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文案短句 > >正文

【打坐的正确方法图片】初学打坐的正确方法

发布时间:2023-11-19 14:54:44 admin 阅读:59

导读一、怎么打坐的正确方法 初学视频 1、视频教程初学打坐的正确方法如下、打坐是一种比较清静的养生健身法。 2、坐的时候闭上眼睛盘腿坐,调整好呼吸,收腹挺胸,双手做成手结印...
一、怎么打坐的正确方法 初学视频

1、视频教程初学打坐的正确方法如下、打坐是一种比较清静的养生健身法。

2、坐的时候闭上眼睛盘腿坐,调整好呼吸,收腹挺胸,双手做成手结印状,自然放松地放在腿上。

3、整个身体的肌肉应该放松,脑子里所有复杂的事情都要清空。

4、不要想任何事情,确保头脑不受干扰。

5、首先,五心朝天最基本的要求是双盘。

6、无论哪种方式,他的一只脚都会被完全固定住,不能露出来。

7、五心朝天中的“五心”是指双手、双脚的心,然后是头顶的百会穴,这些心完全暴露出来,都朝上,这就是五心朝天,也称为五心向天。

8、当一个人处于五心状态时朝天,身体处于最佳平衡状态,即使是无意,也不会轻易摇晃,更不会踉跄。

9、这是单张碟片无法做到的,单张碟片更是如此。

10、五心朝天可以说是所有冥想姿势中最稳定的。

11、它可以让一个人进入长时间坐着的状态,起到很好的保证作用。

12、其次,保持呼吸均匀,维持一定的深度,呼吸细而不粗,最好听不到呼吸声。

13、频率要均匀,不能喘,要像涓涓细流一样,缓慢而不能急促。

14、每次深呼吸时,都要考虑吸入肺内的空气,用意志力想着它进入下腹部的气海。

15、打坐可以增强大脑活力,改善坏心情,使身心愉悦。

16、打坐可以促进局部的循环,可以调节内分泌,可以让人忘记七情六欲,让身体、心灵和自然融为一体。

17、持之以恒的打坐可以净化心灵,使人平静,可以消除紧张,消除抑郁。

18、打坐也可以调节身体,提高注意力,并使头脑清醒。

19、虽然打坐有很多好处,但必须坚持才能有收获。

二、初学打坐的正确方法

1、视频教程初学打坐的正确方法如下、打坐是一种比较清静的养生健身法。

三、如何入定修炼,如何打坐入定

1、入禅定的条件要离五盖修禅定的方法有很多种。按照我们佛教的禅定修法,不管修哪一种禅定,都要进入初禅、二禅、三禅和四禅这样渐进地修上去。要入定,就要具备一些因缘,就是当时要离五盖。所谓五盖是:昏沉、掉悔、嗔、疑,还有贪欲。当这些烦恼没有现前的时候,如果修法正确,都有机会入定。如果有这些烦恼在的话,就很难入定。除了烦恼的因缘之外,我们身体上有某些障碍,也会影响我们入定。初禅的觉受要入定,首先要有入定前的一些觉受。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身心都很舒适,修法又很正确,那么,他要入定之前会产生轻安的现象。即全身非常舒服,一般人的感觉是全身轻飘飘。初学禅定的人,在入定前会有轻安现象:有些人会觉得身体越来越大,甚至整个身体都在膨胀,大到他会觉得充满这个世间;有人会觉得身体越来越小,或身体浮起来。这些都是轻安的现象,这种现象过后,就会产生很快乐的感受,这都是入初禅前轻安的觉受。在禅定里,初禅、二禅、三禅都有不同的快乐感受,到了四禅就没有乐受了。 入定的人一定会觉得全身很舒服很快乐,这快乐的感觉会使他身上原有的病痛等不舒服感消失。另外,当他入定的时候,呼吸一定是非常均匀、非常舒适的,呼吸一定会变得微细。我们可以从这些现象,分辨出入定的一些情形。根据经典说,入初禅会生起觉、观、喜、乐、定五件事,称为初禅五支,初学者入定时是分不清楚这五支的,所以初学者不必先理会初禅五支,以免分心。初学者可以从心念集中了、呼吸变微细了、身体非常舒服了,以这些现象来确定自己已经入定了。另外,初入定的人往往有一种感觉,就是他从非常舒服的感觉中出来之后,会觉得忽然脚酸、麻、痛了;但是,在他出来之前却不知道痛。为什么呢?因为初禅只有乐受没有苦受,所以,你静坐到心念很平静身体非常舒服的时候,一旦休息就感觉全身疼痛,这表示休息前你入了初禅。这是很多修禅定的人都有的经验。但是有些人不但不明白为何麻、痛,还会否定自己已经入定了呢!原因是被那些讲经教的老师误导了。那些法师不明白入定是怎么回事,将入定讲得很难很难,甚至于听到你修禅定,他就会说小心着魔。其实四禅八定,不是佛教专有的,外道也会的。为什么我们佛教一讲起禅定,就怕会修出问题呢?原因是没有正确地去认识初禅到四禅是什么。入定不是等待机会刚才说,入定过程有呼吸的变化,心念的变化,还有身体感觉受乐的变化。许多人不懂得怎样利用这些变化来认识入定的道路。所以,都是先安坐,然后继续坐、坐、坐,时间久了,他不知不觉地进入定里面了。到底什么时候入、怎么入,他不知道。这样的修行人往往认为必需坐得很久很久,总之,坐久了就一定会入定。其实坐久久而入定,就是不懂如何入定,他不知什么时候入了定?也不知自己怎么入。懂得怎么修定的人,要懂得如何入定与出定。不懂修定的人,即使入了定了也不知道是入了定,就那样在那里傻等。很多出家人都能进入初禅、二禅、三禅,甚至有的出家人修到了四禅。他们的静坐经验是什么呢?原来每一次他坐下来时,总想体验他上一次静坐的觉受,然后就等、等、等时间到了,他所期待的体验又出来了,就如此入定了。大多数的出家人都是这样的,期待上一次静坐的体验而入定,这就是他不懂得如何入定,就不信一瞬间也能入定。为什么他不懂呢?原来很多人忽略了入定的过程,由于不观察入定过程最重要的讯息,只好等待所体验过定中的舒服感觉,当那体验出现时他才认为:哎呀,我又在定里面了。这说明他没有观察入定的过程,所以,他每次都不知不觉地入禅定。。

2、入定最重要三事:心细、息细、乐受在这次的禅定学习里,要学习认识入定的过程。其实,过程很简单。为什么说很简单呢?因为在禅定里面,有快乐的感受,呼吸很细,心念也很微细。就凭这三件事情,我们可以这样说:当你入定时,呼吸一定是从粗变细、心念从粗变细、身体从没有乐受变成有乐受。就是说,入定的过程中,至少有三件重要的事情在变,你要小心观察它变化的过程。如何观察出入定时的三事变化要什么时候观察这三件事呢?当你静坐时,一旦觉得呼吸很细,没有杂念,心念很平静,全身有乐受出现时,你不要留恋在里面,要快点退出来。为什么要如此呢?因为当你发现身体快乐,心念变细,呼吸变细的时候,你就能在退出时观察它的变化。你会发现,心念变粗,呼吸变粗,快乐的感受在退。当乐受完全退时,你就快点再度集中,先想我要再度入定,然后再度集中于修法。如此,你一定有能力再回到原来的觉受。也就是说,你刚刚从初禅下来,你一定有能力再回到初禅。你再度集中的当时,就快点注意观察三件事的变化,呼吸变细,心念变细,还有乐受又出现了。这是非常重要的三件事,因为这过程就是入定的道路。所以要你去观察心念怎么从粗变细,呼吸怎么从粗变细,怎样从没有乐受变得有乐受。这就是你自己要去认识的道路,什么时候观察此三件事?时机(火候)就是当呼吸很细,没有杂念,心念很平静,全身有乐受时。每次一静坐,你就要想:啊,我现在就要入定了!初学者一般是做不到的。你必须坐一段时间,坐到乐受快出来了、没有杂念了、心念微细了、呼吸微细了,这时候快点退出来。一退出来了你就想:啊,我现在就要入定了!这时你一定办得到。在入定过程要观察三件事在变化:心念、呼吸和乐受。重复练习出入定过程这样小心重复观察入定三件事情:心念、呼吸和乐受,你就会懂得原来入定过程是这么回事。必须重复训练,上去,下来。再上去,再下来,做越多次越好。以后,你就会越来越快地入定。一般人不懂得重复训练入定,只会贪着乐受而住在定中的乐受而不想出来,一直呆,呆到定力退了才出来,如此修定者能入定却不懂怎么入。所以,任何人初入禅定,千万不要一入了定就不出来。应该是一进去就快点出来,然后,再快点进去快点出来。一直重复做,做到你很熟练了,很清楚如何入定后,才来加强定力,所谓加强定力就是进去了不要马上出来。在练习加强定力时,要在定里多久呢?初学者入初禅千万不要太久,五分钟就好了。在里面呆五分钟就要出来,但是不要下座,然后再进去五分钟后出来。为什么呢?因为在初禅里呆得太久,心念可能会更细而离开初禅。甚至于深入到更高禅定,呼吸更细,心念更细,也更快乐。于是你对初禅心念的粗细混乱不清。也就是说练习加强初禅定力时,他在入初禅半小时内,要出入定六次。这样不但修了半小时的初禅,而且懂得出懂得进。当每次出入定五分钟做得很熟悉,很有把握了,你就去入定十分钟或者十五分钟。十五分钟有把握了,你就去坐一小时。就这样地加强定力。当你觉得这个定很稳固了,然后才能设法进入另外一个禅定。这就是所谓入定的技巧。。

3、解除入定的障碍刚才说修禅定有一些障碍。一个是五盖的烦恼,另外是身体的某些障碍。气脉阻塞——造成身上的疼痛关于身体的障碍,一个在胸前,一个在后背。在静坐的时候,身体里会有气的运转。就是说,当你精神专注在你所观的境时,你必然会全身放松。身体一放松,你身体的气就会运转起来。气功师会说是在练气功。其实不是,我们在专注修定。但是因为你的心专注在一个境里面,对身体不理会,你的身体就会放松,身上的气就会运转起来。当它运转的时候,如果你身上有一些气脉阻塞,气运转到那里就会疼痛。于是禅定就修不好。一般受寒的阻塞都在后背,一般呼吸或心理的问题会造成前胸阻塞。忧郁、劳心、嗔心等就会感觉胸口闷。还有一个就是胃的部位,有些人胃寒,他坐到一定时候就会打嗝。当你静坐到身上气感发动时候,若身上有疼痛,而不是酸痛,表示你静坐坐的好。为何说好?原因是身上有病痛,你平时不知道,你静坐的时候,气要打通病灶而痛。你要去处理病痛,如果你不去处理,气就会干扰你。如果你不去处理它而每天坚持坐,慢慢的也会自动打通,但是要花很长的时间。如果你们发现任何的疼痛,都要将它处理掉,不要认为出现病痛是老师教错,或者是修错。过去在静坐时若受到惊吓,以后每次静坐就会胸前痛,你要找医生或者气功师帮你调理,以免继续干扰静坐。要记得,在静坐的时若受惊吓,不要立刻就睁眼动身。应该静下来,吞口水或者将气引到丹田,过后找人处理。背后有几个部位,就是会阴、命门、肺腧、大椎、玉枕等。静坐时会有气通过这些脉轮穴位,如果这几个部位阻塞会造成一种冷热现象。一个是在肚脐背后的命门冷,会导致腿冷麻。还有胸口背后的肺腧穴一旦受寒,就会冷疼。感冒的时候,大椎往往会冷痛阻塞。如果是大椎阻塞,你静坐的时候,会觉得背后很热很热,但颈项以上凉凉的,这是气不能上来的缘故。如果是脑后的玉枕阻塞,你会觉得整个颈项发烧,头重重的。这也是气不通、阻塞。有这种现象,你一定要去处理它。处理不了,只要长久地坐,虽然被困扰一个时期,最终它也会通。 当气自动调理过去造成的病灶而痛,说明你静坐有进步,所以说坐久出现痛是好事,不明白的人就会因痛打退堂鼓。头上留气——久了造成头痛大多数人静坐几天后太阳穴和眉心这一带痛胀,这是静坐时不小心造成的。为什么呢?因为静坐时气会升到头上,很多人没有觉察有气留在头上就休息了,一次留一点点,用功几天后,就会疼痛。情况严重时,嘴唇裂,舌头生疮,睡不着,虚火上升。这些都是气留在头上造成虚火病气。好多出家人都遇到这方面的问题,自己被气干扰成病,对修炼时的气无知而修成“虚火外道”,却骂气功是外道。所以,每次静坐之后,头上某些部位会有气,你如果有把握处理这些气的话,可以用任何方法处理,处理气的阻塞是不分佛道或外道的,外道有好办法也可以采用。不然的话,最好循古人的规矩,静坐完了之后,先搓热手掌,以爪梳头、以掌洗脸、以指按摩身体手脚。按摩的时候要注意,不要立刻睁开眼睛。按摩完了之后,才能睁开眼睛。按摩就是让你将积在头上或身上的气疏散掉。另外有些人,静坐完了就去睡觉,这是要不得的。这样容易造成头疼。如果这些问题你都懂得处理,你就不会被气干扰。不然,你静坐到最后,你会因周身不舒服而心灰意冷。静坐到了一定时候,敏感的人都会发现有气在运转,大多数人都经验过太阳穴会发涨。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我们修心养性会产生清净的气,贪嗔淫欲会产生污浊的气,清净的气向头上升,越清净的气升得越高。污浊的气往下降,越污浊的气降的越低,最高到头顶百会穴,最低到小腹下的会阴穴。所以当心念清净到接近初禅的时候,你身上清净的气就会升到眉毛的这个水平。是一个水平,不是眉心一点。在二禅的时候,会有一股清净的气升到发际这一带,就是头发和额头之间。在三禅的时候,会有一股清净的气在百会里。如果你到四禅,那股气就会在头顶外面了。细心的修禅定者都会发觉这种现象,就是静坐后这几个部位会有气。因为不了解这种现象,所以不晓得处理这些气,造成有些人会有不同部位的头疼。回归平时状态——下座前要按摩头和身体你每次静坐完了,一定要让这些气降下来。有些人很敏感,他会知道,有些人不敏感就不知道。不敏感的人静坐之后,要好好的按摩,以避免气留在头上。如果你用按摩处理不了,就要做一些观想,观想气慢慢地从头上降下来。你可以用手掌心面对自己的头慢慢地慢慢地向下拉。向胸前中间拉,拉到丹田,重复做这个动作。如果还是不行的话,你可以拍打来处理留在头上的气,用空心掌拍打。拍后会觉得你头上的气粘在手上,要将它甩掉。如果这些你都懂得处理,要进禅定是不难的。有些人已经坐很久了,虽然没有什么杂念了,总是不能入定,没有乐受。为什么呢?多数原因是身体有病,造成心无力集中,于是没办法入定。因为禅定是很强的心力集中,如果心力集中达不到相当强度,就没办法入定。也就是说你的心力无法集中到所需要的能量,所以,身体比较虚弱的人,静坐前就要吃一些补气的药。。

4、静坐的气场很多人有这样的经验,他到某个地方很容易就心静下来了。总觉得到这个地方静坐很快就入定了。其实是那个地方的气场很好,对他有帮助。虽然外在的气场对修行有帮助,但是,靠外在的气场,不如靠自己本身的气场,就是长期静坐后,你也会形成本身的气场。至于气虚的人,要吃一些补气的药来加强,他的静坐才会进步;身体健康的人就少吃补为妙。你静坐的场所不要整天换来换去,如果你在家里,最好每天在同一个座位坐,你会在此座位上形成一个气场。以后你再回到同一个座位,就很快能够定下来,这是环境的影响。还有,你周围的同学坐得好的,靠近他你会沾光。就是说,他的气场对你有帮助,而你的气场对他会有干扰。如果他的气场很强,你对他的干扰就会很微小,没什么影响。如果他本身的气场不是很强的话,你的气干扰了他,敏感的人就会心烦了。有病者的气场,会干扰身边的同修者,所以,当你觉得坐在这个位置非常不舒服,可能换个位子就好了。。

5、修定时间的长短修禅定一座要坐多久?不一定非要坚持坐完一枝香,为什么呢?如果你没有昏沉、掉举、散乱,你就必须坚持。如果你有很严重的昏沉、掉举、散乱,那么,你就要自己去衡量时间。如果开始十五分钟坐得很好,过后昏沉、掉举、散乱,每次都如此,我劝你不要坚持。应该怎么做呢?就是坐走交叉修。因为静坐开始的五分钟你坐得很好,十五分钟以后的效率就差了。那么,你就坐十分钟,经行十五分钟,然后再坐十五分钟,再经行十五分钟。如果你这样修,也就是说四个十五分钟里,你都能正念清楚的,那样修行就很有效果。如果说,你坐了十五分钟之后,因为精神不好,心无法集中地坚持到一小时,那是浪费时间。不要听人家说,硬要坐完一柱香就是好事,不见得啊!每个人都不一样,如果你今天精神很不好,睡眠不足,或其它原因造成疲劳,那么,我劝你快去睡觉。如果不是烦恼而是精神疲劳,睡饱了再来坐效果会更好。入定是否入得越久越好呢?不一定!如果你要深入禅定,就必须坐得越久越好。如果不是,千万不要坐得太久。为什么?禅定坐久了,会贪。贪什么呢?就是他每次一进去就不想出来。一旦你入定就不想出来,这就是贪。因此,修禅定时,在入定之前最好先规定出定的时间。假如你要进初禅,你就自我规定:现在我要入一小时的初禅。这样,你入定后坚持一小时之内,不要上更高的定,也不要下。如果我现在要在入初禅十五分钟,那么十五分钟后一定要出来。。

6、修禅定有三种自在就是入定自在、出定自在和在定自在。什么叫入定自在?入定自在就是任何时候我想入哪个定,就能够入哪个定,这叫入定自在。比如我要进初禅,就一口气之间进初禅。我要进三禅就一口气之间进三禅,这叫“入定自在”。如何是“在定不自在”呢?如果我要留在初禅,心念老是要溜上二、三禅,结果自动到了三禅,这是你的初禅在定不自在。什么叫在定自在呢?如果我要入二十分钟,我进去出来,就是二十分钟,这叫在定自在。如果我说进去二十分钟,一小时了才出来,就是贪着禅定。明白了吗?就是说,你入定前,要定下我现在要入定多久,然后到那个时间出来就不是贪。如果你要二十分钟,结果是一小时才出定,就是贪。明白吗?也就是说你不自在。出定自在就是坐禅的人想出定,一想出来就出来了。身心就恢复到入定之前的状况。不要以为一睁开眼睛出定,就能身心恢复常态。如果你出定后会觉得头发涨,被气锁住,很不舒服,这是出定还不够自在。所以,修定有所谓的出入定自在和在定自在。当你们熟悉了各种禅定之后,你每次入定之前,最好给自己预设一个时间。。

7、禅定差别近行定与安止定的差别刚才说道,禅定有一、二、三、四禅,我用登楼比喻,一、二、三、四禅就是心集中的能量高低。犹如你上一幢楼,上一楼、二楼、三楼、四楼,表示说一禅、二禅、三禅、四禅,那是不同的高低的集中力,也就是心的能量。当你的心念达到入禅定之前的集中力,称为未到地,或叫做近行定,有初禅的近行定、二禅近行定。近行定是什么意思呢?近行定好象你上楼梯到某一层,因为还未进房间,你可以继续往上爬,也可以爬下来。入根本定也叫安止定,进入根本定好像进了房间,你就不能上下爬了。在近行定能上也能下,在安止定不能上也不能下。初禅近行定是心念的集中力达到了初禅的水平,不等于你当时进入初禅,所以上到初禅近行定,不等于进入初禅安止定。当你进入初禅,会有进入的感觉,整个人沉入在里面。这时若要上下,就必须从初禅出来,你就会有从里面出来的感觉。就是说进去和出来犹如进出房间,上去和下来犹如上下楼梯,是不一样的。禅定之间的觉受差别处初禅与二禅最大的差别是:初禅的心态有觉有观,很容易被声音干扰。初禅的人听到声音,心就乱了,所以佛说声音是初禅的刺。二禅的心态无觉无观,声音的影响,你都如如不动。三禅和二禅的差别是:在三禅,你会觉得身体不存在了。但是,感觉头还在,觉得全身很快乐,却不知道身体在哪里。到了三禅呼吸很微弱,有些人会觉得呼吸困难,主要是呼吸不正常及胸口有毛病而造成的障碍,一般是忧郁、易怒及紧张的烦恼造成气结檀中穴。有些人到了三禅心脏会跳快。为什么呢?因为,三禅的呼吸很微细。那些心没有力的人会觉得心脏负担不了,会跳得快一点。这样,他就应该在三禅多呆,慢慢地适应,最好是吃补心气的药。上四禅,呼吸就要停止了。有些人会呼吸停止不了。他就只能留在四禅近行定,无法进四禅。你如果深入四禅,外面的声音是都听不到的,那是最好的四禅。如果一个人在四禅里面,听不到声音以后,这个人就可以进一步修第五个定。如果你只修到四禅近行定,还会听到声音,就没有能力进入第五个定。禅定越高,定力越强,心念越细,呼吸越细,感受越快乐。但是,从三禅进入四禅有一个很明显的现象,那就是一旦你从三禅进入四禅,快乐就会立即消失,完全没有乐受——舍受。如果你们有经验过四禅,就会知道叫舍念,就是没有造作的平等心,四禅的心不造作,而且非常清净——念清净。。

8、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如果从初禅到四禅,你都弄清楚了,以后不管你修密宗、禅宗,任何修法,你都可以用禅定来判断自己的心。修禅定好象是磨刀一样,切东西的效率,要看那刀磨得有多锋利,修行时心的效率就是入定有多快。如果今天你坐下来,连初禅都上不了,然而却要修大威德金刚、或者修大圆满、或者修禅宗,这样修任何法门都修不好的。你应该知道自己是以散乱的心来修。明白吗?但是,如果今天你能进到四禅,那今天修任何法门都很有效,因为你清楚今天的心力,是以清净的心来修行。也就是说,不管你修佛教任何法门,用不同的粗细的心力来修行,得到的功效是不一样的。四禅的清净心,是修道人要去争取到的。所以,如果你的心无法平静就去参禅,你只是在胡思乱想,如此参话头打禅七,是胡打,变成烦恼纠缠不清的“缠七”。为什么呢?心都不能安定下来,烦恼一大堆,是烦恼在参缠,还以为是参禅。修任何法门最终是要修慧要觉悟,而修慧之前要有定力。佛法说有慧没有定叫狂慧,狂慧的人烦恼很多,还说自己比他人有智慧。因此,把禅定掌握好的人,再去修炼任何法门,都是有所帮助的。如果一个人他不认识到定是慧的基础,定力不足就去修行高深法门,那么,他根本不懂自己用什么心去修。我在这里再次强调:一定要修好禅定。。

四、初学者怎样学打坐

1、入禅定的条件要离五盖修禅定的方法有很多种。

2、按照我们佛教的禅定修法,不管修哪一种禅定,都要进入初禅、二禅、三禅和四禅这样渐进地修上去。

3、要入定,就要具备一些因缘,就是当时要离五盖。

4、所谓五盖是:昏沉、掉悔、嗔、疑,还有贪欲。

5、当这些烦恼没有现前的时候,如果修法正确,都有机会入定。

6、如果有这些烦恼在的话,就很难入定。

7、除了烦恼的因缘之外,我们身体上有某些障碍,也会影响我们入定。

8、初禅的觉受要入定,首先要有入定前的一些觉受。

9、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身心都很舒适,修法又很正确,那么,他要入定之前会产生轻安的现象。

10、即全身非常舒服,一般人的感觉是全身轻飘飘。

11、初学禅定的人,在入定前会有轻安现象:有些人会觉得身体越来越大,甚至整个身体都在膨胀,大到他会觉得充满这个世间;有人会觉得身体越来越小,或身体浮起来。

12、这些都是轻安的现象,这种现象过后,就会产生很快乐的感受,这都是入初禅前轻安的觉受。

13、在禅定里,初禅、二禅、三禅都有不同的快乐感受,到了四禅就没有乐受了。

14、 入定的人一定会觉得全身很舒服很快乐,这快乐的感觉会使他身上原有的病痛等不舒服感消失。

15、另外,当他入定的时候,呼吸一定是非常均匀、非常舒适的,呼吸一定会变得微细。

16、我们可以从这些现象,分辨出入定的一些情形。

17、根据经典说,入初禅会生起觉、观、喜、乐、定五件事,称为初禅五支,初学者入定时是分不清楚这五支的,所以初学者不必先理会初禅五支,以免分心。

18、初学者可以从心念集中了、呼吸变微细了、身体非常舒服了,以这些现象来确定自己已经入定了。

19、另外,初入定的人往往有一种感觉,就是他从非常舒服的感觉中出来之后,会觉得忽然脚酸、麻、痛了;但是,在他出来之前却不知道痛。

20、为什么呢?因为初禅只有乐受没有苦受,所以,你静坐到心念很平静身体非常舒服的时候,一旦休息就感觉全身疼痛,这表示休息前你入了初禅。

21、这是很多修禅定的人都有的经验。

22、但是有些人不但不明白为何麻、痛,还会否定自己已经入定了呢!原因是被那些讲经教的老师误导了。

23、那些法师不明白入定是怎么回事,将入定讲得很难很难,甚至于听到你修禅定,他就会说小心着魔。

24、其实四禅八定,不是佛教专有的,外道也会的。

25、为什么我们佛教一讲起禅定,就怕会修出问题呢?原因是没有正确地去认识初禅到四禅是什么。

26、入定不是等待机会刚才说,入定过程有呼吸的变化,心念的变化,还有身体感觉受乐的变化。

27、许多人不懂得怎样利用这些变化来认识入定的道路。

28、所以,都是先安坐,然后继续坐、坐、坐,时间久了,他不知不觉地进入定里面了。

29、到底什么时候入、怎么入,他不知道。

30、这样的修行人往往认为必需坐得很久很久,总之,坐久了就一定会入定。

31、其实坐久久而入定,就是不懂如何入定,他不知什么时候入了定?也不知自己怎么入。

32、懂得怎么修定的人,要懂得如何入定与出定。

33、不懂修定的人,即使入了定了也不知道是入了定,就那样在那里傻等。

34、很多出家人都能进入初禅、二禅、三禅,甚至有的出家人修到了四禅。

35、他们的静坐经验是什么呢?原来每一次他坐下来时,总想体验他上一次静坐的觉受,然后就等、等、等时间到了,他所期待的体验又出来了,就如此入定了。

36、大多数的出家人都是这样的,期待上一次静坐的体验而入定,这就是他不懂得如何入定,就不信一瞬间也能入定。

37、为什么他不懂呢?原来很多人忽略了入定的过程,由于不观察入定过程最重要的讯息,只好等待所体验过定中的舒服感觉,当那体验出现时他才认为:哎呀,我又在定里面了。

38、这说明他没有观察入定的过程,所以,他每次都不知不觉地入禅定。

五、打坐盘腿练习方法(双盘)

1、入禅定的条件要离五盖修禅定的方法有很多种。

六、如何正确盘腿打坐

1、简易式盘腿练习方法:①坐在地上,两腿向前伸直,弯起右小腿,把右小腿放于左大腿之下;②弯起左小腿,把左脚放在右大腿之下;③双手置于两膝之上;头、颈和躯干都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2、莲花式盘腿练习方法:①手仗式坐姿②曲右膝,抓住右脚,让它尽量靠近左腿根部,右脚脚跟靠近脐部。曲左膝,抓住左脚,让它尽量靠近右腿根部,右脚脚跟靠近脐部。脚心翻转向上。③ 颈部、脊柱都要保持挺直,两手食指和拇指相合,放在双膝上。然后,交换腿部位置,重复练习。这个体式可以从几秒钟开始坚持,通过练习,逐渐延长至1分钟,甚至更久。。

七、佛教打坐的正确姿势

1、初学打坐的正确方法图片初学打坐的正确方法图片,古人们通过这种打坐入定的方式来锻炼自己的身心,所以现在有很多人也在学习打座,让自己修身养性,打座是有方法的,下面是初学打坐的正确方法图片。

八、打坐的正确方法 初学

1、初学者打坐的正确方法是双足跏趺、脊直、肩张、手结定印于脐下、头中正、双眼微闭、舌舔上腭。

2、具体如下、双足跏趺。

3、先将左足置于右腿上,再将右足置左足上,称金刚坐(男士用)。

4、先将右足置左腿上,再将左足置右足上,称如意坐(女士用)。

5、按有的传承,不论男女都采用金刚坐。

6、双跏趺坐重心稳定,有利于身的放松和长时间静坐,而且双足交盘使血液流动大大减缓,减缓生理活动,又增加体腔的静压力,有利于最大限度降低新陈代谢速度,便于入静。

7、初学者一时还做不到则只将一足置另一足上(单跏趺)即可。

8、至于左足在上还是右足在上,依照自己上师的传承为准。

9、再不行者双足交叉散坐亦可。

10、脊直。

11、脊椎的每一锥体如珠算珠子叠竖一般,自然正直。

12、由于自然生理弯曲造成的习惯,坐时腰锥易呈后突,应注意纠正。

13、肩张。

14、两肩应舒张但不挺胸。

15、3项的具体做法、坐好后以头顶上领,整条脊椎上拔伸直,稍挺胸、肩张开,然后从上而下顺势放松,上半身便处于自然松直的状态。

16、这样不紧张不懈怠地维持下去即可。

17、3项做好了,则可以达到“松胸实腹”的效果,便于达到心静气沉。

18、手结定印于脐下。

19、右手掌置于左手掌上(男),或者左手掌置于右手掌上(女),两拇指轻轻接触,自然放松置于腿上。

20、(按有的传承,不论男女都采用第一种。

21、行者请依自己上师所教为准。

22、)容易散乱的人可以采用另一种手印、大拇指轻触无名指根,并轻握成拳,分置于膝盖上,手臂自然打直,保持两肩平衡。

23、头中正。

24、头不俯仰,不歪斜,下颏微内收(不是低头)。

25、这即利于颈锥正直,又可轻微压迫颈动脉,减缓生理活动,减低新陈代谢,便于入静。

九、打坐的正确方法

1、打坐的正确方法  打坐是修身养性中的一种方式,但是要注意打坐的正确方法。

2、下面是我整理的打坐的正确方法图片,欢迎阅读。

3、打坐前的准备  静坐最好能另觅静室,假使条件不许可,那末可就在卧室中。

4、窗门宜开,使空气流通,但有风吹到处不宜坐,门能关闭更好,以免别人的骚扰。

5、坐时或另备坐凳或就在床上,但总以平坦为宜,座位上需铺被褥或垫子,务使软厚,以便于久坐。

6、在入坐之前,应宽松衣带,使筋肉不受拘束,气机不致阻滞。

7、打坐的正确方法  姿势  以坐姿进行,(在这里最好不用睡式来炼以免昏沉入睡的现象)。

8、打坐的姿势,可分坐椅式、散盘式、单盘式与双盘式。

9、一般最好用盘坐的姿势,确实没有盘坐条件时,也可用坐椅式(即坐在椅子上,双腿着地)。

10、盘坐时,依自己的能力散、单、双盘均可,不必勉强坐双盘,道家不要求一定要双盘。

11、(当然能双盘更好)  盘坐时要求注意以下几点  臀部后半部,要求垫高一些,可垫棉垫或较薄的枕头。

12、这样,可以使腰部自然伸直,避免打坐时因腰肌疲劳,慢慢弯腰曲背的弊病。

13、腰部要自然伸直,腰不直则任督二脉气不通畅,也容易形成昏沉瞌睡得毛病。

14、头正颈直、下颌微收。

15、舌抵上腭。

16、因为日常生活习惯,大多数人头总喜欢偏向一侧,或左或右,打坐时往往自己觉得头正了。

17、实际上仍有偏斜。

18、可以平时在坐好以后,在面前放一面镜子,看一看自己头是否保持在正直的状态,找到头正颈直的状态,找到头正颈直的正确感觉。

19、这样可自动纠正体内的不平衡与气脉。

20、意念与呼吸  坐好以后,不要急着闭眼,先定心神,平呼吸,等心情安静下来,呼吸均匀下来后,再慢慢地讲眼睛闭上(轻闭或微留一线之之光)。

21、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默数自己呼吸的遍数,身体虚弱的道友数吸,即一吸上记一个数,呼气不记数即一吸一呼为一个计数身体健壮,平时火气大,脾气暴躁这类的人则数呼气,一呼气记一个数,不记吸。

22、这样从一数到就从头再来,再从一数开始,如此反复不断的训练。

23、注意事项  数息时,要注意的是在呼吸上,心里数呼吸,耳朵注意听着呼吸。

24、全神贯注,心念集中,好像母鸡孵蛋一样。

25、如果数息过程中发生杂念则马上将意念收回来,从一重开始数起。

26、注意要将呼吸调到、深、长、匀、缓、柔。

27、“深长”、呼吸不要短促,而要绵绵不断,慢慢将一呼一吸所用时间拉长慢慢则会感到自己的呼吸深入体内,带动全身的气机“匀”,不要时快时慢,要速度均匀“缓”,呼吸宜慢不宜急,“柔”,柔和,若有意若无意,不要用力呼吸。

28、如果数息可以达到比较专注,心无杂念或入静的程度,可以将计数改为从一到慢慢可以过渡到从一到基本上,如果可以做到从一数到中间都没有杂念产生,则第一步修心止念的功夫已经达标,可以修第二步了。

29、要注意防止以下三种情况  在修炼过程中要注意防止以下三种情况。

30、打坐时昏昏沉沉,打瞌睡。

31、昏沉容易被当作是入静,尤其注意。

32、真正入静时,心神很明晰,身心轻爽豁然,不象昏沉,糊里糊涂,身心浊重无明。

33、造成昏沉的主要原因有、饮食不调,打坐前吃了过于油腻的东西,或吃得太饱。

34、要少食油腻,不要吃得太撑  姿势不调,有的道友坐着坐着,身体便走形了,慢慢头也低了,腰也弯了。

35、头低腰弓的姿势,最易引起昏沉  劳逸不调,打坐前工作或做别的事情过于疲劳。

36、身心疲倦。

37、此时,最好先睡半个小时,恢复疲劳再炼  饮食不调,吃了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洋葱、大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要少吃辛辣  散乱  心念散乱,老是想东想西,数呼吸时走神。

38、造成散乱的原因如下、心身不调、之前参与了一些容易引起情绪激动的活动。

39、如看惊险电影、看因起情绪激动的小说、杂志,与人激烈辩论或争吵……  呼吸不调、如果不注意将呼吸调匀,有急促、不匀的现象,也易引起散乱。

40、出现特殊现象  打坐之时出现任何现象,如眼前出现光、图像或自感身体出现酸、麻、胀、痛、沉、凉、蚁行、跳动、肌肉抖动等八种现象都是正常的。

41、要对一切任其自然,不要老想着它。

42、初学打坐的正确方法  最理想的坐姿为“七支坐法”。

43、所谓“七支”是指对身体要求的七个要点、双足跏趺、先将左足置于右腿上,再将右足置左足上,称金刚坐(男士用)。

44、先将右足置左腿上,再将左足置右足上,称如意坐(女士用)。

45、按有的传承,不论男女都采用金刚坐。

46、行者请依自己上师所教为准。

47、双跏趺坐重心稳定,有利于身的放松和长时间静坐,而且双足交盘使血液流动大大减缓,减缓生理活动,又增加体腔的静压力,有利于最大限度降低新陈代谢速度,便于入静。

48、初学者一时还做不到则只将一足置另一足上(单跏趺)即可。

49、至于左足在上还是右足在上,请依照自己上师的传承为准。

50、再不行者双足交*散坐亦可。

51、脊直、脊椎的每一锥体如珠算珠子叠竖一般,自然正直。

52、由于自然生理弯曲造成的习惯,坐时腰锥易呈后突,应注意纠正。

53、肩张、两肩应舒张但不挺胸。

54、3项的具体做法、坐好后以头顶上领,整条脊椎上拔伸直,稍挺胸、肩张开,然后从上而下顺势放松,上半身便处于自然松直的状态。

55、这样不紧张不懈怠地维持下去即可。

56、3项做好了,则可以达到“松胸实腹”的效果,便于达到心静气沉。

57、手结定印于脐下、右手掌置于左手掌上(男),或者左手掌置于右手掌上(女),两拇指轻轻接触,自然放松置于腿上。

58、(按有的传承,不论男女都采用第一种。

59、行者请依自己上师所教为准。

60、)  容易散乱的人可以采用另一种手印、大拇指轻触无名指根,并轻握成拳,分置于膝盖上,手臂自然打直,保持两肩平衡。

61、头中正、头不俯仰,不歪斜,下颏微内收(不是低头)。

62、这即利于颈锥正直,又可轻微压迫颈动脉,减缓生理活动,减低新陈代谢,便于入静。

63、双眼微闭、双眼半开,以能见体前三米左右的距离为宜。

64、目光可注视于体前约一肘远处之一静物上。

65、(此静物应①较小②单色③形状简单。

66、如念珠。

67、)如易散乱可闭上只留一丝光线即可。

68、如易昏沉则可睁大眼睛,平视前方。

69、舌舔上腭、舌头的前半部轻舔上腭(不是以舌尖用力抵上腭)。

70、具体窍门是、把舌后部的空气排尽,咽喉部放松,舌稍后缩即自然成,不必用力去“抵”。

71、嘴唇轻闭,嘴部肌肉自然放松,上下牙不要相咬,稍留一缝隙。

72、按七支坐法做禅修,就能够调整、保持内气,让生命充满活力,并能产生内在的觉悟。

73、第5项——能引入遍行气第2项能引入上行气第3项能引入等住气第七项能引入上行气上述四种气流入持命气,五气合一时行者就能体验到觉悟。

74、注意事项、(1)饱胀或饥饿时,不宜打坐。

75、(2)在室内静坐时应保持空气流通,但不可当风而坐。

76、(3)在室外打坐时要注意保暖,也不要直接坐在湿地上。

77、(4)气候凉时应注意两膝、脖项和后脑的保暖。

78、(5)肢体形态要求很严,但应注意放松,细心内调,找到一种身体既合要求又轻松舒适的状态。

79、(6)意识的放松很重要。

80、可以想一下“以难得之身修难得之法多可贵”,“我在为度济众生而修无上法门”,带着慈悲喜舍之心态,微笑从心中泛起并形诸于色。

81、特别把眉心和下颏肌肉放松。

82、(7)不管双跏趺、单跏趺或散坐,臀部应垫三寸的垫子,以自己觉得重心稳,无前倾后仰的感觉为原则。

83、一开始做不到双跏趺便做单跏趺,再不行便散坐。

84、采用下面几个方法刻苦训练,一般人均可在几个月的时间内达到双跏趺。

85、a.在看书、看电视、休息时尽可能盘腿而坐  b.多练习跨鹤坐(臀压在双脚上而跪)。

86、在跨鹤坐的基础上做如下练习、保持臀压住双脚,上身向后倒平(一开始可用被子垫成斜面,逐渐放平),尽量维持时间。

87、c.双腿并拢伸直,脊椎从颈椎、胸椎至腰椎逐节前弯,双手摸地,再用手抓脚后跟腱,渐至头面贴腿。

88、如此反复多次。

89、d.作正弓箭步,放松下沉。

90、脚不挪位,身转180度换方向再放松下沉。

91、反复交换下沉若干次,步子自然逐渐变大。

92、至最大限度时,后一只脚后跟拔起,脚尖着地,再尽力下沉,反复若干次,收势。

93、e.双脚尖分左右成一直线(重心不稳者,可稍留一角度,还不稳者,可扶树等),开步过肩宽,双膝尽力外摆,放松慢慢下沉,多次练习。

94、待腿力增强,步子逐渐加大。

95、f.双脚踝关节向外突出,用脚掌外沿着力。

96、刚开始练习,应循序渐进并作好防护,以免韧带拉伤。

97、待踝关节部的力量增强,可练习走路。

98、常作此练习,踝关节不易被扭伤。

99、作上述练习一段时间后,腿、跨、膝、踝的韧带拉伸,弹性增强,跨膝踝关节活动范围增大,双跏趺自然便成。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安全警示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