创的新儒家学派就是例证。近年我们受郭沫若纪念馆委托,整理一批熊十力致郭沫若的信札。在1944年,熊、郭二位先生就围绕阳明展开了讨论。郭沫若继承了阳明学的实行观点,主张“事上磨练”;熊十力则说“事上磨练”固然不错,但必须加上“保任良知”四个字,叫作“保任良知,去向事上磨练”,方能无弊。今天看来,熊先生得到了阳明学的真髓。他自己也说,在他的哲学体系中,仁、诚、本心、本体等范畴,就是阳明所讲的良知。他的学生、现代新儒家第二代的旗帜性人物牟宗三创立的“道德形上学”特别强调良知本体,直接继承了阳明心学的主要内容。

(12)、贵州龙场悟道正德元年(1506年),时任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的王阳明,上疏批评武宗堵塞言路,被捕入狱,随即被贬贵州龙场驿任驿丞。阳明的父亲也遭到了牵连,被迫辞去官职。

(13)、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枯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

(14)、时习一词语出《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说,按时温习。能做到按时温习所学知识的关键,是在一个人独处时要学会克制自己约束自己不忘学习。

(15)、立志立诚,做学问要先诚心立志,再去格物致知。

(16)、正德十四年(1519年),宁王朱宸濠发动叛乱。当时,王守仁正准备前往福建平定那里的叛乱。行至江西吉安与南昌之间的丰城,王守仁得到朱宸濠叛乱的消息,立即赶往吉安,募集义兵,发出檄文,出兵征讨,擒获宁王。宁王叛乱历时35天后宣告结束。

(17)、在认识论上,王阳明宣扬“致良知”与“知行合一”说,认为人的认识就是对本心良知的自我认识,人都有良知,良知也就是天理,一切事物及其规律都包含在良知之中。达到本心的良知,也就达到了对一切真理的认识。

(18)、静坐是收摄心神的办法,但不能求静厌动。动静都是功夫,但偏向于动,便向在具体的事上磨练。

(19)、王阳明年轻时“自幼笃志二氏,自谓即有所谓,谓儒者为不足学。”(他的原话)

(20)、心如明镜,私欲是尘,格物就是去除私欲使心复明,从而关照万物。

2、王阳明思想精髓

(1)、它的第一个根本特点,就是强调人的道德主体性,即道德自由。王阳明对自然万物,都有一种深厚的生命关怀,强调“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他发挥孔子的“仁爱”与孟子的“仁民爱物”思想,认为,天地万物是一个生命整体,虽然人类必须取用动植物,但动植物仍有自身的价值。儒家肯定天地万物皆有内在价值,要求一种普遍的道德关怀。

(2)、②方法论:程朱理学偏重于外在工夫,主张“格物致知”,即通过对外物的考察来启发内心潜在的良知。陆王心学则偏于内在工夫,主张“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认为良知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

(3)、他的“知行合一”说明确肯定了复本体的重要,只要本体之“知”与本体之“行”不被私欲隔断,则必然能做到“知”与“行”的不二。“知”与“行”的不二即是“知”与“行”在本体实践活动中的统即是“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精察明觉处即是知”,不仅强化了人的道德实践活动的必要,而且也极大地凸显了人的生命活动不可一日或缺的主体性精神。

(4)、人之根本在心,培根就是重视修炼心这个根本,心本澄澈,就是天理,应当诚意使其发挥作用。

(5)、嘉靖六年(1527年),思恩、田州的民族首领卢苏、王受造反。总督姚镆不能平定,于是下诏让守仁以原先的官职兼左都御史,总督两广兼巡抚。黄绾借此机会上书争辩守仁的功绩,请赐给他铁券和岁禄,并叙录平定宁王叛乱功臣,世宗都答应。十二月,守仁军至思恩,卢苏、王受早就听闻了守仁平定盗贼和叛乱,十分害怕,投降了守仁。

(6)、青年时期的阳明,一方面认同程朱所提倡的人生境界和修养目标,另一方面对于程朱的修养功夫则无法契入。

(7)、凡人情好易而恶难,其间亦自有私意气习缠蔽,在识破后,自然不见其难矣。古之人至有出万死而乐为之者,亦见得耳。

(8)、《大学》说格物致知,王阳明认为物即心,格心就是格物,致知就是要致良知。《中庸》讲未发之中,就是良知,也就是心之本体,甚至不必从喜怒哀乐之未发中寻求。

(9)、王阳明反对把孔、孟的儒家思想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戒律,反对盲目地服从封建的伦理道德,而强调个人的能动性,他提出的“致良知”的哲学命题和“知行合一”的方法论,具有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禁锢、呼吁思想和个性解放的意义。

(10)、“心即理”是由宋代哲学家陆九渊提出,由王阳明继承并发展的哲学思想,也是阳明心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楼宇烈教授看来,“心即理”的“即”应该理解为“离不开”之义,而不是“相当于”或“相等于”的意思。“心即理是心不能离开理,理也不能离开心。”他说。

(11)、“明”言“明”句|王阳明:忍,是世上最难的修行

(12)、王阳明的哲学主体是“心本体论”,也就是说,你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你脑子里的全部,就构成了你的全部世界。

(13)、理学根本特点就是将儒家的社会、民族及伦理道德和个人生命信仰理念,构成更加完整的概念化及系统化的哲学及信仰体系,并使其逻辑化,心性化、抽象化和真理化。

(14)、阳明学,又称王学、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学说。不离儒学本质,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

(15)、    王阳明刚开始遵循朱熹的“格物致知”,先从“格物”着手,即著名的“阳明格竹”,要注意他的格竹不是研究竹子(如观察竹子形状、生长特征、剖开竹子),而是通过格竹来探究万物之理,当然不得其法。所以王阳明更相信陆九渊的心学,并发展出完整的心学体系。“致良知”:王阳明认为,“良知”包括明善恶(道德)。

(16)、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

(17)、在《传习录》上卷中,王阳明曾借用“明镜”来比喻实践修行的重要性,他说:“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故圣人只怕镜不明,不怕物来不能照。讲求事变,亦是照时事,然学者却须先有个明的功夫。”

(18)、虽然王阳明知道辰州诸生对“静坐”存在误解,而且由此产生了一些弊害,但在滁州时期之前,王阳明一直都在提倡“静坐”的必要性。

(19)、他的心学思想重点有三:心即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20)、据悉,6月24日,楼宇烈教授还将再次于孔学堂开讲,主题为《汉字与文言文的当代意义》,敬请关注!

3、王阳明思想三个主要内容

(1)、王阳明主张“致良知”,认为只有疗救人心,才能拯救社会,只有每一个人去掉内心世界的“恶欲”和“私欲”,才能解决现实社会问题。

(2)、他的“心外无理”,“心外无物”说,直下贞定了灵性生命应有的道德理性能力,揭示了活泼心灵必有的直观反映能力,突出了存在与存在之间互通互贯的价值意义,最大化地强化了人的意志力量及其所应承担的伦理责任。

(3)、立志立诚,做学问要先诚心立志,再去格物致知。

(4)、 还有,尼采说“哪里缺乏意志,哪里就急不可待地需要信仰”“意志是自主和力量的最重要的标志”,王阳明的心学和尼采的对话可能更接近、更直接。

(5)、“致良知”乃是阳明的晚年定见,也是学问大头脑,无论王门后学如何分化,都无不以良知学为根本宗旨,影响中国传统社会各阶层之深,虽在愚夫愚妇亦能开口即是良知。

(6)、在流放途中,阳明曾被刘瑾派出的刺客追杀,家人也可能遭到未知的迫害,这些都不断刺激阳明去思考生死大问题。他不断地自问:“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即圣贤该如何面对这样的艰难困苦,安顿自己的身心性命呢?他收摄精神,日夜作息,群居独处,都力求澄清杂念,不肯妄言妄行,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追求内心的宁静与专一。这样的自我锻炼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使他参透了“格物致知”之旨。阳明终于打通了长期横阻在为学目的和修养功夫之间的关隘,悟通了“物之理”与“人之心”之间的关系!这一悟,史称“龙场悟道”,又叫做“龙场顿悟”。阳明在龙场通过“澄默静一”的修习而超脱了生死之念,同时还悟出了“格物致知”之旨。次年,阳明又推进了自己的思想,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说法。

(7)、王阳明曾经这样阐述让弟子们学习“静坐”的理由:“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传习录》上卷)

(8)、王阳明的“明镜”论所说的就是“心”的修行。但王阳明又非常担心,如果过于专注于心的修行,就可能会演变成弃绝一切外部事物和人伦道德,最终陷入静寂虚无的“虚禅”世界。鉴于此种担忧,王阳明借用程颢的话,来表明自己的“明镜”论并非如此。

(9)、    当然与阳明先生的百战百胜的赫赫战功相比,令他名垂青史的是他创立的心学体系,我们会员都听说过“致良知”、“知行合一”,但这些概念究竟讲得是什么,它们跟以前的儒学、甚至佛老有什么关联,恐怕是众说纷纭,乃至越说越糊涂。

(10)、正德九年(1514),王阳明前往南京赴任。据钱德洪介绍,在那段时间,王阳明做的一次真正的讲学还是在滁州时,当时他也是让弟子们去学习“静坐”。

(11)、从《传习录》看,阳明在论及知行关系时,有一个反复申明的观点,叫做“知行本体,原来如此”。他本人有时候又将“知行本体”称为“知行之体”、“知行体段”。究竟什么是“知行本体”呢?这四个字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如阳明所说:“知行如何分得开?此便是知行的本体。”这里的“本体”,就是本来面貌的意思,“知行本体”也就是指知与行互相联系、互相包含、本来一体;知行分离,也就背离了知行的本来意义、违背了知行本体。第二层意思,阳明又说:“‘知行’二字亦是就用功上说;若是知行本体,即是良知良能。”这里的“知行本体”,就是指良知良能。二者相较,后一种“知行本体”的含义无疑更为根本。

(12)、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13)、释文: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如果在容貌上下太多的功夫,往往就不能照管到内心了。

(14)、释文:操守志向犹如心痛,如果心思全在痛上,哪儿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呢?

(15)、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冬,宦官刘瑾擅政,并逮捕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王守仁上疏论救,而触怒刘瑾,被杖谪贬至贵州龙场(贵阳西北七十里,修文县治)当龙场驿栈驿丞。

(16)、“致良知”阳明在去世前曾说:“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致良知”是阳明一生思想的总结。

(17)、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存善去恶是格物。

(18)、①宇宙构成: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理”在人心之外,主张“即物而穷理”,是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心即理”,主张“宇宙便是吾心”、“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是主观唯心主义。

(19)、   心外无事,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与理的关系,是共生关系——心之所达,理随心至。心离开了理,便无法存在。理离开心,理便无所依托。真理就在你心中,应该向内去求。每个人生活的世界,实际上是由你的内心创造的,这个世界的意义是由你的心赋予的。

(20)、王阳明指出“明道所谓‘敬以直内’则有之,‘义以方外’则未”,用“义”的有无来区别儒学和佛教。此外,王阳明还指出“释家最终未谈居敬”,又用“居敬”的有无来区别儒学与佛教。“居敬”是儒家特有的“心术”,也是宋儒用来否定佛教心术的重要概念。王阳明的“明镜”论可以说是“居敬”思想衍生出的产物。

4、王阳明思想的影响

(1)、我们都知道,阳明心学由三个重要的部分组成,即“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不过,思想的形成都是有一个过程的,思想也是不断臻于完善的。王阳明在龙场悟道,悟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即“心即理”之后,并不是立即提出了他的核心思想“致良知”。

(2)、他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3)、由上可知,王阳明认为,诚意是贯穿《大学》《中庸》始终的本原功夫。

(4)、王阳明回答说:“这是因为你只知道静坐修炼,却没有在克己上下功夫。这样的话,一旦遇到事情,那些想法就不管用了。”

(5)、而王阳明的高徒徐爱则说道:“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徐爱从王阳明“格物”说的立场解释了王阳明在书信中阐述的“明镜”论,是对王阳明“明镜”论的有力补充。

(6)、王阳明说:“为学必诚。”他在晚年时将“致良知”作为学术宗旨,在此之前,王阳明一直将“立诚”作为为学宗旨。

(7)、人之根本在心,培根就是重视修炼心这个根本,心本澄澈,就是天理,应当诚意使其发挥作用。

(8)、阳明学产生以后,迅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王门弟子分化成为浙中学派、江右学派、泰州学派等,遍布中国十几个省,尤其是在中下层民众中具有极大的影响。因为阳明学“致良知”“知行合一”等主张,摆脱了长期的文字训练和经典阅读,是一种简单直截、当下即是的工夫,所以能够引发中下层老百姓的极大兴趣,直接推动了儒学平民化运动,构成了对官学也就是朱子学的冲击,实际上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

(9)、(译文)与朋友谈论学问,必须婉转曲从谦虚下问,与之宽和相处。

(10)、这警示人们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了,才能有正确的良知,才能正确的格物。

(11)、阳明一生的活动,实际上是围绕讲学和社会教化为中心而展开的。阳明讲学究竟讲些什么内容呢?

(12)、“明”人“明”诗|王阳明儿时的怪梦,多年后竟然成为现实?

(13)、当王阳明在辰州讲授“静坐”说时,有弟子误认为“静坐”就是禅僧所谓的“坐禅入定”。针对这一情况,王阳明在离开辰州后,特意给弟子们写了一封信,向大家阐明“静坐”的本意,告诫弟子们“静坐”和禅僧的“坐禅入定”是不同的。

(14)、(译文)用事实记述的叫做史,用道理记述的叫做经。

(15)、孟子认为,人人有良知良能,这个良知良能就像是我们的四肢一样,先天地存在我们的内心。在宋程朱理学之后,王阳明在陆九渊的“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的理论影响下,王阳明在历经人间的无数的艰难险阻之后,在茫茫大荒的贵州龙场悟道,开创了他的心学理论。

(16)、正德十六年(1521年),在世宗即位之际,王守仁因父老请归,世宗说王守仁有擒贼平乱之大功,正要论功行赏,不许他辞官。同年八月,先升其为南京兵部尚书,不许他推辞,稍后又特许他顺路回去探视父亲。不久,加封王守仁为新建伯,世袭。

(17)、王阳明晚年提出“致良知”,认为良知是一个内外、动静和上下浑然一体的生命实体,因此没有必要再去论证动与静的关系。

(18)、王守仁用兵“诡异”、独断,素有“狡诈专兵”之名。王守仁率领书生和偏裨,荡平为患数十年的盗贼,附近的人都惊呼守仁是神。

(19)、心即理。 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即是理。

(20)、释文:人应该通过经历各种事情来磨练自己,只有多做事,多历练,有意识的进行磨练,吸取经验,从而做到安静时情绪稳定,遇事时情绪也能保持稳定,既“静亦定,动亦定”,方能成事。

5、王阳明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1)、良知是主宰,是准则。“致良知”说既简易直接又内涵丰富,将阳明的整体哲学思想完满地表述出来了,标志着阳明哲学建构的最终完成。

(2)、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3)、王守仁于54岁时,辞官回乡讲学,在绍兴、余姚一带创建书院,宣讲“王学”,并在天泉桥留心学四句教法: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4)、王阳明广收门徒,宣传他的思想主张,史称“阳明学派”(又称“姚江学派”)。他的著作有《王成文公全书》三十八卷行世,被学术界评价为中国封建中世纪社会后期出现的最早的启蒙哲学。

(5)、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6)、十八岁时,与夫人诸氏返回余姚,船过广信,王守仁拜谒娄谅。娄谅向他讲授“格物致知”之学,王守仁甚喜。之后他遍读朱熹的著作,思考宋儒所谓“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学说。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决心穷竹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人却因此病倒。从此,王守仁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

(7)、平乱后,王阳明因肺病加重,向朝廷上疏乞求告老还乡,推荐勋阳巡抚林富代替自己,不等朝廷的批复就回去了。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卯时(1529年1月9日8时)病逝于江西南安府大庚县青龙港(今江西省大余县境内)舟中。

(8)、另一方面,又要对良知本体在现实环境中作用流行的相对性、具体性以及致良知过程的无限性保持清醒认识,以防道德主体的自我膨胀、猖狂及虚无。

(9)、   知不仅是“知道”,更有“良知”之意!知就是行,行就是知!“一念发动处,便是行了!”把“知”与“行”看作一个统一的过程。

(10)、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著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

(11)、王阳明晚年将“良知”喻作“明镜”,他认为明镜有自净的能力,良知自身也有去除私意习气的能力,所以顺其自然就好。

(12)、人之所以成不了圣贤,是因为这些人的良知常常被内心的私欲所侵蚀、所蒙蔽了,所以需要去除人欲,恢复良知,恢复天理。

(13)、今天,小编与大家分享贵州大学教授、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荣誉院长张新民老师的文章《阳明学说精义与时代特色》。

(14)、在认识论上,王阳明宣扬“致良知”与“知行合一”说,认为人的认识就是对本心良知的自我认识,人都有良知,良知也就是天理,一切事物及其规律都包含在良知之中。达到本心的良知,也就达到了对一切真理的认识。

(15)、嘉靖七年(1528年)二月,王守仁率湖广兵抵达南宁,而卢苏、王受刚归降,愿意立功自赎。王守仁密檄诸将移兵剿仙台等贼,分永顺兵、保靖兵各自进剿,约定在五月十三日抵达巢穴。叛军退守永安力山,仍然被王守仁围困的大军打败,溃军为副将沈希仪斩杀。至此,断藤峡叛军几乎全尽。

(16)、在龙场期间,阳明建造了龙冈书院、寅宾堂、何陋轩、君子亭、玩易窝,聚徒讲学,培植后进,弦歌不辍。阳明在贵州不只是悟道、讲学,他与这里各民族、各阶层的人物相处,播撒中国文化的种子,以仁德感化四方。阳明认为,天下没有不被感化之人,应邀写了《象祠记》。他尊重少数民族,尊重其上层人士,又坚持原则。对待少数民族,《礼记·王制》说:“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异其宜。”儒家的这个主张很有道理。

(17)、③根本目的:都要求人们克服私欲,以“仁”的思想规范个人行为,从而维护社会秩序。

(18)、《大学》说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王阳明认为至善即天理,即中和,即良知。良知不在心外,应向内求,只要去除了私欲,天理自然呈现。

(19)、他在龙场直面生死悟道之后发出的欣悦惊呼,堪称历史文化发展即将进入心学时代最震撼人心的思想惊雷。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117句王家卫风格总结精选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