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文案短句 > >正文

泰戈尔简介及作品(1924年,泰戈尔的尴尬访华)

发布时间:2023-11-18 16:30:53 admin 阅读:59

导读1924年,泰戈尔的尴尬访华 今天是2021年7月5日 这是馒头说第 456篇文章 中国人有句话: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924年这一年 来了一位中国人民的好朋友 但却似乎,并不是所有人都那...

1924年,泰戈尔的尴尬访华

今天是2021年7月5日

这是馒头说第 456篇文章

中国人有句话: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924年这一年

来了一位中国人民的好朋友

但却似乎,并不是所有人都那么乐

1

1924年4月12日上午11点20分,由香港驶来的“热田丸号”客轮,在上海的汇山码头缓缓靠岸。

码头上人山人海,挤满了前来欢迎的上海文化界人士,足足有600多人,其中包括:徐志摩、瞿菊农、郑振铎等文化界名人,也包括上海文学研究会、上海青年会、江苏省教育会,以及来自中国和日本的各大报纸记者。

如此大的阵仗,说明搭乘此船前来的人物级别必定不低。事实也确实如此,在这艘船上,有一个小规模的访华文化代表团,他们是:梵文学者沈谟汉(KshitimohanSen)、画家南达拉·波斯(NandalaBose)、加尔各答史学馆教授卡利达斯·纳格(KalidasNag)、社会工作者格林斯(Greenes)。

当然,这些人都不是主角。

真正的主角,是这个小小文化代表团的领头人: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

作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这是泰戈尔第一次应邀到访中国。

在踏上中国土地的那一瞬间,泰戈尔是兴奋的——他一直很渴望来中国。

只是,他这次的访华之旅,可能和他当初期待得会不太一样。

2

泰戈尔期盼来中国很久了。

出生于印度婆罗门高种姓家庭的泰戈尔,从小享受着优渥富足的家庭生活,也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但他在23岁时离开城市去乡下管理祖传的佃户之后,就对贫苦的人民生活有了感同身受的了解,并开始致力于印度民族独立、抵抗英国殖民的运动。

同为古老的文明大国,泰戈尔对中国一直充满感情。

早在1881年,才20岁的泰戈尔就在《婆罗蒂》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鸦片:运往中国的死亡》。在文中,他公开谴责英国:

“英国坐在亚洲最大文明古国的胸脯上,把病菌似的毒品一点一滴地注入他健全的肌体和灵魂,推着他走向死亡。一方面从它那里获取暴利,另一方面让它损失惨重,如此残忍的强盗行径,真是旷古未闻。”

1913年,凭借自己的作品诗集《吉檀迦利》,52岁的泰戈尔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了亚洲历史上第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声名鹊起的泰戈尔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受到重视,而他对东方文化的捍卫以及颂扬,也开始为更多人所知晓。

1916年,泰戈尔受邀访问日本,但他依旧没有忘记中国。访日途中经过香港,在看到中国工人勤劳工作的景象后,他在日记中写下这样一段话:

“当这样的巨大力量获得现代化交通工具时,也就是一旦掌握了科学时,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它……现在,那些享用着大地财富的国家害怕中国的崛起,妄想推迟这不受他们欢迎的一天的到来。”

而即便站在日本的国土上,泰戈尔也并没有给东道主面子。他在日本发表演讲时,公开谴责当时日本侵略山东的行径。

同样来自亚洲的文明古国,同样遭受殖民和侵略,同样追求独立和自强,又是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这样的一个泰戈尔,很容易获得中国知识分子的认同。

一开始,也确实是这样的。

3

对于泰戈尔,中国知识分子曾经非常推崇。

先来看“五四运动”的“总司令”陈独秀。

陈独秀是第一个将泰戈尔诗集翻译到国内的人,并且也是第一个着重推荐他的人。

1915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新青年》前身)上专门撰文,写下这样的文字:

“吾愿青年之为托尔斯泰与达噶尔(即泰戈尔,馒头注)。”

当时托尔斯泰早已是世界公认的文坛巨匠,陈独秀把泰戈尔与其并列,可见对他的推崇。当年10月的《青年杂志》1卷2号上,陈独秀又用五言的方式翻译了泰戈尔《吉檀迦利》诗集中的四首诗,并在注释中写道:

“达噶尔,印度当代之诗人,提倡东洋之精神文明者,曾受NobelPeacePrize(陈独秀这里误把泰戈尔所受的诺贝尔文学奖写成“和平奖”,馒头注),驰名欧洲,印度青年尊为先觉,其诗富于宗教哲学之理想。”

然后来看郭沫若。

1915年,当时还在日本留学的郭沫若第一次接触到了泰戈尔诗歌的英译版本,顿时如痴如醉。在他的自传《沫若自传》中曾有这样的话:

“不料我在一高预科时无心之间和印度诗人太戈尔(即泰戈尔,馒头注)的作品接近了。……我把来展读时,分外受着清新而恬淡的风味,和向来所读的英诗不同,和中国的旧诗之崇尚格律雕琢也大有区别。从此我便成为了太戈尔的崇拜者,凡是他早期的诗集和戏剧我差不多都是读过的。”

郭沫若还翻译了一部《太戈尔诗选》,寄到国内出版社求出版,但因为当时泰戈尔在国内还不算热门,所以吃了闭门羹。但郭沫若还是以此为豪,称“最先对太戈尔接近的,在中国恐怕我是第一个。”

还有茅盾。

茅盾堪称是中国国内最早关注和报道泰戈尔的杂志编辑。1921年,他担任《小说月报》主笔时,专门写过一篇《印度文学家太戈尔的行踪》。而在1920年1月,茅盾就翻译了泰戈尔的小说《骷髅》。

正是在这批人的翻译、介绍和推崇之下,泰戈尔在中国开始慢慢形成了一股热潮,而“请泰戈尔先生到中国来看一看”这个想法,也正式被提上议程。

早在1920年,蔡元培等知识界人士就向泰戈尔发出过邀请,但因为对方事务繁忙而未能成功。1922年,以梁启超的“讲学社”为邀请单位,再一次邀请泰戈尔访华并承诺承担所有费用,这一次泰戈尔答应了,但因为后来身体健康原因,最终推迟到了1924年的4月成行。

4月12日那一天,泰戈尔刚刚踏上中国的土地,就情不自禁地说:

“朋友们!我不知道是什么缘故,到中国就像回到故乡一样。我始终感觉,印度是中国及其亲近的亲属,中国和印度是极老而又极亲密的兄弟。”

这是泰戈尔发自肺腑的话,倒也并不是讨好东道主的客套之言。

但是他可能不知道的是,此时的中国,和十年前的中国已经不太一样了。

4

很快,泰戈尔就感受到了那种异样的氛围。

4月20日凌晨2点,在游览了杭州之后,泰戈尔一行在众人陪同下坐船溯长江北上,来到了第一站演讲地——南京。

南京原先不是泰戈尔计划停留的城市,但东南大学的校长郭秉文不愿意放弃这个难得的机会,再三邀请泰戈尔驻足。当时的东南大学是南方唯一一所堪与北大比肩的学校,所以泰戈尔最终答应了。

当天下午3点,已经64岁的泰戈尔出现在了东南大学的体育馆内,面对近7000名从各处赶来的听众——期间还差点压垮了体育馆二楼的楼板——侃侃而谈了一个小时。

泰戈尔用的是英语,翻译是徐志摩。在谈话中,泰戈尔特别强调:

“今世界障害文化之恶魔势力如猛兽者甚多,排除责任,在于青年,排除方法,不在武器,当以道德势力,精神势力,相团结,发挥伟大之感化力,以贯彻人类和平亲爱之主旨。

近世文明,转尚物质,并不为贵,亚洲民族,自具可贵之固有的文明,宜发扬而光大之,运用人类之灵魂,发展其想象力,于一切文化事业,为光明正大之组织,是则中印两国之大幸,抑亦全世界之福也。”

泰戈尔这番话的核心有两点:第一,道德和精神是有力的武器;第二,亚洲民族的文明很可贵,要发扬光大。

但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体育馆内开始有几个学生在人群中散发起了传单,而传单的内容并非对泰戈尔的欢迎,而是对泰戈尔观点的批驳,乃至直接提出了诉求:

让这位老人快点回国去吧!

这就让演讲场面非常的尴尬。

但是,这种尴尬气氛,早在泰戈尔访华之前就开始浓厚起来了。

首先对泰戈尔访华提出质疑的,就是当初对泰戈尔“如痴如醉”的郭沫若。

1923年10月14日,郭沫若听闻泰戈尔即将受邀访华,就在他与成仿吾、郁达夫一起创办的《创造周报》上撰文,题目为《太戈尔访华之我见》,里面写到:

“(泰戈尔的思想是)一种泛神论的思想,他只是把印度的传统精神另外穿了一件西式的衣服。

……

(泰戈尔)平和的宣传是现世界最大的毒物。平和的宣传只是有产阶级的护符,无产阶级的铁索。”

然后是曾一直醉心于翻译和介绍泰戈尔作品的茅盾。

针对泰戈尔的访华,茅盾在《国民日报》的副刊《觉悟》上相继发表了两篇署名“雁冰”的文章,一篇是《太戈尔与东方文化》,另一篇是《对于太戈尔的希望》。在后面一篇文章中,他明确写道:

“我们决不欢迎高唱东方文化的太戈尔;也不欢迎创造了诗的灵的乐园,让我们底青年到里面去陶醉去瞑想去慰安的太戈尔。”

而众多反对声音中,最响亮且最激烈的,恰恰是第一个将泰戈尔的诗翻译到中国的陈独秀。

在泰戈尔访华前和访华期间,他相继在《中国青年》、《向导》等一系列刊物中发表了20多篇文章,如《太戈尔与东方文化》、《太戈尔与梁启超》、《诗人却不谈爱情》、《太戈尔与金钱主义》等等,不仅批驳太戈尔的观点,还极尽嘲讽之能事,比如他在《天下没有不吃饭的圣人》一文中揶揄:

“印度诗圣太戈尔倘没有丰厚的家产和诺贝尔奖金,又如何能见天冥想三小时,到处吟风弄月,只营求心灵生活而不顾虑物质生活?”

甚至在太戈尔到北京访问后,陈独秀还直接以一句有侮辱人格嫌隙的话做标题写了一篇文章:《太戈尔是个什么东西》。

不仅仅是这三人,恽代英、吴稚晖、瞿秋白、沈泽民等一大批知识分子,在泰戈尔访华期间,连篇累牍地在各类期刊报纸上发表反对乃至攻击泰戈尔的文章,一时之间,“倒泰”与“捧泰”一路并行,让人摸不着头脑。

从热捧到痛贬,这一切的转化,为什么发生得如此之快?

5

从某种意义上说,泰戈尔确实来得有些“不是时候”。

虽然泰戈尔和他的作品在中国曾经受到过热捧,他的印度出身和赞美“东方文明”的观点也颇受中国人认同,但自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民主与科学”席卷中国知识界,面对急需发愤图强改变落后面貌的中国人,单纯讲“精神和道德”——这其实也并非泰戈尔的本意——已不再有广阔市场。

尤其是1923年中国知识界爆发的“科玄之争”,更是让泰戈尔的访华处于微妙境地。

在当时的中国知识界,围绕一个“科学能否解决人生观”这个问题,分成了三大派别。

第一派是“玄学派”,以梁启超和张君劢为代表,坚持认为人有自由意志,科学只能用来指导物质生活,而哲学才能指导精神生活;

第二派是“科学派”,以胡适、吴稚晖为代表,认为这两方面是统一的,科学也可以解决人生观的问题,而哲学不过是空想的“玄学”;

两派之外,还有个第三派,那就是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左翼知识分子的“唯物史观派”,他们认为人生观(也就是精神生活)是由物质生活决定的,不存在什么“自由意志”。

这三派争论的其实就是一个当时困扰中国人的大问题:

能救中国的,到底是东方文明还是西方文明?

“玄学派”认为,物质文明属于西方,精神文明属于东方,精神文明要比物质文明更重要,但“科学派”认为应该继续向西方文明学习,而“唯物史观”派认为只有唯物史观是科学真理,才能救中国。

“科学派”和“唯物史观派”虽然观点有分歧,但总体都是支持“科学”的,所以经常一起联手对战“玄学派”。

把这层关系利顺了,就不难看出:泰戈尔的中国之行为什么会遭遇尴尬了。

泰戈尔是“讲学社”出面邀请的,而“讲学社”正是“玄学派”领袖梁启超联合蔡元培、林长民等人成立的——“科学派”和“唯物史观派”自然认为,泰戈尔是“玄学派”请来站台的一杆大旗。

而泰戈尔在当时也确实喜欢讲东方文明固有的道德和精神,并呼吁以此来抵御西方物质文明的入侵和破坏,这也很容易让人相信他就是应邀来“助拳”的。更何况,泰戈尔抵达北京后又去了法源寺,还专门拜访了逊帝溥仪,这更让陈独秀等人担心泰戈尔成了“旧文化”的代言人,会助推中国的“倒退”,所以这也是陈独秀急火攻心写出《太戈尔是个什么东西》这篇文章的一个主要动因:

“请不必多放莠言乱我思想界!太戈尔!谢谢你罢,中国老少人妖己经多的不得了呵。”

但对于在中国发生的这一场思想争辩,泰戈尔在来华前其实并不知晓,他认为自己只是来做一场文化交流之旅,来寻求中国和印度的沟通和交流,所拜访的也只是自己感兴趣的中国文化,却不料身陷这场争论的旋涡之中。

从4月12日泰戈尔抵达中国开始,一路北上到达北京,沿途伴随他的当然不乏鲜花和掌声,但也充斥着各种要他回国的传单以及批驳的文章,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在这个过程中,当时中国文坛的另一位“大佬”,最终也参与了进来。

6

1924年5月7日,是泰戈尔64岁生日的“正日脚”。

泰戈尔其时已经到了北京,这场“寿宴”自然由中国人操办。这场宴会极其隆重,京城各路知名文化人士几乎到齐,而其中也有一位“冷眼旁观”的客人:鲁迅。

胡适作为主持人,以大会主席的身份赠与泰戈尔十几幅中国名画和一件名贵瓷器,并且正式宣布了梁启超为泰戈尔起的中国名字:“竺震旦”——“天竺”是中国对古代印度的称呼,而“震旦”是以前印度对中国的称呼。

之后,还上演了泰戈尔的名剧《齐德拉》以示庆贺。

在这个过程中,鲁迅一直是以一位旁观者的身份参加,没有过多言语,但却也没有坚持到终场就走了。

两年之后,鲁迅在他的《马上日记》中提了一笔:

“这两年中,就我所听到的而言,有名的文学家来到中国的有四个。第一个自然是那最有名的泰戈尔即“竺震旦”,可惜被戴印度帽子的震旦人弄得一榻胡涂(“榻”为原字,馒头注),终于莫名其妙而去。”

一句“一榻糊涂”引发不少人的联想,以至于后来有人认为这是鲁迅其实是在嫉妒泰戈尔在中国风光无限。

但事实上,鲁迅虽然有些观点与泰戈尔确实不同,但总体上对泰戈尔还是保持尊敬的,他所不满的,是他看不惯的那些文人——以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派”,也就是“戴印度帽子的震旦人”——对泰戈尔的“造神”运动。

这在鲁迅1934年的杂文《骂杀与捧杀》中的一段即可看出:

“他到中国来了,开坛讲演,有人给他摆出一张琴,烧上一炉香,左有林长民,右有徐志摩,各各头戴印度帽。徐诗人开始绍介了:‘纛!叽哩咕噜,白云清风,银磐……当!’说得他好像活神仙一样,于是我们的地上的青年们失望,离开了。

神仙和凡人,怎能不离开?但我今年看见他论苏联的文章,自己声明道:‘我是一个英国治下的印度人。’他自己知道得明明白白。大约他到中国来的时候,决不至于还糊涂,如果我们的诗人诸公不将他制成一个活神仙,青年们对于他是不至于如此隔膜的。现在可是老大的晦气……”

由此可见,鲁迅当初的那句“一榻糊涂”说的不是泰戈尔,而是他身边的那群人——这与鲁迅向来“不掺和”的性格倒也是相符的。

无论是反对还是冷眼,泰戈尔其实多多少少自己也都感受到了。

所以,原本他在北京要演讲六场,结果他要求缩减到了三场。原本他在中国计划呆更长一段时间,但最终在5月底就选择离开。

在离开中国的时候,一直陪伴的林徽因请泰戈尔给自己留一首诗,早就看出徐志摩有情林徽因但后者无意的泰戈尔,写了一首《赠林》:

“天空的蔚蓝,

爱上了大地的碧绿。

他们之间的微风叹了声,

唉!”

这首诗泰戈尔虽然影射的是徐志摩对林徽因的感情,但用来形容他自己的第一次中国之行,倒也无不可。

7

1929年,泰戈尔又来了两次中国。

3月下旬,泰戈尔去美国讲学,6月中旬,去日本讲学。两次旅程,泰戈尔分别选择在上海逗留了3天和2天。

泰戈尔住在徐志摩给他安排的上海四明村公寓里,没有对外公布任何消息,也没有外出,没有讲学,只是谈诗。

经历了1924年的中国之行后,这应该是泰戈尔自己要求的。

(正文完)

馒头说

从某种意义上说,第一次访华的泰戈尔其实成了一个“工具人”——尽管他本人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对于当时的“玄学派”而言,他们需要泰戈尔来巩固本方对“东方文明”的坚守,而对于“科学派”和“唯物史观派”而言,泰戈尔成了一个用来驳倒乃至攻击“玄学派”的靶子。

但事实上,三方都真的有点冤枉泰戈尔了。

泰戈尔固然强调东方文明在道德和精神上的追求,鄙视西方一味追求物质和武力,但他并不认为这两者是完全排斥的——这一点,和我们上期说的辜鸿铭有本质不同。事实上,泰戈尔在第一次访华期间和辜鸿铭有过交流,两人的观点确实是不统一的:辜鸿铭认为东方文明完全压倒、甚至能拯救西方文明,应该独尊,而泰戈尔认为两者应该互补,他只是在西方文明似乎压倒一切的时候,提出千万不能妄自菲薄,不要忘记我们自己的东方文明。

作为证据,早在1920年,冯友兰在美国向泰戈尔请教拯救中国的方法,泰戈尔就明确指出:

“我只有一句话奉劝中国,就是‘快学科学!’东方所缺所需的,就是科学。”

只是泰戈尔的这些观点,在当时被很多人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说是“无意”,也因为陈独秀、郭沫若、茅盾等人当时其实都没有在现场听过泰戈尔的演讲,他们都是通过报纸来了解泰戈尔的演讲内容并就此批判的——从资料来看,当时很多报纸其实都没有精准概括泰戈尔演讲的宗旨,都放大了他强调东方文明道德和精神的那一面。

当然,虽然印度当时也是英国的殖民地,但与中国当时所处的境遇其实还是有很大差别的的,中国人在过去几十年遭受的屈辱以及他们图强的决心,也是泰戈尔很难想象的,这也是他把所有“东方文明”概而论之的的一个问题。

不过,泰戈尔对“东方文明”的尊崇,绝不是没有底线和原则的。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泰戈尔在精神、艺术和文化等方面,对日本是有极大好感的,他曾如此评价:

“在亚洲最东方的天空里飘扬着日本的胜利旗帜,在亚洲心中激起了新的希望。”

但是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后,已经染病在身的泰戈尔坚决站在中国这一边,在多个场合通过多种方式谴责日本的侵略。他曾对日本友人对他解释的“大东亚共荣”的理论毫不留情地加以痛斥:

“你所做着的亚洲噩梦,是建立在人的白骨堆上!……你在自己的信里阐述了政治征服机器方式的‘亚洲共荣圈’的原则。而恰恰在这个原则里有我所谴责的、令人作呕的帝国主义的全部特征,其中没有任何博大的人性,以使我们能超越政治分歧和障碍,团结一致。”

另一方面,他不断地表达着对中国的声援:

“中国是征服不了的,她的文明有无穷无尽的潜力,她的人民不顾一切地忠于国家,空前地团结了起来,正为那个国家创造着一个新的世纪,……任何暂时的挫折也不能击碎她那种昂扬奋发的精神。”

考虑到他1924年访华时遭受的种种质疑乃至谩骂,足可见他对中国的感情是发自内心的。

所以,周恩来在1956年对泰戈尔曾有过这样一段评价:

“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记泰戈尔对他们的热爱,中国人民也不能忘记泰戈尔对他们艰苦的民族独立斗争所给予的支持。”

现在回想起1924年泰戈尔的访华之旅,如果你站在整个历史的角度回看,却也挺难说出个肯定的是非曲直。

倒是我自己有点感触:

任何时代,从来没有一条明白无误的道路是摆在眼前,明确告诉你未来答案的。

在当年那个积贫积弱的中国,一批又一批,乃至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自省,反思,争吵,激辩,他们谁也没有“上帝之眼”。他们的出发点,都是希望自己的祖国能够强大繁荣,大家通过不停的摸爬滚打,乃至流血牺牲,才慢慢摸索出了一条道路。

而另一点感触则是,关于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争辩,其实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过去存在,当下存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肯定还会存在。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在感性之余,可能还是需要一些理性。

从这一点上说,回顾一下泰戈尔的第一次访华之旅,还是有点意义的。

(全文完)

本文主要参考来源:

1、《泰戈尔访华:回顾与辩误》(王燕,《南亚研究》,2011年01期)

2、《封闭的开放:泰戈尔1924年访华的遭遇》(彭姗姗,《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蔡元培促成泰戈尔访华前前后后》(单滨新,《名人传记(上半月)》,2013年02期)

4、《20世纪初印度文豪泰戈尔访华逸事》(孙闻浪,《中国档案报》,2003年8月29日)

5、《简析1924年泰戈尔访华前后中国学者的批评》(巢巍,《史学集刊》,2016年02期)

6、《1924年泰戈尔访华引发争议的根本原因——答国际知名学者阿莫尔多·沈之问》(郁龙余,《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1924,诗哲泰戈尔在南京》(李继峰,《南京日报》

8、《鲁迅从未轻视泰戈尔》(王锡荣,《文汇读书周报》,2017年4月10日)

10、《泰戈尔:为中国抗战斥责日本的宣言》(杨建民,《人民政协报》,2018年8月21日)

我的书都在这里啦~感谢支持!

泰戈尔简介?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abindranathTagore,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1]1861年5月7日,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1884至1911年担任梵社秘书,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遗言《文明的危机》。[1]中文名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外文名RabindranathTagore国籍印度出生地印度加尔各答出生日期1861年5月7日人物关系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好友快速导航个人生活主要作品创作特点人物影响人物评价人物经历1861年5月7日,泰戈尔生于印度西孟加拉邦加尔各答。由于是父母最小的儿子,拉宾德拉纳特被家人亲昵地叫做“拉比”,成为家庭中每个成员钟爱的孩子,但大家对他并不溺爱。小拉比在加尔各答先后进过四所学校,虽然他对这四所学校都不喜欢,但他在长兄和姐姐的监督下受到良好的教育。[2]泰戈尔在文学方面的修养首先来自家庭环境的熏陶。他进过东方学院、师范学院和孟加拉学院。但是他生性自由,厌恶刻板的学校生活,没有完成学校的正规学习课程。他从小就醉心于诗歌创作,从13岁起就开始写诗,诗中洋溢着反对殖民主义和热爱祖国的情绪。[2]13岁以后,泰戈尔发表了长诗《野花》、《诗人的故事》等。[3]1878年,他遵照父兄的意愿赴英国留学,最初学习法律,但他不喜欢法律,于是转入伦敦大学学习英国文学,研究西方音乐。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创作。[2]1881~1885年,出版抒情诗集《暮歌》、《晨歌》、《画与歌》,还有戏剧和长篇小说。戏剧和小说多取材于史诗和往世书,诗歌富于浪漫主义色彩。[3]1884年,他离开城市到乡村去管理祖传的佃户。他在这里熟悉下层人民的生活,观察祖国故土和自然。1901年,为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他在孟加拉博尔普尔附近的圣地尼克坦创办了一所学校,这所学校后来发展成为有名的国际大学。[2]1886年,诗集《刚与柔》出版,标志着他在创作道路上进入面向人生与现实生活的时期。诗集《心中的向往》是他第一部成熟的作品,他的独特风格开始形成。这一时期还写了剧本《国王与王后》和《牺牲》,反对恢复婆罗门祭司的特权和落后习俗。[3]1905年以后,印度民族运动进入高潮时期,孟加拉人民和全印度的人民都起来反对孟加拉分裂的决定,形成了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动,泰戈尔毅然投身于这个运动,充满激情的爱国营人义愤填膺,写出了大量的爱国主义诗篇。但是,没有多久,泰戈尔就同运动的其他领袖们发生了意见分歧。他不赞成群众焚烧英国货物,辱骂英国人的所谓“直接行动”。他主张多做“建设性的”工作,比如到农村去发展自己的工业,消灭贫困与愚昧等等,但部分群众不接受他的意见,由于失望,他便退出运动。从此以后,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他过着远离现实斗争的迟隐生活,埋头于文学创作。[2]19世纪90年代是泰戈尔创作的旺盛时期。从1891年起,在他主编的《萨塔纳》杂志上,发表《摩诃摩耶》等60多篇短篇小说,主要是反对封建压迫,揭露现实生活中不合理现象。他发表了《金帆船》、《缤纷集》、《收获集》、《梦幻集》、《刹那集》5部抒情诗集,1部哲理短诗《微思集》和1部《故事诗集》。收入《缤纷集》的叙事诗《两亩地》是作者民主主义思想的最高表现。从《刹那集》起,他开始用孟加拉口语写诗。他的第二部英译诗集《园丁集》里的诗大多选自这一时期作品。[3]20世纪初泰戈尔遭遇到个人生活的不幸,丧偶、丧女、丧父的悲痛与伤感在诗集《回忆》、《儿童》和《渡船》中有真实记录。他另有两部长篇小说《小沙子》和《沉船》。[3]1910年,长篇小说《戈拉》发表,它反映了印度社会生活中的复杂现象,塑造了争取民族自由解放的战士形象;歌颂了新印度教徒爱国主义热情和对祖国必获自由的信心,同时也批判他们维护旧传统的思想;对梵社某些人的教条主义、崇洋媚外也予以鞭挞。这期间还写了象征剧《国王》和《邮局》及讽刺剧《顽固堡垒》。同年,孟加拉文诗集《吉檀迦利》出版,后泰戈尔旅居伦敦时把《吉檀迦利》、《渡船》和《奉献集》里的部分诗作译成英文,1913年《吉檀迦利》英译本出版,泰戈尔成为亚洲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3]1915年,他结识了甘地。他同印度国大党早就有联系,还出席过国大党的代表大会。但是,他同国大党的关系始终是若即若离的。他同甘地,有很真挚的私人友谊。但是,他对甘地的一些做法并不赞同。这两个非凡的人物并不试图掩盖他们之间的意见分歧。同时从道义上和在社会活动中,他们总是互相尊重,互相支持。[2]1916年,泰戈尔来到日本,他对日本这样充满生机的一个新兴国家,颇多感慨。后来他从日本又到了美国,以“国家主义”为题,作了许多报告,他谴责东方和西方的“国家主义”。1929年,他访问了加拿大之后到了美国,又遭到美国移民官员扣留和盘问。[2]1919年,发生了“阿姆利则惨案”,英国军队开枪打死了1000多印度平民。泰戈尔非常气愤,挺身而出,写了一封义正辞严的信给印度总督,提出抗议,并声明放弃英国国王给他的“爵士”称号。[2]20世纪20年代泰戈尔仍坚持写作,发表剧本《摩克多塔拉》、《红夹竹桃》,长篇小说《纠纷》、《最后的诗篇》及一些诗作。[3]1924年,他访问了中国。他从年幼时起就向往这个古老而富饶的东方大国,并且十分同情中国人民的处境,写文怒斥英国殖民主义者的鸦片贸易,这次访问终于实现了他多年的愿望。[2]1930年,泰戈尔访问了年轻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他在那里看到了一个神奇的世界,使他极为振奋,兴之所至,写成了歌颂苏联的《俄罗斯书简》一书。[2]泰戈尔亲笔信。1934年,意大利法西斯军队侵略阿比西尼亚(埃塞俄比亚),泰戈尔立即严厉谴责。1936年,西班牙爆发了反对共和国政府的叛乱,他站在共和国政府一边,明确反对法西斯头子佛朗哥的倒行逆施。1938年,德国法西斯侵略捷克斯洛伐克,他写信给在那儿的朋友,表示对捷克斯洛伐克人民的关怀和声援。[2]1939年,德国法西斯悍然发动世界大战,他又应欧洲朋友之邀,撰文怒斥德国“领袖”的不义行径。泰戈尔一贯痛恨法西斯。但是对被欺压的弱小民族,他则表示无限同情。特别是对中国,他更是始终抱有好感与希望。[2]1941年8月6日,泰戈尔在加尔各答祖居宅第里平静地离开人世,成千上万的市民为他送葬。

冰心泰戈尔生平事迹带表作品内容简介

泰戈尔生平事迹:印度文学家,1913年《吉檀迦利》获诺贝尔文学奖,是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位亚洲人。代表作品:《吉檀迦利》内容简介:能代表他思想观念和艺术风格,宗教抒情诗集,讲的是生命的枯荣、现实生活的欢乐和悲哀,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前途的关怀。冰心生平事迹: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品:《繁星*春水》内容简介:作者随时随地的感想和回忆,含蓄隽永、富于哲理

泰戈尔的主要文学作品有哪些?

泰戈尔的主要文学作品有: 《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 泰戈尔一般指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 1861年5月7日,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1884至1911年担任梵 社秘书,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遗言《文明的危机》。 评价: 尽管泰戈尔也受到西方哲学思潮的影响,但他的思想的基调,还是印度古代从《梨俱吠陀》一直到奥义书和吠檀多的类似泛神论的思想。这种思想主张宇宙万有,同源一体,这个一体就叫做“梵”。“梵”是宇宙万有的统一体,世界的本质。人与“梵”也是统一体。“‘我’是‘梵’的异名,‘梵’是最高之‘我’。”“人的实质同自然实质没有差别,两者都是世界本质‘梵’的一个组成部分,互相依存,互相关联。”泰戈尔以神或“梵”为一方,称之为“无限”,以自然或现象世界以及个人的灵魂为一方,称之为“有限”,无限和有限之间的关系,是他哲学探索的中心问题,也是他诗歌中经常触及的问题。泰戈尔跟印度传统哲学不同的地方是:他把重点放在“人”上面,主张人固然需要神,神也需要人,甚至认为只有在人中才能见到神。

泰戈尔的主要作品分别是什么?

泰戈尔(1861~1941年)是印度作家、诗人和社会活动家。出身于地主家庭。8岁写诗,毕业于伦敦大学。20世纪初他直接参加印度民族独立运动。他的著作卷帙浩繁,体裁多样,主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和《飞鸟集》,长篇小说有《沉船》和《戈拉》。其作品大多反映英国殖民经济下的印度人民的苦难生活。这是泰戈尔于1925年在美国发表的演说。

泰戈尔:愿你触摸到真实的自己

你靠什么谋生,

我不感兴趣。

我只想知道,

你渴望什么,

你是否有勇气追逐心中的渴望。

你面临怎样的挑战、困难,

我不感兴趣。

我只想知道,

你是怨声载道,

还是视它为一次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你的年龄,

我不感兴趣。

我只想知道,

你是否愿意冒险,

哪怕看起来像傻瓜的危险。

为了爱,为了梦想,

为了生命的奇遇。

什么星球跟你的月亮平行,

我不感兴趣。

我只想知道,

你是否看到你忧伤的核心;

生命的背叛,

是敞开了你的心,

还是令你变得枯萎、害怕更多的伤痛。

你跟我说的是否真诚,

我不感兴趣。

我只想知道,

你是否能对自己真诚,

哪怕这样会让别人失望。

你跟谁在一起,

我不感兴趣。

我只想知道,

你是否能跟自己在一起。

你是否真的喜欢做自己的伴侣,

在任意空虚的时刻里。

你有怎样的过去,

我不感兴趣。

我只想知道,

你是怎样活在每一个当下。

你有什么成就、地位、家庭背景,

我不感兴趣。

我只想知道,

当所有的一切都消逝时,

是什么在你的内心,支撑着你。

愿我看到真实的你。

愿你触摸到真实的自己。

泰戈尔

  泰戈尔,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861年5月7日,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遗言《文明的危机》。

  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

  泰戈尔的中国情结

泰戈尔

  1881年,20岁的泰戈尔发表著名论文《在中国的死亡贸易》,严厉谴责英国在中国倾销鸦片。用文字这种特殊的武器,表达了自己对中国人民的支持。

  1916年,泰戈尔访日期间,在日本东京大学发表演讲,公开谴责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山东的恶劣行径。

  1938年,为支持中国抗战,泰戈尔曾以五百卢比发起捐款活动,并书写长信《致人民书》,鼓舞士气。

  1956年,周恩来总理曾这样评价泰戈尔:泰戈尔不仅是对世界文学作出了卓越贡献的天才诗人,还是憎恨黑暗、争取光明的伟大印度人民的杰出代表……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记泰戈尔对他们的热爱,中国人民也不能忘记泰戈尔对他们艰苦的民族独立斗争所给予的支持。

  泰戈尔三次访问中国,开启二十世纪初中印文化交流。

  1924年,接受梁启超等人讲学社的邀请,泰戈尔来到中国访问。泰戈尔访华历时一个半月有余,回国后将在华期间发表的多次演说编辑成册,于1925年以《在中国的演说》为题出版。

  1929年3月,在借道去美国和日本讲学之际,泰戈尔第二次来到了上海,由郁达夫和徐志摩同往码头迎接。

  1929年6月,泰戈尔访欧归来,探望徐志摩夫妇,入住徐志摩家中。

  泰戈尔的中文名字“竺震旦”

  泰戈尔首次访华适逢其64岁生日,梅兰芳在戏院为泰戈尔开了《洛神》专场演出。感动之余,泰戈尔即席赋诗一首,并书写在纨扇上赠与梅兰芳。吴晓铃教授译为:亲爱的,你用我不懂的语言的面纱遮盖着你的容颜;正如那遥望如同一脉缥缈的云霞被水雾笼罩着的山峦。

  获名“竺震旦”:泰戈尔机缘巧合得到一枚图章,却一直苦于没有一个合适的中文名字可以篆刻。梁启超听闻,赠与他“竺震旦”的名字,“竺”取自“天竺”,意为印度,“震旦”是以前印度对中国的称呼,连起来就是中印和谐友好的意思。

  忘年之交:访华期间,徐志摩与林徽因担任泰戈尔的随同翻译。泰戈尔十分赏识徐志摩的才华,给他取了一个印度名字叫“素思玛”,徐志摩则称呼他“老戈爹”。古稀之年的泰戈尔探望徐志摩与陆小曼夫妇时,曾戏称他们是自己的儿子与儿媳妇。泰戈尔回国后,徐志摩一直与他保持书信来往。

  徐志摩陪泰戈尔游西湖

泰戈尔(右三)徐志摩(右一)林徽因(右二)梁思成(左一)林长民(左3)等合影。

  1924年4月14日,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印度文豪泰戈尔先生从上海来到杭州访学。泰戈尔来华访学是当时轰动全国文化界的事。当时国内著名报刊《申报》还作了持续跟踪报道。

  直到90多年后,也就是2016年9月4日晚,习近平夫妇在宴请参加G20杭州峰会的宾朋的致辞中,还专门提到这件事。他提到,1924年4月,印度诗人泰戈尔先生游览了西湖,特别喜欢并写下了不少诗,其中有一句写得很好:“山站在那儿,高入云中,水在他的脚下,随风飘荡,好像请求他似的,但他高傲地不动。”他还表示想在西湖边买个小屋,住上几天。

  据杭州市档案馆馆藏《杭州年鉴》一书记载,1924年4月,泰戈尔应徐志摩、梁启超、蔡元培等邀请来华讲学。随行的有国际大学教授、梵文学者沈漠汉,国际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孟加拉画家纳达拉斯,国际大学乡村建设指导、英国人艾尔姆斯特,加尔各答史学教授纳格以及美籍社会工作者格莉恩女士5人。

  当年的4月14日早上8时,泰戈尔在上海北站搭早班快车来杭州。他从杭州城站火车站走出来时,已经有人在月台上等候多时。当时文化界人士张君劢、张东荪、郭秉文、朱经农等,还有几个记者,一共10多个人到场欢迎他。

泰戈尔与林徽因徐志摩

  泰戈尔是在徐志摩、瞿菊农、王统照等陪同下抵达杭州的,后来入驻湖滨清泰旅馆。泰戈尔一行畅游了灵隐寺、孤山、西泠印社、六和塔、虎跑等地,两度泛舟西湖,并在湖滨一处海棠树下通宵作诗。

  事后他曾回忆道:“轻舟荡漾在西湖中,凭着船沿,悠然望见山顶的尖塔,我乐如中国画中的古贤”……“西湖山水秀丽,可惜不能在山麓觅一小室居住,欣赏朝夕不同的湖光和山色。”

  之后,他受浙江省教育会邀请,发表讲演《从友爱上寻光明的路》,到会者达3000多人,为杭州讲演史上从未有过的盛况。 其实,这是一次即兴演讲,原本并没安排。作为翻译,徐志摩先暖了下场。他说,泰戈尔爱好清静,不大愿意在公共场合演讲,但大家如此热情,盛情难却。然后,他透露了泰戈尔给西湖的一首小诗。“他今日看见西湖山水,就生出无限的感想,并作了一首诗:山站在那儿,高入云中,水在他的脚下,随风飘荡,好像请求他似的,但他高傲地不动。”

  4月16日,泰戈尔一行返回上海。回到印度以后,泰戈尔珍藏着两帧照片作为他对西湖永久的怀念:一张是他泛舟西子湖上,一张是他和随行人员一起站在写有“孤山”两个大字的石碑前。

泰戈尔来华

  泰戈尔的生死妙喻

  泰戈尔的《飞鸟集》举世闻名,中译本第82首小诗尤以郑振铎工整对仗的译文广为流传:“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使”相当于“让”,表示一种意愿,统领了一种美妙的生死之喻。那种对生的豪情万丈和对死的泰然安详,一经诵读品味,便直击心灵。谁能不为之动容呢?

  泰戈尔不以其他季节的花而独以夏花来喻生,就出于他作为一位伟大哲人和浪漫诗人对于生命的热烈礼赞和期待。在他看来,在各种季节的花中,夏花的生命力最为旺盛。人生一世,也应如大自然中的夏花一样,迎着阳光纵情开放,释放出最大的能量和美丽。他用夏花来类比人生,既是鼓励人们奋发有为,活出意义,也是要大家善待生命,珍惜生命。他还曾这样说过:“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所以生命并非只是活着,而必须奉献给有意义的事情。人生有顺有逆,他说:“顺境也好,逆境也好,人生就是一场对种种困难无尽无休的斗争,一场以寡敌众的战斗。”他又说过,有些事情是不能等待的,你就不能不冲锋、跑步和大步行走。毫无疑问,泰戈尔所持有的是最积极有为的人生观:“永恒的献身是生命的真理”;“有生命力的理想是永恒不断地创造。”但泰戈尔不是苦行僧和禁欲主义者,在他的生命和诗歌中,爱占有了重要的位置:“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

  泰戈尔的生命哲学自然包含了死亡,死亡是生命整体中的一个部分。有生有死,天地之常期,自然之至数。这与中国哲学也是相通的。他用秋叶来比喻死亡也是别有意味的,因为秋叶已然凋零和枯萎,它停止了生长,甚至飘然落地。静止便是死亡,但秋叶的静止还是给人以美的感受。北宋范仲淹的《苏幕遮》词中就有“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这样的名句,其中“黄叶地”表现的就是满地秋叶之静美。中国文学往往把落叶作为一种意象,表示一叶知秋的哲理或悲秋的情怀。泰戈尔的不同之处,是直接用“秋叶之静美”来象征死亡。死亡是生命向着自然回归,因此不必悲伤、痛苦和畏惧,大可坦然静穆地去面对。在他看来,生与死是一体的,如果做到生如夏花那样绚烂,那么死也就像秋叶一般静美了,这样的生命便是完满的,达到了生死归一的人生至境。用欧阳修的话来说,那就是“生而为英,死而为灵”了。鉴于泰戈尔对死亡的独特理解,他曾在使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吉檀迦利》中,用了20首诗赞美死亡,让死亡充满了诗情画意。

总会发生些情愿与不情愿、知道与不知道、清醒与迷误的那种痛苦与幸福的事儿。但如果心里存在虔诚情感,那么在痛苦中也会得到安宁。否则,便只能在愤怒争吵、妒嫉仇恨、唠唠叨叨中讨活了。——泰戈尔

年轻时,我的生命有如一朵花----当春天的轻风来到她的门前乞求时,从她的丰盛中飘落一两片花瓣,她你从未感到这是损失。现在,韶华已逝,我的生命有如一个果子,已经没什么东西可以分让,只等待着将她和丰满甜美的全部负担一起奉献出发。——泰戈尔

生如夏花

我听见回声,来自山谷和心间

以寂寞的镰刀收割空旷的灵魂

不断地重复决绝,又重复幸福

终有绿洲摇曳在沙漠

我相信自己

生来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

不凋不败,妖治如火

承受心跳的负荷和呼吸的累赘

乐此不疲

我听见音乐,来自月光和胴体

辅极端的诱饵捕获飘渺的唯美

一生充盈着激烈,又充盈着纯然

总有回忆贯穿于世间

我相信自己

死时如同静美的秋日落叶

不盛不乱,姿态如烟

即便枯萎也保留丰肌清骨的傲然

玄之又玄

我听见爱情,我相信爱情

爱情是一潭挣扎的蓝藻

如同一阵凄微的风

穿过我失血的静脉

驻守岁月的信念

我相信一切能够听见

甚至预见离散,遇见另一个自己

而有些瞬间无法把握

任凭东走西顾,逝去的必然不返

请看我头置簪花,

一路走来一路盛开

频频遗漏一些,

又深陷风霜雨雪的感动

般若波罗蜜,一声一声

生如夏花,死如秋叶

还在乎拥有什么

当时光已逝

假如时光已逝,

鸟儿不再歌唱,

风儿也吹倦了,

那就用黑暗的厚幕把我盖上,

如同黄昏时节你用睡眠的衾被裹住大地,

又轻轻合上睡莲的花瓣。

路途未完,行囊已空,

衣裳破裂污损,人已精疲力竭。

你驱散了旅客的羞愧和困窘,

使他在你仁慈的夜幕下,

如花朵般焕发生机。

在你慈爱的夜幕下苏醒。

不要不辞而别,我爱。

我看望了一夜,现在我脸上睡意重重。

只恐我在睡中把你丢失了。

不要不辞而别,我爱。

我惊起伸出双手去摸触你,

我问自己说:“这是一个梦么?”

但愿我能用我的心系住你的双足,紧抱在胸前!

不要不辞而别,我爱。

永恒的爱情

我以数不清的方式爱你

我的痴心永远为你编织歌之花环

亲爱的,接受我的奉献

世世代代以各种方式挂在你的胸前

我听过的许多古老爱情的故事

充满聚首的欢乐和离别的悲郁

纵观无始的往昔

我看见你像永世难忘的北斗

穿透岁月的黑暗

姗姗来到我的面前

从洪荒时代的心源出发

你我泛舟顺流而下

你我在亿万爱侣中间嬉戏

分离时辛酸的眼泪和团圆时甜蜜的羞涩里

古老的爱情孕育了新意

陈腐的爱情而今化为你脚下的灰尘

一切心灵的爱欲、悲喜

一切爱情传说,历史诗人写的恋歌歌词

全部融合在你我新型的爱情里

我一无所求

我一无所求,只站在林边树后。

倦意还逗留在黎明的眼上,露润在空气里。

湿草的懒味悬垂在地面的薄雾中。

在榕树下你用乳油般柔嫩的手挤着牛奶。

我沉静地站立着。

我没有走近你。

天空和庙里的锣声一同醒起。

街尘在驱走的牛蹄下飞扬。

把汩汩发响的水瓶搂在腰上,

女人们从河边走来。

你的钏镯丁当,乳沫溢出罐沿。

晨光渐逝而我没有步近你。

假如我今生无缘遇到你

假如我今生无缘遇到你,

就让我永远感到恨不相逢

让我念念不忘,

让我在醒时梦中

都怀带着这悲哀的苦痛。

当我的日子在世界的闹市中度过,

我的双手捧着每日的赢利的时候,

让我永远觉得我是一无所获——

让我念念不忘,

让我在醒时梦中

都怀带着这悲哀的苦痛。

当我坐在路边疲乏喘息,

当我在尘土中铺设卧具,

让我永远记着前面还有悠悠的长路

让我念念不忘,

让我在醒时梦中

都怀带着这悲哀的苦痛。

当我的屋子装饰好了、

萧笛吹起、欢笑声喧的时候,

让我永远觉得我还没有请你光临

让我念念不忘,

让我在醒时梦中

都怀带着这悲哀的苦痛。

假如你一定要倾心于我,

你的生活就会充满忧虑

我的家在十字路口,房门洞开着,

我心不在焉--因为我再唱歌

假如你一定要倾心于我,

我决不会用我的心来回报。

倘若我的歌儿是爱的海誓山盟,

请你原谅,当乐曲平息时我的信证也不复存在,

因为隆冬季节,谁会恪守五月的誓约

假如你一定要倾心于我,

请不要把它时刻记在心头

当你笑语盈盈,一双明眸闪着爱的欢乐,

我的回答必然是狂热而草率的,

一点儿也不切合实际

--你应把它铭记在心,然后再把它永远忘却.

忍耐

如果你不说话,

我将用你的沉默填满心房,并忍受它。

我将静静地等候,

像黑夜中彻夜不眠的星星,

忍耐的低首。

黎明一定会到来,

黑暗终将逝去,

你的声音将注入金泉,

划破天空。

那时你的语言,

将在我的每一个鸟巢中生翼发声,

你悦耳的曲子,

将怒放在我的丛林繁花中。

如果真是分离的时候,

请赐予我最后一吻。

往后我在梦中吟唱着

追寻你远方的踪影。

情人啊,你可要常来光顾

我的窗口,

冷清的窗口。

林边的豆蔻的青枝

在沉郁的香气里窃窃私语。

树梢上的鸟儿啊,

你可曾带回回忆——

昔年斯拉万月湿润的绿荫里

我们的相会,

肝肠寸断的相会。

她在甜美的爱慕里

碧澄的大海的沙滩上

漫步偶遇的绝色女子,

居于世人甜美的爱慕里,

无论如何也无法忘记。

我对琴瑟述说感受,

让它领略她的风采。

她的消息融入乐调,

在梦境的花坛上荡开。

她乘风在茂林巡行,

激起蜜群嗡营的细浪

她沐浴着斯拉万月的细雨

驾轻云在秋空游逛。

我色彩鲜艳的记忆上

印刻着她绰约的容颜。

情曲、恋曲、怨曲、喜曲,

弹奏与她再度相见。

 我想对你说出我要说的最深的话语;我不敢,我怕你嘲笑。因此我嘲笑自己,把我的秘密在玩笑中打碎。我把我的痛苦说得轻松,因为怕你会这样做。我想对你说出最真的话语;我不敢,我怕你不信。因此我弄真成假,说出和我的真心相反的话,我把我的痛苦说得可笑,因为我怕你会这样做。我想用最宝贵的词语来形容你,我不敢,我怕得不到相当的酬报。因此我给你安上苛刻的名字,而显示我的硬骨。我伤害你,因为怕你永远不知道我的痛苦。我想静默地坐在你的身旁;我不敢,怕我的心会跳到我的唇上。因此我轻松地说东道西,把我的心藏在语言的后面。我粗暴地对待我的痛苦,因为我怕你会这样做。——泰戈尔

泰戈尔的简介

参考资料:1.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765768.html?si=12.http://www.top188.com/archive/mingren/mingrendangan.php?num=14673.http://blog.sina.com.cn/s/blog_3e96e5a6010004xk.html在这个网站上有http://baike.baidu.com/view/6259.htm#1

泰戈尔和冰心的代表作品,内容简介(在15字以内!!!)O(∩_∩)O谢谢

信爱、童心、母爱,晶莹清丽、轻柔隽逸

泰戈尔的作品有什么?

《园丁集》、《新月集》、《采果集》、《飞鸟集》、《吉檀迦利》、《爱者之礼物》、《暮歌》、《晨歌》、《心中的向往》、《两亩地》、《金帆船》、《缤纷集》、《故事诗集》、《素芭》、《摩诃摩耶》、《最后活着,还是死了》、《草叶集》、《金色花》与《岐道》;剧本有:《牺牲及其他》、《邮局》、《暗室之王》、《春之循环》;论文集有:《生之实现》、《人格》、杂著有:《我的回忆》、《饿石及其他》、《家庭与世界》其中我喜欢飞鸟集和新月集。

泰戈尔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泰戈尔(1861~1941年)是印度作家、诗人和社会活动家。出身于地主家庭。8岁写诗,毕业于伦敦大学。20世纪初他直接参加印度民族独立运动。他的著作卷帙浩繁,体裁多样,主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和《飞鸟集》,长篇小说有《沉船》和《戈拉》。其作品大多反映英国殖民经济下的印度人民的苦难生活。这是泰戈尔于1925年在美国发表的演说。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赞美老师的诗歌自创(赞美老师的五言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