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文案短句 > >正文
关于宽容的事例(古代关于宽容的例子)
发布时间:2023-11-20 15:45:08 admin 阅读:59
古代关于宽容的例子
1著名诗人歌德一次在路上遇到一个时常抨击他文章的人,这个人又当着歌德的面出言不逊,乱说一气,并且挡道不让。歌德微微一笑,闪在一边,并不做任何分辨。旁人看了很生气,劝歌德要反唇相讥。歌德笑着说:“我若和他一样,岂不也成了疯子?”2蔺相如三让廉颇宽容,诸葛亮七纵孟获是宽容,鲍子牙不计前嫌举荐孙叔敖更是宽容。3人批评林肯总统对待政敌的态度:“你为什么试图让他们变成朋友呢?你应该想办法打击他们,消灭他们才对。”“我们难道不是在消灭政敌吗?当我们成为朋友时,政敌就不存在了。”林肯总统温和地说。这就是林肯总统消灭政敌的方法,将敌人变成朋友。
国学小故事☞3个关于宽容的故事
古代有个故事:一个买布的人和卖布的人吵架,说:"三八二十三,你为何收我二十四钱?"
颜回上前劝架,说买布人错了.
买布人不服,拉颜回去找孔子评理,并说如果他错了就把脑袋输给颜回,颜回输了就把帽子给他.
孔子对颜回说:"哎,三八就是二十三啊!"
那人得意地把颜回的帽子拿走了.
颜不解,孔子说:"说你错,只输一顶帽子,说他错,那可是一条人命啊!"
这个故事让我对孔子又增加了一重敬意,
在判断事理上,他比常人高出一个境界,那就是对待无知者表现出来的大度和宽容.
宽容意味着对别人人格的尊重,对别人错误的谅解,也是一种治病救人的良药.
试想,
假如有天那个买布人终于弄明白了"三八二十四",知道了孔子是故意让他赢的,使他不仅保全了面子,还保留了一条性命的话,那么他的灵魂是不是会得到最大的感化呢?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发生一些因小事不能化解而纠斗不休的例子.
轻则互相诋毁,重则大打出手,甚至酿成血案.
是什么使我们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弄得如此紧张,如此隔膜?
是宽容之心的泯灭.
因为缺少宽容,我们生活的阳光常常被阴云笼罩.
其实中国人本来就不乏宽容的传统.
清代有个学士叫张英,他家乡的哥哥与邻居为争三尺巷道闹起矛盾,
张英给托信求救的哥哥写了封信说: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这封信传到邻居家,对方愧疚不已.
于是双方各向后退出三尺墙.
这就是今天桐城"六尺巷"的来历.
看来宽容从中发挥了无形的力量.
那么宽容能产生多大的力量呢?
唐人李翱讲了一个寓言:说有两匹马并驾而行,一匹骏马,一匹瘦马.
骏马仗着力量强大咬破瘦马长鬃之颈,使其流血不止.
瘦马若无其事,仍行走自如.
骏马回家后却浑身颤抖,水草不沾.
瘦马主人说:它大概是因为咬了瘦马而感到羞愧.
于是牵来瘦马,让两马同槽而食,不久,骏马恢复如初.
瘦马在受侵犯时虽然没有还击,却产生了比体力更大的力量,那就是精神的力量.
【感悟】
忍让可以感化浅陋,宽容可以消弭仇恨.
表面上看来,宽容好像让人受到一些损失,像颜回失去了帽子,可换来的却是博大的胸怀,精神境界的提升.
假如人人都常怀宽容之心,那就没有化解不了的仇恨,没有消融不了的矛盾,没有排除不了的误会.
我们的生活将会因此更和谐快乐.
常见的问题自然都会得到答案,
一个孩子,包括我们大人,一生将因此七天的学习而彻底改变,
如果我们为了幸福,
愿意花五年上小学,
花六年上中学,
花四年上大学,
那么,这七天的作用,绝对不亚于我们之前上的小学,中学,大学;
那么,我们愿意不愿意付出这七天呢,请智慧的家长作出明智的选择。
关于宽容的事例
21.在非洲大陆,动物一旦被舌蝇叮咬,就可能困染上“昏睡病”而死亡。科学家发现,舌蝇的视觉,一般只会被颜色一致的大块面积所吸引,舌蝇从不叮斑马,因为斑马一身黑白相间的斑纹,对舌蝇而言,往往视而不见。然而,斑马身上色彩对比强烈的斑纹,却使它很容易受到狮子之类的捕食性动物的攻击。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选择,这便是人生。正如我们熟悉又陌生的尘埃,它污染空气,但它又把我们的天空渲染得更蓝。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阳光照进室内,会有许许多多细小的尘埃在飞舞,正是这些小小的尘埃在反射和散射着阳光,使阳光变得柔和、舒适。尘埃还有过滤光的作用,它滤去太阳的红、橙、黄、绿等较强颜色的光,留下的是较弱的蓝光,于是,天空变得蔚蓝、温柔。点评:存在就是合理,天空容纳尘埃,原来是美丽的智慧,而不仅仅是因为有博大胸襟。人生没有一劳永逸的选择,但这个世界上也没有一无是处的东西,所以,我们面对选择时,可以多一点从容,面对万象时,会多一点宽容。话题:宽容,存在的价值
如果你被原生家庭伤害过,是继续不原谅还是选择放下?
谢谢邀请
题主的问题是:如果你被原生家庭伤害过,是继续不原谅还是选择放下?
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认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孩子一生。
原生家庭是儿女未成婚,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原生家庭被现在的心理学界认为是,造成后天人格缺陷的主要诱因之一。
面对原生家庭的伤害,应该选择成长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突破原生家庭的伤害。
第一、用努力成长来改写自己的未来。如果选择不原谅原生家庭的伤害,就等于是用自己的一辈子来治愈童年。
在电视剧《都挺好》里,大多数人认为苏母重男轻女,讨厌自己的女儿。实际是由于女儿的出生,打破了苏母与人私奔的计划。
所以女儿成了苏母追求幸福的绊脚石。于是她把满腔怒火,发泄到女儿身上。
如果苏明玉不成长自己,一辈子活在怨恨中,那她永远走不出痛苦的阴影。
所以正确的方式应该是,用自己的努力成长,来改写童年被伤害的体验。
第二、放下怨恨,放下痛苦执念,承担起一个成年人的责任,对自己的生活负责。放下怨恨就是与自己和解,接纳自己,爱自己。告诉自己:我已经是成年人了,不能像婴孩一样哭泣,等着他人来恩赐。
我要选择做一个能承担自己命运的人,对自己负责。
第三、命自我立,福自我求。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幸福只有自己去争取,命运也会随着自己努力而改变。尽管我的想要的幸福历尽曲折,但那更为宝贵。
要知道,只有认识到童年的伤害和阴影时,才是改变自己的契机。不把伤害当做包袱背负一生,那才是对生命的蜕变和转化。
当我们把童年的伤害,当成命运的馈赠时,幸福快乐就会翩然而至,我们的生命才能焕发出耀眼的光彩。
关于宽容的事例、名言
关于宽容的事例1唐太宗李世民宽容魏征的直言而创造了震铄于世的"贞观之治"2廉颇想羞辱蔺相如,蔺相如顾全大局绕道而行.廉颇被蔺相如的宽容大度所感动负荆请罪将相和好齐心协力保卫赵国.记人之长,忘人之短.------张九龄君子扬人之善,小人讦人之恶-------魏征不会宽容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贝尔奈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会受到别人的宽容的.------屠格涅夫世界上最宽阔但是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雨果
古代关于宽容的例子
1著名诗人歌德一次在路上遇到一个时常抨击他文章的人,这个人又当着歌德的面出言不逊,乱说一气,并且挡道不让.歌德微微一笑,闪在一边,并不做任何分辨.旁人看了很生气,劝歌德要反唇相讥.歌德笑着说:“我若和他一样,岂不也成了疯子?”2蔺相如三让廉颇宽容,诸葛亮七纵孟获是宽容,鲍子牙不计前嫌举荐孙叔敖更是宽容.3人批评林肯总统对待政敌的态度:“你为什么试图让他们变成朋友呢?你应该想办法打击他们,消灭他们才对.”“我们难道不是在消灭政敌吗?当我们成为朋友时,政敌就不存在了.”林肯总统温和地说.这就是林肯总统消灭政敌的方法,将敌人变成朋友.
宽容造就成功的事例4个
宽容是消除人与人之间磨擦的润滑剂,是消除彼此间猜疑积雪的阳光,是沟通彼此间心灵的桥梁。以下是我分享的宽容造就成功的事例,一起来和我看看吧。
宽容造就成功的事例篇1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曾有过这样的一次经历:在一次盛大的宴会上,一位平时对卡耐基很有意见的商人,在别人面前高谈阔论,说了卡耐基的许多坏话,他并不知道卡耐基也出席了这场宴会。当时卡耐基正站在人丛中听他高谈阔论,这使得宴会的主人十分尴尬,不知如何是好。而卡耐基却安详地站着,脸上挂着微笑,就好像什么也没听到的样子。当那位说他坏话的商人发现他就在旁边时,感到十分难堪,正想从人丛中溜走,卡耐基的脸上仍然带着笑容,走上前去亲热地跟他握手,好像碰到了自己的老朋友。就这样,那个商人后来成了卡耐基的好朋友。心得:微笑是心情愉快的表现,微笑的力量在于拉近距离,弥合缝隙,增加信任。
宽容造就成功的事例篇2一天晚上,塞伯斯蒂一时兴起竟然在主人的画室里画起画来,以至于穆律罗和他的贵族朋友出现,他都没有发现,穆律罗并没有惊动塞伯斯蒂,而是静静地望着他笔下优美的线条出神。塞伯斯蒂画完最后一笔,这才发现身后的主人,他慌忙跪下,在那个等级森严的年代里,塞伯斯蒂是可以因此而被主人处死的。这事成了贵族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就在他们纷纷猜测穆律罗会以何种方式严惩他的奴隶时,他们却听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穆律罗不仅给了塞伯斯蒂自由,而且还收他作了自己的弟子。这是贵族们决不允许的,他们开始疏远穆律罗,也不再去买他的画,贵族们都说穆律罗是个十足的傻瓜。穆律罗对此却不以为然,他听了只是一笑,那些傻瓜又怎能明白,塞伯斯蒂将会是我穆律罗最大的骄傲。
300年后,一位历史学家在写到这个事例时,补充了两点:
一、事实证明,改变一个人命运的,往往是他自身的才华,塞伯斯蒂证实了这一点。
二、一个受后人尊敬的人,不仅仅是他的传世作品,更重要的是他的人格,穆律罗正是如此。
而在意大利的藏馆中,塞伯斯蒂的作品与他恩师穆律罗的名画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都是价值连城。意大利人是这样看待这件事的:他们是17世纪最杰出的两位画家,他们是师徒,都很伟大。那些说穆律罗是傻瓜而没有买他的画的人,才让人觉得是多么地浅薄。
宽容造就成功的事例篇3“她不可能卖得好,我敢打赌,如果超过一百万本,我把鞋子吃下去。”这是一位脱口秀主持人针对美国总统克林顿的妻子希拉里写的自传的辛辣评价。上天往往喜欢捉弄把话说绝的人,希拉里的自传没过几个星期、就畅销了一百万本。主持人该品尝鞋子的味道了。
没错,他的确吃鞋子了。不过,鞋子的质地不同寻常,主持人吃下的是总统夫人特意为他定做的鞋子形状的蛋糕。那味道一定棒极了,因为它里面加了一种特殊的调料——宽容。
面对主持人的嘲讽,希拉里并没有给以他猛烈的回击或等着看他吃鞋子,而是用一种幽默宽容的方武巧妙地化解了这场矛盾。总统夫人因宽容而更加让人敬佩,蛋糕鞋子因宽容而更加美味可口。
宽容造就成功的事例篇4一个22岁的年轻人在订婚大喜那天,他的女朋友却牵着另一位年轻小伙儿的手对他说:“对不起,我觉得,我们在一起不会幸福。”正沉浸在幸福中的他呆若木鸡,在亲戚朋友诧异的目光中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整个小镇都知道了他的事,年轻人决定逃离这个让他觉得生活在羞辱中的小镇。他发誓将来一定要风风光光地回到家乡,找回自己丢失的尊严。果然,30年后,他已经成为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了。他的着作《忏悔录》《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在欧洲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他的名字——卢梭,享誉欧洲。在回到家乡的第二天,有位老朋友问他:“你还记得艾丽尔吗?”卢梭笑着说:“当然记得,她差一点儿做了我的新娘。”“当初她带给了你莫大的羞辱,自己也没有好下场,这些年来,一直生活在贫困潦倒之中,靠着亲戚们的救济艰难度日。上帝惩罚了她对你的背叛。”朋友对卢梭说。朋友本以为卢梭听到当初背叛自己的人落个悲惨下场后会感到高兴,然而卢梭却对他说:“我很难过,上帝不应该惩罚她。我这里有一些钱,请你转交给她,不要告诉她是我给的,以免她以为我在羞辱她而拒绝。”“你真的对艾丽尔没有丝毫的怨恨吗?当初,她可是让你丢尽了脸。”朋友用质疑的语气问。“如果有怨恨,那也是30年以前的事儿,如果这些年我一直对她怀有怨恨,那我自己岂不是在怨恨中生活了30年,那对我有什么好处呢?就像我提着一袋死老鼠去见你,那一路上闻着臭味的岂不是我?”
读过《掌中之物》后,说说你的看法,你会不会选择原谅傅慎行?
之前没有看过小说,这几天被刷屏,才去瞅了几眼。于是,越发的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还在纠结原谅不原谅傅慎行的问题?
试想,如果你是女主,被别人强,被多人轮,还被录像并在公共场合播放,丈夫被人剁了手指,父母被迫远走他乡,长期生活在恐慌和不安中,你会原谅这个人吗?如果,这样的人都能被原谅,那么女主心该多大,该多白莲花,该多无情。恨,都是对这类人最低限度的感情。
正常人都会希望这个社会渣子赶紧从地球上消失,并且不得好死。
有些人,会说,那是因为他遭受了太多苦难,没有人爱他,关心他,长期刀尖上舔血的日子,让人失去了爱人的能力,可是,在这个世界上,有好多人生活得也并不美好,可他们并没有丧失善良,丧失做人的底线。曾经的黑暗和不堪,不应该成为做恶的理由。
我们这个社会还是需要正能量的,所以,我还是很期待电视剧的修改的。希望电视的播出,能教会我们,特别是涉世未深的小姑娘,如何保护自己。
关于宽容的故事(议论文论据素材)
爱你的仇人
1944年冬天,苏军已经把德军赶出国门,成百万的德国兵被俘虏。每天,都有一队队德国战俘面容憔悴地从莫斯科大街上穿过。当德国兵从街道走过时,所有的马路都挤满了人。苏军士兵和警察警戒在战俘和围观者之间。围观者大部分是妇女,她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战争的受害者,或者是父亲,或者是丈夫,或者是兄弟,或者是儿子,都让德国兵杀死了。她们每一个人,都和德国人有一笔血债。
妇女们怀着满腔仇恨,当俘虏们出现时,她们把一双双勤劳的手攥成拳头,士兵和警察竭尽全力阻挡着她们,生怕她们控制不住自己的冲动。
这时,最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一位上了年纪的妇女,穿着一双战争年代的破旧的长筒靴。她走到一个警察身边,希望警察能让她走近俘虏。警察同意了这个老妇人的请求。她靠近俘虏身边,从怀里掏出一个用印花布方巾包裹的东西。里面是一块黑面包,她不好意思地把这块黑面包塞到一个疲惫不堪、两条腿勉强支撑得住的俘虏的衣袋里。看着她身后那些充满仇恨的同胞们,她开口说话了:“当这些人手持武器出现在战场上时,他们是敌人。可当他们解除了武装出现在街道上时,他们是跟所有别的人,跟‘我们’和‘自己’一样具有共同外形的共同人性的人。”
于是,整个气氛改变了。妇女们从四面八方一齐拥向俘虏,把面包、香烟等各种东西塞给这些战俘。
【大视角】
世间最具毁灭性的物什,即为冤冤相报。因其仇恨,不仅善解不了任何问题,而且必定抹煞任何真理的原则,一并激化更多更烈的矛盾。
把金牌熔掉
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当时最有希望夺得跳远金牌的是美国黑人选手杰西·欧文斯。他是当时的一位田径天才,一年前他曾跳出8.13米的好成绩。
预赛开始后,一位名叫卢茨·朗格的德国选手第一跳就跳出8米的不俗成绩。卢茨·朗格的出色发挥使欧文斯很紧张——这次比赛对他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当时希特勒的“非犹太民族白种优越论”甚嚣尘上,欧文斯极想用成绩来证明这是个谬论。
由于心急,第一次试跳,欧文斯的脚超过跳板几厘米,被判无效。第二次试跳还是如此。如果第三次仍然失败,他将不得不淘汰出局,而无缘真正的决赛。可是,欧文斯显然还是无法使自己平静下来。只要欧文斯被淘汰,决赛中可以说冠军就非卢茨·朗格莫属。
可卢茨·朗格没有选择金牌,他选择的是友谊。他走上前来,拍了拍欧文斯的肩膀说:“你闭上眼睛都能跳进决赛。你只需跳七米一五就能通过预赛,既然这样,你就根本用不着踩上跳板再起跳——你为什么不在离跳板还有几厘米的地方做个记号,而在记号处就开始起跳呢?这样,你无论如何也不会踩线了。”
欧文斯恍然大悟,照卢茨·朗格的话做了,轻松进了决赛。在决赛中,他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夺得冠军。夺冠后,第一个上来向他祝贺的是卢茨·朗格。
后来,欧文斯在他的传记中深情地写道:把我所有奖牌熔掉,也不能制造我对卢茨·朗格的纯金友谊。而在我熔掉奖牌之前,卢茨·朗格在心中早就把他的金牌熔掉了。
【大视角】
谁都有必要思索,为金牌而疲于奔命,而不计其余,是不是值得。名利之外,尚有宁静的心境、自在的精神、诚挚的情感与健康的身体,远远重要得多。
导师的胸怀
在德国马尔堡大学的校刊《德国科学》上刊登了一篇批判沃尔夫教授观点的文章。文章一发表,便一石激起千层浪,立刻在校园引起震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文章的作者竟是沃尔夫教授的学生罗蒙诺索夫,而沃尔夫教授则是当时名震德国乃至欧洲的学术权威。这样一位有名的学者,这样一种紧密的师生关系,难怪要引起人们的震动。人们纷纷指责罗蒙诺索夫,说他太狂妄自大了,竟忘恩负义攻击起自己的导师来。
原来罗蒙诺索夫在德国马尔堡大学读书期间,成了沃尔夫教授的得意门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他的各科成绩都名列前茅。不过,在随导师学习期间,他发现了导师的一些唯心主义观点。罗蒙诺索夫一向尊敬导师,但对于导师的这些观点却不能苟同。他想,自己应该勇敢地指出老师的错误,这不仅是尊重科学,也是为了爱护自己的导师。于是他就写了一篇批判文章刊登在学报上,没想到引起轩然大波。
那些打抱不平的人,一起找到沃尔夫教授,将上述的事情告诉他。想不到沃尔夫教授却高兴地说:“那篇文章是我推荐给校刊发表的。”大家听那口气,就好像文章并不是批判他的观点一样。人们对此深感不解,个个都一脸迷惑。沃尔夫见状,真诚地解释说:“这有什么奇怪呢?任何一个科学家的观点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敢于向权威挑战,能够提出自己独到见解的人才是有出息的人,如果你们谁都没能超过我一步,我倒感到惭愧。试想,后人如果都盲目跟从前人,科学还能发展吗?”沃尔夫的一番话,说得大家连连点头,豁然开朗,一股对教授的崇敬之情,在每个人的心中油然而生。
这件事发生后,师生之间的关系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日益浓厚。沃尔夫教授看出罗蒙诺索夫具有超群的才能,因而更加精心地培养他。不仅如此,当罗蒙诺索夫生活遇到困难时,教授还慷慨解囊为学生还债,使学生能顺利完成在德国的学业。罗蒙诺索夫后来成了闻名于世的大科学家和教育家。在罗蒙诺索夫辉煌的成就后面,沃尔夫教授的宽广胸怀和对科学的无私精神是他前进道路上一段闪光而坚实的阶梯。
【大视角】
经得起考验或冲击,才能铸就固若金汤的大坝。既能接纳跟从者,也能包容反对者,那么真理与智慧的旗帜,只会越发高傲地飘扬。
范尧夫不辩非议
宋朝时,范尧夫任宰相期间,诸事办得都让皇帝满意,众朝臣也很少指责他的过失。他在待人方面更是游刃有余,从来不树任何政敌,总是用中庸之道来维系人际关系。
他被免去宰相之职后,大臣程颐有一次来见他。两个人相谈多时,范尧夫便若有所思地说起当宰相的事来,神情口吻像是很怀念当宰相时的风光。
程颐责怪他道:“您任宰相时,有许多地方做得不好,难道您现在不觉得惭愧吗?”
范尧夫“哦”了一声,似有不信之意。
程颐便说:“在您任宰相的第二年,苏州一带有乱民暴动,抢掠官府粮仓,有人告诉了您。您应当在皇上面前据理直言才对,可您当时什么也没说,这是为什么呢?由于您的闭口不言,致使许多无辜的人遭到惩罚,这是您的罪过啊!”
范尧夫连忙道歉,显出愧疚之情:“是啊!当初真应该说一句话啊!这是我做宰相不爱民的过错,您批评得对!”
程颐又说道:“您做宰相的第三年,吴中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百姓们以草根树皮充饥,像这样的大事,地方官已报告很多次,您却置之不问,还是皇上提出要您去办理赈灾事宜,您才采取行动。您堂堂一朝宰相,居其位食其禄而不谋其事,太不应该了。”
范尧夫又连连自称不是。
程颐又说了许多话,然后告辞走了。事后他经常在别人面前说范尧夫的过失,说他并非当宰相的料。有人把这些告诉范尧夫,范尧夫只是笑笑,不作任何辩解。
有一天,皇帝召见程颐,问他几个问题。程颐是一代大儒,所以皇帝经常向他请教。
皇帝听了程颐一席治国安邦之策,说:“你大有当年范相国的风范。”
程颐不以为然地说:“范尧夫曾向皇帝进荐许多忠言良策吗?”
皇帝用手指着一个箱子说:“那些都是他进言的小札子。”
程颐似信非信地打开观看,见他当初指责的那些事,范尧夫早已说过了,只是由于某种原因,施行得不够好罢了。
程颐红了脸,第二天便上门给范尧夫道歉。
范尧夫却宽和地笑道:“不知者不罪,您不必这样。”
【大视角】
智者行事,但求无愧于心,有利于人。至于人所知与不知,是与不是,并不十分重要。因此,能容天下之人与天下之事者,自是气贯长虹、心同万物之人。
梁楚边地的西瓜
战国时期,梁国与楚国相邻,两国在边境上各设界亭,亭卒们也都在各自的地界种了西瓜。梁亭的亭卒勤劳,瓜身长势极好。而楚亭的亭卒懒惰,瓜身又瘦又弱,与对面瓜田的长势简直不能相比。
楚亭的人觉得失了面子,一天夜里偷跑过去把梁亭的瓜秧全扯断了。梁亭的人第二天发现后,气愤难平,便报告县令宋就,说我们也过去把他们的瓜秧扯断好了。
宋就说,他们这样做当然是很卑鄙的。可是,我们明明不愿他们扯断我们的瓜秧,为什么再反过去扯断人家的瓜秧?别人不对,我们再跟着学,那就太狭隘了。你们听我的话,从今天起,每天晚上去给他们的瓜秧浇水,让他们的瓜秧长得好。而且,你们这样做,一定不可以让他们知道。
梁亭的人觉得有道理,就照办了。楚亭的人发现自己的瓜秧一天好似一天,而且发现是梁亭的人在黑夜里悄悄为他们浇的,便将此事报告给楚县县令。县令听后感到十分惭愧,又十分敬佩,于是把这件事报告给楚王。楚王听说后,也感到梁国人修睦边邻的诚心,特备重礼送梁王,既以示自责,也以示酬谢,结果这一对敌国变成友好的邻邦。
【大视角】
上古争于道德,中古争于智谋,今世争于力气。瓜秧固为小事,可它在重视仁德的世道里,竟然可以改变许多人心,并且达到睦邻友邦的奇效。
列子持身端正
列子向壶丘子询问如何才能持身自保。
壶丘子说:“你如果知道如何保持身后,就可以和你谈论如何保持己身。”
列子问:“什么叫保持身后呢?”
壶丘子说:“回头看一看你的影子,就知道了。”
列子回头一看:身体形状不直,影子便是歪的;身体形状直,影子就端正。
壶丘子对列子说:“影子是歪还是直,要依身体的形状而定,并不在影子本身。因此察影之正斜,便可知身之倒顺。”
列子一时竟然没能明白过来。
这时,坐在列子身边的关尹对列子说:“说话声音好听,回音就好听;身体长,影子就长;身体短,影子就短。名誉好比回声,行为好比影子。所以说:谨慎地说话,就会有人赞同你;有所作为,就会有人跟随。因此,圣人看到过去,就知道未来,这就是能够事先知道的缘故。礼法这些东西的遵守和履行,要靠你身体力行,只是由别人去考验罢了。别人喜爱我,我一定喜爱他;别人厌恶我,我一定厌恶他;我喜欢别人,别人就会喜欢我;我厌恶别人,别人就会厌恶我。商汤和周武王爱护天下的人,所以天下的人都拥护他们;夏桀和商纣王厌恶天下的人,所以天下的人都反叛他们。我曾经考察过神农氏和炎帝的德行,再考察虞夏商数代的书籍,参考各位贤仁之士的话语,存亡废兴的道理全在这里面了。”
列子的弟子严恢问:“何必要去问什么‘道’呢?人生不就是为了追求财富么?而今财富已经充足了,又何必还用什么‘道’不‘道’呢?”
列子回答说:“夏桀和商纣王就是因为重视利而轻视道,结果导致败亡。人如果不讲道义,只顾自己欲望的满足,这就和猪狗没什么差别了。为了蝇头小利,互相争斗,胜利的人又理所当然地宰制别人,这便是禽兽。自己是鸡狗禽兽,还要别人来尊敬自己,这是不可能的。”
【大视角】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然而事实却是,好听美言者比比皆是,好听恶言者寥寥无几。孰不知他者对于自我行为的态度,无论其善与不善,都是自我行为的投射。因此古人云:非人能辱之,自辱之。而已。
娄师德唾面自干
唐代娄师德的弟弟即将出任一个州的州长,赴任之前,来向兄长辞行,并向兄长讨教做人和做官的经验。
娄师德告诫弟弟说:“现在,我做宰相,你做州长,你知道别人会怎么样呢?”
弟弟说:“我猜想他们准会妒嫉咱们。”
“那你准备怎么对付呢?”
弟弟认真地说:“哥,我虽然不聪明,但颇有忍耐之心,从今以后,如果有人把唾沫吐在我的脸上,我会悄悄地把它擦干。人家的妒嫉和挑衅,我不会计较,我装着不知道,不去管它,这样就可以平息他们的妒火,不至于结下冤家,惹事生非。因此,你可以不必为我担忧了。”
娄师德听了,摇摇头说:“你所做的,正是我所担忧的:你想想,人家为什么向你吐口水?还不是为了侮辱你。你如果把口水擦干,虽然并没有对他表示抗议和不满,但还是违背了人家的意愿,扫了他的兴。人家没有达到目的,自然不会罢休,下次可能还要吐到你的脸上。因此你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唾沫留着,让它自己干掉,没有人时再把它洗去。”
弟弟听了,越发佩服兄长的宽容大方。
【大视角】
人多为忍无可忍找借口,却不知忍绝非懦弱、畏惧与丧失自尊的表现。忍的智慧,不仅是平息一时的矛盾,而且于人于己都能无限壮大一种器量与勇气。
让他三尺又何妨
清朝康熙年间,桐城出了个张英,中了进士,当了“宰相”(文华殿大学士)。他很能体察百姓疾苦,什么地方发生水旱风虫灾害,他都恤贫怜苦,原原本本报告给皇上。
可他老家的人,却常打着他的旗号,在乡里出风头。张英一旦知道,就要干涉,毫不留情。
这年,老家的人要盖房,为房基地与邻居争执起来。张家逼邻居让出一块地来为自己盖楼,邻居自然不肯。管事的人就写了封信,派人送给张英,希望张英跟地方官打个招呼,处置这个邻居。
张英看了信,写了一首诗让人带回桐城:
千里家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里人看了信,很受感动,把基地向后退移三尺。邻居见了,也后退三尺。此后,这个地方就形成一条巷子,人们称为“六尺巷”,以此来纪念张英。
【大视角】
俗语云: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又云: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真能做到坦然而忍,坦然而舍者,无论于己于人,均已柳暗花明。
苏格拉底的一生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古希腊哲学家。传说他的父亲是雅典城中的一个石匠,由于家里非常贫穷,母亲只好经常去给别人做接生婆,这样可以赚到一点小钱来贴补家用。
家里的贫穷并没给苏格拉底造成什么不良影响,相反却让他养成许多良好的习惯。妈妈没钱给他买布做衣服,一年四季苏格拉底都穿着一件衣服。有时衣服脏了他便在夜晚把它洗好,然后拿到火炉边上烤干。至于鞋就更不用说,苏格拉底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鞋,他总是赤脚走路。
有一年冬天,雪下得非常大,苏格拉底要出门去给别人家送打好的铁器。妈妈看雪下得那么大,儿子的脚下又没穿鞋子,于是不让苏格拉底去。
“孩子,雪太大了,别人在这种天气也用不上它,等到雪融了的时候再去吧。”
“不行,我一定要去,我跟爸爸答应今天给人家送去的。”
苏格拉底顶着大雪,光着脚板把打好的铁器送到那个需要铁器的人家里。那些接到铁器的人们,总会拿了好吃的来招待他。但是他们很快发现,苏格拉底对美酒佳肴并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看书。后来,家里有藏书的人们都愿意把书借给苏格拉底看。这样,苏格拉底逐渐认识了许多字,读了许多书。
成年以后苏格拉底娶了妻子,因为苏格拉底很忙,他压根儿就没时间帮助妻子做家务和照看孩子,所以在家务中忙忙碌碌的妻子总是非常暴躁。
有一天,妻子正在洗衣服,小儿子又在一旁嗷嗷待哺,着急的妻子要求苏格拉底来帮帮她的忙。叫了一次,正在跟客人聊天的苏格拉底没有听见,叫了两次还是没有听见,到了第三次的时候,妻子终于控制不住心头怒火,顺手把一盆洗衣水向苏格拉底的头上泼去。
可是苏格拉底却像什么也没发生似的,然后幽默地对客人说:“没什么,雷声过后,必有大雨嘛!”
有一次大儿子要忙着做作业,所以就不肯替母亲照看一会儿小弟弟,结果母亲破口大骂一顿儿子,然后就抱着小儿子走了。
儿子看着母亲远去的背影,嘀咕道:“真是只老虎。”
在一旁看书的苏格拉底听见了,他立即教育孩子道:“不可胡说。”
“母亲那种脾气简直叫人无法忍受!”
“你回答我,是老虎的凶暴难以让你忍受呢,还是母亲的脾气难以让你忍受?”
“当然是母亲。”
“那老虎暴躁起来是会吃人的,而你的母亲咬过你吗?”
“没有。”孩子小声地回答。
“那你怎么能把她说成是老虎呢?你的母亲不仅没有碰过你,在你生病的时候,她不仅很好地照看你,而且还每天都向神祈祷,希望神赐福给你。”
“可是……”
“孩子,我们雅典人对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原谅,惟独不原谅不尊重父母的人。你应该请求神原谅你,否则神会认为你是不知道感恩的人,别人也会因为你不尊重父母而轻视你。等到最后,你会变成一个没有朋友的人。人们觉得没有必要对你好,因为他们明白,你不会感谢他们。”
苏格拉底这次对儿子的教育非常管用,从此以后他学会了尊重父母。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因为他人的陷害而被判处死刑,后来他很有钱的朋友克利托用钱买通狱卒,然后这位朋友来到牢房里,准备把他秘密地接出去。可是苏格拉底死活不肯出去,他认为这样出去的话,本来清白的他就会变得不清白。最后,这位朋友只好流着泪走了。
在执行死刑那天,朋友、学生及家人都来为他送别。所有的人都哭了,就连狱卒都流了泪。苏格拉底却非常平静地喝下毒酒,然后躺到床上安静地闭上双眼,等待死神的到来。眼看他就要告别人世时,他却突然用微弱的声音说:
“克利托,我还欠邻居一只鸡,请别忘了替我还给人家。”
说完这句话后,他便离开人世。
【大视角】
哲人之所以为哲人,首先因其感恩于万物,而心处卑微之位,所以百川归海,智慧也便源源不断而来。
泰戈尔的道德追求
泰戈尔(公元1861—1941年),印度诗人、作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自幼受家庭影响和印度宗教、哲学、文学及西方文化的熏陶,14岁开始发表诗歌。他以著名小说《戈拉》的发表,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作为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不仅将世界的文学视野引向东方,也使东方传统文化中的人伦美德和道德理想广泛地播扬。
泰戈尔有强烈的道德使命感,他常说:“我永远把唤醒自己的同胞不要在道德堕落的道路上滑下去,看作自己的职责。”出于这种道德使命感,他对东方近代化过程中由于学习西方而形成的种种弊端,也作了深刻的揭露和严厉的批判;还出于这种道德使命感,他把印度文化传统中合理的人伦美德加以发掘,使之发扬光大。
泰戈尔执著的道德追求不仅表现在他的社会政治活动中,也表现在他的爱情、婚姻等家庭生活中。
作为诗人,泰戈尔写过无数的浪漫爱情故事,然而他自己的爱情婚姻生活却是那样的平淡无奇。他曾有过一段甜蜜的初恋,那是在他去英国留学的前夕,一个偶然的机会同一位有英国教养的姑娘相识,两人很快步入爱河。但是,这位姑娘不是泰戈尔所赞美的那种东方传统“母亲型”的女子,而是甜甜蜜蜜“情人型”的女性。由于泰戈尔从小所受的是东方传统道德教养,因此不可能和这样的女性结合,他们很快分手。后来他由家庭包办,依照传统习俗在22岁时与一个11岁的同种姓姑娘结婚。当时风华正茂的青年诗人和一个年幼无知的女孩之间当然谈不上什么爱情,但是他并没有把这桩婚事看作不幸,也没有表露出内心的痛苦,而是像一般人那样履行自己作为丈夫的职责。他常对人说,婚姻不以恋爱始而以恩爱终。他关心疼爱贤慧的妻子,他创作之余尽量抽出时间陪伴她,为她讲述书中的故事。他们虽然没有更多的浪漫情调,但他们都以相敬如宾而得到满足。妻子逢人就说:“泰戈尔不仅是个大诗人,而且还是个忠实的丈夫。”
不幸的是年轻的妻子患了重病卧床不起,泰戈尔心急如焚。他四处求医寻药,并亲自煎药送到妻子跟前。为了减轻她的痛苦,他整夜坐在床前为妻子扇扇子,一直护理到最后一天。妻子的早逝,使泰戈尔陷入极度悲痛之中,他把全部的爱都放在了失去母亲的孩子身上。妻子去世后,他承担起既做父亲又做母亲的双重责任。他精心照料孩子们。一次女儿生病,他亲自抬担架送医院,一走就是几十里。为了让孩子们得到更多的父爱,他常和孩子们捉迷藏玩游戏。也正是在对孩子的爱中,他发现了童心之美,写出《新月集》中优美的儿童诗歌。
【大视角】
道德是与生俱来的法则。唤醒自己与大众,决不仅仅只是阻止堕落的势头,而是关涉生命与人类永恒的大计。无愧于道德、良知与正义,也就把握了人生、命运与艺术的真谛。
王伽以诚晓恶
齐州行参军王伽奉命押解李参等七十余名犯人进京。犯人们披枷带锁,跋山涉水,千辛万苦才走到荥阳。王伽下令休息,犯人们便三三两两歪倒在路边,叫苦之声四起,负责押解的差役们也疲惫不堪。王伽看着不忍,把众人召集起来说:“你们触犯了国法,皮肉受苦也算罪有应得。只是带累了押送你们的人,无辜陪着你们受苦,你们不觉得惭愧吗?”
一席话说得人们无地自容。王伽命令解去犯人身上的枷锁,让差役们解差回家。王伽对李参等犯人说:“好了,现在你们不必再受枷锁之苦,差役们也不必陪你们遭罪。你们可以自行赴京,但一定要在规定的日期到达京都。否则,我只有替你们一死。”
李参等人被王伽的诚意感动了,七嘴八舌地说:“王参军尽管放心。”
“王参军体谅、信任我们,我们绝不会失信。”
“谁敢带累王参军,就叫他不得好死!”
约定的日期到了,犯人们果然如期到达,没有一个人逃走。
隋文帝杨坚听说后,十分惊奇。他召见王伽,赞扬他的做法。他还召见犯人和他们的妻子儿女,赐宴款待并赦免他们的罪行。
杨坚还晓谕天下:“官吏们要以王伽为榜样,用德行感化庶民。庶民应像李参那样,改恶从善。这样,天下就会太平,不用刑律的日子很快就会到来。”
【大视角】
以善念催生善念,以信义催生信义,以生死不忌催生生死相从,自然会胜过一切惩罚的效益。世间没有任何事情,能比善良本性的复苏更为殊胜壮观。
无敌之箭
古代有一个擅长射箭的人名叫甘蝇,他弓箭一搭,走兽就趴下一动不动,飞鸟就从天上掉下来。有一个人叫飞卫,听说这件事后,来向甘蝇学习射箭。经过学习之后,甘蝇说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飞卫回到家后,善射的名声逐渐远扬。有一个叫纪昌的人,慕名来向飞卫学习射箭。飞卫便要他先学会不眨眼睛。纪昌回到家中,睡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眼睛盯紧来来往往的梭子。经过两年之后,即使锥尖刺着他的睫毛,眼睑却眨也不眨。纪昌心想,这应该是学成了,就去向飞卫报告。谁知飞卫摇头说:“光学会不眨眼不行,还要学会看才行。看小东西好像是看大东西,看细微的好像是看显著的,达到这样的水平后再来告诉我。”于是纪昌又回到家中,用一根长头发系一只虱子悬在窗下,天天望着虱子。十天之后,它逐渐变大。三年之后,就好像是个车轮了。再看别的东西,很细小的看上去都有山岳那么大。于是纪昌用弓箭来射那只虱子,一箭就穿透虱的心。他又回来报告飞卫,飞卫高兴地说:“你已经把射技学到手了。”
纪昌为了独行天下,决定杀掉飞卫。有一次他们两人在野外相遇,纪昌便搭箭射飞卫,飞卫也搭箭还击。两人的箭都在飞行中相碰,最后掉在地上。飞卫的箭射完之后,纪昌还剩一支。纪昌把这支箭射出之后,飞卫面对飞来的箭,不慌不忙,捡起一根小草捍卫自己,用草尖把箭杆拨落。
纪昌这才知道老师的射艺比自己不知强多少倍,于是流泪跪拜,请求飞卫饶恕自己。飞卫也跪下,放声大哭。二人请求以父子关系相处,互相结盟,要永远友好下去。
【大视角】
其身不正,其影必斜;其心不正,其技必逊。纪昌为技术而技术,为私念而生杀机,自然不可能无敌于天下。所以飞卫,只看他对负义之徒的大气,即知其深不可测的射技。
一句话造就卡耐基
卡耐基小时候是一个公认的非常淘气的坏男孩。在他九岁的时候,父亲把继母娶进家门。当时他们是居住在弗吉尼亚州乡下的贫苦人家,而继母则来自较好的家庭。
他父亲一边向她介绍卡耐基,一边说:“亲爱的,希望你注意这个全县最坏的男孩,他可让我头疼死了,说不定他会在明天早晨以前就拿石头扔向你,或者做出别的什么坏事,总之让你防不胜防。”
出乎卡耐基意料的是,继母微笑着走到他面前,托起他的头看着他,接着又看着丈夫说:“你错了,他不是全县最坏的男孩,而是最聪明、但还没找到发泄热忱地方的男孩。”
继母说得卡耐基心里热乎乎的,眼泪几乎滚落下来。
就凭这一句话,他和继母开始建立友谊。也就这一句话,成为激励他的一种动力,使他日后创造了成功的28项黄金法则,帮助千千万万的普通人走上成功和致富的光明大道。因为在她到来之前,还没有一个人称赞过他聪明。
【大视角】
民谚说,打人莫打脸,骂人休揭短。今人大都追求表面淋漓的快意,却不知一旦伤及心灵,伤痕决不容易弥合。相反,善意的赞美与鼓励,真个似春风化雨,足以滋润一切奄奄待毙的种子。
有礼也要让三分
刘宽是汉代人,为人仁慈宽厚。在南阳当太守时,小吏、百姓干了错事,他只是让差役用蒲鞭责打,以示羞辱。他的夫人为了试探他,便让婢女在他和下属集会的时候捧了肉汤,故意把肉汤泼撒在他的官服上。结果刘宽不仅没发脾气,反而问婢女:“肉汤烫着你的手了吗?”
有一次,一个人错认了他驾车的牛,硬说是他家的耕牛。刘宽没说什么,叫车夫把牛解下来还给那个人,自己步行回家。后来失主找到自家的牛,便把牛还给刘宽,并且向他赔礼道歉,刘宽反而安慰他。
刘宽身为太守,有礼也让人三分,这正是君子的雅量,世人的楷模。
【大视角】
他不似今人,不仅得理不饶人,而且无礼也要傲三分。他反其道而行,即如大自然的和风,吹拂所至,千家万户都那么爽心悦目。
哲学之王的气度
黑格尔(公元1770—1831年)是德国古典哲学的著名代表人物,他倾其一生创立了欧洲哲学史上最庞大的客观唯心论的哲学体系,系统地阐述了唯心论辩证法。
1820年,黑格尔年逾半百,在柏林大学任哲学教授。此时的他,业已成为德国哲学界的执牛耳者,不仅是蜚声哲坛的哲学之王,其哲学还被推崇为普鲁士王国的国家哲学,声誉之隆掩盖住了同时代的其他所有德国哲学家。
此时,在紫丁香盛开的柏林大学校园内,德高望重的黑格尔却受到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充满进攻性的挑战,这个年轻人便是狂傲不驯的叔本华。叔本华刚刚获得在柏林大学任教的资格,便紧锣密鼓地欲与一代哲王试比高低。他声言自己最瞧不起的人就是黑格尔,有失风度地讥刺挖苦说,“像黑格尔这样的人进入哲学家的行列,是哲学界的耻辱与不幸”、“黑格尔的哲学有1/4是陈词滥调,3/4是胡说八道”。对叔本华这种蔑视名人,且咄咄相逼的进攻态势,柏林大学并未进行干涉,叔本华进而得以与黑格尔一争短长。他提出自己要和黑格尔在同一时间授课,拉开同台打擂,争夺听课学生,一举击垮黑格尔的架式。叔本华的作法,自然遭到一些人的异议与反对。但是黑格尔却不因为叔本华攻击自己而刁难他,且以磊落博大的胸怀给对方发表自己言论的一席之地。当时在柏林大学哲学讲坛上授课是黑格尔签字认可的,他便一视同仁地在叔本华的讲课议定书上签字,允许叔本华与自己同台对擂,去宣讲什么“黑格尔的哲学使整个德国知识界的心灵和大脑腐败”的观点。
叔本华的讲座每星期5次,每次1个小时。与此同时,黑格尔在另一个讲坛上讲授逻辑学和形而上学。没有多久,年轻的叔本华就再也讲不下去了,因为黑格尔的课堂上坐满了学生,而叔本华的面前最后只剩下3个学生。无奈之下,叔本华只好偃旗息鼓,悄悄溜出柏林大学。
当然30多年之后,在学术上历尽坎坷的叔本华终于撼动德国哲坛而一举成名。1820年两位哲人在柏林大学的这段特殊的经历中,人们固然感佩叔本华的斗士精神,然而黑格尔身为哲学之王的宽宏大度,尤让后人赞叹不已。
【大视角】
与人一席之地,非但无所损减,反而无限壮大了自我的时空。因此包容一切之后,一切也便内化于无形之中。
至孝的舜
舜出生后不久,生母就死了。他的父亲瞽叟另娶一个妻子,生了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儿子取名叫象。
舜的后母是个心肠狠毒的人,虽然舜对父母极其孝顺,对弟妹极其友爱,她却把舜视作眼中钉,一心要把他除掉。瞽叟宠爱后妻,因此也把亲生儿子当做肉中刺。舜的弟弟象,秉性和母亲相似,凶残异常,全无手足情分。舜便常常受到虐待和毒打。
舜的孝悌名声远近传扬,后母却处心积虑想把他杀死。舜在家里实在待不下去,只好一个人搬到妫水附近的厉山脚下,盖了一间茅屋,开了点荒地,种瓜种菜种杂粮,孤苦零丁地过日子。人人都喜欢搬到舜的附近来住,因此他所住的地方,过一年成村,过两年成邑,过三年成都。
尧当时正在寻访贤人,闻知舜的贤孝事迹,就把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做妻子,赐给他细葛衣裳和琴,又叫人给他修了谷仓,给他一群牛羊。瞽叟一家见舜平白无故做了天子的女婿,骤然富贵起来,十分嫉妒。象对哥哥的发迹尤为妒忌,更对两位嫂子的美貌垂涎三尺,他鼓动父母设计谋害舜。
象以修谷仓为名,企图将舜烧死仓内,但舜的妻子对此早有防备,所以象的毒计并未得逞。瞽叟见此计不成,又生毒计,请舜淘井,想用石头将他砸死井中,但舜的妻子又帮舜躲过一劫。后母仍不甘心,又设酒宴,想把他灌醉后加以杀害。小妹得知后,告诉两位嫂子,结果这一次诡计又落空。
尧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并根据女儿的报告,知道舜确是一位贤人,就叫他来辅佐政事。最后,尧决定把帝位禅让给舜。
舜登基之后,用天子的仪仗,乘车回家去拜见父母。这时糊涂的瞽叟才知道舜是一个孝顺的儿子,深自悔愧,从此改过向善。舜还不念旧恶,把弟弟象封为有鼻的诸侯。象见哥哥如此仁爱,心中十分感动,也洗心革面,成为一个好人。
【大视角】
以德修身,厄运也便善解。以德立国,天下也便太平。因此,当我们指望感恩戴德的效应时,我们必须自问:我们是否首先做到了以德报怨。
子无亲疏,世称慈母
孟阳女(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魏国人。嫁给大夫魏芒卯时,就做了三个年幼孩子的母亲。
魏都大梁的郊野,绿树丛中掩映着灰砖院墙。院墙内,房脊高耸,水榭楼台,曲栏环抱,这就是大夫魏芒卯的家。
此时的魏家,人吵狗吠,一片杂乱。孟阳女坐在堂上,满面悲哀,心里无限愁苦。魏大夫不幸病逝,扔下三个孩子,自己亲生的小儿子嗷嗷待哺,这乱糟糟的家,怎样维持?最令她操心的是3个孩子不知听了什么传言,嘀咕着羊肉贴不到狗肉身上,亲生父母去世,继母必将给自己气受,摆着架势要大干一场,整天绷着脸,见面如见仇人,粗话碎语,与日俱增。亲戚劝她道:“三子不孝,欺人太甚,何不分家,叫他们搬出去居住,眼不见心不烦,也免生闲气。”孟阳女何尝不愿这样?可想到丈夫的遗嘱,想到三子尚未成年,怎么能推卸母亲的责任呢?她扬起头,委婉地说:“人心都是肉长的,孩子年纪小,不懂事。我做母亲的,怎么能和他们一般见识?我用慈母之心对待孩子,孩子总会改变。”
一个锅里吃饭,哪有碗筷不相碰撞的。在孩子们故意找茬、大哭大闹时,孟阳女总是抑制自己满腹的不快,静静地倾听。孩子们哭够了,闹累了,孟阳女才心平气和地引导、解释与说服。尽管孩子们噘着嘴巴,可没有理由发脾气。生活上,孟阳女总是无微不至地关怀他们,冬制皮裘,夏缝葛衣,尽量让孩子们穿得体面而舒服。每日两餐,伙食不重样,尽量让孩子们吃得可口。
魏大夫去世后,俸禄和赏赐没了,家中的经济少了一部分来源,虽然依靠点田产的收入可以维持府中的开支,但出多进少,将来的日子是艰难的。孟阳女辞退大多数仆人,能自己动手的都亲自操劳。她穿旧的,吃剩的,用节余的黄金请来有声望的先生,教孩子们习礼节,读诗书。杂言碎语渐渐少了,但孩子们仍然绷着脸,对孟阳女没有任何称呼,有事要办,都是通过最小的弟弟——孟阳女的亲生儿子来传达。孟阳女不计较,只要孩子们提的合理,没有不满足的。
一次,顽皮的三儿子溜出学堂,在野外淘了2天,因受风寒,病倒在床,又吐又泻,折腾得面黄肌瘦,不幸后脖上又长了脓疮,痛得他连呻吟的力气都没有了。为此,医生都拒绝上门。前来探望的姐姐,贴着妹妹的耳根说:“少一个冤家,少操一份心。”孟阳女勃然变色,推开姐姐,大声喊道:“不,不,这是我的儿子,我要救活他!”她不惜重金,请来王宫御医。儿子病了一个月,孟阳女衣不解带,日夜侍候床前,终于把儿子从死神的手里抢回来。儿子病好了,孟阳女却病卧在床,浑身乏力。儿子们跪在孟阳女的面前,声泪俱下,齐声呼叫着“妈妈”。有什么声音比这呼声更动人?孟阳女热泪滚滚,用颤抖的手拉起儿子们。
从此,欢歌笑语飞出了魏家。
大儿子过了弱冠之年,在朝廷中任职。二儿子进大梁府,官为书办。三儿、四儿一起,入学宫读书。孟阳女朝送儿子们出去,暮迎儿子们归来,一家人和和睦睦,谁也不能分出亲疏。
正当孟阳女沉浸在融融家庭之乐时,一场人命案突然降临。三儿、四儿上学,路遇盗贼,厮打中不幸失手,盗贼吐血身亡。司寇升堂,按“杀人者偿命”的法律条文断案,兄弟俩人争死。司寇不能明断,更不愿看到两位很有前程的书生丧命,便进宫呈报魏王。魏王有诏,传孟阳女说:“二子误伤人命,今皆赦之,是纵有罪;今皆杀之,是诛无辜。人母知其子,杀活随其母。”
大堂上,孟阳女跪伏在地,哭着说:“司寇大人,二子犯罪,是妾教诲不周,妾身有罪。四儿,妾亲生;三儿,前夫人所生。大夫芒卯病重,把三个孩子托付给妾,妾岂能因亲疏而背丈夫之嘱,手心手背都是肉,请留下三儿,杀、杀……”她话未说完,哭倒在地。里正、乡邻纷纷跪下,叙说盗贼身患绝症、故意横行的罪恶,请求宽大处理魏家两位书生。
孟阳女爱前妻子胜过亲生子的事,顿时在京都大梁传开。魏王称赞孟阳女的嘉行美德,赦免二子,严整法制,尊封她为“慈母”。在慈母的严格教诲下,四子先后拜为大夫、将军,成为邦国栋梁。
【大视角】
人一旦将心比心,即已找到感化人心的要径。世间没有冥顽不化者,关键是精诚所至、善念所至的程度。
最好的消息
阿根廷著名的高尔夫球手罗伯特·德·温森多是一个非常豁达的人。
有一次温森多赢得一场锦标赛,领到支票后,他微笑着从记者的重围中走出来,到停车场准备回俱乐部。这时候一个年轻的女子向他走来,她向温森多表示祝贺后又说她可怜的孩子病得很重,也许会死掉,而她却不知如何才能支付起昂贵的医药费和住院费。
温森多被她的讲述深深地打动了,他二话没说,掏出笔在刚赢得的支票上飞快地签了名,然后塞给那个女子,说:“这是这次比赛的奖金。祝可怜的孩子早日康复。”
一个星期后,温森多正在一家乡村俱乐部进午餐,一位职业高尔夫球联合会的官员走过来,问他前一周是不是遇到一位自称孩子病得很重的年轻女子。
“是停车场的孩子们告诉我的。”官员说。
温森多点了点头,说有这么一回事,又问:“到底怎么啦?”
“哦,对你来说这是一个坏消息,”官员说,“那个女子是个骗子,她根本就没有什么病得很重的孩子。她甚至还没有结婚哩!你让人给骗了!”
“你是说她根本就没有一个小孩子病得快死了?”
“是这样的,根本就没有。”官员答道。
温森多长长吁出一口气,然后说:“这真是我一个星期以来听到的最好消息。”
【大视角】
不以受骗、损钱而愤怒,而以无病无死的小孩释怀。此等胸襟,即已注定其球技,绝非一般球手可以匹敌。因此,所有追求技艺的人们,先得淡化人事所致的表面困惑,先得豁达而善意地对待万物。
关于宽容的6个名人事例
www.onetextiles.com
1.宰相肚里能撑船
三国时期的蜀国,在诸葛亮去世后任用蒋琬主持朝政。他的属下有个叫杨戏的,性格孤僻,讷于言语。蒋琬与他说话,他也是只应不答。有人看不惯,在蒋琬面前嘀咕说:“杨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话了!”蒋琬坦然一笑,说:“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气秉性。让杨戏当面说赞扬我的话,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所以,他只好不做声了。其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后来,有人赞蒋琬“宰相肚里能撑船”。
2.负荆请罪
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
3.仁义胡同
明朝年间,山东济阳人董笃行在京城做官。一天,他接到家信,说家里盖房为地基而与邻居发生争吵,希望他能借权望来出面解决此事。董笃行看后马上修书一封,道:“千里捎书只为墙,不禁使我笑断肠;你仁我义结近邻,让出两尺又何妨。”家人读后,觉得董笃行有道理,便主动在建房时让出几尺。而邻居见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样效法。结果两家共让出八尺宽的地方,房子盖成后,就有了一条胡同,世称“仁义胡同”。
4.李斯特义收学员
有个姑娘要开音乐会,在海报上说自己是李斯特的学生。演出前一天,李斯特出现在姑娘面前。姑娘惊恐万状,抽泣着说,冒称是出于生计,并请求宽恕。李斯特要她把演奏的曲子弹给他听,并加以指点,最后爽快地说:“大胆地上台演奏,你现在已是我的学生。你可以向剧场经理宣布,晚会最后一个节目,由老师为学生演奏。”李斯特在音乐会上弹了最后一曲。
5.林肯总统对待政敌
林肯总统对政敌素以宽容著称,后来终于引起一议员的不满,议员说:"你不应该试图和那些人交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林肯微笑着回答:"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难道我不正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一语中的,多一些宽容,公开的对手或许就是我们潜在的朋友.
6.李嘉诚做生意
人首富李嘉诚接到来自美国商人的订货单,可就在他完成订货后,美商却突然出事不要了,他只好解除订单。按照合同,违约方必须作出巨额赔偿。可是,当美商试探地问李嘉诚需要多少赔偿金时,李嘉诚却说:“生意场上的事,变幻莫测,换了我发生这种事情也自然。虽然你不要了,但我这批产品还未受到损失,所以就不必赔偿了。中国有句话:“生意不成情意在嘛!”美商千恩万谢而去。
时间久了,李嘉诚也慢慢淡忘了这件事。两年后,美国来了另一个商人,专找李嘉诚要买他的塑料花,一下子让他赚了一大笔。事成之后,李嘉诚问道:“先生为什么专门要我的产品?”
对方回答:“我有一个生意上的朋友,经常谈到你,说你这个人不错,待人仁厚,不斤斤计较,可以打交道,所以我就找上门来喽。”
关注纺织资讯趣闻,欢迎使用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