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文案短句 > >正文

茨威格(茨威格宫建筑风格?)

发布时间:2023-11-20 17:31:09 admin 阅读:59

导读茨威格宫建筑风格? 马泰乌斯·丹尼尔·佩佩尔曼用来装饰茨维格尔宫的雕塑今天看来还很独特。然而,德意志民族的伟大艺术同时自古就倾向于使用细腻的雕塑形式,茨维格尔宫的雕...

茨威格宫建筑风格?

马泰乌斯·丹尼尔·佩佩尔曼用来装饰茨维格尔宫的雕塑今天看来还很独特。然而,德意志民族的伟大艺术同时自古就倾向于使用细腻的雕塑形式,茨维格尔宫的雕塑在这个意义上更具有民族特点。装饰“王冠大门”厅带花边的雕塑项链似乎细小,但却使皇帝卧榻上的大圆顶显得更加突出。

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中的成语?

将须发比喻成“热带森林”:额头比喻成“用刀胡乱劈成的树柴”;皮肤比喻成“用枝条扎成的村合外墙”,再加上“朝天鼻”和“招风耳”,把托尔斯誊大众化、平易近人的“田野村夫的脸孔”描绘得细腻传神,惟妙惟肖。同时,作者还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虽然言过其实,却分寸得当,不做作。例如对托尔斯泰目光的描写,形容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宵,它像金钢刀切开了玻璃。”

茨威格与托尔斯泰的关系

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作家、改革家和道德思想家。茨威格,S.(1881~1942)奥地利作家。两人并不相识,茨威格拜读过托尔斯泰的作品,因此对他敬重有加,并为其作书立传。另外~~~三国历史上的张松也是一个外表丑陋但机智勇敢的人物。208年,曹操南征荆州,张松奉刘璋之名出使,结交曹操。上次张松的兄长张肃出使结交曹操,被封为广汉太守,而这次曹操新得荆州,踌躇满志,因此并不重视刘璋的使者,接待起来并不十分客气。曹操的主簿杨修曾在宴席间将曹操的兵书给张松观看,张松看一遍就能背诵。杨修十分器重张松,向曹操推荐,曹操并不接纳,只授与张松越嶲郡比苏县令的小官,于是张松十分记恨曹操。不久,曹操在赤壁大败,张松趁机在刘璋面前诋毁曹操,劝刘璋与曹操断绝关系,转而结交刘备。211年,刘璋听说曹操征讨张鲁,害怕他进而征讨益州,十分恐惧。张松趁机劝说刘璋迎接刘备入蜀,协助防守,刘璋听从,派张松的好友法正去荆州邀请刘备入蜀。张松、法正暗中谋划了出卖刘璋,将益州献给刘备的计划,二人在与刘备交往中劝刘备攻取西蜀,并大量泄漏益州的军事地理情报,为刘备取蜀打下了基础。212年,曹操征讨孙权,刘备以帮助孙权为名向刘璋借兵,假意归还荆州。张松不知详情,写信给刘备,说大事即成,劝刘备不要轻易离去,结果被其兄长张肃发现。张肃害怕牵连自己,于是告发张松,张松于是被杀。

人生迷茫处,就读读茨威格:你所有的低估,他都经历过

长达3年的疫情,让许多人重新拾起阅读习惯。

 

许多朋友问我:感觉人生很迷茫,没力气奋斗,该读点什么书?

 

我的回答永远只有一句话——去看茨威格的书!

青年茨威格

这个被誉为“人类心灵捕手”的男人。

懂得你人生所有的痛,也能重燃你对生活的饱满热情!

30岁前,他过着衣食无忧的贵族生活,见证着人类文明最繁荣的景象。

 

30岁后,他看着自己的国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分裂、消亡。

 

他的财富,被战争吞噬,他的书被纳粹扔到火堆里,而他自己作为犹太人也被迫流亡在外......

 

国破家亡,道德败坏、文明衰落、种族迫害.....

 

可以说,普通人活几辈子都不会遇到的时代动荡,全被茨威格遇见了。

而他把一生所经历的繁荣和衰败,满怀赤诚、坦率,全部如实记录了下来。

成为后世无数仁人志士,遭遇低谷时的精神支柱!

诺奖得主托马斯·曼说:他有着独特的天赋,能够栩栩如生地重现历史上的伟大人物。

高尔基说:他是一位出色的艺术家和非常天才的思想家。

 

罗曼罗兰说:他是魅力和绝望最好的描写者。

当他因失去精神的故乡,在巴西悲痛离世时,巴西总统下令为他举行国葬。

许多人自发上街为这位文学大师送行

因为对理性的推崇和对人类命运的担忧。

每逢天灾人祸,他的作品,就会在世界范围掀起热读狂潮。

 

而百年来,凡是读过他作品的人,无不是向身边人疯狂安利——

 

出众的文笔,赤诚的态度,更是让他成为全世界范围内,被翻译语种最多的德语作家。

在豆瓣茨威格的作品下,每天都有人在表达着对他才华无比的叹服:

有人说:光是这些妙笔生花地语言,就可以让茨威格的书名垂千古。

有人说:如果说一个人在读完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没有被感动得至少起一次鸡皮疙瘩,我是不信的。

还有人说:当我读完《昨日的世界》,我觉得有种升华的感觉,我对世界、对生命的感受有了新的体会。

更不用说,作为公认的传记之王,茨威格的作品中,思想洞见和格言,随处洒落。

比如出自《断头王后》的那句广为流传的金句:

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用读者的话说:“一个人,能够在迷茫之时,从茨威格作品中体会到崇高的心灵震撼,是特别幸福的。”

所以,在疫情隔离期间,以12分的诚意,向大家安利这套由三联书店匠心打造的《茨威格传世杰作》。

全套3册包含:

茨威格传记巅峰之作《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畅销近100年,激励几代人的精神成长之书。

欧洲所有学校的必读书目。

绝笔自传《昨日的世界》

奥斯卡大奖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灵感来源。

茨威格用一生的回忆,向一个时代告别。

茨威格直面时代困境,探讨强权与自由的

《良知对抗暴力》。

三本书,本本经典,字字酣畅,豆瓣评分罕见全部9分以上。

所有你在人生低谷、巅峰、艰难、迷茫时的困惑,在这三本书里,都能找到醍醐灌顶的真谛见解。

译本也是超经典,由德语哲学博士舒昌善先生执笔翻译,是影响一代人的茨威格译本。

 

装帧更是保持了三联书店一贯的高品质,典藏精装,奢华、高雅。

进口环保用纸,质感舒适,轻盈便携。阅读体验真的不要更好!

 

送人、收藏,都是绝美佳品。

性价比还特别高。全套典藏3本书,原价176元,特惠价,只需要119元!

不到一张车票钱,就可收获这样一套从读第一个字开始就粘着你,让你欲罢不能、难忘一生的文学阅读体验的书。

 

这笔投入太值了!

【茨威格传世之作】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昨日的世界+良知对抗暴力》

(典藏版精装全3册)

原价:176元 限时优惠价:119元

茨威格|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置身于人群之中,却又得孤独生活更可怕的事了

(插画作者/勾犇)

命运赠送的礼物,暗中都标着价格。

勇敢是处于逆境时的光芒。

爱是一个人的事情,而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所以,我爱你,与你无关。

人变老其实并不意味别的,只意味不再对往事感到害怕。

你是我的一切,而别人只不过是从我生命边上轻轻擦过的路人。

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置身于人群之中,却又得孤独生活更可怕的事了。

命运鄙视地把畏首畏尾的人拒之门外。

每个人在对方面前都在演戏,可是谁也没有欺骗谁。

素描·茨威格

作者/斯蒂芬·茨威格

25岁的时候,我在巴黎一面研究,一面写作。那时发表的文学作品,已有不少人赞美;其中有些连我自己也很喜欢。但在我的内心深处,总觉得还可以更加完美一些,虽则自己不能决定短处究竟在什么地方。  

在这个时期,一位艺术大师给了我一个极大的教训。这教训初看似乎是无足轻重的小小际遇而已,事实上却是我一生写作生活的转折点。

有一晚我在维尔哈伦先生家里,他是比利时的名作家。同座有一位年长的画家,慨叹雕塑艺术的退步。我那时年少气盛,竭力反对他的意见。我说:“以巴黎而论,难道我们就没有一位雕刻家足以与米开朗基罗媲美吗?难道罗丹先生雕刻的《思想者》《巴尔扎克》,不是跟用以雕塑他们的大理石一样同传不朽吗?”  

△罗丹雕塑作品《思想者》

我的驳辩说完之后,维尔哈伦欣然地拍拍我的肩头。“我明天就要去拜访罗丹先生,”他说,“跟我同去。凡像你这样的钦佩他的人,就有权利跟他会会面。”  

我满心高兴。但第二天维尔伦把我介绍给那位雕刻大师之后,我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他们两位老朋友谈天说地,我觉得自己好像是一个不必要的旁听者。  

然而那位大艺术家是十分和善的。我们告别的时候,他转过脸来对我说:“我想你或许要看看我的雕刻作品。可惜都不在这里。但请你星期日到我梅登的乡下住宅来,并且我们可以一同用便饭。”  

在罗丹朴素的乡下住宅里,我们坐在一只小桌子周围吃了一餐家常便饭。他慈祥而柔和的顾盼,坦率的神情,立刻使我忘记了局促。  

他的雕刻室也很简单,装着高大的窗子。里面有已经完成的雕像,更有许多石膏塑的作为试验的模型——一只膀子,一只手,有的甚至只是一个指头或一个小小关节;桌子堆满种种素描的图形。这地方显示出它的主人一生在不断研究,不断工作。

罗丹套上一件白布外衣,立刻变成一个工人的样子。他在一个雕刻架前立定了。

“这是我最近的作品,”说着他揭去盖在上面的湿布,就露出一个女性的半身像来,神采焕然,那是用泥土塑的。“我觉得这已是完工的了。”

这身体魁梧、肩膀宽阔、一脸灰白胡子的老人后退了一步,侧着头细加端详。“是的,我想没有什么毛病了。”

但审视了一回之后,忽又喃喃自语道:“只有那肩膀上面,线条仍嫌太硬。对不起……”

他就捡起一柄塑像用的木质小刀来。小刀在柔软的泥土上轻轻拂过,使像身的肌肉产生一种更细腻的光泽。老人的手指活泼起来,眼睛里放着光芒。

“还有这里……这里……”他又修改了几处地方,再退一步,细细观察。又把架子转过背来,喉咙里喃喃地发出奇怪的声音。有时他欣然微笑,有时他眉头紧皱,有时捏了一点泥,加到像身上去,又轻轻抓掉一些。

△法国雕塑艺术家罗丹

如此继续了半小时,一小时……他从没有对我说一句话。除了创造他理想中的具像之外,什么都忘记了。似乎天地间只有这工作的存在,好像上帝着手创造世界的第一天那样。

后来,他大功告成似的松了一口气,丢下小刀,把刚才的那块湿布给塑像盖上,那种小心翼翼的神情,宛如一个男人给他情侣披上披肩。然后转身向外,那魁梧的老人恢复了初见时的样子。

他还没走到门口,忽然发现了我,他一惊。直到这时候他才想起了我,刚才的失礼显然使他非常过意不去。“对不起,先生。我简直把你忘记了。但是……”我十分感激地紧紧握住他的手。或许他也感觉到我的情绪,所以微微笑着,举起胳膊围住了我的肩头,两人一同走出那房间。

  △罗丹和他的雕塑

这一天所得的教训,比我在学校里多年的用功还有益处。从此以后,知道一切人类的工作如要完善而有价值,应当是怎样做的。

一个人可以这样完全忘记时间、空间与整个世界,这个认识,使我受到空前绝后的感动。这一小时,使我把握住了一切艺术、一切事业成功的奥秘——聚精会神;集中所有的力量以完成不论大小的一件工作;把我们容易分散、容易旁骛的意志贯注在小小的一点上。

我悟到遗忘一切其他事物,集中意志以求工作完美的这种热忱,就是我过去所缺乏的。除了工作,好像自己都不存在,这是成功的秘诀。我现在知道,舍此以外便无神妙的方法了。

作者:[奥]斯特凡·茨威格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译者:高中甫等

出版年:2019-11

页数:2460

定价:298

装帧:平装

ISBN:9787532782499

点这里,购买

茨威格的代表作有哪些?

奥地利作家。生于维也纳一个企业主家庭,是犹太贵族家庭后裔,中学毕业后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到西欧、北非、印度等地游历,190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茨威格像银弦》,有法国象征主义和里尔克等人的影响。他的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在传记和中短篇小说方面。传记主要有为巴尔扎克、狄更斯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传的《三大师》,他的中短篇小说集有《恐惧》、《象棋的故事》等,大多描写孤独的人的奇特遭遇,常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法深入探索人的灵魂。尤其是在《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名篇中,塑造了不少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另外,他的小说还尝试不同的叙述方法和体裁,如书信体、自述体等,并有所创

茨威格是哪国的啊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Zweig,1881~1942年),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传记、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等。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

茨威格

  斯蒂芬·茨威格1881年11月28日出生于奥匈帝国首都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父亲经营纺织业发家致富,与大多数的同行相比,父亲要体面的多、很有教养、钢琴弹得非常出色,书法清丽,会说法语和英语。母亲出身于意大利的一个金融世家,从小就说意大利语(这些对于茨威格的语言和文学上的天赋的形成,无疑具有重大的影响),他们都属于奥地利上层社会,茨威格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育和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的文艺熏陶。在这样一个上流的幸福家庭中,优裕的环境为茨威格童年的成长、受教育、文化艺术上的熏陶,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茨威格十六岁便在维也纳《社会》杂志上发表诗作。  1899年,茨威格中学毕业,后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在维也纳大学攻读德国和法国文学期间,茨威格接触了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研究和翻译过法国波德莱尔和魏尔伦、比利时凡尔哈伦的诗歌。1900年曾去柏林学习过一个学期。他有意识地深入社会底层,了解一些遭人唾弃的卑贱者的生活经历和内心世界。1903年获博士学位。  1901年第一部诗集《银弦》出版。1904年后任《新自由报》编辑。后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等地游历。1911年出版的小说集《初次经历》写少男少女青春期萌动的心理。当然,《夜色朦胧》是最有趣的。此外,他还喜欢写宫廷蜚闻,比如玛丽·斯图亚特,还有他的公主们玛丽·安托内特。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从事外国文学(主要是诗歌)的翻译工作。战争爆发后流亡瑞士,与罗曼·罗兰等人一起从事反战活动,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他的第一部反战剧《耶利米》也在瑞士首演。1919年后长期隐居在萨尔茨堡 ,埋头写作。1928年应邀赴前苏联,与高尔基结识。战后他目睹人民的灾难和社会道德沦丧,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法深入探索人的灵魂。他的作品匠心独具,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社会批判的成分也增加了,尤其是“以罕见的温存和同情”(高尔基语)塑造了不少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马来狂人》(1922年)、《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1922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1922年)、《感情的紊乱》(1927年)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1933年希特勒上台,茨威格于次年移居英国。1938年入英国籍。不久离英赴美。1940年到巴西,时值法西斯势力猖獗,作家目睹他的“精神故乡欧洲”的沉沦而感到绝望,遂于1942年2月22日同他的第二位夫人伊丽莎白·绿蒂(33岁)在里约热内卢近郊的佩特罗波利斯小镇的寓所内双双服毒自杀。病理学家认定他们是在中午到下午的4点钟之间死去的,服用了巴比妥,警察发现时,茨威格与妻子拥躺在床上,一瓶矿泉水放在床边的桌子上。一代文豪就这样离开了这个世界。  茨威格在遗书中写道:“在我自觉自愿、完全清醒地与人生诀别之前,还有最后一项任务殛需我去履行,那就是衷心感谢这个奇妙的国度--巴西,她如此友善、好客地给我和我的工作以憩息的场所。我对这个国家的热爱与日俱增。与我操同一种语言的世界对我来说业已沉沦,我的精神故乡欧罗巴亦已自我毁灭,从此以后我更愿意在此地重建我的生活。但是一个年逾六旬的人再度重新开始是需要特殊的力量的,而我的力量却因常年无家可归、浪迹天涯而消耗殆尽。所以我认为还不如及时不失尊严地结束我的生命为好。对我来说,脑力劳动是最纯粹的快乐,个人自由是这个世界最崇高的财富。我向我所有的朋友致意!愿他们经过这漫漫长夜还能看到旭日东升!而我这个过于性急的人要先他们而去了!”茨威格去世后,巴西总统下令为这位文学大师举行国葬。  茨威格的回忆录《昨日的世界》(1942年)、小说《象棋的故事》(1941年)以及未完成的长篇传记作品《巴尔扎克》都在作者死后先后出版。1982年在作者的遗稿中又发现了一部长篇小说的手稿《富贵梦》。其他作品有:《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 《看不见的珍藏》 ,《月光小巷》,《里昂的婚礼》,《无形的压力》 ,《偿还旧债》,《女仆勒波雷拉》, 《偶识此道》,《旧书贩门德尔》, 《既相同又不同的两姐妹》,《是他吗?》, 《变形的陶醉》,《象棋的故事》 ,《情感的迷惘》,《奇妙之夜》, 《雷泼莱拉》,《一颗心的沦亡》, 《巧识新艺》,《日内瓦湖畔的插曲》,《桎梏》 等。  《伟大的悲剧》《列夫·托尔斯泰》《从罗丹得到的启示》(又名《全神贯注》,先后被选入中学课本及小学课本中的四年级下学期第26课)

茨威格是一位怎样的作家

是指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吧。他的生平你应该可以度娘百科下我看过他的小说,虽然他的作品不是很多,但作为一个男性作家,他的文笔很细腻,尤其是那本《letterfromanunknownwoman》。我不是很喜欢中文翻译,很俗气。小说选择以书信的方式来表达情感,很容易触人心灵。必须承认这个老男人写出了复杂的人性,没有男人有他那么细腻的情感,可以把女性的内心刻画的那么完美,看着他的文字,会有一种窒息的感觉。他总能唤起女性内心的自怜自哀的情绪。他的小说有一种节奏感,文字看似优雅地慢慢流淌着,但却有种让人欲罢不能的感觉,他对女性心理的揣摩实在太精确了,再回想自己,自叹不如,原来一个女人可以如此。。原来一个男性作家可以这般。。“他是一个倾向于悲剧性的艺术家。在他之前还没有人这样深刻地怀着对女人的惊人的慈悲之心描写爱情。”这个他的好友,高尔基对他的评价。

高林:茨威格为什么自杀?|青年维也纳

茨威格为什么自杀? 

茨威格为什么要死呢?因为总有人认为这个世界有规矩的,“无缘无故他就打你?”“无缘无故他就能把你从家里赶出来?”“无缘无故他们就能把你塞毒气室?”茨威格自己就相信过这一点,然后他就被焚书、被搜查,逃出了奥地利、逃出了法国,最后逃到南美洲。

茨威格为什么要死呢?因为他发现这个世界实在太差劲了。这也能算是理由么?确实这算哪门子理由?死!难道不应该是走投无路的结果么?我慌不择路,东躲西藏,上蹿下跳,最后被盖世太保逮住、像毙牲口一样打死在马路牙子上,还得我自己躺好,把脑袋放马路牙子上。这么死倒也符合我们的文化。因为我已经尽力求生了,浑身解数都用完了,跑也跑了、哭也哭了,然后你把我像狗一样打死,我也对得起祖宗了。列祖列宗之求于我者“苟活而已”。

但茨威格这个犹太人并没慌不择路、也没给盖世太保跪下,甚至连一个盖世太保都没有,他就死了。凭什么!这个犹太人有钱、有门路、有威望、有影响,别人挤在大使馆门口打滚求一张签证,他跟大使谈笑风生就拿到了。别人东躲西藏瑟瑟、发抖不知道该往哪里跑,他却能一路跑到巴西,好吃好喝,没有人骂他、也没人打他,每个人都对他笑脸相逢。结果他却死了,凭什么!不懂得“好死不如赖活着”的道理么?

1941年10月,乌克兰

而且1942年2月那真不是最黑暗的日子了好伐?美国都参战了。虽然纳粹还在长驱直入,但多数人都看出德国已经没有希望了,连天天挨轰炸的英国人都知道“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了”。茨威格为什么不懂得这个道理?只要他在巴西吃着香蕉、看着风景再等上3年,他就可以凯旋而归,回到维也纳,成为急着洗刷自己纳粹罪名的奥地利人手里的旗帜。但他却死了,为什么?

在这里我们可以参考另一个自杀的犹太人本雅明。看起来本雅明死的就比茨威格孝顺多了。他真的是用尽了浑身解数,带着他的书,他的笔记,他的文稿一路从德国逃到法国,从法国逃到西班牙边境,当他被堵在边境上的时候,他死了。这个比较符合我们的伦理。可你再想想,他要是把书都扔了呢?甚至把书都卖了变成钱呢?他还是有一条活路的。只不过扔掉所有的书之后本雅明就不是本雅明了而已。本雅明本来有机会作为另一个人比如本杰明在西班牙继续活着。但他却宁可死在书堆里。凭什么?对得起列祖列宗伐?

2022年2月,乌克兰

人活着的目的不就是活着么?本雅明为了几本破书就死了,茨威格什么都不为就死了,他们有什么了不起的呢?可假如人活着不是为了活着呢?

人活着不是为了活着还能为了什么呢?比如说,你买张票跑到一个黑屋里坐着是为了什么呢?肯定是看电影咯。那电影如果特没劲呢?全场人在前三十分钟里走了一半,后二十分钟走了另外一半,收垃圾的大妈站出场口跟你大眼瞪小眼,这时候你正襟危坐、目不斜视,坚持到125分钟,亮灯退场。你赢了么?全场人都来看电影,但别人都走了,就你看回了票价,你确定你赢了?

茨威格就是人生这出闹剧里早走的那个。本雅明比他怯懦,但比他运气好。本雅明刚坐下,可乐就洒裤子上了,所以他退场了。茨威格坚持了六十分钟,然后他表示“不好意思,没有可乐洒我裤子上,但你们这出戏实在太烂了,我也走了!”

从1914年开始整个世界上演的这出戏实在太烂了。战争、杀戮、毒气,然后是帝国的崩溃、极端意识形态的崛起,法西斯、XX什XX,内战、集中营、种族灭绝,新的世界大战。所有这些玩意都太让人恶心了。茨威格忍耐着看到1942年,跟大家说“你们继续看,我受够了。”这就是整件事的全貌。

搞清楚了这一点,你不但能懂为什么茨威格会选择去死,还能明白到底是什么人把茨威格、本雅明这样的人送出人生的剧场。除了拍烂片放烂片的人,还包括每一个不吃眼前亏的人、每一个懂得好死不如赖活的人、每一个被崩死在马路牙子上,还觉得无愧列祖列宗的人。

天塌下来自有高个儿顶着,我出什么头?这个世界哪怕洪水滔天,跑了就跟我没关系,我跑到南美四季如春,吃吃香蕉,看看新闻,开森的不得了。我们的脑袋里有算计、有挨打会疼、有慕强、有强人崇拜,我们内心深处还tm有一点良知,盼着有一个伟人从天而降,替我们把所有的不公、所有的憋屈都一扫而空。我们只要蹲在自己的洞里,等着向他山呼万岁就行了。

我们这些好人,在既往的历史上扼杀了无数茨威格、本雅明,此时此刻我们还在扼杀更多的茨威格和本雅明,如果问我们这些好人有什么梦想?那就是这个地球上人人都跟我们一样好死不如赖活着,人人都跟我们一样别犯傻,别看烂片只看前三分之一。于是我们个个都在地狱里打满全场,最后被崩死在马路牙子上!

也只有这样才能给恶棍敞开大门,给野蛮、疯狂的无赖敞开大门,我们闭上眼睛,他们好去作恶!毕竟我们世世代代但求苟活而已!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关于责任的名言古诗(关于责任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