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文案短句 > >正文

丘吉尔(丘吉尔年幼时曾经掉到过粪池里吗??(*^__^*))

发布时间:2023-11-17 17:52:19 admin 阅读:59

导读丘吉尔年幼时曾经掉到过粪池里吗??(*^__^*) 上个世纪初,英国出了两个杰出的人物,一个是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他在二次大战中以自己杰出的外交才能极大地推进了世界反法西...

丘吉尔年幼时曾经掉到过粪池里吗??(*^__^*)

上个世纪初,英国出了两个杰出的人物,一个是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他在二次大战中以自己杰出的外交才能极大地推进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丘吉尔在一次玩耍时不小心掉进了一个很深的粪池,如果没有人来救起他,他很快就会被淹死。弗莱明小时候家里很穷,没钱供他读书,如果得不到富人资助,他长大之后只能是一个缺少知识的文盲。幸好,在丘吉尔掉入粪池的时候,有一个农夫闻声赶来,他跳入粪池,将丘吉尔救起。这个农夫就是弗莱明的父亲。丘吉尔的父亲是英国上议院的议员,为了报答农夫对他儿子的救命之恩,他把弗莱明带去上学,一直读到圣玛利亚医学院毕业。弗莱明的父亲是个很平常的人,他从粪池中救起小孩也是一个很平常的善举,然而,正是这么一个很平常的人,一个很平常的善举,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从而也改变了世界上千千万万人的命运!更确切地说,改变人们命运的,不是一个人,一件事,而是一种精神,一种品质,那就是:善良。

丘吉尔幼年或曾受“性虐待”?

丘吉尔一直给人铁腕政治家的印象,但最近据英国小说家杜布斯称,这位英国最著名的首相、战时最伟大的领袖很可能受到“性虐待”。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1日报道,杜布斯在发表题为“丘吉尔:伟大的起源”的演讲时提出了这一说法,这名同为保守党的小说家曾深入研究过丘吉尔的生平,写过很多关于丘吉尔执政时期的小说。虽然杜布斯没有说明是谁虐待了丘吉尔,但他生动地讲述了8岁的丘吉尔是如何多次在圣乔治学校被校长剥光衣服并挨打的,并称这在丘吉尔的身体上、精神上甚至是性方面都造成了难以磨灭的创伤。 

杜布斯说,学校的校长斯内德·金纳斯利以鞭打学生著称,即使按照维多利亚时代的标准,他的暴力行为也称得上残忍。丘吉尔是学校中最顽皮、最贪吃、成绩最差的学生之一,因此经常遭到校长的体罚。一次丘吉尔因为偷了一包糖而挨打,他被剥光衣服,压在一块体罚用的石块上,然后被打得鲜血四溅,直到他的保姆发现丘吉尔遭到这种可怕的境遇后,他的父母才把他从这所学校带走,转到别的学校。也就是在圣乔治学校,丘吉尔落下了一紧张就口吃的毛病。

了解《环球时报》的三观

丘吉尔是犹太人吗?

不是。

丘吉尔是英国政治家,出生于贵族因为丘吉尔支持犹太人的复国运动,所以被有些人认为他是犹太人,其实不是。

丘吉尔1940年至1945年和1951年至1955年两度出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领导英国人民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是“雅尔塔会议三巨头”之一,战后发表《铁幕演说》,正式揭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丘吉尔是历史上掌握英语单词数量最多的人之一,被美国杂志《人物》列为近百年来世界最有说服力的八大演说家之一,曾荣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从1929年到1965年连续36年担任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校长。

丘吉尔当了几任英国首相?

1940年5月10日,英国著名的反法西斯政治家、海军大臣丘吉尔接替张伯伦担任英国首相。丘吉尔受命于危难之际,使国际反法西斯阵营中有了一位杰出的领导人。

如何评价丘吉尔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

丘吉尔是二战时期英国首相,是人的管理者。人的管理者的水平,不在某项技术有多强,而在于能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如他使用蒙哥马利。

命最硬的丘吉尔在非洲被俘后竟然自己逃了

各位好~假期结束,小编来公布上周的抽奖结果啦!

恭喜下列车长喜提车辆!获奖名单如下:

周一

Is-2柏林

STG

BT-SV

虎(扶桑)

周二

FV4202(p)

Pudel

II号D型

黑豹(伪装M10)

周三

FV201(A45)

哨兵AC

SU-122-44

周四

“黑豹”88L/71

IV液力试验型

超级潘兴

III号K型

周五

“狮”式

S35739(f)

SU-100Y

洛林40t

提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就不得不提一个人物,英国一代名相丘吉尔。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叱咤风云的人物,更是对二战后的世界格局起到至关重要的一位人物。

童年时代的丘吉尔已经拥有了一支兵人大军

1895年,当同学们还在沉迷马球与聚会的时候,21岁的丘吉尔就已经从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毕业,并报名来到了古巴,在一支西班牙部队里担任观察员。

从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毕业的丘吉尔

两年后的1897年,为了能够参与到印度马拉坎的战斗。身在第4骠骑兵团的丘吉尔,特地请了6个月的假,作为随军记者跟随宾德布拉德少将来到了遥远的印度战线。

而这场战争英军最终以阵亡48人、受伤300多人的微弱代价,杀伤了近3万名马赫迪部队。从而赢得了一场辉煌的胜利。但战斗的惨烈却让丘吉尔终生难忘。战后,他辞去了军职,成为了一名记者,以另一种方式追求着自己对于战场的向往。

丘吉尔在苏丹参加了惨烈的恩图曼战役

1899年10月9日,德兰士瓦共和国向英国下达了最后通牒,要求英国在10月11日撤出部署在德兰士瓦边境上的英军。而傲慢的大英帝国自然拒绝了这份通牒。两个国家走向了改变丘吉尔与英国命运的布尔战争,也走向了战火纷飞的20世纪。

布尔战争中的英军步兵

当丘吉尔来到南非之后,他乘坐一列满载英国士兵的装甲列车,在英国的殖民地弗雷和奇维利之间奔波,进行实地采访。而布尔人在铁轨上放置了一块巨大的石头,列车被撞得七扭八歪,停在铁轨上,布尔人立即向列车开火。

当丘吉尔醒来时,发现自己一个人躺在轨道附近的沟壑里,浑身是汗、油、灰尘和血。这时,一个布尔人从马上跳下,以半跪姿势举起步枪,在40码范围内对准丘吉尔射击,喊“举起手来”。丘吉尔见状,只好举手投降。就这样,两人紧紧盯着对方,慢慢靠近。让人意外的是,这两个在战场上狭路相逢的人,多年后居然成为两个国家的首相!而且他们的国家最终同舟共济。

路易斯·博塔

这个拿着步枪的人,就是波尔司令路易斯·博塔将军。但丘吉尔的身份比较特殊,博塔将军将丘吉尔作为军官战俘抓走了。

丘吉尔等战俘被关在比勒陀利亚中部一所由学校改建的战俘营。后来,丘吉尔和被俘的英国军官们偷偷绘制监狱地图、收集情报。他们将情报信息都画在地图上,开始策划逃亡。逃亡路上丘吉尔表现出很大的勇气,非常幸运的拾回一条命。

关押英国军官的国力示范学院

到达莫桑比克后,丘吉尔立即联系当地的英国议员。他回来的消息不胫而走,报纸还刊登了他的英雄事迹。就是在这一年年底,他回到了英格兰,开始了自己的从政生涯。

青年丘吉尔

1902年,英国与德瓦士兰在比勒陀利亚签订《弗里尼欣和约》,布尔战争正式结束。

1914年,一战爆发。博塔决定支持英国,这引起了国内的叛乱,因为许多南非人支持德国。英国对他高度赞扬,1919年还邀请他参加凡尔赛条约签约。回国后,博塔病倒,不久与世长辞。

这是曾经俘虏丘吉尔的男人,那一天可以轻而易举扣动扳机,也许世界历史就会改变。但他留下了丘吉尔一命,也留下了一段历史传奇。

而丘吉尔的胆大心细,坚韧不拔的精神值得人们学习,后来在二战中著名的“丘吉尔”重型坦克便由他而来。

丘吉尔的优秀品质

自信、乐观、毅力始终保持一种谦逊、乐观、坦然的心态,化劣势为优势,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并坚持不懈地努力。丘吉尔的人生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选择的事业延续了童年的梦想。他成功的重要前提,就是对所做事情有着真正的兴趣,

丘吉尔是哪个国家的前首相?

英国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英国政治家、历史学家、画家、演说家、作家、记者,出身于贵族家庭,父亲伦道夫勋爵曾任英国财政大臣。

丘吉尔的感冒是什么事?

电影开头说的丘吉尔感冒并不是某一次导致特殊后果的事件,而是通过与斯大林格勒战役等事件并列来反映出世界对处于权力核心的丘吉尔的重视,连他的感冒都会成为世界级的新闻,需要上报蒋委员长。而饿殍遍地的河南却无法进入国民的视野,这是为后来的情节打下伏笔。

丘吉尔与弗莱明的传奇故事可信吗?

相信你一定在很多地方读过这样一个颇为传奇的故事:

100多年前的某天下午,在英国一个乡村的田野里,一位贫困的农民正在劳作。忽然,他听到远处传来了呼救的声音,原来,一名少年不幸落水了。

农民不假思索,奋不顾身地跳入水中救人。孩子得救了。

后来,大家才知道,这个获救的孩子是一个贵族公子。

几天后,老贵族亲自带着礼物登门感谢,农民却拒绝了这份厚礼。

在他看来,当时救人只是出于自己的良心,自己并不能因为对方出身高贵就贪恋别人的财物。

故事到这儿并没有结束。

老贵族因为敬佩农民的善良与高尚,感念他的恩德,于是,决定资助农民的儿子到伦敦去接受高等教育。

农民接受了这份馈赠,能让自己的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是他多年来的梦想。

农民很快乐,因为他的儿子终于有了走进外面世界、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老贵族也很快乐,因为他终于为自己的恩人完成了梦想。

多年后,农民的儿子从伦敦圣玛丽医学院毕业了,他品学兼优,后来被英国皇家授勋封爵,并获得1945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他就是亚历山大•弗莱明,青霉素的发明者。

那名贵族公子也长大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患上了严重的肺炎,但幸运的是,依靠青霉素,他很快就痊愈了。

这名贵族公子就是英国首相丘吉尔。

农民与贵族,都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了援手,却为他们自己的后代甚至国家播下了善种。

人的一生往往会发生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有时候,我们帮助或感恩别人,冥冥之中终有善恶轮回。

***

其实,这个故事在国外也很火,并且有不同的版本。这个故事涉及弗莱明和丘吉尔两个家族的四个人物,即老弗莱明(当农民的那个)、小弗莱明(得诺贝尔奖的那个)、老丘吉尔(英国老贵族,也是英国政坛的大人物)、小丘吉尔(因二战成名的英国首相)。在开头转发的这个版本中,是老弗莱明救了落水的小丘吉尔。在下面这个版本中,是小弗莱明救了落水的小丘吉尔。

再来看一个。在这个版本中,是小弗莱明救了老丘吉尔。这次,老丘吉尔需要“被救",不是因为落水,而是他的马车陷入泥潭不能自拔,最后是小弗莱明弄了几匹马来把他的马车给拉了出来。

关于“丘家”对“弗家”如何表达谢意,也有几个不同的版本,这里就不再贴出来给大家展示了。归纳起来,大致有这样几种说法:

(1)老丘吉尔当面就表示感谢并作出了承诺。

(2)老丘第二天就领着儿子,带着大包小包的礼物(自己脑补一下这个故事其中的“中式”味道)来到弗家,对弗家的救命之恩千恩万谢,并作出了供弗家儿子上大学的承诺。

(3)过了一段时间(也不知道这一段有多长?),老丘领着儿子,来到弗家,对弗家的救命之恩千恩万谢,并作出了供弗家儿子上大学的承诺。

这个故事背后的这些故事,是不是很耐人寻味?我知道,也许有人已经想到,这个故事这么个讲法,有一种可能,就是根本没有这回事,是有人瞎编的。

但是,相信这是个真故事的人一定不接受。因为看问题要看主要方面,一个故事有不同的细节不能作为否定故事本身真实性的证据。再说了,本来是一个真事,后来被大家传来传去的生出许多细枝末叶,这样的事在历史上多的是。

你要是这样认为,我必须承认这个观点本身比“否定派”更有道理。那就让我们看看还有没有其它的证据。

下面这本书,是丘吉尔的传记和大事记,一共有700多页。用这个篇幅来讲一个人的一生,应该够全的了吧?但是,查遍全书,关于丘吉尔两次被弗莱明或弗莱明父子所救的事,以及丘吉尔或丘吉尔父子承诺并兑现供弗莱明上大学的事,书中找不到一个字。

下面是另一本关于丘吉尔的书。

下面是这本书的目录。这本书比上一本要薄多了,只有200多页,但是它只写到丘吉尔21岁就完了,那个溺水的少年丘吉尔应该在这个时间内。关于丘吉尔被弗莱明或弗莱明父子所救的事,以及丘吉尔或丘吉尔父子承诺并兑现供弗莱明上大学的事,在这本书中也找不到一个字。

再看看下面这本书。这是弗莱明的传记,有300多页。我能告诉你的就是,关于这个故事中的任何细节,在这本书中同样找不到一个字。

是不是有点奇怪?最值得在传记中大写特写的事,这么就只字不提呢?两家约定好了,向雷锋学习,做好事不留名?不对呀,这几本可不是自传,都是别人写的!

我想,到这里,否定派一定会更加理直气壮。

但是,肯定派依然不会买账。因为,传记里没有不必然等于这件事(哦,是好几件事)没有发生过,换言之,这不能成为否定这个故事的直接证据。

好吧,站在否定派的立场,我必须得说肯定派的逻辑更为扎实。

继续看看有没有直接证据。我查了一下维基百科。回到故事中的四个人物,在老丘吉尔和小丘吉尔的词条中,没有查到与这个故事相关的任何信息。老弗莱明是个农民,没人给做个词条。有关小弗莱明的词条,提到了这个故事,下面是其中的一段截图。

我这里提供了这个词条的完整链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验证一下,在这里就不详细翻译了,只提其中主要的两点。

第一,当年弗莱明的父亲救了年轻的丘吉尔以及丘吉尔的父亲为弗莱明的教育支付费用这个故事是假的。证据是弗莱明在1945年11月14日写给朋友和同事AndreGratia的一封信中提到这个故事是个“神奇的传说”(Awondrousfable)。根据注释,这封信的手稿收藏在英国图书馆,编号为手稿56115.

第二,治好丘吉尔严重肺炎的不是弗莱明,而是一位叫Moran的人。他是丘吉尔的私人医生,巧合的是Moran当年就读的跟弗莱明是同一家医学院。Moran所用的药物,也不是弗莱明发明的青霉素,而是一种叫百浪多息(Prontosil)的磺胺类药物(Sulfonamides)。1943年12月21日,两家英国报纸DailyTelegraph和MorningPost确实报道过青霉素挽救了丘吉尔的生命。根据该词条的说法,造成这个错误的原因可能是,丘吉尔服用的这种磺胺类药物,是德国拜耳公司生产的。当时英国与德国是二次大战中的交战国,领导英国参战的首相是用了敌国的药物生命才得以挽救,显然好说不好听。所以丘吉尔身边的人没有把真相透露给媒体,而说成了丘吉尔服用的是英国人弗莱明发明的青霉素。这里多说一句,磺胺类药物是德国生物化学家格哈特·杜马克发明的,他因此获得1939年的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而弗莱明因发明青霉素获得该项诺奖是在1945年。

这能作为否定这个故事真实性的铁证吗?肯定派不必着急,我的看法是,维基百科的东西基本是可信的,但也不是百分之百靠谱,我的确也发现了它上面有些信息不靠谱。但这里提供的细节应该是可信的。理由有三点。第一,编一个假故事很容易,但要指出一个故事是假的,是需要一点底气的。第二,证明丘吉尔第一次被救是假的,作者提供了比较权威的资料出处。当然,我必须承认作者提供的这个收藏在英国图书馆并带有编号的手稿,我没有办法亲自验证。第三,证明丘吉尔第二次被救是假的,作者提供的证据本身没有证据来证明,但与下面这篇文章提供的信息可以互相印证。

(1)弗莱明或是他的父亲救了丘吉尔的事近年来在网络流传很广,但显然这是个杜撰的故事。

(2)后来挽救丘吉尔生命的是磺胺类药物,不是青霉素。丘吉尔的这场重病发生在1943年,正值二战期间,在相关的历史文献中没有丘吉尔在二战中因肺炎服用过青霉素的记录。

(3)无论是说弗莱明还是他的父亲救过年少时的丘吉尔,都与三人的年龄对不上号。

好吧。话说到这份上,我不知道能不能得出一个结论:最开始的那个故事,基本上可以认定是假的。

当然,你要是依然选择相信这是个真故事,也就没有继续讨论下去的必要了。

或者,你不相信有这样的人?答案是:真有。他们有一个“奇妙”的逻辑:判断一个故事真假的标准,不是这个故事本身的真假,而是故事本身的好坏。请看下面这位:

“每年当我给本科生上课……“,我的天,还是一位同行!

看到这里,我彻底无语了!

也许有朋友会说,一个看起来很美好、很感人的故事,至于费这么大劲去较真吗?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下为什么在这个问题一定要“较真”的理由:

(1)一个故事,人是真的,事也是真的,那它就是一个靠谱的故事。故事(事实)本身无所谓好坏,要从中汲取什么伦理道德的成分,与听故事的人有关,与讲故事的人无关。对讲故事的人来说,最重要的不是上道德课,而是不要编瞎话,

(2)一个故事,人是真的,事是假的,那它一开始就失去了任何道德说教的资格。

(3)一个故事,人是真的,事是假的,却又要主动承担起道德说教的责任,那就是陷道德于不义。这不是对道德的倡导,而是对道德的绑架和蔑视。

(4)用真的或假的事例来证明”善有善报“并以此鼓励人们多行善举,是个荒唐的逻辑。这不是在鼓励善举,而是在鼓励投机。以”善报“为期待的任何善举必定走向它的反面。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班门弄斧造句(班门弄斧一技长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