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文案短句 > >正文
王阳明最经典的一句话
发布时间:2023-11-16 20:37:48 admin 阅读:59
王阳明最经典的一句话
虽然没有在一起,爱过就是一生一世
哲思|王阳明最经典十句话,说尽心学至高境界
来源|儒风大家
王阳明,被《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称为“千古第一等人”。他官至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精通儒释道三家,开创出了堪称儒学新局面的心学,被认为是可直追孔孟的大圣人。作为史上罕见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人,王阳明为后世留下了很多经典语录。下面这十句,尤其精彩,堪称说尽了心学的高明境界。
1、王阳明: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点题:立什么样的志,成什么样的人。
故事背景:
1483年,王阳明在北京的私塾读书。有一天,他一本正经地问老师:“何谓第一等事?”这相当于是在问,人生的终极价值是什么?
他的老师吃了一惊,因为从来没有学生问过他这样的问题。但他还是很快作出了坚定的回答:“当然是读书做大官啊!”
王阳明严肃地看着老师说:“我认为不是这样。”顿了顿,一脸郑重地继续说道:“我以为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人生感悟:
中国有句老话,叫三岁看老。中国的古人,也一向高度强调立志的重要性。王阳明从小立志做圣贤,后来果然成为圣贤,则为此作出了最好的诠释和证明。
立志为什么重要?因为志向就是意志,就是方向。只有如此,人在有限的时间精力和复杂的现实之下,才可能意志坚定、少走弯路,而大大提高完成目标的可能性。
古人言:求其上而得其中,求其中而得其下。所以立志一定要高,那样即使不能完全实现人生目标,至少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2、王阳明:我以落第动心为耻
点题: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
故事背景:
1496年,王阳明在会试中再度名落孙山。有人在发榜现场未见到自己的名字而嚎啕大哭,王阳明却无动于衷。大家以为他是伤心过度,于是都来安慰他。
王阳明脸上略过一丝沧桑的笑,说:“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
人生感悟:
人生中会遇到很多的艰难困苦,越是在这种时候越能体现人的心性修养。寻常人往往慌乱悲戚,唯有修养深厚者能做到泰然处之。文天祥说:时穷节乃现。
如何才能拥有这种自觉和修养呢?王阳明还有一句话,道出了所有: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艰难困苦,正是对心性的最好磨砺。
3、王阳明:他一疑,事就成了
点题:人没有坚定的信念,就容易被人利用。
故事背景:
王阳明在平定宁王朱宸濠的叛乱中,曾用过一个伪造公文的计谋。
他伪造了答复朱宸濠手下重臣李士实和刘养正投诚的书信,再伪造朱宸濠手下指挥官们的投降密状。然后让人去和平时与朱宸濠结交的人相谈,在会谈结束后故意把这些公文遗落。自然,这些伪造的公文统统都到了朱宸濠手里。
有地方官员对王阳明的这些计谋不以为然,问他“这有用吗?”王阳明不答反问:“先不说是否有用,只说朱宸濠疑不疑。”有官员不假思索地回答:“肯定会疑。”王阳明笑道:“他一疑,事就成了。”
人生感悟:
这个故事,同时告诉了我们修养和做事的秘诀。
对于修养,为什么“他一疑,事就成了”?因为这样的人做不到一心不动,于是就有了被人迷惑和利用的可能。计谋、策略只能应对一事,修养则可以应对一生。前者总是悔之晚矣,后者往往有备无患。
对于做事,人往往要么怯懦,要么只有血气之勇。王阳明则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要攻心为上,力求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
4、王阳明: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点题:有一颗强大的内心,便能无往而不胜。
故事背景:
有弟子问王阳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王阳明回答:哪里有什么技巧,只是努力做学问,养的此心不动;如果非要说有技巧,那此心不动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相差无几,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王阳明举例子说,当时和朱宸濠对战时,我们处于劣势,我向身边的人发布准备火攻的命令,那人无动于衷,我说了四次,他才从茫然中回过神来。这种人就是平时学问不到家,一临事,就慌乱失措。那些急中生智的人的智慧可不是天外飞来的,而是平时学问纯笃的功劳。
人生感悟:
为什么“此心不动”是唯一的技巧呢?因为心不动才能冷静,冷静才能沉着,沉着才能在危机面前正常甚至超常发挥,所谓急中生智。如阳明先生所说,这不是天外飞来的。
事事讲技巧,似乎看着聪明,其实都是投机者的小聪明。只有真正的智者,才会从大本大源上找依靠,老老实实做功夫。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大巧若拙”。
如何做功夫呢?王阳明在这里指出了另一条路——努力做学问。诸葛亮说“非学无以广才”,对于才能和修养,读书学习就算不是唯一的路,也一定是必不可少的一条路。
5、王阳明: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
点题:顺应自己的本性,保持自己的良知。
故事背景:
王阳明在一座寺庙中看到一个枯坐的和尚,据说已不视不言静坐三年。
王阳明笑了笑,就绕着和尚走了几圈,像是道士捉鬼前的作法。最后他在和尚面前站定,看准了和尚,冷不防地大喝一声:“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不知是王阳明的禅机触动了和尚,还是王阳明的大嗓门惊动了和尚。总之,和尚惊慌地睁开眼,“啊呀”一声。
王阳明盯紧他,问:“家里还有何人?”和尚答:“还有老母。”王阳明再问:“想念她吗?”和尚不语。一片寂静,静的能听到和尚头上的汗水流淌的声音。最后,和尚打破了这一死寂,用一种愧疚的语气回答:“怎能不想念啊!”
王阳明露出满意的神色,向和尚轻轻地摆手说:“去吧,回家去照顾你的母亲吧。”第二天,和尚离开寺庙,重回人间。
人生感悟:
这个打坐的和尚明明不言不视已经三年,王阳明为什么偏偏问他口巴巴说什么、眼睁睁看什么?
因为他看到了和尚表面不说、不看,心里却终日在说、在看。说和看的,正是绝思绝欲与人的天然良知之间的冲突。王阳明其实就跟他说了一句话:顺应自己的本性,顺从自己的良知,才是人,才合道。绝不是要别处再求一个凌驾于人心万物的道。那也不是道,是妄。
真心诚意想做王阳明心学的信徒,好好生活,好好做人,听到自己内心善的声音,听从自己内心的良知召唤,也就够了。
6、王阳明:光不仅在烛上
点题:真正的光明,只存在于心中。
故事背景:
一个叫徐樾的弟子,在岸边如信徒朝圣一样虔敬地希望和王阳明见面,王阳明答应了。
徐樾还处于王阳明心学的初级阶段——静坐。他确信在静坐中理解了王阳明心学,得到了真谛。王阳明就让他举例子说明,徐樾就兴奋地举起例子来,他举一个,王阳明否定一个。这样举了十几个,已无例可举,徐樾相当沮丧。
王阳明指点他道:你太执着于事物。徐樾不理解。王阳明就指着船里蜡烛的光说:“这是光。”在空中画了个圈说:“这也是光。”又指向船外被烛光照耀的湖面说:“这也是光。”再指向目力所及处:“这还是光。”
徐樾先是茫然,但很快就兴奋起来,说:“老师我懂了。”王阳明说:“不要执着,光不仅在烛上,记住这点。”徐樾拜谢而去。
人生感悟:
蜡烛能发光,光却不仅在蜡烛上,还可以在太阳上、月亮上、火把上。如果心中有光,那么光便无处不在,因为你的心已经是太阳,正大光明,普照万物。这就是王阳明要告诉我们的。
反过来我们也可以推导,如果一个人眼中看到的全是阴暗,那么其实不是这个世界出了什么问题,而是他的心里没有光明,是他的心态出了问题。看到这点,力求扭转,那么光明便已不远。
7、王阳明:你死都不怕,还在乎一条内裤么?
点题:没有一无是处的人,只有自暴自弃的心。
故事背景:
王阳明在庐陵担任县令时,抓到了一个罪恶滔天的大盗。这个大盗冥顽不灵,面对各种讯问强烈顽抗。王阳明亲自审问他,他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说:“要杀要剐随便,就别废话了!”王阳明于是说:“那好,今天就不审了。不过,天气太热,你还是把外衣脱了,我们随便聊聊。”大盗说:“脱就脱!”
过了一会,王阳明又说:“天气实在是热,不如把内衣也脱了吧!”大盗仍然是不以为然的样子:“光着膀子也是经常的事,没什么大不了的。”又过了一会,王阳明又说:“膀子都光了,不如把内裤也脱了,一丝不挂岂不更自在?”大盗这回一点都不“豪爽”了,慌忙摆手说:“不方便,不方便!”
王阳明说:“有何不方便?你死都不怕,还在乎一条内裤吗?看来你还是有廉耻之心的,是有良知的,你并非一无是处呀!”
人生感悟:
总有人感叹人心险恶,可王阳明告诉我们,哪怕是罪恶滔天的罪犯,心中也是有良知的。明白了这一点,就能明白他们最需要的不是惩罚,而是感化。这就是慈悲。
总有人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从而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王阳明则告诉我们,没有任何一个人是一无是处的,每个人身上都有美好的东西、珍贵的品质。所以人要对自己有信心,坚信自己的价值。
喜欢蔑视、贬低和打压别人的人,修养品行往往都是下乘,这种人的看法不值得放在心上。反而是王阳明这种修养精深、境界高明的人,往往能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很多时候,并不是你错了或者没有用,你只是还没等到有能力欣赏你的人。
8、王阳明: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点题:我心由我不由天。只要此心不动,如何都是安然。
故事背景:
有一年春天,王阳明和他的朋友到山间游玩。朋友指着岩石间一朵花对王阳明说:你经常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你看这朵花,在山间自开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吗?难道你的心让它开,它才开的;你的心让它落,它才落的?
王阳明的回答很有味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人生感悟:
花当然是自开自落的,可是能不能扰动我心,却是由我来决定的。哪怕天崩地裂、洪水滔天、电闪雷鸣、暴雨大作,只要我心中安然,便永远是在桃花源、艳阳天。
这就是佛所说的“万法唯心造”。心灵的一切问题,追到根子上,其实都只是心自己的问题。世间种种无论怎样险恶,只要我心不动,便奈何不得我分毫。
9、王阳明: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
点题:这个世界不欠你的,是你自己亏欠了自己。
故事背景:
有一天,个性极强的王艮出游归来,王阳明问他:“都见到了什么?”王艮以一副异常惊讶的声调说:“我看到满街都是圣人。”
王艮这句话别有深意,他来拜王阳明为师前就是狂傲不羁的人,拜师后也未改变“傲”的气质。王阳明多次说:“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王艮不相信。他始终认为圣人是遥不可及的,所以他说的“我看满街都是圣人”,是在讥笑王阳明。
王阳明大概是猜透了王艮的心意,于是就借力打力:“你看到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
人生感悟:
最有深意的就是王阳明的最后一句话——“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表明你心中有着无限的包容、友爱和善意;而这样的人,谁不愿亲近?谁不会爱戴?自然“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而能做到如此,也确实已经是真正的圣人。
仅仅一句话,既说出了一个人应该具有的修养,也说出了教化世人的最好方式——以身作则,感化世人。所以别再怀疑和抱怨了,你只是修养不够深,做得不够好。不是这个世间亏欠你,是你自己亏欠了自己。
10、王阳明: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点题:用尽一生,去做一个光明磊落的人。
故事背景:
1528年阴历十一月二十八日夜,王阳明从一个美的出奇的梦中醒来,他问弟子:“到哪里了?”弟子回答:“青龙铺。”王阳明又问:“船好像停了?”弟子回答:“在章江河畔。”王阳明笑了一下:“到南康还有多远?”弟子回答:还有一大段距离。王阳明又是一笑,恐怕来不及了。
他让人帮他更换了衣冠,倚着一个侍从坐正了,就那样坐了一夜。第二天凌晨,他叫人把弟子周积叫进来。周积匆忙地跑了进来,王阳明已倒了下去,很久才睁开眼,看向周积说:“我走了。”
周积无声的落泪,问:“老师有何遗言?”船里静的只有王阳明咝咝的呼吸声。王阳明用他人生中最后的一点力气向周积笑了一下,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人生感悟:
坦荡必光明,光明必坦荡,所以说坦荡荡光明磊落。生当如此,死亦如此。阳明先生死时都已经做到了,而我们连生时都还做不到,这就是差距,也是方向。他的学问是心学,他帮我们指出的方向,则是光明磊落的心地。
声明:版权属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作学习、交流之用;禁止商业用途,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予以删除。
买房、卖房、继承、析产、分割、确权、陪购、陪售,代理谈判、签约、争议解决。
敬请关注:易居房产律师网
http://www.maxfcls.com/ (PC端)
http://www.maxfcls.com/wap/ (移动端)
Email:zhangtaolawyer@sina.com
王阳明的四句教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四句话王阳明说是王门心学的精髓奥义??
第一句-----------王阳明认为,“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没有善恶就是心的本体,类似于佛教的心形归空,但又不同于佛教的空,也就是心中没有想法,应机而动,如果水一般没有形态,心体本空就像圣人和天地一般无有思虑和欲望。第二句-----------心体本空就像圣人和天地一般无有思虑和欲望,当人有了善恶之分的时候,说明人的主观意识有了活动,也就是所谓的意动(意识活动,也就是凡人的状态)。第三句-----------阐述第三句话前,要先解释天理人欲。。天理”在朱熹的哲学思想中包含道理、规律、秩序、准则、规定性,“天理”既是天之大理,又是物之小理,还是人之道理。天理是自然之理,是万物之常理,是事物本来的规律,是社会之秩序,是人的伦理、道理、情理。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语录。。朱熹认为,天理就是脱离于人的主观意思而存在的,而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理,天理本来就是不存在的,因为人的主观意识去接触天地万物,对其运作等到有了认识,才产生了所谓的理。。如果心不接触万物,万物便与心同归于寂,也就无所谓天理了。。所以天理也是人心的认知产生的,属于主观意识的产物。。天地无心,以万物之心为心,天地不仁,视万物如刍狗。可见这本来是没有什么天道的。什么万物规律,社会秩序,一切都是出于人的主观认识,你不去认识它,能认识到它有理吗。。可以说王门心学是一个很唯心的哲学,如同不是风动,也不是旗动,而是心动的六组慧能的禅机一样。。所以说心外无理,心即理。。能分辨善恶,就说明人的主观意识发挥了作用。这里的重中之重-------------善恶,就是人欲,知就是天理,有了天理,人才能对欲望进行善恶的区分,有了欲望,天理才有区分对象,一个是认知的本体,一个是认知的对象,两者共同组成了天理人欲的理论系统。而天理人欲都是人的意识活动的产物,人欲是自己的主观意识活动,天理是给自己意识活动以及意识活动衍生的行为做出的规定,两者的关系是紧密结合本生同源的,所以朱熹的存天理去人欲的口号是瞎扯淡。人欲跟天理本身就是一体的,如何去除一个保留另一个。这在主观认知和辩证逻辑上都是行不通的。第四句-----------而最后一句话,就是讲述如何能够通过传统的儒家教程“格物致知”来领悟心学的奥义。因为天理和人欲是不可分割的,所以就要不断的减损自己的人欲,来达到圣人无有忧虑无有欲望的境界。这靠的就是每天割除自己的恶的思想,来达到至善的境界(至善不是恶的对立,而是没有善恶的至善)。过去的圣贤说过,为学日增,为道日减!增的是知识,减得是欲望!天地无心,以万物之心为心,因八万四千种妄念,是故佛教的不二法门幻化出八万四千种法门!由此,为道须日减妄念,让本性流露,是故神秀大师作偈:身为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慧能大师的: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儿空无物,何处惹尘埃。破除了四相,直达空性!固然高出神秀大师,体现了禅宗的见性成佛,可是能每天勤拂拭就相当不容易了,更何况见性成佛呢?而王阳明走的就是神秀大师的道路,靠平时勤加修炼,渐渐地恢复本心!这也说明了心学和佛学的不同之处,虽然都是唯心,但其中还是有微妙的差别之处的。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受其黑,知其荣守其辱,损之又损,德归于朴,也就是无极了!从这点来说就跟道家的损之又损一致了。由此可见3教互相交融,水乳一家。也能看出王门心学的正确性。王阳明求学之时遍历了佛道儒三家,择优秀思想而取用之,进而龙场悟道成为千古一圣,实在是妙啊妙。。所以分析他的哲学思想时最好兼顾佛教和道家的哲学要义,这样互相辩证,互相增进理解。三家的思想都兼顾,方才知道古人说的,红莲白藕青荷叶,三教本来是一家。这句话真是大实话,在几千年来的磨合之中,三教的哲学思想已经互相弥补,共同形成了一个完美精妙的庞大的理论系统。。这四句教确实是王圣人的心学提纲挚领的四句话,实在是心学的奥义所在,这四句话完整的阐述了什么是本来面目(如同圣人和天地){第一句},什么是我们这些凡人{第二句},我们的意识是如何升起的,以及如何利用心学观点来解读长期以来统治大众的天理人欲的程朱理论{第三句},{最后一句}告诉我们如何的通过平常的日常修为来达到圣贤的地步。“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王圣人语录。。心学的理论框架大概是这样子吧??这都是我的个人理解,一家之言。。。不过天理人欲一块发现还是尚未理解透彻,写的时候感觉写的非常非常乏力,所学王门心学之日短,又不曾认真读诵经典,如此班门弄斧,不免贻笑大方了。。要想有成就,还需日久刻苦的参修实践的。。致良知,就是做圣贤,是心学的最终目的,心学就是一门教人做圣贤的学问。。如何致良知,就是去恶存善,如何去恶存善,就要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才是王门心学的最高要义,大白话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这是做一切事的方法论。无论你想做什么,都离不开知行合一。。其实知行合一我也不是很懂,但是我知道,只有掌握了知行合一,才能将王门心学的哲学方面的精神力量转化成在现实中能产生实际作用的力量。。儒兵政哲教释道,伏读阳明管窥豹。。。。一生俯首拜阳明。。
王阳明的四句教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四句话王阳明说是王门心学的精髓奥义?无善...
第一句———————————王阳明认为,“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没有善恶就是心的本体,类似于佛教的心形归空,但又不同于佛教的空,也就是心中没有想法,应机而动,如果水一般没有形态,心体本空就像圣人和天地一般无有思虑和欲望.第二句———————————心体本空就像圣人和天地一般无有思虑和欲望,当人有了善恶之分的时候,说明人的主观意识有了活动,也就是所谓的意动(意识活动,也就是凡人的状态).第三句———————————阐述第三句话前,要先解释天理人欲..天理”在朱熹的哲学思想中包含道理、规律、秩序、准则、规定性,“天理”既是天之大理,又是物之小理,还是人之道理.天理是自然之理,是万物之常理,是事物本来的规律,是社会之秩序,是人的伦理、道理、情理.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语录..朱熹认为,天理就是脱离于人的主观意思而存在的,而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理,天理本来就是不存在的,因为人的主观意识去接触天地万物,对其运作等到有了认识,才产生了所谓的理..如果心不接触万物,万物便与心同归于寂,也就无所谓天理了..所以天理也是人心的认知产生的,属于主观意识的产物..天地无心,以万物之心为心,天地不仁,视万物如刍狗.可见这本来是没有什么天道的.什么万物规律,社会秩序,一切都是出于人的主观认识,你不去认识它,能认识到它有理吗..可以说王门心学是一个很唯心的哲学,如同不是风动,也不是旗动,而是心动的六组慧能的禅机一样..所以说心外无理,心即理..能分辨善恶,就说明人的主观意识发挥了作用.这里的重中之重-------------善恶,就是人欲,知就是天理,有了天理,人才能对欲望进行善恶的区分,有了欲望,天理才有区分对象,一个是认知的本体,一个是认知的对象,两者共同组成了天理人欲的理论系统.而天理人欲都是人的意识活动的产物,人欲是自己的主观意识活动,天理是给自己意识活动以及意识活动衍生的行为做出的规定,两者的关系是紧密结合本生同源的,所以朱熹的存天理去人欲的口号是瞎扯淡.人欲跟天理本身就是一体的,如何去除一个保留另一个.这在主观认知和辩证逻辑上都是行不通的.第四句———————————而最后一句话,就是讲述如何能够通过传统的儒家教程“格物致知”来领悟心学的奥义.因为天理和人欲是不可分割的,所以就要不断的减损自己的人欲,来达到圣人无有忧虑无有欲望的境界.这靠的就是每天割除自己的恶的思想,来达到至善的境界(至善不是恶的对立,而是没有善恶的至善).过去的圣贤说过,为学日增,为道日减!增的是知识,减得是欲望!天地无心,以万物之心为心,因八万四千种妄念,是故佛教的不二法门幻化出八万四千种法门!由此,为道须日减妄念,让本性流露,是故神秀大师作偈:身为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慧能大师的: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儿空无物,何处惹尘埃.破除了四相,直达空性!固然高出神秀大师,体现了禅宗的见性成佛,可是能每天勤拂拭就相当不容易了,更何况见性成佛呢?而王阳明走的就是神秀大师的道路,靠平时勤加修炼,渐渐地恢复本心!这也说明了心学和佛学的不同之处,虽然都是唯心,但其中还是有微妙的差别之处的.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受其黑,知其荣守其辱,损之又损,德归于朴,也就是无极了!从这点来说就跟道家的损之又损一致了.由此可见3教互相交融,水乳一家.也能看出王门心学的正确性.王阳明求学之时遍历了佛道儒三家,择优秀思想而取用之,进而龙场悟道成为千古一圣,实在是妙啊妙..所以分析他的哲学思想时最好兼顾佛教和道家的哲学要义,这样互相辩证,互相增进理解.三家的思想都兼顾,方才知道古人说的,红莲白藕青荷叶,三教本来是一家.这句话真是大实话,在几千年来的磨合之中,三教的哲学思想已经互相弥补,共同形成了一个完美精妙的庞大的理论系统..这四句教确实是王圣人的心学提纲挚领的四句话,实在是心学的奥义所在,这四句话完整的阐述了什么是本来面目(如同圣人和天地){第一句},什么是我们这些凡人{第二句},我们的意识是如何升起的,以及如何利用心学观点来解读长期以来统治大众的天理人欲的程朱理论{第三句},{最后一句}告诉我们如何的通过平常的日常修为来达到圣贤的地步.“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王圣人语录..心学的理论框架大概是这样子吧?这都是我的个人理解,一家之言...不过天理人欲一块发现还是尚未理解透彻,写的时候感觉写的非常非常乏力,所学王门心学之日短,又不曾认真读诵经典,如此班门弄斧,不免贻笑大方了..要想有成就,还需日久刻苦的参修实践的..致良知,就是做圣贤,是心学的最终目的,心学就是一门教人做圣贤的学问..如何致良知,就是去恶存善,如何去恶存善,就要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才是王门心学的最高要义,大白话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这是做一切事的方法论.无论你想做什么,都离不开知行合一..其实知行合一我也不是很懂,但是我知道,只有掌握了知行合一,才能将王门心学的哲学方面的精神力量转化成在现实中能产生实际作用的力量..儒兵政哲教释道,伏读阳明管窥豹.一生俯首拜阳明..
王阳明心学100句经典名言,每天读一遍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你怎么看呢?
为什么说王明阳的名言可以强大内心?也许跟他的经历有关:年少有为、升职贬职、被追杀、平定叛乱,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中就有不同的人生感悟和思想感悟,这种感悟自是给人强大的内心。
至今还公认的评价说:中国历史上只有2个圣人,就是孔子和王阳明。王阳明是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心学之集大成者,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
1、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2、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3、君自保重,我心送君三十里。
4、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5、“格物”即“慎独”,即“戒惧”。
6、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7、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8、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
9、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
10、诚字有以工夫说者。诚是心之本
王阳明像
11、无私心就是道。
12、惟天下之至诚,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
13、谦虚其心,宏大其量。
14、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
15、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16、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17、动亦定,静亦定。
18、攻吾之短者是吾师。
19、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20、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边寻。(《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21、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22、凡学之不勤,必其志未笃也。
23、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24、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
25、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26、天下之事,其得之不难,则其失之必易;其积之不久,则其发之必不宏。27、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28、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29、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泛海》)
30、一念开明,反身而诚。
图片来自网络
31、静处体悟,事上磨炼。
32、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33、常快活便是功夫。
34、君子诲人不倦,而师道必严。
35、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
36、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
37、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大学问》)
38、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
39、心无外物,物以心生。
40、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二字是参同。(《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41、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
42、山中莫道无供给,明月清风不用钱。
43、天理即人欲。
44、天理即仁心。
45、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46、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47、勿忘勿助必有事焉。
48、何为第一等事?当读书做圣人耳。
49、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50、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王阳明像
51、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52、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
53、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54、若己为君子,而使人为小人,亦非仁人忠恕恻怛之心。
55、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
56、一有谋计之心,则虽正谊明道,亦功利耳。
57、夫精藏则太和流,神守则天光发,累释则怡愉而静,机忘则心纯而一。四者,道之证也。
58、苟无尊崇笃信之心,则必有轻忽慢易之意。
59、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源不浚则流息,根不植则木枯,命不续则人死,志不立则气昏。
60、地灵则人杰,人之无良,亦足以为山川之羞!
图片来自网络
61、夫美质难得而易坏,至道难闻而易失,盛年难遇而易过,习俗难革而易流。
62、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责己则昏。
63、人之善恶,由于一念之间。
64、一念改过,当时即得本心。
65、致知二字,乃是孔门正法眼藏,异此而学,即谓之异端;离此而说,即谓之邪说;迷此而行,即谓之冥行。
66、功盖天下而莫之嫉,善利万物而莫与争。
67、体,即良知之体,用,即良知之用,宁复有超然于体用之外者乎?
68、能戒慎恐惧者,是良知也。
69、防于未萌之先,而克于方萌之际。
70、随物而格,是致知之功。
71、格物致知,灭除轻傲。
72、圣人气象不在圣人而在我矣。
73、以言语谤人,其谤浅;是以身谤也,其谤深矣。
74、外面是非毁誉,亦好资之以为警切砥砺之地。
75、眼前路径须放开阔,才好容人来往,若太拘窄,恐自己亦无展足之地矣。76、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77、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只是一“傲”字,便结果了这一生。
78、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79、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
80、凡谋其力之所不及而强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为致良知。
81、记诵之广,适以长其敖也;知识之多,适以行其恶也;闻见之博,适以肆其辨也;辞章之富,适以饰其伪也。
82、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
83、良知之外,别无知矣;故“致良知”是圣人教人第一义。
84、思是良知之发用。若是良知发用之思,则所思莫非天理矣。
85、君子之酬酢万变,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斟酌调停,无非是致其良知,以求自慊而已。
86、盖良知之在人心,亘万古、塞宇宙而无不同。
87、不欺则良知无所伪而诚,诚则明矣;自信则良知无所惑而明,明则诚矣。88、至诚则“无知而无不知”,不必言“可以前知”。
89、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90、天下之人心皆吾之心也,天下之人犹有病狂者矣,吾安得而非病狂乎?犹有丧心者矣,吾安得而非丧心乎?
王阳明
91、《中庸》谓“知耻近乎勇”。所谓知耻,只是耻其不能致得自己良知耳。92、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
93、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94、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
95、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心体明即是道明。
96、然天理亦自有个中和处,过即是私意。
97、道无精粗,人之所见有精粗。
98、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
99、至善者性也,性元无一毫之恶,故曰至善。
100、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虽弥漫周遍,无处不是,然其流行发生,亦只有个渐,所以生生不息。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格物致知什么意思?
“格物致知”出自《大学》,确实不是阳明先生提的,但阳明先生的学问却由“格物致知”而来。“格物致知”的理论在北宋经朱熹、程颐等人的宣讲而发扬光大,被称“程朱理学”,其主要观点是“存天理灭人欲”。到了明朝,发生了件好笑的事,太祖朱元璋在修家谱的时候,把他们老朱家和朱熹扯上了关系,说自己是朱熹的后人,并尊朱熹学说为《四书》的唯一权威解释,由官方给予认证。于是“格物致知”在明朝得到了彻底的大发展。
五代末期,出了一个有名的神仙,叫陈抟,他的弟子叫穆修,而穆修的弟子叫周敦颐,这个人大家应该都知道,就是北宋写出了《爱莲说》的那个大牛人,提出天道、人道、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诚"字是思想的核心,他还写出了《太极图说》,由太极生无极,由无极到阴阳五行,最终奠定了宇宙论的基础,太深奥了,不明觉厉,这些字分开我都知道,合在一起就有点蒙圈,反正很厉害就是了。
格物致知就是科学的精神,对客观的事物(包括人事物),进行全面的、深入的、准确的、系统的认识、理解和研究。毛主席强调理论要联系实际,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事上磨炼。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学习和修养的渐进过程,格物致知是基础的基础。可是自从儒家思想一统江湖之后,格物致知这件事基本上就没了。
历经千辛万苦,“虚度”十九年光阴的王守仁寻遍了天涯海角,终于找寻到了那个神秘的“理”。原来答案一直就在他的身边,如此明了,如此简单,从未离开过存天理,去人欲?不,不是的!天理即是人欲。天地圣贤之道并非存于万物,也无须存于万物,天人本是一体,何时可分?又何必分?
死亡遗言经典语录
1、豫让:“吾可以下报智伯矣!”豫让,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人,深受智伯的重用。公元前453年,赵﹑韩﹑魏三家灭智,豫让逃亡山中,叹道:““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雠矣。”发誓给智伯报仇,后刺杀失败,豫让知道生还无望,无法完成刺杀赵襄子的誓愿,就请求赵襄子把衣服脱下一件,让他象征性地刺杀。赵襄子满足了他这个要求,派人拿着自己的衣裳给豫让,豫让拔出宝剑多次跳起来击刺它,仰天大呼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吾可以下报智伯矣!”一句也表现了春秋战国时期典型的刺客精神。2、李斯:“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李斯作为秦国名相,晚节不保,伙同赵高矫诏,立胡亥为皇帝,后被赵高所排挤,被腰斩于咸阳闹市,诛三族。临刑前,李斯看到自己最心爱的的幼子也在待斩行列内,忽然悲从心来,怆然曰:“我真想能像你儿时那样,父子俩牵着爱犬阿黄,带着猎鹰,出上蔡城东门去追捕狡兔啊,如今是不可能了!”言毕被诛杀,听者无不悲从中来。3、太史慈:“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太史慈是三国东吴名将,他的这句遗言,连同他的英勇事迹,为世人所熟知。行在乱世,生死有命,但求以七尺血肉之躯,建万世功勋,此言一出,谁与争锋。同时,我们也能从中听到些许不甘与无奈。4、刘备:“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这是刘备临终前给其子刘禅的遗诏中的话,劝勉他要进德修业,有所作为。刘备的为人在后世争议颇多,但这几句临终遗言确实能很好的表现其以德服人,征战天下的一生。5、冉闵:“天下大乱,尔曹夷狄,人面兽心,尚欲篡逆。我一时英雄,何为不可作帝王邪!”冉闵是五胡乱华时期的汉民族英雄,以“杀胡令”闻名于世。“你这个奴仆下人,为何妄称天子?”冉闵答道:“天下大乱,你们夷狄之族,人面兽心,尚且意欲篡位谋反。我乃一世英雄,为何不能做帝王?”慕容儁大怒,斩冉闵于遏陉山。后冉闵被追谥为武悼天王。6、宗泽:“过河,过河,过河!”宗泽是南宋抗金名将,曾20多次上书高宗赵构,力主还都东京,并制定了收复中原的方略,无一被采纳,他因壮志难酬,忧愤成疾而卒。宗泽在弥留之际,没一句话谈及家事,念念不忘北伐,最后连呼三声“过河!过河!过河!”怀着悲愤的心情溘然与世长辞,时年70岁。7、陆游:“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为南宋著名词人,终其一生也未听到南宋北伐中原胜利的消息,弥留之际,留下了一首名流千古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8、王阳明:“此心光明,亦复何言!”《阳明年谱》记载道,当时他召弟子周积进来,过了很久,才睁开眼睛看着他说:“我走了!”周积眼泪落了下来,问:“有什么话留下来吗?”王阳明微微笑道:“此心光明,亦复何言?”阳明先生临终前留下的八个字,是对他传奇一生的最好总结。
王阳明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到底是什么意思?
王阳明的良知,我是这样理解的,比如一老太在马路上摔倒了,那我们扶还是不扶?按王阳明中的良知出发,从人的本性出发,我们该扶,不扶反而我们就有问题。当然这种思想是好的,是需要弘扬的,但面对不同层次的人及复杂的社会,我们是应该用法,理来保护自己不被伤害,再去帮助人,当然特殊情况也需特殊处理。"知行合一"其实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引导实践,使其完美融合。无论学习,工作都需要不断思索,不断实践,而非夸夸其谈,不务实业或者光埋头苦干,傻干,工作质量提不上去,不去想为什么?
知行合一适于古代,同样也适用于现代,但它应该是有范畴和底线的,那就是良知还有一样法。思想总是在质疑时,加以完善,从而更适合这个多元的现代社会!
王阳明诗句经典?
荒村灯夕偶逢晴,野烧峰头处处明。内苑但知鳌作岭,九门空说火为城。
白云冉冉出晴峰,客路无心处处逢。已逐肩舆度青壁,还随孤鹤下苍松。
方园不盈亩,蔬卉颇成列。分溪免瓮灌,补篱防豕蹢
山石犹有理,山木犹有枝。人生非木石,别久宁无思!
分席夜堂坐,绛蜡清樽浮;鸣琴复散帙,壶矢交觥筹。
持刀忌触手,睨视不敢挥。艾草须艾棘,勿为棘所欺。
王阳明修心经典句子
1、何为第一等事?当读书做圣人耳。2、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3、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4、昔镜未开明,可以藏垢。今镜明矣,一尘之落,亦难住脚,此入圣之机也。5、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6、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7、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8、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9、若先暴白其过恶,痛毁极底,使无所容,彼将发其愧耻愤恨之心,虽欲降以相从,而势有所不能,是激之而使为恶矣。10、一齐众楚,最易摇夺。11、凡后生美质,须令晦养厚积。天道不翕聚,则不能发散,况人乎?花之千叶者无实,为其华美太发露耳。12、譬之金之在冶,经烈焰,受钳锤,当此之时,为金者甚苦;然自他人视之,方喜金之益精炼,而惟恐火力锤煅之不至。既其出冶,金亦自喜其挫折煅炼之有成矣。13、后之君子,亦当素其位而学,不愿乎其外。素富贵,学处乎富贵;素贫贱患难,学处乎贫贱患难。则亦可以无入而不自得。14、若己为君子,而使人为小人,亦非仁人忠恕恻怛之心。15、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16、一有谋计之心,则虽正谊明道,亦功利耳。17、夫精藏则太和流,神守则天光发,累释则怡愉而静,机忘则心纯而一。四者,道之证也。18、苟无尊崇笃信之心,则必有轻忽慢易之意。19、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源不浚则流息,根不植则木枯,命不续则人死,志不立则气昏。20、地灵则人杰,人之无良,亦足以为山川之羞!21、一念改过,当时即得本心。22、夫美质难得而易坏,至道难闻而易失,盛年难遇而易过,习俗难革而易流。23、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责己则昏。24、人之善恶,由于一念之间。25、致知二字,乃是孔门正法眼藏,异此而学,即谓之异端;离此而说,即谓之邪说;迷此而行,即谓之冥行。26、动亦定,静亦定。27、古之君子,洞物情之向背而握其机,察阴阳之消长以乘其运,是以动必有成而吉无不利。28、功盖天下而莫之嫉,善利万物而莫与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