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文案短句 > >正文

浪漫爱情的抒情散文(校园恋爱可以有多甜?)

发布时间:2023-11-21 12:05:49 admin 阅读:59

导读校园恋爱可以有多甜? 谢邀。感谢你向我提问。我认为校园恋爱在初高中不提倡。因为早恋不利于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在大学一、二年级最好不要进行恋爱,因为在这段时间学习任务...

校园恋爱可以有多甜?

谢邀。感谢你向我提问。我认为校园恋爱在初高中不提倡。因为早恋不利于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在大学一、二年级最好不要进行恋爱,因为在这段时间学习任务较重。当然大学三、四年级可以进行甜蜜的爱情,大学生已变成了成年人,可以享受青春恋爱甜蜜生活,校园恋爱环境好,氛围好,都是青春年华,花季岁月,情窦初开,甜蜜成度难用言语表达。校园恋爱可以有多甜蜜就有多甜蜜!谢谢!

散文||浪漫的爱情故事

欢迎光临冬歌文苑~

浪漫的爱情故事

王娜娜||河北

题记

闺蜜老公与她是同乡。叫恒,人长得高、帅,英气逼人,性格内向、沉稳。毕业于军类院校,毕业后,遵从分配,远赴边疆。为了和爱人团聚,考了博士,才得以调回。

闺蜜叫小溪,性格如小溪般隽永、清秀、温婉,又十分善解人意。她一直是班里的科代表,也是高中、大学学校里公认的校花。

两人婚后过起了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小日子。从清贫到后来的小康,都付出了很多的辛苦和努力。结婚多年,感情生活始终甜如蜜,从没因生活中的鸡零狗碎疏离过一丁点。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重温两人的浪漫爱情故事。

情书

小傻瓜:(看到这个称呼时我的心就酥了,嘻)

很久很久没再给你写过什么了,想写却又不知从何写起,没有纲,没有线,想到哪里算哪里吧!

好怀念从前的日子,在七堡初见你时,你穿着绿色的长裙,真是好看,好看极了,而且热情又大方。在发现你并没有因为陌生而排斥我时,那种感觉无法言喻,岂止“开心”两字可以形容!这大概就是一见钟情吧,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之后我找各种理由往七堡跑,毋庸置疑,就是为了见到你,你也是想见我的,不是吗?坐在一起,帮你补习,一起聊天,所有的事情都是那么开心,没有一丁点,一丝丝的杂念。尽管在确立恋爱关系后,受到了家人的强烈阻挠,我们也要想方设法的见面,就是为了追求在一起的快乐。现在想想,那种美好的感觉还是让自己回味无穷。

为什么两个人排除万难也要在一起?因为那坚不可催的爱意!你无数次表达,可以随我远赴边疆,远离父母。就我个人而言,去新疆也好,西藏也罢,都无所畏惧,我从没为自己担心过。但是,作为顶天立地、深爱你的男人,我不会让你跟我去边疆受苦,这也是这么多年我想尽办法不回新疆的原因。我这个人没有远大的目标、理想和野心,从小至今,我始终坚信,平平淡淡才是真。

小时候,父母感情和睦,很少闹矛盾。我除了上学,放学,和小朋友一起玩就是陪父母走亲戚,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轻松,没有任何外力驱使。随着自己的长大,这种轻松自在的生活状态始终吸引并伴随着我。我之前说过,想和你隐居山林,开荒种田,创造一个属于咱俩的世外桃源。这辈子只要有你就够了!

没有远大的理想不代表一事无成,我们组建家庭的前前后后,我都还算得上勤奋。上学时,围绕学习转;成家后就想着丰衣足食。你刚刚到郑州时,我工资不高,同学结婚生子也都集中在那几年。所以我微薄的收入不仅要应付房租、吃喝、随礼这些事情,还要攒钱买房子。但是,你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日子在你的精打细算中过的有滋有味。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就像我小时候的家一样。这就是我向往的家,我心里的家。在你我的共同努力下,家越来越美满,日子越过越红火。我们买了大房子、车子,还相继有了两个聪明、可爱的儿子。于是,家变得更加温馨,更加舒坦,我也更加始终如一,更加知足。为了家,你的付出一点都不比我少。人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家却是一个整体。组建了家庭,人就是家的一部分,每个人都重要,每个个体都不可或缺。

但就在最近,我们平静的生活受到了一些外在因素的干扰。

你和两个孩子带给了我无尽的欢乐,真希望你们能够永远开开心心,健健康康的!

小傻瓜,我的一生挚爱,勇敢点,开心点,一切都会过去的,爱你,爱你们!

                      老公

                     2017年8月28日

童年

我叫小溪,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妈妈温柔贤惠,但是体弱多病;爸爸勤劳善良,但嗜赌成性。其实爸爸很能干,他承包过果园,开过磨坊和醋厂,酿醋师傅还是从山西请来的,只是大钱都输在牌桌上了。好在天天有收入,日子过的比普通农民要宽松。

妈妈总是把我打扮的漂漂亮亮的,从小走到街上就有人说:“怎么你家有这么漂亮懂事的好孩子!”听到这话时,我在高兴的同时也有隐隐的自卑。爸爸的赌,妈妈的病,总感觉这个家值得炫耀的东西少之又少。我只有更努力,更优秀,更懂事才能在别人面前抬起头。从小学到初中的考试中,我的成绩始终是年级前三名,而且在那个信息不发达的年代,也是大家公认的校花。

我从小立志,一定要考上大学,为更好的照顾妈妈,我要学医;我要找一个懂得自律、顶天立地的男人做老公。

初见

1998年7月19日,暑假开始了,下学期就是高三,即将迎来最为紧张的一年,趁着暑假赶快放松一下。

我在衣柜里翻出了漂亮的绿色长裙,扎起了高高的马尾。照了照镜子,自信满满。然后约上好朋友去逛街,顺便去最爱的小姨家转一转。

我们刚刚到小姨家,就听到外面的一阵喧闹声,小姨赶快迎了出去。“恒,放假了?快快进来。”我迎声望了过去,远远看到一个身穿军装,走路笔直的人。随着距离越来越近,一双囧囧有神的眼睛,一张棱角分明的脸庞,格外清晰地映入眼帘,令我的心微微的颤了一下。我看他的同时他的眼睛也望向了我,我不好意思的低下头,心开始砰砰直跳。他腼腆的一笑,走进了屋里。

大人们在聊着家长里短,我和他坐在一旁,同龄人之间似乎也在寻找着共同的话题。

“你在哪读书?”他先开口。

“市二中,开学都高三了”我答。

“那可是个省重点中学,对高考有信心吗?”

“我数学不好,还不知道高考什么情况呢。”

“暑假我没事,帮你补习一下吧?”

“太好了,这么好的家教可不好找”小姨一边笑一边搭话。满屋子的人都笑了起来。

恒的妈妈因病去世了,两个哥哥都已成家,爸爸每天要去上班,家里只剩他一个人。随后的整个暑假,我俩几乎都在小姨家补习功课。

临开学,他带来一个笔记本对我说:“这是我高三一模时得的年级第一的奖品,送给你,高三一年好好整理笔记,争取高考取得好成绩。我在本子上写下了我的通信地址,学习上有什么问题随时给我写信。”“我可能会随时打扰你,让你给我答疑解惑哦”。

整间屋子都充满了我们欢快的笑声。

作者的啰嗦

婚姻是一场旷日持久的爱恨情仇,夫妻二人日复一日地上演着精彩的戏码。在这个人生剧本中,有柔情蜜意,有猜忌愤恨;有激情满满,也有平平淡淡;有一生只够爱一人的忠贞,也有走马观花式的朝三暮四;有挥手诀别的从容洒脱,有也有飞蛾扑火式的醉生梦死。

感情就像流水,即使再美好也不会永远静止不动。这一路上,我们努力地走,走不动的时候,要有停下来修复的能力。修复婚姻的同时,也修复了自己。幸福的人,不是遇到了最好的伴侣,而是遇到了最好的自己。

婚姻的保鲜和坚固,在于双方能否共同成长,是否相互理解和信任对方。所谓长久,是彼此一次又一次地爱上对方,重新燃起激情;所谓新鲜感,不是和未知的人一起去做同样的事,而是和已知的人,一起去体验未知的人生。两个人相濡以沫,朝着相同的方向努力,便是最好的婚姻。

愿所有的夫妻都能够抵挡住外界的诱惑,坚持不懈、始终不渝地爱对方。永远不忘始见时的美丽,珍惜长期积累的情意,幸福、快乐地过完后半生!

插图/网络

简介

王娜娜,36岁,文艺爱好者,三级心理咨询师。热衷文学创作以及心灵成长。每个人都有自救的力量,读书不仅可以滋养心灵,还能帮我们走出偏狭的自我,找到生命的真正意义。

投稿邮箱:183074113@qq.com

请推荐几篇爱情的散文

《飞鸟与游鱼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遥远的地方生活着一条美丽的鱼。她独自住在那片荒  芜而安静的土地上。不等待将来,不回忆过去。她的生活里只有一面湖水。  那湖偷偷的寻来了天空的蓝,清澈的如同一面阳光下的蓝宝石,晶莹的恍  惚。她依附着这片蓝,尽情在阳光里呼吸着灿烂  对于自由寂寞的鱼来说,这片湖水和阳光就是她的整片心灵。她忘记了如何  遐想,只是平静的守侯着湖水,守侯着阳光。情绪总是这样的舒缓绵长,没  有渴望,没有方向。她所拥有的是被很多人抛弃的宁静。枯燥,无尽。这种  平缓一直持续在她游过的思绪里,可也有例外的时候。在心情格外好的日子  里,当然那天必然是阳光明媚的,她的视线可能会偶尔越过一次湖面的蔚  蓝。在那个时刻,她把自己陷入一种无望的幻觉中。她看到了什么?她的眼  睛里装下了苍天的无穷,埋下了对那铺盖在湖面上方的兰色的向往。于是,  故事发生了。那天,她一直沉浸在说不出的迷惘里。或许是因为刚刚落过一场雨的缘故  吧,阳光金子般的耀眼,天空纯净的不带一点的杂色。在那里,在她的眼睛  里印出了大片大片奇异的光芒,她从没有这样深情的注视过自己生活中所能  看到的一切。飞鸟就在这个时刻来到了她的面前。他们互相凝视着。在阳光  下,在湖水边。许久的,莫名的。当太阳落尽后,鱼和飞鸟明白了他们已经  相爱。诺言在心中许下,不求繁华似锦,只愿能永远珍藏着爱,珍藏着湖  水、天空与阳光。  这段爱情从一开始就注定是没有结局的,在鱼和飞鸟相依相偎的生活里,它  有很多的可能。  我们可以设想故事是这样的。每天重复的阳光与空气似乎预示着时间已经停  止流动,曾经散漫的遨游与天空广阔中的飞鸟终于耐不住湖水不休的寂寞与  宁静,而在一个没有阳光的日子里,偷偷的离开了。他背弃了诺言,忘记了  鱼的爱情。鱼呢?或许她会在飞鸟离开后,长长的舒缓一口气,然后回到飞  鸟来之前的那片安静中。她所习惯的天空里,是容不下蓝色之外的事物的。  爱上飞鸟不过是次偶然。我们不可以责怪飞鸟与鱼的淡漠。原本就不是同样  生活轨迹中的他们,怎么可以相守到天荒、到地老呢?自然的法规就是如此  的无情,各有各自的生活,千万不可冒失的打乱。  故事也可以是这样继续。飞鸟和鱼深深的爱着,他们已不能舍弃对方。在彼  此长久的凝视里,除了爱只有没了希望的悲伤。原生活在两条平行线上的他  们无论如何也期待不来可以互相拥抱的一天。这爱情的苦涩远远超于了他们  的承受。在一次不能自抑的绝望之后,飞鸟独自飞去了。只有鱼依然停留在  水里,带着对飞鸟的思念与淡淡的责怪守侯着岁月的逝去。有一天,她会忘  记这一切,时间的无情必然会冲刷去生命的很多颜色。当然在鱼老去时,在  湖水赐给的最后宁静里,她或许会想起飞鸟,一个曾几何时占据了她整片天  空的陌生客。但那时,爱情已经消失的似乎没有出现过了.  还有一种可能会发生在飞鸟和鱼的爱情里。这是相爱到了极至才会有的可  能。飞鸟和鱼谁也不能走出对方的视线,生命合在了一起。他们的爱沉重的  会让太阳失去光芒,他们的情意透明的使天空暗淡成了灰白。注定的无望是  飞鸟和鱼永远不可攀越的。那么,他们将怎么做呢?我们会看到一个悲伤的  故事。飞鸟终于忍受不下与鱼的距离,而飞翔,飞向死神的怀抱。在那里,  他盼望着再次来到鱼的身边,以鱼的身份爱上他上辈子的爱人。而鱼会安静  的看着飞鸟在太阳的脚边坠落,她也有自己的主意。在一个美丽的早晨,依  稀是她与飞鸟相遇的那般美丽恍惚的早晨。安静的,怀念的,鱼在湖水的亲  吻中寻找飞鸟的魂魄去了。  当然,飞鸟和鱼的爱情里,拥有的不光是这三种可能,他们也能够有第四个  选择。那就是相伴到生命的终点。但,这很难。这样的爱情里是没有欲望与  渴求的。我们的世界已不再拥有这份纯净。  我在诉说飞鸟和鱼的爱情,一份从开始就没有结果的爱情。

怎么写抒情散文,有要求

散文诗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诞生于十九世纪中叶时期。中外在此之前虽曾有过类似散文诗的作品出现.例如中国古代的小赋、明清小品文,西方欧洲16世纪法国的蒙田小品文等等,但都还没有形成有意识的创作实践和理论;尚无法称为严格真正意义上的散文诗体裁。当然也没有“散文诗”这个叫法。真正的散文诗是欧洲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之后才有的。第一位使用“散文诗”这个称谓的诗人是十九世纪法国的波特莱尔,当时这种新的表达形式被称为“小散文诗”。时至今日,当我们跨过漫长的年代与广阔的地域,在考察大量作品的基础上,可以逐渐清晰地发现一些散文诗的相关特点.它兼有散文与诗歌两种体裁的属性,最本质上还是一种诗歌的形式。它借用于散文的外观和部分写作手段与诗歌的语言、灵魂结合为一体,为主题表达而服务;与通常意义上的散文相比篇幅更为短小,又不象诗歌那样固定分行,无形无象的思维情感通过作者心灵的孕育外化为富于音乐性的语言节奏和韵律以及情节关联,从而呈现出更为接近精神自由的表达境界。在内容上,从无数散文创作的实践经验来看,都更侧重于纪实性,受限于真人真事的抒写.虚构的可能性已经被压缩到了某一程度上无法随意打开释放.而散文诗所写内容则既可为叙事抒情,批判现实的,也可以是纯粹浪漫幻想的。篇幅容量可以大到《窃贼》那种适度程度,但不宜过长,也可以短小到类似泰戈尔那样富于哲理性的片语遐思。在形式上,比散文包含有更多的跳跃想象,隐喻和象征;可以象诗歌那样分行,也可以完全不分行;即便分行多数也是以长句排比交错的连贯格局出现,例如《驿站》和《邂逅》两首。同时无论怎样变化,行文须具有一定诗歌语言的素质特性。例如强弱不同的节奏韵律和音乐性。虽然不是绝对化要求如此,但最好不是和散文写作的语言完全同一种风格步调了,否则将沦其为抒情散文,而不是更为典型意义上的散文诗了,这一点需要特别强调和说明。在风格上,可以说获得了最大限度的多样化可能。篇幅虽小,但却包罗万象,人性与自然中的所有元素节点都可以成为表达主题的某一个突出坐标。根据所选特定客观内容本身具有的差异性质而产生不同的风格类型变化。写《秘密》就是要抒发对理想的信念与坚持,形成一种清朗大气的风格;写《牵手》,文中有类似于散文性质的人物对话和描述,局部音乐性适度削弱了一点,是要表达一种超越生死的爱情观和深沉炽烈的风格;写《抑郁者》则是要一反常态,关乎心理学中抑郁症患者的主观世界和扭曲体验。而这个近乎极端的心理状态并非患者所特有,普通人在某种特定时段与条件下,也可有一闪之念,搅起心灵中隐秘的情感与矛盾因素,只不过不会成为主导心境而已。此时即是要表现阴冷抑郁的情境和神秘诡异的风格,有种心灵秘境深处的悲怜与颓废之美。关于散文诗的语言和风格。说几句题外话,借用音乐领域中的一些事例现象来对比研究。这一点非常类似于现代新世纪音乐的发展特点和外在表现。古典音乐不必多说,自然是莫扎特,贝多芬一类的作品。新世纪音乐则是以雅尼和范吉利斯等新一代音乐大师为代表。两者在创作思想和使用的工具上有所差异。前者以传统乐器谱曲,后者利用数字化工具,例如高技术含量的电子琴进行创作。古典音乐中题材的选择和表现都相对严谨正统,形式上具有固定曲调织体的音乐结构。拍子、节奏、速度、音程、和弦、调式等音乐要素都融合于相对稳定的结构流程中进行表现;有序曲有结尾,明确的主体旋律和变奏。这很象古典格律诗歌中一些约定成俗的法则。但是对于表达更为复杂、微妙、广阔的心理体验和音域空间则显得力不从心了。目前的实践也已经证明,最经典流行的五线谱记谱方式也是有所缺憾和局限的,无法明确有效地记录表达很多复杂精细甚至模糊状态的音阶层次与情感体验。而新世纪音乐则借助于数字化音乐创作工具与模式将所有的音乐语言和要素打散,溶解于“片段的节奏”中进行自由变化和表现。将那些过于细腻微妙甚至难以捕捉的心灵体验记录下来。将音乐的表现力与可能性推至了新的高峰。同理,文学领域中散文诗的出现无异于是对语言艺术上认识论与方法论的一次突破和探索。外表看上去象是散文的抒写,情节的片段,而本质上则是一种更为纯粹自由的诗歌语言的节奏韵律。虽然片段,但却自然天成,浑然一体,犹如诗歌作品那样成为无法分割的有机整体,获得了独立的艺术生命形态。因此,散文诗出现的重要意义还在于打破了诗歌与散文两种文体原有的定势与结构.开拓了尽广大,至精微的创作原则和内容表现空间;发展出了更为灵活自由的创作手段与新颖的语言形式美感。为人类的艺术生活锦上添花,更现辉煌。在此思想认识前提下指导自己的散文诗创作实践,我们将可能会收获比以往更为风格迥异,变化多端的语言之花。怎样鉴赏诗歌(一)、熟悉名句,了解知名作家名句的积累是一个渐复过程,从小到大了解作家是知人知文即知题。如,岳飞是抗金名将,辛弃疾是爱国词人,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二)、把握意境,感受诗人感情小说中的人物是有形的,诗歌中的意境是无形的。所谓意境是主观情思和客观自然景物或生活正面相融合的艺术境界。作者的思想感情(即“意”)是通过作品这个“境”来表达的。含蓄地将情融于景物之中。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空明透澈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宏阔悲壮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始干。————哀婉,相思,对爱人的思念,表白诗不是小说,不是杂文,在诗中,“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我们必须通过诗歌所展示的画面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三)熟悉诗歌的表现技巧①抒情方式:直接+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②表现手法:动静结合(以声衬静)、虚实结合、象征、衬托、对比、以小见大③修辞手法:即常见修辞手法(四)善于选择一个角度鉴赏角度:1主旨(写了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①咏史、咏物(景)、咏怀②抒情、抒志③思乡2艺术手法①抒情方式②表现手法③语言风格④修辞手法选自己善于把握的角度

浪漫的爱情可以延续很久,贫穷的婚姻坚持不了几年,对此你怎么看?

强调一下,有钱的没钱的浪漫的都离婚了。所以钱?和行为方式都不决定感情。感情与婚姻的长久与否只决定于三观。

‘“青春与爱情的歌手”汪光房其人其诗

“青春与爱情的歌手”汪光房其人其诗

张治国

汪光房是享誉当代文坛的著名诗人,1957年出生于湖北襄阳,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他因专注于对青春、爱情的歌咏,被广大读者亲切誉为“青春与爱情的歌手”。其诗与著名的青少年偶像派诗人席慕蓉和汪国真作品的题材、风格相近,故人们常将他们相提并论。喜爱他的读者甚至在写给他的信中稱,“与席慕蓉相比,您的诗更贴近当代生活,更贴近青少年;与汪国真相比,您的诗更多一些诗意和诗味,更多一些幽默和智慧”。

汪光房出生在襄阳农家,他对诗歌的热爱缘于上小学时语文老师张朝杰课堂上出口成章的打油诗的影响和启蒙。他不仅把老师的打油诗逐字逐句记下,还模仿着写并得到了老师的夸奖,这是他诗歌创作的起点。从这时开始,他养成了保持至今的习惯:不管在哪里碰见诗,他都会把它们抄录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随着抄录诗歌数量的增加,汪光房储备的诗歌知识也越来越丰富:“每到春天,就会联想起本子上关于春天的诗句,四季如此。”

汪光房之所以成为享誉文坛的青春诗人、爱情歌手,除了小学老师的启蒙,更重要的是襄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对他的滋养。正如汪光房所言:“襄阳独特的人文气候和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水土,最适宜诗歌的生长。襄阳的每一棵树,都挂着诗行;襄阳的每一条河,都诗意流淌……如果你是一位诗人,沿着李白、杜甫和苏东坡当年的足迹,作一次浪漫的襄阳游,到孟浩然隐居的鹿门山寻幽访古,亲身感受《春晓》的意境,喝一捧聪明泉清冽甘甜的泉水,你一定会诗兴大发。襄阳,注定是诞生诗人、出产诗歌的地方。”

汪光房对写诗情有独钟。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家乡的师范学校教书,后又辗转多所学校任教,因写诗、办诗社、出诗刊成绩突出,被调入报社做副刊编辑,后又进入襄州区文联任专职副主席。为潜心写诗,他主动辞去了领导职务。频频的工作调动并未给他带来物质上的富庶,但他心满意足,因为“工作每变动一次,我就离文学殿堂的门槛更近一步”。

在襄阳乃至湖北文学圈,汪光房是有名的为诗而痴、为诗而狂的“疯子”“怪人”。很少有诗人像他那样对写诗全身心投入。无论是夜晚躺在床上,还是步行、骑车、坐车或做家务,他都在进行诗的构思。到进入诗的酝酿、构思和写作时,他甚至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为构思一首诗,热菜的火锅、烧开水的电热壶被烧坏的状况出现过;饿了掀开电饭煲盛饭,发现依然是冷水生米,原来是忘了插电源;骑车出门办事,忽然想起诗句,赶紧下车用本子记下,再骑上车时竟然忘了要到何处去。有次正写诗,发现钢笔墨水忽然告罄,他竟然用牙膏把诗写完;为把刚写的诗作投递出去,他半夜骑自行车出门,差点被小区保安当成偷车贼。由于痴迷于写诗,无暇照顾家庭,无法忍受困顿生活的年轻妻子决绝离他而去。

如今,年逾花甲的他没有妻儿,孑然一身,独自生活。但他乐观向上,精神矍铄,日子过得忙碌而充实。他说要“住在诗意里”,他的居室俨然是一个童话世界,洋溢着诗美,充满着温馨浪漫气息。面对人们对其年龄与其居室装饰风格不相称的质疑,他这样回答:“我有一颗不老的童心,这也是我对自己诗歌青春、爱情主题的虔诚之心。”

超越常人的付出,汪光房收获了骄人的创作成果。迄今为止,他已在100多家国内及海外报刊发表诗歌300余首,2010年出版诗集《我给青春一个吻》,共收录诗人最满意的诗歌68首,仅占其发表诗作的四分之一。对此,他这样解释:“我对诗歌有一种洁癖,凡是不好的诗歌我都不会保留。自己以前发表过的诗歌,用后来的眼光看,也有些是写得不好的,于是我便会撕碎它们,然后扔进下水道。”由此可见他对诗歌质量的苛刻要求,以及对读者认真负责的严肃态度。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汪光房之所以把写诗当作毕生追求的事业,是因为能深刻认识诗歌在净化社会风气、净化人类心灵方面的重要作用。他说,“虽然现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但人们的精神世界却越来越空虚,越来越浮躁,少数人对财富的追求已经陷入一种不择手段的病态。我觉得诗人的责任就是要拯救迷途人的心灵,我们的诗就像是倒入苦海里的蜜糖,虽然微小,却可以给人以希望”。多年来,他用诗歌表达人性复苏后的呼唤与回归,“像一只瘦小的骆驼,在人性荒芜苍茫的沙漠中怀揣诗歌,背负风霜,一路咏唱,快乐而孤独地前行”。

为拯救迷途人的心灵,给人以希望,汪光房不仅写诗,而且给歌曲写词。由他作词的歌曲《我给青春一个吻》《再坚强一点》等,成为中央电视台上榜歌曲。骄人的创作成果为汪光房带来了众多的荣誉。其诗集《我给青春一个吻》不仅荣获襄阳市文艺最高奖第六届“孟浩然文艺创作奖”,还荣膺国家级“中国第二届当代青年诗人节”诗歌特别荣誉奖;其创作的歌词《年轻就要飞》荣获流行歌曲全国词曲创作一等奖,《中国月亮》获“中国原创音乐十大歌词奖”,《采一朵山花寄给她》获中国大众音乐协会主办的“建军九十周年现场命题限时词曲创作竞赛”特等奖。

2010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诗集《给青春一个吻》是汪光房的代表作。如果说这部诗集谱写的是一曲真挚朴实、清新明丽的爱与美的交响曲,那么,对青春、爱情的歌咏与礼赞,就是这支交响曲的主旋律——而这也恰恰显示了汪光房“青春与爱情歌手”的本色。

歌咏青春是汪光房诗歌的一大主题,诚如诗评家所言,其诗歌“纯真优美,童心童趣,拂去岁月的沧桑,缝补缺失的爱恋和永恒的青春”;他“将曾经或未经的种种感悟和际遇,用阳光般温暖的心态,在亦真亦幻的冥想中,以诗歌的形式,记录抒发出来,从而形成了一段段鲜活灵动、充满梦幻和青春的文字”;他的诗“是一种救赎心灵的阳光,更是一曲献给青春的颂歌”。

在诗集《我给青春一个吻》中,汪光房对美好青春的记录、呈现与歌咏,主要采用了三种审美观照的策略,即塑造纯洁烂漫的少女形象,将青春具象化;营造生机勃勃的春天意象,将青春象征化;书写抒情主人公年轻时的幸福感受,从而将青春对象化。

例如,《水乡少女》一诗写出了青春淳朴天成的婉约之美;《卖花的少女》则写出了青春缤纷的色彩和醉人的芬芳。

《走进春天》表了达人们对春天的热爱和惬意快乐的精神状态;《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一诗以层层递进的抒情方式,展示了“我”和春天“约会”过程,表达出“我”与春天的亲密无间和与春天的浓情蜜意。全诗模拟与恋人约会的口吻,生动呈现了约会的过程,极易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

在《年轻真好》《我被青春撞了一下腰》《让我们荡起双桨》《告诉你这是为什么》《寒冷也怕青春》《有梦真好》等诗中,汪光房通过书写年轻时的经历、感受和体验,抒发了对青春的热爱、留恋、感激与赞美之情,从而艺术性地完成了对青春的审美对象化。

歌咏爱情是汪光房诗歌的另一个重要主题。爱情诗在诗集《我给青春一个吻》中占了相當的篇幅。其中《你的睫毛》《叠一只弯弯的纸船》在受众中流传最广。例如,《你的睫毛》写道:

你的睫毛是两束青草/我的目光在上面偷偷地咬/尽管没有啃下什么/却能把我的心喂饱//如果你发现/请不要害羞不要气恼/原谅我的痴情和冒昧/别把这只小羊从身边赶跑。

该诗将美少女的睫毛比喻成“两束青草”,“我的目光在上面偷偷地咬”——将“我”比拟成贪婪啃吃青草的羊,从而将“我”对“你”的爱慕之情表现得俏皮有趣、别开生面。

随着社会的变化,爱情的形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网络成为重要的交流和维系感情的媒介。然而,人们在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也往往陷入另一种心灵的困顿中。汪光房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种“心灵困顿”,在《我不愿再和你网聊》中,诗人通过抒情主人公明确表达了对于网络这种沟通爱情新形式的排斥,通过列举网络传递爱情的缺陷,表达出对真切可感的真实爱情的呼唤。

汪光房有“青春与爱情的歌手”的美誉,但其诗歌的内容绝不仅仅是对青春、爱情的“浅吟低唱”,也有对市场经济语境下下物欲横流的社会不良现象的针砭批判,也有对战争与和平、人类如何相处这些重大问题的深切思考,前者如《这个社会也病了》,后者如《地球是一只船》《我愿战争早日灭亡》等。这不仅体现了汪光房作为诗人的社会责任感,也体现了其诗作的思想深度。

(湖北文理学院文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湖北文理学院优势特色学科群“人文教育与文化传播”开放基金项目“新世纪襄阳知名作家专题研究”(项目编号:2017xkq0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编审:涂玉国  编辑:朱华杰

众家说语文|孙绍振散文:从审美、审丑(亚审丑)到审智——兼谈当代散文理论建构中历史的和逻辑的统一

一  

中国当代散文,有着一种悖论性质的奇观。一方面是,严肃文学的主体,如小说,诗歌,乃至话剧,遭受大众文化空前挤压,阵地相继陷落,走向边缘;另一方面,散文创作却有勃兴之势,作者队伍空前扩大,成为小说家、诗人、理论家乃至文化官员的“客厅”,风格样式异彩纷呈,突破了抒情和诗化审美的成规。但是,与这种态势极不相称的是散文理论的贫困,其学术积累,不但不如诗歌、小说、戏剧,而且连后起的、暴发的电影,甚至更为后发的电视理论都比不上。当然,毕竟散文创作实践的推动力是巨大的,散文理论,尤其是散文批评、散文理论史的研究开始了众声喧哗的繁盛期。但是,由于在基本理念上缺乏共识,对散文成就的评价,陷入全面混乱。全国唯一的《散文选刊》,所选作品之离谱,其目光之低下,每每令人莫名惊诧。不同出版社照例推出年度“最佳散文选”,篇目往往南辕北辙,互相重合者凤毛麟角。即使成就卓著的散文作家,在不同地区的年度的总结性论文中,所列品位相当悬殊。现象的杂陈,评价的任意成为“中国当代散文史”的顽症。更令人气短的是,一些散文家地位的显赫,不是由于作品的质量,而是缘于其在行政机构、散文学术团体或重要报刊中的权力。全国的散文评奖(除了少数以外),品评之失衡,人情之腐败,更是有目共睹。现代散文史论的学术研究,鲜有从当代散文发展制高点上提出问题,常常是分不清当年作家低水平的感想和真知灼见,眉毛胡子一把抓,满足于在历史资料的迷宫里打转,造成准学术垃圾与日俱增。在另一个极端上,则是一些照搬西方文化哲学术语的大块文章的喧嚣。从创作到理论如此混乱,导致散文在中国文坛上的处境十分尴尬。一度把散文视为“文类之母”的学者,也发出它沦为“次要文类”的哀叹,甚至称之为“不成为文体的流浪儿”。台湾散文学者郑明娳更是哀叹散文成了“残留文类”。

从表面看来,散文理论似乎相当热闹。从上个世纪以来,散文界像走马灯似地提出种种观念,“大散文”、“纯散文”(“净化散文”)、“复调散文”、“文化散文”、“生命散文”、“新散文”,还有以作者身份划分的“学者散文”、“小女子散文”之类。但是,众多的主张,大都成为过眼烟云,纸人纸马,除了“大散文”,由于贾平凹和南帆等身体力行,以杰出的作品,产生一些号召力以外,其他的“理论”,作家似乎都不予理睬,众多的理论变成理论家各自的独白。对这种现象,楼肇明先生用“繁华下的贫困”来概括,是很有道理的。究竟贫困在什么地方?究其始终,是准则的混乱,而准则的混乱,是由于理论的混乱,而理论的混乱,则在根本上是由于思想方法的混乱,甚至是幼稚。

这些年学术界非常强调“学术规范”,诚然,为反对游言无根,是十分必要的,但,什么是学术规范的精神呢?粗浅的理解就是无一字无来历,引文要有原生的出处。如果这也算是规范的话,就太低级了。引述文献,是为了发挥自己的独创见解。但是,借助权威的、文献的装饰的套话、“陈言”,甚至是“蠢言”、学术假货,却在学术规范的幌子下泛滥成灾。

风行一时的理论,带着感觉、经验的繁杂性,严格说来,缺乏理论所必须具备的抽象力度和严密的内涵。其次,概念不成系列,大抵是孤立的、零碎的、缺乏衍生的观念的依托,充其量只是口号或者宣言而已。理论要成为理论,应该具备自洽的概念范畴体系,衍生概念处于自洽的逻辑的起点和终点之中。文化散文成立的前提是对应非文化散文,内涵是什么?纯散文,如果是艺术散文,那么“艺术”的内涵,是什么?大散文,大在哪里?新散文,和旧的有什么不同?系列概念的内涵,本该相互补充,相互支持才有理论的生命,互相干扰、交叉,互相游离的概念,与理论无缘。

当然,流行的散文观点,多多少少,还依托某些现成的常识性的经验,例如,抒情散文,叙事散文,还有说理散文,诸如此类。但,细究起来,这些常识性观念,与其说是支持,不如说是对学术逻辑的消解。抒情、叙事、说理,在逻辑上属于划分,而划分的起码要求是:第一,标准要一贯;第二,划分不得剩余和越出,亦不得交叉。抒情、叙事、说理,三者表面上并列,但,这是从贫乏的抽象的意义上来说的,在实际作品中,抒情、叙事、说理,三者经常是交错的。在叙事中抒情,比比皆是;借叙事说理,早在先秦散文寓言中取得了很高成就;至于在抒情中说理,情理交融,都是常识。理论可以批判常识,但不能违反常识。

所有这一切,都在说明,流行的散文理论,从思想方法来说,连起码的逻辑规律的关注都是不足的。许多颇有影响的散文理论,号称理论,却连起码的经验都不能全面涵盖。在这方面,散文理论界影响最大的“真情实感论”,可以说是代表。连中国大百科全书散文条,都采用了这个说法。当然,这种理论历史价值不可忽略,把这定位为散文理论冲破了机械反映论走向审美价值论的一座桥梁是不为过的。对于这一点,我在《评陈剑晖》中已经给予充分的肯定,此处不赘①。

这种理论的思维水准,在一个时期可以代表中国散文论界,因而,其思维方法,就很值得严格审视。其中的著名论述是:“散文创作是一种表达内心体验和抒发内心情感的文学样式。”“它主要是以内心深处迸发出来的真情实感打动读者。”不难看出,事实上把散文的特殊性定性在“真情实感”,也就是抒情性上。当然,也看到了抒情性的狭隘:“狭义散文以抒情性为侧重融合形象的叙事与精辟的议论。”②他很有分寸感地用了一个“侧重”,带出了“议论”,不过议论当然是为抒情服务的。这种“真情实感论”在相当一个时期中,拥有相当的权威,至今仍然得到学界并不敏感的人士的广泛认同。

但,这样的理论是极其粗陋的。首先,楼肇明早就指出了,真情实感,并不是散文的特点,而是一切文学共同的性质。其次,真情实感的强调,并非永恒现象,而是一种历史现象,最初出现在五四时期,是对“瞒和骗”的文学传统的反拨,后来,是在新时期,是对“假、大、空”政治图解的颠覆。把这种理念,从具体的历史语境中抽象出来,作为散文的永恒的性质,实质上是以抒情为半径为散文画地为牢。首先,中国散文史、西方散文史上,并不全以抒情为务,不以抒情见长的散文杰作,比比皆是。不管是蒙田还是培根,不管是博尔赫斯的《沙之书》,还是罗兰·巴特的《艾菲尔铁塔》,甚至是苏东坡的《赤壁赋》,诸葛亮的《出师表》,都不仅仅是以情动人的,其中的理性、智性,恰恰是文章的纲领和生命。

这样的散文理论之所以独步一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话语霸权遮蔽了思维方法上的漏洞。第一个疏漏,把一种历史条件下的散文观念,当做永恒不变的规律。在追求某种超越历史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宏观理论时,对于否定超越历史的、统一的、普遍的文学性、散文性的西方文论,并未进行过任何批判,这就使得理论处于后防空虚的危机之中。第二个疏漏,比之第一个漏洞更加严重,那就是,从未将超越历史的理论做系统的历史检验,对于理论遮蔽历史的危险,毫无觉察。理论,本来应该是,对于研究对象的现状和历史的抽象,由于直接抽象有极大的难度,理论才不得不借助前人的思想资源,在批判历史的思想资料上突破。离开这一切,仅仅凭借有限的感性,任何理论都不能不是先天不足。

这并不是说,在西方相对主义盛行的今天,就应该放弃对于文学的、散文的普遍规律的追求。事实上,对西方文论是应该分析的,西方前卫理论以绝对的相对主义为特点:一切都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东西,但是,相对主义却是绝对的。本来,相对主义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和一切思想方法一样,应该有绝对的一面,也应该有相对的一面。绝对的相对主义,一旦使之“自我关涉”,也就是用来检验相对主义自身:就不能不陷入尴尬的境地:从理论上来说,它应该是包含在相对之中的,但,它却又宣称自身是绝对的。这是一切批判性理论的不可避免的悖论。

正是因为这样,应该找到一种与绝对的相对主义对话的方法,这就是逻辑的方法。逻辑的方法和历史的方法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那里,是相对而又互补的。逻辑方法,正是把历史的偶然性和繁复性(包括历时的和共时的特殊性)加以纯粹化,这正是社会科学研究所要求的纯粹的抽象。正像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并没有研究资本主义历史发展的种种事变,没有论述资本主义的海盗、贩卖奴隶、侵略、腐败、暴力、革命、复辟等等,而是,提出了一个高度抽象的逻辑范畴:商品。简单的商品生产,正是资本主义的逻辑的起点,也是资本主义的历史的起点。这个范畴,不是静止的,而是有着内部矛盾的,运动的。其中使用价值、交换价值、等价交换、劳动力、不等价、剩余价值、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等等系列范畴,都是在商品范畴的内部矛盾和转化与衍生的。这一切不但是逻辑的演化,而且是历史的转化,自由资本主义走向反面。故商品既是逻辑的起点,又是历史的起点,既是历史的终点,又是逻辑的终点。这说明,逻辑和历史的方法,不是绝对矛盾的,相反,是可以达到逻辑的和历史的统一的。

问题在于,流行的真情实感论,既没有逻辑的系统性,又没有历史的衍生性。它之所以成为一种没有衍生功能的范畴,就是因为,第一,它是一种抽象混沌,没有内部矛盾和转化。而实际上,情和感,并不是统一的,而是在矛盾中转化消长的。情的特点是,动,所以叫做“动情”,“动心”;但是,情是一种“黑暗的感觉”,情之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要借助感觉,才能传达,所以叫做“感动”。感有一个特点,就是,它是在情感冲击下发生“变异”的③。情人眼里出西施,月是故乡明,贾宝玉第一眼看到林黛玉,说:这个姑娘见过的。王维在散文中感到深巷寒犬,“吠声如豹”,余秋雨觉得,三峡潮水声中有两主题,一个是对大自然的朝觐,一个是对山河主宰权的争逐,那日日夜夜奔流的江涛,就是这两主题在日夜不停地争辩。这种在真情冲击下变异了的感觉,明显不是“实感”,而是“虚感”。通过这种“虚感”传达出来的感情是真情还是假情呢?任何一个研究,对这样的矛盾实际视而不见,还能成为理论吗?

看不到内在矛盾,也就看不到运动发展、变化,从而,对情与感的历史的消长视而不见。在散文历史的最初的阶段,散文实用理性占着绝对的优势,情在散文中,是被排斥的,周诰殷盘,全是政治布告、首长讲话,充满教训,甚至是恐吓。至少到了魏晋以后,抒情才从实用理性中独立出来。真要从理论上,把个性化的感情当做散文的生命,还要等上一千多年。晚明小品中提出独抒性灵,五四散文继承了这个传统,鲁迅甚至认为,散文取得了比小说和诗歌更高的成就。散文的抒情主潮,其深层的矛盾,其实不仅在于感,而且在于理。主情的极端就是用变异的感觉来抑制理性,走向极端,就是情感的泛滥,变成了滥情、矫情、煽情。故到了二十世纪中叶,西方产生了抑制抒情的潮流,在诗歌中,干脆就提出“放逐抒情”。sentimentlism,五四以降,一直翻译为感伤主义,近来就变成了滥情主义。在我国,先锋诗人和小说家中,跳过情感,直接从感觉向审智方面深化,追求冷峻的智性成为主流。而散文却停留在真情实感的抒情中。就在这个时候,余秋雨出现了,他把诗的激情和文化的智性,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散文的新阶段,也就是从主情到主智的历史过渡。一批年轻的甚至并不年轻的散文作家成了他的追随者。可是就在这个时候,余秋雨却引发了空前的争论。除开某些人事因素以外,主要还在于,余秋雨的散文,是从审美情感到审智散文之间的一座“断桥”④。从真情实感,也就是审美情感论来看,他的文章有过多的文化智性,而从先锋的、审智的眼光来看,又有太多的感情渲染,被视为滥情。

 “真情实感”论,如果真要成为一种严密的学科理论基础,起码要把情与感之间的虚和实,情与理之间的消和长,做逻辑的、同时又是历史的展开。但真情实感论的代表人物缺乏这种学科建设的自觉,故真情实感论难以成为学科逻辑的起点。如果真情实感论的缺失,仅仅限于此,那还只是缺乏上升为学科理论的前景,可惜的是,它最大的缺失在于,它号称散文理论,却并未接触散文本身的特殊矛盾。就算马马虎虎以真情实感为逻辑起点吧,那么摆在面前的首要任务是,揭示散文的真情实感与诗歌、小说的不同。

而按照逻辑与历史统一的学术规范,这种不同,不应该是脱离了情与感,情与理,虚与实,真与假的现存范畴,而是从这些范畴中衍生出来的。同样的“真情实感”,在诗歌里和散文里有什么重大的区别?其实,这并不神秘,只要抓住情与感,彻底分析就不难显出端倪。真情实感,事实上就是内情与外感的结合,不管是内情还是外感,都得是有特点的,一般化的、普遍性、老一套的情感,是缺乏审美价值的。情感作为文学形象胚胎结构,只是艺术形象的一种可能性,要真正成为艺术的形象,内情和外感的特点还有待于形式规范。在诗歌中,内情具有特殊性,不成问题,但其外感是不是同样要特殊呢?无数诗歌经典文本显示,在诗歌中的外物的感受却可以是普遍的,没有具体时间、地点条件的规定的。舒婷笔下的橡树,艾青笔下的乞丐,雪莱笔下的西风,普希金笔下的大海,里尔克笔下的豹,都是概括的,并不交代是早晨的还是晚上的,是城市的还是农村的。这是一种普遍的类的概括。外感越是概括,诗歌的想象的空间越是广阔,情感越是自由。如果,盲目追求具体特殊,要追问,艾青笔下的乞丐,究竟是男是女,究竟是老是少,越是具体特殊,越是缺乏诗意。越是缺乏诗意,也就越是向散文转化。这也就是说,散文的艺术奥秘在于,同样是特殊的情感,它的外感,越是特殊越好⑤。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杨朔把“每一篇散文都当做诗来写”,之所以造成模式化,概念化,当时的历史条件只是外部原因,混淆了文学形式的审美规范,则是其内在原因。这种区别,本来应该是常识性的,但是,竟弄得连高考试卷上都出错,说明问题严重到什么程度。林肯总统被刺,惠特曼写过《船长啊,我的船长》,只写一艘航船到达口岸,船长突然倒下的场景。这个场景,没有具体的时间,没有地点,连船长倒在什么人身上,都没有交代。然而只有这样才有诗的想象的单纯集中,也才有在单纯集中中展开丰富想象的难度,这才是诗。但惠特曼,在同样题材的散文中,写林肯被刺,就明确写出了具体的时间:一八六五年四月十四日晚间;地点:在华盛顿的一家剧院;当时的气氛是,观众都沉浸在欢乐之中,凶手突然出现在舞台上,观众来不及反应,沉默。凶手向后台逃走。群众情绪震惊、愤激、疯狂,几乎要把一个无辜的人打死。这一切都说明,诗的真情实感,和散文的真情实感,遵循着的形式规范是多么地不同。

不是矛盾的普遍性,而的矛盾的特殊性,才是学科研究的对象。

传统散文理论之所以陷入困境,原因在于,机械反映论和线性表现论,狭隘功利论和内容决定形式论。新一辈的散文理论家中,喻大翔的《用生命拥抱文化》和陈剑晖的《中国当代散文的诗学建构》以西方当代的文化哲学和生命哲学为基础,为中国当代散文理论带来了新的突破和前景。可以说是在更高的学术视野上,居高临下地对独特话语,对真情实感论进行了犀利的批判。陈剑晖先引用了楼肇明的论述:真情实感,是一切文学创作的基础,不独为散文所专美。即使真情实感,也有艺术与非艺术之别,流氓斗殴,泼妇骂街,不能说没有真情。学术的难点无疑在散文形式的特殊性上。陈剑晖看得很清楚,“真情实感”论不过是一种印象,而不是严密的学理,孤立地研究散文是不得要领的,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特殊性只有在和小说诗歌的系统比较中才能看得清楚⑥。陈剑晖的价值,与其说在见解方面,不如说在文学形式的比较方面。这是因为,他虽然提出了某些见解,但是,作为一种理论,不免单薄。原因在于,他所用的方法,主要是演绎法,而他所依据的理论,主要是西方的生命哲学。虽然这是一种精深的学理,把当代散文理论研究带到新的制高点,但是,这种学理毕竟只是文化哲学;就其本身来说,正如反映论一样,并不包含散文的特殊规律。而用演绎的方法,把生命哲学直接推演到散文中去,提出散文的特殊性乃“生命的本真”,显然,还是不能到达散文的特殊矛盾。这不是生命哲学的局限,而是演绎法的局限。生命本真作为大前提,必须是周延性的:

大前提:一切文化(文学)都是生命的表现

小前提:散文是一种文化(文学)现象

结论:散文是生命的表现

这个推理完全符合小逻辑的三段论的规范。但,这里却隐含着形式逻辑的内在的悖论。演绎的目的是为了从已知的大前提引申出未知结论(散文是生命表现),表面上是从已知演绎出未知来;但是,这个本来尚未知的结论早就隐藏在已知的大前提中了。当我们说,一切文化文学都是生命的表现的时候,是不是已经把散文包含在内了呢?如果不包含在内,那么,就不能说,一切的文化文学现象都是生命的表现。不能说一切,只能是这样:

大前提:一切文化(文学,除了散文以外)都是生命的表现

小前提:散文是文化(文学)现象

结论:无法推出

大前提不周延,就不能推出结论,因而在大前提和小前提之中,有一个共同的中间“项”这个中间项,如果不是周延的,毫无例外的,在逻辑上叫做“中项不周”,是不能进行三段论的演绎推理的。只有大前提是周延的,也就是毫无例外的,也就是:

大前提:一切文化文学现象(包括散文)都是生命的表现

小前提:散文是文化文学现象

结论:散文是生命的表现

这就产生了一个悖论:为了证明散文是文化(文学)现象,必须先肯定散文是文化(文学)现象。这在逻辑上,就犯了同语反复的错误。正是因为这样,早在恩格斯时代就说了,演绎法的最大局限,就是结论早已包含在大前提中了。因而,演绎法只能从已知到已知,并不能从已知到未知。所以说,演绎法是不能产生新知识的。这是人类思维的局限,正如人类的语言符号有局限性一样,人类思维的逻辑,也是有局限的。在这一点上不清醒,就可能导致迷信。不管用西方的还是中国的权威的、普遍的哲学文化理论作为大前提,都不可能把文学性、散文性、诗性演绎出来。还因为普遍的大前提里,没有小前提里的特殊性。演绎法的特点,恰恰是不能无中生有。但,以为演绎法是完美的思维方法,这是迷信。当然,人类并未因此而束手无策,和演绎法相对,和它互补的,就是归纳法。归纳法不是从推论开始,而是,从具体的、特殊的感性上升为普遍的抽象。当古希腊式的以权威的、经典的观念为大前提,进行演绎,遇到了危机时,文艺复兴时代的大师,以培根为代表,致力于观察和实验,像蜜蜂一样收集经验事实。这就产生了以经验的归纳为主的时代潮流,为近代科学文学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历史阶段。当然归纳法,也有局限,那就是作为理论,基本的要求是普遍,但,不管是个人的,还是时代的,经验毕竟是有限的,经验的狭隘性和理论的普适性,是一对永恒的矛盾。但是,作为演绎法的一种互补形式,归纳法有显而易见的优越性,那就是,不是从概念定义出发,而是从事实出发,不但有相对可靠性,而且可以在实证的基础上,提供超越于普遍理念的特殊知识。人们不能从水果(普遍)演绎出苹果(特殊)的味道,但却可能从苹果(特殊)归纳出水果(普遍)的性质来。正是因为这样,要真正建构可靠的、严密的散文理论,不能单纯依赖演绎法,有必要从经验的归纳去寻求其特殊奥秘。在这方面,其实陈剑晖已经有所进展了,例如他提出散文和诗歌相比,是比较日常的,而诗歌是比较形而上的,可惜的是,这种吉光片羽的论述没有得到充分的论证和阐释。如果陈剑晖在方法上更加自觉,用归纳法,也就是文本解读,直接从文本进行第一手的归纳,他应该是可以发挥得更为深邃的。

归纳法的难点在经验的有限性、狭隘性,因而要求最大限度地掌握经验材料。可是生也有涯,经验也无涯,以有涯,求无涯,是生命本身的悲剧。但,如果不是一味追求理论的全面性,从片面的经验开始,像邓小平所说的那样,摸着石头过河,像胡适所主张的那样,在有限的经验中,进行“大胆的假设”,又像波普尔所提倡的那样,不断地“试错”,反复排除经验狭隘性的局限,进行“小心的求证”,可能比之演绎法,从普遍的概念到特殊的概念,成功的概率要高得多。归纳法还有一种特殊的形态,那就是个案分析,也就是所谓从一粒沙子中看世界,从一滴水中看大海。不一定要把全世界所有的水,都收集到自己的实验室里。在我看来,把归纳和比较结合起来,更是一个讨巧的办法,就是把既是诗人又是散文家的作品拿来加以比较,因为,这里有现成的可比性。

在诗歌中李白是反抗权贵的,不能忍受向权贵摧眉折腰的,而在散文中,尤其是那些“自荐表”中,李白向权贵发出祈求哀怜是一点也不害臊的。在《与韩荆州书》中,以夸耀的口吻说自己从十五岁起就“遍干诸侯”。阅读李白的全部作品,会发现有两个李白:一个在诗里,是颇为纯洁而且清高的;一个在散文里,是非常世俗的。在舒婷的散文和诗歌中也可以见到同样的分化。在诗歌中,她是形而上的,好像在精神的象牙塔里,为人与人之间的难以沟通而感到哀伤、失落,为美好的人情和爱情而欢欣。诗人好像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而在散文中,她又作为妻子、母亲,为婆婆妈妈的家务事而操劳,发出“做女人真难,但又乐在其中”的感叹。在余光中的散文中和诗中,他的乡愁,也是不尽相同的。在诗中,是超越了现实的、虚拟的、展示了单纯的精神境界,只须几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就足以凝聚起大半生的生命乡愁体验。在这种象征的、空灵、纯粹情感境界的升华中,抒情主人公的经历,已不是他一个人的,而是许多类似的居住在台湾的人的概括。而在散文《听听那冷雨》中,恰恰相反,乡愁就贴近了他的具体的、特殊的、唯一的经历,他从金门街到厦门街,长巷短巷,基隆的港湾的雨湿的天线,台北的日式的瓦顶,在多山的科罗拉多对大陆的想往,甚至还有他有一点“亡宋的哀痛”的政治失落感,还有他青春时代和爱人共穿雨衣的浪漫。散文中的余光中是一个现实中的余光中。理解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诗人柳宗元和散文家柳宗元的重大分化了。他在《小石潭记》中把他所发现的那个自然境界描写得那么空灵,那么美好。虽然是很“幽邃”的,远离尘世、超凡脱俗的,但是“其境过清”,太冷清,太寒冷了,欣赏则可,却不适“久居”,只能弃之而去。尽管如此,还是要记录在案,把同游之人的名字都罗列了一番。而在诗歌里,则充满了不食人间烟火的境界,如《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簑笠翁,独钓寒江雪。

开头两句,强调的是生命的“绝”和“灭”,与此相对比的是,一个孤独的渔翁,在寒冷、冰封的江上,是“钓雪”,而不是钓鱼,也就是不计任何功利,是一点也不怕冷,也不怕孤独的,相反,孤独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这和散文中“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其境过清,不可久居”的境界大不相同的。散文中的柳宗元,还是不能忘情现实环境、居住条件,小而至于为了买到一块便宜地,大而至于国计民生,乃至于朝廷政治;而诗歌则可以尽情发挥超现实的形而上学的空寂的理想,以无目的、无心的境界,超越一切功利,体悟大自然和人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这是诗的意境,而这在散文中,作者是可以欣赏,但却是受不了的。

两种文学形式,微妙而重大的区别,从文本归纳出来,是并不太困难的,但是,要从西方东方任何宏观的理论中演绎出来却是不可能的。

因为理论只能揭示文学形式的普遍性,而散文研究的任务却是,揭示散文作为一种形式的特殊性。实际上,在阅读过程中,普遍理念的召唤结构,随时随地都在吸纳、澄明、同化着特殊审美体验。但,这种吸纳澄明和同化,是充满矛盾的。理论的空疏和审美体验的饱和性,是时时刻刻在冲突着的。理论所难以吸纳、澄明、同化的,必然遭致窒息、扭曲、扼杀。故理想的理论不应该是封闭的,而应该是开放的,概念和范畴,不应该是僵化的,而应该是在内涵上可以做弹性阐释的,可以衍生出从属的系列范畴来的。光是理论的开放还不够,还需要读者审美主体的自觉。但是,由于理论的权威性,再加上一般读者审美主体的自卑,则,理论歪曲、麻痹审美阅读经验,就导致教条主义横行,甚至在一个漫长历史时期中,具有法律、道德和学术体制的霸权。这种荒谬,在中国文学史上比比皆是。把诗经中的爱情诗解读为“后妃之德”,李后主的词被贴上了“爱国主义”标签,把中国文学史当成“现实主义和反现实主义的斗争史”,把曹丕与曹植的矛盾看作儒家与法家思想的斗争,把陶渊明和王维都当成地主阶级的没落和腐朽,把宋江当做投降主义路线的代表,把红楼梦当做阶级斗争史,把阿Q正传,说成属于“死去了的”“时代”。如此种种,皆是封闭的理论与自卑的读者,使理论走向了自身的反面,不但不能帮助读者阐明作品的深邃内涵,相反,强制读者放弃审美阅读的丰富体验。这样就产生了一种情况,就是理论与审美经验为敌,理论窒息审美体验。

特殊审美感性的丰富和普遍理念的狭隘,二者之间的矛盾是绝对的。特殊性所包含的属性,大于普遍性,普遍性所包含的属性,只是特殊性的一部分,这是列宁在《哲学笔记·谈谈辨证法》中,早已宣示过的。这就注定了理论与文本的审美阅读永远处于搏斗之中。某些流行一时的权威理论,其森严结构先入为主,造成理念对审美经验进行扼杀。如果理论有充分的开放性,而阅读者又有高度自觉的审美主体性,则特殊审美经验和普遍理念,可能猝然遇合,特殊的审美体验因为有了普遍理论而得以升华。理论的狭隘在这个时候,必然遭到挑战,发生突破,就在这种搏斗之中,才智的灵光,衍生的观念,甚至颠覆性的语素,挟着神韵的电击,纷至沓来。这种感受的风云氤氲,虽然可能充满灵气,丰富多彩,但,无序而紊乱,注定会不成型的。因为没有现成的话语,隐隐约约,飘飘忽忽,带着一种初感的灵性,但,又带着虚幻,在意识与无意识的边缘沉浮,处于随时都可能被遗忘的情境中。这时,最关键的就是把朦胧的感受转化成词语,这个语词转化,就是归纳。一旦归纳成话语、观念,云蒸霞蔚的体验,就因词语而从潜在的变成稳定的,闪烁的灵感,在词语中投胎,感觉变成了观念,就闪出才智的光华来。如果没有及时被语词同化,瞬息即逝的感受,就会像流星一样永远熄灭,永远被自己遗忘。要抵抗这种遗忘,这种精神的水土流失,保证审美阅读经验体验的优势,必须有原创和归纳能力。

形成独立的审美判断的前提条件,从心理上来说,就是审美心理的优势,也就是胡风所说的主观战斗精神。从逻辑方面来看,则是语词化能力,也就是创新性的归纳。这种能力,包括两方面,一、冲破现成的、权威的、流行的、潜在的陈规,电光火石般地冒出来的话语;二、把朦胧的意念,无序的感受,飘浮的印象,提炼为准确的范畴。归纳凝聚的过程,和演绎法是不一样的,演绎法,是依傍一个抽象的前提进行攀升,而演绎法则直接抽象,直接在客观对象和主观感受的搏斗之中,内情和外感猝然遇合。

从第一手直接抽象、直接归纳出来的观念,往往带有原创性。

这样就回到我们前面所提出的问题上来:学术研究,光凭演绎法,比较难以突破,更难以有原创性。从学术规范来说,演绎法,最容易做到无一字无来历,学术资源中规中矩,可在很大程度上,是从已知到已知。而从思想的新锐、学术的突破来说,归纳法虽有经验狭隘性的不足,却比较能够实事求是,显出原创性,至少是亚原创性的。虽然在哲学史上,唯理论和经验论的争议非常复杂,非本文的题旨所在,但是,至少目前,论坛对于原创的归纳的价值,有所忽略,这可能是不争的事实。

事实上不管是拘守于僵化的“真情实感”,还是从西方生命哲学文化哲学中去演绎,都超不出普遍大前提已知的属性。还不如回到散文浩如烟海的文本中来,一旦发现现成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就死抓住不放,对之进行直接归纳,上升为理论。真情实感论,把散文归结为“美文”,顾名思义,美文就应该是美化的、诗化的,既美化环境,又美化主体精神的。这种普遍得到认同的理论,遇到并不追求美化和诗化的文章,就捉襟见肘了。例如,对于三峡风光,我们已经见到过许多美化、诗化的经典诗文了。但,楼肇明先生从三峡的自然景观中看到了什么呢?

不成规划的球形、椭圆形、圆锥形、圆柱形,你挤我压,交叠黏合,隆起上升,沉落倾斜,那经过生命和死亡的大轮回、大劫难的一堆堆岩石的云团、岩石的羊群和牛群,被排闼而来的长江水挤开,在两边站立……岩石被送上旋风的绞刑架,从地质年代的墓坑里被挖到阳光下,让苍天去冷漠地阅读……⑦

如果真情实感论的美文,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统一规律,那么,我们能把这样的散文列入美文之列吗?这里,三峡不是壮丽的河山,而是很丑陋,而作者的真情,是什么呢?冷漠——整个苍天对这一切无动于衷,他自己也无动于衷。这里有什么真情实感呢?真情实感论,所描述的情感是什么样的呢?

古今中外,多少优秀的散文,都充分地流露和倾泻着自己的情感,有的像炽热耀眼的阳光,有的像奔腾呼啸的大海,有的像壮怀激烈的咏叹,有的像伤疤欲绝的悲歌,有的又像欢天喜地的赞颂。当然也有与此很不相同的情形,那就是异常含蓄地蕴藉地表达自己的感情,从表面看来似乎并不强劲猛烈,但在欲说还休的抑扬顿挫之中,可以让读者感受到这股情感潜流的曲折回旋,因而产生更多的回味,值得更充分的咀嚼。⑧

真情实感论者笔下所描述的感情,实质上,就是两种,一是强烈的、浪漫的激情;二是婉约柔和的温情。抒发这两种感情的,无疑都属于诗化、美化的散文之列。但是,我们却碰到楼肇明式的冷漠,他既没有热情,也没有温情,整个儿,他就以无情为务。这时候,如果我们迷信演绎法,只能是成全它,说,这也是一种真情实感(“佯情”、“隐情”?)但,这显然强词夺理,因为这里没有美文的诗化和美化。这样的思路,显然会进入死胡同。这条路走不通,就只能走相反的道路,就是从有限的经验材料,从有限的文本进行直接归纳,这明明不是美文,不是美化,不是诗化,那么是不是可以大胆地假设——“丑化”。李斯特威尔在《近代美学史述评》中这样说道:“广义的美的对立面,或者反面,不是丑,而是审美上的冷漠,那种太单调、太平常、太陈腐或者太令人厌恶的东西。”是不是可以把这种散文,列为和审美散文相对的,在情感价值上相反的散文,是不是可以把它叫做“审丑”的散文。这种“审丑”,不但是逻辑的划分,而且是历史的发展。抒情、美化、诗化,长期成为流行的潮流,成了普及的套路,达到可以批量生产的程度,抒情就滥了,为文而造情,变成矫情,虚情假意了。抒情变成俗套,也就引起了厌倦,就走向反面,干脆不动感情。不动感情也可以写成别具一格的散文。台湾有一个散文家叫林彧,他的一篇散文《成人童话》,创造出了一个荒谬而无情的境界:

——我的甲期爱情到期了吗?

——你的爱情签账卡来了吧?

——爱情可以零存整付。

——幸福可以分期付款!

——真理换季三折跳楼大拍卖!⑨

把爱情变成一种交易,变成银行的账户,变成单据,变成程序性的金钱来往。真理也不是什么精神追求的高尚境界,而是商店里的生意经。真理怎么能换季呢?跟衣服一样,这个真理不流行了,要换一个新的真理,那还能称为真理吗?这就是一种冷漠。幸福不是一种情感的共享和体验,而是非常商业化的,完全没有了情感的价值,有的是一种交换的实用价值。这是对浪漫爱情温情的一种反讽,否定,不抒情,反抒情,没有感情就不能说是美文,而是美文的反面。

我们直接把这种散文归纳为“审丑”散文。

审丑,不一定是对象丑,而情感非常冷,接近零度。冷漠是最根本意义上的丑。

爱情、友情、亲情、热情、滥情的反面不是仇恨,是冷漠,因为仇恨还不失为感情,而且是强烈的感情,哪怕是丑的,在美学领域,“丑”不“丑”无所谓,只有无情才是“丑”,外物的“丑”所激起来的,如果还是强烈的、浪漫的感觉,那还算是审美。审丑和对象的关系并不太大,不管对象是美是丑,只要有强烈、丰富、独特的感情,就仍然是审美的。因为英语的aesthetics,美学,讲的本来就是和理性相对的情感和感觉学。表现强烈的感情,婉约的感情,叫做审美,那么表现冷漠,无情呢?应该叫做审丑。

从总体上说,严格意义上的审丑散文,在中国散文领域,作为一个流派,或作为一种思潮,还没有成熟起来,没有一个完整的作家群体。有的则是不成熟的探索,如得到某些评论家赞赏的刘春的散文:

农村的厕所其实就是公用的化粪池,人类猪牛粪便都混在一块儿,不结块,反而显得挺稀的,这归功于蛆虫。粪便经过发酵,稀释,浇到园子里,即使不怎么长了的菜株也晃着脑袋蹿一蹿。沼气发出致命的气味,只有最强壮的苍蝇才可以呆得住,它们图的是随时享受“美味”。踏板彻底地朽掉了,黑漆漆的,如炭烤。野地里的茅房偶尔会有死婴浸泡在屎中,他们无分男女,五官精细,体积小得出奇,比妈妈从城里给我买的第一只布娃娃还要小,骨殖如一副筷子,脸上和四肢挂着抑扬过的痕迹。我低头看他们,感到童年的无力和头晕。有一只死婴都瘦成了皮包骨,可是他依然保留着人的样貌。我记得他正好挂在树枝上,就好像一脚踏在生命的子午线上,那树显然是人们有意为之的,位置那么恰好。⑩

这里描绘的景象,显然很丑陋,很肮脏,很悲惨。在诗化美化的“真情实感”论的散文家笔下,这种可能引起生理的嫌恶的现象,肯定是要回避的,但,作家却津津有味地详加展示,目的就是要刺激读者产生恶心的情绪。作者的笔墨给人一种炫耀之感,炫耀什么呢,在丑恶面前无动于衷,丑之极致,不觉其丑,转化为无情之丑,转化为艺术的“丑”。这就是审丑散文家所追求的。

当然,这种审丑散文还是比较幼稚的,不成熟的,因为审丑虽然无情,但,在丑的深层,还有理念。林或的“爱情是零存整付”,其中有深邃的讽喻。刘春突破审美的、真情实感的勇气引起了一些评论家的欢呼(如祝勇),刘春的不成熟,浮浅,精神性欠缺,也引起了另一些散文专家的愤慨,斥之为“恶劣的个性”(11)。

审丑,是艺术发展的普遍思潮,中国散文的审丑,相对于小说、戏剧而言,相对于绘画、雕塑而言,是有点落后了。最早的象征派诗歌,代表性诗人如李金发的审丑创作几乎和郭沫若同步开始。连浪漫主义的闻一多,都不乏审丑的作品,如《死水》。奇怪的是,在诗歌、小说,突飞猛进地更新流派的时候,散文却一直沿着抒情审美的轨道滑行近八十年。审丑的散文,到目前为止,还不能说已经成了气候。

但是,毕竟也有大量与审丑相接近的散文,那就是幽默散文。它不追求诗意、美化,它把表现对象写得很煞风景,甚至令人恶心,有某种不怕丑的倾向;你说他审丑吧,它又并不冷漠,它有感情,不过不是诗意的感情,而是一种调侃的感情。所以,不能笼统叫“审丑”,只是接近于审丑,叫它“亚审丑”,可能比较合适。

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写一个保姆,晚上睡觉,她本该照顾孩子,反而占领全床,摆上一个“大”字。鲁迅的母亲给了她暗示,以后更加糟糕,不但摆上“大”字,而且把手放在鲁迅的脖子上。她还会讲非常恐怖、荒唐的、迷信的故事:说像她这样的妇女要被掳去,敌人来进攻的时候,长毛就让她们脱下裤子,站在城墙上,外面的大炮就炸了。这是非常荒谬的,按理说,鲁迅批评一下她迷信、胡说,是可以的,但那就太正经了。鲁迅并不正面揭露,而是采取一种将错就错、将谬就谬的说法,说她有“伟大的神力”。幽默感就从这里产生了。幽默恰恰是在这些不美的、有点丑怪的事情中。显而易见的荒谬和十分庄重的词语之间产生一种叔本华所说的:不和谐、不统一(incongruity),用我的话来说,就是“逻辑错位”(12)。长妈妈愈是显出丑相,鲁迅愈是平心静气,愈是显示出宽广的胸襟,悲天悯人的精神境界。

幽默致力于“丑”化,“丑”加上引号,不完全是丑,是表面的丑而不是丑,因为长妈妈并不怀自私的、卑劣的目的,不是有意恐吓小孩子,自己是非常虔诚地相信这一切的。她很愚昧,但心地善良。鲁迅的内心状态并不是冷漠的,也不是无动于衷的,而是表面上沉静,内心感情丰富的:一方面“哀其不幸”,另一方面“怒其不争”。从结构层次上分析,表层是愚昧的、丑的,深层的情感是深厚的、美的,这就是幽默在美学上的“以丑为美”,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亚审丑”。

张洁在一篇散文中这样写:在一条清洁的街道,看到一个孩子,随便吐甘蔗皮。就告诉孩子,不可以这样的。孩子看了好久,吐了一口甘蔗皮来回答。张洁后来发现所有的大人都买了一根甘蔗,两尺来长的,一边咬一边走,以致城市的街道都是软软的。再看,这个城市没有果皮箱,环保部门也没有尽到责任。这种正面批评,不是幽默的,而是抒情的。用幽默风格来写怎么写呢?梁实秋的散文:“烈日下,行道上,口燥舌干,忽见路边有卖甘蔗者,急忙买得两根,才咬了一口,渐入佳境,随走随嚼,旁若无人,随嚼随吐,人生贵适意,兼可为‘你丢我拣’者,制造工作机会,潇洒自如,不亦快哉。”(13)完全是破坏环境卫生,却心安理得,还要说出两条堂堂正正的理由:一是人生贵适意,上升到世界观的高度;二是为清洁工人创造就业机会。这完全是逻辑颠倒,正话反说,因而好笑。表面上是贬低自己,实质上是批评一种普遍存在的恶习。不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批评世人,却把这些毛病写成是自己的,这是荒谬的,又显而易见是艺术假定。读者不会真的以为这是梁实秋缺乏公德心,在会心一笑时,与梁实秋的心灵猝然遇合了。李敖善于以玩世的姿态写愤世之情:

得天下之蠢材而骂之,不亦快哉!

仇家不分生死,不辨大小,不论首从,从国民党的老蒋到民进党的小政客、小瘪三,都聚而歼之,不亦快哉!

在浴盆里泡热水,不用手指而用脚趾开水龙头,不亦快哉!

逗小狗玩,它咬你一口,你按住它,也咬它一口,不亦快哉!

看淫书入迷,看债主入土,看丑八怪入选,看通缉犯入境,不亦快哉!(14)

李敖故意把自己写得很不堪(看淫书)、很顽劣(以快速和慢速放影碟)、很无聊(和小狗咬来咬去)、很散漫(用脚趾开水龙头),但就是在这种无聊和顽皮中,显示了他在政治上和学术上的原则性和坚定性,并为自己极其藐视世俗的姿态而自豪。他的幽默好就好在亦庄亦谐,以极庄反衬极谐。

贾平凹在散文《说话》里,说自己说不好普通话,这没什么了不起,普通话嘛就是普通人说的话,毛主席都说不好普通话,那我也不说了,好像有点阿Q。这种心态,在中国是常见的。他又说说不好普通话,就不去见领导、见女人。好像见领导就是为了去讨好领导,让领导留下好印象一样;和女人在一起,有什么不纯的动机。这些本来都是隐私,但作者公然袒露。这明显是虚构,不是写实,显而易见是借自己来讽喻世人、世风。他说普通话说不好,但他会用家乡话骂人,骂得非常棒,很开心。表面看来,这是有点丑,有点恶劣,但从深层来说,他非常天真,非常淳朴。对幽默而言,丑化是表层的,深层隐藏着感情的美化,自己很坦然,无所谓,不拘小节,表现宽广的心胸,并不是用虚荣心来掩盖自己的本性;同时,所写的缺点并不是个人的,往往是人类普遍的弱点。以丑为美就美在这里。

中国现当代散文艺术积累最为丰厚的是抒情和幽默,作家进入散文的艺术天地最为方便的入门就是抒情和幽默。但不管抒情的审美还是幽默的“亚审丑”,在逻辑上,都存在着无可否认的局限。钱钟书把某些文学评论家讽刺为后宫的太监,只有机会,而无能力,是很片面偏激的;王小波对中国传统的消极平均意识的批评,以诸葛亮砍椰子树作类比,从严格理性的角度来看,也还失之粗浅,从逻辑上来说,类比推理是不能论证任何命题的。这就促使一些把思想、文化深度看得特别重要的散文作家,在抒情和幽默的逻辑之外寻求反抒情、反幽默的天地。

从美学上说,把情感和感觉的研究归结为“审美”是不够严谨的。比较深刻的文学作品,不光是情感和感觉的,还是有着自己独特的理念的。不论是屈原还是陶渊明,不论是古希腊悲剧还是安徒生的童话,都渗透着作家生命的甚至是政治的理念。大作家都是思想家,应该把与情感联系在一起的理念结合起来。智慧理性的追求,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西方现代派文学中形成潮流,加缪甚至宣称,他的小说就是他的哲学的图解。对这种倾向,我在《西方文论的独白和中西议论的对话》中,把它叫做“审智”(15)。

把情感归结于审美价值,来源于康德。但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人们片面理解了康德,把审美仅仅归结于情感,过分强调他情感价值的美独立于实用理性的善和真,而忽略了康德同时也强调三者的互相渗透,特别是美向理性的善的提升这一点,是康德审美价值观念的一个重要支点(16)。康德的“美”和理念,实际上是一种“美的理想”,存在于心灵中,比之现实中的具体事物,它具有一种“范型”的意味,“圆满”的意蕴,催促祈向的主体向着最高目标不断逼近,又令祈向着的主体“时时处于不进则退的自我警策之中”(17),美的超越性,超越感官,使美向善的理念提升。康德虽然把美与善当做不同的价值观念,但他强调在更高的层次上,美与善可以达到统一,甚至最后归结到“美是道德的象征”(18)。从这个意义上讲,康德的审美价值论兼具“审善”和“审智”的双重取向。自然会产生一种“零缺陷的,最具审美效果的极致状态下的事物”,有一种“祈向至善之美”的“最高范本”。而这种范本,在康德看来,“只是一个观念”,“观念本来就意味着一个理性概念,而理想本来就意味着符合观念的个体的表象”(19)。

从这个意义上讲,康德的审美价值论在表面上是强调感性的审美,但,其深层,兼具“审善”和“审智”的双重取向。但,这一点,被我们长期忽略了。对于大量的智性文章往往以审美的“真情实感”论去演绎,其结果是窒息了审智流派,散文理论长期处于跛足的落伍状态。其实只要不拘于演绎,用经验材料来归纳,既不抒情又不幽默的散文大量存在,除了直接抽象为审智散文以外,别无出路。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中国,学者散文成了气候,产生了一种以智取胜的倾向。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逻辑的自然。抒情太滥,幽默太油,走向极端,走向反面,必然要逼出反审美,反抒情,反幽默的审智散文来。余秋雨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他成了这个历史关键的过渡桥梁,他在抒情散文中水乳交融地渗入了文化人格的思考,达到了情智交融的境界,但,他并没有完成从审美向审智美学的过渡,他只是突破了审美抒情,并没有到达完全审智的彼岸。具有鲜明的智性倾向的散文,周国平的作品可以作为代表之一。他在《自我二重奏·有与无》中这样写道:

从抽象的意义上来讲,我的存在与否,是个大问题;但,从感性世界来说,我的一声回答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周国平的自我二重奏、我的苦恼,从哲学上来说,是很深刻的智者的散文。但读周国平的散文,有时觉得它不像散文,也不像审智的散文。这有两个原因:首先,审智散文,虽然排斥抒情,但,并不排斥感性,感性太薄弱,就显得很抽象,与艺术无缘。在这里,感觉是感性的关键。现代派诗歌也排斥感情,但紧紧抓住了感觉,从感觉直接通往理念。而周国平几乎完全忽略了感觉。因而,从理性到理性,是纯粹的哲学思考,而不是完全审智的散文。其次,智性形成观念直截了当,尽情直遂,缺乏审视心灵变幻的层次,不足以把读者带到观念和话语的形成和衍生的过程中去。只有在过程中,智性方由于“审”,而延长了,“视”的感觉也强化了,向审美作某种程度的接近,也就有了可能。关键在于,把智性观念、话语形成、产生、变异、转化、倒错乃至颠覆的过程,在读者的想象中展示出来。一般作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也缺乏这样的才力,因而造成了有智而不审的现象。这就失去了从抽象到具象,从智性到感性,从审智到审美渗透的机遇。李庆西引宋周密《齐东野语》曰:

一道人于山间结庵修炼。一日,坐秘室入静。道人叮嘱童子:“我去后十日即归返,千万别动我屋子。”数日后,忽有叩门者,童子告知师父出门未还。其人诈称:“我知道,你师父已死数日,早被阎王请去,不会回来了。尸身不日即腐臭,你当及早处理。童子愚憨,不辨其诈,见师父果真毫无气息,便将其投入炉火中焚化。旋即,道人游魂归来,已无肉身寄附。其魂环绕道庵呼号:“我在何处?”喊声凄厉,月余不绝,村邻为之不安。一老僧游经此地,闻空中泣喊,大声诘道:“你说寻‘我’,你却是谁?”一问之下,其声乃绝。(20)

在中国当代最早集中出现的审智散文,是南帆的《文明七巧板》(21)。它既不幽默也不抒情,既不审美也不“审丑”,他所追求的是智性和感知的深化,还有话语内涵的“颠覆”。

在他最好的散文中,他层层演化、派生出的观念,超越了现成理性话语的无形的钳制,对智性话语的内涵加以重构,使得智性话语带上审美感性逻辑;在此基础上,他创造了一种“南帆式”的话语,在审智向审美的转化中,使本来熟悉到丧失感觉的词语发出陌生的光彩。光是描述“枪”这样一个普通的器械,他就让许多被用得像磨光了的铜币一样的词语焕发出新异的感觉:“拉动枪栓的咔哒声如同一个漂亮的句号”,“一支枪的扳机在食指轻轻勾动之中击发,一个取缔生命的简洁形式宣告完成”,“躯体与机器(指枪)的较量分出了胜负,这是工业时代的真理”,“枪就是如今的神话”。他还非常严肃地将枪和男性的生殖器相类比:“两者都隐藏着强烈的侵略性、进攻性;射击的快感与射精的快感十分类似”,“男性的性器官制造了生命……枪的唯一目的是毁灭生命……是对于男性器官的嘲弄”(22)。他的关键词语基本上是普通的书面语,如句号、取缔、真理、神话、快感、嘲弄等,他并没有像余光中那样广博地采用从古代书面雅言到日常口语,乃至现代诗歌和复杂修辞话语,但这些普普通通的词语不但获得了新异的感觉,而且有新异的智性深度。

他在论述了躯体是自我的载体和个人私有的界限以后,接着说,传统文化总是贬低肉体而抬高灵魂。在审智话语的逻辑自然演绎中,他做着翻案文章:肉体比灵魂是更加个人化的。肉体只能个人独享,不能忍受他人的目光的和手指的触摸;而精神可以敞开在文字中,坦然承受异己的目光的入侵。从这个意义上说,“躯体比精神更为神圣”。只有爱人的躯体才互相分享,互相进入肉体。他得出结论说,“爱情确属无私之举”。“私有”、“神圣”、“无私”,原本的智性意义大部分被颠覆、解构的同时,新的智性就带着新的感性渗透进来了,这是一种智性和感性的解构和建构的同步过程。

这还只是他的话语成为一种智性话语结构的表面层次。更为深刻的层次是:在感性和智性的重新建构中,他完成了从审智到审美的接近。他在重新建构话语的时候,常常摆脱智性的全面和严密,引申出任性的话语。例如,从纯粹智性来说,爱人、情人,允许对方共享肉体,这是无私的、神圣的,这种说法并不是客观的、全面的,而是相当片面的,甚至可以说是“不智”的。不言而喻,肉体的共享,还有绝对自私和不神圣的一面,这一切被南帆略而不计了(也就是颠覆了),由于颠覆的隐蔽性,读者和他达成了一种临时的默契。这种默契就是以“不智”为特点,这种“不智”意味着一种“南帆式”的潜藏的审美感性,也就是审美的理趣。他接着说:一旦爱情受到挫折,躯体就毫不犹豫地恢复私有观念,“他们不在乎对方触碰自己的书籍、手提包或者服装”,而在争吵时尖叫起来:“不要碰我!”如果没有感情,却仍然开放躯体,就是娼妓行为。其实,没有感情仍然开放肉体,有着许许多多的可能性,例如,许多没有爱情的家庭,性生活并没有停止,没有爱情的偷情乃至美国式的性开放,相当普遍地存在。但南帆的“不要碰我”和“娼妓”的话语阐释,具有智性的启示性和感性的召唤性,读者与其和他斤斤计较,不如欣赏他难得的任性。从审智到审美感知也就完成了其转化的任务。

学者散文、智性散文、审智散文—审智/审美散文,这是一个多层次转化的过程,在中国当代学者散文中,这样的转化才刚刚开始。就是在世界散文史上,一系列的理论问题(如由罗兰·巴特提出的“文本突围”)也还有待研究。

人的精神主体实在太丰富了,太复杂了,任何文学形式,都无法穷尽人的精神主体。任何一种文学形式都是中介。文学之所以有不同形式或者中介,就是因为它们在不同的层面表现人,综合起来,才庶几接近人的本真。语言作为一种符号,就决定了很难全面表现人的自我,正是因为这样,才让拉康伤透了脑筋。人的自我是多层次、多侧面的,文学形式,又是多样化的,二者相互作用,就使人分化为多种艺术的形态,每一种形态,都是人的一个层次,一个侧面,同时又是一种假定,一种虚拟,一种想象。散文的多种流派加起来,也只能表现其于万一。如果这一点没有错,那么真情实感式的散文,充其量不过是散文森林中之一叶,把一叶,当成森林,其遮蔽何其深也。

 注释:

①孙绍振:《评陈建晖〈中国当代散文的诗学建构〉》,《文学评论》2006年第6期。②林非:《关于当前散文研究的理论建设问题》,《散文论》,第5页,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③参阅孙绍振《论变异》,第四章《知觉在情感冲击下变异》,第71—98页,广州,花城出版社,1987。④孙绍振:《余秋雨:从审美到审智的“断桥”》,《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第6期,《当代智性散文的局限和南帆的突破》,《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第3期。⑤参阅孙绍振《文学创作论》,第五章《生活特征的普遍化和类型化》,第236—242页,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5。⑥孙绍振:《评陈剑晖〈中国当代散文的诗学建构〉》,《文学评论》2006年第6期。⑦楼肇明:《三峡石》,《第十三位使徒》,第213页,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公司出版社,1995。⑧林非:《关于当前散文研究的理论建设问题》,《散文论》,第5页,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⑨郑明娳:《现代散文现象论》,第63—64页,台北,台湾大安出版社,1992。⑩(11)陈建晖:《新散文往哪里革命》,《文艺争鸣》2005年第5期。(12)孙绍振:《论幽默逻辑的二重错位律》,《文学评论》1996年第4期;《论幽默逻辑》,《文艺理论研究》1998年第5期,《新华文摘》1999年第1期转载。(13)梁实秋:《雅舍小品》,第53页,香港,雅文出版社。(14)李敖:《李敖幽默散文赏析》,桂林,漓江出版社,1993。(15)孙绍振:《从西方文论的独自到中西文论的对话》,《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16)(17)陈峰蓉在《祈向至善之美》(《东南学术》第3期,第147页)这样说,由于经验世界的不完美,人们心目中,自然会产生一种“零缺陷的,最具审美效果的极致状态下的事物”,有一种“祈向至善之美”的“最高范本”。而这种范本,在康德看来,“只是一个观念”,“观念本来就意味着一个理性概念,而理想本来就意味着符合观念的个体的表象”(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第70页,宗白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版,1995)。(18)黄克剑:《心蕴——一种对西方哲学的读解》,第111—112页,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19)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第70页,宗白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20)参阅孙绍振《文学性演讲录》,第379页,南宁,广西师大出版社,2006。(21)南帆:《文明七巧板》,见第一篇,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22)南帆:《叩访感觉·枪》,第291页,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

唯美爱情散文

夕颜空瘦影,落尘化泥,红泪滴滴是思雨,冣是残缘尽,夏雨雪,几秋凉,离恨流觞流恨离。从别后,重相逢,目目相对总无语,丝缕情,心相印,逝水唯有苦若情。——————-题记孤独的泪,打湿了谁的衣襟,你的容颜,若诗若水,总是让谁如此陶醉,却又来去匆匆。鸧鹒为你鸣哀,你却一去不回头,想把容颜赓续如故,想让你的馥郁芳香永久飘逸,总是在没开始时就拉起了帷幕。曾以为只要坚持就能长久,谁知真知错拜了沧海桑田,让永久不在永久;曾今以为坚守诺言便能终聚,可惜惼心成就了情愫两灭。一缕清风,一丝魂魄,无尽的爱已远走,离悰的季节,黄花满地,泪颂再次的告别。目断天涯,愁意棽棽笑欢悰,荻花镜里形容瘦。不忍让你落泪,你该知道谁还依然在乎你,索索夏雨,谁又在独自为你垂泪。相互的曲解,成全了最后的离开,你伤心了,更痛心了,只能对爱麻,何时是终点,一直在守望。你选择了离开,彼此不想要的结局,一路走过来,点点滴滴聚江海,即将在瞬间消逝。从此我会聚泪成河,为了逝去的爱,为了夕颜,你也将化泪成血,独自日夜煎熬着黯然的伤痛。你可知道谁仍然对你思忆飞扬,他希望留住希望,放飞梦想。在爱味烬的余热里,好想再次拾起我们的最珍贵的点滴,小心地捧在手心,交给彼此。其实他知道,你不忍心走开,你有千万个不舍,只是你的决定不会再改变。你的心还在颤抖,天空都在为你担心,时常都会有天崩地裂的可能。我能听到你一直在哭泣,只因为心已经碎去,守着零碎的心却无法拾起,你还是坚强地做出了选择。其实他知道,你多想等来希望,毕竟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北京公积金怎么取出来】北京公积金怎么提取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