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文案短句 > >正文

高尔基

发布时间:2023-11-21 07:57:07 admin 阅读:59

导读高尔基 前苏联,最好不要说是俄国,不专业不准确 高尔基的《童年》主要内容是什么?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

高尔基

前苏联,最好不要说是俄国,不专业不准确

高尔基的《童年》主要内容是什么?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前苏联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作者简介:马克西姆·高尔基(MaximGorky,1868年3月28日—1936年6月18日),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姆维奇·彼什科夫,是苏联无产阶级作家、诗人、评论家、政论家、学者。高尔基诞生在伏尔加河畔下诺夫戈罗德镇的一个木工家庭。4岁时父亲去世,他跟母亲一起在外祖父家度过童年。10岁时,开始独立谋生,先后当过学徒、搬运工、看门人、面包工人等。

高尔基的简介。

马克西姆·高尔基,前苏联作家,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高尔基是他的笔名。高尔基是“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1868年3月28日生于下诺夫哥罗德。

1892年发表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登上文坛,他的早期作品,杂存着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种风格,这是他无产阶级世界观形成前必然经历的阶段。

高尔基的成名作为人生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成为世界无产阶级作家描述个人成长,奋斗经历的经典作品。

浪漫主义作品如《马卡尔·楚德拉》《伊则吉尔老婆子》(1895)、《鹰之歌》(1895)等,赞美了热爱自由、向往光明与英雄业绩的坚强个性,表现了渴望战斗的激情。

现实主义作品如《契尔卡什》、《沦落的人们》、《柯诺瓦洛夫》等,描写了人民的苦难生活及他们的崇高品德,表达了他们的激愤与抗争。这些作品的主人公大多是努力探求新的生活道路、思考生活的意义并充满激烈内心冲突的人物。

扩展资料:

人物影响

在作家辞世近半个世纪以后,人们对他的兴趣还是出现持续性的高涨。在欧美各国,不时掀起了“高尔基热”。尤其是高尔基的剧本,不断被搬上各国舞台,或拍成电视、电影。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底层》和《仇敌》等在美国上演或播出,《仇敌》被剧评家认为“是已经播出的节目中最好的剧目”。在联邦德国,上演过高尔基的《瓦萨·日列兹诺娃》,《南德意志报》评论说,这出戏“以其揭露企业主世界的特殊力量震撼了西德的现实”。

演出《避暑客》时,被评论家誉为文艺复兴以来的盛事。而在法国,英国和西班牙等地,也都上演过高尔基的剧本。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高尔基

对高尔基评价

高尔基是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苏联文学的创始人。其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旧社会的底层度过的。早年的不平凡的经历在他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中作了生动的记述。人间的苦难,生活的辛酸,磨练了他的斗志;他在繁重劳动之余,勤奋自学不息。对社会底层人民痛苦生活的体验和深切了解成为他创作中永不枯竭的源泉。代表作:《母亲》。它描绘了无产阶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塑造了共产党员工人巴维尔和革命母亲尼洛芙娜的感人形象,被公认为是世界文学史上崭新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品。高尔基的最后一部作品是长篇小说《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他一生创作了大量各种体裁的作品,为无产阶级文学宝库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高尔基在他的散文诗《海燕之歌》中,把革命者比作与暴风雨搏击的海燕。其实,高尔基本人就是勇敢的“海燕”。他不仅积极投身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而且创作了大量作品,如《母亲》《童年》《在人间》等,来配合革命。他还为孩子们创作了《意大利童话》《俄罗斯童话》等作品。他早期创作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作品并存。这一方面反映了其尚处于艺术创作的摸索阶段;另一方面与他当时对文学使命的理解有关。他的浪漫主义作品主要表现理想的英雄主义精神。如《鹰之歌》通过追求光明视死如归的鹰号召人们顽强战斗。而三部曲则是高尔基文学艺术上成熟时期的作品,反映出他无与伦比的洞察力,以及塑造人物的高超技巧。

高尔基《童年》有哪几个点值得关注?小学六年级师生看过来

只是记录与表述我的观点

【阅读前】

【阅读中】

【阅读后】

高尔基

玛克西姆·高尔基玛克西姆�6�1高尔基(1868.3.16~1936.6.18)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出身贫苦,幼年丧父,11岁即为生计在社会上奔波,当装卸工、面包房工人,贫民窟和码头成了他的“社会”大学的课堂。他与劳动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亲身经历了资本主义残酷的剥削与压迫。这对他的思想和创作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高尔基刻苦自学文化知识,并积极投身革命活动,探求改造现实的途径。1892年发表处女作《马卡尔�6�1楚德拉》,登上文坛,他的早期作品,杂存着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种风格,这是他无产阶级世界观形成前必然经历的阶段。浪漫主义作品如《马卡尔�6�1楚德拉》、《伊则吉尔老婆子》(1895)、《鹰之歌》(1895)等,赞美了热爱自由、向往光明与英雄业绩的坚强个性,表现了渴望战斗的激情;现实主义作品如《契尔卡什》、《沦落的人们》、《柯诺瓦洛夫》等,描写了人民的苦难生活及他们的崇高品德,表达了他们的激愤与抗争。这些作品的主人公大多是努力探求新的生活道路、思考生活的意义并充满激烈内心冲突的人物。1901年他创作了著名的散文诗《海燕之歌》,塑造了象征大智大勇革命者搏风击浪的勇敢的海燕形象,预告革命风暴即将到来,鼓舞人们去迎接伟大的战斗,这是一篇无产阶级革命战斗的檄文与颂歌,受到列宁的热情称赞。1905年革命前夕,高尔基的创作转向了戏剧,1901~1905年,他先后写出了《小市民》、《底层》、《避暑客》、《太阳的孩子们》和(野蛮人》等剧本。特别是《小市民》、《底层》展现了现实生活中工人的新形象与新的精神面貌,表现了他们为自己权利而斗争的决心与乐观情绪,它们的上演,在当时俄国的剧坛上引起了轰动。1906年高尔基写成长篇小说《母亲》和剧本《敌人》两部最重要的作品——标志着其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峰。《母亲》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批自觉为社会主义而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英雄形象,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列宁肯定了它的现实意义。1905年革命失败后,高尔基赴美国及意大利写了一系列政论文章,抨击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和充斥于思想、文学界的形形色色反动思潮。1908年创作的中篇小说《忏悔》流露出唯心主义的造神论思想,受到列宁的严肃批评,并得到他的热情帮助。尽管如此,高尔基的主导倾向仍然是积极的,富于革命的战斗精神。对新的无产阶级文学创作方法的特征从理论上进行了许多探索,提出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观点。他在两次革命之间的创作成果颇丰,如《奥古洛夫镇》(1909)、《夏天(1909)、《马特维�6�1柯热米亚金的一生》(1910~1911)、《意大利童话》(1911~1913)、《俄罗斯童话》(1912~1917),以及稍后完成的自传体长篇小说三部曲的前两部《童年》和《人间》(1913~1916)。十月革命之后的十年间,高尔基因健康欠佳,仅写了关于列宁及一些作家的独具艺术风格与重要文献价值的回忆录及自传体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我的大学》(1922~1923)、《阿尔塔莫诺夫家的事业》(1924~1925)等几部作品。1921年,他遵照列宁忠告,到国外养病。1931年回国之后,从1925年起着手创作卷帙浩繁的具有史诗气魄的长篇巨著《克里姆�6�1萨姆金的一生》,这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到1936年他去世前还写了《苏联游记》(1929)《英雄的故事》和多部剧作《耶戈尔�6�1布雷乔夫等人》(1932)、《托斯契加耶夫等人》(1933)、《瓦萨�6�1日烈兹诺娃》(1935),以及大量的文艺理论、文学批评和政论文章,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高尔基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也是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他组织成立了苏联作家协会,并主持召开了全苏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培养文学新人,积极参加保卫世界和平的事业。高尔基的作品自1907年就开始介绍到中国。他的优秀文学作品和论著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共同财富。《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主要描写阿廖沙的童年,三部曲中的另外两部《在人间》、《我的大学》主要叙述阿廖沙的青少年经历。为使读者对阿廖沙的成长过程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这里简介一下后两部作品的内容。《在人间》描绘阿廖沙岁走向社会外出谋生的经历。他备受生活煎熬,做过各种工役,受尽欺凌、侮辱、愚弄、甚至毒打和陷害,体验了社会生活底层的艰辛,认识到人性的丑恶。不过,外婆的善良、厨师的正直、玛戈尔皇后的博学,又使他看到生活的光明面。同文物鉴定人、司炉工、木匠等人的交往也使他感到人性的多面与复杂。他酷爱书籍,利用一切机会读他所能碰到的书籍,为此吃了种种苦头。《我的大学》描写他在喀山时期的活动与成长经历。

高尔基寿命多长?

高尔基68岁,1936年6月18日于莫斯科逝世。

高尔基(1868-1936),原名阿历克塞.马克西姆.彼什科夫,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列宁说他是“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苏联文学的创始人。

高尔基

生平简介:

高尔基于1868年3月16日诞生在伏尔加河畔下诺夫戈罗德镇的一个木匠家庭。

4岁时父亲去世,他跟母亲一起在外祖父家度过童年。

10岁那年,高尔基开始独立谋生。

他先后当过学徒、搬运工、看门人、面包工人等,切身体验到下层人民的苦难。

在此期间,他发奋读书,开始探求改造社会的真理。

1884年,他参加民粹党小组,阅读民粹党人著作和马克思的著作,积极投身于革命活动。

1905年,高尔基加入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

1906年,高尔基受列宁的委托,由芬兰去美国进行革命活动,在美国出版长篇小说《母亲》。

后定居意大利卡普里岛。

1913年,高尔基从意大利回国,从事无产阶级文化组织工作,主持《真理报》的文艺专栏。

1917年十月革命后,伴随着革命出现的混乱、破坏、无政府主义思潮及各种暴力事件,高尔基与列宁及新政权之间产生了矛盾。

1921年10月,由于疾病,也由于与布尔什维克政权的分歧,高尔基出国疗养。

1928年,高尔基回到苏联,在斯大林的安排下,他在俄罗斯作了两次长途旅行观光后决定回国定居。

1934年当选为作协主席。

回国后的高尔基作为苏联文化界的一面旗帜,为苏维埃的文化建设做了大量工作。

但20世纪30年代苏联出现的种种问题又使他与斯大林及现实政治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

1936年6月18日,68岁的高尔基因病去世。

扩展资料

人物评价

高尔基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苏联文学的创始人之一,政治活动家,诗人。

(列宁评)在高尔基的作品中没有艺术,那里有的是不比最崇高的艺术价值低的东西:生活。

那里有其自己不经意的美,不成形的、混乱但强壮的美,有自己的美学,生硬的、变化无常的、纯艺术的崇拜者不能接受的但对于热爱生活的人来说充满能力的美学”。

(俄国作家、批评家梅列日科夫斯基评)读高尔基的小说会感觉到,他在用整个的生命和自然一起呼吸,他热爱自然,熟知自然,因此就借助于自己的艺术、自己的真诚,对它进行了无与伦比的描述.高尔基的笔触生动形象,文字色彩清新。

他所写的每一笔,都没有多余的字句,没有任何的花言巧语,只要两三笔,他就能传达一幅完整的并且是完全现实的画面。

(苏联文学史家弗·费·博茨亚诺夫斯基评)高尔基是一座完范的森林。

在这座森林里,既有益鸟,也有野兽。

既有营养丰富的蘑菇,也有致人死命的毒菇。

采集者进入这个森林,只需要把对人们有好处的蘑菇摘走。

其他的任留在林中就是。

(苏联作家尤·特里丰诺夫评)高尔基小说的缺点是非常严重和异常丑陋的。

他要么完全不懂小说文学的创作技巧,要么就是蔑视这些技巧。

(苏联文学评论家斯卡比切夫斯基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玛克西姆·高尔基

高尔基的介绍

马克西姆·高尔基,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社会活动家。他出身贫苦,亲身经历资本主义残酷的剥削与压迫对他的思想和创作发展具有了重要影响。登上文坛后,他塑造了一系列工人和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英雄形象,抨击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和反动思潮。代表作有《海燕之歌》,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前苏联有以高尔基命名的州和城市。

高尔基死亡之谜:8年的情妇居然是杀手?

回复「揭秘」,看欲罢不能,闻所未闻的野史奇谈

(图)俄国十月革命(又称红十月、十月起义、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或布尔什维克革命)内战获胜的红军一方称为“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是1917年俄国革命中第二个、也是最后的重要阶段。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名字,那可是家喻户晓的。我记得,他的散文名篇《海燕》,还是我们中学语文的必背课文呢。可这样一位国际知名大作家的死因,却始终迷雾重重。直至苏联解体后,许多秘密档案逐渐解密,高尔基死因的真相才得以逐渐浮出水面。

1919年,也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的第三个年头,住在彼得格勒的高尔基,已经写出了长篇小说《母亲》、《童年》、《在人间》以及散文《海燕》等。作为无产阶级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51岁的高尔基已经享有了很高的世界声誉。

但是,此时的新生政权打击反革命的运动正在被扩大,高尔基本人也开始受到监控。他的第一任妻子因为怕受到牵连而跟他离了婚;第二任妻子也因为坚决反对他冒险拯救受难的文化人,两人的感情接近崩溃。

就在高尔基悲愤郁闷之时,朋友告诉他,替他找秘书的事情有结果了。这是个名叫玛丽娅.安德烈耶夫娜,昵称穆拉的女子,会多国语言,丈夫刚刚被迫害至死,她对知识分子充满同情。

高尔基仔细打量着穆拉,27岁的她,外貌美得像一幅画,气韵深沉如一首诗,特别是面对苦难的那种淡定和坚强,更让人钦佩。于是,高尔基将她留下了。

穆拉不但性格沉稳,而且智慧勤劳。相处不到两个月,51岁的高尔基就不可遏止的爱上了27岁的穆拉。

(图)玛克西姆·高尔基(MaximGorky),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姆维奇·别什可夫,前苏联作家、诗人,评论家,政论家,学者。

由是,高尔基跟第二任妻子结束了名存实亡的夫妻关系,进而向穆拉求婚,但穆拉却委婉拒绝。理由是她不能确定高尔基和她的两个孩子之间能否相互接受。就这样,穆拉成了高尔基的秘书兼情人,并替他管理大家庭和出版业务。

1919年12月,穆拉表示想回爱沙尼亚探望两个留在家乡的孩子。尽管当时苏维埃共和国跟爱沙尼亚不通往来,为了能把孩子接来以便彼此间建立感情,高尔基还是同意了穆拉从芬兰湾偷越边境。

1920年1月,突然传来穆拉被边防军抓获的消息,高尔基亲自前往莫斯科,甚至找到包括列宁在内的许多领导人。得到的答复是:如果他不离开俄国,穆拉就不能获得释放。高尔基只好选择了离开祖国。1921年,他带着被释放的穆拉以及大家庭,前往意大利的索兰托定居。

在异国他乡,高尔基和穆拉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可是1928年的夏天,穆拉突然消失了。高尔基决定前往爱沙尼亚寻找穆拉和她的孩子们,当高尔基按照信封上的地址找到穆拉家时,那里既没有穆拉,也没有孩子。

高尔基还弄清楚了一个惊人的事实,穆拉的丈夫罗卡特并没有死,他现在定居英国。更大的打击是,当高尔基从爱沙尼亚赶回索兰托时,他的许多手稿、档案以及跟各国名人往来的书信,全部失踪了。他的前妻告诉他,穆拉回来过,说是按他的要求,要转移这些东西。

种种迹象表明,这是有关部门为了控制他而精心策划的布局,穆拉极有可能就是契卡(秘密警察),高尔基因此一病不起。此时,斯大林想建立全国作家协会,便多次派人前往索兰托探视高尔基,并动员他回国当作协主席。斯大林还在莫斯科挑选了一套豪华住宅,作为他回国后的住所。回国后,斯大林除了要求高尔基为苏维埃政权大唱赞歌外,还要求为他本人写一本歌功颂德的传记。高尔基的周围布满了特工,一举一动都受到监视。

1935年,被软禁多年的高尔基由于迟迟没有动笔写传记,受到了斯大林部下的警告。不久,契卡让高尔基的儿子死于非命。遭此重创,高尔基的精神状况急转直下。1936年6月,他在看望了儿子的墓地回来后,便开始咳嗽发烧。

6月3日,迷糊中的高尔基听到有人呼唤自己,似乎是穆拉的声音,他不愿意睁开眼睛,也不想看到穆拉的容貌。但穆拉却在他耳边忏悔……

原来,出生于爱沙尼亚的穆拉,很早就被培养成了特工,十月革命后,她跟丈夫罗卡特潜入苏维埃共和国活动,被契卡抓获。契卡看到她除了有倾国倾城的容貌外,还会多国语言,便以罗卡特的性命相要挟,要她去色诱高尔基,以便掌控高尔基的一切动态。但随着进一步的了解,她真的爱上了高尔基,这让她很痛苦,而契卡却像幽灵般游荡他们周围,她只好选择离开。

1936年6月初,隐藏在英国的她,得知高尔基遭遇丧子打击而病倒,再也无法保持沉默了,她想向他解释一切,想向他忏悔。

高尔基终于睁开了眼睛,眼睛里包含着原谅,也包含着希冀。

由于斯大林恼怒于高尔基对他的蔑视,他想借高尔基病危之时,不留痕迹地将其除掉。契卡见穆拉不请自来,便把毒计射在穆拉身上。当穆拉向高尔基倾诉完衷肠,走出卧室时,契卡头目正在门外等着她。契卡拿出了几颗糖果:“要么你把它吃下,但高尔基还是得死。要么你让高尔基吃下,你可以活。”穆拉来时就没有想过会活着离开莫斯科,可为了拯救高尔基,她接下了糖果,以便拖延时间,寻找机会。

当时,高尔基身边有两个值夜班的年轻医生。可穆拉万万没有想到,主治医生雅戈达也是个契卡。6月18日凌晨2时左右,雅戈达趁穆拉支持不住睡去后,哄骗半夜醒来的高尔基吃下了糖果。高尔基马上心力衰竭,穆拉惊醒,冲到床前,但为时已晚。躺在穆拉怀里的高尔基已不能言语,他的表情万分痛苦,又万分迷茫。

2时30分左右,高尔基停止了呼吸。

高尔基去世后,国际国内的知识分子们都以各种方式表达愤怒和怀疑。在这种情况下,再拿穆拉开刀,只会引起更大的骚动。为了挽回影响,苏维埃便在1937年12月将三个医生中的两个处死,一个判刑25年。

穆拉后来成功逃离苏联,隐居英国,而曾从索兰托取走的高尔基的手稿和文件,都被她成功地保存了下来。此后,她促成了高尔基的许多著作在西方发表,包括长达四卷的《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

穆拉1974年去世。

*作者:肖锡光,鱼羊秘史签约作者。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重庆文明网简介(重庆文明实践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