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文案短句 > >正文

颠沛流离的意思(花开半夏中秋落颠沛流离已半生的意思?)

发布时间:2023-11-21 13:00:58 admin 阅读:59

导读花开半夏中秋落颠沛流离已半生的意思? 这两句,特别像明代徐渭题《墨葡萄图》 :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同样深藏着无奈、悲苦与寂...

花开半夏中秋落颠沛流离已半生的意思?

这两句,特别像明代徐渭题《墨葡萄图》 :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同样深藏着无奈、悲苦与寂寞,还有抑郁不得志的失落与苦闷。

一个是半生落魄已白发苍苍;一个是于颠沛流离之中,尝尽人世沧桑,只是一不小心,已经人到中年。

一个是半生独立书斋,纵有万般才华,也只是如尘埃一般;一个是颠沛流离,半生夭折般的疼痛与怅然。

如果你懂得徐渭的寂寞,应能知晓颠沛流离已半生的无奈与悲苦!

愿所有人,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究竟怎样的颠沛流离下一句是什么?

究竟怎样的颠沛流离的下一句如下:下一句是“才配得上这样的终点”。完整的表述是“究竟怎样的颠沛流离,才配得上这样的终点”,这句话表达的是:最终的结果是怎样的优秀,才能对得起这一路的艰辛与付出。深层次的是要鼓励人们要为自己的梦想努力付出,才会有回报。对颠沛流离的生活的感悟:生活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好,风雨都要自己挡,无助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最靠谱。别回头,身后万家灯火都不是你的归宿。生活是一场无师自通的修行,从喧闹的人际关系里学会孤独,从热爱的事上学会妥协,从依赖的人身上学会分别。我们每个人都要相信,我们都是自己的唯一,无论怎样的终点都配得上。原来,自己就是终点。因为有欲望和目标,所以鲜活的生命才会光芒万丈,才会一直在路上。

颠沛流离是什么道理?

颠沛流离的意思是形容因为战乱灾荒而四处流连,流转离散,居无定所的人们。颠沛流离一词出自《诗经-大雅-荡》:“人亦有言,颠沛之揭。”颠沛就是穷困的意思。颠沛流离这个成语的先决条件是由天灾人祸造成,表现出了一种灾难之下流离转徒的人们凄惨悲戚的景象。

颠沛流离是什么意思啊?

意思就是因生活困窘而到处奔波流浪。

读音

[diān pèi liú lí]

出处

宋 张世南《游宦纪闻》第九卷:“而哀予颠沛流离万里,保有之难也,而共振显之。”

例句

我所感到悲哀的,是有几个同我来的学生,至今还找不到学校进,还在颠沛流离。(鲁迅《而已集 通信》)

近义

流离失所 流离转徒 流离转徙 兵荒马乱

反义

安家立业 安家落户 安居乐业

李清照(之七)——颠沛流离(附解说词)

李清照(之七)——颠沛流离

 

画外音: 

宋高宗建炎三年三月,也就是公元1129年,赵明诚因失职而被罢官,他带着负疚的心情和李清照一道离开了这个使他屈辱的地方,准备到江西过隐居的生活,谁知,刚到安徽池阳的赵明诚却突然接到宋高宗赵构的诏书,任命他为湖州知州,建炎三年六月,赵明诚离开李清照,赶往建康觐见宋高宗,没有想到这一去竟是生与死的离别,建炎三年八月,赵明诚因病故去,剩下李清照孤身一人,飘落于世间。望着赵明诚遗留下来的金石文物,李清照该如何处置?安葬了丈夫赵明诚之后,李清照该走向何方?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康震,为您继续讲述李清照在动荡岁月里的一点跌宕起伏的生活。系列节目《李清照》第七集——《颠沛流离》。

康震:

上一集我们说赵明诚由于积劳成疾在建康去世了,他这一去世不要紧,把李清照就一个人丢在了纷乱的战火当中,这一年是宋高宗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李清照四十六岁。那么现在有两个很严酷的现实就摆在了李清照的面前:第一个,就是她现在孤身一人,生活上依靠谁,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这是关系到她自身的一个重大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是什么呢?就是赵明诚虽然去世了,但是他留下了一大笔的文物遗产。我们都知道他们夫妻两个集数十年的时间收藏了大批量的文物,那么这批文物现在的数量是多少呢?大概是两万多件古籍图书,还有两千多卷的碑刻金石的拓本和摹本,这个数量是非常大的,这批文物究竟应该怎么样保护,尤其是不能让它落到金国人手里,更不能让它再毁于战火。这就对于李清照来讲是两个很重大的问题。首先我们来看文物,因为当时李清照是住在建康城,而这个时候的建康已经非常地不安全了。为什么这么说呢?从建炎三年的七月份开始,金国的名将金兀术,他率大兵由北而南,他就攻下了建康城。早在七八月份的时候,宋高宗就已经离开了建康,朝着东南沿海一带逃亡了。所以建康城在赵明诚去世的时候已经是危在旦夕,对于李清照来讲她个人的安危和文物的安危实际上都已经到了非常关键的时刻。问题是怎么办呢?靠她一个人肯定不行,这时候李清照就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就是赵明诚的妹夫。这人的姓名我们现在已经不知道了,但是我们只要记住他担任的官职就可以,他当时担任兵部侍郎,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副部长。这个人现在在哪儿呢?在洪州,也就是现在江西省的南昌市。他在洪州护卫逃到洪州的隆佑皇太后,这隆佑皇太后是谁呀?是宋哲宗的皇后,宋高宗的伯母。那么她为什么想到了这个妹夫呢?因为在李清照看来,远离建康城的洪州那是比建康要安全得多,也更远离战火。所以她当时做了个决定,就委托赵明诚原来的两位下属把这两万多卷图书古籍,两千多卷的金石碑刻的拓本护送到洪州,交给这个妹夫。她觉得这个文物虽然很宝贵、很多,数量很大,但是一个国防部的副部长,手里有兵权,手下有部队,难道还不能保全这些文物吗?

她这个打算其实很不错,但是我们说,如果说当初赵明诚把这批宝贵的文物从山东的淄州转运来建康,我们都还记得,是把文物从虎口中夺出来的,这次李清照把这文物送到洪州,就等于把这文物又送到虎口里边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可能不太清楚,当时的金国攻打南宋,它是分兵好几路的,不光是金兀术这一路沿着东南沿海追击宋高宗,这是主力部队。还有一支部队从哪儿打呢?就是沿着湖北向南,这支部队的将军听说隆佑皇太后逃到了洪州,他攻下了湖北的黄州,又攻下了湖北的大冶,然后进兵直逼洪州,就要来活捉这太后,那你说这洪州还能待吗?到了十二月份的时候,洪州就被攻陷了,在此之前,这位妹夫部长早就护送着这个太后离开了洪州向南逃,逃到哪儿呢?黔州,已经快到了现在广东省的北部了,都逃到那么南了。在这种情况下,命都难保了,这部长还有心思、有那精力、有那功夫来保护你这两万多卷、两千多卷吗?这不可能。所以这部分文物数量这么大,这么珍贵,就全部毁于洪州的战火当中。

画外音:   

    在山河破碎、黎民涂炭的岁月里,四十六岁的李清照带着丈夫留下的金石文物在战乱中孤身一人,四处逃离。随着金兵大举压境,洪州失陷,李清照运往洪州的文物顷刻间在战火中化为乌有。文物的散失对于李清照来说又是一次巨大的打击,这正是所谓“覆巢之下,岂有完卵。”那么,文物的命运尚且如此,李清照的命运又将会怎样呢? 

康震:   

    李清照当时送出文物的时候,那文物她还想着比较安全。但是也应该为自己早作打算,我们说了,七、八月份的时候宋高宗就已经跑了,李清照往哪儿跑啊?跟着谁跑比较安全?跟大家说,战乱时代,怎么躲避战乱,怎么逃避战乱,怎么求取安全之地,这真是个学问。李清照这个人比较有政治眼光,也比较有政治头脑,她比较冷静,她没有匆匆忙忙地躲到深山老林去,她也没有找一个什么偏僻的乡村躲起来,没有那样做,她把眼睛盯住谁了?盯住宋高宗了。也就是说她的打算是要跟随着宋高宗的这支中央政府朝廷的逃难队伍一起逃难,这是她当时做的一个决定。   

    这我们就觉得有点奇怪了,刚才我们说了金兀术率领主力部队连克数城,打下了建康,接着往南追,他们的目的是什么,第一大目的就是活捉宋高宗,把宋高宗要是再活捉了,那这南宋朝廷是不是也就不存在了,所以这是玩命地、拚命地、日夜兼程地在追,那一位是日夜兼程地在逃,你想,李清照既然是要躲避战乱的,那她怎么还紧贴着、紧跟着这队伍逃呢?那不是自寻死路吗?这就觉得很奇怪。   

    我们现在想起来,根据各方面的资料汇集起来做一个综合判断,大体有以下这么两个因素:第一是跟李清照的弟弟有关。我们知道李清照还有一个亲弟弟,叫李迒,李迒现在做什么官呢?他是朝廷里边敕令局的删定官,这是个什么官职啊?就是负责把历朝历代的皇帝的诏书、皇帝的圣旨、皇帝下的一些重要的文告进行对比,进行删改,进行修改,再结合本朝皇帝的文告、诏书、诏命啊进行编纂,把它们编纂起来,编纂成一部书,或者编纂成什么呢?有便于皇帝进行翻阅的一种文书,他做这个工作。这个官并不大,八品,但是我们发现没有,这个官的内容非常厉害,他是皇帝身边最亲近的一种官之一。所以李迒在宋高宗逃亡的时候,他虽然官不大,但他始终跟随在宋高宗的身边。赵明诚去世后李清照没有什么亲人,她又不能跟着人家赵明诚的哥哥在一起逃亡,她只能依靠这个弟弟,这个弟弟正好又在朝廷里边担任很关键的职务,与其在乡间,在深山老林里头东躲西藏,没有安全感,那还不如跟上她的弟弟,我觉得这个是李清照首要的、直接的一个考虑。   

    再一个,还是跟文物有关,我们知道,在青州和洪州这两次文物浩劫之后,李清照手里剩下的文物就不多了,她当时在《金石录后序》里边写道,说我剩下这些文物,还有一些是“岿然独存”的,就是说牢牢地,还被我保存的有哪几种文物呢?现在算起来是四种文物。第一种,就是少量的、小篇幅的拓本和摹本,从一些石碑上、石刻上拓下来的摹本,还有刻本。还有一类是什么呢,是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以及南唐时期一些著名文学家的诗文集的手抄本。第三类呀,还有几十轴从汉代到唐代的石刻的副本。最后还有一种是什么呢?很要命的,十几件夏商周时代的青铜器,有那大的鼎,还有小的鼎。所以这个文物,死死地带在身边,再也不敢交给别人了。

画外音:

  李清照在承受着国破家亡夫死剧痛的同时,她也不得不加入到逃亡的人流中,然而,正当李清照怀着对于金兵残暴攻击的担忧和恐惧,带着“岿然独存”的那些文物追随宋高宗逃窜的方向奔波时,一个更令她痛心的消息传来,这个消息在她丧夫之痛未宁的心灵之上,又撒了一把盐,令她的精神面临崩溃。那么,这个消息是什么呢?面对李清照的逃难之旅,我们不可理解的是,李清照为什么要拿着这些珍贵之宝去追随行踪不定的宋高宗呢?

康震:

这里边呀就有一段玄机大家不太了解,就是干嘛李清照就非得拿着这么多珍贵的文物,非得跟上这一趟危险的逃难之旅,路上的颠沛流离咱还放在一边不说,到底是什么原因?就是这个时候啊,朝廷上下突然地冒出来一种传闻,传言哪,什么传言哪,说赵明诚生前将一把珍贵的玉壶献给了金国人。这个罪名比较大,我们知道赵明诚生前是犯过一些错误的,他临危之际弃城而逃,但是我们说弃城而逃,说重了就是渎职罪,玩忽职守罪,你把玉制的宝贵壶上缴给金人,献给金人,这就不是渎职罪,这是什么呢,这是卖国罪。特别是在当时,金国和南宋正处在非常严酷的战争状态的时候,而且这个时候正是金国人压着南宋的军队在打,特别是在追着皇帝的时候,这种言论对于赵明诚和李清照,那是一个非常大的压力。等于两口子收集了半天文物,最后摇身一变,她丈夫变成卖国贼了,那你想,这样一盆子脏水要泼到身上来,那谁也受不了。大家就要问了,康老师你说了半天,他到底献还是没献,献了多少啊?就是卖国卖到什么程度,这事真的还是假的?李清照该怎么处理这个事?你想想赵明诚去世后,李清照得处理多少乱七八糟的事儿。在《金石录后序》里边,李清照对这个事的前因后果都做了非常详尽的交代。怎么回事啊?大家还记得,当初赵明诚在建康城重病的时候,快要去世了,这时候突然来了一个人,此人名叫张飞卿,是个学士。这张飞卿说是来探望赵明诚的,来探望的时候,随身就带了一把所谓的玉壶,用玉雕刻成的壶,让赵明诚给他鉴别鉴别。我们知道赵明诚名气太大了,他应该是宋代数一数二的文物收藏家和鉴定家,鉴别完了之后,张飞卿学士就带着这把玉壶就走了,再也没有联系。李清照特别指出,那根本不是玉制的,而是石头制的,至于当时赵明诚跟这位张飞卿怎么说的咱不知道,但李清照后来补记说,这不是玉制的,实际上是一把石壶,用什么做的呢,有一种石头叫珉,这种石头特别像玉,但只是像玉,它还是石头的。那换句话说,即便张飞卿拿着这把假玉壶献给了金国人,那也第一,不是赵明诚献的,所有权也不归这个赵明诚。但是现在这个传言传来传去传成什么了,第一,这壶肯定是赵明诚的。第二,这是一把真正的玉壶,而且你赵明诚收藏的玉壶,那能是低档次的玉壶吗?第三,就是说这玉壶,是赵明诚献给(金人)的。所以这样一来啊,就让李清照非常地惶恐。她在《金石录后序》里边怎么描写她的心情呢,她说啊:“大惶怖,不敢言,亦不敢遂已。”——《金石录后序》。这非常矛盾,就是我吓死了,我觉得太恐怖了,因为这个罪名太大了,可是我又不敢去辩白。以她的个性,这个事必须要以一种非常智慧的方式来解决,什么方式,只有一条路可走,你不是说我献了一把玉壶给金国人吗?就说我们是叛国之罪、卖国之贼吗?好,我一不做二不休,我扳不倒葫芦撒不了油,我把我们家(文物)全部都给你献上去,我全部都交给朝廷,我看看你还说我什么?如果你说我献了一把玉壶就是叛国之贼,那我把我们家所有的文物全部都上交,就这四大类,应该说是镇国之宝了,我全交上去,那我算什么,我算不算是精忠报国之人呢?但是我们也知道,这么多年跟随在自己身边,那是说献就能献的吗?当然从理智上你得这么做,但是在感情上,也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这就是为什么李清照非得跟着这趟艰难的逃难之旅往下走的原因。可是我们知道,说得容易,做起来难。为什么呢,对于一个正在逃命和逃亡的朝廷来讲,还顾得上这些吗?给大家说一个简要的逃亡路线图,就能看出宋高宗当年之狼狈。从建康出发到镇江,现在的江苏镇江,从镇江又到越州,就是现在的绍兴,从越州又赶到明州,就是现在的宁波,从宁波上了舟山岛,这已经入海了,所以这叫“亡命天涯”,是一点都不错的。到了舟山岛上的昌国,乘船又到了台州,从台州的章安镇入海,走海路,一路又逃到了温州,整个你看,从建康画了个大圈。这一路上逃过来,我现在用这么很短的几秒钟时间就把它说完了,要说得简单点就是,他从建康直接逃到了温州,哪那么简单呢,是吧?虽然说李清照要跟着她的弟弟一起走,但绝对没有那么容易。你想,她一个快五十岁的女性,不但身边要带着很多的家用的物件,特别是还有这么大一堆文物,又得照顾自己,又得照顾文物,虽然说她的弟弟也能照顾她,但她弟弟是不是也有自己的家人哪,她弟弟是不是还要上班啊,因为她弟弟毕竟这一路上主要的工作不是照顾他姐姐,应该说是主要照顾谁呀,宋高宗啊。你看这儿,一会儿是走海路,海路走完了转陆路,陡路又走不通了,又走海路,整个成了海军陆战队了。这对于一个女性来讲,是很艰难的,尤其在古代的交通工具很不发达的情况下,为了赶上宋高宗的队伍,把衣物,把被褥全都扔了,不要了,只有一样东西是跳到大海里也不会放手的,就是这些文物。所以我们说,跟随宋高宗逃难的队伍,她的足迹可以说基本上涉及到了苏南地区和浙江的大部分地区,这一路逃亡下来,可真是非常地艰辛,太不容易了。

画外音:

一年多的逃亡生活,使李清照饱尝战乱流离之苦,她在《清平乐》这首词中,用“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来慨叹独自一人逃亡,流落他乡的苦闷心情。在那风雨飘摇的动荡岁月,一个男人都难以承受的沉甸甸的担子,压在了这个亡国丧夫、心力交瘁的李清照身上,是何等的残忍。不管怎么说,李清照费尽了千辛万苦,终于在建炎四年四月将她和赵明诚爱情婚姻生活见证的文物进献给了朝廷。那么,在这兵荒马乱的动荡时期,这些文物,是否就得到安全了呢?经过一年多的逃离生活之后,李清照还能够写出那些优美的词句来吗? 

康震:   

时局总算是慢慢地平稳下来,赶紧就把家里头这些文物,刚才说的绝大多数的文物,连同一封为自己辩白的书信,委托人寄到了剡州,也就是现在浙江省的嵊县。可能在剡州这个地方,有朝廷专门负责接收文物的官员。总而言之吧,不管是寄到明州了,还是寄到剡州了,这批文物总算是交出手了,交给朝廷了。她觉得用这样一个实际的行动,也多多少少可以表明,可以表白我和赵明诚是清白的,我们是忠于朝廷的,而且对李清照自己来说,这么大批量的文物交到政府的文物部门手里头,总比老放在自己身边,那还是要放心得多。你要这么想一想,这心理上就平静很多了。这不是放心了吗,这回李清照又错了,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但是这个错误不是她自己主观上,积极主动地去犯的。   

这个计划就是赶不上变化,文物寄到了剡州,做梦都想不到,这个剡州的地方爆发了叛军的暴乱,官军在平叛的过程当中,文物就没影了,找不着了。后来才听说啊,被一个姓李的将军,悉数纳入囊中。但是纳入囊中以后,是什么结果呢?不知道。为什么呢?李清照后来打听到了,姓李的将军不久也死了,文物就随着李将军的死,就再也不知道下落了。   

就是你想想,这事是挺没道理的一个事,就最开始在青州吧,那就是自己在家里边没有及时地把它运往建康,焚于战火,这没什么好说的。你说吸取了教训吧,就运到洪州去,这妹夫国防部副部长在那儿呢,也不成。那就怎么办呢,那就交给朝廷吧,交给朝廷了还不成。所以我们说在一个战乱的国度当中,你要想踏踏实实地放张桌子,桌子上面想踏踏实实地放上一张纸,那都是不可能的。所以你看上去好像是李清照自已在这儿挺忙的,成天在家里琢磨怎么能够把她和赵明诚这点文物保藏好,可她没想到,整个国家的局势和局面是混乱的。在《金石录后序》里边,李清照再次沉痛地写道: “所谓岿然独存者,无虑十去五六矣。”——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就是那“岿然”的十份里头,现在已经五到六份没了,就是一半儿已经没有了。   那么我们说,整个这么长的一段时期里头,在她逃亡的生涯当中,颠沛流离的过程当中,李清照不但身心上受到巨大的损害,而且接二连三地丢失了很多文物。我们刚才说了,这些文物就是她和赵明诚生命的见证。这一时期李清照的心境非常地不平静,在她的词里边有突出的反映。她说: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李清照《清平乐》

我们都知道李清照是非常喜欢梅花的,她写了很多咏梅的词和诗。那么在李清照的笔下,这个梅花永远是非常地娇艳,非常地有青春的气息,梅花斗雪嘛,而且非常地饱满。你看她写这个梅花说: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每年下大雪的时候,我都要跟我们家赵明诚去饮酒赏梅。梅花开放了,看着这梅花心都醉了,这时候我们家明诚折下一枝梅花,插在了我的云鬓之间,就在这一瞬间,我的心醉了,我们家明诚看我都看醉了,梅花也醉了,还是说这场大雪让我们都醉了呢?这说不清楚。因为美好的爱情、美好的感情从来都是糊里糊涂,谁也说不清楚的。但是有一点能说清楚,那就是太完美了,太美好了。   

所以这个梅花啊,在李清照的记忆当中,那是她和赵明诚美好生活的一段回忆,是他们爱情和婚姻的象征。可是现在呢,没有了。孤单的我摘下了一朵梅花,却再也没有勇气把它插到我的云鬓里边,只有用自己的手在无意识的时候,轻轻地搓动这个梅花的花瓣,看它在风中慢慢地飘落,飘落到我的衣襟上,就好象我的眼泪飘落到我的衣襟上一样,多么地想念过去的美好时光,可是美好的时光一去,永远不会再回来了。

画外音: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 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好意, 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 故应难看梅花。

康震:   

   所以我们说这首词,它非常集中地把李清照当时那样一种很绝望的、很孤立无援的、就象那一朵曾经很美好、很娇艳的梅花一样,却不知道要飘零到哪里的这样一种心境,充分地表达出来。   

    李清照是个高手,写词的高手。这伟大作家跟不伟大作家、杰出作家和不杰出作家有个很大的区别:小作家写梅花就只写自己,大作家写梅花,不但写了梅花,写了自己,还写了国家。你看这个梅花,你看在海风当中摇曳的梅花,不就像是当时的南宋小朝廷吗?   

    所以我们说古典的这个诗词啊,你在读它的时候,不但要品它的味儿,而且还要会它的意。像李清照这样一个遭到了国破家亡的双重打击,像她这样一个跟随宋高宗一起逃难的一个女性,像她这样一个从来都是对国家、对社会有着强烈关注度的一个作家来说,她写的一首词里边,不自觉地就会渗透着她对这个国家,对时局的一种感觉。   

    她不一定真的在词里边就写,我今天觉得对国家命运我非常忧伤,我非常忧虑,不会这样写。这就好比说,盐到了水里,你喝的时候很咸,但你不会说,你一边喝,一边还看见那个盐在水里,那不会。所以这个意进到诗里边,而有了味儿,就好象盐到了水里,只品其很咸,却不见盐的踪迹。这就是李清照她写词就有这样一个很突出的特点。   

    那么现在,李清照手里边的文物眼看是越来越少了,后边我们还会再讲,她还会有一个统计数字。这不是个办法呀,一个是我们在开始就讲了,她面临的两大问题,一个是她个人的去向问题、生计问题,第二是文物问题。其实我们发现这两个问题是什么呢,是完全统一在一起的,如果自己没有一个稳定的安身立命之所,那么你的文物也终究会飘零在江湖之上。是不是可以考虑啊,重新组建一个家庭,是不是可以考虑,找一个虽然不像赵明诚那么出色的、但多少比较牢靠的这么一个男性,作为自己家庭里边的一个支柱呢?李清照到底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呢?这就是我们下一集所要给大家讲的《再嫁婚变》。谢谢。 

画外音:   

    遭遇国破家亡和丧夫之痛的李清照,在杭州遇到了第二任丈夫张汝州,曾经拥有美满姻缘的李清照,为何在年近半百之时却肯轻易再嫁,在仅仅结婚三个月后,李清照又为何冒着入狱的危险,向官府状告自己的丈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副教授,为您精彩讲述杰出女词人李清照晚年再嫁婚变的坎坷经历。

李清照(之一)——书香才女(附解说词)

李清照(之二)——门当户对(附解说词)

李清照(之三)——《喜忧参半》(附解说词)

李清照(之四)——风波再起(附解说词)

李清照(之五)——国难当头(附解说词)

李清照(之六)——雪上加霜(附解说词)

颠沛流离的意思

希望有一个人能够陪你共患难同甘苦。既有贬义又有褒义。如果是从你的前女友嘴里说出来实在说你没有本事,如果实在你的朋友或哥们嘴里说出来是愿你找到一个能够陪你吃苦的女人。

颠沛流离的意思

【解释】:颠沛:跌倒,比喻穷困,受挫折;流离:浪落。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出自】:《诗经·大雅·荡》:“人亦有言,颠沛之揭。”《汉书·薛广德传》:“窃见关东困极,人民流离。”【示例】:我所感到悲哀的,是有几个同我来的学生,至今还找不到学校进,还在~。

颠沛流离意思是什么

颠沛流离【拼音】:diānpèiliúlí【解释】:颠沛:遭受挫折或困难;流离:离散、流落.因生活困窘而到处奔波流浪.【出处】:宋·楼钥《攻媿集》:“有人焉;业弓冶之余;而弗能修播获之职;颠沛流离;而叫呼攀援于门下.”

究竟什么样的终点才配得上这一路的颠沛流离.什么意思啊?

意思是:最终的结果是怎样的优秀,才能对得起这一路的艰辛与付出。

人生道路还才刚开始,终点还远到遥不可及,没有谁真的离不开谁,好比婴儿脱离了母体,那么亲密无间的曾经一样,都是要经过离开的,离开了才能成长,成长了,在人生的道路上,迈开的步伐才会更加坚定。

这句励志的话就是为了鼓励大家,告诉大家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切顺利,总是会有风雨,但是向着梦想前进,去努力,总能得到好的结果。

扩展资料:类似的励志语录有:

1、该来的都会来,该走的全会走,别顺从,别挽留,别贪恋,别不舍,别担忧。学着看淡一些事情,才是对自己最好的维护。

2、人没有获得成功的时候,成功是神秘的,值得人们苦苦地追求;但当获得成功时,会觉得不过如此,还会觉得有一种失去对手的空虚。

如果可以,谁愿意颠沛流离。

阿章受到消费主义洗脑,原本收入不高的他,开始喝起了辛巴克,过上了每月还款的生活。

用他的原话来说,就是投资自己。实际上就是没钱还要装逼。

昨天,他在星巴克坐下,点了一杯咖啡,幻想着自己也算大长沙的一员了,也是个精致的屌丝了。

低头抿杯之间,一个小女孩天真无邪的问他

“叔叔,叔叔!你是来相亲的嘛?”

阿章一瞬间感觉自己的人生得到了升华。

原来自己一个小小的举动,居然能够让一个小女孩觉得优雅到相亲的地步!

阿章微微一笑,说:“不好意思,我不需要相亲!”

小女孩蹦蹦跳跳跑出去,对着门外的一个小姐姐说

阿章跟我说起这个事儿

我也作为朋友,安慰过他,要他不要灰心,毕竟长相是爹妈给的,气质是与生俱来的,不能强求。

年关将至,阿章说他最近的焦虑的,每天睡的跟个婴儿一样

我很是羡慕,毕竟湖南的冬天,实在是太冷了,没个半小时,根本睡不着。

他接着说,像婴儿那样,睡几个小时,又爬起来哭半个小时,哭完接着睡。

一年快过完了,在2018年的时候,我清楚的记得阿章曾经豪言壮语的说,2019的各种目标。

就目前这个情况,阿章除了发量可能达到成功人士的状态了,其他还是一事无成的。(秃顶)

有时候,我常常跟阿章说,随心随意,既来之,则安之。

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机遇,要耐心等待

阿章也明白这只是我给他的安慰

实际上,他的潜意识里不信这一套,但是嘴上却表示赞同,也算是自我安慰吧。

包括,我相信在座的各位肯定也是一样的

寄托于希望在未来,哪怕明明知道自己这辈子八成忙忙碌碌终将归为平淡。但是,嘴上却相信梦想。

当然了,阿章也经常跟我表示,给他一个机遇,他一定能飞黄腾达,走向成功。

阿章也常常跟我说,能够成功的人,除了机遇,更多的是努力

他还讲起了他的房东

他说,他房东资产好几千万,房子几十套

但是依旧每天风里来雨里去的跑着收租

因为,他的房东说

“只有付出努力的劳动,才配得到收入,房子是我爹给我的,你别看我只有18岁,但是我不会让这该死的房子,吞噬我勤劳的美德”

好一个勤劳的美德!

像阿章,我,以及在座的各位,就是缺少了这样的美德,才导致我们只能在所谓的大城市颠沛流离,美名其曰为了梦想而奋斗

实际上,这不过是自我麻痹

更多的,是想给自己这么多年埋头苦读一个交代而已。

往文艺点说就是

往简单的说

不过就是,卵本事没有,又不愿意承认。

依稀记得,阿章曾经抬头仰望45°

一脸沉醉的跟我说,我在长沙过得不如意,但是我依旧不愿意回到我的家乡,因为有些风景,只有用独特的角度,才能看到,如果不学会抬头,我们会错失很多靓丽的景色,不能总是平视眼前,要学会抬头。

我一抬头

才发现,有个穿短裙的小姐姐走在天桥上。。。。

离过年,没几天了

我也有听到越来越多的小伙伴表示担忧

一回家,各种灵魂深处的拷问,工资多少,有没有女朋友

谁谁家小孩子年入几百万

等等一系列让人无地自容的问答

都会让各位所谓的精致生活,追逐梦想等等的人设崩盘

甚至严重的,还会怀疑人生。

连年夜饭都不香了。。。。。

阿章也跟我说过,如果我不是因为长得有几分姿色,我早被人打死在长沙的街头了

当然,更多的是因为,我当初一身疙瘩肉,虽然现在胖了,像阿章这种的,一个打那么7.8个,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有时候,我会觉得自己成功

因为,有些中年顾客,跑到我这里买衣服

冲着150的特价款棉衣来

抬头一看280的羽绒服,吓的立马放下衣服,并表示,看不上,不适合自己

看着他们脸色一变

我莫名的为他们感到心酸。

嘴上各种挑刺,经常让我怀疑他们到底是来买衣服的,还是来找茬的。

后来,我想明白了

他们是想着,拥有自以为是的尊严而走人

希望我们这些年轻人不要背后看不起他们。

说实话,看不起是假,更多的是为他们感到心酸

甚至隐约担忧,日后自己是不是也会变成这样

为了找所谓的存在感,到处去给别人添麻烦

鲁迅曾说过,钱难挣,屎难吃

没有谁生来就容易。

一年前,我和阿章一起在长沙流浪。

我们两吃着馒头就着大瓶可乐(大瓶便宜,而且饱肚子,学到了吧?)

他很认真的跟我说

“狗哥,你知道为什么,我没钱了,再苦再穷,也不管父母要嘛?”

我说

“因为,你有尊严,不像我一样,撑不下去了,就死皮赖脸的管家人要钱”

阿章苦笑着说

“不是啊,是因为我父母也没钱啊,我真羡慕你,一言不合就拍屁股辞职走人,混不下去了,就回家做老板,如果可以,谁愿意颠沛流离呢?”

是啊,如果可以,谁愿意背井离乡在外打拼呢?

大家都是父母的心头好

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也在老去

我们即将做着我们父母现在在做的事儿

找一个漂亮的老婆

生一个整天不务正业被别人的孩子吊打的王八蛋

还要为这个王八蛋铺好路

为什么,我们在陌生的城市咬牙坚持呢?

还不是为了让我们以后生的王八蛋不做王八蛋而已

毕竟

我是狗子

希望你幸福。  

原创不易,转发支持

我腿都蹲麻了。。。。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深夜心酸伤感的句子(夜晚很孤独,有孤独的句子吗?我想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