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文案短句 > >正文

革故鼎新的意思(革什么鼎什么的成语?)

发布时间:2023-11-19 13:31:32 admin 阅读:59

导读革什么鼎什么的成语? 这个成语应该是革故鼎新。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词语的意思 继往开来:http://baike.baidu.com/view/169569.htm革故鼎新:http://baike.baidu.com/view/238280.htm一衣带水:ht...

革什么鼎什么的成语?

这个成语应该是革故鼎新。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词语的意思

继往开来:http://baike.baidu.com/view/169569.htm革故鼎新:http://baike.baidu.com/view/238280.htm一衣带水:http://baike.baidu.com/view/42552.htm以德为邻:孔子说:德不孤,必有邻。孔子又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所以后来就有了孟母三迁的故事。三字经中说:昔孟母,择邻处。从字面上讲,以德为邻就是以道德高尚者为邻。按照孔子的话来理解,是提醒自己要从道德角度严格要求自己。

革故鼎新的意思

  
由于地壳不断运动,海水退去,出现了绵延不断的喀斯特岩溶地貌石灰岩山峰。这些露出来的石山,长期受雨水风霜冲刷,顶部变成刀山剑石状了。石峰底座,由于地史时期地下水的长期溶蚀,河水的长期冲击,渐渐地形成了溶洞。溶洞继续被溶蚀扩大,而溶于水中的石灰岩溶液,从洞顶往下滴,甚至往下流,促进二氧化碳进一步扩散,同时溶液受蒸发作用,形成饱和,剩余的碳酸氢钙沉淀,就形成了自下而上生长的石笋。石钟乳的形成,同石笋形成的过程是一样的。只不过石钟乳从上往下长就是了。那些顶天立地的“灵芝柱”,就是石笋和石钟乳对接起来之后形成的。据说,石笋和石钟乳,每百年才长高一厘米,长一米,就是一万年了。

革故鼎新的意思

1、去掉旧的,建立新的。《周易·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革:除去。鼎新:更新。2、出处唐·张锐《唐中书令梁国公姚崇神道碑铭》:“夫以革故鼎新;大来小往;得丧而不形于色;进退而不失其正者;鲜矣!”3、例句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颁布《天朝田亩制》,提出了平分土地,男女平等的主张。4、近义词除旧布新推陈出新不破不立改弦易辙吐故纳新蜕故孳新改弦更张标新立异除旧更新5、反义词陈陈相因因循苟且抱残守缺一仍旧管因循守旧保残守缺矮子看戏

革故鼎新在文化方面的概念?

革故鼎新在文化方面就是摒弃让人心智和认知水平下行的有毒文化内容,发扬让人心智和认知水平上行的优秀文化内容

继往开来、革故鼎新、一衣带水、以德为邻、唯才是举、知人善任、科教兴国、与时俱进、的成语是什么意思

继往开来继承前人的事业,开辟未来的道路。革故鼎新革:改变,革除;故:旧的;鼎:树立。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现泛指除去旧的,建立新的。一衣带水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知人善任知:了解,知道;任:任用,使用。善于认识人的品德和才能,最合理地使用。其余貌似不是成语,解释如下:与时俱进1.是指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和实践前沿,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开拓进取,在大胆探索中继承发展。2.观念、行动和时代一起进步。3.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以德为邻——与有德行的人为邻居融恰相处。唯才是举——只要是有才能的人就荐举。科教兴国——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编译所|伊恩·莫里斯:革故鼎新的“芬利模式”

编|译|所

2020年03期

伊恩·莫里斯

革故鼎新的“芬利模式”

 

历史学家们热爱纪念日。加州大学出版社出版摩西·芬利的《古代经济》至今已25年了。该书基于他1972年在伯克利所做的第43季萨瑟尔系列讲座。20世纪里没有任何一本书对希腊罗马经济史研究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因此出版社为新一代学者重版这一经典著作,是再合适不过了。在这篇导读中,我想向新的读者介绍本书,帮助读者理解它的思想根源,它如何推动了古代经济的研究,以及它的论点如何经受了四分之一个世纪的细致审视。

古代经济史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早在1817年,奥古斯特·伯克(AugustBöckh)就出版了一本研究雅典政治经济的巨著,然而要到很晚的时候经济问题才进入古典学术的主流。1893年,卡尔·比歇尔(KarlBücher)将一个影响很大的一般经济进化理论运用于欧洲历史,提出希腊和罗马以非常简单、小规模、封闭的家庭经济为特征,其目的在于自给自足,仅仅和其他家庭进行非常有限的交换。中世纪见证了更大的城市经济的兴起,而16世纪则见证了融为一体的国民经济的兴起。

一些专业古代史家,最为引人注目的是爱德华·迈耶(EduardMeyer),对这一理论感到义愤,坚持说比歇尔完全错了:实际上古代经济和近代世界的经济非常相似,只不过规模更小而已。迈耶宣称“希腊历史上的公元前7和前6世纪对应于近代世界的14世纪和15世纪,而公元前5世纪则对应于16世纪”。

只有当学者们对应该问什么样的问题达成一致的时候,学术争论才能够发生。上述争论后来被称为原始派对现代派的争论。指出它把讨论限制在了一个狭窄的单一问题上,即在从自给自足的家庭到当代工业国家这一连续体中,希腊和罗马处于什么位置,并非对参与争论的学者的批评。在19世纪90年代,德国古典学家们认为这是一个真正的和重要的问题;而且在20世纪前半期,其他国家的学者们也参与了进来。总体上,他们得出结论说:第一,这的确是要回答的最为重要的问题,第二,现代派占了上风。1933年,在美国从事研究的俄罗斯人、他那个时代最为伟大的古代经济史家米哈伊尔·罗斯托夫采夫甚至回应了迈耶,论述说“到希腊化时期古代世界的经济和现代经济只有量的不同,没有质的差别”。直至20世纪50年代情况大致如此。

  

学术研究并非通过在众所接受的框架内逐渐积聚细节而改变方向,而是倾向于以突然迸发的形式改变方向。如同所有研究论题,原始派和现代派之争忽视了大量的现象。学术史学者发现,当学者们(常常是新进入该领域或者处于该领域边缘的学者)开始感到,“常态科学”不能解释的异常现象累积到如此高的程度,以至于因袭的模式更为有害而非有益时,才倾向于发生思想的革命。一些学者回应的方式不是对旧的问题作出新的解答,而是彻底抛弃旧的问题,提出看起来更为迫切的新问题。这就是托马斯·库恩所称的“范式转换”。

这样的转换很少(如果确有的话),是一个天才对抗误入歧途的世界而产生的结果。它通常开始于一群学者。如果他们关注的问题是确凿的,并且足够好地展示出来,他们能够向其他学者传递他们对于主流观点的担心。革命一旦开始,学者们就会争先恐后地筹划新的研究计划,以回答现在看起来重要的问题。旧有的问题可能完全遭到遗忘。芬利最初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边缘人物,他在20世纪50年代和抱有相似想法的学者(尤其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卡尔·波兰尼和剑桥大学的琼斯)一道提出了新的问题。他并不是凭空创造出“芬利模式”的。但是到20世纪70年代,他是重新思考古代社会经济史的核心人物,而且《古代经济》一书巩固了新的体系。它在根本上重新定义了争论的条件。

……

M.I.芬利(1912—1986)

在出版四分之一个世纪之后,《古代经济》仍然稳固地处于争论的中心。芬利决定性地表明,语文学的和经验主义的历史学能够把握古代的经济现象。学者们仍然在以这种方式从事大量的出色研究,但是总体上而言这些研究更多的是关于19世纪90年代的争论的,而非关于新的正统学说的。《古代经济》处于决定论、经济学方法和后现代文学性探讨的中途。社会化不足和过度社会化的批评者若要取得进展的话,都必须严肃对待芬利的著作。

韦伯相信,真正的社会学理解需要两类研究,一类偏向于形成抽象的理想类型,另一类则偏向于将模式和有关人们的实际行为和信念的证据相对照。理想的是,同一学者会在不同时间进行这两类研究。其结果会是在概括性的结构和个体行动者的经验之间不断地来回补充,而这恰恰是芬利在《古代经济》中所做的。不可避免的是,新的研究意味着我们需要修正芬利的许多结论,诸如雅典钱庄业的规模,市场在罗马经济中的位置,以及古代世界的经济增长。然而在可见的将来,芬利对于希腊和罗马历史富于同情的见解仍然会处在我们讨论的中心。任何有据可依的对这些现象的讨论都不得不从芬利模式出发,它把平等的公民群体及其和大规模动产奴隶的相互关系置于中心位置。对于我们许多在20世纪70和80年代开始研究古代史的人来说,阅读《古代经济》是一个具有塑造性的经历。这一新版将同样的机会扩大到新一代的研究者。

       (本文节选自《古代经济》“修订版序”,题目为编者所加)

古代经济

(古典文明译丛)

〔英〕M.I.芬利著

黄洋 译

  商务印书馆2020年5月出版

内容提要

本书是英国著名古史学家M.I.芬利的代表作之一。该书是作者在担任世界最为著名的萨瑟尔讲席教授期间所做的系列讲座基础上写成的,主要阐述了古代经济,尤其是希腊和罗马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提出了研究古代经济的新方法和新思路,其观点被学者称为“芬利模式”,即古代经济不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活动领域,而是“嵌合的”,嵌合在其所存在的社会、政治环境中,而这一解释模式至今仍未被取代。

作者简介

译者简介

黄洋,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系主任,伦敦大学古典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曾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会副理事长、古代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古希腊罗马政治史、古希腊经济史、古代西方政治思想史。出版有《古代希腊土地制度研究》《古代希腊政治与社会初探》《希腊史研究入门》(与晏绍祥合著)等专著,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等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谢谢观赏

碎金书坊

商务印书馆学术中心文史类图书公共号

往期精彩回顾

新书坊|M.I.芬利《古代经济》

编译所|历史的偶合?全球化遭遇黑死病

编译所|布罗代尔:疾病为何总是卷土重来?

编译所|潘光旦:中国人的宗教信仰

编译所|范丁梁:悬而未决的德国认同难题

编译所|布罗代尔如何看马克思

编译所|明克勒:皇帝纪念碑与“红胡子”归来的神话

编译所|滕固:艺术批评家苏东坡

编译所|乔治·勒费弗尔:拿破仑究竟是一位怎样的人

编译所|陈平原:诗心与童心——读《西游记漫话》编译所|何其亮:黄陆之爱——法律、媒体、大众娱乐与20年代末的保守思潮

编译所|郭少棠:反思多元现代性

编译所|费孝通:为什么我们到瑶山去呢?

编译所|张旭鹏:小说何以表现历史——小说里的法国大革命

编译所|梅雪芹:英格兰景观中的历史

编译所|高岱:威廉·霍斯金斯与景观史研究

编译所|布罗代尔:一部关于地中海的伟大历史

编译所|潘酉堂:《林庚》整理记

关注更多精彩

成语故事:革故鼎新

给我们加星标,永不失联哦!

【解释】:革:改变,革除;故:旧的;鼎:树立。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现泛指除去旧的,建立新的。

【成语故事】:

  鼎在青铜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中国文化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极大地丰富了语言词汇。  鼎在主要用途是烹煮食物,成语“尝鼎一脔”,意即尝一块肉而知鼎中食物的味道,比喻可以根据部分而知全体。鼎中煮食,水沸扬而且有声响,“鼎沸”用以形容政局动荡不定,或指声音嘈杂,如“人声鼎沸”。鼎虽是炊具,但毕竟是贵族王侯才能使用的,贵族进食,“钟鸣鼎食”,排列好几个鼎盛食物,反映了奢华生活的一个侧面。  鼎有三足,用“鼎足”、“鼎立”、“鼎峙”形容三个方面的力量互相对立、互相制约。旧时科举,殿试一甲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总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又称“鼎元”。  青铜铸鼎,分量当然很重,故用“力能杠鼎”喻人之神力,如司马迁笔下的项羽。虽是一句话但作用很大,便用“一言九鼎”形容。夏禹铸九鼎,鼎也成为王权的象征,夏商周朝代沿袭,都把九鼎奉成传国之宝,在哪里建王都就把九鼎迁到哪里。因此,后人用“定鼎”表示建立政权;“迁鼎”表示迁都;“移鼎”表示改朝换代;“窃鼎”表示夺取政权。春秋时,楚庄王北伐,楚庄王向王孙满询问起九鼎的大小和轻重,流露出夺取周朝天下之意,所以用“问鼎”、“观鼎”表示图谋王位。另外,用“鼎祚”表示国运:成语“折足覆觫”,意即鼎足折断,食物从鼎中倒了出来,比喻执政者力不胜任,以至败坏国事。  “鼎”又从“王权”引申出“重要”、“大”的意思,因而帝王的辅政大臣的“鼎臣”、“鼎辅”的别称,他们的职务也有“鼎司”、“鼎席”之称。豪门大族也别称为“鼎姓”、“鼎族”等。  “鼎鼎”的叠音词,有盛大的意思,如“鼎鼎大名”。  《周易》有鼎挂和革挂:“革,去故也;鼎取新也。”由此产生的“鼎新”、“鼎革”“鼎新革故”等词语,意思是破除旧的,建立新的,可以用于改朝换代,也可用于朝政的重大改革。 

本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革故鼎新的成语故事

【成语】:革故鼎新【拼音】:gégùdǐngxīn【解释】:革:改变,革除;故:旧的;鼎:树立。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现泛指除去旧的,建立新的。【成语故事】:鼎在青铜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中国文化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极大地丰富了语言词汇。鼎在主要用途是烹煮食物,成语“尝鼎一脔”,意即尝一块肉而知鼎中食物的味道,比喻可以根据部分而知全体。鼎中煮食,水沸扬而且有声响,“鼎沸”用以形容政局动荡不定,或指声音嘈杂,如“人声鼎沸”。鼎虽是炊具,但毕竟是贵族王侯才能使用的,贵族进食,“钟鸣鼎食”,排列好几个鼎盛食物,反映了奢华生活的一个侧面。鼎有三足,用“鼎足”、“鼎立”、“鼎峙”形容三个方面的力量互相对立、互相制约。旧时科举,殿试一甲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总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又称“鼎元”。青铜铸鼎,分量当然很重,故用“力能杠鼎”喻人之神力,如司马迁笔下的项羽。虽是一句话但作用很大,便用“一言九鼎”形容。夏禹铸九鼎,鼎也成为王权的象征,夏商周朝代沿袭,都把九鼎奉成传国之宝,在哪里建王都就把九鼎迁到哪里。因此,后人用“定鼎”表示建立政权;“迁鼎”表示迁都;“移鼎”表示改朝换代;“窃鼎”表示夺取政权。春秋时,楚庄王北伐,楚庄王向王孙满询问起九鼎的大小和轻重,流露出夺取周朝天下之意,所以用“问鼎”、“观鼎”表示图谋王位。另外,用“鼎祚”表示国运:成语“折足覆觫”,意即鼎足折断,食物从鼎中倒了出来,比喻执政者力不胜任,以至败坏国事。

革故鼎新描写什么?

【解释】:革:改变,革除;故:旧的;鼎:树立。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现泛指除去旧的,建立新的。

【出自】:《周易·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示例】:北京地方,受历代君主的压力,害得毫无生气,此后~,当有一番佳境。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七回

【近义词】:除旧布新、吐故纳新

【反义词】:陈陈相因、抱残守缺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关于雨的俗语有哪些(两个含雨的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