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文案短句 > >正文

学哲学的人很可怕(为什么学哲学的人都像个神经病)

发布时间:2023-11-22 12:03:30 admin 阅读:59

导读为什么学哲学的人都像个神经病 哲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哲学家们同样以专业的语言和思维方式来讨论他们学习的东西,只是它并不像其他专业那样,有实际的载体。所以,你觉...

为什么学哲学的人都像个神经病

哲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哲学家们同样以专业的语言和思维方式来讨论他们学习的东西,只是它并不像其他专业那样,有实际的载体。所以,你觉得他们和那些跳大神的没有什么区别(也许跳大神的并非是骗子呢?还有这里我没有诋毁哲学的意思)。哲学没有载体,它不像物理学,有实际的东西;也不像文学,可以清清楚楚的在字里行间表达出来。然而,哲学并非虚无缥缈。哲学是人类思考的产物,来于生活,高于生活,然后指导生活。你之所以这样问,只是因为,你不懂(没有贬义)。因为不懂,才会思考,才会在这里问。所以这,也是哲学。

哲学是高不可攀的学问吗?“日用而不知”的生活哲学有哪些?

关于哲学是高不可攀的学问吗?“日用而不知”的生活哲学有哪些?我个人理解,既然哲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就不是高不可攀的学问了。

什么是哲学

哲学首先来自于丰富的知识,才能认识事物,理解事物。哲学的本质是,对事物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毛主席的《实践论》就是哲学的理论。任何一个理论,必须要在实践中论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哲学反对教条主义,反对经验主义和形而上学。主张多面手,一人多用的工作方针和逻辑。方能提高工作效率,才能做出更大的贡献。下面再说;

什么是学问

学问,文字解释,就是孔子所说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我们不但要善于学习,不懂的事情要勤问,不懂不可怕,就怕的是不懂装懂。

学问从寓意上讲;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们认识事物,不但要看他表面现象,还要看它的实质性的问题,方称为有学问。我们懂得了人情事故,才能随机应变,应对自如,有了丰富的知识,方能出口成章。经历的多了,才能老练成熟。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方能称为有学问。

什么是日用而不知的哲学

1,首先是我们做人做事。我们做人应是,坦坦荡荡,光明磊落,不落井下石。我们在实际生活中,与形形色色的打交道。总会遇到“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的人。她他总是喜好当面阿谀奉承,必然喜好背地里诋毁人。对于这种人,我们就会下意识的,对她他们敬而远之。

2,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是兢兢业业,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不浮厌了事。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会乐善好施,成人之美。积善成德,不成人之恶。都知道君子受人尊敬,小人遭人唾骂。都知道尊老爱幼,不做那遭人唾骂的不孝儿孙。我们都能做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所有以上这些行为,都是“日用而不知”的哲学,很多人只是不懂它是哲学而已。

结束语

哲学,在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无处不在。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学问,只是我们没有在意和不懂而已。只要我们积极向上,只做好事不做坏事,就是日用而不知的哲学。只要我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只要我们实事求是,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和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就是有学问。只要我们有丰富的知识,见多识广的经历。便会是人情练达,出口成章的人。

学哲学的人很可怕吗?

没有什么可怕不可怕的,学哲学的追求自身和思想的超然,追求物质的人当然很难理解他们,从而感觉他们可怕,这是思想上的巨大鸿沟!

理科生学哲学有什么优势吗

实际上我建议题主不要把理科生标签化,理科生也是人,看什么都从人的角度来看。如果长期从事理科工作,那么想要从事理科,那么思维转变的过程要更加艰辛和漫长。哲学是从理性出发的学科,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心,所以理科生往往陷入到实证主义中,更可怕的是绝对自然主义,这样搞出来的东西就是心理学而非哲学。所以转变观念,很困难。另外,逻辑对于哲学不仅重要,哲学本身就是逻辑,哲学的梦想就是规范逻辑的表达形式(语言)。

学哲学太深入会不会变成神经病?我是认真的!

首先纠正一点,神经病是人体神经出了问题,应该是精神病。说学哲学太深入会成精神病那是对哲学的侮辱,楼上简直无知。学哲学太深的人不应该表现出癫狂的状态,应该更清楚自我存在的表现形式,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应该只是更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看事看得更通透,不是什么都和人计较争论,和常人斤斤计较。出现精神问题多是因为对某种理论过于执着,出现性格障碍甚至是精神障碍。

樊登解读《哲学的慰藉》,和千万读者一起听!生活的诸多困惑,在这里找到答案

前段时间,樊登读书APP上线了樊登解读阿兰·德波顿《哲学的慰藉》的视频,播放量超过1千万。

樊登提炼了《哲学的慰藉》最精华的部分,也增加了具有个人特色和现实意义的阐述,帮助中国读者们理解阿兰·德波顿对《哲学的慰藉》提及的6位伟大哲学家的独特观点和看法。

TheConsolationsofPhilosophy《哲学的慰藉》

[英]阿兰·德波顿著资中筠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有用户在评论区留言说:“哲学并不一定都是很深奥、难以理解的大道理,而有一些浅显易懂的小道理,贯穿着我们的一生。”——让读者理解哲学的细微精巧与启迪人生之妙处,不正是德波顿写作《哲学的慰藉》一书的目的吗?

这支解读视频的文稿有1万7千多字,全程“高能”,译文君很想全文分享。但考虑到篇幅未免有些长,所以译文君节选、整理了文稿的前半部分,分享给各位读者朋友。

如果觉得这个解读文稿很不错,可以前往樊登读书APP、小程序观看完整视频。解读视频搭配《哲学的慰藉》一起阅读,体验更佳。

《哲学的慰藉》演讲实录(节选)

解读:樊登

今天我们来讲一本非常有趣的书,我保证这本书每个人都会喜欢,叫作《哲学的慰藉》。这本书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

德波顿挑了六个史上鼎鼎大名的哲学家写了这本书,让这六个人分别给我们的人生做出某一个方面的安慰,所以他把这本书叫作《哲学的慰藉》。

1.年纪轻轻就“买书自由”的德波顿

德波顿这个人有必要介绍一下。他十八岁的时候在剑桥读书,到了剑桥他发现没什么好学的,都没意思。然后他的爸妈就跟他约定,说:“你可以不好好上学,不要紧,但是我们给你在附近的一个书店办了一张会员卡,你可以在那儿随便记账,想买多少书就买多少书,买书不限制。”

后来,他爸妈很后悔做了这个决定,因为他买太多书了,这个人上大学就是读书,自由买书,读了特别多的书。

他选出来这六位哲学家,能通过不同的视角,教会我们坦然地面对和接受生活当中的各种各样的安排。

2.苏格拉底:对与世不合的慰藉

苏格拉底所带给我们的叫作“对与世不合的慰藉”,如果你生不逢时,如果你和你所活的这个时代有很多的冲突,产生大量的痛苦,那么你应该读一下苏格拉底的故事。

2.1恨一个人,就用舆论“杀死”他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生于雅典。

当时的雅典并不大,一共二十多万人。苏格拉底每天在大街上走,遇到一个人,他就拉着人家提问,问各种各样的问题。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帮大家明确很多的概念和定义。

公元前423年,阿里斯托芬(古希腊三大喜剧家之一)写了一部喜剧,叫作《云》。

在这部喜剧当中,阿里斯托芬把苏格拉底作为嘲弄的对象。大家知道,喜剧的力量是很大的,因为喜剧只需要负责嘲讽,只要能够把这么一个学究的那个学究气描述出来、嘲讽他,就会让老百姓通通地不喜欢他。

所以,当阿里斯托芬用喜剧塑造了苏格拉底这样一个特别奇怪的、有点傻傻的、有点怪里怪气的哲学家的形象的时候,雅典人就跟着这个喜剧一起来嘲笑苏格拉底,所以苏格拉底的形象被不断破坏。

2.2挑战庸常认知的代价是招致愤怒

公元前399年的春天,三名雅典公民对这位哲学家提起了诉讼,告他不敬城邦之神、传播异端宗教、腐蚀雅典青年,罪名重大,非判死刑不可。

每一个社会都有一个东西叫作观念常识,当这个社会上大量的人都拥有这么一个观念常识的时候,一个哲学家挑战了这个常识,就会招致其他人的愤怒。

当我们对这个世界有一个非常强烈的、牢固的认知框架的时候,如果有人挑战到了我们的框架,我们的第一反应并不是好奇——并不是想问一下为什么我们的认知框架不对——而是愤怒。

那时候,古希腊已经是有陪审团制,苏格拉底这个案子有五百人在现场。最后投票的结果是二百二十票判无罪,二百八十票判有罪。

苏格拉底听到这个结论以后说了一句话,他说:“我没想到比分这么接近。”

2.3真正的尊严来自正当的论理

思想的优劣并不是那么容易分辨的:这个人的思想好一点,那个人的思想糟糕一点,这个人是真正的哲学,那个人是一个心灵鸡汤。尤其是对于缺乏这方面训练的人来说,更是难上加难。总之,苏格拉底被判决了死刑。

苏格拉底最后的陈述是:“如果你们处死我,你们将很难再找到像我这样的人。事实上打个玩笑的比方:我是受神灵委派附在这个城邦身上的,这座城就像是一匹良种马,由于身躯太大、容易懒散,需要牛虻蜇一蜇。如果你们听从我的意见,就会让我活下去,但是,我猜想不久你们就会从瞌睡中醒来,听从阿尼图斯的话,一巴掌把我打死,然后再接着睡。”(注:阿尼图斯是审判苏格拉底时的审判官之一。)

他预言到了自己是一个警醒者,他预言到了自己是在做警醒的工作,就像马身上的那个牛虻一样,蜇它。

阿兰·德波顿总结说:“真正的尊严从不来自多数人的意志,而是来自正当的论理。”你说理的过程是不是符合逻辑,是不是正当,这个才是你真正尊严的来源。而不说有多少人在鼓舞,有多少人在投票,这个并不重要。”

2.4“与世不合”并非“真理”的同义词

在苏格拉底死后,事情迎来了反转。

希腊人在苏格拉底去世了以后意识到了苏格拉底的伟大,那三个状告苏格拉底的人都被判流亡,他们都纷纷选择了上吊自杀。甚至雅典人听到苏格拉底的名字就会流下眼泪来,因为整个城邦都为苏格拉底难过。

“但是苏格拉底之死也可能使我们有被误导的危险”,阿兰·德波顿在最后强调这一点,我觉得很重要。“它可能使我们形成一种自我欣赏的信念,在被多数人憎恨与正确之间建立必然的联系。好像天才和圣人的命运就是先受误解,然后再由利西波斯给他们塑铜像。”(注:利西波斯是著名的雕塑家,雅典人为了纪念苏格拉底,请他给苏格拉底塑了一尊雕像。)

虽然苏格拉底是与世不合,但不代表着所有与世不合的人都是对的。作者说这不是苏格拉底的意图。“认为与世不合就是真理的同义词,与认为与世不合是错误的同义词一样幼稚。一种思想或行动是否有价值,不取决于它广受赞同,或广受攻击,而取决于它是否合乎逻辑规则。一个论点不能因为多数人谴责就是错的,但也不能以英雄的姿态总是对抗多数,以为这样就一定正确。”

哲学家向我们指出一条路可以摆脱两种有力的错觉——应该永远听从舆论,或者决不听从舆论,这是两个错觉——这条路是什么呢?如果我们追随他的榜样,努力做到永远听从理性的律令,就会得到最大的回报。

所以在苏格拉底的这一部分,我们能够看到苏格拉底坦然地面对生死,这也是哲学给他带来的帮助。另外,我们还能够看到,一个人可以如此地不被世界理解。你在现在的社会当中,受到一些与世不合的委屈,觉得没有人理解自己,不必苦恼。你想想看,你总没有被送来一杯毒芹汁毒死吧。所以这是第一章,苏格拉底给我们带来的“与世不合的慰藉”。

3伊壁鸠鲁:对缺少金钱的慰藉

伊壁鸠鲁留给这个世界最大的哲学流派,就是享乐主义。伊壁鸠鲁认为,快乐是幸福生活的起点和目标,人活着就是为了快乐。

这一章给我们的是什么呢?叫作“对于缺少钱财的慰藉”,如果你穷、没有钱,那你就需要读一下伊壁鸠鲁的作品。

3.1被误解的伊壁鸠鲁和享乐主义

伊壁鸠鲁强调享乐主义,导致有很多人在外边说他的风言风语。

今天的《牛津英语词典》你去看有一个词叫作“伊壁鸠鲁的”(epicurean),就是用一个形容词,说这个东西、这个杯子,特别“伊壁鸠鲁”,或者这顿饭相当“伊壁鸠鲁”,“伊壁鸠鲁的”这个形容词代表的就是奢华,代表的就是享乐。

实际上,这是对伊壁鸠鲁的误解。伊壁鸠鲁说:“如果有人自称对研究哲学尚未准备好,或者已经错过了时候,那就等于说他不是太年轻就是太老,不能享受快乐。”

伊壁鸠鲁认为,一个人如果不能研究哲学,就是不能够享受快乐。

3.2“买买买”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吗?

伊壁鸠鲁的核心是要研究人生怎么才能够快乐?

请问大家一下,你真的知道怎么样才能快乐吗?不知道自己如何才能快乐却要追求“快乐”,就好像病人不知道病因却要治愈自己的疾病。当我们不知道怎样才能快乐的时候,我们会选择很多错误的方式。

比如说我们不断地挣钱、我们不断地买车、我们寄希望于买个包可能会变得更好,我们想到谈一场恋爱可能会变得更好……我们总是希望通过外在的这些物质,能够给我们带来短暂的欢乐,但实际上往往会带来更多的痛苦。比如说你狂吃了以后你要减肥,你花了很多钱买了一个车以后你要还贷款。然后你痛苦得要命,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快乐的原因是什么。

3.3快乐其实很简单

伊壁鸠鲁开出的快乐需求清单上只有三样东西:友谊、快乐、思想。

一个人要快乐,要有友谊。

他说:“凡智慧所能提供的助人终身幸福的事物中,友谊远超过一切。你在进饮食之前,先好好想一想,要与谁同进,而不是吃什么喝什么,因为没有朋友共餐,生活无异于狮子和野狼。”

伊壁鸠鲁的住宅像一个大家庭,但毫无阴沉闭塞之气,有的只是同情和温馨。因为他认为友情很重要。他办过学校,也是为了让这些能够说到一块儿的人生活在一起,大家价值观一样,都追求简单的快乐。

一个人要快乐,必须享有自由。

《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就说,他如果只是要挣够这一年所需的热量——因为人活着就是为了热量,你只要挣够这个热量就够了——只要工作六周就足够了。工作六周挣够了这一年所需要的热量,剩下的时间谁也不伺候,就在湖边坐着看书、走路、玩、听鸟叫,然后观察自然,这才叫真正的自由。

而我们今天呢,是拿了大量的时间,想要挣更多的钱,但是丧失了很多的自由。所以对伊壁鸠鲁来讲,清单上的第二个就是自由。

一个人要快乐,必须具备思想。

如果你只有简单的思想,没有深刻的追求,你不能够读更多的书,不能够理解更透彻的自然,那么你的自由和友谊是肤浅的,所以要有深度的思考。

3.4不受制于欲望,不畏惧死亡

伊壁鸠鲁的理论是:如果能合乎理性地思考生命有限的问题,就会意识到,人一死,物我两忘,复归于无,不用担心死亡。

伊壁鸠鲁用深刻的思想来打败死神,对于真正懂得不活着没有什么可怕的人来说,生命中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事。

所以伊壁鸠鲁曾经做过一个特别不讲理的论证,他说:“死神来临之前我活着,所以我不用怕死;死神来临之后我已经死了,我更不用怕它,所以我不怕死。”

伊壁鸠鲁认为人都有欲望,其中有些是自然而必要的,有些是自然但不必要的,还有一些是既不自然又不必要的。

哪些东西是自然而必要的呢?比如说朋友、自由、思想、食物、避风雨的地方、衣服,你看这些东西是自然而必要的,我们都得有的。

自然但不必要的呢?太大的房子不必要,虽然很自然,但是不必要。然后需要有个私人浴室,需要顿顿都宴饮,吃很好的东西,需要有奴仆,需要吃鱼、吃肉,这个是自然的,但是并不必要。

然后还有一些既不自然又不必要的,比如名望和权势。就是你特别想出名,你特别想拥有上百万的粉丝,像这样的事都属于妄念,因为那个东西不能够给你带来幸福,反而会给你增加特别多的负担。

伊壁鸠鲁说,在消除了匮乏的痛苦之后,清茶淡饭与丰盛的宴席带来的快感是相同的。

所以,你如果真的懂得了伊壁鸠鲁的享乐主义,会发现他其实是安慰我们的,让我们知道我们不需要那么多的钱,也可以过得很好。

3.4“贵的更好”并非生活的最终解决方案

既然伊壁鸠鲁说的这个道理大家都能听懂,那为什么这个社会上的人还在拼命地追求更多的东西?包括我在内,大家都在拼命地追求更多的东西,为什么?

伊壁鸠鲁的观点是:对于我们自己也不理解的需要,昂贵的东西看起来好像是适当的解决方案。

如果我们并不能够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是什么,就会觉得“那些看起来很贵、别人都没有的东西,搞不好那个算是一个解决方案吧”?

当我们心中想要自由的时候,我们不知道什么是自由——看起来那辆越野车应该算是自由吧?我们以为那个越野车代表着自由,所以我们买下了昂贵的越野车,以为我们买到了自由。

这句话背后的含义是,我们需要友情、需要自由、需要爱,但是我们不知道如何获得。这时候,昂贵的东西看起来好像是恰当的解决方案。

这就是伊壁鸠鲁所带给我们的安慰:对缺少钱财的安慰。

所以听完了伊壁鸠鲁的故事,你有没有觉得会稍微淡定一点?

4塞内加:对受挫折的慰藉

塞内加是古罗马哲学家,他最著名的学生是尼禄——古罗马的暴君。

4.1哲学就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塞内加给尼禄做了五年的老师,还做了十年的副官,两个人按理说应该有着相当好的感情基础。但是尼禄派了一队士兵到他们家,说皇帝让你自杀。

听闻这个决定,塞内加周围的人就哭成了一片。塞内加这时候说了一句非常著名的名言:“你们的哲学都去哪儿了?”

“多少年来,他们相互激励的那种处变不惊的精神哪里去了?”他说,“当然,谁都知道尼禄残暴成性,他弑母杀兄之后,只剩下杀师了。”

从塞内加以后,西方的话语体系当中出现“哲学”这个词的时候,就代表镇定自若。他所从属的哲学流派,是我们所说的斯多葛学派——古希腊的四大哲学学派之一,它的主要思想是在面对动荡不安,不可预测和态度刻薄的世界时,保持内心的平静。

4.2挫折必不可少

塞内加的地位很高,他先后经历过两任暴君卡尼古拉和尼禄,所以这个人每天面对着非常强大的压力。

二十岁的时候,他得了肺结核,经过了六年的折腾最后终于活了下来;结果在卡尼古拉被刺杀身亡以后,他又被卷入一场宫廷的政变当中,然后被流放到科西嘉岛,在那个地方流放了八年。

塞内加是怎么挺过这一切苦厄的呢?他说:“是哲学给了我生命,而这是我对它最起码的回报。”在他最后临终的时候,他能够用哲学的方法冷静地对待这一切,是他对于哲学最大的回报。

他的理论核心是:挫折必不可少,所以每一个人要做好准备。其实我们这一生当中大量的时间都是在遭遇挫折的,而普通人如果没有哲学的帮助,我们会出现很多奇怪的表现。

4.3愤怒是滑向精神错乱最快的捷径

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会愤怒。家里边遥控器找不着,你会生气:“怎么搞的?”然后把那些东西翻得乱七八糟的。晚饭迟开了几分钟,周围有一些声音嗡嗡嗡嗡地响,正在录像的时候苍蝇飞来飞去,这些事情会让你觉得无比地愤怒,甚至,你吃饭的时候旁边有人大声说话,干扰你,你都会觉得要发作。

你知道塞内加怎么评论这件事吗?他说:“这是滑向精神错乱最快的捷径。”

生活必不能十全十美。你想,塞内加是这么位高权重的贵族,他是皇帝的老师,但是他时刻相信生活不能够十全十美:“恶人做恶事有什么奇怪?仇人害你,朋友惹恼你,儿子有过失,仆人行为不端……难道这些都是前所未有之事吗?自古以来这种事常有发生,你为什么对这些事大惊小怪呢?”

所以,愤怒是不必要的。

4.4大可不必为意外事件而感到震惊

我们在面对不确定性的时候,总会表现出震惊与焦虑。

德波顿举了很多飞机失事、车祸这样的事情。他告诉我们说:“无常的发生天天都在,焦虑就是来自对无常的抗拒。”

我们总觉得人生还很漫长,意外和不确定是难以接受的。但是对于塞内加这样一个斯多葛学派的哲学家来讲,他认为这一切东西随时被剥夺掉都没有任何问题。

塞内加每天都在做这样的“训练”——你知道,他跟暴君尼禄每天待在一起,尼禄可是动不动就杀人的。塞内加身边经常就有朋友就被拖出去喂老虎了、喂狮子,就被吃掉了。

所以,塞内加说:“每当有人在你身旁或身后倒下时,你要大声喊道:‘命运之神,你欺骗不了我!你要趁我不备扑到我身上,我知道你的计划,诚然你打击了别人,但我知道你的目标是我!’”

4.5想象最坏的事情已然发生,才能消除焦虑

还有一项是焦虑的情绪,塞内加说了一句特别狠的话,我觉得这句话可以作为很多人的座右铭。塞内加说:“如果你想消除一切担心,那么请设想你所害怕的一切都会发生。”

我们整天就想说千万别这样、千万别那样。我觉得与其祈求某件事不要发生,不如好好想想,如果真的发生了,要怎么办呢?这个才是真正能够让你减少焦虑的方法,而不是天天烧香拜佛,祈祷某事不要发生。

《红楼梦》里最爱烧香拜佛人是谁?是王夫人。谁最焦虑呢?也是王夫人。她越是求神拜佛,祈求各种坏事不要来沾边,坏事越是会“如期而至”。

贾宝玉就不一样,他经常设想:妹妹们都走了,我也死了,我就乘着眼泪漂走了。他把这个糟糕的事想了很多遍。所以,抄家的时候,最淡定的人是贾宝玉。

这就是哲学对一个人的帮助。这很有意思。

4.6“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

塞内加说,智者什么也不会失去,万物皆备于他一身。智者没有什么好失去的,智者是自足的。如果他因疾病或战争失去了一只手,或者某种意外使他失去了一目或者双目,他也会满足于只剩下给他的那一些。

“我从来没有信任过命运女神,即使在她似乎愿意和平相处之时也没有。我把她所赐予我的一切金钱、官位、权势都搁置在一个地方,可以让她随时拿回去而不干扰我。我同那些东西之间保持很宽的距离,这样她只是把它们取走,而不是从我身上强行剥走。”

我们大家今天可能会觉得,我离塞内加还差得远呢!他是拥有那么多东西的人。其实大家拥有很多东西,比如说你有健康,你有美貌,你有爱情,你有家庭,你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那么一点点财富,有一个地儿可以住……这已经足够多了。

但如果你能够把这个距离拉开,像塞内加一样,说这些官位、这些名誉不重,要它们跟我始终有一个很宽的距离。

所以塞内加有一句名言:“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这话说得多好。就是如果你真的悲观到了这种程度,其实是一种幸福。你可以开始坦然地面对生活了,因为还能更糟到哪儿去呢?没有什么更糟糕的事情了,命运女神给你的东西都可以随时拿走。

这是塞内加对于受挫折的慰藉。

(本文由樊登读书APP根据樊登解读《哲学的慰藉》整理,有删节)

TheConsolationsofPhilosophy《哲学的慰藉》

? 点击购买纸质书? 点击观看完整解读视频

[英]阿兰·德波顿著资中筠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

如何用通俗的方式解释哲学?

最近看了《毛选》,又看了《明朝那些事儿》,我找到了答案。

《明朝那些事儿》里面有一篇讲王阳明的章节,对哲学做了通俗的解释,我比较认同,再结合《毛选》理论,我就更加认同了这个解释。

原文是这样说的:

传说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一种神奇的东西,它无影无形,却又无处不在,轻若无物,却又重如泰山,如果能够获知这一样东西,就能够了解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的奥秘,看透所有伪装,通晓所有知识,天下万物皆可归于掌握!

这并不是传说,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这样东西的名字叫做“道”。

所谓道,是天下所有规律的总和,是最根本的法则,只要能够了解道,就可以明了世间所有的一切。

这实在是一个太大的诱惑,所以几千年来,它一直吸引着无数人前仆后继地追寻。更为重要的是,事实证明,道不但是存在的,也是可以为人所掌握的。

看完当年明月的表述,我觉得很有道理。

哲学,就是世界和事物运行的普遍原理,是天下规律的总和,是世界运行的根本法则。所以我们会发现,哲学可以指导战争,可以指导科学,可以指导人生,可以指导个人成长,可以指导工作……

毛主席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化成自己独有的毛泽东哲学,并用来指导中国革命的战略,指导战争,指导工作……

我们会发现,《实践论》和《矛盾论》是毛泽东哲学的核心,《矛盾论》是一切事物运行的根本法则,《实践论》是人们能够正确实施一切行为的根本大法。

我们来看《矛盾论》的三大基本观点: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我们挑其中一个点来说,内因和外因的规律: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和灭亡,总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毛泽东选集》第1卷。

举个例子,明朝的灭亡,是由于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内因是明朝内部积弊已久、病入膏肓、虚弱无力,外因是满清的崛起,这里面,明朝灭亡的内因即内部矛盾,它是起决定作用的,满清的崛起,是外部矛盾,是外因,起第二位的作用。

再放到每个人这样的个体身上,一个人在工作中能不能取得成就,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己的自律能力、学习能力、勤奋程度,是内因,公司给你上手实践的机会或者贵人相助,是外因,这里面内因是起决定作用的。

俗话说,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就是这个规律,师傅带你入门,教你技术,是外因,而自身的学习能力是内因,其决定作用。

还有质量互变规律,一切事物的发展都会遵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质的变化。

以上这些叫什么?叫做事物运行的根本规律,而哲学解答的就是无数个这样的根本规律,这些规律合在一起,叫做天下规律的总和。

当一个人洞悉了天下规律的总和,就能够了解这个世界所有的奥秘,看透所有伪装,通晓所有知识,天下万物可归于掌握,这就是哲学的价值。

所以,总结下来,最通俗地解释哲学:哲学就是天下所有规律的总和,是世界最根本的法则,只要能洞悉它的原理,就能够明了世间的一切。它既有世间一切的根本规律总结的理论原理,又有指导人们科学实践的根本方法论。

喜欢哲学的男人可怕吗?

喜欢哲学的男人是不可怕的。哲学是一门研究理论方面的学说,对理论的学习越深入越细致,就会发现自己越无知,越需要钻研精神。所以,喜欢哲学的男人通常是比较讲道理的,也比较地谦恭。因为他们深知山外有山楼外有楼的道理。因此,喜欢哲学的男人不可怕。

阿兰·德波顿:哲学的慰藉​

《哲学的慰藉》针对六个不同的人生问题——与世不合、缺少钱财、受到挫折、被认为有缺陷、伤心、困难——德波顿分别向苏格拉底、伊壁鸠鲁、塞内加、蒙田、叔本华、尼采这六位哲学家取经,希望这些哲学家的个人体验与思想学说能在我们饱受痛苦时,舒缓我们的症状,甚至根治我们的问题。

哲学的慰藉

(节选)

文|阿兰·德波顿译|资中筠

      第一章 对与世不合的慰藉

      我们不该那么在意群众如何谈论我们,应该在意的是专家在正义和非正义的事情上说些什么。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在七十岁时遭遇了一场风暴。三名雅典人——诗人米利图斯、政治家阿尼图斯和演说家莱昂——认定他是一个怪诞的恶人。他们指责他不敬城邦之神,腐蚀了雅典的社会构成,唆使年轻人反对他们的父辈。他们认为应该让他永远沉默,甚至杀死他。      审判苏格拉底那天,陪审团有五百名公民。公诉人一开始就要他们把站在他们面前的这位哲学家当作一个不诚实的人。他上天入地刨根问底,他提出异端邪说,他善于用闪烁的辞藻让弱理战胜强理,他故意通过谈话腐蚀年轻人,对他们施加邪恶的影响。      苏格拉底的申辩以其非凡的镇静自若流传后世。法庭给他机会当众放弃他的哲学,但是他选择了所信仰的真理而不肯随俗,根据柏拉图的叙述,他意气昂然对法官说:      只要我一息尚存,官能健全,我决不会停止哲学实践,不会停止对你们进行劝导,不会停止向我遇到的每一个人阐明真理……所以,诸位先生,不论你们是否释放我,你们知道我是不会改变我的行为的,虽百死而不悔。      他承认他的生活方式显得有点特别:      我对许多人关心的事弃置不顾——赚钱、经营房产、追求文职或军事的荣誉,或其他权力地位,或参加政治团体以及本城邦的政党。      但是,他从事哲学的动机是出于改善雅典人生活的朴素愿望。      我设法劝告你们每一个人少想一些实际利益,而多想一些精神和道德的福祉。      我将继续像平时一样说:“我的好朋友,你们是雅典人,属于因智慧和力量而著称于世的最伟大的城邦。可是你们岌岌于争名逐利,而不思考如何理解真理,如何改善自己的灵魂,不觉得惭愧吗?”假如有人争辩说自己不是那种人,还是关心真理和灵魂的,那么我不会放他走或离他而去,而要对他进行盘问,让他经过考验……我将要对所有我遇到的人这样做,不论老、少、本邦人或是外邦人。      现在轮到那五百名陪审员来决定了。他们经过简短的讨论后,二百二十人判定苏格拉底无罪,二百八十人认为有罪。哲学家苦笑说:“我没想到比分那么接近”。不过他没有丧失信心。没有犹豫,没有惊慌;他坚持对一种哲学方案的信仰,而他的听众刚刚以百分之五十六的多数宣判其为荒谬。      如果我们做不到这样的泰然自若,如果我们听了几句对我们的性格或业绩的严厉批评就忍不住掉眼泪,那可能是因为我们自信正确的能力主要是由他人的赞许构成的。我们对于不受世人喜爱很在意,不仅是出于实用的理由——例如生存或升迁,更重要的是世人的嘲弄似乎是一种信号,毫不含糊地表明我们已误入歧途。      苏格拉底自然也会承认我们有时可能是错的,我们的观点可以怀疑,但是他会提出一项至关重要的细节来改变我们对真理与孚众望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决不能简单地以遭到反对来证明我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的错误。      我们应该关心的不是反对我们的人数,而是他们反对的理由有多充分。所以我们的注意力应该由不负众望转向解释其所以然。社会上占很大比例的人认为我们是错的,听起来怪吓人的。但是在放弃我们的立场之前先要审视一下他们得出这一结论所用的方法。我们对他们的反对意见给予多少重视,应取决于他们论证方法是否健全。

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雅克·路易·大卫(JacquesLouisDavid),《苏格拉底之死》,创作于1787年,现藏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第二章 对缺少钱财的慰藉

      当来自欲望的痛苦解除时,简朴的菜肴和奢华的盛宴提供同样的愉悦。      ——伊壁鸠鲁

      有一位哲学家,在那通常厌恶享乐、以艰苦自律的同行中是个异类。他似乎理解这种对享乐的向往,并愿有所帮助。他写道:“如果我把口腹之乐、性爱之欢、悦耳之娱、见窈窕倩影而柔情荡漾,一概摈弃,那我将无法设想善为何物”。      伊壁鸠鲁于公元前341年生于靠近小亚细亚西岸、四季常青的萨摩斯岛。他很早就为哲学所吸引,十四岁长途跋涉,去听柏拉图学派的帕非勒和原子论哲学家瑙西芬(注:公元前四世纪希腊原子学派哲学家,一般认为他是伊壁鸠鲁第一位导师。)的讲课。但是他对他们讲的很多都不同意,于是在不到三十岁时决心把他的思想整理成自己的人生哲学。据说他写了三百部书,题材无所不包:《论情爱》、《论音乐》、《论公平交易》、《论人生》(共四卷),以及《论自然》(共三十七卷),不过在几世纪中由于一连串的灾难,几乎全部散失,结果他的哲学思想只能根据幸存的断篇残帙,加上后来的伊壁鸠鲁信徒的证言重新建立起来。      他的哲学最显著的与众不同之处就是强调感官的快乐:“快乐是幸福生活的起点和目标”,伊壁鸠鲁如是说。他只是肯定了许多人早已有的,而鲜为哲学所接受的想法。

      快乐——伊壁鸠鲁开的需求清单

      1.友谊      公元前306年,三十五岁的伊壁鸠鲁回到雅典,他安家的方式不同寻常。他在离雅典市中心几里处,在集市与庇拉尤斯港之间的美立特区找了一所大房子,同一帮朋友一起搬了进去。这所大宅子有足够的房间,朋友们都可以有自己的住房,还有共同就餐和集会、谈话的厅堂。      伊壁鸠鲁说:      凡智慧所能能提供的、助人终身幸福的事物之中,友谊远超过一切。      伊壁鸠鲁的住宅就像一个大家庭,但毫无阴沉、闭塞之气,有的只是同情和温馨。      真正的朋友不以世俗的标准来衡量我们,他们看重的是我们的本质;就像理想的父母一样,他们对我们的爱不以我们的外表和社会地位为转移,所以我们身穿旧衣服、承认今年没赚多少钱,都不会于心不安。追求财富的欲望不一定单纯出自对奢侈生活的渴望,更重要的动机可能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和善待。我们追求发财最大的目的可能就是要获得别人的尊重和关注,否则他们就会对我们视而不见。伊壁鸠鲁分析了我们内心的需要以后,指出:一小群真正的朋友可以给予我们的关爱与尊敬是财富不见得能提供的。      2.自由      伊壁鸠鲁及其同道还做出了第二项激进的创新。为了避免在自己不喜欢的人手下受喜怒无常的屈辱,他们辞去了雅典商业界的工作(我们必须从日常事务和政治的牢笼中解放出来),开始一种可称为公社的生活,以简朴换取独立。他们钱少了,但从此不再需要听从那令人厌恶的上级的指示。      生活简朴并不影响朋友们感到自己是有地位的人,因为他们同雅典世俗的价值观拉开距离,不以物质标准衡量自己。家徒四壁不必汗颜;黄金万两无可炫耀。在城邦的政治经济中心以外,与若干朋友离群索居,就钱财的角度而言,没有什么需要证明自己的。      3.思想      很少有比思想更好的医治焦虑的良药了。把我们的焦虑写下来,或者在谈话中说出来,其主要内容就显露出来了。了解其实质之后,我们即便不能消除那问题本身,也可以退而求其次,消除使问题严重化的那些特点:迷茫、错位、惊愕。      伊壁鸠鲁特别关切的是同他的朋友们一道分析他们由金钱、疾病、死亡和鬼神引起的焦虑。伊壁鸠鲁的理论是,如果能理性地思考生命有限的问题,就会意识到人一死,物我两忘,复归于无,“要到来时自然到来,为此而预先担忧是庸人自扰”。事先对永远不会经历的境界妄自惊扰是没有意义的。      对于真正懂得不活着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人来说,生命中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事了。      清醒的分析使人心神宁静;这样,伊壁鸠鲁的朋友们偶然窥见人生的艰难,也可以免受其扰,而在园外缺乏思考的扰攘尘世中,这种困扰会长期挥之不去。      当然财富总不至于使人愁苦。但是伊壁鸠鲁立论的关键在于,如果我们只有钱而没有朋友、自由和经过剖析的生活,我们决不可能真正快乐。而如果我们有了这些,只缺财富,我们决不会不快乐。

      第三章 对受挫折的慰藉

      我们无力改变事物的秩序,我们的灵魂必须将自己安适于自然的法则中,这是他们应该追随,服从的……你无法改善,最好是忍受。       ——塞内加

      挫折的范围虽然很广——从脚趾头绊了一下到死亡都能算——而每一种挫折的核心却都有着同样的基本构成,那就是主观愿望与严酷的现实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从我们还在襁褓中就开始了:发现自己够不着能满足欲望的东西,发现不能指望这个世界总能如己之愿。而对塞内加来说,我们能够达到的智慧,就是要学习如何避免用我们对挫折的反应来加剧这个世界的顽固性,这种反应包括盛怒、自怜、焦虑、怨恨、自以为是和偏执狂。      在他的著作中贯穿始终的一个思想就是:我们对有准备的、理解了的挫折承受力最强,而准备最少、不能预测的挫折对我们伤害最严重。哲学教给我们顺应全方位的现实,从而使我们纵使不能免遭挫折,也至少能免于因情绪激动而遭受挫折带来的全部毒害。      哲学的任务是教会我们在愿望碰到现实的顽固之壁时,以最软的方式着陆。      当然,如果我们对一切挫折逆来顺受的话,人类伟大的成就就不多了。所以,塞内加的智慧就在于正确地区分何处能够凭己意重塑现状,何处是不可改变的现实,必须泰然接受。      公元62年2月里,塞内加碰到了一桩不可更改的现实。尼禄不再听这位老导师的话,他躲避他,鼓励宫廷中对他的毁谤,而且任命了一名嗜血成性的行政长官帮他任着性子滥杀无辜和进行性虐待。塞内加意识到自己处于极端危险之中,就企图退出宫廷,住到罗马郊外的别墅中去过平静的日子。他两次提出辞职,尼禄两次拒绝,热情地拥抱他,发誓说他宁死也不离开他亲爱的导师。塞内加的阅历中没有任何事足以使他相信这种许诺。      于是他求助于哲学。他不能逃脱尼禄,既然他不能改变,理性就叫他接受。在那几年难以忍受的日子里,他致力于研究自然,开始写一本关于大地和星球的书。他仰望苍穹和天上的星座,研究无边的大海和高山峻岭。他观察闪电,探索其成因。      一个生命随时都可能被一名喜怒无常、嗜杀成性的皇帝结束的人似乎从观察大自然的现象中得到极大的宽慰——也许正是强有力的自然现象提醒我们认识到一切我们无力改变的、必须接受的事物。冰川、火山、地震、龙卷风都是令人敬畏的、超人的象征。在人类世界,我们相信总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从而有希望,有忧虑。而海涛兀自拍岸,彗星兀自划过夜空,显然说明存在着完全漠视我们愿望的力量。这种漠视非独自然界为然,人也能向他的同类施以同样盲目的力量,不过自然界能够以最优雅的方式教训我们必须服从必然。      塞内加第一次向尼禄递了辞呈之后就开始写关于自然的书。他获得了三年时间。然后,公元65年4月间皮索反对皇帝的阴谋败露了,一名百人队长受命来到哲学家的别墅。他对此是有准备的。上身袒露的妻子保丽娜和她的侍女们泣不成声,但是塞内加已经学会顺从地跟着车子走,没有抗议就割了手腕。正如他在马尔恰痛失爱子时劝过她的:      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      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

      第四章 对缺陷的慰藉

      自知说了或做了蠢事,那不算什么,我们必须吸取的更加充分而重要的教训是:我们都是大笨蛋。      ——蒙田

      西塞罗在《图斯库卢姆谈话录》(书斋中有一本)中对智力工作大加赞赏:      没有比做学问更美妙的职业了;做学问就是使我们在今世了解物质的无限,了解自然界、天、地、海洋的无比伟大;做学问教给我们虔诚、克己、心胸宽大,它把我们的灵魂从黑暗中拉出来,让它见识万物--最高的、最低的、最先的、最后的,以及所有在两端中间的;做学问给我们以过美好幸福生活的手段,它教给我们如何无怨无惑地度过一生。      尽管蒙田家藏千卷书,而且得益于良好的古典教育,这段赞辞却使他愤怒填膺。他一反平时的性格,以这样激烈的言词表达他的愤慨:      人其实是很可怜的......听他吹牛......这家伙是不是在描述全能而不朽的上帝!实际上,成千上万的村妇在自己村子里过着比他(西塞罗)更宁静、平和、有恒的生活。      这位罗马哲学家傲然无视这样的事实:大多数学者的遭遇都是极端不幸的;在天地万物中惟独人被选中去承受骇人听闻的苦难,以至于在黑暗的深渊中我们常恨自己生而为人,还不如蚂蚁和乌龟。      没有经过试验,最低等的农场牲畜也能胜过古代顶尖智者的超然物外的修养。希腊哲学家庇隆有一次乘船旅行遇到了大风暴。所有的乘客都惊惶失措,害怕那脆弱的船不堪汹涌怒潮一击。只有一名乘客没有失态,静静地坐在一角,表情泰然自若。那是一头猪。      我们还敢说拥有理性的好处是为了缓解我们的苦难吗?(我们把理性抬得那么高,并且据此认为自己可以君临万物之上。)如果有了知识,我们失去了没有它反倒能够享受的宁静,有了知识,我们的生活状态还不如庇隆故事里的猪,那要知识作什么呢?      思想是否给了我们任何值得感谢的东西,是大可质疑的。      我们获得了反复无常、犹疑不决、怀疑、痛苦、迷信、焦虑(为可能发生的事,即使是死后)、野心、贪婪、妒忌、艳羡、桀骜不驯、疯狂、食欲难填、战争、谎言、不忠、背后中伤人和猎奇。我们以公平、善于推理的理性以及判断和认知的能力而自豪,但是我们为此付出的代价之过分也异乎寻常。      自知说了或做了蠢事,那不算什么,我们必须吸取的更加充分而重要的教训是:我们都是大笨蛋。      最大的笨蛋就是西塞罗这样的哲学家,因为他们根本想象不到自己竟会是笨蛋。对理性的错误自信就是产生白痴的源泉--同时,间接地,也产生缺陷。      蒙田坐在他的画栋雕梁下勾画出了一种新的哲学:承认我们离古代大多数思想家以为的那种理性的、宁静的生物有多远。我们的心灵多半是歇斯底里、胡言乱语、粗鲁而躁动,相比之下,动物在许多方面显得是健康和美德的模范--对这一不幸的现实,哲学家是有责任反思的,而他们很少这样做。      我们的生活部分是疯狂,部分是智慧。但是凡描写生活的人总是恭敬地对其中一大部分讳莫如深。      然而,如果我们承认自己的弱点,不再以自己并不掌握的本事自诩,那么--根据蒙田慷慨的、赎救哲学--我们以自己特有的半是聪明、半是笨蛋的方式,终究还能达到差强人意的程度。

      第五章 对伤心的慰藉

      我们在婚姻中寻找的不是知性娱乐,而是生儿育女……(爱情的缺乏)意谓者可能生出怪异、不快乐、渴望着自身和谐的人。      ——叔本华

      我们比鼹鼠总还有一项优势。我们同它们一样需要为生存而奋斗,为繁衍后代而求偶,但是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去戏院、歌剧院和音乐厅,晚上睡在床上还能看小说、哲学书和史诗——叔本华正是从这些活动中找到至高无上的源泉,可以摆脱“生命意志”的需求。我们在艺术和哲学作品中找到的是我们自己的痛苦和奋斗的客观表述,通过声音、语言和形象予以诠释和再现。艺术家和哲学家不仅向我们展示我们的感受,而且以我们自己做不到的尖锐和智慧表达我们的体验;他们将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勾画出来,我们能认出是自己的,但是凭自己决不能理解得那么清楚。他们向我们解释我们的生存条件,助我们解惑,并减少孤立无援之感。我们也许不得不继续挖地洞,但是通过创造性的作品,至少能获得片刻的顿悟,洞察我们的苦难,从而可以免于苦难带来的震惊、孤立(甚至受迫害)之感。用叔本华的话来说,艺术与哲学以其不同的方式把痛苦转化为知识。      这位哲学家仰慕他母亲的朋友歌德,因为他把许多爱情的痛苦转化为知识,最著名的就是二十五岁时出版的使他享誉全欧洲的那部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描述一名少年对一位女士的单相思——那迷人的夏绿蒂,她与维特对《威克菲尔子爵》一书有同好,身穿袖子上饰有粉红缎带的白裙;但此书同时也描述了成千上万读者的恋情(据说拿破仑就读过九遍)。最伟大的艺术作品是说给我们大家听的,尽管作者并不认识我们。叔本华如是说:      ……诗人从生活中擷取特定的个体,准确地描述其个性,然而由此却启示了普遍的人性……他表面上只关注这一个,但事实上他所关注的是古往今来普天之下都存在的。因此,一些诗句,特别是诗剧中的句子,即使并非警句格言也经常适用于实际生活。      歌德的读者不但在《少年维特之烦恼》中认出了自己,而且也因而更加了解自己,因为歌德将一系列尴尬的、稍纵即逝的爱之瞬间明晰化了,读者以前可能经历过这种情愫,但自己当时并不知其深浅。他披露了爱情的某些规律,叔本华称之为浪漫心理的必要“思想”。例如,歌德把不爱者对待爱自己的人那种貌似慈爱实则极端残酷的态度描写得入木三分。在小说的后半,维特为自己的感情折磨得痛苦不堪,在夏绿蒂面前爆发出来:      “夏绿蒂”他哭道,“我再也不见你了!”“为什么要这样呢?”她回答说:“维特,你还是可以,而且一定要再见到我们的,不过别那么激动。噢!为什么你生来感情这样激烈,对一切身边的事物都那么激情冲动,不能自制!我求求你,”她拿起他的手接着说,“冷静点。想想你的精神、你的知识和你的天赋能给你带来那么多的快乐!”      我们不必生活在十八世纪后半叶的德国就能充分体会其含义。世上故事比人少,同样的情节不断地重复,只是人名和背景有所变化。此即叔本华所谓:“艺术的真谛就是以一概千千万”。反过来,意识到我们的境遇只不过是千千万之一,就足以感到慰藉。

      第六章 困难中的慰藉

      从生命中获得极致的圆满和喜悦之秘密就是——生活在险境之中!把你的城市建立在维苏威火山的山坡上。      ——尼采

      很少有哲学家推崇悲苦。按照传统的看法,智慧的生活总是与努力减轻苦难、焦虑、绝望、愤怒、自轻和痛心相联系的。      弗里德里希·尼采指出,大多数哲学家从来都是“卷心菜头脑”(注:德文俗语“krautkops”,意谓头脑混乱而中空,犹如我国俗语“脑袋一团浆糊”。),而“命中注定,我是第一个像样的人”,他于1888年略带尴尬地承认这一点,“我非常害怕有一天我将被宣布为圣灵’;他把这一天定在第三个千禧年的黎明到来之时:“让我们假设,到2000年左右,人们将获准读【我的著作】”。他认为只要他们读,就一定会喜欢:      我觉得手里拿一本我的书是任何人能赋予自己的最有价值的显赫地位。我甚至猜想他拿书时会脱鞋,更不用说靴子了。      之所以为显赫,因为在众多“卷心菜头脑”中惟有尼采遗世独立,意识到凡是谋求自我完成的人都应该欢迎各式各样的困难。      如果可能的话——这“如果可能”实在是疯狂透顶的想法——你们不是想消灭困难吗?而我们呢?看来我们实在是更愿加剧困难,而且使它达到空前艰巨的程度!      尼采虽然按礼数给朋友寄去良好的祝愿,但是他心里明白他们更需要的是什么:      对于我所关心的人,我祝愿他们受苦受难、孤寂凄凉、疾病缠身、受尽虐待、辈尝屈辱——我希望他们不得免于以下的体验:深刻的自轻自贱、缺乏自信的折磨、一败涂地的悲惨境地。      尼采的意思是说,这些要素都是任何人要达到自我完成自然必需的。此外,他还添加了一个重要的细节:不经历十分愁苦,是达不到这些要素的:      苦与乐如此紧密相连,谁想得到多少这一面,就必须尝到多少另一面……你可以任择其一:是尽量少要快乐,简而言之就是无痛苦呢……还是尽量多要不快,以此为代价,得到迄今很少人享受到的丰富的内在的乐趣?如果你决定选择前者,宁愿减轻人类痛苦的程度,那么你也必须降低人类享乐的能力。      人的计划最圆满的完成看来是与某种程度的磨难分不开的,我们最大乐趣的源泉是与我们最大的痛苦别扭地联系在一起的:      试看那些最优秀、最完善的个人和民族的历史,请问有哪一棵大树长到这样骄人的高度没有经过风霜雨雪;请问,厄运和外界的阻力,某种仇恨、妒忌、怀疑、顽强抵制、强硬反对、吝啬、暴力,难道不都是有利的条件,无此则任何伟大,即使是美德,也难以成长起来?|原载《译文》2004年第02期

学哲学的人和学文学的人哪个更恐怖?

都不恐怖。相反,没头脑的人很可笑。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经商之道的名言(经商之道的名言(商圣范蠡生意上的经典语录))