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文案短句 > >正文

孔子一生最有名的一句话(关于学习,孔子的这十句话你一定要懂)

发布时间:2023-11-18 17:08:25 admin 阅读:59

导读关于学习,孔子的这十句话你一定要懂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牌的老师。虽然没有被评上特级,也不是什么人民教育家,但他的好多教育教学思想,两千多年来,却如一盏明灯,照...

关于学习,孔子的这十句话你一定要懂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牌的老师。虽然没有被评上特级,也不是什么人民教育家,但他的好多教育教学思想,两千多年来,却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国的历史长河。

  今天,咱就先来看看他关于学习的一些经典言论。

No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

孔子说:“学了之后按照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别人不理解我而我也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咱就看第一句。

很多人以为这一句就很简单,其实大有讲究,据说学界还颇多争议。

这里涉及到“学”和“习”的两个问题,因为我们虽然经常在一起说学习,其实它们并不是一回事。

大家都认为,“学”就是我们所说的学习,而“习”是温习,是复习。因为“习”繁体字为“習”,从“羽”,意思是鸟儿在太阳下复习练习飞行。学了之后,还要不断复习巩固,你才能掌握。

这话当然有道理,所以一般都是这么解释孔子这句话的。

但也有不同的意见。

有一种观点就认为,“习”也有实践的意思。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成了除了学习书面知识外,还要积极参加实践,在实践中体现学习的价值,这才是令人开心的事。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这个意思。

大环境。

No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这话很好懂,会说中国话的基本都听说过这一句。他反映了孔子虚心好学的特点。而且这句话也很明确地告诉我们怎么去学习他人,那就是从其善者,改其不善者。

当然更重要的是,孔子还通过这句话告诉我们,应该用一种谦虚的态度去做人,多看到别人的长处,更不能轻视任何人。

以这样的修养去为人处世,才能获得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

不过孔子如此转学多师,也给我们带来一个小小的遗憾。

有一回,陈子禽问子贡,孔子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

这个问题可真重要,得有多少人想知道孔子的老师是谁啊。

可子贡聪明的回答真让我们抓狂,“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意思是孔子哪里不能学,干嘛要有固定的老师呢?

就是嘛,按三个人中就有一人的概率计算,他所认识的人中起码得有30%的人是他的老师(当然,这都是虚指哦)。

陈子禽一听就傻眼了,咱们所有人都傻眼了。

No3: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晚不睡,去想问题,(但是并)没有益处,(这样)还不如去学习。

 

关于这一条,咱讲讲吕蒙的故事。

吕蒙是吴国大将,刚开始他就是个文盲。《三国志》里说:“蒙少不修书传,每陈大事,常口占为笺疏。”啥意思,就是他要写个奏疏什么的,都是他口述,别人替他写。

你说你一文盲,谁瞧得起啊,所以刚开始的时候,连那老实巴交的鲁肃也瞧不起他。

后来孙权看不下去了,就劝吕蒙学习。吕蒙一开始还不乐意,他说我一武将,只要琢磨着打仗就行了,干嘛要读书学习呢?再说也没时间啊。

孙权便苦口婆心地告诉吕蒙,你看人家孔子都说啦,整天不吃饭不睡觉,光拼命想啊想的,也没用,不如去学习。就连曹操都说老而好学。你又没老,为什么不努力学习呢?

你还别说,吕蒙真是个听话的好孩子。想通了这事,光琢磨光思考不行,得去好好学习。于是就真的开始学习了。而且他还是个用功的孩子,一下子就成了学霸,学问越来越精深,连一些老学究自叹不如。

后来鲁肃又来见他,大吃一惊啊,“兄弟啊,你真不是那个吴下阿蒙了啊!”

吕蒙就说了,是啊,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呢!

好嘛,一下子两个成语,就都出自这则故事。

No4: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我们都知道爱因斯坦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人也常常喜欢拿来引用。

以这样一个大科学家来说,他也说不定读过《论语》,并借鉴了孔子的这句话。因为《论语》在西方的传播已经有两三百年的历史。

就算他没读过,孔子的这番论述比他却要早上两千多年。

而且,孔子说得比他更细致。他在这里为我们划分了学习者的三个层次——知之者,好之者,乐之者。

学习为什么有困难,因为大多数人只停留在第一层的门槛外——我们是为了知之而学,还没能进入第一层呢。这种情况,基本都是被逼的,又怎能学得好?

无论是谁,当你痴迷于某一样学问,以其为乐,并为之而孜孜不倦学习时,你离成功就不远了。

No5: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孔子说:“仲由,教导你的东西你懂得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仲由就是子路。他和孔子之间的师生关系最为有趣。但在所有弟子中,他也几乎是孔子生命中最重要的存在,因为他陪伴在孔子身边的时间最久。

孔子和子路,是亦师亦友,亲密无间。子路最为直率和大胆,也只有他敢经常去挑战孔子的权威,甚而质疑孔子的学说。

而孔子也经常会直截了当地去责骂子路。比如这一句,作为老师,我怎么看都非常熟悉,就是上课对那些不懂装懂者经常说的话。

不管怎么说,不懂就是不懂,这是学习,也是做人的态度。

No6:

子曰:“默而知(zhì)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孔子说:“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对我来说,有什么难的呢?”

 

这段话其实讲了两个方面的意思。作为学习者,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学习?那么作为教育者呢,又该以何种态度去对待自己的事业呢?

关于学习,看起来有好多种门径。但万变不离其宗,说到底就一条,那就是刻苦勤奋,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所以陆游会感慨:“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所以孔子一上来就先说“默而知之”,看起来是一种方法,不如说是一种态度,那就是老老实实地埋头学问。

值得一提的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八个字,已成了曲阜师范大学的校训。

孔子如泉下有知,也该含笑吧。

No7: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子说,孔圉(yǔ)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这则论语的前头还有一个背景。孔圉在生前做事有些不合礼仪,这那个时代是不可原谅的。但他死后却被谥号为“文”,所以子贡就很不解地来问孔子。孔子就作了这样一番回答。

人家那么聪敏又勤学,还“不耻下问”,咱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多向别人请教呢?

No8: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复习(温习、巩固)旧的知识,(并且)能够从中领悟到新的知识。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做老师了。”

我想起了小时候一个邻居小子的故事。

那时候还有留级一说。结果这家伙特别顽皮,光一年级就上了三回。结果第三年还让他再读一年级时,他竟然大言不惭地说,老师,我总是上一年级,我觉得自己倒可以做他们的老师了。

一时成为笑谈,而流传至今。

这句话,倒是可以作为对第一句“学而时习之”的补充说明。如果我们把第一句理解为学用结合的话,那这里强调温习的作用,显然更加丰富了孔子的思想。

No9: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孔子说,古时候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身的修养,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向别人炫耀,没有明白学习的真正意义在于哪里。

 

这一则谈学习的目的。

有意思的是,两千多年前的孔子谈古之学者和今之学者,和我们今天再谈的时候,又有了不同的含义。

关于这一条,北朝的颜之推在他的《颜氏家训》中又补充道:“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

特别是第二句,把孔子的话倒过来说,认为今之学者也为己,只不过是为谋一己私利,一心想升官发财而已。

倒是值得我们警醒。

No10: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能依靠自己的本领独立承担自己应承受的责任,能坦然地面对一切困难;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知道了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这段话很值得咀嚼。

各位可以仔细对照一下,上至老叟,下至幼童,都可以从中找到参照。

但是别忘了,这是孔子给自己的一生划分的学习阶段,所以不具有可比性。比如像我吧,四十有余,是不是就应该不惑了呢?

当然不是,咱能跟孔子比吗?

以此类推,十五岁上下的孩子,如果还不知道立志学习,不要紧。立志不在早晚,做啥事都一样,只要开始就不晚。

三十岁的朋友,如果还不能完全自立,也不要紧。人家都老早结婚生孩子了,你还是单身在读博士,怕啥?

五十岁不知退让,在人生的羊肠小道上挤得头破血流。

七十岁还要做坏事,坏规矩……

这一切,都不用怕。咱都不跟人家孔圣人比。

人生苦短,咱就是有要过得剽悍!

当然,孔老师谈学习的语录还不止这些,比如下面几则也很出色。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的流逝啊就像这河里的流水一样,日夜奔腾不息。”

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学习而不知道思考,就会被知识表象所迷惑;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对学习有害。”

告诉我们学习和思考要有机地结合。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孔子说,学习就像在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

告诉我们学习要勤奋,要有进取心强。也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子曰:“女(rǔ)爰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的为人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主张)而发愤忘食,高兴得忘记了忧愁,(甚至)连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也是告诉我们学习做事要勤奋,要以此为乐。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这话看起来是说教育,但其实也谈学习了——那就是要学会举一反三。

注:图片皆来源于网络。

 

亲近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这里是安之书馆

       关注老刘原创

       让我们一同感知风雅

《论语》不全是孔子写的,为什么被称为圣贤书呢?

《圣经》也不是耶稣所写,为什么能成为基督教徒的信仰经典呢?我们发现,世界范围内,被誉为圣人的,大多有一个共性:述而不作。孔子也一样,直说不写,《论语》以孔子个人的言行为主要内容,但却不是他个人的著作。《论语》之所以被称为圣贤书,是因为这本书系统阐述了孔子的思想,以他的思想为基础,进而形成了影响中华文明最深远的精神食粮:儒家思想!此后,中国的读书人,无不以儒家思想为行为准则,成为华人共有的文化基因。

一、《论语》的形成

《论语》大致成书于战国初期,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们编撰而成,据考辨,主要参与编著的人物有:子夏、子游、仲弓。《论语》的版本至少有三种,一个是《古文论语》,在西汉时期被称为古文经之一,此外还有《鲁论语》和《齐论语》两个版本。

三个版本存在一定差异,之所以出现这个问题,祸根就在当年的秦始皇“焚书”,像《论语》这类书籍,被列入禁书,大多被烧毁。西汉建立后,学术开禁,秦朝的老儒们,只能靠着自己的记忆去恢复《论语》,记忆的偏差导致出现《鲁论语》和《齐论语》。

《古文论语》是孔子的后人,从孔家墙壁的夹墙中得到一个古文版书籍。按理来说这个版本应该就是原版的《论语》,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很多文字已经不认识,并且市面上还流传过伪造的古文版书籍,所以这个夹墙中的版本也不能完全确认就是原版。

实际上,西汉末年,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尚书》、《礼记》、《诗经》、《易经》、《春秋》等,所有经典古籍中。由此,西汉末年还出现了一个历经后世几百年的“古今文经学大战”。古文经学派称今文经学派是“秦火余孽”,是“抱残守缺”,今文经学派痛斥古文经学派是“沽名钓誉”的“造假者”。

二、《论语》的主要内容

《论语》以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行为为主要内容,涉及政治、伦理道德、教育等方面,阐述了个人修为与治国之间的关系,为立志于大作为的读书人,指出了个人晋升的阶梯。

“仁”是《论语》所表达的核心思想,也是孔子主张的基本社会道德规范。“礼”是孔子主张的政治规范,“中庸”则是个人道德水准的最高境界。《论语》以“仁”为核心,以“礼”和“中庸”为保障,实现个人、社会及国家的和谐统一。

三、《论语》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

《论语》是儒家经典的基础,此后儒家学不断以《论语》为蓝本,不断注解、论述和再创作,逐步形成了包括《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在内的四书,与《诗经》、《尚书》、《易经》、《礼经》、《春秋》、《乐经》(后失传)并称四书五经,成为儒生们必须研读的经典著作。

可以说,《论语》就是儒家思想的总纲和发源地,也是中国人文化基因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的名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而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的学说,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译文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的。”1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译文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明智的。”1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译文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13、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译文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14、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译文孔子说:“《关雎》这篇诗,主题快乐却不过分,忧愁却不悲伤。”15、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译文孔子说:“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16、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译文孔子说:“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17、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译文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1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19、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译文孔子说:“朽木无法雕琢,粪土的墙壁无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样?”20、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译文孔子说:“灵敏又好学,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为‘文’。”21、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22、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译文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愚笨。他的聪明可以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2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译文孔子说:“一个人的内在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是君子。”2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文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25、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译文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2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译文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这三个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27、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译文孔子说:“不到他苦思冥想时,不去启发;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开导。不能举一例能理解三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28、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译文孔子在齐国听《韶乐》,好长时间吃肉不觉滋味。他说:“没想到好音乐这样迷人。”2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译文叶公问子路:孔子是怎样的人,子路不回答。孔子说:“你怎么不说:他这个人啊,发愤时就忘记吃饭,高兴起来就忘记了忧愁,竟然连自己衰老了也不知道,如此而已。”3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文孔子说:“三人走路,必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借鉴他的缺点进行自我改正。”31、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译文孔子教学有四项内容:文献、品行、忠诚、信实。32、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33、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译文曾子说:“鸟将死时,叫声都很悲哀;人快死时,说话都很善良。”3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译文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35、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译文孔子说:“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想那个位置上的事。”36、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译文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37、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译文孔子说:“三军可以剥夺主帅,匹夫不可剥夺志向。”38、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译文孔子说:“明智的人不会迷惑,仁爱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3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译文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40、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译文孔子说:“君子帮助人取得成绩,不促使人陷入失败。小人相反。”41、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话可以奉行终生?”孔子说:“那就是‘恕’了,自己做不到的事,不要强施加在别人身上。”42、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译文子夏说:“做官有余力时就去学习,学习能够游刃有余时就去做官。”

以孔子或孟子的一句话为中心写一片600子作文

安贫乐道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识,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直道而行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与人为善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第,都是他的做人准则。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孔子的主张是什么?

1、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礼的意义在古代甚为广泛,指国际间交际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冠、婚、丧、祭、餮等典礼,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

2、在经济方面,他反对封建的田赋制度而极力维护西周以来的田赋制度。

3、孔子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他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合乎“礼”的等级制度。

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

5、在伦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张仁。孔子的“仁”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据周礼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他的“仁”一般不包括劳动者。

6、在哲学上,孔子主张天命观。

7、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8、在品德方面,他主张“宽、耻、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

孔子一生最有名的一句话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求问孔子对宰予和颜回的态度各是什么说明理由

对宰予是朽木不可雕也对颜回说他是最好学的仲尼弟子新传(上)反复读《论语》,便读活了一些人物,于是再读《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方知太史公传孔门诸弟子不仅多取于《论语》,又觉他只顾微言大义,尚留一定可以想象的空间。闲来无事,便想在这空白处胡乱涂鸦,是以选了颜回、仲由、宰予、樊须和端木赐等人,来借题发挥一下,姑名为《仲尼弟子新传》。这实在是以我辈俗人之心揣摩一番二千五百年前的各位贤人之腹。若是诸贤泉壤有灵,万望勿怪。一、大贤颜回孔孟颜曾四圣里,孔孟自不必多说。曾参寿命高过孔孟二圣,大约活了三个颜回的寿命,他得以独立了曾门,弟子众多,《论语》便是曾门诸徒整理编撰而成。曾子也在其中做了“子”,再就曾子曾奉夫子之命做了《孝经》。颜回成圣不仅有些可疑,便是这贤,也多因孔子在操行评定中不停地揄扬,才得以在那古老的文字留下影迹,然而终究是十分模糊的。不过中国人感兴趣的就是这种模糊,什么事太真,反而失去了流传的价值,见首不见尾方为神龙,见首见尾必是死龙。颜回在《论语》里仅有三次留下声音。一次诸弟子侍坐时,他说过一句较为平常的话:“愿无伐善,无施劳。”还有一次是《论语-选进篇》中,孔子畏于匡,孔子先脱了险,待颜回跟上来,孔子说:“吾以女死矣!”颜回答是整部《论语》里最精采的句子,他说:“子在,回何敢死!”开始我以为这不是巧言了么?他把话说得过于漂亮。后来忽觉得不是,应该是仁者的那种对待生命及苦难的豁达态度,那是一种出于生死之上,独步至境的超然。可今天,我竟然从一位朋友的文字里获得了另一种解释,即颜回是对孔子先行逃走,置弟子生命于不顾的一种怨讽。这就一句话可以说是十分高妙,给人理解的空间很大,不同人不同时间会得出不同的理解。整部《论语》中颜回说得最多要算《子罕》中那一句,那是赞美他老师的。颜回喟然而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从说这话态度似可看出他是发诸真心。然而夫子既然如此了得,为何不好好跟着学,生出“欲罢”之心呢?那是因为即使是颜回这般好学善学的高足,也“虽欲从之,未由也”。他可能感到孔子的学问核心部分永远也无法接近。那么这部分是什么呢?我觉得他是在说“仁”,关于这个“仁”字,他的同学端木赐也有同感。“仁”字在孔子的教义中是神秘的。便是大贤颜回也只有三月不违仁,而其余的人“日月至焉而后已”。可按照孔子的标准,是“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的。颜回仍然得到孔子对一个弟子所能做的最高评价。颜回也曾欲探究这仁是什么?他在《论语-颜渊篇》里问了仁,而夫子也针对他给了回答:“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回仍要“请问其目”,于是得出了四项修心细则,其实也没有什么。算樊须那一次问仁,孔子直接答仁有四次,答冉雍以修行,答司马牛以修言,而答颜回以修心。孔子最欣赏颜回的是什么呢?夫子主要欣赏他的生活态度,这就是《论语-公冶长篇》中那段著名的句子:“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室,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一点与孔子的精神有着内在的相通。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是一种安贫乐道的精神,超越世俗,获得一种精神上的宁静与自足,由此一点,贤回实在可以入圣的。我认为中国的传统精神里就有这样一脉流传,很多落魄的士人被拒于权力门外,所以没有枯萎以终,便是这种精神救了他们的命,并且歌哭以诗文,流传后世。有时这种精神也是那些士们拒绝参予统治者无道政治,保全人格自尊的唯一退路。他们沿着这条路隐入了民间。我们通常叫他们隐士,可我不这么看,我从不认为陶潜称为隐士。之所以称他为隐士,只不过说能当作官,而不去作官罢了。在一些人眼里,是终于不肯算他布衣百姓的。于是陶潜只能做隐士了。然而陶潜穷得连鞋也穿不上,可还是到处游逛,写写菊花,写写田园,间或也有些不平。还有杜甫常借着一杯浊醪去烧灭胸中一阵阵荡起的昏热,可竟然蒸发出壮丽的诗篇,君子能不畏天命乎?颜回也难逃这种命运,于是夫子屡叹他穷,穷到三十二岁,竟然穷白了头发,后来穷死才罢。其实孔子终其一生,还是倾心政治的。作为孔子的门徒,颜回也对政治也不能不发生了一点兴趣,在《论语》中,看不出他与权力有过一点关系。倒是那本伪书《孔子家语》写他运用了儒家那套逻辑为鲁定公预测东野毕所御之马的事,那太有些戏剧化了。不过颜回可能也曾试图参与政治吧,否则孔子为何说这样一句话呢?子谓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乎?”孔子不仅引颜回以为知己,而且觉得自己也不如他。他认为颜回最为好学,甚至能在颜回身上不断发现令他感到惊奇的品质:有一次他赞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他也曾向季康子赞扬过。那时颜回已死,话里便有一些伤感。他又一次颂扬了颜回的这种态度。众弟子也知颜回在夫子心中的地位,于是那位瑚琏之器的子贡就不敢自比颜回,说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一知二,虽不是很谦虚,可也自甘于低颜回五倍。不幸颜回虽为仁者,并不长寿。一个人死了,他空出舞台只能给活着的人去表演。在这个黑舞台上,孔子无疑充当了主角。整部《论语》中,孔子除了对冉耕卧病表现过一次深情外,他老人家的所有情感都是表现在颜回之死上。若把这几句放到一起,可以看出有些类似小说情节。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初闻噩耗,夫子捏着两个颤抖的拳头捶打着瘦胸,喊:“哎呀呀,老天爷啊,你可要了我老人家的命了。”匆匆乘车趋入陋巷,一路上木轮辗碎了梧桐树上飘下几片黄叶。停车歪斜的院墙外,他跑到那座土屋里,痛哭起来。一位博学的老者,而且从司寇位子退下来的前政要,能这样嚎啕大哭,确是显出一片真情。有弟子提醒他:“子恸矣。”孔子边哭边理智地说:“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最后结束孔子哭声是颜回的父亲颜路,他提出一个让孔子为难的要求,就是“请子之车以为椁”。可以想象得到,颜渊那样穷,这颜路恐怕也富不到哪里去。穷倒算不得什么,可颜路竟然虚荣起来。如果他虚荣得起也算不得什么,可是竟打起孔子那车的主意。颜路得到的回答是:“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话说得已很透彻,与理到也相合,可总是让人听了不大舒服。这句古文倒也不怎么艰奥,不妨译成白话文。因为我读的这种普通版本的《论语》注释粗劣,一般多是以己意理解。可我觉得“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中的“之”很值得注意。从语气来讲,这个之似乎是孔鲤。这样这句话就可以翻译:“管有没有才能,也都是各自的儿子。我儿子孔鲤死了,我不能走路,把车卖了给他做椁。我之所以不能徒步走,那是因为我虽是鲁国退居二线的大夫,可是不能两脚走路丢了大夫们的体面,坏了国家的礼仪。”诚若如此,孔子话外便隐含着另一句话:我对儿子都这样,你颜回算老几?如果将这“之”指颜回,虽虚伪,倒好听些。后来肯定有过一番争论。可以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门人欲厚葬,子曰:‘不可。’”当然不可,若可,那椁怎么办呢?结果又怎样呢?结果是门人厚葬之。我觉得这些大贤大智的门徒很有意思,这一点在《仲尼弟子列传》中写有若那一段便看得出。这有若在《论语》中也称子的,他称子是因为他的模样很像孔夫子,因此夫子辞世,大家把他成当夫子,闹了一个以貌取人的笑话。在对待颜回丧事上,诸弟子又一次任性起来,他们与夫子对着干,结果厚葬了颜回。我想这回一定是有椁的。这椁可能是诸弟子集资买来的,也可能是颜路一生气举债买的,可无论怎样,都不是夫子的马车换来的。因为这椁,“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之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真句话太有趣的。我想这二三子里一定会有仲由的。二、勇者子路仲由,字子路,小孔子九岁。论完《论语》,我觉得孔夫子这些有名的弟子中,只有两个人对他说话的态度与众弟子不同,一个是宰我,而另一个便是子路。似乎常常让人感到子路对孔子不敬,可令人难以想象的是,最终只有他做了以身殉教的人。我认为子路很有江湖气,很像后来侠客,勇而重义,而且“无宿诺”,时而也露出天真与鲁莽,若不是遇到孔子,跟着学儒,而以自己本性行事,可能他会有另一种人生,至少不会食儒不化,最后为一顶帽子而丢了头。《仲尼弟子列传》中写子路较详,也引用《论语》以外的一些史料。从中可以看到子路并非自行束修拜入孔门的。他那时是一个以勇著称的街头少年。装束很自由,像演戏那样头插雉鸡翎,身上可能佩带着公野猪的獠牙,这是因为公鸡与公野猪都勇而好斗。他看不起孔子这位老先生,于是凌暴了他。然而竟然经不住孔子稍设礼的一诱,便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了。子路并非一味勇直,他也很有政治报负。问过政,问过成人,问过事君,问过士,问过何为君子,甚至通过齐桓公的事间接地问过仁。总之他在《论语》里留下的声音较多,这可能是他常给孔子做马车夫与兼卫士的缘故。孔子对子路的态度看似复杂,实则有趣。孔子既非像对颜回那样一味地褒他,也不是像对宰予那样一味地贬他。仔细读来,便可从中揣磨出这师徒二人的心态。整部《论语》中,孔子对子路说的比较恳切的话有:“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是知也。”还有: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我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遇;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他对子路也有过客观的评价:“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还有:“由也,千乘之国,可使给其赋也”及“今求与由,可为具臣”。甚至对子路的气度也不由得赞赏道:“衣蔽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然而,孔子故意地贬低他勇直的言辞更多,甚至屡屡露出轻蔑。这就是使子路常常不服,因此更急于突出自己“勇”的优势,总是拐弯抹角往勇上提。他说:“君子尚勇乎?”得到的回答是:“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话里隐含的意思是说,你子路那点勇,若用不好,更糟。如他又问:“子行三军,则谁与?”孔子答道:“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这回夫子的态度更明确。然而孔子也并不一味地讳言勇是君子的一个重要品性,比如子路问成人时他答:“若藏武仲子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孔子在列出成人所应具备诸多例子中,需要注意的是说到艺时,孔子提到了子路的同学冉求,说到勇时,没说子路,却以前人卞庄子为例。这就是说子路,别看你勇,可你在勇也还是不够格。只有一回,孔子险些夸到了他忠勇,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可见子路因经欣喜,忙又说:“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这真是让子路乐了半截。其实孔子早就看出子路的勇给自身带来的危险,曾从“子路行行如也”,推断出“若由者,不得其死然”了。于是百般压制他的勇,这也不失为一种最深切的爱护。可一个人总要以自性的方式完成自己的人生的。于是卫乱的消息传过来,孔子便长叹了声便:“嗟乎,由死矣。”与其说语多悲伤,不如说是有着宿命意味的感慨,是对早有预料的事无法阻拦的无奈。这时孔子自然又想子路的好处,说:“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这也是孔子少有的赞美他的话,然而子路听不到了。子路生前对夫子言语上也颇有冲撞,有失恭敬。一次,“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过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还有一次孔子去卫灵公的有名的老婆南子,子路就对老师的品质产生了怀疑,以致逼得孔子“矢之曰:予所以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还可以从一些更细微的地方看到到子路这种性情。比如有一次颜渊、子路侍侧,夫子让他们各言其志。子路这回的志向不像那一次狂妄,说什么“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并因此遭了夫子一哂。这次他说:“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这一次夫子倒没说什么。谁知若干年后,颜渊死时,果遇到以车易椁的事。这句话可以算作一个预言。还有一次师徒们“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奚落了一句孔子,说:“君子亦有穷乎?”颜回与端木子贡都曾极力地夸赞过孔子,可子路绝不如此。有一回“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逼得孔子教他说:“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与?’”有时,子路完全敢对孔子表示出一种怒气与相反的意见。比如“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未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译成白话便是“没有地方去也就算了,何必非要去公山氏那里呢?”真是子路的语气,子路的胸怀。有时子路甚至能巧妙地规劝孔子,如这次晋大夫范中行家臣召孔子,他又要去了。子路说:“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然而这并不是说子路不信夫子之道,否则他也就不会跟他四处跑了。如果说颜回善学,那么子路在学习上表现出十足的草率,也有些天真,比如“子路有闻,未能行,唯恐有闻”,因此只好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了。还有一那次孔子夸他穿旧袍子与穿狐貉的人站在一起,并不感到耻辱时,还连带夸了子路了一句:“不忮不求,何用不臧”,这句话被他逮住了,竟然终身诵之。不过,我深入《论语》探讨子路的人格时,我发现他性情中最大特点就是迷信。可能因为他勇直,便比常人更多地面对死亡有关。他问过死,得到的回答是“未知生,焉知死”,也问过事鬼神,得到的回答与上面的相似:“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还有一次,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子路是轻生重死的勇士,也较为尚义,更是注重死亡的。因此我推断颜回死时,决定厚葬的人里必有他。可有一次,他竟然在孔子身上闹出了笑话。这一次孔子又病了,看来一定是很重的。子路竟然把办理治丧礼仪的人找好了。结果是孔子“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这句话究竟隐含着什么意思呢?仔细分析一下,可以把这句话分为三层: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这一层可以看出孔子的愤怒,并且有点上纲上线的意思。其实他是了解子路的,可为什么对子路人格做出这样的全部否定呢?不就是“无臣而为有臣”吗?这也可看出子路的好意,他是要给一生讲礼的老师安排一次最具礼仪的葬礼。孔子可能也觉得前言太过,接下来又说,吾谁欺?欺天乎?他把子路的安排说成自己是在欺天,这样,没有直接指责子路,还算有点老师的样子。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这一层可能是孔子真实想法,大意是你们这些弟子与我老人家学了这些年礼,可以说这方面的专家,还请什么臣呢?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这句话我只能理解孔子内心其实把生命看得比大葬之礼重要得多。绝不似子路这般傻,居然在生死关头为一顶帽子而想到礼,而被杀。他死得真有些荒诞。这件事《论语》中未有记述,然而《史记》记载颇详。这样重大的事件一定载于《春秋三传》这类的史书里,大史公肯定参照了这些文献。子路这次表现使我想起他曾说过的一段话:“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子路其实是蹈义而死的,因为从这件事里,发现了他认为的“义”,于是非蹈不可了。事情仍始于这个荒唐的卫灵公,还有那个南子。南子赶跑了太子蒉聩,欲立己子公子郢,可这公子郢不类乃母,竟然是一个很有义的人,于是推脱,于是立了蒉聩之子辄,是为出公。可流亡在外的老子蒉聩勾结了卫大夫孔悝,回来赶跑了儿子出公,自家当起了庄公。爷俩儿闹腾的时候,子路恰好为孔悝之邑宰,可又巧他在外,这样子路虽勇直好义,又同孔子学了多年的礼义,也仍看不出有可死之道。可他毕竟是子路,“闻之而驰往”。这就看出他非要参予这种混帐事。而且是出于他那种勇而尚义的天性。他城门外遇到了同学及同僚子羔,子羔劝他:“出公去矣,而门已闭,子可还矣,毋空受其祸。”子路不听,说:“食其食者不避其难。”子路食的是谁的食呢?他为孔悝邑宰,顶头上司或半个主人该是孔悝,可似乎又不是。那一定是当时的真正主上出公郢了。然而这郢又是蒉聩的儿了。当爹的都可能抢儿子的饭碗,你子路着什么急?子路还是没有真正悟透孔子的法门,危帮不久,便是入了危帮,也可以学着愚一些。孔子当着司寇那样大的一个官,一见到潜在的危机,不是悄然而走了吗?可说什么都没用,子路还是固执地等在城门外。若这一天无使者来,城门不开,一个晚上过去,他也许热血消退。然而一切充满了偶尔性。他竟然随使者进城了。一定暗藏着愤怒去找蒉聩。蒉聩正与孔悝登台赏赏他抢回来城帮。猛听子路大呼:“君焉用孔悝,请得而杀之。”子路倒也没直接针对抢了王位的老子,反把这次政变的过错全怨到了孔悝身上,这倒有一点替长者讳的味道。当然蒉聩不会听他。他就动粗要烧那台子。蒉聩忙派下石乞和壶厌二人与他格斗,打了一番,将子路帽子的缨打断了。子路如果乘勇而斗,帽子或许不会被打落,可能他边打边觉得参与这场恶斗的理由似乎产东充分。当帽子落地时,他忽然想明白了,于是心下大悟,说:“君子死冠不免。”于是结缨而死。呜呼,子路死矣。死得不值,死得荒诞。

谁有孔子的名言3句(越短的越好)和孔子的重要的生平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汉族,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祖上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这些地区又被称为儒家文化圈。小不忍则乱大谋。道不同,不相为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一生最有名的一句话

【原文】 子曰:“不愤不咎,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 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评析】 这里是孔子介绍了他在教育方面的体会,他并不觉得一个老师一言堂地给学生灌输就能有好的教学效果,而是觉得关键在于怎样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和琢磨。不是让老师替学生去举一反三、反复列举,而是启发学生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持一个原则:不要轻易地把答案告诉学生,也不要过多地替学生思考,更不要给学生灌输标准答案。我想这是值得我们今天的老师在教学中思考和借鉴的。 聪明的老师在向学生教授新课的时候,往往从提问或做游戏开始,那样一方面容易能集中学生的思想,另一方面也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如果只是单纯地将现成的答案灌输给学生,学生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更加会缺乏灵活运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又比如你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千万不要以为这里的译文和评论分析就是唯一的答案,你也可以试着从另外的角度来理解《论语》的原文。如果你善于开动脑筋勤思考,往往会有意外的发现和惊喜。 述而篇,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说:一个人不到他倾全力去尝试了解事理,但却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我是不会去启示他的。不到他尽全力 想要表达其内心的想法,却想不到合适言词的程度,我是不会去开导他的。 孔子说:一个人不到他倾全力去尝试了解事理,但却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我是不会去启示他的。不到他尽全力想要表达其内心的想法,却想不到合适言词的程度,我是不会去开导他的。如果告诉他一个角落是这样的,他还不能推悟出其它三个角落也是一样的,那我就不会再多说什么了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771330.html?fr=qrl3

孔子的一句名言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关于劳动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